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12歲的睾丸應該多大求圖求解
你好,中國成年人睾丸大小應在大約正常核桃大小,12~14歲未成年人睾丸應在正常鵪鶉蛋大小,男性正常搞完大小可以用OK手勢套睾丸,能合適套過,說明正常,太松或太緊,說明不正常。謝謝
❷ 生殖問題
你好
睾丸(testis)位於陰囊內,左右各一,一般左側略低於右側1cm。睾丸呈微扁的橢圓形,表面光滑,分內、外側兩面,前、後兩緣和上、下兩端。其前緣游離;後緣有血管、神經和淋巴管出入,並與附睾和輸精管的睾丸部相接觸。上端和後緣為附睾頭貼附,下端游離。外側面較隆凸,內側面較平坦。睾丸隨性成熟而迅速生長,至老年隨著性功能的衰退而萎縮變小。丸表面有一層堅厚
睾丸的結構
的纖維膜,稱為白膜,沿睾丸後緣白膜增厚,凸入睾丸內形成睾丸縱隔。從縱隔發出許多結締組織小隔,將睾丸實質分成許多睾丸小葉。睾丸小葉內含有盤曲的精曲小管,精曲小管的上皮能產生精子。小管之間的結締組織內有分泌男性激素的間質細胞。精曲小管結合成精直小管,進入睾丸縱隔交織成睾丸網。從睾丸網發出12~15條睾丸輸出小管,出睾丸後緣的上部進入附睾。
睾丸在人體的部位示意圖
特徵
睾丸屬男性內生殖器官。正常男性有
睾丸
兩個睾丸,分別位於陰囊左右側。睾丸呈卵圓形,色灰白。成人睾丸長3.5-4.5厘米,寬2-3厘米,厚1-2厘米,每側睾丸重10-15克。一般左側者比右側者低約1厘米。有的人睾丸一大一小,一高一低,如果差別不大,均屬正常。睾丸內有大量彎曲的精曲小管,其間含有間質細胞。精曲小管是產生精子的地方,一個人一生中產生的精子數目大得驚人,一次射精3-4毫升,含有3-4億個精子,少則也有1-2億個;一生中產生的精子數竟可達1萬億個以上。精子的產生易受溫度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如果睾丸周圍溫度過高或受到化學毒物的影響,精子的產生將出現障礙。間質細胞產生雄激素,與男性第二性徵、生理功能等密切相關。
生精
睾丸的內部結構,其外面被一層堅韌的組織包裹,稱為白膜,具有保護睾丸的作用。白膜增厚並向裡面延伸,將睾丸分隔成很多小室,這些小隔叫做睾丸縱隔,小室叫做睾丸小葉。正常男子一般有200~300個小葉,小葉裡面布滿了睾丸實質,是產生精子的地方,稱為曲細精管。若將睾丸實質切取一小塊置於顯微鏡下觀察,可以看見曲細精管是一條條的細管子。
成年人,每條曲細精管的直徑為150~250微米,每條的長度為30~70厘米,最長的可達150厘米。一個睾丸里約有300~1000條曲細精管,其總長度為200~300米,顯而易見,睾丸產生精子的基地是相當大的。每個睾丸小葉里的曲細精管合並為2~3條直的曲細精管,組成睾丸網,由此再合並成15~20條睾丸輸出小管與附睾相通,精子由此通道進進附睾發育成熟。曲細精管是產生精子的基地。這么細小的管子居然有這種神奇的能力,為什麼?真是難解其疑。這裡面有著相當復雜的細胞生物學和生物化學等微妙變化。至今,科學家仍在苦心地探求其緣。盡管如此,目前已經熟悉到了精子產生的基本過程。
曲細精管也稱生精小管,其內襯為生精上皮,它的外層為基底膜,裡面由兩種結構和功能不同的細胞組成。一種是處於各種不同發育階段的生精細胞,由它逐步發育成為精子。另一種是支持細胞;由於生精細胞附著於它的上面,它起到了支持、保護生精細胞的作用,並且它還吸取體內供給到此處的營養物質(包括氧氣),供給生精細胞,使之發育成精子,故此得名為支持細胞。 位於曲細精管之間的組織呈疏鬆狀,稱為間質,裡面有豐富的血管、淋巴管。間質是將人體內的營養物質供給到曲細精管處的必經之地。除此之外,裡面還有一種具有分泌雄性激素功能的細胞,叫做間質細胞。這種細胞雖小,可是功能驚人,它所分泌的雄激素分布到全身,維持男性性徵和男性性功能,同時有促使生精細胞發育成精子和促使人體的合成代謝的重要作用。
精子由睾丸產生後,在附睾內發育、成熟,並儲存於附睾和輸精管的近附睾段內。精子在睾丸里產生一般需74天,在附睾內成熟的時間為16天,總計約需要3個月的時間。精子在生殖道內存活的時間一般為28天,貯存過久則朽邁失往活力。男子大約在14歲時睾丸就開始產生精子,16~17歲達到性成熟時,就會出現遺精現象;40歲以後,生精能力逐漸減弱。
❸ 青春期男生要了解哪些常見的發育知識
青春期是男孩性分化和發育的第四個階段。此時由於性腺分泌充足的性激素,使第二性徵進一步發育,並使性腺功能得以完善,那麼青春期男生要了解哪些常見的發育知識呢?
