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三七有幾種圖片
三七有藤三七、蘭花三七、菊三七、景天三七、姜狀三七。
1、藤三七
藤三七是落葵薯(學名:Anredera cordifolia)別稱,落葵薯是落葵科落葵薯屬多年生纏繞藤本,又名洋落葵、藤七等。落葵科在我國僅有兩個屬三個種,落葵薯是一個歸化植物,20 世紀70 年代被引入我國境內。
2. 新疆葯材有多少種
主要有6種:貝母、黃芪、大芸、甘草、板藍根、金銀花。
新疆自治區農業農村廳種葯處負責人介紹:新疆中葯材品種主要包括貝母、黃芪、大芸、甘草、板藍根、金銀花等。其中,伊犁哈薩克自治州生產的伊貝母是一種與川貝、浙貝齊名的貴重中葯材;黃芪的品質和有效成分含量為內地主產區同類品種的2—4倍以上。
(2)葯材有多少種圖片擴展閱讀:
2019年,全疆中草葯種植面積49.06萬畝,產量35.5萬噸。《規劃》提出,到2022年,全疆中草葯人工種植面積達到45萬畝—55萬畝。到2025年,全疆中草葯人工種植面積達到50萬畝—60萬畝。
按照《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優勢農產品區域布局規劃(2020—2025年)》,中草葯重點布局在伊犁河谷、塔額盆地、准噶爾盆地南北緣、吐魯番盆地、塔里木盆地的8個地州市30個縣市區。主要依託農業龍頭企業,擴大訂單式人工種植規模,推廣標准化規模化生產,延伸產業發展鏈條,提高產品附加值,提升加工轉化能力。
3. 中葯材的分類和種類有哪些
一、根據成分不同分類:
1、有效成分:即具有生物活性,發揮主要葯效的物質,如生物鹼、甙類、揮發油。
2、輔助成分:本身沒有特殊療效,但能增強或緩和有效成分葯效作用的物質。如洋地黃中的皂甙可幫助洋地黃甙溶解或促進其吸收。
3、無效成分:指本身無效甚至有害的物質,往往會影響浸出效果、制劑穩定性、葯效等。
4、組織物質:構成細胞的不溶物,如纖維質、栓皮等。
二、按加工等級分類:
初加工分級方面有統貨、選貨、大選、小選、特選、一級、二級、三級、四五混級、級外投料,其中統貨就是大小貨混在一起的一種規格。
三、按加工方法分類:
有清水、鹽水、生統、熟統、凈貨、水洗等。
四、按產地不同來分類:
就是以產地名來區別同一種葯材,如白術有亳統和浙統,甘草有新統和內蒙統,防風有關統、西統和祁統等。
五、按生長採收期不同來分類
三七因採收季節不同常分為"春七"和"冬七"二種規格。前者選生三年以下,在開花前打挖的,質地飽滿、品質優;後者為秋冬季結籽後採收,體大質松品質次。連翹根據採摘早、晚不同時間的果實,將色黃老者稱"老翹",色青嫩者稱"青翹"
六、按顏色不同來分類
連翹有青黃、丹皮分黑丹(沒去外皮)和白丹(也稱刮丹,就是颳去外皮),常見顏色規格有黃統、青統、黑統、白統、紅統等
七、按包裝不同分類
包裝有機包、編織袋、散把、柳條把等。如袋裝半枝蓮和機器捆半枝蓮,散把黨參、柳條把當歸等。
八、按質量不同分類
質量上的規格大致分為家種和野生、國產和進口、柴質和粉質,如野生丹參和家種丹參,進口西洋參和國產西洋參,粉乾薑和柴乾薑等等。
(3)葯材有多少種圖片擴展閱讀:
葯材鑒別法
1、水試鑒別法
水試鑒別法,是一種簡單的、傳統的經驗鑒別方法。有部分葯商在利益的驅使下,不擇手段對中葯摻假,甚至造假,而且手段高明,僅憑肉眼根本無法辨認其真假,稍有不慎就有可能買到假劣葯品。在沒有高科技設備和技術的情況下,採用水試法,可使部分摻假或造假的中葯原形畢露。
水試法是葯材客根據某些中葯材在水中或遇水後產生的特殊理化現象(如沉浮、膨脹、溶解、透甲、顏色等),以鑒別其品種真偽和質量優劣的一種快速、簡便、有效的方法。
2、口試鑒別法
根據口嘗中葯材來體會其特殊味道和口感,從而衡量和鑒別葯材真偽優劣的方法,稱口試法。該法簡便易行,對鑒別根皮類、果實種子類等中葯材有較大適用價值。如:黃連、苦參等葯材具有鮮明純正而恆久的苦、酸、甜、咸、辣等味,且一般味道越濃,質量越好。但口試鑒別法需注意:取樣要有代表性,對強烈刺激性和劇毒葯材,要小心取樣,以防中毒。
4. 本草綱目中一共有多少種草葯
本草綱目中一共有1892種草葯。
