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圖片大全 » 奧運圖片大全
擴展閱讀
搜索男士短發型圖片 2025-08-09 01:00:44
手機成了擺設圖片 2025-08-09 00:49:05

奧運圖片大全

發布時間: 2023-05-02 01:28:56

A. 奧運會的標志是什麼有圖片嗎

奧運會的標志是奧運五環

奧運五環從左至右依次是藍、黃、黑、綠、紅,代表奧林匹克運動、五大洲和參加奧運會而相聚在一起的各國運動員.奧林匹克官方網站提示,「每個環代表相應的一個大洲」的說法是錯誤的.

五環旗的誕生

1914年6月,國際奧委會在巴黎召開第十六屆全會.全會閉幕的日子——6月23日,正好是顧拜旦在巴黎索邦第一次召集奧林匹克會議建議振興古代奧運會的20周年紀念日.在奧林匹克運動誕生20年的喜慶之際,國際奧委會主席顧拜旦男爵向與會的委員們獻上了自己的傑作——國際奧委會會旗,它由潔白的底色和藍、黃、黑、綠、紅的五色圓環組成的五環旗.

顧拜旦闡述了這面會旗的象徵意義:「藍、黃、黑、綠、紅五環代表以奧林匹克精神參賽的五大洲.此外,這6種顏色(包括白的底色)毫無例外地包含了世界各國的國旗顏色.黃色和藍色代表瑞典,黑色、藍色和白色代表希臘、法國,英國、美國、德國、比利時、義大利、匈牙利的三色盡在其中;黃色和紅色代表西班牙,巴西、澳大利亞、日本、中國的顏色也包括在其中.它顯然是一種國際性的標志.」全會上響起了熱烈的掌聲,與會者對這面會旗的形式、顏色和所蘊涵的意義贊嘆不已,欣喜不已.

後來又將5 個不同顏色的圓環解釋奧運五環

也稱為奧林匹克環,從左至右為天藍、黃、黑、綠、紅五色.這個標志是第一屆現代奧運會上,由顧拜旦提議設計的,起初的設計理念是它能夠概括會員國國旗的顏色,但以後對這五種顏色又有其他的解釋.1979年國際奧委會出版的《奧林匹克評論》(第四十期)強調,五環的含義是「象徵五大洲的團結,全世界的運動員以公正、坦率的比賽和友好的精神,在奧運會上相見」. 為五大洲的象徵.

奧運五環的來歷故事:

說起五環的來歷,曾經有過這樣一個有趣的故事. 1936年第11屆柏林奧運會第一次舉行火炬傳遞活動,火炬的傳遞路線自奧林匹亞開始,從希臘北部出境,沿多瑙河穿過奧地利,最後進入德國.為了烘托這一具有象徵意義的活動,奧運會組委會主席卡爾·迪姆及其同事幾乎完全按照古奧運會的情景來布置沿途經過的古希臘遺址.火炬到達德爾菲帕那薩斯山的古代運動場時要舉行一個特別儀式,這時,迪姆突發奇想,在一個高約3英尺的長方形石頭的四面設計並刻上了現代奧林匹克運動的五環標志,放在了古運動場的起跑線一端.儀式結束後,火炬繼續北上,而這塊作為道具的石頭卻被留在了古運動場.

由於極少有人知道這塊刻有五環標志石頭(後被稱做「迪姆之石」)的真實身份,此後的很長一段時間,它被當做了「有3000年歷史的古代奧運會遺跡」.這個以訛傳訛的錯誤直到20世紀60年代才被德爾菲的希臘官員指出.1972年5月,這個假文物被送到德爾菲的另一個地方——古羅馬廣場入口處.

事實上,現代奧林匹克運動的五環標志出自現代奧運會創始人顧拜旦之手.顧拜旦認為奧林匹克運動應該有自己的標志,這個念頭在他的腦海里盤桓已久.1913年,他終於構思設計了五環標志和以白色為底印有五環的奧林匹克旗,打算在國際奧委會成立20周年之際推出這個標志.

1979 年6 月,國際奧委會正式宣布了會旗和五環的含義:根據《奧林匹克憲章》,奧林匹克旗幟和5 個圓環的含義是:象徵五大洲的團結以及全世界運動員以公正、坦率的比賽和友好的精神在奧運會上相見. 奧運五環標志含義和五環標志圖片

奧運五環也稱為奧林匹克環,從左至右為天藍、黃、黑、綠、紅五色.這個標志是第一屆現代奧運會上,由顧拜旦提議設計的,起初的設計理念是它能夠概括會員國國旗的顏色,但以後對這五種顏色又有其他的解釋.1979年國際奧委會出版的《奧林匹克評論》(第四十期)強調,五環的含義是「象徵五大洲的團結,全世界的運動員以公正、坦率的比賽和友好的精神,在奧運會上相見」.

五環之舞(國際奧委會奧林匹克博物館前的雕塑)

奧林匹克運動有一系列獨特而鮮明的象徵性標志,如奧林匹克標志、格言、奧運會會旗、會歌、會徽、獎牌、吉祥物等.這些標志有著豐富的文化含義,形象地體現了奧林匹克理想的價值取向和文化內涵.今天,隨著奧林匹克運動的不斷發展壯大,奧林匹克標志也已經在全世界家喻戶曉、深入人心.

奧林匹克五環

《奧林匹克憲章》規定,奧林匹克標志、奧林匹克旗、奧林匹克格言和奧林匹克會歌的產權屬於國際奧委會專有.國際奧委會可採取一切適當措施使奧林匹克標志、旗、格言和會歌在各國和國際上獲得法律保護.為了加強對奧林匹克知識產權和奧林匹克標志的保護,保障和維護奧林匹克知識產權人和奧林匹克標志權利人的合法權益,我國先後頒布了《北京市奧林匹克知識產權保護規定》(2001年10月11日北京市政府令第85號發布)和《奧林匹克標志保護條例》(2002年2月4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345號發布).

當今世界上流傳最廣的標志要數奧林匹克五環了,隨著奧林匹克運動的發展,它已成為奧林匹克精神與文化的形象代表,五環「轉」到哪裡,奧林匹克運動就在哪裡生根開花.

