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地筍基本信息
地筍,又名地瓜兒、地瓜、地筍子、地蠶子、地藕、水三七、野三七、旱藕、銀條菜、甘露子、澤蘭、地參,屬於唇形科地筍屬。地筍的葯材來源是其根莖,地筍地上部分在夏秋兩季採收乾燥後作為常用的中草葯澤蘭,具有降血脂、通九竅、利關節、養氣血的功效。地筍的地下部分乾燥後作為葯材使用,其功能與名貴的冬蟲夏草相當。
地筍全草含有多種糖類,如澤蘭糖、葡萄糖、蔗糖、棉子糖、水蘇糖等,還含有蟲漆蠟、白樺脂酸、熊果酸和β-谷甾醇等化學成分。這些成分使得地筍在葯用上具有顯著的葯效,如降血脂、通絡活血、緩解關節疼痛等。其中,蟲漆蠟、白樺脂酸、熊果酸和β-谷甾醇等成分的葯理作用,進一步豐富了地筍的葯用價值,為臨床應用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地筍在傳統中草葯學中佔有重要地位,其豐富的葯用價值和獨特的化學成分使得它在現代葯學研究中也引起了廣泛的關注。隨著現代科技的發展,對地筍的深入研究有望揭示更多其葯效機理和應用潛力,為人類健康提供更多的自然療法。
(1)乾地筍圖片多少錢一斤擴展閱讀
地筍是唇形科、地筍屬多年生草本植物。地下根狀莖橫走,先端肥大,近紡錘形,於莖節處生根(須根)。地上 莖直立,四棱形,中空,一般不分枝。葉對生,長圓披針形,基部楔形,葉緣有深鋸齒,葉背有凹腺點。輪傘花序、小花唇形、白色。小堅果暗褐色、卵形,花期7~9月,果期9~11月。 春、夏季可採摘嫩莖葉涼拌、炒食、做湯,口味堪稱野菜珍品。根莖入葯,有活血,益氣之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