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卡通圖片 » 變形房子卡通圖片
擴展閱讀
男人中的標桿圖片 2025-08-21 05:58:21
汪汪隊卡通圖片 2025-08-21 05:58:19
女大男18歲的搞笑圖片 2025-08-21 05:58:18

變形房子卡通圖片

發布時間: 2025-08-21 03:45:59

① 卡通、動漫、動畫片有什麼區別

1、定義不一

卡通一詞開始指代的是那些幽默諷刺的繪畫形式。我們常說的卡通其實就是卡通電影的簡稱,指的是借用風格簡練、充滿幽默諷刺的繪畫語言來講述故事的非真人電影。

動漫的定義是「日式的圖片動畫」或「一種在日本發展的動畫風格」。一般來說,動漫代表原產於日本的動畫。

動畫片是指一種手工繪制的簡短可動圖畫或使用電腦繪制使其看起來和手繪相似,電影、電視或電腦屏幕而設計,用來講述某些故事或情節。

2、包含內容不一

卡通,包含壁畫、油畫、地毯等的草圖、底圖,也可以指漫畫、諷刺畫、幽默畫。

動漫,即動畫、漫畫的合稱,指動畫與漫畫的集合,取這兩個詞的第一個字合二為一稱之為「動漫」。

動畫片集合了繪畫、電影、數字媒體、攝影、音樂、文學等眾多藝術門類於一身的藝術表現形式。

卡通如圖:

ps://iknow-pic.cdn.bcebos.com/21a4462309f790526300412f03f3d7ca7bcbd580?x-bce-process=image%2Fresize%2Cm_lfit%2Cw_600%2Ch_800%2Climit_1%2Fquality%2Cq_85%2Fformat%2Cf_auto"esrc="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21a4462309f790526300412f03f3d7ca7bcbd580"/>

動漫如圖:

動畫片如圖:

3、起源不一

卡通最早起源於歐洲,在十七世紀的荷蘭,畫家的筆下首次出現了含卡通誇張意味的素描圖軸。而以法國人奧諾雷·杜米埃為代表的諷刺漫畫家,更是將政治卡通發展到了藝術的高度。

「動漫」一詞最早在正式場合被使用,是1998年11月大陸的動漫資訊類月刊《動漫時代》的創刊,因概括性強在中國大陸地區的使用開始普及起來。

動畫最早發源於19世紀上半葉的英國,興盛於美國,中國動畫起源於20世紀20年代。1892年10月28日埃米爾·雷諾首次在巴黎著名的葛萊凡蠟像館向觀眾放映光學影戲,標志著動畫的正式誕生。

4、表現不一

卡通設計是通過誇張、變形、假定、比喻、象徵等手法,以幽默、風趣、詼諧的藝術效果,諷刺、批評或歌頌現實生活中的人和事。

動漫設計注重使作品精緻小巧,總括起來可以界定為:細致的角色、造型及場景設計,藉助超現實的想像空間,以滿足觀眾對不可能實現之事的幻想。

動畫是採用逐幀拍攝對象並連續播放而形成運動的影像技術。不論拍攝對象是什麼,只要它的拍攝方式是採用的逐格方式,觀看時連續播放形成了活動影像。

5、形式不一

卡通的表現形式指用相對寫實圖形,用誇張和提煉的手法將原型再現,是具有鮮明原型特徵的創作手法。

動漫表現形式總括起來可以界定為:動作流暢、情節想像力豐富,而且通常多運用高科技拍攝手法。

動畫片表現形式是洋溢著活潑清新的氣息,動畫片的表現形式十分注重教化意義,使動畫片不致流於膚淺的純娛樂搞笑。

② 照片轉卡通插畫-怎麼用ps把照片變成漫畫

ps怎麼把人物照片變卡通

1.怎樣用photoshop將一個真實的人物相片變成漫畫的人物

操作如下:1.首先找到一張人物的照片,用PS軟體打開。

2.按快捷鍵Crtl+J復制圖層。點擊背景圖層前的眼睛隱藏背景圖層。

使用鋼筆工具在人物邊緣點擊圍成一個閉合路徑,右擊建立選區,再按快捷鍵Ctrl+Shift+I反選,再按Delete刪除選區內容。3.點擊濾鏡->液化,使用液化工具調整人物。

首先使用凍結蒙版覆蓋身體,調節臉部,臉部調節好後,再用凍結蒙版覆蓋臉部,調節身體,調好之後點擊確定。4.Ctrl+J復制圖層。

執行濾鏡->藝術效果->繪畫塗抹,按下圖設置好,點擊確定。設置圖層混合模式為疊加,不透明度為65%。

使用塗抹工具塗抹頭發,眉毛等處。右擊「圖層1副本」,單擊「並可見圖層」。

5.建立新圖層,打開一張圖片並復制粘貼到該圖層作為背景。將該圖層移動到"圖層1副本"之下。

Ctrl+T調節背景大小,回車確定。右擊"圖層1副本",」合並可見圖層「。

6.執行濾鏡->紋理->紋理化,設置縮放,凸現值,點擊確認。至此,就完成了任務。

一幅真人照片就變成了漫畫。

2.ps怎麼把人物照片做成動漫效果

1、修改圖片解析度,200~300都行,像素大小10M左右即可。

2、然後就是調色。3、把背景層復制兩層,圖層1副本模式為柔光,把圖層1中間值,數值5。

4、在圖層1副本上面執行濾鏡——其它——高反差保留,數值85,然後ctrl+e向下合並圖層。5、然後再把圖層1復制一層,執行濾鏡——雜色——中間值,數值為7。

6、在圖層1副本上建立白色蒙版,用黑色畫筆把五官擦出來,畫筆的不透明度可以小一點,然後向下合並,這張圖的皮膚就完成了。7、現在再弄頭發,用快速選擇工具把頭發大致選出來,羽化12個像素後ctrl+j復制一層。

8、用塗抹工具順著頭發的走向塗抹,隨時調節塗抹工具的大小了力度,左邊是塗抹過的。9、全部塗抹完之後調一下色,如果覺得邊上的碎頭發不好處理的話可以用畫筆吸取背景色把它們蓋了,用加深減淡工具處理一下,減淡亮的,加深暗的。

10、用鋼筆工具勾出路徑,走向要按頭發來,吸取頭發上深一點的顏色,不是黑色哈,用畫筆描邊,再用方框模糊,數值12。11、新建圖層,填充黑色,模式改為顏色減淡,用白色低不透明度畫筆在頭發上點,高光就出來了,也可以用鋼筆在上面勾路徑,白色畫筆描邊。

12、最後加點細碎的發絲,畫筆大小5左右就行,顏色深一點,這樣就完成了。

3.怎樣用photoshop將一個真實的人物相片變成漫畫的人物

操作如下:

1.首先找到一張人物的照片,用PS軟體打開。

2.按快捷鍵Crtl+J復制圖層。點擊背景圖層前的眼睛隱藏背景圖層。使用鋼筆工具在人物邊緣點擊圍成一個閉合路徑,右擊建立選區,再按快捷鍵Ctrl+Shift+I反選,再按Delete刪除選區內容。

3.點擊濾鏡->;液化,使用液化工具調整人物。首先使用凍結蒙版覆蓋身體,調節臉部,臉部調節好後,再用凍結蒙版覆蓋臉部,調節身體,調好之後點擊確定。

4.Ctrl+J復制圖層。執行濾鏡->;藝術效果->;繪畫塗抹,按下圖設置好,點擊確定。設置圖層混合模式為疊加,不透明度為65%。使用塗抹工具塗抹頭發,眉毛等處。右擊「圖層1副本」,單擊「並可見圖層」。

5.建立新圖層,打開一張圖片並復制粘貼到該圖層作為背景。將該圖層移動到"圖層1副本"之下。Ctrl+T調節背景大小,回車確定。右擊"圖層1副本",」合並可見圖層「。

6.執行濾鏡->;紋理->;紋理化,設置縮放,凸現值,點擊確認。至此,就完成了任務。一幅真人照片就變成了漫畫

4.如何用ps把照片變成漫畫人物詳細過程

方法如下:1、用PS打開要修改的照片。

2、點擊「濾鏡」。3、選擇「模糊」。

4、點擊「高斯模糊」。5、設置參數,點擊「確定」。

6、再次點擊「濾鏡」。7、選擇「濾鏡庫」。

8、點擊「藝術效果」。9、選擇「干畫筆」。

10、調整好後,點擊「確定」。11、點擊「創建」白色圖層。

12、設置不透明度為20%。13、用鋼筆工具勾選輪廓。

14、然後刪除白色圖層。15、打開「圖像」。

16、打開「調整」。17、點擊「曲線」。

18、按照個人習慣調整。19、最後效果如圖。

拓展資料:AdobePhotoshop,簡稱"PS",是由AdobeSystems開發和發行的圖像處理軟體。Photoshop主要處理以像素所構成的數字圖像。

使用其眾多的編修與繪圖工具,可以有效地進行圖片編輯工作。ps有很多功能,在圖像、圖形、文字、視頻、出版等各方面都有涉及。

Adobe支持Windows操作系統、安卓系統與MacOS,但Linux操作系統用戶可以通過使用Wine來運行Photoshop。Photoshop是Adobe公司旗下最為出名的圖像處理軟體之一。

多數人對於Photoshop的了解僅限於一個很好的圖像編輯軟體,並不知道它的諸多應用方面,實際上Photoshop的應用領域很廣泛的,在圖像、圖形、文字、視頻、出版等各方面都有涉及。參考資料:PS_。