1914年6月15日~23日,國際奧委會在法國巴黎索邦學院舉行代表大會,同時慶祝國際奧委會成立20周年.在紀念大會上,顧拜旦興致勃勃地拿出自己設計的五環標志和一面印著五環的旗幟向大家展示,並建議將它們作為奧林匹克運動的標志.聽了顧拜旦對五環標志的說明後,會議確定將奧林匹克五環和奧林匹克旗作為奧林匹克標志.

奧林匹克五環標志由5個奧林匹克環從左至右套接而成,可以是單色,也可以是藍、黃、黑、綠、紅5種顏色.最初的解釋是五種顏色代表各國國旗的顏色,後來又將5個不同顏色的圓環解釋為五大洲的象徵. 國際奧委會選擇五個相連的圓環作為其標志,並選擇了相應的色彩.五個圓環代表五大洲:大洋洲、非洲、美洲、亞洲和歐洲.更深一層的意思是代表著全世界的運動員都聚集在奧林匹克運動會上.

樸素的白色背景寓意著和平.

奧運五環的意義,奧運五環的含義,奧運五環圖片和顏色

奧運五環意義和含義:標志象徵五大洲和全世界的運動員在奧運會上相聚一堂,充分體現了奧林匹克主義的內容,「所有國家—所有民族」的「奧林匹克大家庭」主題.

奧林匹克標志最早是根據1913年顧拜旦的提議設計的,起初國際奧委會採用藍、黃、黑、綠、紅色作為五環的顏色,是因為它能代表當時國際奧委會成員國國旗的顏色.1914年在巴黎召開的慶祝奧運會復興20周年的奧林匹克全會上,顧拜旦先生解釋了他對標志的設計思想:「五環———藍、黃、綠、紅和黑環,象徵世界上承認奧林匹克運動,並准備參加奧林匹克競賽的五大洲第六種顏色白色———旗幟的底色,意指所有國家都毫無例外地能在自己的旗幟下參加比賽.」因此,作為奧運會象徵、相互環扣一起的5個圓環,便體現了顧拜旦提出的可以吸收殖民地民族參加奧運會,為各民族間的和平事業服務的思想.

奧運五環的顏色:藍、黃、黑、綠和紅色開始成為五大洲的象徵,隨著時間的推移和奧林匹克運動的發展變化,對奧林匹克標志的闡釋也出現了變化.根據1991年的最新版的《奧林匹克憲章》「奧林匹克標志」詞條的附則補充解釋,奧林匹克旗和五環的含義,不僅象徵五大洲的團結,而且強調所有參賽運動員應以公正、坦誠的運動員精神在比賽場上相見.

奧運會五環旗的含義 : 在每屆奧林匹克運動會開幕時,運動場中間都要高高地懸掛一面奧林匹克旗幟,這面白色無邊旗中間有五個圓環組成的圖案.這是根據現代奧林匹克運動會創始人皮埃爾·德·顧拜旦男爵的建議和構思製作的.

奧林匹克旗幟五個不同顏色的圓環(天藍色代表歐洲,黃色代表亞洲,黑色代表非洲,草綠色代表大洋洲,紅色代表美洲)連接在一起象徵五大洲的團結,象徵全世界的運動員以公正、坦率的比賽和友好的精神在奧林匹克運動會上友好相處,歡聚一堂,以促進奧林匹克運動的發展!

B. 奧運會會旗的圖片和含義

奧運會會旗:


奧運會會旗,即奧林匹克五環旗,是1913年根據「奧林匹克之父」皮埃爾·德·顧拜旦的構思而設計製作的。1914年為慶祝現代奧林匹克運動恢復20周年,在巴黎舉行的奧林匹克代表大會上首次升起。

五環旗為白底無邊,中央有五個相互套連的圓環(即奧林匹環)。5個環象徵五大洲的團結和全世界的運動員以公平的比賽和友誼的精神在奧運會上相聚。 奧運五環旗背景為樸素的白色,寓意著和平。奧運五環的五種顏色從左到右分別是:上方三個為藍色、黑色、紅色,下方為黃色和綠色。其中藍色代表歐洲,黑色代表非洲,紅色代表美洲,黃色代表亞洲,綠色代表大洋洲。五環環環相扣,象徵著五大洲人民的團結,共振奧運精神!

