㈠ 母豬殼是什麼魚
母豬殼,即桂魚。
魚類是以鰓呼吸、通過尾部和軀幹部的擺動以及鰭的協調作用游泳和憑上下頜攝食的變溫水生脊椎動物,屬於脊索動物門中的脊椎動物亞門,一般人們把脊椎動物分為魚類(53%)、鳥類(18%)、爬行類(12%)、哺乳類(9%)、兩棲類(8%)五大類。
根據已故加拿大學者尼爾森在1994年的統計,全球現生種魚類共有24618種,占已命名脊椎動物一半以上,且新種魚類不斷被發現,平均每年以約150種計,十多年應已增加超過1500種,全球已命名的魚種約在32100種。
動物特徵
魚字拼音(yú),魚類(fish)是最古老的脊椎動物。它們幾乎棲居於地球上所有的水生環境——淡水的湖泊、河流到鹹水的大海和大洋。
世界上現存已發現的魚類約三萬二千種,魚生活在水裡,分布在海洋和淡水中,海洋中生活著佔三分之二,其餘的生活在淡水中。
㈡ 母豬殼是不是保護魚
母豬殼 是鱖魚在四川省綿陽市部分地區的通俗叫法
真鱸科 Percichthyidae 鱖屬 Siniperca 魚類
下圖為 鱖魚 Siniperca chuatsi ,俗稱 桂魚、鱸桂、鰲花魚
常見魚類 ,並非保護物種。魚性兇猛,屬肉食性,以其他魚類為食。一般生活在水草茂盛的靜水或緩流中,冬季往往游到深水越冬。
㈢ 母豬殼魚做湯怎麼做好吃
材料
凈魚肉250克。調料醬油、醋各3大匙,白糖2大匙,香油1大匙,精鹽、味精各1/3小勺,胡椒粉1/4小勺,蔥、蒜末各少許。
做法
1、將魚肉切成10厘米長,2厘米寬,2厘米厚的條,放入盆內,加入香油精鹽、味精、醬油、胡椒粉,腌制10分鍾。
2、用小碗加入醬油、醋、白糖、味精蔥薑末對成調味汁。
3、將腌好的魚條用竹簽串上,放在無煙的炭火盆的鐵架上,烤熟帶調味汁上桌。
材料替換
魚肉可用牛、羊肉替換,稱為烤肉串。
口味變化
調味料中去掉醬油、白糖、醋,用辣椒粉、孜然調味,則稱為烤孜然魚串。
㈣ 母豬殼魚吃什麼
母豬殼,即桂魚。母豬殼是桂魚在四川省綿陽市部分地區的通俗叫法。學名鱖魚,又名桂魚、鱸桂、鰲花魚。在魚類分類學上屬鱸形目。其中以翹嘴钁生長最快。桂花魚肉質豐厚堅實,味道鮮美,富含蛋白質,肉刺少,可補五臟、益脾胃、充氣胃、療虛損,適用於氣血虛弱體質,可治虛勞體弱、腸風下血等症。
大規格鰲花魚種的培育
1、池塘條件:養殖鰲花魚的池塘要求沙質底,淤泥少,面積鰲花魚養殖2-3畝,水深1.5米以上, 排灌方便,水質清淡、不混濁,無污水流入,並有少量沉水性水草的魚池。新開池要視土質而定,酸性池及池水易混濁的池不適宜飼養鰲花魚。
2、池塘准備和飼料魚的培育:
⑴在四月五日用生石灰清塘,在四月十日前後在池的四角堆放草肥,(如池底肥度較好可不施肥)並加註新水0.8-1.0米培育水質,以培育飼料魚的天然餌料。
⑵飼料魚一般為鯽魚苗。在四月十五日前後,將附有鯽魚卵的魚巢(浮把)放入塘中進行孵化,魚苗密度一般每畝控制在50萬左右。魚卵可分2-3批放入,每批間隔一天,如1-3-5。這樣可兼顧規格不齊的鰲花魚苗均有適口餌料。
⑶用控制飼料投喂量的方法來制飼料魚的規格。一般放養規格為2公分左右的鰲花魚苗,飼料魚規格可控制在1.2公分左右。
3、鰲花魚苗的放養與培育:
⑴鰲花魚苗放入前一天,加水10公分(如水質濃可換去1/3)。
⑵鰲花魚苗放養密度為4000尾/畝左右。
⑶檢查池中飼料魚的密度,及時補充適口的飼料魚。
⑷注意水質變化和天氣狀況,水質不良及時換水。
⑸病害防治:主要為斜管蟲、車輪蟲等纖毛蟲,指環蟲發病率較低。防治方法見成魚養殖。
鱖魚成魚養殖
1、魚池條件:
鰲花魚成魚養殖的池塘要求沙質底,淤泥少(15厘米左右),面積3-8畝,水深 1.5米以上,排灌方便,水質良好,無污水流入,並有少量沉水性水草的魚池。池四周還要挖深為30-40公分的一圈淺溝,以便鰲花魚的捕撈。
2、池塘准備和飼料魚培育:
