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蛇總共有多少種類
你好
蛇與某些類蜥蜴同屬於爬行動物。按自然界動物的分類,它屬於爬行綱、有鱗亞綱、蛇目。蛇類在世界上分布極為廣泛,其種屬隨地域、氣候、環境而各異。已知世界上現有蛇類2200
多種,分別隸屬
10
科,其中有毒蛇
600
余種,而對人有致命危險的主要毒蛇有
195
種。在我國各省都有蛇的分布,但大部分蛇種集中於長江以南、西南各省,已知現有蛇類
174
種,有毒的占
48
種,其中陸地常見的主要毒蛇有
10
種,海生毒蛇
10
余種:
❷ 中國目前有幾種毒蛇種類
中國現在有50種毒蛇,最後發現的為蟒山烙鐵頭蛇。
十大毒蛇為:
白唇竹葉青
別名:青竹蛇、竹葉青。
白唇竹葉青頭部呈三角形,頸細,形似烙鐵。頭頂具細鱗,吻側有「頰窩」。上頜僅具管牙,有劇毒。體背鮮綠色,有不明顯的黑橫帶;腹部黃白色。體最外側自頸達尾部有一條白紋;上唇黃白色。鼻間鱗大;鼻鱗與頰窩間一般無鱗片。背鱗起棱,21-21-15行;腹鱗147-167;尾下鱗雄55-73,雌41-66。體全長雄性可達541-673毫米,雌性可達745-872毫米。
白唇竹葉青主要棲息於山地林區,日夜均有活動。捕食蜥蜴、蛙和鼠類。卵胎生,每產6-14條。
本種主要分布於雲南、貴州以及華南地區。
灰藍扁尾海蛇
白眉蝮
毒性毒性很強可以使血液凝固
尖吻蝮
也叫:五步蛇
它為脊椎動物門眼鏡蛇科。蛇體細小,盤成圓形,頭在中央,尾含口內,狀如古代銅錢大小,故又名「金錢白花蛇」。蛇頭略粗於體,長方圓形,黑褐色。背部有一條隆起的脊棱,周身由黑褐色和白色細密片組成的橫環紋帶,黑褐色的節帶較寬,節帶四十五至六十節,腹部灰白色或黃白色,黑褐色的節帶,顏色淺淡,氣微腥。主要產地在湖北浠水縣蔡河、關口、望城等區。
葯用幼蛇乾燥軀體,性味甘溫,入肺經。功能祛風濕,鎮驚、攻毒。主治風濕關節酸痛、四肢還遂、口眼鼻斜、疥瘡、梅毒、惡瘤、破傷風等症。
它以身長五市寸以內的為一等口,頭部有毒腺,含有強烈的神經性毒,並含有溶血成分及血球凝集成分,但不含出血性毒。被它咬傷後,如不積極治療,在一、二天內,常麻痹死亡。因葯用部分是幼蛇,不能大量自然繁殖,需要很好保護成蛇資源。
金環蛇
分布於廣東、廣西、江西、雲南、福建、海南等省(區)。
喜歡活動濕熱地帶的平原丘陵、山地的森林中,近水域的水塘邊,溪流邊或山坡岩洞內和住宅附近,為夜行性蛇類,黃昏後出洞捕食其他蛇類,偶爾也吃蛇卵、魚、蛙、鼠類等。白天多不活動,常盤蜷著身體把頭藏在身下。它怕見光線,不主動攻擊人畜,性情亦溫馴,故少見有此種蛇傷病例。但幼蛇較兇猛、活躍。卵生,每次產8~12枚,多產於落葉堆或洞穴內,雌蛇有護卵的習性。
身體較粗大,一般長1~1.6公尺。頭橢圓形,略大於頭部,頭背黑色,有八字形紋斜過頭側。頭尾部有黑黃相間的寬環紋纏繞周身,黑環與黃環幾乎等寬。背脊有頭著隆起,背正中一行鱗片擴大呈六角形。尾較短,末端鈍圓。
它具有神經毒bungarotoxin及心臟毒,所以毒性強。
眼鏡王蛇
眼鏡王蛇多棲息於沿海低地到海拔1,800米的山區,多見於森林邊緣近水處,晝行夜伏,在我國主要分布於華南和西南地區。它的主要食物就是與之相近的同類——其他蛇類,所以在眼鏡王蛇的領地,很難見到其他種類的蛇,它們要麼逃之夭夭,要麼成為眼鏡王蛇的腹中之物。