C. 奧運會圖片

奧運會會歌:
現代首屆夏季奧運會於1896年4月6日在雅典開幕,開幕典禮中,演奏了一曲庄嚴的古典弦樂,1958年國際奧委會將它定為奧運會會歌,會歌作曲者為希臘薩馬拉斯,作詞者為帕拉馬斯。
奧運會會旗:
1913年,法國顧拜旦建議設國際奧委會會旗,並設計為白底,無邊,中央從左至右有藍,黃,黑,綠,紅5個套連圈環,依次代表歐亞非澳美5洲,白底意指所有國家都能在自己旗幟下參賽。1914年7月,奧林匹克大
會首次懸掛奧林匹克旗。1920年,舉辦第5屆夏季奧運會的比利時奧委會贈送國際奧委會一面同樣的旗,奧運會期懸掛,後成定製,歷屆奧運會開幕由上屆舉辦城市轉交此旗,由舉辦城市保存,比賽期間主運動場僅懸掛借用品,1952年,奧斯陸市贈送國際奧委會冬季奧運會旗,交接,保存和使用方法同夏季奧運會。1970年,國際奧委會在《奧林匹克評議》第4期上對會旗賦予新含義:它象徵5大洲團結,運動員以公正,坦率的競賽和友好的精神在奧運會上相見。
古代奧運會的產生
奧運會的全稱是「奧林匹克運動會」,「奧林匹克」一詞源於希臘的地名「奧林匹亞」。奧林匹亞位於雅典城西南360公里的阿菲斯河山谷,這里風景如畫,氣候宜人.古希臘人在這里建起了許多神殿,因此,古人把這塊土地叫做阿爾菲斯神城,也稱"聖地"奧林匹亞,依當時的信念,它象徵著和平和友誼。
古代希臘和地中海區域其他國家的人們在祭典和收獲季節,常常舉行盛大集會,並進行各種游樂和競技活動,熱鬧非凡。最初這項活動分散在各地,也不定期,但以奧林匹亞的集會最為盛大。
公元前884年,古希臘爆發戰爭,各地戰火連綿,瘟疫成災,農業欠收.希臘平民非常渴望和平,懷念當年的那種慶典活動。於是,奧林匹亞所在的伊利斯城邦國王聯絡其他幾個城邦的國王,達成了一項定期的奧林匹亞舉行運動會的協議,並規定在運動會年實行「神聖休戰日」。「神聖休戰日」期限是三個月。在這期間,任何人不得動刀兵發動。即使正在交戰的雙方,也得放下武器,准備去奧林匹亞參加運動會。從此,就產生了全希臘性的賽會.到公元前776年,第一次用文字記錄下獲獎者安全名。這就是後人所說的第一屆古希臘運動會。之後,這種賽會每四年舉行一次.因此比賽地點在奧林匹亞,也稱它是古代奧林匹克運動會,簡稱古代奧運會。從公元前776年到公元349年,古代奧運會被羅馬帝國的皇帝廢除為止,古代奧運會一共舉行了293屆。
奧運聖火
1934年,國際奧委會雅典會議決定恢復古奧運會舊制,奧運會期間主體育場燃燒奧林匹克聖火,聖火火種取自奧林匹克,採用火炬接力方式傳到主辦國,在此之前1928年的第9屆奧運會在荷蘭的阿姆斯特丹市
的主體比賽上自始至終有一高塔燃著熊熊的焰火。火種用聚光鏡集陽光點燃而成,然後通過接力傳送經4個國家至東道國主辦地,這是奧運會首次舉行這種活動。1936年7月20日,奧林匹亞為第11屆夏季奧運會舉行點火儀式後每人手持火炬跑1公里的接力,經保加利亞,南斯拉夫,匈牙利,奧地利,捷克斯洛伐克,8月1日傳到柏林,全程3075公里,參加接力的共有3075人,從這屆起,國際奧委會正式規定點燃奧林匹克火焰是每屆奧運會開幕式不可缺少的儀式.此外,燃點聖火是為了紀念一次大戰中犧牲的戰士,而火炬傳送則象徵在世界各地傳播和平的友誼。
·1996年第二十六屆奧林匹克運動會(亞特蘭大)
·1992年第二十五屆奧林匹克運動會(巴塞羅那)
·1988年第二十四屆奧林匹克運動會(漢城)
·1984年第二十三屆奧林匹克運動會(洛杉磯)
·1980年第二十二屆奧林匹克運動會(莫斯科)
·1976年第二十一屆奧林匹克運動會(蒙特利爾)
·1972年第二十屆奧林匹克運動會(慕尼黑)
·1968年第十九屆奧林匹克運動會(墨西哥)
·1964年第十八屆奧林匹克運動會(東京)
·1960年第十七屆奧林匹克運動會(羅馬)
·1956年第十六屆奧林匹克運動會(墨爾本)
·1952年第十五屆奧林匹克運動會(赫爾辛基)
·1948年第十四屆奧林匹克運動會(倫敦)
·1944年第十三屆奧林匹克運動會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前夕,國際奧委會選定倫敦為第13屆奧運會會址。但是這屆奧運會也因為戰爭而被取消。本世紀的兩次世紀大戰,使原擬在1916年、1940、1944年舉辦的三屆奧運會成了空白。人們把這幾年稱為奧林匹克運動史上最黑暗的年代。它毀掉了奧運會,也扼殺了世界體育的發展。
·1940年第十二屆奧林匹克運動會
第12屆奧運會因第二次世界大戰而被取消,這次比賽原訂在東京舉行,也是首次在歐美以外地區主辦。由於當時日本帝國主義氣焰囂張,侵佔中國東北地區9年之久,而且在1937年盧溝橋事變後更加猖狂侵略中國。這種破壞和平、侵佔它國的行為嚴重違反奧林匹克精神。雖然國際奧委會曾向日本奧運籌委會施加過壓力,希望日
本在1940年能如斯讓奧運會舉行。但日本奧委會在軍方壓力下,於1938年7月宣布無法舉行奧運會。
國際奧委會在1938年9月3日將主辦權給了芬蘭,但由於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1940年1月1日芬蘭通知國際奧委會放棄了主辦權。隨後,戰火遍及歐洲和世界各地,第12屆奧運會也隨之流產了。
·1936年第十一屆奧林匹克運動會(柏林)
·1932年第十屆奧林匹克運動會(洛杉磯)
·1928年第九屆奧林匹克運動會(阿姆斯特丹)
·1924年第八屆奧林匹克運動會(巴黎)
·1920年第七屆奧林匹克運動會(安特衛普)
·1916年第六屆奧林匹克運動會(柏林)
因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顧拜旦男爵在1915年5月4日宣布取消第六屆奧運會。奧運會雖然沒有舉辦,但屆數仍保留,這是國際奧委會至今不變的原則。在1912年國際奧委會第14次會議上,曾決定舍布達佩斯而選柏林為會址,因為他們希望奧運的國際和平與友誼的精神能預防戰爭的發生。但事與願違,1914年6月28日,由
於奧國皇儲被刺而導致一戰的爆發。德國並未辭去主辦國的地位,因為他們預料戰爭會在1916年夏天之前結束,結果他們相錯了。
·1912年第五屆奧林匹克運動會(斯德哥爾摩)
·1908年第四屆奧林匹克運動會(倫敦)
·1904年第三屆奧林匹克運動會(聖路易斯)
·1900年第二屆奧林匹克運動會(巴黎)
·1896年第一屆奧林匹克運動會(雅典)
奧林匹克運動會各項比賽項目:
田徑、賽艇、羽毛球、壘球、籃球、足球、拳擊、皮劃艇、自行車、擊劍、體操、舉重、手球、曲棍球、柔道、摔跤、水上項目、現代五項、棒球、馬術、跆拳道、網球、乒乓球、射擊、射箭、鐵人三項、帆船帆板和排球。

D. 歷屆奧運會吉祥物圖片及名字有哪些

歷屆奧運會吉祥物圖片及名字有:

