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鐵礦井下挖起來的石頭,見到這種石頭就快有鐵礦石可,幫分析一下這是什麼石頭,看見像翡翠,有價值嗎
你好; 我國不盛產翡翠(硬玉岩)原石 百份之90以上都是從緬甸國家進口而來 只有近緬甸的雲南省騰沖才有二~三個礦區 其它省份均沒有發現有 所以如果是撿來的機會為0 以圖片提供的信息來看 這只是一塊普通的石英石 由於它的成分比較復雜 所以有些人稱之為;雜石
翡翠行家評估鑒定獨立團路過評價一下
B. 這是什麼石頭,有磁性,鋼針劃有紅色粉未
就圖片觀察,這是鐵礦石(赤鐵礦),紅色粉末是氧化鐵。
凡是含有可經濟利用的鐵元素的礦石叫做鐵礦石。鐵礦石的種類很多,用於煉鐵的主要有磁鐵礦(Fe3O4)、赤鐵礦(Fe2O3)和菱鐵礦(FeCO3)等。
鐵都是以化合物的狀態存在於自然界中,尤其是以氧化鐵的狀態存在的量特別多。現在將幾種比較重要的鐵礦石提出來說明:
1、磁鐵礦(MagnetITe)
是一種氧化鐵的礦石,主要成份為Fe3O4,是Fe2O3和FeO的復合物,呈黑灰色,比重大約5.15左右,含Fe72.4%,O 27.6%,具有磁性。在選礦(Beneficiation)時可利用磁選法,處理非常方便;但是由於其結構細密,故被還原性較差。經過長期風化作用後即變成赤鐵礦。
2、赤鐵礦(Hematite)
也是一種氧化鐵的礦石,主要成份為Fe2O3,呈暗紅色,比重大約為5.26,含Fe70%,O 30%,是最主要的鐵礦石。由其本身結構狀況的不同又可分成很多類別,如赤色赤鐵礦(Red hematite)、鏡鐵礦(SPEcularhematite)、雲母鐵礦(Micaceous hematite)、粘土質赤鐵(Red Ocher)等。
3、褐鐵礦(Limonite)
這是含有氫氧化鐵的礦石。它是針鐵礦(Goethite)HFeO2和鱗鐵礦(LepidoCRocite)FeO(OH)兩種不同結構礦石的統稱,也有人把它主要成份的化學式寫成mFe2O3.nH2O,呈現土黃或棕色,含有Fe約62%,O 27%,H2O 11%,比重約為3.6~4.0,多半是附存在其它鐵礦石之中。
4、菱鐵礦(Siderite)
是含有碳酸亞鐵的礦石,主要成份為FeCO3,呈現青灰色,比重在3.8左右。這種礦石多半含有相當多數量的鈣鹽和鎂鹽。由於碳酸根在高溫約800~900℃時會吸收大量的熱而放出二氧化碳,所以我們多半先把這一類礦石加以焙燒之後再加入鼓風爐。
C. 鐵礦主要有哪些種類怎麼辨別各種鐵礦
鐵礦石的種類和特徵
陸地上可用來製取金屬的礦石大約有以下八大類:
(1)天然金屬礦,如金、銀、鉑、汞等貴金屬,常以單質形式存在;
(2)氧化物礦,如鋁礬Al2O3·nH2O、赤鐵礦Fe2O3和錫石SnO2等;
(3)碳酸鹽礦,如石灰石CaCO3、孔雀石Cu2(OH)2CO3等;
(4)硅酸鹽礦,如綠柱石Be3A12Si6O18、高嶺石(A12Si2O7·2H2O)等;
(5)硫酸鹽礦,如重晶石BaSO4、石膏CaSO4·2H20等;
(6)磷酸鹽礦,如磷酸鈣Ca3(PO4)2,和磷酸稀土礦等;
(7)鹵化物礦,如岩鹽NaC1、光鹵石KCl·MgC12·6H2O等;
(8)硫化物礦,如閃銀礦Ag2S、硫鐵礦FeS2、輝鉬礦MoS2等。
從礦石中製取金屬單質的過程叫做冶金。金屬作為材料,其價值不僅取決於它在地殼中的含量和獨特的性能,在很大程度上還取決於其冶煉的難易程度。例如,鋁已是人們熟悉的工業金屬,其蘊藏量居金屬的首位,應用也很廣,但在1886年以前,它比黃金還貴重。因為那時的鋁是用金屬鈉還原氧化鋁來製取的,成本極高。直到電解鋁法實際用於生產後,鋁才得以廣泛使用。
鐵在自然界中的分布很廣,主要以化合態存在,含鐵的礦石很多,具有冶煉價值的鐵礦石有磁鐵礦、赤鐵礦、褐鐵礦和菱鐵礦等。
識別鐵礦石的方法通常是利用其顏色、光澤、密度、磁性、刻痕等性質。
(1)磁鐵礦(Fe3O4)黑色,用粗瓷片在塊礦上刻劃時,留下的條痕是黑色的。具有磁性,密度為4.9—5.2g/cm3。
(2)赤鐵礦(Fe2O3)顏色暗紅,含鐵量越高,顏色就越深,甚至接近黑色,但是瓷片留下的刻痕仍然是紅色。不具磁性,成緻密塊狀或結晶塊狀(稱鏡鐵礦)產出,也有成土狀產出。密度為5—5.3g/cm3。
(3)褐鐵礦(2Fe2O3·3H2O)礦石有黃褐、褐和黑褐等多種顏色。瓷片的刻痕呈黃褐色。無磁性,密度為3.3—4g/cm3。
(4)菱鐵礦(FeCO3)有黃白、淺褐或深褐等顏色。性脆,無磁性,在鹽酸里有氣泡(CO2)放出。密度為3.8—3.9g/cm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