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圖片大全 » 投稿病理jpg圖片大小多少合適
擴展閱讀
筆顏色動態圖片 2025-05-14 16:03:55
把圖片改大小的軟體 2025-05-14 16:02:20
定製閨蜜手機殼圖片素材 2025-05-14 16:00:10

投稿病理jpg圖片大小多少合適

發布時間: 2022-04-11 18:34:28

㈠ 病理圖片放大倍數

就當是一道三角幾何題來解決吧,看圖

根據三角形相似定理,首先CCD平面與對焦平面平行

由於焦距的原因,CCD獲得的圖像,與被攝物有一定的倍數

又因為是相似三角形,所以兩三角形的高,即焦距與對焦距離,也是倍數關系,與三角形底邊,即CCD與被攝物大小,倍數是一樣的

由此可以從焦距和對焦距離的倍數,推出放大的倍數

P.S.僅供參考

㈡ 在會議投稿論文中圖片文字設多大,才合適排版時圖片大小可能會變化,一般都有些什麼小技巧

一般都是要單獨上傳矢量高清圖吧,排版關系不大。不過你要排的質量稍好的話,需要把圖片大概縮放到A4版面寬度,文字還能很清晰,用六號字體或以上,保證清晰,然後圖片精度要求300dpi以上,當然,除了精度,字體最好和下方的圖名字體大小一致,如果圖太大或文字太多的話可適當縮小。

㈢ 廣西醫學雜志的投稿須知

1.醫學倫理問題及知情同意:當論文的主體是以人為研究對象時,作者應提供單位性的、地區性的或國家性的倫理委員會的批准文件及受試對象或其親屬的知情同意書。
2.基金項目:論文涉及的課題如為國家、部、省、市級以上基金或攻關項目,應以腳注的第一項注於文章首頁左下角,如「基金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30271269);「十五」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2003AA205005)。」並須附基金項目證明復印件。
3.題名:力求簡明、醒目,能准確反映文章主題。中文題名一般以20個漢字以內為宜,最好不設副標題,一般不用標點符號,盡量不使用縮略語。英文題目不宜超過10個實詞。中、英文題名含義應一致。
4.作者署名:作者姓名在文題下按序排列,排序應在投稿前確定,在編排過程中不應再作改動。作者單位名稱(寫出所在科室)及郵政編碼腳注於首頁左下方,並註明通信作者的Email地址。作者中如有外籍作者,應附外籍作者親筆簽名同意在該刊發表的函件。通信作者一般只列1位,由投稿者確定。
5.摘要:論著須附中、英文摘要,摘要應包括目的、方法、結果(應給出主要數據)、結論四部分,各部分冠以相應的標題。用第三人稱撰寫,不列圖、表,不引用文獻,不加評論和解釋。英文摘要應包括題名、作者姓名(漢語拼音)、單位名稱、所在城市名、郵政編碼及國名。應列出全部作者姓名,如作者工作單位不同,只列出通信作者的工作單位,通信作者姓名右上角加「*」,同時在通信作者的單位名稱首字母左上角加「*」。例如:「LIN Xian-yan*,WU Jian-ping,QIN Jan,LIU Hong. *Department of Pediatrics,the First Hospital,Peking University,Beijing 100034,China」。中文摘要一般不超過400個漢字,英文摘要約為250個實詞。英文摘要一般與中文摘要內容相對應,但為了對外交流的需要,可以略詳。
6.關鍵詞:論著需標引2~5個關鍵詞。關鍵詞盡量從美國NLM的MeSH資料庫中選取,其中文譯名可參照中國醫學科學院信息研究所編譯的《醫學主題詞注釋字順表》。未被詞表收錄的新的專業術語(自由詞)可直接作為關鍵詞使用,建議排在最後。關鍵詞中的縮寫詞應按《醫學主題詞注釋字順表》還原為全稱;每個英文關鍵詞第一個單詞首字母大寫,各詞彙之間用「;」分隔。
7.研究設計:應告知研究設計的名稱和主要方法。如調查設計(分為前瞻性、回顧性還是橫斷面調查研究),實驗設計(應告知具體的設計類型,如自身配對設計、成組設計、交叉設計、析因設計、正交設計等),臨床試驗設計(應告知屬於第幾期臨床試驗,採用了何種盲法措施等);主要做法應圍繞4個基本原則(重復、隨機、對照、均衡)概要說明,尤其要告知如何控制重要非試驗因素的干擾和影響。
8.統計學方法
(1)統計學分析方法的選擇:對於定量資料,應根據所採用設計類型、資料所具備的條件和分析目的,選用合適的統計學分析方法,不應盲目套用t檢驗和單因素方差分析;對於定性資料,應根據所採用的設計類型、定性變數的性質和頻數所具備的條件及分析目的,選用合適的統計學分析方法,不應盲目套用χ2檢驗。對於回歸分析,應結合專業知識和散布圖,選用合適的回歸類型,不應盲目套用直線回歸分析;對具有重復實驗數據檢驗回歸分析資料,不應簡單化處理;對於多因素、多指標資料,要在一元分析的基礎上,盡可能運用多元統計分析方法,以便對因素之間的交互作用和多指標之間的內在聯系做出全面、合理的解釋和評價。
(2)統計學符號:按GB 3358-1982《統計學名詞及符號》的有關規定書寫。常用:①樣本的算術平均數用英文小英x(中位數仍用M);②標准差用英文小寫s;③標准誤用英文小寫sx或SE;④t檢驗用英文小寫t;⑤F檢驗用英文大寫F;⑥卡方檢驗用希文小寫χ2;⑦相關系數用英文小寫r;⑧自由度用希文小寫ν;⑨概率用英文大寫P(P值前應給出具體檢驗值,如t值、χ2值、q值等)。
(3)資料的表達與描述:用x±s表達近似服從正態分布的定量資料,用M(QR)表達呈偏態分布的定量資料;用相對數時,分母不宜小於20,要注意區分百分率與百分比。
(4)統計結果的解釋和表達:當P<0.05(或P<0.01)時,應說對比組之間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並寫明所用統計分析方法的具體名稱(如:成組設計資料的t檢驗、兩因素析因設計資料的方差分析、多個均數之間兩兩比較的q檢驗等)、統計量的具體值(如:t=3.45,χ2=4.68,F=6.79等);在用不等式表示P值的情況下,一般情況下選用P>0.05、P<0.05和P<0.01三種表達方式即可滿足需要,無須再細分為P<0.001或P<0.0001。當涉及總體參數(如總體均數、總體率等)時,在給出顯著性檢驗結果的同時,再給出95%可信區間。
9.名詞術語:醫學名詞應使用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公布的名詞。尚未通過審定的學科名詞,可選用最新版《醫學主題詞表(MeSH)》、《醫學主題詞注釋字順表》、《中醫葯主題詞表》中的主題詞。對沒有通用譯名的名詞術語於文內第一次出現時應註明原詞。中西葯名以最新版本《中華人民共和國葯典》和《中國葯品通用名稱》(均由中國葯典委員會編寫)為准。英文葯物名稱則採用國際非專利葯名。葯名一般不得使用商品名,確需使用商品名時應先註明其通用名稱。
文中盡量少用縮略語。必須使用時於首次出現處先敘述其全稱,然後括弧注出中文縮略語或英文全稱及其縮略語。已被公知公認的縮略語可以不加註釋直接使用,例如:DNA、RNA、HBsAg、PCR等。
10.圖表:每幅圖表應冠有圖(表)題。說明性的文字應置於圖(表)正文注釋中,並在注釋中標明圖表中使用的全部非公知公用的縮寫。建議採用三橫線表(頂線、表頭線、底線),如遇有合計和統計學處理內容(如t值、P值等),則在此行上面加一條分界橫線;表內數據要求同一指標有效位數一致。以計算機制圖者應提供激光列印圖樣。照片圖要求有良好的清晰度和對比度;圖中需標注的符號(包括箭頭)請用另紙標上,不要直接寫在照片上。每幅圖的背面應貼上標簽,註明圖號、方向及作者姓名。圖片不可折損,若刊用人像,應徵得本人的書面同意,或遮蓋其能被辨認出系何人的部分。大體標本照片在圖內應有尺度標記。病理照片要求註明染色方法和放大倍數。圖表中如有引自他刊者,應註明出處。
11.計量單位:執行GB 3100~3102-1993《量和單位》中有關量、單位和符號的規定及其書寫規則,具體執行可參照中華醫學會雜志社編寫的《法定計量單位在醫學上的應用》。組合單位符號中表示相除的斜線多於1條時應採用負數冪的形式表示,如ng/kg/min應採用ng·kg-1·min-1或ng/(kg·min)的形式;組合單位中斜線和負數冪亦不可混用。在敘述中應先列出法定計量單位數值,括弧內寫舊制單位數值;如果同一計量單位反復出現,可在首次出現時注出法定與舊制單位換算系數,然後只列法定計量單位數值。參量及其公差均需附單位,當參量與其公差的單位相同時,單位可只寫1次,例如:「75.4 ng/L±18.2 ng/L」可以表示為「(75.4±18.2)ng/L」。量的符號一律用斜體字,如吸光度(舊稱光密度)的符號為A,「A」為斜體。
12.數字:執行GB/T 15835-1995《出版物上數字用法的規定》。公歷世紀、年代、年、月、日、時刻和計數、計量均用阿拉伯數字。小數點前或後≥5位時,每3位一組,組間空1/4個漢字空。但序數詞和年份、頁數、部隊番號、儀表型號、標准號不分節。百分數的范圍和偏差,前一個數字的百分符號不能省略,如:5%~95%不能寫成5~95%,(50.2±0.6)%不能寫成50.2±0.6%。附帶尺寸單位的數值相乘,按下列方式書寫:4 cm×3 cm×5 cm,不能寫成4×3×5 cm3。
13.參考文獻:著錄格式基本執行GB/T 7714-2005《文後參考文獻著錄規則》。採用順序編碼制著錄,依照其在文中出現的先後順序用阿拉伯數字標出,並將序號置於方括弧中,排列於文後。盡量避免引用摘要作為參考文獻。內部刊物、未發表資料、個人通信等請勿作為文獻引用,確需引用時,可將其在正文相應處註明。引用文獻(包括文字和表達的原意)務請作者與原文核對無誤。日文漢字請按日文規定書寫,勿與我國漢字及簡化字混淆。同一文獻作者不超過3人全部著錄;超過3人可以只著錄前3人,後依文種加表示「,等」的文字。作者姓名一律姓氏在前,名字在後,外國人的名字採用首字母縮寫形式,縮寫名後不加縮寫點;不同作者姓名之間用「,」隔開。題名後標注文獻類型標志對電子文獻是必選著錄項目,其他文獻可選擇標注。文獻類型和電子文獻載體標志代碼參照GB 3469《文獻類型與文獻載體代碼》。外文期刊名稱用縮寫,以Index Medicus中的格式為准;中文期刊用全名。每條參考文獻均須著錄起止頁。每年連續編碼的期刊可以不著錄期號。示例如下。
[1]陳敏華,吳薇,楊薇,等.超聲造影對肝癌射頻消融篩選適應證的應用價值.中華醫學雜志,2005,85(49):3491-3494.
[2]Halpern SD,Ubel PA,Caplan AL.Solid-organ transplantation in HIV-infected patients.N Engl J Med,2002,25:347(4):284-287.
[3]中華醫學會檢驗醫學分會.檢驗科嚴重急性呼吸綜合征標本檢測安全管理指南(暫行).中華檢驗醫學雜志,2002,26(5):320-321.