一、青春期發育機制
青春期發育的機理不明,目前認為與體內的瘦素有關。
二、青春期開始的標志
青春期開始的標志是出現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GnRH)脈沖分泌峰。
但能看到的青春期啟動標志是睾丸的增大。睾丸開始增大的年齡為9~14歲,平均11.5歲。青春期前睾丸長徑通常《2cm。長徑超過2.5cm或容積大於5ml是青春期起動的標志。
三、青春期發育的分期
Tanner和Marshall將青春期發育的主要指標陰毛(PH)和男子(G)發育過程分為五期。
陰毛的發育可分為下列五個時期:①Ⅰ期(PH1):無陰毛期。②Ⅱ期(PH2):陰莖根部有少數著色不深的長毛生長。③Ⅲ期(PH3):毛色變黑,變粗,擴展至恥骨聯合。④Ⅳ期(PH4):毛的特徵和成人相同,但是覆蓋的面積較小,尚未擴展至股內側面。⑤Ⅴ期(PH5):毛的分布為倒三角形,向下已擴展至股內側面。
男性生殖器發育亦可分為下列五個發育時期:①Ⅰ期(G1):青春期前狀態。②Ⅱ期(G2):睾丸開始長大,長徑大於2.5cm。陰囊亦長大,膚色變紅。③Ⅲ期(G3):陰莖開始生長、增長、增粗,睾丸和陰囊進一步生長。④Ⅳ期(G4):龜頭開始發育,陰莖、睾丸和陰囊進一步生長,陰囊皮膚皺褶,色素加深。⑤Ⅴ期(G5):生殖器的大小和形態如成人。
整個青春期過程歷時4-5年,但生殖器官和陰毛的發育不同步,在生殖器發育之前已有陰毛生長或G4期仍無陰毛出現都可能是正常的。
四、青春期驟長
在青春期,身高生長加速,稱為青春期驟長。從驟長開始至生長停止,平均身高增長約28cm。
驟長最先表現為雙足的生長,4個月後是小腿,然後是大腿。腿達到最高生長速度後約6個月,軀幹才達到最高生長速度。在軀干達到最高生長速度前,身高已達到生長速度的最高點。
男孩驟長的動力是雄激素,生長激素(GH)亦有一定作用。同時還需要適量的甲狀腺激素和腎上腺皮質激素。
五、青春期發育的條件
正常青春期發育必須具備正常的內源性和外源性環境和條件。
內源性環境因素包括調節青春期發育的激素、局部旁分泌激素和細胞因子以及它們之間的正常調節關系。垂體、性腺的組織學和激素的靶細胞反應正常等。
外源性因素包括適當的體力活動和營養供應。如果體力活動過度、過少、營養不良或營養過剩均可影響正常的青春期發育。
六、青春期發育延遲
男孩14歲時雙側睾丸小於4ml,或15歲時陰毛未現稱為青春期發育延遲。
青春期延遲的發生率約5%,其中體質性發育延遲(家族性,無器質性病變)最常見,其他原因有原發性性腺功能減退(睾丸病變),繼發性性腺功能減退(下丘腦-垂體病變),雄激素受體不敏感等。
青春期延遲處理的重點是鑒別體質性發育延遲與繼發性性腺功能減退,很困難,要結合嗅覺、泌尿生殖系其他異常、家族性青春期發育延遲及GnRH試驗確定。
關於青春期發育延遲的處理時機意見不一。個人觀點,無論何種原因的青春期延遲,早治不如晚治,即早不過14歲,晚不過16-18歲!
對於體質性發育延遲是否需要治療,要考慮患兒的情況,為改善第二性徵及心理感受,可以短期應用睾酮,但也應在14歲後,以免骨骺提前癒合,影響身高。
以上就是倍領安全小編為您介紹青春期男生要了解哪些常見的發育知識的內容,本網兩性安全知識庫中還有很多關於成人性教育知識,感興趣的朋友可以繼續關注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