⑴在餌料魚放養前10-12天,使用生石灰清塘消毒。
⑵天然餌料培育:在飼料魚苗(鯿魚、白鰱、鯽魚等)放養前7天,加水至60公分,且每畝水面放腐熟的肥料150公斤左右(池底肥的可不施),以培育輪蟲、枝角類等浮游動物。
⑶飼料魚的培育:
①飼料魚品種與放養密度:飼料魚一般為白鰱、鯽魚、鯪魚等,畝放養量為30萬左右。
②飼料魚苗放入前一天,加清水10公分,使水質清新且天然餌料豐富。魚苗放入後不用立即投餌,但需天天觀察魚苗的密度、體質、生長速度和水中紅蟲的數量,待紅蟲數量減少,魚苗在池四周覓食時,立即用厚漿"澆灘",並一日數次檢查各投喂點的情況,在前期飼料吃去即添,在後期應對飼料魚規格予以控制。一般放養8-10公分的鰲花魚種,飼料魚的規格應控制在3-4公分左右。
③飼料魚培育時也可放入些老泥鰍,繁殖出的小泥鰍可作為鰲花魚的優質餌料。
④鰲花魚養殖面積和飼料魚池面積的比例一般為1:3-4。
3、鰲花魚種的放養:
放養鰲花魚種前,先將池水排去一半再灌進新水,使池水稍為清瘦,以後水深逐步加到1.5米以上。
4、飼養管理:
⑴飼料投喂:
①飼料魚可選擇鯪魚、鰱魚、鯽魚、草魚等。
②投飼技術:
a.定期(3-5天為1期)投放補充飼料魚。
b.池中飼料魚數量的判斷:
池中飼料魚充足時,鰲花魚在水的底層追捕餌料魚,因此池水面只有星星點點的小水花。細聽時,魚追食飼料魚時發出的水聲小,且間隔時間大。如池中飼料魚不足時,鰲花魚追食飼料魚至水上層,因此水花大,發出的聲音也頻繁,聲音也大。如看到鰲花魚成群在池邊追捕飼料魚,則說明池中飼料魚已基本吃完。
c.飼料魚的適口性:
適口飼料魚的規格一般為鰲花魚體長的1/3左右,如飼料魚規格不均勻時,需用魚篩將大規格的飼料魚篩去。
⑵水質管理:
①魚塘水質須常年保持"肥、活、爽"的標准,池水透明度保持 30厘米左右。要經常加註新水,特別在高溫階段6-9月份,每5-7天加水一次,每次加水15-20 厘米。如多次使用葯物,則需換水以防葯害。
②天氣異常要立即加水,並保持魚塘水位的相對穩定,為鰲花魚的生長提供良好的環境條件。如果池水混濁,可用明礬每畝1公斤或生石灰5-7.5 公斤化水後全池潑灑。
③安裝增氧機,防止鰲花魚缺氧浮頭,一般在晴或少雲天氣時在中午開機增氧,如天氣悶熱則在午夜至清晨開機。
④備好些雙氧水(含量30%以上)或增氧靈,可在鰲花魚浮頭時用於搶救。雙氧水的用法:每畝用雙氧水250毫升,加水500毫升,並再加入2%的硫酸亞鐵3-5毫升。增氧靈使用見說明。
㈤ 請問這魚叫什麼
如圖 不宜 分辨 ,可能是 鱖魚 幼魚 學名
體較高而側扁,背部隆起。口大,下頜明顯長於上頜。上下頜、犁骨、口蓋骨上都有大小不等的小齒,前鰓蓋骨後緣呈鋸齒狀,下緣有4個大棘;後鰓蓋骨後緣有2個大棘。頭部具鱗,鱗細小;側線沿背弧向上彎曲。背鰭分二部分,彼此連接,前部為硬刺,後部為軟鰭條。體黃綠色,腹部灰白色,體側具有不規則的暗棕色斑點及斑塊;自吻端穿過眼眶至背鰭前下方有一條狹長的黑色帶紋。
㈥ 哪個知道母豬殼(魚)的正式名稱叫什麼
母豬殼,即桂魚。
母豬殼是桂魚在四川省綿陽市部分地區的通俗叫法。學名鱖魚,又名桂魚、鱸桂。在魚類分類學上屬鱸形目。其中以翹嘴钁生長最快。桂花魚肉質豐厚堅實,味道鮮美,富含蛋白質,肉刺少,可補五臟、益脾胃、充氣胃、療虛損,適用於氣血虛弱體質,可治虛勞體弱、腸風下血等症。
㈦ 母豬殼是什麼魚圖片、在涪江
母豬殼 是鱖魚在四川省綿陽市部分地區的通俗叫法
真鱸科 Percichthyidae 鱖屬 Siniperca 魚類
下圖為 鱖魚 Siniperca chuatsi ,俗稱 桂魚、鱸桂、鰲花魚
本魚性兇猛,屬肉食性,以其他魚類為食。一般生活在水草茂盛的靜水或緩流中,冬季往往游到深水越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