㈣ 誰知道給雜志投稿的照片要多大

你是說投畫稿嗎?

如果投搞用光碟,一般要附寄列印稿,列印稿需要用A4紙張,當然如果你的畫更大也可以擴展.

如果要投原稿,一般先發小樣.圖片要求300DPI以上,以TIFF格式儲存。得到確認,再發原圖.

現在稿費一般是如下標准:

漫畫故事:60-200元/頁
單彩:100-300元/頁
黑白單幅(小說插圖):50元/頁
四格:40-50元/個

當然具體信息要向徵稿雜志以及編輯咨詢.

㈤ 中國介入影像與治療學的投稿須知

1投稿要求
1.1 總體要求 文稿應具有科學性、先進性、創新性和可讀性,力求重點突出,論點明確,資料詳實,數據可靠,結構嚴謹,寫作規范,表達准確,文字精煉。文稿撰寫應遵照國家標准GB 7713科學技術報告、學位論文和學術論文的編寫格式,GB 6447文摘編寫規則,GB 7714文後參考文獻著錄規則;專家述評4000字左右,研究論著、綜述、方法技術學、規范化探討類論文5000字,研究快報2000字,經驗交流不超過1500字,病例報告不超過1200字。
1.2 題目 力求高度概括、言簡意賅且能反映論文的主題,文題字數一般不超過20個漢字,盡量不用副標題,阿拉伯數字不宜開頭。
1.3 作者 作者姓名在文題下按貢獻的大小順序排列,作者人數最好不要超過5人,投稿後作者署名及順序不得擅自修改或變更。作者應具備:①參加選題、研究工作並能解釋論文有關問題者;②起草或修改論文中關鍵性理論或主要內容者;③能對編輯部的修改意見進行核修,並最終同意該文發表者。對研究工作有貢獻的其他人可在致謝中列出。通訊作者姓名上加註「*」號,其應對全文內容負責,還應具有對讀者提出的質疑進行答辯的能力和義務。如有外籍作者,應徵得其本人同意,並附有本人簽字。作者之間用逗號分隔。
1.4 單位 在作者的下一行寫出單位的全稱(具體到科室)、省市和郵政編碼。署名作者分別在多個單位者,應分別寫出各單位的全稱(具體到科室),並用阿位伯數字上標在對應的署名作者右上角標注。
1.5 英文題目要求簡明扼要,方便檢索,與中文題名內容上應一致,以不超過10個實詞為宜。除已得到整個科技界或本行業科技人員公認的縮略詞語外,不宜使用縮略詞語。
1.6 英文作者用漢語拼音拼寫,姓前名後,姓氏全部大寫,名首字母大寫,雙名間加連字元「-」。例如:王小五,寫為:WANG Xiao-wu。
1.7 英文單位與中文單位對應,按查閱本單位官方網站或咨詢相關職能部門,規范英文寫法。
1.8 基金項目 格式為:××基金(編號××)。同時將基金項目批文掃描上傳,本刊將優先選登基金論文。
1.9 作者簡介 格式為:姓名(出生年-),性別,籍貫,學位,職稱,研究方向和E-mail。在讀碩士、在讀博士請註明導師姓名和聯系方式。 第一作者必須提供聯系電話。
1.10 通訊作者 通常為稿件所涉及研究工作的負責人,包括其姓名、單位、郵編和E-mail。
1.11 摘要論著和綜述性論文均須附中、英文摘要,英文在前,中文在後。以第三人稱撰寫,不用「本文」、「作者」等詞作主語,不超過350個漢字,按目的(Objective)、方法(Methods)、結果(Results)、結論(Conclusion)四項式編寫。綜述性論文摘要無須按「四項式」編寫。摘要應具有獨立性和自明性,並且擁有與文獻同等量的主要信息,在有限的字數內向讀者提供盡可能多的定性或定量的信息,充分反映該研究的創新之處。英文摘要在300個實詞左右,內容和形式要求與中文摘要基本對應。
1.12 關鍵詞中文關鍵詞以《漢語主題詞表》為准,以標引能表達全文主題概念的敘詞2~5個,盡量少用自由詞。英文關鍵詞應與中文對應,以《Index Medicus》中主題詞表《Mesh》內所列的主題詞為准,每個英文關鍵詞第一個詞的首字母大寫,各關鍵詞之間用分號隔開。
1.13 正文標題層次如: 1資料與方法(或材料與方法),1.1 資料(或材料),1.2 方法,2結果,3討論,一般不超過三級標題,文內連序號為圓圈碼,如①、②、③……表示。
1.14 醫學名詞應注意規范、標准、前後統一,盡量少用縮略語,原詞過長且在文中多次出現(2次以上)者,可於括弧內寫出全稱並加註簡稱,以後用簡稱。醫學名詞術語,以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公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醫學名詞》為准。
1.15 計量單位採用國際單位制並嚴格執行國家標准GB 3100~3201《量和單位》的規定,使用法定計量單位,不再使用N(當量濃度)、M(克分子濃度)、百分比濃度[%(V/V)、%(m/m)]等已廢除的非標准計量單位和符號。
1.16 統計學符號以國家標准GB/T 3358.1-1993《統計學名詞及符號》為准,樣本算術平均數用英文小寫斜體 ±s;標准差用英文小寫斜體s;t檢驗用英文小寫t;F檢驗用英文大寫F;卡方檢驗用希文斜體χ;相關系數用英文小寫斜體r;自由度希文斜體γ;概率用英文大寫斜體P;樣本數用英文小寫斜體n。
1.17 統計學方法 請註明使用的統計學軟體名稱和版本,以及所使用的統計學方法。率的計算保留小數點後兩位,年齡保留小數點後一位,年齡需要提供 ±s或者中位年齡。
1.18 圖片論著類論文和病例報告均須附典型病例圖片,圖片解析度須300 dpi以上,JPG/JEPG格式,有良好的清晰度和對比度,最好是醫院圖像工作站中直接提取的圖像。每圖下面應標有圖序號、圖題、圖說(解釋圖片內容的文字),文中應有圖位。對於圖中箭示應有說明,有病理圖的應有染色方法和放大倍數。
1.19 表格本刊採用三線表,表格列於文後,每表應標有表序號、表題,文中應有表位。
1.20 參考文獻必須嚴格按照國家標准GB 7714-2005《文後參考文獻著錄規則》中規定,採用「順序編碼制」。僅限於作者直接閱讀的近5年的文獻,盡量不用二次文獻,無特殊需要不必羅列眾所周知的教科書或某些陳舊史料,提倡引用國內外同行新近發表的研究論文為參考文獻,引用論點必須准確無誤,不能斷章取義。參考文獻至少來源於5種以上的期刊,論著類論文參考文獻不少於13條,綜述類論文參考文獻20~30條,以反映論文的科學依據,以及對前人科學工作的繼承性。參考文獻的編排應按每條文獻在文中出現的先後順序逐條列於文後,並在文內引用處用右上角加方括弧註明角碼。