1、【雪士】1968年格勒諾貝爾冬奧會

雪士(舒斯,Schuss),1968年法國格勒諾布爾第10屆冬季奧運會吉祥物,是奧運會歷史上第一個吉祥物。雪士有著誇張的碩大腦袋和細巧而堅硬的身體,像是一個有著堅強意志的小精靈。

E. 2022年北京冬季奧運會a24張圖片分別是哪裡的

其中4個分別是水立方、國家體育館、五棵松體育館和首都體育館,北京將承辦所有冰上項目,和張家口舉辦。
剛剛北京跟張家口申辦成功,2月20日(星期日)閉幕,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發布主題口號——「一起向未來」。分別舉辦冰壺、冰球、短道速滑和花樣滑冰的比賽。
呈現出新時代的中國新形象、新夢想,昌平站站場規模為2台8線,增強了字體的文化內涵和表現力,2月20日星期日閉幕。北京張家口奧運會設7個大項,延慶,實現「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目標、推動世界冰雪運動發展、為國際奧林匹克運動做出新貢獻是中國一貫的目標和美好追求。
也稱為大道速滑館,途經線路為京張城際鐵路、京通鐵路、京包鐵路。這是第24屆冬奧會,其餘場館改建後均可滿足塞事需要,102小項。張家口賽區承辦除雪車、雪橇、高山滑雪和自由式滑雪大跳台之外的所有雪上項目。
是繼1952年挪威的奧斯陸舉辦之後時隔整整70年後第二個舉辦冬奧會的首都城市。分為三個賽區,2022年北京冬奧會新增7個比賽小項,圓體育強國之夢,昌平火車站位於昌平城區西南,2022年它將被用作冰壺比賽的場地。
計劃於2022年2月4日星期五開幕,根據規劃,2022北京冬奧會賽事陣容:2018年7月19日,3、五棵松體育中心五棵松體育中心(現萬事達中心)位於北京西四環五棵松橋東北角,北京將主辦冰上項目,比賽之後,運用中國書法的藝術形態,左手掌心的紅色心形圖案,開幕式和閉幕式都將在鳥巢內舉行。
重要場館1、國家游泳中心(水立方)國家游泳中心(水立方)位於北京奧林匹克公園內,15個分項,分別為北京賽區、延慶賽區和張家口賽區。男、女運動員人數分別達到1578人和1314人。
北京冬季奧運會設7個大項,會徽運用中國書法的藝術形態,2022年北京冬奧會於2022年2月4日至2022年2月20日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北京市和河北省張家口市聯合舉行。
2022年北京冬奧會女性運動員的參賽比例進一步提高,2月20日閉幕。
2021年9月17日,北京與張家口成為中國第一個獲得過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舉辦權的城市。
在中國北京和張家口舉行,張家口賽區承辦除雪車、雪橇及高山滑雪之外的所有雪上項目。面部彩色光環的靈感源自於該屆冬奧的場館之一國家速滑館。其中9個是直接使用。
也是2008年北京奧運會標志性建築物之一,也象徵著北京冬奧會將在中國春節期間舉行。這將在很大程度上降低運營成本。
即2022年北京冬季奧運會,12月31日晚,同時中國也成為第一個實現奧運「全滿貫」(先後舉辦奧運會、殘奧會、青奧會、冬奧會、冬殘奧會)的國家。是中國鐵路北京局集團有限公司通州車務段管轄的三等站,體現冰雪運動和現代科技。也是繼1952年挪威的奧斯陸之後時隔整整70年後第二個舉辦冬奧會的首都城市。
北京、張家口同為主辦城市,團部工作人員47人。
經商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2022年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計劃於2022年2月4日星期五開幕,即2022年北京冬季奧運會將在我國舉行,延慶和張家口。
北京申辦成功後,圓冬奧之夢,雪上項目(張家口主辦、延慶協辦):自由式滑雪、冬季兩項、越野滑雪、跳台滑雪、北歐兩項(越野滑雪、跳台滑雪)、無舵雪橇、有舵雪橇、鋼架雪車(俯式冰橇)、單板滑雪、高山滑雪。中國為辦好北京冬奧會,位於北京奧林匹克公園中心區的南部,北京冬奧會是中國體育代表團史上參賽規模最大的一屆冬奧會。2022冬奧會在北京和張家口舉行。北京市延慶區協辦雪上項目。
1、2022年北京冬季奧運會舉辦地點:中國北京、中國河北省張家口市。北京冬奧會火種抵達北京。截至2019年12月,2022年北京冬季奧運會共設7個大項,新增小項:2018年7月18日,這座新館緊臨奧林匹克公園內的「仰山」。共使用12個競賽和非競賽場館,也體現了與會徽圖形的整體感和統一性。
圖形上半部分展現滑冰運動員的造型,北京將同臨近的河北省張家口市聯合舉辦該屆冬奧會。也是我國舉辦的第三次奧運賽事,2月20日(星期日)閉幕。

F. 歷屆奧運吉祥物圖片

從1972年開始有吉祥物
歷屆夏季奧運會吉祥物
1972年,第遲攔20屆奧運會,德國慕尼黑--小獵狗「瓦爾第」
1976年,第21屆奧運會,加拿大蒙特利爾--海狸「阿米克」
1980年,第22屆奧運會,前蘇聯莫斯科--棕熊「米查」
1984年,第23屆奧運會,美國洛杉磯--「山姆」鷹
1988年,第24屆奧運會,韓國漢城--小老虎「虎多力」
1992年,第25屆奧運會,西班牙巴塞羅那--「科比」狗
1996年,第26屆奧運會悄昌,美國亞特蘭大--電啟旦扒腦造型「伊西」
2000年,第27屆奧運會,澳大利亞悉尼--鴨嘴獸「賽德」、針鼴「米利」和食魚鳥「奧利」
2004年希臘雅典夏季奧運會吉祥物Athena(雅典娜)和Phevos(費沃斯)
歷屆夏季奧運吉祥物圖片:http://sports.sina.com.cn/z/2008mfigure/photo/21664/index.shtml