5.用ps怎樣把真人圖片p成漫畫人

1、將人物提取出來,肖像中的純白色背景可以很容易地提取出人物。

用快速選擇工具(W)。2、將頭部和衣服部分進行隔離。

切出人物特徵的各個元素。身體和衣服層應遵循他的襯衫領口。

3、將每個圖層都轉換為智能對象。分別抓住每一個圖層,圖層>智能對象>轉換為智能對象。

為了防止圖片質量因變形而損失。4、一個常見的漫畫的技術是使頭部的比例非常大。

要做到這一點,就要收縮身體層,編輯>自由變換。5、使用編輯>變換>變形,開始塑造頭層。

將頸部適配到襯衫的領口並且膨脹頭部。該步的目的僅僅是要建立的頭部的基本形狀,並且在作為其它層的基礎。

6、將之前切好的下巴扭曲拉長,並稍微打磨它。使其盡量與其保持一致,這樣的接縫不是太明顯。

7、同理,將之前切好的其他部分進行同樣的處理。8、現在對每一層添加圖層蒙版,並使用軟刷黑漆處理每個圖層,將他們連成一個連貫的整體。

9、使用向前變形工具,大約有200畫筆大小,來增加自己的額頭的大小,輕推肌膚朝發際線方向。10、使用凍結工具,以提出突出眼鏡框。

主要是用來防止幀的扭曲,方便與一會我們對眼部的處理。11、應用液化效果後,效果應該是這個樣子的。

12、最終調整一下顏色,完成最終效果。。

6.ps中如何把人物照片改成卡通風格

可以通過轉手繪的方法。

轉手繪(又名:仿手繪、轉鼠繪)是利用繪圖軟體、圖片處理工具(sai、photoshop等,),將人物或風景照片轉變成類似手繪效果的一種圖片處理方法,現在越來越多的使用數位板進行繪畫,手繪成分越來越多。

轉手繪常用工具設置:

鋼筆描邊:設置畫筆大小顏色。用鋼筆勾畫,右鍵-描邊路徑,不勾選模擬壓力(之後可以用柔角橡皮擦擦除邊角),確定,然後選擇Esc鍵消除路徑,或選右鍵刪除。

畫筆低透明度:設置大約在20%-30%之間。

高斯模糊:濾鏡-模糊-高斯模糊。數值在3-5之間。

吸取顏色:選擇前景色,然後點原圖需要吸取部分確定即可。

模擬壓力:先選擇好畫筆大小及顏色,然後選擇右上角畫筆設置框(選擇窗口-畫筆也可以看到),其它動態,不透明度抖動控制選擇鋼筆壓力。

大致步驟:

1、對圖片進行整體處理。(比如去logo、去雜色等)

2、對皮膚進行處理(常用「高斯模糊」使皮膚變得平滑)

3、對眼睛進行處理(使用鋼筆工具勾勒眼睛輪廓,加深眉毛)

4、對鼻子進行處理(使用鋼筆工具勾勒鼻子輪廓,通過描白高光和高斯模糊刻畫鼻子高光)

5、對嘴巴進行處理(鋼筆工具勾勒出輪廓,對嘴巴邊緣進行加深操作,調整嘴唇顏色)

6、對服飾進行處理(選擇快速蒙版工具,選定衣服區域,進行表面模糊操作)

7、對頭發進行處理(選擇快速蒙版工具,選定頭發區域,進行表面模糊操作)

7.ps教程:如何把人物圖片轉成卡通圖片

一、用PS打開需要處理的人物照片原圖,按CTRL+J復制圖層二、執行濾鏡-液化,把人物照片中的眼珠放大三、液化好眼睛復制圖層,去色,濾鏡-模糊-高斯模糊,高斯模糊的半徑設為4像素左右,然後圖層模式改為柔光並調整,透明度,這也是磨皮的一種,磨皮方法還有很多,大家也可以用其它的方法來磨皮,這個是沒有規定的四、接下來新建圖層,用鋼筆工具,要開始化妝了,先畫眼線,畫筆預設里,形狀動態打勾,新建路徑,描邊路徑,畫筆模擬壓力打勾,畫完後濾鏡-模糊-高斯模糊處理一下,模特的半徑在0.7左右即可。

五、然後用同樣的方法畫睫毛,和給眼睛畫眼線描邊。六、畫完眼線睫毛後,我們再給眼珠加個瞳孔筆刷,降低筆刷的透明度,圖層改為柔光。

七、用滴濺筆刷在眉毛上輕輕點幾下,然後再用塗抹工具降低不透明度在眉毛上塗抹,把眉毛畫一下。八、用深咖啡色畫筆降低不透明度在眼線上一點的地方打個底九、畫完後給皮膚上色,塗抹時避開眼睛和嘴巴的地方,然後,圖層模式改為柔光濾色都可以,再降低不透明度十、給頭發染色,我這里用咖啡色的,大家也可以選自己喜歡的顏色,不透明度50%左右,圖層改為顏色,再用橡皮擦,擦去多餘的部分就可以了。

十一、給頭發用筆刷點高光模式改為柔光。十二、再新建路徑,用鋼筆工具開始畫頭發,頭發絲的多少看個人喜好,畫多點看上去就假點.十三、頭發畫完後,再用濾鏡-模糊-高斯模糊,模糊的半徑小點,看效果可以重復幾次十四、差不多了,現在加點腮紅,圖層模式,顏色再調節腮紅的不透明度。

十五、在圖層副本里,用減淡工具把眼白和眼珠的高光部分擦出來,再用加深工具塗出眼珠黑色部分,讓眼睛看起來更明亮些。

8.怎麼用ps把照片變成漫畫

使用軟體:PhotoshopCC

使用PS將照片變成漫畫、插畫風格步驟如下:

1、前期准備

准備好要處理的照片(解析度要大點)和動漫風格的天空素材。這里所採用的原圖是:

注意:這個教程只適合於處理風景,不適合處理人物。而且風景的處理也不適合車輛、流水等動態的物體,所以其實挺挑照片的。

2、油畫濾鏡

現在覺得原版教程中的「干畫筆」濾鏡並沒有什麼用,所以已經只用「油畫」濾鏡了。「油畫」濾鏡位於「濾鏡」菜單里,PhotoshopCC2014可能沒有這個濾鏡。

現在所使用的6個參數分別為「0.1」、「5」、「10」、「0」、「0」、「0」。這些參數值你可以先用我給的作為參考,等做多了以後你也就自己能把握好了。濾鏡使用完以後如果覺得效果不強,可以Ctrl+F(Mac是_F)加倍一下。

3、CameraRaw濾鏡

雖然「油畫」濾鏡很關鍵,但此刻你可能還無法察覺什麼明顯的改變。別急,用「CameraRaw」濾鏡以後你就看到效果了。這個濾鏡在PhotoshopCC里位於「濾鏡」菜單里。

如圖所示,曝光+1、對比度拉到最小,陰影、黑色、清晰度、自然飽和度拉到最大,

4、偷天換日

把藍天摳掉,然後換上事先准備好的動漫風格天空素材(繼續偷懶用新海誠的雲)。摳圖方法很多,在此也不贅述。如果你原片的天空藍得很純粹或灰得很純粹(就是沒有一朵朵雲)的話,用「魔棒」工具至多隻需要10秒鍾吧。

換上天空素材後,記得用「曲線」或其他工具調整一下天空的曝光,使之與前景協調一點。其實到這一步為止,對於大部分人來說就已經完成一張不錯的作品了。

5、最後修繕

動畫片和電影的畫面相對攝影作品來說對比度都偏低,所以在最後的修繕中我往往會增加一個調小對比度的「調整」圖層。

另外,也可以觀察一下新海誠作品中對飽和度不高的藍紫色(暗部)、暖黃色(亮部)等色彩的運用,採用「色彩平衡」等方式處理一下你的作品,然後亮部加一點暖黃色的光斑。後續調整可以根據實際情況自行發揮,比如鏡頭光暈、光線、光影的調整,完成圖如下:

怎麼把做成卡通

1.如何將自己的真人照片做成卡通照片

1、啟動美圖秀秀軟體。

點擊右上方的「打開」菜單,打開圖片。2、在「美化」菜單下點擊「基礎」,在「基礎」中選擇「銳化」,將透明度選為100%,點擊確定。

3、在「藝術」中選擇「素描」,將透明度選為65%,點擊確定。4、依然在「藝術」中選擇「蠟筆」,將透明度選為35%,點擊確定。

此時,已成雛形,質感已現。5、再次在「基礎」中選擇「銳化」,將透明度選為50%,點擊確定。

6、再在「基礎」中選擇「智能繪色」,將透明度選為100%,點擊確定。7、接著柔和色彩。

在「人像」中選擇「自然美膚」,將透明度選為70%,點擊確定。8、點擊左上方的「美容」菜單,點擊「磨皮」後,在「整體磨皮」中選擇「智能磨皮」,將透明度調至「深」。

9、點擊左側的「睫毛膏」,對人物的眉眼進行著色。以便更好的突出眼睛的效果。

10、點擊左上方的「邊框」菜單,點擊「紋理邊框」,選擇右邊的素材後,選擇左上方的「邊框顏色」選擇適合人物的顏色,並將透明度調至50%。至此,卡通圖片已成型。

11、看看效果,如下圖所示。(2)變形房子卡通圖片擴展閱讀功能介紹1、【美圖社交圈】美圖秀秀重磅推出的原創高品質圖片社區,年輕人的潮流生活聚集地,美好點滴的分享記錄儀。

在這里,你可以用圖片分享交流,打破陌生人尷尬,結交相同興趣好友,創造屬於自己的獨特個性世界。2、【潮流濾鏡】質感潮流濾鏡實時更新,各種風格輕松handle,讓照片擁有專屬調色大師。