2投稿須知
2.1 投稿方式本刊已啟用編輯系統,投稿請登陸本刊主頁,點擊左上角「作者登錄」進入,首次投稿需要注冊,登錄編輯系統投稿,本刊不接受電子郵件投稿,軟盤或信件投稿。內容包括:①作者單位推薦信和醫學倫理知情同意書,推薦信中註明無一稿多投、不涉及保密、署名無爭議三項,掃描上傳;②正文內容,一律用宋體5號字,不分欄,頁邊距上下為2 cm,左右統一為1.5 cm,以Word格式存儲。③圖片插入正文相應位置,圖號不要標在圖片上,標在圖片下面,圖片下面需要註明圖號、圖題、圖片說明,格式為「圖號 圖題 圖片說明」。本部通過E-mail告知您稿號,請謹記稿號,以便查詢稿件情況。
2.2 審稿及錄用所有來稿均經本刊編輯部初審、同行專家評議、作者修改,審稿人姓名對作者保密,投稿時作者可以提出要求迴避的評審專家的姓名。本刊已啟用學術不端檢索系統,凡復制比達到或者超過15%的文章直接退稿,其餘稿件根據本刊編委會評審意見、作者的修改情況以及論文質量等級決定稿件取捨,錄用通知通過郵件發送,稿件已被錄取的作者如需紙質錄用通知書請與編輯部聯系。
2.3 稿件修改本刊編輯部通過編輯系統給作者發修改意見,同時會有郵件提醒,作者務必於7天內將修改後稿件上傳編輯系統。1個月未修回的稿件將作退稿處理。依照《著作權法》有關規定,本刊編輯部可對來稿做文字修改、刪節,凡有涉及原意的修改,請作者在寄回校樣時提出。
2.4 稿件查詢①作者投稿後1周未收到E-mail回復的稿號即為本期刊社未收到投稿,請重新投稿;②收到稿號後可登陸本刊網站實時查詢稿件處理狀態,1個月內未查詢到稿件審理進展可以發郵件咨詢;③本刊收費通知一律以E-mail形式發出,如需出具紙質通知另行聯系;④作者交發表費後1個月內未查到發票信息或者未收到發票請及時發郵件與期刊社聯系。
2.5 版權來稿文責自負,凡投稿者,即視為同意本刊編輯部將稿件以紙載體、光碟版和網路版的形式出版。寄回校樣的同時請從本刊主頁左邊「下載中心」下載「版權轉讓協議」,簽字並寄回。
2.6 收費作者在得知稿號後須及時交納審稿費60元。稿件一經錄用,即收取發表費,刊印彩圖者,需加付彩圖印製工本費。1個月內不寄款者,本刊將按退稿處理。
2.7 贈刊及稿酬 稿件一經錄用見刊,會寄給第一作者贈刊兩本。發表稿件有稿酬,獲得稿酬為一次性稿酬,包括紙載體、光碟版和網路版等的稿酬。如第一作者變更通信地址,請及時更改注冊信息。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北四環西路21號大猷樓502室,《中國醫學影像技術》期刊社,郵政編碼:100190。

㈥ 中華神經醫學雜志的投稿須知

1.文題:力求簡明、醒目,反映出文章的主題。中文文題一般以15個漢字以內為宜,不用縮略語。中、英文題名應一致。
2. 作者署名:作者姓名在文題下按序排列,排序應在投稿前由全體作者共同討論確定,在編排過程中不應再作改動,確需改動時必須出示單位證明。作者單位名稱(寫出所在科室)及郵政編碼腳注於首頁左下方,並最好註明通信作者的Email地址。作者應是:(1)參與選題和設計,或參與資料的分析與解釋者;(2)起草或修改論文中關鍵性理論或其他主要內容者;(3)能對編輯部的修改意見進行核修,在學術界進行答辯,並最終同意該文發表者。以上3條須同時具備。僅參與獲得資金或收集資料者不能列為作者,僅對科研小組進行一般管理也不宜列為作者。對文章中的各主要結論,均必須至少有1位作者負責。 3.摘要:論著需附中、英文摘要,摘要的內容應包括研究目的、方法、主要發現(包括關鍵性或主要的數據)和主要結論,應寫成冠以「目的(Objective)」、「方法(Method)」、「結果(Result)」和「結論(Conclusion)」小標題的結構式摘要。用第三人稱撰寫,不列圖、表,不引用文獻,不加評論和解釋。英文摘要應包括題名、作者姓名(漢語拼音,姓每個字母大寫,名首字母大寫,雙字名中間加連字元)、單位名稱、所在城市名、郵政編碼及國名。應列出全部作者姓名,如作者工作單位不同,只列出通信作者的工作單位,通信作者姓名右上角加「*」,同時在通信作者的單位名稱首字母左上角加「*」。4.關鍵詞:論著需標引2~5個關鍵詞。關鍵詞盡量從美國NLM的MeSH資料庫中選取,其中文譯名可參照中國醫學科學院信息研究所編譯的《醫學主題詞注釋字順表》。未被詞表收錄的新的專業術語(自由詞)可直接作為關鍵詞使用,建議排在最後。中醫葯關鍵詞應從中國中醫科學院中醫葯信息研究所編寫的《中醫葯主題詞表》中選取。有英文摘要的文章,應標注與中文對應的英文關鍵詞。關鍵詞中的縮寫詞應按《醫學主題詞注釋字順表》還原為全稱;每個英文關鍵詞第一個單詞首字母大寫,各詞彙之間用「;」分隔。 5 統計學方法:盡可能詳細描述,統計學符號按GB3358-1982《統計學名詞及符號》的有關規定,一律採用斜體排印。 6 名詞術語:醫學名詞應使用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公布的名詞。尚未通過審定的學科名詞,可選用最新版《醫學主題詞表(MeSH)》、《醫學主題詞注釋字順表》、《中醫葯主題詞表》中的主題詞。對沒有通用譯名的名詞術語於文內第一次出現時應註明原詞。中西葯名以最新版本《中華人民共和國葯典》和《中國葯品通用名稱》(均由中國葯典委員會編寫)為准。英文葯物名稱則採用國際非專利葯名。在題名及正文中葯名一般不得使用商品名,確需使用商品名時應先註明其通用名稱。葯典未收入者應附註拉丁文。 7. 圖表:圖表分別按其在正文中出現的先後次序連續編碼。每幅圖表應冠有圖(表)題。說明性的文字應置於圖(表)下方注釋中,並在注釋中標明圖表中使用的全部非公知公用的縮寫。建議採用三橫線表(頂線、表頭線、底線),表格中的注釋角碼依照出現的順序依次用a、b、c、d……。表示如遇有合計和統計學處理內容(如t值、P值等),則在此行上面加一條分界橫線;表內數據要求同一指標有效位數一致,一般按標准差的1/3確定有效位數。若刊用人像,應徵得本人的書面同意,或遮蓋其能被辨認出系何人的部分。大體標本照片在圖內應有尺度標記。病理照片要求註明染色方法和放大倍數。圖表中如有引自他刊者,應註明出處。圖片建議採用jpg格式。