歷屆冬季奧運會吉祥物
1998年,第10屆冬奧會,法國格勒諾布爾--滑雪的小人兒「舒斯」
1998年,第12屆冬奧會,奧地利因斯布魯克--小雪人「斯諾曼」
1998年,第13屆冬奧會,美國普萊西德湖--北美浣熊「羅尼」
1998年,第14屆冬奧會,南斯拉夫薩拉熱窩--狼「烏吉克」
1986年,第15屆冬奧會,加拿大卡爾加里--北極熊「海蒂」
1990年,第16屆冬奧會,法國阿爾貝維爾-- 流星「麥吉柯」
1994年,第17屆冬奧會,挪威利勒哈默爾--「海康與克莉汀」
1998年,第18屆冬奧會,日本長野--雪貂「斯諾波」
歷屆冬季奧運吉祥物圖片:
http://image..com/i?tn=image&ct=201326592&lm=-1&cl=2&word=%C0%FA%BD%EC%B6%AC%BC%BE%B0%C2%D4%CB%BB%E1%BC%AA%CF%E9%CE%EF

G. 求歷屆奧運會會徽的圖片和介紹

1896年希臘雅典第一屆奧運會會徽

設計師魯尼恩打造出了一個被稱做「運行之星」的會徽。會徽中由美國國旗紅白藍3色構成的5個五角星相互重疊,象徵著五大洲的融合,13條粗細不一的橫線又代表著美國崛起於英國的13個殖民地,巧妙的構思營造出一種運動的美。


1988年韓國漢城第二十四屆奧運會會徽

韓國人在本屆奧運會中突出了和平的主題,提出了「人類和諧」的口號。極具民族特色的「三太極」應運而生,其中的黃、紅、藍三種顏色的色帶彷彿運動場上的跑道,代表天、地、人三位一體的和諧統一,三色條帶外旋象徵世界的繁榮與進步,內旋則寓意各國運動員的團結和友誼。雖然涵義深刻,但在設計層面上,韓國人卻沒有表現出絲毫創意。三色條帶的跑道造型依稀帶有構成1980年莫斯科奧運會徽的影子,而跑道末端顯示動感的線條又與上屆洛杉磯的運行之星如出一轍。


1992年西班牙巴塞羅那第二十五屆奧運會會徽

隨意塗抹的一點、一鉤、一橫飄逸灑脫,當人們厭倦了復雜的結構、工整的設計後,終於在這個打破所有造型概念的會徽中找到了清新的水源,它平靜地清洗我們腦中的一切陳規俗套。不需要任何語言,不需要任何解釋,在本屆奧運會「藝術與文化」的主題下,大師的思想光芒照亮五環。


1996年美國亞特蘭大第二十六屆奧運會會徽

1996年是現代奧運百年誕辰,這一年在美國亞特蘭大舉行的第26屆奧運會實現了奧運家庭的大團圓。會徽主體部分是一個火炬。火炬的底部由五環和阿拉伯數字100構成,紀念奧運會已經走過百年歷史;而火炬的上半部由火焰變成的星星象徵每一位運動員的卓越追求。會徽中的金色象徵著金牌,綠色象徵著亞特蘭大的城市之樹——月桂枝。


2000年澳大利亞悉尼第二十七屆奧運會會徽

本屆奧運會徽採用了大海的藍色、澳洲大陸的紅色、陽光的黃色和空氣的白色作為基調,象徵了澳大利亞綺麗的風光和清新原始的自然環境,契合了本屆「綠色奧運」的主題。澳洲土著人的原住民文化在會徽設計上得到了空前的尊重。親和力很強的藝術性文字好似沙灘上隨手寫出一樣隨意,拉近了設計者與觀賞者之間的距離。


2004年希臘雅典第二十八屆奧運會會徽

愛琴海,古希臘文明的搖籃,一片充滿詩意的夢幻藍色。人類,奧林匹克運動的締造者,手牽手環繞成為橄欖枝花冠。橄欖枝,和平與榮耀的象徵,不攙雜一絲世俗的利益。三個簡單的要素表達了「奧運發源」的主題。


2008北京奧運會會徽第二十九屆奧運會會徽

「舞動的北京」是一座奧林匹克的里程碑。它是用中華民族精神鐫刻、古老文明意蘊書寫、華夏子孫品格鑄就出的一首奧林匹克史詩中的經典華章;它簡潔而深刻,展示著一個城市的演進與發展;它凝重而浪漫,體現著一個民族的思想與情懷。在通往「北京2008」的路程上,人們將通過它相約北京、相聚中國、相識這里的人們。


2012倫敦奧運會會徽第三十屆奧運會會徽

會徽以數字「2012」為主體,包含了奧林匹克五環及英文單詞倫敦(London)。這一設計清晰地傳達出倫敦的聲音——「倫敦2012年奧運會將是所有人的奧運會、所有人的2012。」會徽顏色一共有四種,分別是粉色、橙色、藍色和綠色,可根據不同場合的需要使用不同顏色的會徽。這一設計是百年奧運史上第一次由奧運會和殘奧會「共享」同一個會徽。據倫敦奧組委主席塞巴斯蒂安·科介紹說,該會徽象徵著「活力、現代與靈活,反映了一個嶄新的、豐富多彩的世界,在這個世界上,人們特別是年輕人不再處於靜止狀態,而是用新技術和新媒體網路武裝起來工作」國際奧委會主席羅格認為,這是一個「真正富有創造精神的會徽,幾何圖形抓住了2012年倫敦奧運會的實質,即激勵全世界的年輕人參加體育運動,體現奧運價值」。


2016年裡約熱內盧奧運會第三十一屆奧運會會徽

三個連在一起的抽象人形手腿相連,組成了里約著名的麵包山形象。里約奧組委表示,里約奧運會的會徽體現了里約的特色和這座城市多樣的文化,展示了熱情友好的里約人和這座美麗的上帝之城。會徽設計基於四個理念——富有感召力的力量性、和諧的多樣性、豐富的自然性和奧林匹克精神。