3、【全能修圖】看膩了照片的千篇一律,我要與眾不同。編輯、邊框、貼紙、馬賽克。

超多美化功能,隨心所欲駕馭各種風格,給你想要的范兒。4、【濾鏡相機】電影感的實時濾鏡,美好生活放大鏡,搭配自然的動態美顏效果,走到哪兒拍到哪兒,讓整個世界做你的照片背景。

5、【動態相機】超夢幻的動態貼紙,提升你的萌屬性,秒變精緻小仙女。還有潮酷動感AR,帥氣的小哥哥小姐姐都愛用。

6、【閃光夜拍】專業級別相機降噪效果,搭配美顏補光燈,就是要連夜拍都經得起考驗,夜晚***也要美美美。參考資料:-美圖秀秀。

2.怎麼把一張照片變成動漫圖片

方法有很多,最專業的是使用photoshop來製作,但是對沒有學過的人來說操作就很繁瑣了。

目前應用市場裡面有很多可以將照片一件轉為動漫的APP。這樣的APP有美圖秀秀、MIX、魔漫相機,這里以美圖秀秀為例:1、首先在應用市場搜索下載美圖秀秀,下載完畢後安裝打開;2、打開軟體後,選擇美圖黑科技;3、進入美圖黑科技之後有很多種動漫風格,這里以第一種繪畫機器人為例;4、點擊第一個繪畫機器人上的立即體驗,會彈出讓你選擇照片或者拍照;5、這里以相冊選擇一張照片為例,進到相冊里後選擇想要變成動漫的照片,美圖秀秀會自動將你的照片轉化為動漫效果,在下方可以選擇動漫風格,製作好之後點擊右上角的保存即可。

3.手機有沒有可以把自己的圖片變成卡通的軟體

卡通相機、魔漫相機、漫畫創力、myotee臉萌、PicsArt等手機軟體可以製作專屬卡通形象,這些軟體除了能夠自動生成外,還提供了多個選項供您自定義最終生成卡通風格的照片。

以下是詳細介紹:1、卡通相機,CartoonCamera卡通相機是Android上的一款拍照應用,它可以將照片處理成卡通漫畫風格。卡通相機最大的特色在於支持即時顯示,用戶可以在屏幕上即時看到【卡通化】的景物,並即時拍下,而不必在拍照後再進行後期處理。

目前卡通相機支持卡通,棕褐色,白色粉筆,暗調和彩色邊緣五種效果,在選擇效果後用戶可對焦距和卡通線條的粗細進行調整,同時支持閃光燈、前攝像頭等功能;2、魔漫相機,這是一款原創將真人拍成幽默漫畫的手機應用。在魔漫世界裡,每個人都能看到快樂、陽光的自己。

打開魔漫相機,每拍一次都會拍出意想不到的驚喜:捧腹的幽默,超萌的甜美,淡淡的清新,奇幻的cosplay,魔漫相機拍出的作品不再是照片的翻版,而是具有創作價值的藝術精品。簡單一拍,生活從此百變起來;3、漫畫創力是一款把照片變為漫畫圖片的手機軟體,你可以拍攝/選擇照片,將它風格化,使它看起來像手工繪制的漫畫圖片-日本漫畫的一個非常明確的藝術風格。

你也可以選擇並添加(如果你想)一個有趣的漫畫效果;4、myotee臉萌是一款由erickkuo、騰華兄弟開發的拼臉軟體,發行於2013年11月26日。即使玩家不會畫畫,也可以輕松製作你的專屬卡通形象。

臉萌里有多種發型、五官、背景等設置可以自定義選擇;5、PicsArt是一款影音圖像類軟體,運行環境支持Android2.2。軟體僅適用2.2及以上固件版本PicsArt是一款功能非常多的拍照及照片處理軟體,它跟專業繪圖PicSayPro非常相似,可以直接繪圖,可對照片進行效果處理,文字添加等效果。

4.什麼軟體可以將現實圖片變成動畫圖片

Photoshop可以把圖片變成動畫。

1、打開PS,然後再一個窗口中,打開多張圖片。

2、打開圖片後,點擊工具欄中的窗口。

3、點擊窗口後,點擊時間軸。

4、點擊時間軸後,選擇創建幀動畫。

5、點擊創建幀動畫後,點擊添加幀,要多少播放頁面就點擊幾次。

6、添加幀後,選中第二幀。

7、然後再圖層頁面中,把第二個圖層前面的圖層隱藏,第三幀也是這么操作。

8、設置好幀頁面後,點擊設置播放時間。

9、設置好播放時間後,可以點擊播放預覽。

10、預覽沒問題後,按Alt+ctrl+shift+S保存web格式,然後選擇保存GIF格式。

11、選擇GIF格式後,點擊存儲就可以了。

5.如何把照片做成漫畫

先對其做色彩調整,然後用塗抹工具等做出仿手繪效果,再用畫筆等工具做出煙霧和高光線條,最後加上文字即完成仿手繪插畫效果的製作。

步驟

1、打開原圖素材。

2、按Ctrl+M調整曲線,把人物稍微調白。

3、用鎖套工具選中人物頸部的紅色部分。然後對選區調整:圖像>調整>可選顏色,選擇紅色(青色+100黑色-70)消除眼紅,然後用塗抹工具把眼睛輪廓圖均勻,再用減淡工具塗出眼珠的反光部分。

4、用塗抹工具選擇畫筆27號(10%)對人物的眉毛與頭發進行小心塗抹。

5、然後還是老方法用以前我說過的方法製作頭發。

6、用白色畫筆在圖上隨便畫幾筆,然後高斯模糊(20左右)做出煙霧效果。多疊幾層。

7、選擇鋼筆工具,畫筆像素為8,然後畫出路徑(右鍵--描邊路徑不透明度60%改圖層屬性外發光)。

8、創建曲線調整圖層,對藍色進行調整,參數設置如下圖。

9、最後用鋼筆工具勾出人物的主體輪廓線,稍微描邊處理,再打上文字,完成最終效果。

怎麼用ps把照片變成漫畫

使用軟體:PhotoshopCC

使用PS將照片變成漫畫、插畫風格步驟如下:

1、前期准備

准備好要處理的照片(解析度要大點)和動漫風格的天空素材。這里所採用的原圖是:

注意:這個教程只適合於處理風景,不適合處理人物。而且風景的處理也不適合車輛、流水等動態的物體,所以其實挺挑照片的。

2、油畫濾鏡

現在覺得原版教程中的「干畫筆」濾鏡並沒有什麼用,所以已經只用「油畫」濾鏡了。「油畫」濾鏡位於「濾鏡」菜單里,PhotoshopCC2014可能沒有這個濾鏡。

現在所使用的6個參數分別為「0.1」、「5」、「10」、「0」、「0」、「0」。這些參數值你可以先用我給的作為參考,等做多了以後你也就自己能把握好了。濾鏡使用完以後如果覺得效果不強,可以Ctrl+F(Mac是_F)加倍一下。

3、CameraRaw濾鏡

雖然「油畫」濾鏡很關鍵,但此刻你可能還無法察覺什麼明顯的改變。別急,用「CameraRaw」濾鏡以後你就看到效果了。這個濾鏡在PhotoshopCC里位於「濾鏡」菜單里。

如圖所示,曝光+1、對比度拉到最小,陰影、黑色、清晰度、自然飽和度拉到最大,

4、偷天換日

把藍天摳掉,然後換上事先准備好的動漫風格天空素材(繼續偷懶用新海誠的雲)。摳圖方法很多,在此也不贅述。如果你原片的天空藍得很純粹或灰得很純粹(就是沒有一朵朵雲)的話,用「魔棒」工具至多隻需要10秒鍾吧。

換上天空素材後,記得用「曲線」或其他工具調整一下天空的曝光,使之與前景協調一點。其實到這一步為止,對於大部分人來說就已經完成一張不錯的作品了。

5、最後修繕

動畫片和電影的畫面相對攝影作品來說對比度都偏低,所以在最後的修繕中我往往會增加一個調小對比度的「調整」圖層。

另外,也可以觀察一下新海誠作品中對飽和度不高的藍紫色(暗部)、暖黃色(亮部)等色彩的運用,採用「色彩平衡」等方式處理一下你的作品,然後亮部加一點暖黃色的光斑。後續調整可以根據實際情況自行發揮,比如鏡頭光暈、光線、光影的調整,完成圖如下:

③ 清新唯美森系卡通插畫圖片-插畫有哪些風格

請問插畫有多少種風格?

請問插畫有多少種風格?插畫的風格眾多,大致可分為扁平風格、MBE風格、漸變風格、矢量插畫、2.5D風格、塗鴉白描風格、森系風格、治癒系風格、水彩風格、暗黑風格、繪本風格、噪點肌理風格等。下面只對這些風格的插畫進行簡單的介紹。

這邊也給大家推薦下「輕微課」,這個網站上非常多的繪畫教程、繪畫素材,也有專業的繪畫課程,學繪畫的小夥伴可以去上面找到很多有用的繪畫學習資源哦!