❸ 河南毒蛇的種類有哪些
一、河南省共有各種蛇類3科25屬34種,其中毒蛇有6種,毒蛇包括:短尾蝮、山烙鐵頭蛇、菜花原矛頭蝮、原矛頭蝮、福建竹葉青蛇、五步蛇(蘄蛇)。
二、毒蛇簡介。
1、短尾蝮:短尾蝮(學名:Gloydius brevicaus)又稱草上飛、地扁蛇,劇毒,多棲息於在長江中下游平原丘陵地區以及主要棲息於墳堆草叢及其附近。短尾蝮體較短粗,頭略呈三角形,與頸區分明顯,吻棱明顯,尾短,具管牙;有頰窩。頭背深棕色,體腹麵灰白色,尾尖棕黑色。
2、山烙鐵頭蛇:山烙鐵頭蛇(學名:Ovophis monticola)為蝰科烙鐵頭屬的爬行動物。山烙鐵頭蛇全長50~70cm,頭三角形,有長管牙,吻端較鈍,吻鱗寬遠超過高,鼻間鱗大,互相接觸,頭頂具有細鱗。常棲於灌木林、草叢、茶山或耕地以及有時也見於路邊及住宅周圍。分布於喜馬拉雅山東段包括尼泊爾,不丹,錫金,印度(阿薩姆),向東經緬甸,泰國到中南半島各國,向南到馬來西亞,及中國大陸和台灣。
3、菜花原矛頭蝮:菜花原矛頭蝮(學名:Protobothrops jerdonii)為蝰科原矛頭蝮屬的爬行動物,俗名菜花烙鐵頭、菜花蝮、菱斑竹葉青。菜花原矛頭蝮頭較窄長、三角形、吻棱明顯,上頜骨具管牙,為有頰窩的毒蛇。背面黑黃間雜。多生活於海拔較高的山區或高原、常棲於荒草坪、耕地內、路邊草叢中、亂石堆中或灌木下以及亦見於溪溝附近草叢中或干樹枝上。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印度阿薩姆。
4、原矛頭蝮:原矛頭蝮(學名:Protobothrops mucrosquamatus),又名為龜殼花,為蝰科原矛頭蝮屬的爬行動物,俗名烙鐵頭、筍殼班等、老鼠蛇和惡烏子等,是台灣六大毒蛇之一。頭長呈三角形,頭長約為其寬的1.5倍。龜殼花常與無毒的擬龜殼花混淆,擬龜殼花的頭部較圓。原矛頭蝮為管牙類毒蛇,有劇毒。
5、福建竹葉青蛇:福建竹葉青蛇(Chinese green pit-viper),俗名竹葉青蛇,刁竹青,小青蛇等,是蝮亞科的1種,屬於竹葉青蛇屬。又名青竹蛇,焦尾巴。竹葉青蛇是一種美麗的毒蛇!全身翠綠,眼睛多數為黃色,瞳孔呈垂直的一條線,有點象貓的眼睛,觀賞價值極高。
(3)防城港的毒蛇有多少種圖片擴展閱讀
我國蛇類分布簡況:
1、我國地處溫帶和亞熱帶地區,氣候溫和,生態環境類型多樣,動植物資源豐富。據統計,我國已記錄有蛇204種及27亞種,毒蛇58種及12亞種,分別佔世界蛇類與毒蛇的10%。
2、蛇的分布地區是依種類不同而各異。從我國蛇類的分布狀況來看,古北界蛇類的種類數量較少,僅有4科41~85種5亞種。其中絕大多數,即:3科33屬60種4亞種對古北界、東洋界廣布種,而只分布在古北界的僅有3科14屬25種1亞種。
❹ 毒蛇一共有多少種啊
中國現在有50種毒蛇,最後發現的為蟒山烙鐵頭蛇。
十大毒蛇為:
白唇竹葉青
別名:青竹蛇、竹葉青。
白唇竹葉青頭部呈三角形,頸細,形似烙鐵。頭頂具細鱗,吻側有「頰窩」。上頜僅具管牙,有劇毒。體背鮮綠色,有不明顯的黑橫帶;腹部黃白色。體最外側自頸達尾部有一條白紋;上唇黃白色。鼻間鱗大;鼻鱗與頰窩間一般無鱗片。背鱗起棱,21-21-15行;腹鱗147-167;尾下鱗雄55-73,雌41-66。體全長雄性可達541-673毫米,雌性可達745-872毫米。