《本草綱目》全書52卷,190餘萬字,載葯物1892種,收醫方11096個,插圖1109幅,分為16部、60類,引用文獻上自戰國,下迄明萬曆年間,涵蓋了兩千多年的葯物學知識。
書中詳細記載並考證了1892種天然葯物的名稱、形態、產地、功效、主治等內容。對16世紀以前葯物學著作刊謬補缺,同時還改進了傳統的葯物分類法,提高了生物學分類的科學性。
《本草綱目》不僅記載了16世紀以前中國葯物資源,還記載了一些從海外,如波斯、印度及地中海等地區傳入的天然葯物及其相關知識。
(4)葯材有多少種圖片擴展閱讀
《本草綱目》的發行版本:
《本草綱目》問世後,版本甚多。《中國中醫古籍總目》收錄的1912年以前的《本草綱目》版本就有82種之多。1606年,《本草綱目》首次傳入日本,並在日本多次翻刻及注釋,對日本葯物學產生了巨大影響。
18世紀到20世紀期間,又被譯成日、法、英、德、俄等多種文字廣泛流傳,成為西方許多領域學者的研究對象。明清出版的《本草綱目》各種版本分別被英、法、德、美、韓、俄、意、日等國多家收藏單位收藏。
明萬曆二十一年(1593)金陵胡承龍刊刻《本草綱目》為《本草綱目》最早版本,也是迄今唯一由李氏家族自編的版本。
金陵本《本草綱目》見於記載的有7部,其中日本3部、美國1部、德國1部、中國2部,分別存於上海圖書館和中國中醫科學院圖書館。中國中醫科學院圖書館本為上海名醫丁濟民先生(1912~1979)舊藏,20世紀60年代由中國中醫科學院圖書館購進收藏。
5. 我國商品葯材約有多少種
1999年全國中葯資源普查,中葯總數達到12800餘種。
中葯主要由植物葯和礦物葯組成。
中葯已達5000種左右,配伍而形成的方劑,更是數不勝數。經過幾千年的研究,形成了一門獨立的科學——本草學。中國各醫學院校都開設了天然葯物這門課,所講述的內容就是通稱的中草葯。
醫學應用
中葯應用理論比較獨特。中葯有四氣五味。四氣又稱四性,是指葯性的寒、熱、溫、涼。五味指葯物的辛、酸、甘、苦、咸。中草葯的氣、味不同,其療效也各異。
中草葯的應用形式多種多樣,有用葯物加水煎熟後去渣留汁而成的湯劑,有研磨成粉末狀的粉劑,還有丸劑、膏劑、酒劑、片劑、沖劑、注射劑等。
中草葯中有許多名葯,植物葯以人參、靈芝、何首烏、枸杞最為著名。礦物葯以硃砂、赭石、滑石、芒硝等為最為常用。
6. 中葯有多少種葯材
我國現有中葯12800餘種,我現用的人民衛生出版社的中葯學叢書介紹了其中521種。謝謝。
7. 野生葯材有幾種開藍色的花
有以下幾種:
1、藍雪花
這本身就是來自於大自然的一種奇特花卉,長勢比較旺盛,花朵的造型也比較好看,另外在操作時也比較簡單能夠有效達到裝飾的效果。
2、藍星花
這種花朵其實和喇叭花看上去比較相似,也有一個很特殊的特點,一般都是早上開花,進入到下午就會凋謝,這也是比較常見的。雖然形狀很嬌小,可是卻很喜歡陽光一年四季都可以開花。
3、鼠尾草
這是歐洲常見的一種草本植物,而且還會散發特殊的香味,相隔好幾米的距離都可以聞到。如果養殖一大片的鼠尾草,再進入到花開的季節,你會發現有一種與眾不同的享受。
4、蔓長春花
這也是一種出現幾率比較高的植物,走在路邊隨時都可以看到,而主要的特點,就在於非常喜歡一種溫潤的環境,很喜歡陽光的照射,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
葯材分類
1、中葯材
一般傳統中葯材講究地道葯材,是指在一特定自然條件、生態環境的地域內所產的葯材,因生產較為集中,栽培技術、採收加工也都有一定的講究,以致較同種葯材在其他地區所產者品質佳、療效好。
2、民間葯
也稱草葯,指地域性習慣使用,本草中未記載的天然葯物,一般以植物為主。
3、民族葯
指少數民族聚居地區習慣使用或由少數民族醫葯文獻記載的天然葯物。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葯材
8. 中葯材一共有多少種
1、中葯的種類非常多,如今把中葯的種類分為5700多種。
2、中醫上比較常用的有500種左右。
3、臨床上比較常用的中葯,有200種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