扁平風格這種插畫的風格特點偏簡約、輕快、整潔,扁平風格插畫主要由色塊構成,造型幾何化,外輪廓光滑,視覺表現多樣化,可親和,也可嚴謹。因此,扁平風格插畫被廣泛應用於各個領域。

漸變風格:漸變風格漸變插畫風格最早還是國外的設計師帶起來的,這種插畫色彩會比較鮮明。

MBE風格:這樣風格的插畫是在扁平化的潮流中逐漸演變的,比較圓潤、可愛、呆萌、簡潔,而它標志性的人物就是來自法國巴黎的設計師MBE。

矢量插畫:矢量插畫是矢量圖中的一種,使用直線和曲線來描述圖形,給人感覺會比較一種色彩碰撞的潮流感。

2.5D風格:2.5D風格插畫的立體和空間感都特別強,簡單理解就是帶有3D效果的二維畫面。

森系風格:森系風格的插畫有著水彩透疊、唯美、小清晰、淡雅的特點,森系所代表的生活態度便是,崇尚自然、舒適、返璞歸真;生活態度隨遇而安;熱愛流浪;排斥消費主義;追求簡單、直接的處世態度。

治癒系風格:治癒系的插畫風格整體給人感覺會溫暖,畫風比較柔和而且氛圍感很強。

暗黑風格:插畫風格整體偏暗色調,有搏擊現實、變形扭曲的意味

以上這些風格都是現在插畫比較流行的風格,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插畫有哪些風格

一般可分為:日韓風,歐美風,中式古風,Q版插畫,扁平化風格,詼諧幽默風格,寫實主義。

商業插畫風格:

1.扁平風格,特點:簡約,輕快,整潔,繪制簡單,

2.漸變風格,特點:色彩亮麗,畫面簡潔3.MBE風格,特點:圓潤,可愛,呆萌,簡潔,4.矢量插畫,特點:線條感,色彩碰撞鮮艷,

5.2.5D風格插畫風格,特點:立體,空間感,創意,

6.塗鴉白描風格,特點:線性插畫,抽象,想像力,

7..森系風格,特點:水彩透疊,唯美,小清新,淡雅,

8.治癒系風格,特點:畫風柔和,溫暖,氛圍感強,

9.水彩風格,10.繪本風格,

11.暗黑風格,特點:博擊現實,暗色調,變形扭曲。

求動漫圖片插畫也行唯美派的越復雜越好現代哦不要太老的哦郵箱2498937614@myjiaziimg求動漫圖片插畫也行唯美派的越復雜越好現代哦不要太老的哦郵箱2498937614@

已發送~求滿意~87++++的那個QQ郵箱發的是我~都是唯美風格哦~我吧電腦里的都發過去了~

④ 《我是小小建築師》教案

作為一位傑出的教職工,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梁。教案要怎麼寫呢?以下是我為大家收集的《我是小小建築師》教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我是小小建築師》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能圍繞房子的主題進行大膽的想像與創造,並通過畫面構圖進行表現。

2.感受集體合作進行美術創作的樂趣,並願意用添畫的方式豐富畫面。

活動准備

城堡,蘑菇房子,卡通房子,變形房子的圖片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出示圖片各種房子,你可以給這些房子起個好聽的名字嗎?如城堡,蘑菇房子,卡通房子,變形房子等。

2.這些房子和我們平時看到的房子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

3.你喜歡那座房子?為什麼?引導幼兒大膽說出自己的想法。

4.經驗回顧

教師:你都見過什麼樣子的房子?在哪裡見到的?你見過的房子是什麼形狀,什麼顏色的?

二、基本部分

1.出示各種房子的圖片,請幼兒欣賞。

教師:看一看這里都有什麼什麼樣的房

2.討論:如果請你來做幼兒園的建築師,你想建造什麼樣的房子?

(2)請幼兒發揮想像,想一想自己想像中的房子是什麼樣子的,有什麼功能。

(3)請幼兒相互交流,和同伴說一說自己的想法。

三、結束部分

幼兒創作,請幼兒依據自己的想像自己設計的房子畫下來,先想好設計什麼樣的房子,然後用筆在紙上畫出來。想一想自己設計的房子是什麼樣子的,有什麼特殊的意義或功能,幼兒園里還有什麼,等等。

活動反思:

本節活動根據房子讓幼兒展開大膽的想像,開發幼兒想像力,增強幼兒信心,讓幼兒感受集體合作進行美術創作的樂趣,幼兒興趣濃厚,教師應用實物對幼兒進行授課,效果會更好

《我是小小建築師》教案 篇2

設計意圖

本節課是利用教師平時布置教室用剩下的廢舊吹塑紙,讓幼兒通過簡單的加工,拼貼成美麗的畫面。這種畫用深色蠟光紙作背景,自然朴實,具有較豐富的表現力,作品有一定的藝術欣賞性。可以有利的促進幼兒的動手操作和剪貼組合造型以及創造等方面的綜合能力。

如何啟發幼兒進行創作是本節課的難點,在活動前,我先讓幼兒欣賞各種房屋建築,積累豐富的表象,為進行創作做好鋪墊。活動時,我從房屋的要素:牆體、屋頂、窗戶、房門入手,引導幼兒回憶、分析、歸納房屋要素的形態,尋找規律,克服創作過程中的技能難點,接著請幼兒觀察範例,這些範例並不是讓幼兒臨摹,而是作為幼兒欣賞分析的材料,從而使幼兒對創作活動充滿信心。

由於幼兒能力不同,我將幼兒按能力分為好、中、差三組,分別使用不同的操作材料。能力強的幼兒必須通過自己動手才能獲得自己所需要的東西,而能力差的幼兒通過簡單拼貼也可以做成一幅漂亮的畫,從中獲得成功的感受。真正注重了幼兒的個體差異。

活動目標

1、認識房屋建築的外形特徵,培養幼兒對生活美的感受能力。

2、能用廢舊吹塑紙進行加工,拼貼房屋,並能較合理的安排畫面,培養幼兒表現美和創造美的能力。

3、培養幼兒在

活動中有細致,獨立的操作習慣。

活動准備

教具准備:範例若干張,各種形狀的房門、窗戶、屋頂等吹塑紙貼絨教具若干。

學具准備:1.裝有廢舊吹塑紙的筐子6個。

(1)1筐內裝成品圖形。(全部都是圓形、三角形、長方形等大小不一的幾何圖形。)

(2)4筐內裝一部分成品圖形一部分半成品圖形和一小部分不規則圖(半成品圖形是指大小不同的吹塑紙長條,需要幼兒經過簡單加工即可使用的圖形;不規則圖形是指大大小小形狀不同的吹塑紙碎片,幼兒要根據自己的需要進行加工。

(3)1筐內裝一部分半成品圖形一部分不規則圖形和一小部分成品圖形。

2.剪刀每人一把,每組抹布一塊、漿糊一盒。

幼兒知識准備:課前帶領幼兒欣賞過各種房屋建築;幼兒有過一定的粘貼和剪貼的經驗。

環境准備:課前在教室中布置有各種風格建築的掛歷畫。

教師准備:將幼兒按能力分為好(6人)、中(24人)、差(6人)三組,操作材料配備如下:好

1(3),中

1(2),差

1(1)

活動過程

一.引起興趣。

我們欣賞過許多漂亮的房屋,那些都是建築師們動腦筋設計出來的。今天我們也來做小小建築師,設計自己最喜歡的房屋,好不好?

二.引導幼兒觀察樓房的結構和造型。

1、小朋友,你們看這些掛歷紙上都有些什麼?(大樓房)

2、這些大樓房由哪些部分組成?(牆、房頂、門、窗)

(1).你們看到的牆是什麼樣的?(有的高、有的矮、有的大、有的小,就象各種各樣的長方形)教師鼓勵幼兒講述,同時出示貼絨教具如:

,(2)欣賞老師的.所有的屋頂都一樣嗎?(教師鼓勵幼兒講述,同時出示相應的貼絨教具)

三角形的屋頂,如

半圓形的屋頂,如:

長方形的屋頂,如:

兩種圖形組成的屋頂,如:

(3)房屋的窗戶都一樣嗎?你見過什麼形狀的窗戶?

圓形的窗戶,如:方形的窗戶,如:

兩種圖形組成的窗戶,如:

(4)每座房屋的門都一樣嗎?你見過什麼形狀的門?

長方形的門,如:兩種圖形組成的門,如:

(5)小結:每座房屋都是由牆、屋頂、門和窗戶組成的,它們的形狀各不相同。

三、向幼兒介紹吹塑紙貼畫,欣賞老師的作品。

1.出示範例。這是老師設計的樓房,你們看看他是用什麼材料做的?(向幼兒介紹吹塑紙,並告訴他們這些都是我們布置教室用剩下的廢舊材料,我們可以把它們重新利用,製作成精美的圖畫,激發幼兒製作的慾望。)

2.欣賞範例。你們最喜歡那一幢房子,為什麼?(引導幼兒注意造型別致的房門、屋頂、窗戶。)

3.如果你是建築師,你准備設計什麼樣的房子?准備給誰住?(鼓勵幼兒大膽想像。)

四、交待作畫要求

今天老師給每個小朋友准備了一些不同顏色的廢舊吹塑紙。馬上,老師要請每個小朋友來做小小建築師,自己設計最喜歡的房屋,可以是你見過的,也可以是你想出來的。在貼之前,小朋友要想好,你想做什麼樣的房屋,然後到筐里挑選你所需要的形狀,如果沒有你想要的形狀,你也可以自己來剪,剪好之後,就把它拼在圖畫紙上合適的位置。拼好後,先貼房頂和牆體,再貼門和窗。

五、幼兒操作,教師個別輔導。

1.鼓勵能力強的幼兒根據自己的需要剪出自己想要的圖形,並能貼出各種造型的樓房。指導能力弱的幼兒選擇相應的圖形拼貼樓房。

2.提醒幼兒剪刀用完後放回盒內,剪下的碎紙放回筐中,供其他幼兒挑選。

、六、展出並評價幼兒作品、

鼓勵全班幼兒細致獨立的作業態度,並引導幼兒欣賞有想像力和創造力,以及布局合理的幼兒作品。

延伸活動

(1)在美工角放置廢舊吹塑紙、蠟光紙、剪刀、漿糊等供幼兒活動時進行剪貼。

(2)可在今後進行一系列的廢舊物品粘貼活動。如:蛋殼拼貼、花草樹葉拼貼等。

《我是小小建築師》教案 篇3

目標:

1、能側身鑽過於不低於70厘米高度的障礙物,發展身體的協調能力。

2、用比較的方法探索正、側鑽動作,較合理地遷移原有經驗。

3、有任務意識,能小組合作共同搭成建築物。

4、了解主要症狀,懂得預防和治療的自我保護意識。

5、了解多運動對身體有好處。

准備:

1、栓在支架上的橡皮筋若干,高度可調節。

2、中、大型積木若干。

3、幼兒觀看過建築工地,對建築工地的環境有一定的印象。

過程:

1、游戲"鑽山洞"

●教師引導幼兒與同伴合作商議用不同的方法玩"鑽山洞"的游戲。

●用有喜愛的方法進行小組比賽"鑽山洞"。

2、游戲"我是小小建築師"

●教師以"小小建築師學本領"引出側身鑽的動作

●幼兒自由探索在不低於70厘米高度的橡皮筋下側身鑽的動作。;本文(橡皮筋的位置擺放可視場地設而定,要讓全班幼兒都有機會參與。)

●教師小結側身鑽的動作要領:側蹲下,一隻腿先過障礙、移動身體,再移過另一隻腿。

●比較正、側身鑽的方法,並與同伴相互交流。

3、游戲"我們一起來建房"

●教師介紹游戲規則:幼兒4—5人為一組,每人選一塊積木(形狀自定)。幼兒按順序一個接一個去建房,建房途中要鑽過(側身)橡皮筋、走過平行線(小路)、鑽工拱形門(自選鑽法)後用積木搭房子。

●每組幼兒按順序玩游戲一邊,游戲過程中教師提醒幼兒動作要做到位。

●小組共同商議搭建房子的方法,並自行排隊按序玩游戲。

4、欣賞各小組搭建的房子,並簡單交流各組的玩法,收拾材料結束活動。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的重點定位在觀察,觀察也是之後進行表現的基礎,所以通過層層深入地引導孩子欣賞、感受、比較、發現,孩子確實能夠並且十分樂意表達對建築的理解。同時准備方便、效果明顯的建築圖片展示,更恰到好處地體現出了本次活動與多媒體教學結合的意義所在。

《我是小小建築師》教案 篇4

目的

1、學習朗誦兒歌。

2、產生對建築工人的熱愛、尊敬之情。

3、通過音樂活動培養幼兒想像力、口語表達能力及肢體的表現能力。

4、感受歌曲詼諧幽默的特點,能聽著音樂游戲。

准備兒歌《我是小小建築師》。

簡單的圖示。

玩法指導一、引題。

二、教師念兒歌,幼兒傾聽。

三、教師講解圖示的意思,幼兒理解。

四、幼兒看著圖示跟著教師學念兒歌。

五、請個別幼兒念兒歌。

規則及注意事項認真學習朗誦兒歌。

念兒歌時聲音清楚、響亮。

活動反思:

面對這個繪畫內容,我們首先想到的是避免教師傳統的講解示範,而是更多的發揮孩子自己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因此,在《我是建築師》的課堂上,我們沒有對孩子進行面對面的示範繪畫。我們用ppt先讓孩子認識了許多造型各異的房子,讓他們從中獲取靈感,然後讓大家來講一講自己的想法和設想,最後進行自己的創造。

我們發現ppt對孩子的啟發不是很夠,雖然裡面圖片很多,房子的造型的很多,但是我們只局限在對外形的認識上,沒有讓孩子對房屋外表的基本構造進行認識。因此,呈現出來孩子們有很多的想法,但是卻脫離了房屋本身的使用意義上,很多孩子房屋的造型都很特別,但是出現了沒有門、沒有窗的問題。而且很多孩子沒有空間的概念,畫出來的房子都是飄在半空。

於是,我們下午就對課進行了修改。先用一條為「未來小區」設計有特色的房子為引題,並將ppt的圖片進行了精減,著重選取了幾張在外形上有特色但是也能保持圖基本構造的圖片,而且在觀看圖片時,教師會有意識的引導幼兒認識這些房屋的窗戶和門都設置在什麼位置。同時,我們製作了一個「未來小區」的迷你圖,在幼兒完成作品後,將房子剪下黏貼在自己覺得合適的位置上,這樣就解決了孩子們房屋的空間關系,並且讓大家的作品有了一個整體的呈現,也利於最後環節的講評和相互的欣賞。

當然,我們也發現了修改後的教案並不是完美的,小小的瑕疵還是存在,比如我們在作畫時可以給幼兒提供勾線筆,讓他們來先勾畫房子的外輪廓,這樣的畫,幼兒做平呈現出來的線條會更清晰。

《我是小小建築師》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樂意積極動手操作、測量,體驗鋪地磚帶來的快樂。

2、能不受形狀、顏色的干擾,正確比較和判斷圖形的大小。

3、能在集體面前大膽發言,積極想像,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4、能認真傾聽同伴發言,且能獨立地進行操作活動。

活動准備:

1、幼兒已有自然測量的經驗。

2、12x12CM彩色卡紙32張以上;6x24CM彩色卡紙32張以上;貼有相應圖形的`KT版共10張,其中圖1兩張,圖2四張,圖3四張;記錄表一張;鉛筆、橡皮、剪刀各4—5份。

活動過程:

1、出示兩種(圖1、圖2)房子地面圖,引導幼兒通過「鋪地磚」比較面積的大小。

(1)創設情境導入活動。

導入語:最近老師買了新房子,這就是一號二號房子的地面圖。我想選一間大的給媽媽住,你覺得一號房和二號房哪間更大?

(2)幼兒操作。引導幼兒通過給房間鋪地磚,發現一號房二號房是一樣大的。

(3)通過引導幼兒交流鋪地磚的注意事項,引導幼兒發現:鋪地磚的時候要注意不能空也不能重疊。

2、幼兒二次操作。引導幼兒在用長方形地磚測量完二號房需要的地磚數量後發現兩塊地磚的大小一樣。

(1)教師提出要求:請小朋友用長方形的樣磚比一比、量一量鋪滿二號房需要幾塊地磚?並引導幼兒討論測量方法。

(2)幼兒分組操作。

(3)請幾個幼兒介紹自己的發現,並在記錄表上進行記錄。

(4)觀察記錄表,發現正方形磚與長方形磚的面積關系。

3、幼兒再次操作,在嘗試運用已知的經驗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進一步感知面積的守恆。

(1)教師介紹操作要求:請幼兒用長方形磚鋪三號房子。

(2)幼兒操作,教師鼓勵幼兒合作,並鼓勵幼兒在遇到商量不能解決的問題時可以向老師及他人求助。

(3)幼兒交流。請幼兒說一說一共用了幾塊地磚?在鋪的過程中遇到了什麼困難?

4、帶著「用拼拼剪剪的方法試一試正方形、長方形的地磚還能變成什麼圖形?」的問題結束活動。

活動提示:

(1)活動的重點和難點是排除形狀的干擾感受面積的守恆。幼兒的思維是具體形象的,在判斷圖形面積時孩子的思維很容易受到形狀的干擾。因此,活動中設計了三次操作,引導幼兒通過操作、推理、驗證,通過自己的體驗建立守恆的概念。

(2)活動的教具和學具可以投放到區角。可以在將地磚通過剪貼變形及設計其它的房間地面圖等活動中引導幼兒反復操作,進一步理解面積的守恆。

(3)提請家長配合:帶孩子到廣場、公園,仔細觀察地磚的樣子,也可以利用數格子的方法比較感受面積的守恆。

活動反思:

活動中幼兒想像豐富,思維開闊。如何上好一節課對老師來說要求真的很高,我們教師不但要備知識,還要從孩子的實際出發,了解他們已有的知識儲備,努力尋找能夠激發他們學習興趣的切入點,注入自己的激情,營造寬松的學習環境,形成師生間情感與知識的積級互動,才能達到預定的最有效的教育目標。數學游戲活動有利於培養幼兒的數學興趣,有利於培養幼兒的主動探索能力和創新能力,有利於培養幼兒學習數學的積極情感。

《我是小小建築師》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初步學習側身鑽圈的動作要領。

2.嘗試傾聽不斷加快的口令,做出快速反應,盡量將動作做正確。

3.在對形練習的過程中,注意按口令與同伴合作走到相應的位置。

4.讓孩子們認識到,跟同伴合作是一種精神。有的時候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跟同伴合作會得到更多的幫助,更多的樂趣。

5.樂於參與體育游戲,體驗游戲的樂趣。

活動准備:

1.音樂磁帶「踏浪」。

2.幼兒人手兩面紅旗、一塊積木,直徑為60厘米的圈4個,平衡木3個。

活動過程:

1.准備活動—韻律操:「踏浪」。

(1)教師引導幼兒進行隊列變化練習。變化的順序是:一個大圓走—六個小圓走—一個大圓走—六路縱隊走。

(2)教師帶領幼兒表演「踏浪」,盡量要將動作做到位。

2.游戲活動——我是小小建築師。

(1)教師講解側身鑽圈的動作要領,身體對圈側站,下蹲,一隻腳伸過圈,低頭縮身鑽過去。

(2)請一名幼兒根據教師的講解做示範動作。

(3)幼兒分組活動,每組幼兒抱一塊積木在起跑線後,聽到信號,頭排的幼兒抱者積木鑽過「山洞」(圈),走過小橋(平衡木)跑到場地的另一端,放下積木快跑回來。

(4)游戲反復進行2—3遍。

3.游戲活動:機器人

(1)教師扮演科學家,幼兒扮演機器人。

(2)游戲開始,科學家發出口令「快跑」、「慢走」等口令,機器人根據口令作出不同的動作。

3.放鬆活動——機器人放鬆。

機器人根據科學家的口令進行放鬆活動。

活動反思:

活動中幼兒想像豐富,思維開闊。如何上好一節課對老師來說要求真的很高,我們教師不但要備知識,還要從孩子的實際出發,了解他們已有的知識儲備,努力尋找能夠激發他們學習興趣的切入點,注入自己的激情,營造寬松的學習環境,形成師生間情感與知識的積級互動,才能達到預定的最有效的教育目標。

《我是小小建築師》教案 篇7

一、活動背景:

時下,鱗次櫛比的摩天高樓,造型各異的高層建築已成為一個現代化城市發達與否的標志,並到處出現在人們的生活中,為幼兒所熟悉。根據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發展水平,我們選擇了這一幼兒易於表現的事物――房屋。讓幼兒在認識和熟悉一些幾何圖形的基礎上,通過各種圖形的不同組合、拼貼等發展幼兒想像力、創造力和發散性思維的能力,進一步豐富幾何體的簡單知識及在日常生活中的實際運用。通過做做、玩玩、講講的活動,發展幼兒的動手能力、表現能力。

二、活動目標:

1、認識房屋建築的外形特徵,運用幾何形組合,拼貼出各種簡單的房屋平面造型。

2、培養幼兒對生活中美好事物的感受力,表現力,並發揮一定的想像力進行初步的建構和創造。

三、活動准備:

1、房屋展覽圖片四幅,小動物形象圖片若干。

2、泡沫板兩人或三人一塊,幾何圖形片若干,水盆若干。

3、請一位老師扮獅王形象,熟悉對話。

4、錄音機及有關錄音。

四、活動過程:

(一)豐富幼兒對房屋外形的認識,幫助幼兒初步了解房屋簡單的外形特徵。

1、老師幼兒一同參觀房屋建築展覽。今天老師請來了一位客人(獅王出現)講話:聽說娃娃城新建了許多漂亮的城堡,小朋友我們一起去參觀好嗎?

2、分析了解房屋的基本結構。提問:你們剛才看到了什麼樣的房子?房子上面的部分是什麼?(屋頂。)下面呢?(牆。)牆上有什麼?為什麼要有門和窗?

3、激發幼兒為小動物建造房子的慾望。獅王作傷心狀。老師問為什麼這么傷心?(獅王說:前一陣森林裡發生了水災,把小動物們的房子都給淹沒了,小動物們沒房子住可傷心了。)老師安慰獅王:「獅王別著急,我們小朋友一起來幫助你們好嗎?」「小朋友你們願意嗎?」

(二)幼兒嘗試個別操作,了解幼兒拼貼建構情況,鼓勵幼兒創新大膽想像。出示許多小動物及建築材料(吹塑紙片),請個別幼兒上前嘗試操作,根據情況老師和幼兒及時評價。

(三)幼兒分組建構。

1、想一想你想給小動物構造什麼樣的房子?幫誰造?

2、要求,造的房子要牢固,方便進出,讓小動物們滿意。

全體幼兒兩人合用一塊泡沫板,進行建構活動。鼓勵幼兒為小動物造一座、兩座或更多的房子,並且造得不一樣。在此過程中老師給予適當的引導和啟發。

(四)講評。

1、相互參觀,說說哪座房子造得好?為什麼?

2、把房子送給小動物。

3、獅王代小動物致謝,與小朋友共舞。

五、活動延伸:

鼓勵幼兒區域活動中繼續用圖形建構房屋或其他物,也可提供立體積木讓幼兒進行立體構造。

六、效果分析:

活動中幼兒想像豐富,思維開闊。他們不但能將長方形的紙片橫擺,而且還將它豎排成並列的幾間房子,而且對門、窗所裝位置也掌握得很好。還有的小朋友想像更大膽,將梯形的圖片斜放當作房子上的滑梯,將長方形豎放當電梯。總之,這次活動取得了顯著的效果。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哪塊木板厚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哪塊木板厚

有益的學習經驗:

認識物體的厚薄,感知厚薄的相對性。

准備:

1.長寬相同,厚薄明顯不同的木板3塊。

2.長寬相同,厚薄不同的積塑每個幼兒3塊。

活動與指導:

1.同時出示兩塊較薄的木塊,讓幼兒各種角度觀察木板尺寸的相同與不同之處,最後把兩塊木板並放在講台上,請幼兒說出它們的不同。在他們說出一塊木板「高些」,一塊木板「矮些」後,告訴幼兒:小朋友的眼光不錯,已經把它們的區別找出來了。不過,由於它們都太矮,所以我們不用高矮,而用厚薄來區分它們。分別在板子上作標記1和2讓幼兒說出2號板子厚些,1號板子薄些。

2.拿出另一塊板子標記為3號,與2號板子比較,啟發幼兒說出:3號木板厚些,2號木板薄些;把3塊木板兩兩相比後,引導幼兒說出3號木板最厚,2號板子薄些,1號板子最薄。

3.把木板按從薄到厚的規律排序。

4.發積塑給幼兒,讓幼兒區分它們的厚薄並按厚薄排序。

5.按教師指令,舉出相應的積塑。

《我是小小建築師》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能初步運用圍合、搭高、拼插、對稱等方法用紙箱搭建兒童游樂場。

2、大膽的使用輔助材料進行建構,增強幼兒之間的合作能力。

3、懂得保護自己和別人的搭建成果,知道有序地使用玩具和收拾玩具。

【活動准備】

1、牛奶箱,鞋盒子等紙箱若干。

2、奶粉罐,鐵盒子,大型積木等其他材料若干。

3、背景音樂。

【活動過程】

一、手指游戲導入,激發幼兒游戲的興趣。

1、師幼共同玩「小房子」手指游戲。

2、集體討論:如果我們想搭建一個兒童游樂場,你想搭一個什麼樣子的大型玩具呢?

二、提供紙箱,引導幼兒自由拼搭。

1、集體討論游戲規則。

2、幼兒自由組合(4人小組)

3、小組合作拼搭:引導幼兒用搭高,拼插的方法將紙箱疊高。

三、投放輔助材料,師幼共同游戲。

1、大家分享搭建的作品。

2、能用圍合的方法搭建游樂園的外圍牆。

3、建築師的慶功會。

師:我們的游樂場終於建好了,小矮人說:你們真是特別能乾的小小建築師,請大家一起到我們游樂場里玩一玩吧!

四、收拾整理。

紙箱真神奇,經過大家的奇思妙想就能變出各種好的玩具,我們一起把紙箱整理好,放進大框子帶回班級和其他小朋友分享吧!

⑤ 簡約卡通插畫-請問插畫有多少種風格

動漫簡單又好看的插圖手繪圖片作品大全

目前在國外,動漫插圖作為新興產業,隨著國家開放程度的提高,動漫插圖之門也隨之打開,同時也為為青少年的文化生活增添了新的成分。下面是我整理的動漫插圖手繪圖片作品。

動漫插圖手繪圖片作品大全

動漫插圖手繪圖片作品1

動漫插圖手繪圖片作品2

動漫插圖手繪圖片作品3

動漫插圖手繪圖片作品4

動漫插圖手繪圖片作品5

動漫插圖手繪圖片作品6

動漫插圖手繪圖片作品7

動漫插圖手繪圖片作品8

動漫插圖手繪圖片作品9

動漫插圖手繪圖片作品10

猜你喜歡:

1.手繪動漫鉛筆畫圖片大全

2.動漫插圖簡筆畫圖片作品大全

3.插圖唯美動漫精選的圖片作品大全

4.動漫插圖小清新圖片作品大全

5.動漫畫簡單又漂亮的圖畫

適合畫畫的動漫人物圖片。比較喜歡這種風格,但要比它簡單你可以搜索刀語的相關插畫,比較簡單的,你這一張很想是簡化版的八雲紫,因為完整的八雲紫,衣服上有八卦花紋,這個就不是很難的請問插畫有多少種風格?

請問插畫有多少種風格?插畫的風格眾多,大致可分為扁平風格、MBE風格、漸變風格、矢量插畫、2.5D風格、塗鴉白描風格、森系風格、治癒系風格、水彩風格、暗黑風格、繪本風格、噪點肌理風格等。下面只對這些風格的插畫進行簡單的介紹。

這邊也給大家推薦下「輕微課」,這個網站上非常多的繪畫教程、繪畫素材,也有專業的繪畫課程,學繪畫的小夥伴可以去上面找到很多有用的繪畫學習資源哦!