白唇竹葉青主要棲息於山地林區,日夜均有活動。捕食蜥蜴、蛙和鼠類。卵胎生,每產6-14條。
本種主要分布於雲南、貴州以及華南地區。
灰藍扁尾海蛇
白眉蝮
毒性毒性很強可以使血液凝固
尖吻蝮
也叫:五步蛇
它為脊椎動物門眼鏡蛇科。蛇體細小,盤成圓形,頭在中央,尾含口內,狀如古代銅錢大小,故又名「金錢白花蛇」。蛇頭略粗於體,長方圓形,黑褐色。背部有一條隆起的脊棱,周身由黑褐色和白色細密片組成的橫環紋帶,黑褐色的節帶較寬,節帶四十五至六十節,腹部灰白色或黃白色,黑褐色的節帶,顏色淺淡,氣微腥。主要產地在湖北浠水縣蔡河、關口、望城等區。
葯用幼蛇乾燥軀體,性味甘溫,入肺經。功能祛風濕,鎮驚、攻毒。主治風濕關節酸痛、四肢還遂、口眼鼻斜、疥瘡、梅毒、惡瘤、破傷風等症。
它以身長五市寸以內的為一等口,頭部有毒腺,含有強烈的神經性毒,並含有溶血成分及血球凝集成分,但不含出血性毒。被它咬傷後,如不積極治療,在一、二天內,常麻痹死亡。因葯用部分是幼蛇,不能大量自然繁殖,需要很好保護成蛇資源。
金環蛇
分布於廣東、廣西、江西、雲南、福建、海南等省(區)。
喜歡活動濕熱地帶的平原丘陵、山地的森林中,近水域的水塘邊,溪流邊或山坡岩洞內和住宅附近,為夜行性蛇類,黃昏後出洞捕食其他蛇類,偶爾也吃蛇卵、魚、蛙、鼠類等。白天多不活動,常盤蜷著身體把頭藏在身下。它怕見光線,不主動攻擊人畜,性情亦溫馴,故少見有此種蛇傷病例。但幼蛇較兇猛、活躍。卵生,每次產8~12枚,多產於落葉堆或洞穴內,雌蛇有護卵的習性。
身體較粗大,一般長1~1.6公尺。頭橢圓形,略大於頭部,頭背黑色,有八字形紋斜過頭側。頭尾部有黑黃相間的寬環紋纏繞周身,黑環與黃環幾乎等寬。背脊有頭著隆起,背正中一行鱗片擴大呈六角形。尾較短,末端鈍圓。
它具有神經毒bungarotoxin及心臟毒,所以毒性強。
眼鏡王蛇
眼鏡王蛇多棲息於沿海低地到海拔1,800米的山區,多見於森林邊緣近水處,晝行夜伏,在我國主要分布於華南和西南地區。它的主要食物就是與之相近的同類——其他蛇類,所以在眼鏡王蛇的領地,很難見到其他種類的蛇,它們要麼逃之夭夭,要麼成為眼鏡王蛇的腹中之物。
可是這種在蛇的王國中所向無敵的、世界最大的前溝牙類毒蛇,一直被人類視為世界上最危險的蛇,卻難敵自然之最大、而又最貪婪的敵人——人類。長期以來眼鏡王蛇被人類捕捉殺戮,被人類作為餐桌上的美味、工藝品(蛇皮)以及葯物(蛇膽和毒液)。凡在野外被人類發現者,均遭捕殺,鮮有倖免。據統計1991和1992年僅廣西邊境,眼鏡王蛇的流通量分別達到36和18噸。目前,其種群數量已急劇下降,野外猶難得一見,處於瀕危狀況。 現在國內的部分動物園及養蛇場雖有飼養,但其飼養的眼鏡王蛇皆為野外捕捉;且由於多種原因,至今尚沒有在飼養下正常產卵孵化的報道;所飼養的蛇,往往在一、二年內死去,因此,通過繁殖以增加種群數量的目的一時尚難以達到。在這種情況下,保護眼鏡王蛇的自然生態環境,遏止或杜絕對野生眼鏡王蛇的捕殺,是眼鏡王蛇唯一生存下去的希望。然而眼鏡王蛇卻仍未被列入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即不受國家法律的保護,長此以往,眼鏡王蛇在我國將有絕滅之虞。