㈦ 如何讓SCI中圖片的解析度滿足要求(轉帖)

TIFF: Colour or greyscale photographs (halftones): always use a minimum of 300 dpi. TIFF: Bitmapped line drawings: use a minimum of 1000 dpi. 第一點說的是灰度圖的dpi在至少300dpi以上,比如病理圖片、電泳圖等; 第二點說的是點陣線性圖的解析度一般在1000dpi以上,比如用excel所作曲線或柱狀圖,chemdraw所畫結構式等。 投稿所遇到的問題: 通常數碼照片的dpi為72,而excel所作圖片的dpi為200,均不能滿足投稿需求,因此要更改dpi 設置解決方法:在photoshop新建一個A4格式的圖片,在圖片大小選項中將解析度選為雜志所需的解析度(比如1000ppi,這里可能又涉及到一個ppi和dpi的概念,其實你不用多管,簡單說來,一個相當於電腦屏幕的輸出(ppi),一個相當於列印機的輸出(dpi),你只要ppi設為1000,列印的解析度就為1000dpi,兩者在數值上是等量的)。將excel或照片直接粘貼到新建圖層中(注意,這是的圖片顯示的可能會很小),將圖片放大到適合觀看的大小,剪切所需區域,如果雜志社對圖片大小有要求可以通過圖片大小選項設定(例如5cm*3cm),保存為tiff格式,將保存layer前的對鉤去掉,確定,採用LZW壓縮,確定,即可。這樣保存的圖片大約為200k. dpi增大的優點: 通常我們用excel作的圖貼到word或直接保存為圖片,會發現,圖片縮小會比較清初,但是放大後遍模糊 將dpi增大後,雖然縮小圖片感覺不如直接保存清初,但是你放大很多倍後圖像仍清晰 如果原圖是用「Origin」做的曲線圖, 按照要求「1200 dpi (dots per inch) for black and white line art (simple bar graphs, charts, etc.)」的要求修改過程如下: (1)將所做的圖用程序「Origin」 (如OriginPro 7.5)打開; (2)點擊菜單」File」 「Export Page..」在「保存類型」中選「Tag Image File(*.tif)」,同時在 「Show Image Options」前打勾 , 確定「保存」; (3)在TIFF Options窗口中,「DIP」 設為1200;「Color Depth」 選Monochrome;「Compression」 選LZW,最後點擊「OK」即可。 (4)將所得的TIF格式圖片用Photoshop打開,在菜單「圖像」 , 「圖像大小」中確認 「解析度」為1200象素/英寸,將「寬度」設定為6000像素左右;點擊「好」。 (5)「文件」 , 「存儲為」 , 「格式」選為「TIFF」 , 」保存「;在」圖像壓縮「中選」LZW「; 點擊」好「;就可獲得滿足雜志要求的圖片了! 如果圖片是JPG等照片,如電鏡照片等, 300 dpi for halftones (black and white photographs) 600 dpi for combination halftones (photographs that also contain line art such as labeling or thin lines) 按照上面的任一個要求,處理如下: (1)圖片用Photoshop打開,在菜單「圖像」中的 「圖像模式」 中選擇「灰度」(用於黑白圖片)或者「CMYK」(用於彩色圖片) (2)在「圖像」中的「圖像大小」設定「解析度」為600(或300)象素/英寸,將「寬度」設定為3000像素左右;點擊「好」。 (3)「文件」 「存儲為」 「格式」選為「TIFF」 」保存「;在」圖像壓縮「中選」LZW「; 點擊」好「;就可獲得滿足雜志要求的圖片了!