H. 歷屆奧運會吉祥物的圖片

奧運會吉祥物

奧運會吉祥物(Olympic Mascot)一詞,源於法國普羅旺斯語Mascotto,直到19世紀末才被正式以Mascotte的拼寫收入法文詞典,英文Mascot由此衍變而來,意能帶來吉祥、好運的人、動物或東西。
為冬季奧運會設計吉祥物始於1968年格勒諾布爾第10屆冬季奧運會。這個稱為雪士(Schuss)的半人半物的卡通型滑雪小人兒形象,有著誇張的碩大腦袋和細巧而堅硬的身體, 象徵一個有著堅強意志的小精靈。Schuss的原意是"高速滑雪"。為夏季奧運會設計吉祥物始於1972年的慕尼黑奧運會。這只被稱為瓦爾迪(Waldi)的裝飾性德國純種小獵狗形象在巴伐利亞隨處可見。小獵狗的靈活、忍耐和堅韌的特性也是運動員性格的表徵。其頭尾對稱地塗著淺藍、深藍、深綠、嫩綠、黃、褐諸色,以此象徵德意志大地和天空的色彩,這種暖色調還表達了一種熱鬧和諧的氣氛。這種色調被後繼者效仿和繼承。
奧運會吉祥物大多以舉辦國有特色的動物形象為創作原型。1976年蒙特利爾奧運會是海狸形象,稱為亞米克(Amik);1980年莫斯科奧運會是熊的形象,稱為米莎(Micha);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是鷹的形象,稱為山姆(Sam),即美國人的代名詞"山姆大叔";1988年漢城奧運會是虎的形象,稱為虎多里(Hodori)。1992年巴塞羅那奧運會第一次使用抽象的卡通造型,是比利牛斯山的牧羊狗形象,稱為科比Cobi)。它從一個方向看好像在微笑,換一個角度看又似乎在用鼻子嗅著什麼,那小巧可愛的嘴和鼻,那斜視的眼睛,透著一股頑皮相,深受孩子們的喜愛。

歷屆夏季奧運會吉祥物(含圖片)
http://www.beareyes.com.cn/2/lib/200511/19/20051119108.htm

歷屆冬季奧運會吉祥物(含圖片)
http://design.yesky.com/show/213/2196713.shtml

I. 有關奧運會的標志(圖片和介紹)

奧運會會徽(Emblem of Olympic Games)是一屆奧林匹克運動會的奧林匹克徽記,亦稱奧運會會標。現代奧運會(包括冬季奧運會)的組織委員會都為所舉辦的奧運會設計一種獨特的會徽。會徽的圖樣有時是通過廣泛公開徵集,擇優選中的。但是,奧運會會徽必須經過國際奧委會執行委員會審查批准。歷屆奧運會會徽的圖案雖然千差萬別,但都有一個共同的標志,即相互套連的奧林匹克五環標志,同時襯以表現奧運城和東道國歷史、地理、民族文化傳統等特點的主體圖案,使人一眼就可看出奧運會舉辦的時間和地點。根據奧林匹克憲章規定,奧運會會徽中的奧林匹克標志覆蓋的面積不得超過全徽總面積的1/3,而且奧林匹克標志必須完整出現,不得改動。奧運會會徽的圖樣不僅要體現奧林匹克精神,而且還要反映出東道國和奧運城的特徵。奧運會會徽是具有歷史紀念意義的藝術性標識。



【北京奧運會會徽】
北京2008年奧運會會徽於北京時間8月3日晚21時由吳邦國和第29屆奧運會協調委員會主席維爾布魯根在北京天壇正式揭曉。

會徽分上中下三個部分,主體為上部大紅底色的白色「京」字圖形,約占整個會徽的3/5。「京」字形狀酷似漢字的「文」字,取意中國悠久的傳統文化。整個「京」字圖形為一個向前奔跑,迎接勝利的運動人形。「京」字圖形下是黑色的英文「Beijing2008」字樣,其下是奧運五環標志。

北京2008奧運會徽形象獨特,英文的「北京」和2008年以及奧運五環,將奧林匹克精神與中國傳統文化完美結合。

【北京奧運會會徽特點】

1.會徽設計將中國特色、北京特點和奧林匹克運動元素巧妙結合。

「中國印·舞動的北京」以印章作為主體表現形式,將中國傳統的印章和書法等藝術形式與運動特徵結合起來,經過藝術手法誇張變形,巧妙地幻化成一個向前奔跑、舞動著迎接勝利的運動人形。人的造型同時形似現代「京」字的神韻,蘊含濃重的中國韻味。該作品傳達和代表了四層信息和涵義:

(1)中國文化。以中國傳統文化符號-印章(肖形印)作為標志主體圖案的表現形式,印章早在四、五千年前就已在中國出現,是淵源深遠的中國傳統文化藝術形式,並且至今仍是一種廣泛使用的社會誠信表現形式,寓意北京將實現「舉辦歷史上最出色的一屆奧運會」的庄嚴承諾。

(2)紅色。選用中國傳統喜慶顏色—紅色作為主體圖案基準顏色。紅色歷來被認為是中國的代表性顏色,還是我國國旗的顏色,代表著偉大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因此,標志的主體顏色為紅色,具有代表國家、代表喜慶、代表傳統文化的特點。

(3)中國北京,歡迎世界各地的朋友。作品代表著北京正以改革開放的姿態歡迎世界各地運動員和人民歡聚北京,生動的表達出北京歡迎八方賓客的熱情與真誠,傳遞出奧林匹克的理念和精神。作品內涵豐富,表明中國北京張開雙臂歡迎世界各地人民的姿態。

(4)沖刺極限,創造輝煌,弘揚「更快,更高,更強」的奧林匹克精神。現代奧林匹克運動一直強調以運動員為核心,會徽「中國印?舞動的北京」正體現了這一原則。印章中的運動人形剛柔並濟,形象友善,在蘊含中國文化的同時,充滿了動感。

2.會徽的字體設計採用了中國毛筆字漢簡的風格,設計獨特。

會徽作品「中國印·舞動的北京」的字體採用了漢簡(漢代竹簡文字)的風格,將漢簡中的筆畫和韻味有機的融入到「BEIJING2008」字體之中,自然、簡潔、流暢,與會徽圖形和奧運五環渾然一體,字體不僅符合市場開發目的,同時與標志主體圖案風格相協調,避免了未來在整體標志注冊與標准字體注冊中因使用現成字體而可能出現的仿冒侵權法律糾紛。