銀環蛇
身體背面為黑白兩色相間的斑紋,黑色斑紋較白色紋寬。頭部為橢圓形,與一般毒蛇三角形的頭部大不相同。重要特徵之一是其背上最中央一列鱗片較附近的鱗片為大,且呈六角形。
分布於低海拔的山區和平地,常在矮樹林、竹林、草原、農田、菜園、溪流及住家附近等環環境活動,尤其喜好靠近水邊的環境。大都在地面活動,不太會爬樹。
怕見光線,白天往往盤著身體不動,把頭藏於腹下,到晚上較為活躍。
行動緩慢,性情在毒蛇之中尚算溫和,遇到攻擊時常縮作一圈。除非受傷或遭到極為嚴重的威脅與干擾,否則很少主動攻擊人。
毒性劇烈; 屬於神經毒,致死率甚高,被咬後中毒者臉唇及舌頭出現嚴重水腫,嚴重時造成呼吸衰竭。雄蛇頭比雌蛇大,尾比雌蛇長。用手指從雄蛇泄殖孔稍後處向前擠壓會出現一對交接器,雌蛇則無。
原矛頭蝮
原矛頭蝮是蝮蛇的一種,絕大部分生活在非洲。是體型
小但很可怕的毒蛇
圓斑蝰
也叫:百步蛇
頭部成三角形,嘴間向上翹,頭頂成暗綠色,頭側黃色,背部由頭部至尾有黃褐色黑邊之菱形斑,黑邊在體兩側形成褐色三角斑,左右對稱而成沙漏狀,是台灣體型最大毒蛇。台灣最危險的蛇類,致死率占第一位。
其毒液屬於出血毒,可使人在二小時內死亡。
中毒症狀:
臨床上可見明顯血小板減少,患出極為疼痛,局部迅速瘀血、腫脹、起水泡與血泡,對循環系統有嚴重影響。
舟山眼鏡蛇
全長1000~2000 mm。具前溝牙的毒蛇。背面黑色、黑褐色或暗褐色,沒有或具有若干白色或黃白色窄橫紋,在幼體較為明顯。受驚擾時,前半身豎起,頸部扁平擴展,顯露出項背特有的白色眼鏡狀斑紋或此斑紋的各種飾變。腹面污白色,頸腹具灰黑色寬橫斑及其前方的兩個黑點。頭呈橢圓形,與頸區分不十分明顯,頭背具典型的9枚大鱗。沒有頰鱗;上唇鱗7枚,第三枚最大,它前切鼻鱗後入眶。第四、五兩枚下唇鱗之間嵌有一枚小鱗。背鱗平滑,中段21(19)行;腹鱗162~182,肛鱗完整或二分,尾下鱗38~53對
❺ 蛇的品種大全 108種
蛇[shé](蛇亞目動物的統稱),蛇是四肢退化的爬行動物的總稱,屬於爬行綱蛇目。正如所有爬行類一樣,蛇類全身布滿鱗片。所有蛇類都是肉食性動物。目前全球總共有3,000多種蛇類。
❻ 毒蛇有多少種
世界上最毒的蛇是貝爾徹海蛇,生活在澳大利亞西北部的阿什莫爾群島的暗礁周圍,它的毒性比任何陸地蛇大許多倍。陸地上最毒的蛇是澳大利亞西部的長1.3米的小型蛇,一條蛇的毒液能毒死25萬只老鼠。 它的毒性比任何陸地蛇大許多倍!
陸地上最毒的蛇是澳大利亞西部的最毒的陸生蛇就是內陸太攀蛇(以前叫內陸盾尖吻蛇) ,一條蛇的毒液能毒死25萬只老鼠。
從排毒量來說,最危險的蛇是眼鏡王蛇(好像俗名是過山風),排毒量大,而且基本無血
清可以救治,被咬三分鍾之內就可以見到佛祖(或者耶穌),在中英文的文籍裡面都有記載。
在非洲,黑曼巴是最富傳奇色彩及最令人畏懼的蛇類,不僅有著龐大有力的軀體, 致命的毒液, 更可怕的是它的攻擊性及驚人的速度. 民間有傳說它在短距離內跑得比馬還快, 更 有傳說一條遭圍捕的黑曼巴, 幾分鍾內竟殺死了13個圍捕它的人!雖然這只是傳說, 且先不論屬實與否, 但黑曼巴的確是世界上速度最快及攻擊性最強的蛇類.