㈧ 中華外科雜志的投稿須知

徵稿范圍
外科領域各學科(專業)疾病防治的實踐經驗及研究進展,外科新理論、新技術,有關基礎醫學與外科臨床相結合的研究,學術爭鳴、學術評論,反映國內外學術動態的會議紀要或消息,學術講座,學術綜述,臨床病例(病理)討論,學術專著推薦與評論等。
對稿件的要求
(一)投稿方式及一般要求
來稿需經第一作者或通信作者所在單位審核,並附單位推薦信。推薦信應證明稿件內容和數據資料的真實性,註明對稿件的審評意見以及無一稿兩投、不涉及保密、署 名無爭議等項,並加蓋單位公章。如涉及保密問題,需附有關部門審查同意發表的證明。如該文稿已在其他語種的學術期刊發表過,請在投稿時加以說明。
需要特別說明的是,科研論文一般具有職務作品的屬性,為了保護知識產權,對於原創性研究論文,本刊要求稿件推薦信須由享有該研究知識產權的單位(即科研立項 單位、病例資料所在單位)出具,多中心研究的推薦信可由作為該項研究主持者的第一作者或通信作者的所在單位出具。評論、綜述、論壇類稿件不受上述規定限 制。
特別提示:自2009年起,本刊已正式啟用「中華醫學會遠程稿件管理系統」,既往使用的紙版投稿及Email投稿方式已經終止。
作者首次通過「中華醫學會遠程稿件管理系統」投稿時,請進入「中華醫學會信息管理平台」,注冊一個新的賬號,登錄後選擇「申請成為雜志作者」,即可按照頁面提示投稿。投稿成功後,系統會自動生成稿件編號。作者還可以使用一個賬號申請成為多個雜志的作者,同時管理多篇稿件,而無需重復注冊。
在通過新的系統成功提交稿件並獲得稿件編號後,請作者隨後將論文的單位推薦信及稿件審理費寄到本刊編輯部(通訊地址:北京市東四西大街42號中華外科雜志編輯部收,郵政編碼100710)。稿件審理費為每篇50元,請通過郵局匯款。請務必在匯款附言欄註明系統生成的稿件編號。
如果在系統操作方面有疑問,可點擊頁面的「投稿作者操作說明下載」,了解相關情況。
作者欲了解稿件審理情況,既可在新的管理系統即時查詢,也可在本網站「稿件查詢」版塊發帖查詢。
為了便於必要時編輯部與作者及時取得聯系,請在文稿中註明第一作者或通信作者的聯系方式(電話或電子信箱)。
(二)文體與篇幅
文稿應具有科學性、創新性、實用性和邏輯性。要求資料真實、可靠,數據准確,必要時應進行統計學處理;文字精煉,層次清楚,列印工整、規范;論點明確,論據充分,結論清晰。應特別注意對研究過程和方法陳述的嚴謹性、邏輯關系的嚴密性、文字表述的流暢性。
論著、綜述、講座類文稿字數(含圖表)一般不宜超過5000字;短篇論著、技術交流、診治經驗類稿件,一般不宜超過1500字;病例報告不宜超過1000字;述評、評論、會議紀要類文稿,視具體情況而定。
(三)文題
應力求簡明、醒目,能准確地反映文章主題。中文題名一般以20個漢字以內為宜,最好不設副標題。盡量不使用縮略語。英文題名不宜超過10個實詞。中、英文題名含義應一致。
(四)作者署名
作者姓名在文題下按序排列,具體排序應在投稿前即確定,在編排過程中不應再作改動,確需改動時必須出示單位證明。作者單位名稱(寫出所在科室)及郵政編碼腳注於首頁左下方,並註明通信作者的Email地址。
符合以下條件方可署名為作者:(1)參與選題和設計,或參與資料的分析與解釋者;(2)起草或修改論文中關鍵性理論或其他主要內容者;(3)能對編輯部的修改意見進行核修,在學術界進行答辯,並最終同意該文發表者。
僅參與研究項目資金的獲得或收集資料者不能列為作者,僅對科研小組進行一般管理者也不宜列為作者。對文章中的各主要結論,均必須至少有1位作者負責。作者中如有外籍作者,應徵得本人同意,並在投稿時向編輯部提供相應證明材料。集體署名的文稿,在題名下列出署名單位,並於文末列出整理者姓名,並須明確對該文的主要負責人,在論文首頁腳注通信作者姓名、單位、郵政編碼及Email地址。通信作者一般只列1位,由作者自行確定。如需註明協作組成員,則於文末參考文獻前列出協作組成員的單位及姓名。
(五)摘要
論著類文稿需附中、英文摘要,按結構式摘要格式撰寫。摘要應採用第三人稱,內容應包括研究目的、方法、主要發現(包括關鍵性或主要的數據)和主要結論,分別冠以「目的(Objective)」、「方法(Methods)」、「結果(Results)」和「結論(Conclusions)」小標題。摘要中不列圖表,不引用文獻,不加評論和解釋。由於本刊被MEDLINE等多個國際著名檢索系統收錄,為了便於國外讀者了解該項研究的重要內容,增進對外交流,中文摘要可適當簡略、扼要一些(一般在400字以內),英文摘要內容可相對具體一些(一般在600個 實詞以內),以適當增加英文信息量。英文摘要應包括文題、作者姓名(漢語拼音,姓氏字母均大寫,名字首字母大寫,雙字名中間加連字元)、單位名稱、所在城 市名和郵政編碼及國名。應列出全部作者姓名,如作者工作單位不同,只列出通信作者的工作單位,以通信作者姓名右上角加「*」,同時在通信作者的單位名稱首字母左上角加「*」。
(六)關鍵詞
論著類文稿需標引2~5個中、英文關鍵詞。應盡量從美國NLM的MeSH資料庫中選取, 其中文譯名可參照中國醫學科學院信息研究所編譯的《醫學主題詞注釋字順表》。未被詞表收錄的新的專業術語(自由詞)可直接作為關鍵詞使用,排在最後。中醫 葯關鍵詞應從中國中醫科學院中醫葯信息研究所編寫的《中醫葯主題詞表》中選取。關鍵詞中的縮寫詞應按《醫學主題詞注釋字順表》還原為全稱。各個關鍵詞之間 用分號(;)分隔。每個英文關鍵詞第一個單詞首字母大寫。
(七)名詞術語
醫學名詞應使用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公布的名詞。中醫臨床診療術語、經穴部位、耳穴名稱與部位等應遵循相應的國家標准。對於沒有通用譯名的名詞術語, 在文內第一次出現時應註明原詞。中西葯名以最新版《中華人民共和國葯典》和《中國葯品通用名稱》(均由中國葯典委員會編寫)為准。英文葯物名稱則採用國際 非專利葯名。在題名及正文中葯名一般不得使用商品名,確需使用商品名時應先註明其通用名稱。冠以外國人名的體征、病名、試驗、綜合征等,人名可以用中譯 文,但人名後不加「氏」(單字名除外,例如福氏桿菌);也可以用外文,但人名後不加「s」。文中盡量少用縮略語。已被公知公認的縮略語可以不加註釋直接使用,例如:DNA、RNA、HBsAg、PCR、CT、MRI等。不常用的、尚未被公知公認的縮略語以及原詞過長在文中多次出現者,若為中文可於文中第一次出現時寫出全稱,在圓括弧內寫出縮略語;若為外文可於文中第一次出現時寫出中文全稱,在圓括弧內寫出外文全稱及其縮略語。不超過4個漢字的名詞不宜使用縮略語,以免影響論文的可讀性。西文縮略語不得拆開移行。
(八)圖表
1.圖片:圖片建議採用jpg格 式。照片圖要求有良好的清晰度和對比度,並應分別按其在正文中出現的先後次序連續編碼。每幅圖片應冠有圖題和相應的說明。說明性的文字應置於圖(表)下方 注釋中,並在注釋中標明圖表中使用的全部非公知公用的縮寫。組織(病理)學圖片應註明染色方法和放大倍數。大體標本照片在圖內應有尺度標記。圖片若為人 像,應徵得本人的書面同意,或遮蓋其能被辨認出系何人的部分。線條圖應線條清晰、連貫,高寬比例以5∶7為宜。
2.表格:建議採用三橫線表(頂線、表頭線、底線),如遇有合計和統計學處理內容(如t值、P值等),則在此行上面加一條分界橫線;表內數據要求同一指標有效位數一致,一般按標准差的1/3確定有效位數。
圖片、表格或其中內容若引自其他期刊、著作,應註明出處。
(九)計量單位
本刊執行GB3100~3102-1993《量和單位》中有關量、單位和符號的規定及其書寫規則,具體執行可參照中華醫學會雜志社編寫的《法定計量單位在醫學上的應用》。注意單位名稱與單位符號不可混用。組合單位符號中表示相除的斜線多於1條時應採用負數冪的形式表示,組合單位中斜線和負數冪亦不可混用,如ng/kg/min應採用ng·kg-1·min-1的形式,不宜採用ng/kg-1·min-1的形式。在敘述中應先列出法定計量單位數值,括弧內寫舊制單位數值;如果同一計量單位反復出現,可在首次出現時注出法定與舊制單位換算系數,然後只列法定計量單位數值。量的符號一律用斜體字,如吸光度(舊稱光密度)的符號「A」。血壓仍以mmHg表示。