扁平風格這種插畫的風格特點偏簡約、輕快、整潔,扁平風格插畫主要由色塊構成,造型幾何化,外輪廓光滑,視覺表現多樣化,可親和,也可嚴謹。因此,扁平風格插畫被廣泛應用於各個領域。

漸變風格:漸變風格漸變插畫風格最早還是國外的設計師帶起來的,這種插畫色彩會比較鮮明。

MBE風格:這樣風格的插畫是在扁平化的潮流中逐漸演變的,比較圓潤、可愛、呆萌、簡潔,而它標志性的人物就是來自法國巴黎的設計師MBE。

矢量插畫:矢量插畫是矢量圖中的一種,使用直線和曲線來描述圖形,給人感覺會比較一種色彩碰撞的潮流感。

2.5D風格:2.5D風格插畫的立體和空間感都特別強,簡單理解就是帶有3D效果的二維畫面。

森系風格:森系風格的插畫有著水彩透疊、唯美、小清晰、淡雅的特點,森系所代表的生活態度便是,崇尚自然、舒適、返璞歸真;生活態度隨遇而安;熱愛流浪;排斥消費主義;追求簡單、直接的處世態度。

治癒系風格:治癒系的插畫風格整體給人感覺會溫暖,畫風比較柔和而且氛圍感很強。

暗黑風格:插畫風格整體偏暗色調,有搏擊現實、變形扭曲的意味

以上這些風格都是現在插畫比較流行的風格,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⑥ 誰記得小時候看的變形金剛動畫片//

變形金剛,一部原本只為促銷玩具的廣告動畫片,自它誕生起,它的影響力就已遠遠超乎了始創的預想,整整影響了一代青少年,成為有史以來最成功的商業動畫片之一,時至今日,新作、續作層出不窮,魅力之大,活力之強,可見一斑。 但由於種種歷史與商業化的原因,變形金剛的發展歷史充滿了波折與分歧。日本人最初創造了它的玩具雛形,而美國人則徹底改造了它,賦予它與眾不同的靈魂,超凡脫俗的魅力,至此,變形金剛,才真正開創了一個只屬於它自己的神話,一段傳奇般的獨特歷史。美日商業合作,雖然創造了一個後人難以超越的輝煌,但同時也為它的發展帶了不小的麻煩,美、日觀念不同,如今已經導致雙方的變形金剛歷史設定完全地分道揚鑣,而在近20年的發展過程中,美版設定也產生了諸多變化,引發了廣大的變形金剛愛好者不少的爭論與認知矛盾。下面就讓我們踏著時間的隧道一起去回憶曾經屬於《變形金剛》的時光隨便。

一、《變形金剛》的誕生

1983年,在日本誕生了一部機器人的動畫片,主角是一群可以變換為汽車、飛機形狀的機器人,設計者日本TAKARA公司推出了MICROMEN和DIACLONE兩個系列玩具,其實開始並沒有製作相應的動畫片,只是依靠漫畫雜志進行隨刊介紹,最多也是拍攝了一份玩具廣告在電視上播放,但是早期的這些設計始終在強調駕駛員,能夠變形的機器人不過是駕駛員操縱的機器,但這些似乎並沒有調起消費者的興趣,以至於市場魅力大打折扣。不過這時候美國人倒是看好了這個設計,這時候美國孩之寶公司主動找上門來,希望與日本的TAKARA株式會社共同開發這些能夠變化的機器人玩具,經過一系列的談判與注資,苦於打開美國市場的TAKARA最終與孩之寶走到了一起。孩之寶建議將原來TAKARA的兩個系列進行合並,經過雙方設計師的封閉研發,孩之寶挑選出MICROMEN和 DIACLONE兩個系列中一些出色設計,並分為兩派機器人創作故事,在1983年底悄悄的推出了重新包裝的玩具產品,這就是《變形金剛》。

對於《變形金剛》或許現在的小朋友看到它們並不會有什麼太特別的感覺,但要知道《變形金剛》與那個時代很多描寫機器人的動畫片不同,在變形金剛中機器人並不是人的奴隸,每一個機器人都是獨立的生命體。為了讓這些機器人有鮮明個性與以及正邪的區分,孩之寶公司將機器人大致分為兩派,一派稱為汽車人,主要由一些熱愛和平的越野車和卡車組成,而對立者則是霸天虎則是一些能夠變形成手槍、飛機等軍用裝配的機器人,雙方為了能量塊糾葛相互戰斗,戰斗從變形金剛的老家塞伯坦星球打到地球,之後更始擴大到整個宇宙。從變形金剛角色設計上不難發現70年代反戰情緒的痕跡,代表邪惡的霸天虎一律是軍用裝備,而對抗者汽車人則強調民用性。從此偉大的《變形金剛》就誕生了。

當然,這個「孩之寶」也並非一個初出茅廬的新公司,孩之寶在啟動的《變形金剛》項目之前,早已依靠銷售《星球大戰》玩具大發其財。要知道在80年代初期的美國,《星球大戰》的玩具的搶手程度絲毫不亞於後期《變形金剛》的熱銷程度。甚至在《星球大戰》玩具上市初期,你只能先買到盒子,等玩具到了以後才能完整的搭配起來,由此可見孩之寶的身價也是相當豐厚的。得到《變形金剛》以後,孩之寶還是堅持先有玩具後有動畫片的商業模式,先是以試播名義製作幾集動畫片進行密集播放,同時在玩具銷售渠道內強力推銷。1984年初,孩之寶公司終於正式推出了《變形金剛》動畫片的第一季。最初的變形金剛動畫是由喬治-亞瑟-布魯姆作,卡通形象設計來自於邁克-達拉斯,此二人奠定了變形金剛動畫最初的風格,飽滿的色彩和並不苛求細節的畫面,構成了所有人對變形金剛美國版動畫的深刻烙印。

二、《變形金剛》的發展

《變形金剛》最初的播放是作為商業廣告的,各電視台向孩之寶收取了高額的廣告費用。但在播放了半年以後,《變形金剛》動畫片得到了極高的收視率,佔美國所有動畫系列片收視率的40%。孩之寶開始出售TF動畫片播放權,同年10月孩之寶動畫片收入已經成為孩之寶盈利計劃的主要部分(占變形金剛盈利的33%)。進入1985年《變形金剛》已經是孩之寶公司盈利額僅次於星球大戰的產品。到1985年底變形金剛成為美國電影動畫片的出色作品,這部電影也成了Hasbro動畫片歷史上的一座里程碑。這部動畫片成為八十年代世界范圍的經典之作,被列為美國最賣座的商業動畫片之一,全世界一百六十多個國家重復播放了近10年。它具有奇妙的設計和引人入勝的劇情,同時由一部商業廣告動畫片變成了一部賣座率極高的動畫系列片。

而與此同時大量的《變形金剛》玩具也開始面世。而且幾乎每一款變形金剛玩具都對應的發行過美國版本和日本版本,這也是後來變形金剛愛好者收集的重要區別。最初兩種版本的外型和變形裝置設計大體相同,但是孩之寶更在乎成本控制,越來越使用一次性壓鑄部件,而且車輪也開始用塑料替代橡膠。更體現孩之寶商業謀劃的是組合模式,在之後上映的第二季49集中,組合成大合體機器人成為了流行模式,大力神、大無畏、守護神、飛天虎、混天豹等相繼登場,前後出現超過15個組合體,每個組合體又由五六個小變形金剛組合構成,一下子擴充了變形金剛玩具的產品種類,同時組合模式又促進了銷售,畢竟要想組合就得分別購買若干個小變形金剛。除了組合模式外,孩之寶更是挖空心思從低成本入手,1984年上市的紅蜘蛛、鬧翻天、驚天雷三款F15飛機使用的是完全相同的模具,只不過使用不同顏色塑料和不幹膠貼紙加以區分,1985年又再次用這個F15模具推出」特別版〃,一版六用充分的說明了孩之寶在商業開放上的激進。1985、1986兩年這段時間里,《變形金剛》除了玩具和動畫還推出了很多其它產品,如:變形金剛高級彩色貼紙、拼裝模型、形象服裝、雜志、系列漫畫、文學作品等等,其中還包括1986年推出的原聲CD。在這之後的五年間,變形金剛為孩之寶帶來了十幾億美元的利潤。不過1986年開始,第一代的變形金剛玩具在當時孩子們中幾乎人手一個,玩具銷售出現了飽和狀況,孩之寶不失時機地推出了TRANSFORMERS THE MOVIE和第三季2010兩部續作,擎天柱等第一代代表人物相繼死去,補天士和驚破天等新一代人物相繼登場,不僅僅延續了《變形金剛》動畫片的內容,更延續了孩之寶玩具銷售的增長。

⑦ 什麼是卡通漫畫

如果想了解什麼是卡通, 那麼就不妨先從「卡通」這個詞的由來講起。

卡通,是英語「cartoon」的漢語音譯。對於這個詞的詞源,有兩種不同說法:其一是說它來自法語中的「carton」(圖畫);其二是說它源自義大利語中的「cartone」(紙板)。

從卡通的詞源上,我們就能夠確切的獲知,卡通作為一種藝術形式最早起源於歐洲。而在近代歐洲,有兩個促使卡通出現的重要歷史條件:首先,資本主義萌芽的發展,壯大了市民階層的力量,導致社會結構的重大變化。其次,自文藝復興運動以來,自由開放的藝術理念開始為社會所接受。這兩個條件的相互作用,使得傳統繪畫走下了中世紀的神壇,日益接近平民的審美趨向,給以簡御繁的卡通畫提供了產生的社會基礎。同時,作為市民階層表達自身要求的手段,卡通畫也被賦予了更為廣泛的政治內涵。

在十七世紀的荷蘭,畫家的筆下首次出現了含卡通誇張意味的素描圖軸。而以法國人奧諾雷·杜米埃(1808-1879)為代表的諷刺漫畫家,更是將政治卡通發展到了藝術的高度。時至今日,政治卡通依然是西方大眾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在卡通藝術的發展史上,英國扮演了一個相當重要的角色。眾所周知,英國是最早建立現代議會民主政治的國家,同時也是最早進入產業革命的國家之一。民主政治的確立,保證了人民言論和出版的自由,為卡通藝術的發展提供了社會基礎;產業革命的興起,引發了報刊出版業的繁榮,為卡通藝術的發展提供了物質保證。

早在17世紀末,英國的報刊上就已經出現了許多類似卡通的幽默插圖,但是由於缺乏專職畫家和固定的藝術風格,因此還算不上真正的卡通畫。隨著報刊出版業的繁榮,到了18世紀初,出現了專職卡通畫家,英國卡通的風格也逐漸定型。與同時期歐洲大陸的幽默諷刺畫相比,英國的卡通畫較多的取材於社會風情,以幽默含蓄見長。

這一時期,比較有影響的卡通畫家包括威廉姆·霍格斯(1697-1764)、詹姆斯·吉爾雷(1757-1816)和托馬斯·羅蘭森(1756-1827)。這其中,霍格斯的代表作有《浪子回頭》和《哈洛特漫遊記》等,羅蘭森則主要是創作了《辛塔克斯大夫一生的旅行》。值得一提的是,霍格斯等人的作品已經不再是傳統的單幅畫,而是發展成為了彼此關聯的系列畫,具備了連環畫的雛形。