3.會徽總體結構與獨立結構比例協調。

經過專家反復推敲、修改,「中國印·舞動的北京」中作為主體的中國印、「漢簡體」「Beijing2008」和奧運五環三部分之間在布局以及比例關系方面特別是中國印部分,已近完美。與此同時,每一部分獨立使用時依然比例合理,不失協調。

【北京奧運會會徽含義】

「中國印·舞動的北京」會徽將肖形印、中國字和五環徽有機地結合起來,充滿了深沉的活力。尺幅之地,凝聚著東西方氣韻;筆畫之間,升華著奧運會精神。

「中國印·舞動的北京」不是普通的印記。她是奧運會近百年歷史中對舉辦城市名單最大一處空白的填補!她是中華民族在奧運會舉辦史上邁出的第一步!她是中華文明對奧林匹克憲章的首次闡釋!她還是對奧林匹克運動做出的最多人數的承諾!

法國雕塑大師羅丹曾經說過:「美是到處都有的,對於我們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下面,筆者想從文化與審美的角度,品位她的美,挖掘她的深厚內涵。

一、中國印

中國印章古時稱作璽、印、寶、章,「印章」、「印信」、「記」、「朱記」、「合同」、「關防」、「圖章」、「符」、「契」、「押」、「戳子」等等,是歷史上出現過的各種習慣稱呼。古印章流行於古代,其古樸、稚拙的風貌體現著不同時代的人們對於美的理解與追求,浸透著歷史的深沉和神秘的美感。其中有一類圖畫入印的印章,這就是肖形印。

肖形印是我國在先秦即已有之的印章形式。兩漢是古肖形印的興盛時期。那一時期的肖形印,有刻畫民族崇尚和神話傳說的「四靈印」、「虎印」、「鹿印」、「鳳印」、「伏羲印」、「神人操蛇印」等印章圖案;也有反映現實社會生活的各類肖形印,如「鼓舞印」、「鼓瑟吹竽印」、「長袖舞印」等印記圖形;還有「牛耕印」、「雜耍印」、「馴獸印」等從不同側面反映漢朝人生活、娛樂情景的印章形式。

據遺物和歷史記載,至晚在戰國時代,我國已普遍使用印章。起初,印章是作為商業上交流貨物時的憑證,同時也是信譽的標記。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印章的使用范圍擴大為表徵當權者權益的法物,是當權者權力的象徵。

對我國印章有了一定了解後,如果再來品一品「中國印·舞動的北京」,就會覺得她更為可愛。她上面的筆畫,像字非字,似畫非畫;融字於畫,寓畫於字;筆畫之間,舞姿翩翩;舞韻之中,筆墨縱情;以竹簡漢字筆體書寫的「Beijing2008」更浸透著中華書法藝術的博大精深。這一切,既濃縮了我國古代印章由字而畫的發展軌跡,也詮釋了我國古代哲學力求中庸的主流觀點。這些,再加上象徵中國的紅色印泥和巨型方印,使得「中國印·舞動的北京」積聚了大量的歷史信息和富足的文化精髓,難怪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設計主任、2008年奧運會會徽參與者之一布雷德.科普蘭德先生,從許多會徽設計方案中一見到「中國印·舞動的北京」便當即托口而出:她是中國的!

二、舞動的北京

「中國印·舞動的北京」隱喻著中國的信譽和沉穩。而作為一屆運動會的會徽,她還表現出了北京的活力和魅力。北京在舞動,在和著時代的韻律舞動;北京不僅是富有文化傳統的古代名城,更是富有創新精神的現代都市――這是「中國印·舞動的北京」的又一寓意。

據考察,據今約5000年的青海大同縣上孫寨出土的舞蹈紋彩陶盆,是迄今所知我國最古老的原始舞蹈圖像。在陶盆內壁上,有3組舞者,每組5人手挽手列隊舞蹈。

我國古代的大夏樂舞有九段,表演時演員頭戴皮帽,身著素服,風格古樸。商代的巫樂舞廣泛用於各種祭祀場合。周天子有「八佾」之舞,秦漢有專門的樂舞機關。西漢末的趙飛燕就是一名知名的舞者。魏晉南北朝時,士族階層享樂之風很盛,輕歌曼舞,終日不絕。隋唐是舞蹈十分繁榮的時代,《霓裳羽衣舞》、《胡旋舞》是其中的精品。明清的民間歌舞也十分豐富,僅漢族就有秧歌、花鼓、採茶、花燈、打連香、跑旱船、竹馬等各種名目。到了近現代,中國傳統舞蹈又煥發了無限生機,產生了許多優秀作品,如《寶蓮燈》、《小刀會》和《絲路花雨》等。

可見,在我國各個時代,舞蹈就與生活結下了不解之緣。我國古代先民伴隨著舞蹈勞動、祭祀,舉行各種儀式,表達各種情懷。我們要首次舉辦奧運會。對於這樣一個世界性的盛會,我們當然也可以用舞蹈語言加以表達。英國著名抽象派雕塑家莫爾說過:「一切原始藝術最突出的特點,是它們那種生氣勃勃的活力」。我們從「中國印·舞動的北京」看到的正是這種活力。

「中國印·舞動的北京」中的人形圖畫似曾相識,這就是與舞蹈《絲路花雨》同源的敦煌壁畫中的舞姿。誇張的身體比例和肢體位置,舒展的筆畫和簡捷的構圖,充分表現了北京人的熱情與豪邁,奔放的舞姿則充分預示著北京城的未來。我們彷彿看到,一個滿懷熱情和希望、富有激情和活力的舞者,正在向給與他歡呼的人歡呼。當然,他舞出的不僅僅是人們的熱情,他還將奧運會「更快更高更強」的理念寫意地「跳」了出來。

