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現在買一頭豬要多少錢
截至2020年,一頭豬的價格在8000元-9000元之間。
目前我國的養豬行業也進入了瘋漲期,很多地方的養豬數量大減,減產的幅度高達40%以上,正是在產量降低的行情下,市場的豬價一直在不斷的攀漲中,雖說消費者也在抱怨著買不起,但生豬的產量不多,就算是抱怨也沒辦法。
另外,今年的屠宰企業冷凍的豬肉逐步的進入市場中,冷庫中的存量不多,而下半年對豬肉的需求量大大提升,且多個節日匯集,因此豬價會在短時間內大幅度上漲,豬價漲幅或超過70%以上。
注意事項:
1、養豬的成本比較高,很多人以2000元的價格購買仔豬,如果豬肉價格賣10元,那生豬收購價就是5-6元,如此一來養豬人可是血虧,因此這根本就不符合市場的波動,除非能從國外進口上千萬噸豬肉,但這是不可能的。
2、儲備肉的逐步釋放,也讓豬價跟著下跌,目前已有23萬噸儲備肉進入市場內,對穩定豬價還是很有幫助的。而進口的豬肉量也在增加,更是讓生豬的行情呈現出下跌狀態。而不少地方的限價令,對制約豬價的提升也起到積極作用。
2. 經濟蕭條的原因
經濟蕭條的原因:
首先,從美國的角度看,經常賬戶逆差的不斷擴大是其經濟結構與產業結構長期調整的必然結果。美國是世界上最早出現「產業結構軟化」趨向的國家。1958年,美國服務業增加值佔GDP比重首次超過50%,此後服務業與第一、第二產業的地位差距不斷擴大,20世紀70年代的石油危機進一步推動了其經濟結構調整進程。所以,從整個世界經濟運行的角度看,美國經濟結構與產業結構的這種先行調整及其所導致的其他國家產業比較優勢的變化,是其經常賬戶逆差擴大的根本原因。
其次,從全球角度看,戰後美國率先出現的結構調整使得世界范圍內的製造業生產重心,先向其他一些發達國家轉移,改變了兩者間的貿易關系和生產格局,出現了日本等國對美出口製造業產品,形成對美順差的「蕭條」局面。同時,西歐、日本等發達國家在美國引領下也開始了產業結構的升級調整過程,服務業比重逐漸擴大,製造業重心轉向資本品生產,在貿易自由化和其後的經濟全球化的推動下,發達國家逐漸將部分製造業產品尤其是消費品的生產轉移至新興工業化國家和其他發展中國家,從而在全球范圍內形成了服務業比重越高者為經常賬戶逆差而服務業發展相對滯後者則為順差的局面。
全球經濟蕭條,中國也不例外。長期以來,中國儲蓄過剩,物價水平就不可能向上走,處在結構調整的過程中,結構不平衡,有很多力量不會很順暢地在整個體系中傳導。現在全球經濟蕭條已經到了相當嚴重的程度,如果再不著手解決問題,將會對整個世界經濟的發展產生很大的負面影響。中國是一個發展中大國,又是一個發展較快、世人關注的國家,毫無疑問有責任維持和推動世界經濟的穩定增長。因此,高度重視全球經濟蕭條問題,並著手避免其進一步惡化十分必要。
經濟危機和經濟大蕭條的嚴重後果,具體有以下幾點:
1. 大量積壓的產品和食物被銷毀或傾倒,大量房屋、建築物空置或爛尾,這在1930年代、1970年代都曾有過。
2. 企業生產大幅度下降,利潤下滑、虧損增加;銀行的銀根緊缺,企業資金周轉不靈;社會信用制度受到嚴重破壞;中小企業和小型銀行紛紛破產,大量工人下崗,失業量劇增。金融危機出現。
3. 結構性通貨膨脹,推動貨幣貶值。一方面,生產性物資(鋼材、水泥等)、資本性資產(股票、房屋等)由於供過於求或無利可圖等原因,價格暴跌並長期低迷;另一方面,為推動出口,國內貨幣對外幣逐步貶值,造成生活資料進口困難(成本增加),且國內消費品生產會受到企業倒閉的破壞性影響,導致老百姓的生活資料價格上漲,進而推動結構性通貨膨脹,促使貨幣大幅貶值(這時,黃金將會再次王者歸來,成為國內、國際間結算的硬通貨)。
4. 大量持有股票、房產和生產資料的中產階級資產縮水,負債經營的會淪為貧民甚至「負翁」,很多人陰郁、自殺。一些不符合救濟條件的人,將撿垃圾為食。
5. 賣淫、搶劫、暴力、遊行、罷工將成為常態,更不用說道德滑坡了(大蕭條時華盛頓曾經有人為了防火員的工作,放火焚燒森林,其中就有衣冠楚楚的中產階級)。
6. 國內外的矛盾激化。國內表現為罷工、遊行、甚至革命,更有甚者,有些國家成了極端分子(極左、極右勢力)的天堂,導致獨裁者上台;國際上則表現為,強國對弱國盤剝加劇,地區局勢緊張,最後發展為戰爭。在歷史上,大蕭條呼喚強硬者,連貌似強硬的小說家海明威都曾經成為了被追捧的英雄。現在,由於發達國家沒有了殖民對象,國內就會爆發革命,馬列並不過時。
例外:在經濟大蕭條時,某些大宗產品,特別是戰略物資,不一定會像1930年代那樣暴跌,因為現在的資本是高度壟斷的,有壟斷就有壟斷價格,壟斷價格當然是為獲得高額利潤,大宗商品的波動,已經成為資本吞噬財富的主要手段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