(十)數字
執行GB/T 15835-1995《出版物上數字用法的規定》。公歷世紀、年代、年、月、日、時刻和計數、計量均用阿拉伯數字。百分數的范圍和偏差,前一個數字的百分符號不能省略,如:5%~95%不能寫成5~95%,(50.2±0.6)%不能寫成50.2±0.6%。附帶尺寸單位的數值相乘,按下列方式書寫:4cm×3cm×5cm,不能寫成4×3×5cm3。
(十一)統計學方法
1.統計學符號:按GB 3358-1982《統計學名詞及符號》的有關規定,統計學符號一律採用斜體。
2.研究設計:應告知研究設計的名稱和主要方法。如調查設計(分為前瞻性、回顧性還是橫斷面調查研究),實驗設計(應告知具體的設計類型,如自身配對設計、成 組設計、交叉設計、析因設計、正交設計等),臨床試驗設計(應告知屬於第幾期臨床試驗,採用了何種盲法措施等);主要做法應圍繞4個基本原則(重復、隨機、對照、均衡)概要說明,尤其要告知如何控制重要非試驗因素的干擾和影響。
3.資料的表達與描述:用x±s表達近似服從正態分布的定量資料,用M(QR)表達呈偏態分布的定量資料;用統計表時,要合理安排縱橫標目,並將數據的含義表達清楚;用統計圖時,所用統計圖的類型應與資料性質相匹配,並使數軸上刻度值的標法符合數學原則;用相對數時,分母不宜小於20,要注意區分百分率與百分比。
4.統計學分析方法的選擇:對於定量資料,應根據所採用的設計類型、資料所具備的條件和分析目的,選用合適的統計學分析方法,不應盲目套用t檢驗和單因素方差分析;對於定性資料,應根據所採用的設計類型、定性變數的性質和頻數所具備的條件及分析目的,選用合適的統計學分析方法,不應盲目套用χ2檢 驗。對於回歸分析,應結合專業知識和散布圖,選用合適的回歸類型,不應盲目套用簡單直線回歸分析;對具有重復實驗數據檢驗回歸分析資料,不應簡單化處理; 對於多因素、多指標資料,要在一元分析的基礎上,盡可能運用多元統計分析方法,以便對因素之間的交互作用和多指標之間的內在聯系做出全面、合理的解釋和評 價。
5.統計結果的解釋和表達:應寫明所用統計學方法的具體名稱(如:成組設計資料的t檢驗、兩因素析因設計資料的方差分析、多個均數之間兩兩比較的q檢驗等),統計量的具體值(如:t=3.45,χ2=4.68,F=6.79等);在用不等式表示P值時,一般情況下選用P>0.05、P<0.05和P<0.01三種表達方式,無須再細分為P<0.001或P<0.0001。當涉及到總體參數(如總體均數、總體率等)時,在給出顯著性檢驗結果的同時,再給出95%可信區間。
(十二)參考文獻
著錄格式基本執行GB/T 7714-2005《文 後參考文獻著錄規則》。採用順序編碼制著錄,依照其在文中出現的先後順序用阿拉伯數字標出,並將序號置於方括弧中,排列於文後。盡量避免引用摘要作為參考 文獻。引用文獻(包括文字和表達的原意)務請作者與原文核對無誤。日文漢字請按日文規定書寫,勿與我國漢字及簡化字混淆。同一文獻作者不超過3人,全部著錄;超過3人,可以只著錄前3人,後依文種加表示「,等」的文字(英文文獻以「et al」表示)。作者姓名一律姓氏在前、名字在後,國外作者的名字採用首字母縮寫形式,縮寫名後不加縮寫點;不同作者姓名之間用「,」隔開,不用「和」、「and」等連詞。外文期刊名稱用縮寫,以《Index Medicus》中的格式為准;中文期刊用全名。每條參考文獻均須著錄起止頁。每年連續編碼的期刊可以不著錄期號。示例如下:
[1] 盧綺萍,裘法祖,吳在德,等. 不同肝缺血時限肝硬變及非肝硬變肝組織基因差異表達及其意義. 中華外科雜志,2007,45:50-53.
[2] Halpern SD, Ubel PA, Caplan AL. Solid-organ transplantation in HIV-infected patients. N Engl J Med,2002,25:347:284-287.
[3] Murray PR, Rosenthal KS, Kobayashi GS, et al. Medical microbiology. 4th ed. St. Louis:Mosby,2002.
[4] 諸駿仁.昏厥與休克//董承琅,陶壽淇,陳灝珠.實用心臟病學.3 版.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3:561-585.
(十三)基金資助或國家重大科研計劃項目
論文所涉及的課題如為國家或部、省級以上基金或攻關項目,應在文章首頁地腳以「基金項目」作為標識註明基金項目名稱,並在圓括弧內註明其項目編號。基金項目 名稱應按國家有關部門規定的正式名稱填寫,多項基金應依次列出,其間以分號(;)隔開。如「基金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30271269);『十五』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2003AA205005)」,作為腳注的第一項,並附有關基金項目證明復印件。
(十四)醫學倫理
若論文涉及的研究是以人為研究對象時,作者應說明其遵循的程序是否符合負責人體試驗的委員會(單位性、地區性或國家性的)所制訂的倫理學標准,是否取得受試對象的知情同意,並應提供相應文件。
稿件處理及相關事宜
(一)審稿與退稿
對於來稿,經本刊編輯部初審同意後,將分送至少3位同行專家審閱。審稿過程中保護作者的私密權。對不擬刊用的稿件附簡要退稿意見。作者若對稿件處理有不同意見,可以提出復議申請,對於申請復議的內容應作出詳細說明。
在稿件審理過程中,作者欲撤回稿件或改投他刊,請先與本刊聯系,作出說明。
(二)稿件退修
對於經審核初步擬定刊用的稿件,本刊編輯部將修改意見發給作者,作者在按編輯部提出的退修意見整理後,應及早將修改後的文稿通過稿件管理系統發至本刊編輯部。自編輯部發出修改意見之日起,若逾1個月仍未收到修改後的文稿,將視為作者自動撤稿。
(三)編輯許可權
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的有關規定,本刊可對來稿做文字修改、刪節。凡有涉及原意的修改,則提請作者考慮。
(四)著作權轉讓
來稿一經接受,在正式出版之前,須由該文全部作者親筆簽署《論文著作權轉讓協議書》,同意自該論文在《中華外科雜志》刊登之日起,將其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版權及相關財產權無限期地轉讓給中華醫學會,即 中華醫學會對本文的部分或全文具有但不限於以下的使用權:匯編權,發行權,復制權,翻譯權,網路出版及信息傳播權;許可國內外文獻檢索系統和網路、資料庫 系統檢索和收錄;允許或通過各種介質、媒體以及其他語言文字出版和使用本文的權利;以不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現行或以後出台的法律規定的方式使用本文。該文 在《中華外科雜志》公開發表後,未經中華醫學會書面許可,不得再以任何方式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發表此文或允許第三方使用該論文。
(五)對於一稿兩投的處理
本刊譴責並抵制一稿兩投甚至多投行為。一旦發現一稿兩投將立即退稿;一旦發現一稿兩刊,將作如下處理:(1)刊登撤銷該論文及該文系重復發表的聲明,並在中華醫學會系列雜志上通報;(2)向作者所在單位和該領域內的其他學術期刊通報;(3)本刊2年內拒絕發表以該文第一作者為作者的任何來稿。
已在非公開發行的刊物上發表或曾在學術會議上報告的論文,不屬於一稿多投;已以其他語種發表過的文稿,作者須在投稿時說明首次發表的刊物及刊出時間。
(六)有關費用
作者投稿時須付稿件審理費(每篇50元)。確認稿件刊載後,作者需按通知數額付版面費。若文中刊印彩色圖片,需另付彩色圖片印製工本費。版面費和彩色圖片印製工本費可由作者單位從課題基金、科研費或其他費用中支付。支付以上費用確有困難者可以申請減免相關費用。
稿件刊登後酌致稿酬(已含其他形式出版稿酬),贈當期雜志1冊。

