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迢迢牽牛星》翻譯
《迢迢牽牛星》是漢代文人創作的五言詩,收錄於《古詩十九首》中。詩文如下:
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
纖纖擢素手,札札弄機杼。
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
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
白話譯文:
遙遠的牽牛星,明亮潔凈的織女星。
織女伸出細膩白皙的手,在織布機上忙碌不停。
然而整天也織不出花樣,悲傷的淚水如雨般落下。
銀河清澈且淺,他們相隔又有多少距離?
僅有一水之隔,卻只能含情脈脈,無法言語。
(1)牽牛星動態圖片擴展閱讀:
1. 創作背景:
牽牛和織女是兩顆星宿的名稱。在中國,關於牽牛和織女的民間故事起源很早。《詩經·小雅·大東》中已提及這兩顆星,但還未將他們塑造成夫婦形象。《春秋元命苞》和《淮南子·俶真》開始將織女描述為神女。到了漢末三國時期,牽牛和織女的故事已經基本定型。曹丕的《燕歌行》、曹植的《洛神賦》和《九詠》中,牽牛和織女已被描繪為夫妻。其中曹植的《九詠》首次明確提出「牽牛為夫,織女為婦」,他們在七月七日得以相會。詩歌《迢迢牽牛星》即基於這一故事創作而成。
2. 作品鑒賞:
這首詩情感豐富,真摯動人。以物喻人,構思巧妙。主要描寫織女,提及牽牛僅一句,且從織女的角度出發,非常巧妙。織女因思念而無法織出花樣,淚水如雨,再到無法言語,充分表現了分離的悲痛。詩中對織女的描寫細膩,捕捉到了細節動作,如「纖纖擢素手」「泣涕零如雨」。同時,「札札弄機杼」又是動態的描寫。
3. 名家點評:
現代學者徐中玉和金啟華在《中國古代文學作品選》中提到:「此詩表面上字字在敘寫織女的天上愁思,實際卻句句在抒發思婦的的地上離恨,閃現出浪漫的絢麗色彩。」「詩中在開頭四句和最後兩句都運用了疊字詞。這些疊字描寫物態,表達情思都十分貼切生動。而且首尾的疊字互相呼應,形成全詩和諧回盪的節奏,增強了詩歌的音樂美。」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迢迢牽牛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