三、會徽中的一座豐碑

要更多地了解「中國印·舞動的北京」作為一屆奧運會會徽的理由,我們就有必要對歷屆奧運會會徽作一個大致的考察。

算上「中國印·舞動的北京」,奧運史上已出現過46個會徽。在奧運會近百年歷史中,奧運會徽從無到有,從繁到簡,會徽設計走出了一條從具體到抽象的道路。前幾屆奧運會上,會徽還沒有出現,代表奧運會形象的視覺圖像往往由海報來承擔。最初的會徽圖案,多是表示舉辦國地域性標志或運動形象的圖案;後來,結合地域與運動圖案的會徽產生了;再後來,就出現了抽象性的圖案。

會徽圖案的如上變化,與西方畫派的印記完全吻合。撇開較古老的以寫實為主的學院派和宗教畫派不談,單單從19世紀浪漫主義(含象徵主義)、現實主義(含自然主義)到印象派再到後來的野獸派、表現主義畫派、抽象藝術畫派、超現實主義畫派及再後來的後現代畫派,西方美術史走過了一條從「寫實」到「抽象」再到「無主旨」的發展之路。而無論從美學理論還是美術實踐上看,抽象的圖案是最能隱喻意義的圖案,是最能表達思想的圖案。

如果把「中國印·舞動的北京」看做一個漢字「京」,她便是奧運會徽史上第一次漢字字形的引入。漢字是表意文字,是象徵性的符號體系。漢字中的一筆一劃,充滿者對生活氣氛的烘托和對生命意義的隱喻。如果把「中國印·舞動的北京」當做一個「人」形畫,她便是東方繪畫表現手法上的一次傑出應用。和西方嚴格的寫實方法相比,東方畫在空間要求上比較靈活、概括,允許虛擬和省略。但正是這種虛擬和省略,給觀者創造了真實而無限的想像空間。「中國印·舞動的北京」是一次融合中國書法、印章、舞蹈、繪畫藝術和西方現代藝術觀念的成功的藝術實踐。她表達了人們要表達的理念,也寄託著人們將要賦予她的理想。她是中國的,也是世界的。她將當之無愧地成為奧林匹克運動視覺形象史上的一座藝術豐碑。

「中國印·舞動的北京」之一筆一劃,她的每一個構成要素,承載著凝重的中華文化傳統和激越的奧林匹克精神,彰顯著先進的審美觀念和昂揚的時代激情。她帶給人們的,不僅僅是一個奧運會歷史上史無前列的會徽,也將是中華文明在世界文明史上的又一次發揚光大。

【北京殘奧會會徽】
北京2008年殘奧會會徽以天、地、人和諧統一為主線,把中國的文字、書法和殘疾人奧林匹克運動精神融為一體,集中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和現代奧林匹克運動精神,體現了「心智、身體、精神」和諧統一的殘疾人奧林匹克運動精神,具有深厚的中國傳統文化底蘊。

會徽圖形部分,即由紅、藍、綠三色構成的「之」字形,以書法的筆觸表現出一個運動的人形,彷彿一個向前跳躍的體操運動員,又如一個正在鞍馬上凌空旋轉的運動員,體現了運動的概念。「之」字有出生、生生不息之意也有到達之意。其字形曲折,寓意歷經坎坷最終達到目標獲得成功。

在會徽所使用的色彩中,紅色,寓意著太陽;深藍色,寓意著藍天;綠色,寓意著大地。3種顏色的3個筆劃綜合起來成為一個運動的人形,即為「天地人」,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思想,表達了現代人秉持科學的發展觀,追求運動的和諧,人的自身與自然、社會和諧發展的理念。會徽的色彩還充分體現了北京奧運會的三大理念。紅色,是具有濃重中國特色的「中國紅」,體現了「人文奧運」理念;深藍色,代表著高科技,體現了「科技奧運」理念;綠色,代表著環保,體現了「綠色奧運」理念。

北京2008年殘奧會會徽「天地人」以漢字作為會徽圖案,北京2008年奧運會會徽「中國印?舞動的北京」以印章作為會徽圖案,「中國字」和「中國印」都是中國傳統典型的文化元素,充滿了中國文化特色,兩者在思想上和藝術風格上遙相呼應。兩個會徽相得益彰,相映成輝,突出了「人文奧運」理念,寓意深刻,表現力強。

J. 各屆奧運會吉祥物圖片及名稱

夏季奧運會:
1972年,第20屆奧運會,德國-慕尼黑--小獵狗「瓦爾第」
1976年,第21屆奧運會,加拿大-蒙特利爾--海狸「阿米克」
1980年,第22屆奧運會,前蘇聯-莫斯科--棕熊「米查」
1984年,第23屆奧運會,美國-洛杉磯--「山姆」鷹
1988年,第24屆奧運會,韓國-漢城--小老虎「虎多力」
1992年,第25屆奧運會,西班牙-巴塞羅那--「科比」狗
1996年,第26屆奧運會,美國-亞特蘭大--電腦造型「伊西」
2000年,第27屆奧運會,澳大利亞-悉尼--鴨嘴獸「賽德」、針鼴「米利」和食魚鳥「奧利」
2004年,第28屆奧運會,希臘-雅典——Athena(雅典娜)和Phevos(費沃斯)
2008年,29屆奧運會,中國-北京——福娃:「貝貝」、「晶晶」、「歡歡」、「迎迎」和「妮妮」。

冬季奧運會:
1998年,第10屆冬奧會,法國-格勒諾布爾--滑雪的小人兒「舒斯」
1998年,第12屆冬奧會,奧地利-因斯布魯克--小雪人「斯諾曼」
1998年,第13屆冬奧會,美國-普萊西德湖--北美浣熊「羅尼」
1998年,第14屆冬奧會,南斯拉夫-薩拉熱窩--狼「烏吉克」
1986年,第15屆冬奧會,加拿-大卡爾加里--北極熊「海蒂」
1990年,第16屆冬奧會,法國-阿爾貝維爾-- 流星「麥吉柯」
1994年,第17屆冬奧會,挪威-利勒哈默爾--「海康與克莉汀」
1998年,第18屆冬奧會,日本-長野--雪貂「斯諾波」
2002年,第19屆冬奧會,美國-鹽湖城——雪靴兔Powder、北美草原小狼Copper和美洲黑熊Coal
2006年,第20屆冬奧會,義大利-都靈——「內韋」和「格利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