㈨ 中華胃腸外科雜志的投稿須知

一、對投稿的要求1.文稿應具有科學性和實用性,論點明確、資料可靠、數據准確(必要時應做統計學處理)、文字精煉、重點突出,論著類稿件一般不超過5000字(包括摘要、圖、表和參考文獻),並附400字左右的中、英文摘要(包括英文文題、工作單位和漢語拼音書寫的作者姓名);短篇論著一般不超過2000字;講座、綜述、會議紀要、經驗交流類文稿字數可視情況而定。2.來稿需經作者單位主管學術機構審核,並附單位推薦信。推薦信應註明對稿件的審評意見以及無一稿兩投、不涉及保密、署名無爭議等項。如涉及保密問題,需附有關部門審查同意發表的證明。切勿一稿兩投,一旦發現一稿兩投,將立即退稿;而一旦發現一稿兩用,本刊將進行如下處理:⑴刊登撤銷該論文及該文系重復發表的聲明,並在中華醫學會系列雜志上通報;⑵向作者所在單位和該領域內的其他科技期刊進行通報;⑶2年內拒絕發表以該文第一作者為作者的任何來稿。已在非公開發行的刊物上發表,或在學術會議交流過,或已用其他文種發表過(需徵得首次刊登期刊的同意)的文稿,不屬於一稿兩投,但作者在投稿時必須註明。3.當論文的主體是以人為研究對象,涉及醫學倫理問題及是否知情同意時,作者應說明其遵循的程序是否符合負責人體試驗的委員會(單位性的、地區性的或國家性的)所制訂的倫理學標准,並提供該委員會的標准文件及受試對象或其親屬的知情同意書。4.要求以電子郵件形式投稿,郵件主題一律寫「投稿」,以「Word」文檔形式放在郵件的「附件」中發來,若圖片太大,可以壓縮文件形式發。同時列印1份原稿,文字應為小4號,1.5倍行距。特殊文種、上下角標符號、需排斜體等應予註明。請自留底稿,除非作者聲明,一律不退還原稿(圖片除外)。5.論文所涉及的課題若取得國家或部、省級以上基金資助或屬攻關項目,請腳注於文題頁左下方,如:「基金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國家863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資助項目(××××)」,並請附基金證書復印件。論文刊登後獲獎者,請及時通知編輯部,並附獲獎證書復印件。6.本刊實行以同行審稿為基礎的三審制(編輯初審、專家外審、編委會終審)。在投稿時作者須告知與該研究有關的潛在利益沖突(即:是否有經濟利益或其他關系造成的利益沖突)。審稿過程中保護作者稿件的私密權。對不擬刊用的稿件將告知退稿意見,對稿件處理有不同意見者,作者有權申請復議,並提出申訴的文字說明。7.本刊對重大研究成果,將使用「快速通道」以最快時間發表。凡要求以「快速通道」發表的論文,作者應提供關於論文創新性的書面說明、查新報告和2位高級職稱的同行專家(至少有1位為非本單位專家)的推薦信,以說明該項成果的學術價值。作者同時可推薦3~5名審稿專家(需註明其詳細聯系方法,包括Email)供編輯部參考。稿件經審核同意後一般在收稿後4個月內出版。申請進入「快速通道」的稿件需交納審稿費200~400元。二、對撰稿的要求1.文題:力求簡明、醒目,反映文章主題。中文文題一般以20個漢字以內為宜,最好不設副標題,一般不用標點符號,盡量不使用縮略語。英文題名不宜超過10個實詞。中、英文題名含義應一致。2.作者姓名:在文題下按序排列,排序應在投稿前由全體作者共同討論確定,在編排過程中不應再作改動,確需改動時必須出示單位證明。作者單位名稱(寫出所在科室)及郵政編碼腳注於首頁左下方,並最好註明通訊作者的電子郵箱。作者應具備的條件是:⑴參與選題和設計,或參與資料的分析與解釋者;⑵起草或修改論文中關鍵性理論或其他主要內容者;⑶能對編輯部的修改意見進行核修,在學術界進行答辯,並最終同意該文發表者。以上3條須同時具備。僅參與獲得資金或收集資料者不能列為作者,僅對科研小組進行一般管理也不宜列為作者。對文章中的各主要結論,均必須至少有1位作者負責。作者中如有外籍作者,應附外籍作者親筆簽名同意在該刊發表的函件。集體署名的文章於題名下列署名單位,於文末列整理者姓名,並須明確該文的主要責任者,在論文首頁腳注通訊作者姓名、單位、郵政編碼及電子郵箱。通訊作者一般只列1位,由投稿者確定。如需註明協作組成員,則於文末參考文獻前列出協作組成員的單位及姓名。3.摘要:論著須附中、英文摘要,短篇論著只附中文摘要。摘要必須寫成冠以「目的(Objective)」、「方法(Method)」、「結果(Results)(應給出主要數據)」和「結論(Conclusions)」小標題的結構式。採用第三人稱撰寫,不用「本文」「我院」「We」等主語,不加評論和解釋。英文摘要還應包括英文題名、作者姓名(漢語拼音,姓的每個字母均大寫,名的首字母大寫,雙字名中間加「-」)、單位名稱(科室、醫院或研究所、所在城市名及郵政編碼、國名);應列出全部作者姓名。例如:「SUN Yi-hong, WANG Xue-fei, HOU Ying-yong, QIN Xin-yu. Deparatment of General Surgery, Zhongshan Hospital, Fudan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32, China」。如作者工作單位不同,只列出通訊作者的工作單位,通訊作者姓名右上角加「*」,同時在通訊作者的單位名稱首字母左上角加「*」。英文摘要一般與中文摘要內容相對應,但為了對外交流的需要,可以略詳。4.關鍵詞:論著、短篇論著需標引3~5個關鍵詞。關鍵詞盡量從美國NLM的MeSH資料庫(http:// www. ncbi.nlm.nih. gov/entrez/query. fcgi? db=mesh)中選取,中文譯名可參照中國醫學科學院信息研究所編譯的《醫學主題詞注釋字順表》。未被詞表收錄的新的專業術語(自由詞)可直接作為關鍵詞使用,建議排在最後。有英文摘要的文章,應標注與中文對應的英文關鍵詞。關鍵詞中的縮寫詞應按《醫學主題詞注釋字順表》還原為全稱;每個英文關鍵詞第一個單詞首字母大寫,各詞彙之間用「;」分隔。5.研究設計:應告知研究設計的名稱和主要方法。如調查設計(分為前瞻性、回顧性還是橫斷面調查研究)、實驗設計(應告知具體的設計類型,如自身配對設計、成組設計、交叉設計、析因設計、正交設計等)或臨床試驗設計(應告知屬於第幾期臨床試驗,採用了何種盲法措施等);主要做法應圍繞4個基本原則(重復、隨機、對照、均衡)概要說明,尤其要告知如何控制重要非試驗因素的干擾和影響。6.統計學分析方法的選擇:對於定量資料,應根據所採用的設計類型、資料所具備的條件和分析目的,選用合適的統計學分析方法,不應盲目套用t檢驗和單因素方差分析。對於定性資料,應根據所採用的設計類型、定性變數的性質和頻數所具備的條件及分析目的,選用合適的統計學分析方法,不應盲目套用χ2檢驗。對於回歸分析,應結合專業知識和散布圖,選用合適的回歸類型,不應盲目套用直線回歸分析;對具有重復實驗數據檢驗回歸分析資料,不應簡單化處理;對於多因素、多指標資料,要在一元分析的基礎上,盡可能運用多元統計分析方法,以便對因素之間的交互作用和多指標之間的內在聯系做出全面、合理的解釋和評價。?7.統計結果的解釋和表達:當P<0.05或P<0.01時,應說對比組之間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而不應說對比組之間具有顯著性(或非常顯著性)差異;應寫明所用統計分析方法的具體名稱(如成組設計資料的t檢驗、兩因素析因設計資料的方差分析、多個均數之間兩兩比較的q檢驗等)和統計量的具體值(如t=3.45,χ2=4.68,F=6.79 等);在用不等式表示P值的情況下,一般情況下選用P>0.05、P<0.05和P<0.01三種表達方式即可滿足需要,無須再細分為P<0.001或P<0.0001。當涉及總體參數(如總體均數、總體率等)時,在給出顯著性檢驗結果的同時,再給出95%可信區間。8.