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催芽是紅薯育苗期間至關重要的一步,要怎樣催芽
紅薯催芽方法紅薯催芽時,選擇生長完好、未受損的紅薯,切成小塊,每塊上面要有一個小凹陷。這是發芽港。通常出芽需要保持2-3次,然後埋在淺土中,保持濕潤,溫度控制在25℃左右,非常容易發芽。此外,發芽也可以在30℃左右的高溫溫室中進行。甘薯發芽後的管理。播種科學,紅薯可以一年四季種植,但最好在春秋兩季播種,而北方一般選擇在穀雨前後。合理密植也可以增加產量,一般建議每畝種植3000-4000株。用塑料薄膜覆蓋為了保證播種後幼苗的成活率,紅薯表面要用塑料薄膜覆蓋,然後根據幼苗的生長情況澆水,以滿足紅薯對養分的吸收,這種方法可以最大程度的保證紅薯的生長。
將紅薯橫放在育苗池中,蓋上一層均勻的厚土,最好將種薯蓋緊。灑水保持土壤濕潤,既能使甘薯與土壤充分接觸,吸引養分,又能提高發芽率。最後用塑料薄膜覆蓋,等待育苗。總之,紅薯育苗有很多選擇。我介紹的兩種方法是常年使用的當地發芽方法。不管用哪種發芽,都要經過種植過程。發芽前要做好選地、選種、播種、覆土、澆水、覆膜等工序,控制好溫度和苗床管理,堅持好驗苗、煉苗、補種、覆膜、施肥澆水等步驟。我們當地的紅薯發芽是一種傳統的紅薯育苗技術,選擇秋天收獲的紅薯儲存在地窖里過冬,然後選擇種子在春天種植。選擇當地品種種植,最好選擇無病蟲害、完整、大小適中、形狀正確、表皮光滑、無凍害的紅薯。
⑵ 地瓜病蟲害有哪些
薯常見病害主要有紅薯黑斑病、紅薯莖線蟲病及紅薯根腐病。紅薯病害防治按照「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方針,堅持以「農業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為主,化學防治為輔」的無公害化治理原則。下面,小編就為大家介紹下紅薯常見病害種類以及病害綜合治理!
一、紅薯常見病蟲害
1、紅薯莖線蟲病
甘薯莖線蟲病也叫糠心病、菊花心、糠梆子、空心病等。危害症狀:皮色正常或發暗,內部褐白相間成糠心或花瓤。
農業防治措施:田間病源、選用抗病品種、輪作倒茬、培育無病種薯種苗、不施無病糞肥、嚴格檢疫制度。葯劑防治:育苗時,用50%辛硫磷300~500倍液潑澆苗床;病區大田栽植時,每667平方米用50%辛硫磷500克,兌入1000-1500千克澆苗水中,均勻澆入窩中,隨後封嚴。
2、紅薯黑斑病
甘薯黑斑病又名黑疤病,症狀:該病主要危害薯苗和薯塊。薯苗受害,一般在幼苗莖基部,尤其在白部分產生長橢圓形稍凹陷的黑褐色病斑。
農業防治措施:(1)培育無病壯苗。①用無病床土育苗;②用52℃~54℃溫水恆溫濅種薯10分鍾;③苗床上采苗用高剪苗。(2)建立無病留種田。(3)輪作換茬。(4)採用高溫大屋窖貯藏甘薯。(5)嚴格檢疫,防止病害擴展蔓延。葯劑防治措施:薯種貯藏及育苗時分別用50%多菌靈300-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50-0600倍液浸種或栽植時浸苗基部10分鍾。
3、紅薯根腐病
甘薯根腐病亦稱爛根病。危害症狀:根尖發黑,向上擴展。苗矮小,節短,葉黃變脆,自下而上脫落,嚴重的乾枯死亡。
農業防治措施:
田間病源、選用抗病品種、輪作倒茬、培育無病種薯種苗、不施無病糞肥、嚴格檢疫制度。
⑶ 紅薯進入膨大期以後,要如何管理才可以實現高產
對紅薯開展葉面噴施追肥,能夠噴施的化肥類型許多。但操作中,大家選取1%~2%車用尿素、2%~3%磷肥浸出液、5%~10%草灰浸出液、0.3%磷酸二氫鉀水溶液等這幾種開展噴施追肥。葉面追肥一般是噴施2到3次,正中間時長隔個5到7天左右噴施一次最合適。噴施追肥最好在晚上5點之後開展,由於這時光線較為溫和,化肥噴施後無法迅速蒸發,利於葉面消化吸收。
對地瓜秧子開展管理方法,也別名提藤條或者控旺,目的是讓地瓜的葉莖進一步生長發育,推動植物光合作用,進而提高地瓜的生產量,此外還可以對一些葉莖開展剪修,操縱葉片發育的趨勢,把營養成分最大限度的供應到根處那邊。對地瓜根處開展上肥和追肥。伴隨著果子將要完善,地瓜根處的土壤層有時候會發生微小的間隙,那樣大家上肥之後,紅薯可以比較快的吸附掉,因此提高生產量。
⑷ 中國寓言故事內容介紹是什麼
寓言故事主要內容是是含有諷喻或明顯教訓意義的故事。它的結構簡短,多用借喻手法,使富有教訓意義的主題或深刻的道理在簡單的故事中體現。