國內傷人率較高的有尖吻蝮(五步蛇),舟山眼鏡蛇,東南亞傷人率最高的是圓斑蝰
❼ 廣西有哪些毒蛇
亞軍:廣西壯族自治區
廣西壯族自治區有92種蛇其中毒蛇30種,無毒蛇62種。廣西的蛇類有:鉤盲蛇,大陸海南閃鱗蛇,蟒蛇,青脊蛇,棕脊蛇,黑脊蛇,綠瘦蛇,無顳鱗腹鏈蛇,白眉腹鏈蛇,
銹鏈腹鏈蛇,腹斑腹鏈蛇,麗紋腹鏈蛇,坡普腹鏈蛇,棕黑腹鏈蛇,草腹鏈蛇,白眶蛇,廣西林蛇,絞花林蛇,繁華林蛇,尖尾兩頭蛇,盹尾兩頭蛇,翠青蛇,橫紋翠青蛇,過樹蛇,黃鏈蛇,赤練蛇,王錦蛇,灰蝮綠錦蛇,玉斑錦蛇,百花錦蛇,黑線紫灰錦蛇,三索錦蛇,紅點錦蛇,黒眉錦蛇,黑斑水蛇,中國水蛇,鉛色水蛇,黑背白環蛇,細白環蛇,頸棱蛇,菱斑小頭蛇,中國小頭蛇,紫棕小頭蛇,台灣小頭蛇,龍勝小頭蛇,飾紋小頭蛇,橫紋後棱蛇,廣西後棱蛇,掛墩後棱蛇,側條後棱蛇,山溪後棱蛇,福建後棱蛇,平鱗鈍頭蛇, 鈍頭蛇,緬甸鈍頭蛇,橫斑鈍頭蛇,福建頸斑蛇,紫沙蛇,橫紋斜鱗蛇,羅香崇安斜鱗蛇,福建斜鱗蛇,大陸花尾斜鱗蛇,灰鼠蛇,滑鼠蛇,頸槽蛇,北方紅脖頸槽蛇,尖口緣蛇,環紋華游蛇,赤練華游蛇,華游蛇,漁游蛇,烏梢蛇,金環蛇,銀環蛇,福建麗紋蛇,舟山眼鏡蛇,眼鏡王蛇,青環海蛇,環紋海蛇,小頭海蛇,淡灰海蛇,平頦海蛇,海蝰,白頭蝰,尖吻蝮,華東山烙鐵頭,菜花原矛頭蝮,原矛頭蝮,白唇竹葉青,泰國圓斑蝰。
❽ 毒蛇的種類有多少
700多種
❾ 世界上有多少種毒蛇,最好有圖片。
當今世界上有3000多種蛇,毒蛇600多種從毒液毒性來說,世界上最毒的蛇是生活在澳大利亞西北部的阿什莫爾群島的暗礁周圍的裂頰海蛇,它的毒性比任何陸地蛇大許多倍。 陸地上最毒的蛇是澳大利亞西部的最毒的陸生蛇就是內陸太攀蛇(以前叫內陸盾尖吻蛇) ,一條蛇的毒液能毒死25萬只老鼠。 從排毒量來說,最危險的蛇是眼鏡王蛇(好像俗名是過山風),排毒量大,而且基本無血清可以救治,被咬三分鍾之內就可以見到佛祖(或者耶穌),在中英文的文籍裡面都有記載。 在非洲,黑曼巴是最富傳奇色彩及最令人畏懼的蛇類,不僅有著龐大有力的軀體, 致命的毒液, 更可怕的是它的攻擊性及驚人的速度. 民間有傳說它在短距離內跑得比馬還快, 更有傳說一條遭圍捕的黑曼巴, 幾分鍾內竟殺死了13個圍捕它的人!(呵呵,我之前在它的圖片旁弄錯了)雖然這只是傳說, 且先不論屬實與否, 但黑曼巴的確是世界上速度最快及攻擊性最強的蛇類. 國內傷人率較高的有尖吻蝮(五步蛇),舟山眼鏡蛇,東南亞傷人率最高的是圓斑蝰 這三種在上面的圖片里都有,大家可以自己找找 另外,毒蛇咬傷的症狀可以是(神經毒):局部疼痛、腫脹、麻木,齒痕無滲液。出現四肢無力、流涎、惡心、吞咽困難、頭昏眼花、視力模糊、眼瞼下垂、復視、語言障礙、四肢癱瘓、呼吸淺慢,或有雙側瞳孔散大、對光反射消失、昏迷、抽搐。嚴重者可發生呼吸、心跳驟停 在非洲,黑曼巴是最富傳奇色彩及最令人畏懼的蛇類
❿ 蛇的種類及圖片
撫順的啊,呵呵!
你說的第一種花花綠綠的叫虎斑游蛇,
全棕色的叫烏梢蛇。
綠色的是翠青蛇,但肯定不是撫順本地的。
虎斑游蛇有微毒,但對人沒什麼傷害。
除非你是及其容易過敏的體制,會有危險,但沒什麼大事。
其他的蛇都沒有毒。
放心,撫順沒有什麼危險的毒蛇。
圖片,你把這些蛇的名字打上去都能網路搜索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