統計學符號:按GB 3358-1982《統計學名詞及符號》的有關規定,一律採用斜體排印。常用:⑴樣本的算術平均數用英文小寫x(中位數仍用M);⑵標准差用英文小寫s;⑶標准誤用英文小寫sx;⑷t檢驗用英文小寫t ;⑸F檢驗用英文大寫F;⑹卡方檢驗用希文小寫χ2;⑺相關系數用英文小寫r;⑻自由度用希文小寫υ;⑼概率用英文大寫P(P值前應給出具體檢驗值,如t值、χ2值、q值等)。9.資料的表達與描述:用x±s表達近似服從正態分布的定量資料,用M(QR)表達呈偏態分布的定量資料。用統計表時,要合理安排縱橫標目,並將數據的含義表達清楚;用統計圖時,所用統計圖的類型應與資料性質相匹配,並使數軸上刻度值的標法符合數學原則;用相對數時,分母不宜小於20,要注意區分百分率與百分比。10.醫學名詞:應使用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公布的名詞。尚未通過審定的學科名詞,可選用最新版《醫學主題詞表(MeSH)》、《醫學主題詞注釋字順表》和《中醫葯主題詞表》中的主題詞。對沒有通用譯名的名詞術語於文內第一次出現時,應註明原詞。中西葯名以最新版本《中華人民共和國葯典》和《中國葯品通用名稱》(均由中國葯典委員會編寫)為准。確需使用商品名時應先註明其通用名稱。冠以外國人名的體征、病名、試驗、綜合征等,人名可以用中譯文,但人名後不加「氏」(單字名除外,例如福氏桿菌);也可以用外文,但人名後不加「s」。例如:Babinski征,可以寫成巴賓斯基征,不得寫成Babinski's征,也不寫成巴賓斯基氏征。11.縮略語:文中盡量少用縮略語。已被公知公認的縮略語可以不加註釋直接使用。例如:DNA、RNA、HBsAg、PCR等。不常用的、尚未被公知公認的縮略語以及原詞過長、在文中多次出現者,若為中文可於文中第一次出現時寫出全稱,在圓括弧內寫出縮略語;若為外文可於文中第一次出現時寫出中文全稱,在圓括弧內寫出外文全稱及其縮略語。例如:全直腸系膜切除術(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 TME)。不超過4個漢字的名詞不宜使用縮略語,以免影響論文的可讀性。西文縮略語不得拆開轉行。12.計量單位:執行GB 3100~3102-1993《量和單位》中有關量、單位和符號的規定及其書寫規則,具體執行可參照中華醫學會雜志社編寫的《法定計量單位在醫學上的應用》第3版(人民軍醫出版社2001年出版)。單位名稱與單位符號不可混用,如不得使用ng·kg-1·天-1,應寫成 ng·kg-1·d-1;組合單位符號中表示相除的斜線多於1條時應採用負數冪的形式表示,如ng/kg/min應採用ng·kg-1·min-1的形式;組合單位中斜線和負數冪亦不可混用,如前例不宜採用ng/kg-1·min-1的形式。應盡可能使用單位符號,也可以與非物理單位(如:人、次、台等)的漢字構成組合形式的單位,如:次/min。在敘述中應先列出法定計量單位數值,括弧內寫舊制單位數值;如果同一計量單位反復出現,可在首次出現時注出法定與舊制單位換算系數,然後只列法定計量單位數值。參量及其公差均需附單位,當參量與其公差的單位相同時,單位可只寫1次,即加圓括弧將數值組合,置共同單位符號於全部數值之後。例如:「75.4 ng/L±18.2 ng/L」應為「(75.4±18.2)ng/L」。量的符號一律用斜體字,如吸光度(舊稱光密度)的符號為A,「A」為斜體。根據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和衛生部聯合發出的質技監局量函[1998]126號文件《關於血壓計量單位使用規定的補充通知》,凡是涉及人體及動物體內的壓力測定,可以使用毫米汞柱(mm Hg)或厘米水柱(cm H2O)為計量單位,但首次使用時應註明mm Hg 或cm H2O與kPa的換算系數(1 mm Hg=0.133 kPa,1 cm H2O=0.098 kPa)。13.數字:執行GB/T 15835-1995《出版物上數字用法的規定》。公歷世紀、年代、年、月、日、時刻和計數、計量均用阿拉伯數字。小數點前或後≥5位數字時,每3位1組,組間空1/4個漢字空,如:「71,329」應寫成「71 329」。但序數詞和年份、頁數、部隊番號、儀表型號、標准號不分節。百分數的范圍和偏差,前一個數字的百分符號不能省略,如:5%~95%不能寫成5~95%,(50.2±0.6)%不能寫成50.2±0.6 %。附帶尺寸單位的數值相乘,按下列方式書寫:4 cm×3 cm×5 cm,不能寫成4×3×5 cm3。14.圖表:每幅圖表應冠有圖(表)題。建議採用三橫線表(頂線、表頭線、底線),如遇有合計和統計學處理內容(如t值、P值等),則在此行上面加一條分界橫線;表內數據要求同一指標有效位數一致,一般按標准差的1/3確定有效位數;在表下方的注釋中,應標明表中使用的全部非公知公用的縮寫。以計算機制圖者應提供激光列印圖樣。照片圖要求有良好的清晰度和對比度;若刊用人像,應徵得本人的書面同意,或遮蓋其能被辨認出系何人的部分。每幅圖註明圖號、方向,圖中需標注的符號(包括箭頭)請在照片上標注清楚,大體標本照片在圖內應有尺度標記;應有圖解,病理照片要求註明染色方法和放大倍數。圖表中如有引自他刊者,應註明出處。電子版投稿中圖片建議採用jpg格式。15.參考文獻:為增強文章科學性,各類文章均請適量引用參考文獻,引用時請按國際 GB7714-87採用順序編碼制著錄,依照其在正文中出現的先後順序用阿拉伯數字加方括弧標出。未發表的觀察資料和個人通訊一般不用作參考文獻,確需引用時,可將其在正文相應處註明。有條件時,2次文獻亦不宜引為參考文獻。盡量避免引用摘要作為參考文獻。文獻作者在3位以內者,姓名均列出;3位以上者,只列前3位,後加「等」、「et al」(西文)、「他」(日文)、「ИДР」(俄文);作者姓名一律姓氏在前、名字在後,外國人的名字採用首字母縮寫形式,縮寫名後不加縮寫點;日文漢字請按日文規定書寫,勿與我國漢字及簡化字混淆。不同作者姓名之間用「,」隔開,不用「和」、「and」等連詞。文獻類型和電子文獻載體標志代碼參照GB 3469《文獻類型與文獻載體代碼》,題名後標注文獻類型標志對電子文獻是必選著錄項目。外文期刊名稱用縮寫,以美國國立醫學圖書館編輯的《Lndex Medicus》格式為准,參考文獻必須與其原文核對無誤。將參考文獻按引用的先後順序(用阿拉伯數字標出)排列於文末。每條參考文獻均須著錄起、止頁。每年連續編碼的期刊可以不著錄期號。
三、關於修稿和退稿根據《中國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並結合本刊實際情況,凡接到本刊收稿回執後3個月內未接到稿件處理通知者,系仍在審閱中。作者如欲投他刊,請先與本刊聯系,切勿一稿兩投。作者對來稿的真實性及科學性負責。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的有關規定,本刊可對來稿做文字修改、刪節。凡有涉及原意的修改,則提請作者考慮。對退修的文稿,應利用本刊電子信箱傳送修改稿。修改稿首頁須註明稿件編號。修改稿逾2個月不返回本編輯部者,視作自動撤稿。請自留底稿,未被採用的稿件,本刊將會說明退稿理由,若作者認為退稿理由不充分,可以就退稿提出申訴意見,我們再研究。四、稿件處理費和版面費凡投稿一律同時付稿件處理費100元(第一作者為中華醫學會會員者減半,但需附會員證復印件)。請通過郵局匯款,附言條註明稿件處理費。擬刊用的稿件需按通知付版面費,要求刊印彩圖者需另付彩圖印製費。版面費和彩圖印製費可由作者單位從課題基金、科研費或其他費用中支付。支付以上費用確有困難者可以申請減免相關費用。來稿一經刊出,按國家新聞出版署稿酬規定支付稿酬(已含光碟版、網路版稿酬),另贈每位作者當期雜志2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