1841年,著名的《笨拙》(Punch)畫報在倫敦創刊。這本著名的諧趣性期刊,在卡通發展史上占據著顯著的地位。事實上,正是這個刊物的供稿人、著名畫家約翰·里奇和編輯馬克·呂蒙首次將幽默諷刺畫正式命名為「卡通」。同時,這本刊物也是傳統的卡通畫向連環畫過渡的重要橋梁。在早期的《笨拙》畫報上,就已經連載了許多與連環畫的概念相近的作品。而約翰·里奇繪制的《布瑞克先生歷險記》,更是具備了眾多連環畫的構成要素。

十九世紀末,彩色印刷術的出現引發了出版業的一場革命。相應的,彩色漫畫開始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

1901年,著名出版商哈姆士·沃思,在並購了幾家雜志的基礎上,成立了聯合出版公司(簡稱「AP」),先後出版了《小精靈》、《水泡》、《微笑》、《彩虹》、《老虎提姆》周刊和《叢林狂歡》等漫畫刊物。另一位出版商亨德森,也推出了《樂趣無窮》(1906)、《漫畫天地》(1909)、《精思妙語》(1910)和《火花》(1918)等雜志。其它如「特萊普斯和霍姆士」公司出版的《煙火》和皮爾遜出版的《大匯刊》等,都不同程度的介入了彩色漫畫的出版與發行。這一時期,英國漫畫期刊一個重要的變化,就是刊物的讀者定位由成年人逐漸轉向兒童和青少年。而AP公司是這個趨勢最大的受益者,他們成功的推出了「老虎提姆」的卡通形象,使其一躍成為孩子們鍾愛的卡通明星。它的姊妹作《熊娃娃》也取得了不俗的銷售業績。另外,《老虎提姆》的作者之一福克斯·韋爾還創作了《小虎吉莉》和《河馬小姐》等少女漫畫作品。

與政治卡通和漫畫相比,動畫片的發展歷程似乎更富有傳奇色彩。如前所述,動畫藝術是現代影視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然而,在動畫和電影的「史前階段」,兩者卻是合而為一的。直到攝影術發明之後,電影和動畫才開始分道揚鑣。

1895年,法國的盧米埃爾兄弟最先向公眾展示了他們的「電影機」,並放映了《火車進站》、《海水苑》等影片。現代電影就此誕生。而第一部動畫電影卻是在十年後才得以問世。其中的部分原因是由於動畫片高昂的製作成本。時至今日,動畫片依然是需要高投入的文化產品。

1906年,在愛迪生實驗室工作的布雷克頓(J. Stuart Blackton)製作了《滑稽臉的幽默相》(The Humorous phases of Funny Faces),這也是世界上第一部動畫影片。此後,來自法國的埃米爾·科爾(Emile Cohl)進一步發展了動畫片的拍攝技巧,並且先後製作了250餘部動畫短片。同時,他也是第一個利用遮幕攝影的方法,將動畫和真人表現結合起來的先驅者。正是因為科爾對於動畫片發展的傑出貢獻,他也被奉為當代動畫片之父。

另一位對早期動畫發展產生重要影響的是美國人溫瑟·麥凱。他出生在美國的密西根州,早年曾經靠給馬戲團、通俗劇團畫海報為生,後來成為了報社記者和漫畫專欄畫家。1914年,麥凱推出了一部劇情動畫片《恐龍葛蒂》(Gertie the Dinosaur)。這部動畫片的推出,改變了此前在動畫作品中的純藝術傾向,把故事、角色和真人表演等組織成為互動式的情節,取得了相當好的效果。而憨態可掬的恐龍葛蒂,更是成為了名噪一時的卡通明星。繼《恐龍葛蒂》之後,麥凱又製作了《露斯坦尼亞號之沉沒》。這是第一部以動畫方式製作的紀錄片。

溫瑟·麥凱的成功是具有象徵意義的。他以自己作為漫畫家的修養和積累,開創了一種重視角色的塑造、故事結構和通俗趣味的新型動畫創作模式。在麥凱之後,美國的動畫家們開始走上了一條與他們的歐洲同行截然不同的道路。一個屬於新大陸的卡通時代就要到來了
漫畫作為獨特的藝術門類,深受世界人民的喜愛,人們把漫畫稱之為沒有國界的世界語,並被西方藝術評論家們譽為 「 第九藝術 」 ,漫畫藝術被提升到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土耳其是現代漫畫起步較早的國家之一,他們也把漫畫升格為與其它繪畫藝術同屬於美術范疇,和繪畫、雕塑、版畫、攝影、建築並稱為當代藝術六大門類,漫畫藝術是人類智慧的結晶,它凝聚著人類文明的精華,正是這些深厚的文化積淀作為養料,使漫畫發揮出強大的藝術生命力。

進入二十一世紀,中國漫畫發展方興未艾,一批執著追求漫畫藝術的漫畫家們,努力尋求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的漫畫創作之路。特別值得一提的是2004年10月在北京成功舉辦的 「 第六屆世界漫畫大會 」 ,為使大賽更具國際化水準,特邀國外著名漫畫家和國內有成就的漫畫家組成評審團,按照國際慣例制定大賽評選規則,尤其注重評選具有藝術特質的漫畫作品。這次大會標志著21世紀中國漫畫走向藝術化的開端,同時也表明了中國漫畫正在融入世界漫畫之林,這次大會揭開中國漫畫藝術與世界漫畫藝術接軌的新篇章。

【起源和發展】
漫畫二字起源於日本,最初用「漫畫」二字的叫做葛飾北齋,其人於德川時代,約合我國清初,距今已有三百多年。「北齋」漫畫為漫畫的開山老祖。
1925年5月《文學周報》連載豐子愷的畫並註明為漫畫,這是中國最早稱之為漫畫的作品。
西方漫畫源自英國,19世紀法國畫家杜米埃在西方漫畫史上取得了最優秀的成就。
作為繪畫藝術的一個分支,漫畫發展至今天,已嬗變成了三種形態,即諷刺幽默的傳統漫畫、敘事的多幅或連環卡通漫畫、探索性的先鋒漫畫。
諷刺、幽默的傳統漫畫我們平常總會看到。
卡通漫畫是借鑒卡通手法、風格而編畫的連環漫畫。
先鋒漫畫——至今在國際上仍然沒有清晰的定義,一般指介於傳統幽默的傳統漫畫、敘事的多幅或連環卡通漫畫、探索性的先鋒漫畫。
漫畫與前衛藝術之間的邊緣藝術形式,或者說是受當代先鋒藝術催化而生的一種新的漫畫流派,強調在價值觀和審美取向上的探索功能,對傳統漫畫具有「顛覆性」。

朔本求源,漫畫自誕生那天起,就標志著它高貴的藝術血統,據史料記載,早在十五世紀的歐洲一些誇張變形人物形象就出現在繪畫作品中。有史可查的是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著名畫家達·芬奇和英國產業革命時期的畫家威廉·賀加斯在他們的素描稿和油畫中頻頻出現一些誇張變形人物造型,尤其是賀加斯的代表作《打瞌睡的教友》、《時髦婚姻》、《性格與漫畫》等,標志著近代西洋漫畫的形成。而有"現代漫畫之父"之稱托馬斯·羅蘭森。他雖然受到賀加斯很大影響,但在人物造型上以及立意上更具有現代意識的漫畫特徵,奠定了現代西方漫畫的風格。

也許是漫畫的誇張變形特徵,以及指桑罵槐的隱喻性,在它萌芽期就成為教派之間斗爭中血不見刃的利器。隨著資產階級的興起,它又承擔起政治派別斗爭的重要任務。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諷刺漫畫已不能滿足人們的精神需求,漫畫逐漸向多元化拓展。雖然20世紀以來漫畫家繼續用其犀利的畫筆針砭時弊,不過隨著個性化社會的到來,隨著人們越來越關注於自身生活和感覺的體驗,曾經是政治斗爭工具的漫畫,發展成為具有人性化特徵的幽默畫,更加貼近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同時漫畫不斷派生出不同風格和內涵的漫畫藝術作品,使漫畫贏得更大的發展空間。正是在這個意義上,當我們提及現代漫畫的時候,我們在很大程度上所指的不僅僅是政治諷刺的漫畫了。從歷史的角度來分析,應該說諷刺漫畫是當代漫畫發展的鼻祖。

十七世紀的歐洲,在英國產業革命的背景下,一批優秀漫畫家築起了英國現代漫畫的黃金時代,誕生了大諷刺漫畫家威廉·賀加斯。到了十九世紀後半葉,歐洲一些大都市紛紛創刊漫畫雜志,漫畫家之間的交流日漸頻繁,他們用諷刺幽默的畫筆描繪都市生活以及為市民宣洩心中的情緒,深得人們的喜愛。1841年英國倫敦《笨拙》(Punch)諷刺雜志創刊,在十九世紀的歐洲掀起了批判風潮,而這股風潮迅速席捲了整個世界,中國、日本也感染了這股熱潮。

由於漫畫受西方人道主義思想和人文、科學精神的影響,以人為本、關注人性。為了滿足人們的精神需求,各種類型的漫畫如雨後春筍破土而出,這個時期出現了幽默漫畫、多格漫畫、長篇連環漫畫等等。而漫畫的成功商業運作,當數二十世紀的日本和美國,漫畫已成為這兩個國家的支柱產業。他們把十九世紀一支獨秀的漫畫開山鼻祖英國遠遠地拋再了後面,並開創現代漫畫的新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