寓言的故事情節設置的好壞關繫到寓言的未來。中國歷來有些著名的寓言故事如《指鹿為馬》、《掩耳盜鈴》、《濫竽充數》、《守株待兔》、《刻舟求劍》、《畫蛇添足》等。
簡介。
中國民間寓言極為豐富。除漢族外,還有各少數民族寓言。各族人民創作的寓言,多以動物為主人公,利用它們的活動及相互關系投進一種教訓或喻意,達到諷喻的目的。反映了勞動人民健康、朴實的思想,閃耀著人民無窮的智慧和高尚的道德光芒。
世界各國的寓言作品也很多。世界最早的寓言集是《伊索寓言》,其它比較著名的寓言集或寓言較集中的作品有《克雷洛夫寓言》《列那狐的故事》《百喻經》《拉封丹寓言》等。
⑸ 田裡烤紅薯的做法
工具/原料
地瓜
木柴
方法/步驟
1
根據野外地勢挖個坑,有的人選擇用石頭建起一個小小的「屋子」。
2
要注意坑旁邊的草要清理掉,預防燒著旁邊的草。
3
先用易燃的木柴起火,然後再慢慢放入一些粗點的木柴墊底。
4
待粗點的木柴燃燒後,放入地瓜,不要一次性放太多,根據挖的坑大小吧。
5
放入地瓜後再在地瓜上面陸續放入粗木柴,使地瓜上下面積均受熱易熟。
6
火起一切就緒完畢,就可以在旁邊邊烤火邊玩游戲聊天啦。待木炭都燒完,大概地瓜熟以後,(也可以選擇用細樹枝插入地瓜試試看熟了沒。)用粗木柴把地瓜挑出來,在地上混著泥土滾一滾,最好是剛挖坑的那種濕泥土。這樣滾燙的地瓜拿在手上就不會燙傷哦。
7
混著泥土的地瓜,吃起來特別香,外焦里嫩。
8
烤完地瓜別忘記注意安全,要用泥土把火炭澆滅,要全部覆蓋火炭哦
⑹ 正宗地瓜粉是怎麼做出來的
製作地瓜粉的全過程
1、地瓜從田地里弄到家裡,要把地瓜洗干凈。
曬干後就是平常咱們用來使用的地瓜粉的了!
⑺ 地瓜是幾月份播種
地瓜是在4月份中旬的時候種植。
地瓜種子以橢圓扁狀,深橙色,普通人員種植是把種子以營養土的方式取苗,這樣長出來的苗子是比較有抗蟲病害的,因為在營養土裡加入防蟲病害的葯物可以讓地瓜在後期的成長過程中更加健康,以免被蟲害侵蝕。
溫度以常溫為宜,偏高溫要加強澆水,以免果實缺少水分干澀,陽光要充足,有利於光合作用,合成甜味素,這樣長出來的果實才爽口香甜。地瓜營養豐富,含有人體所必需的鈣、鐵、鋅、銅、磷等多種元素。
(7)地瓜田卡通圖片擴展閱讀:
地瓜形態特徵:
地瓜是蔓性草本植物,用種子繁殖。種子扁平略呈方形,成熟的種子為棕褐色,種皮堅硬,水和空氣不易透入,故發芽較慢。莖蔓性,長達1.7 ~ 2m ,堅韌,呈右旋性,莖下部的節間短,上部長,被褐色毛茸。葉為復葉,小葉3片,略呈扁紡錘形,濃綠色。
從蔓的基部第5 ~ 10節開始,每個葉腋發生1個總狀花序,著生10朵淡藍色的蝶形花。在同一蔓上,下部的花序先開花,在同一花序中,基部的花先開放,故花期很長。莢果長約12cm ,寬約1.5cm ,莢果未成熟時為綠色,以後逐漸轉變為黑褐色。
每一莢果有種子10粒左右。當植株生長到一定的發育階段後,主根內即積累固化養分,逐漸膨大為一個紡錘形或扁圓形的肉質根。如果植株主根被損傷,同化養分就累積到較大的側根中去,往往形成幾個較小的肉質根。發育良好的肉質根肥短,每個重約0.5kg左右,大的可達1.5 ~ 2kg。肉質根外表淡黃,皮薄而堅韌,易剝。肉白脆甜宜生食。
⑻ 種植地瓜最好是幾月份呢是為什麼呢
甘薯是一個非常高的產量,它也容易植物作物,其適應性非常強大,種植在中國的北部。在飲食時代,還有一個「甘薯半年的一個季節」,這是最不清晰的60,70之後70.現在生活條件很好,還有幾個人在農村,但農民仍將或多或少地種植一些甜土豆。甘薯生長是什麼?今天有一個紅薯嗎?五個古人總結了鵝卵石馬鈴薯,這句話很實用!
第四句是「水平紅土豆,淺姜,甘薯在Piki」,這種農業說,紅薯種植技巧,甘薯種植和大多數作物都不同,它可以水平地種植,垂直,或者可以種植。通常是較高的存活率,例如橫向和斜坡。當然,不同的土壤是不同的。種植時,甘薯適合淺植物,因為「淺斑塊是金錠,種植一堆草」。
第五句是與紅薯有關:寒冷,冬天晚了,霜墊就在當時。據說,紅薯挖掘的最佳時間是霜凍和落下。在農村,它基本上將在霜凍前捕捉甘薯和落下。由於此時的平均溫度基本上為12°C,所以甘薯的最佳溫度為15°C,這將被冷凍。它不利於儲存。您還知道與紅薯種植有哪些峰值?
⑼ 農村奶奶告訴你,地瓜粉是如何做成的
小時候,家裡種了很多很多的地瓜。一般都是把長的好看的大個點的留著吃,其餘的地瓜就拿去加工做成地瓜粉。奶奶帶小編可是親身參與過的,你們知道地瓜粉是怎麼做的嗎?
在農村,很多地道的客家美食都脫離不了地瓜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