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請問這是什麼動物(如下圖↓)
東方蠑螈(英文名:Chinese fire-bellied newt )為蠑螈科的動物,含河豚素,禁止食用及餵食。蠑螈軀體較小,泄殖腔孔隆起,孔裂縫長,內側可看見明顯的絨毛狀突起的是雄蠑螈。軀體較大,腹部肥大,泄殖腔孔平伏,孔裂較短,內側沒有突起的是雌蠑螈。該物種分布在中國中部及東部。中文學名:東方蠑螈拉丁學名:Cynops orientalis別稱:中國火龍界:動物界門:脊索動物門綱:兩棲綱目:有尾目科:蠑螈科屬:蠑螈屬
外形特徵
東方蠑螈
另外,熊狸也是靈貓類中唯一尾巴有抓握功能的動物。它的尾巴長有蓬鬆粗糙的毛,具有抓握功能,能起到第五隻手的功能。實際上,只有兩種食肉目動物的尾巴有此功能,熊狸是其中之一。而且在東半球,熊狸還是唯一尾巴有抓握功能的哺乳動物。熊狸長小圓耳,小眼睛。雖然屬於食肉目,但是犬齒不發達,切齒也不如其他食肉類那麼特化。主食果子,也取食鳥卵、嫩葉、嚙齒動物和小鳥。仍然如同熊一樣,熊狸是一種歸入食肉目的雜食動物。
Ⅱ 穿山甲這么可愛,你難道還不知道么
(圖片來自網路)
現在產於亞洲的4種穿山甲中,中華穿山甲已經是極度瀕危物種,數量比大熊貓,滇金絲猴等「明星物種」還要稀少得多。
由於每年可能超過一萬只的捕殺量,中華穿山甲在其分布區內的絕大多數區域內都被捕殺殆盡,僅在如台灣島等少數地區還殘留著部分種群,隨時可能滅絕。
馬來穿山甲也沒有逃過同樣的命運,也被捕殺至極度瀕危,而印度穿山甲和菲律賓穿山甲也由於相同的原因成為了瀕危物種。
相比亞洲的近親們,非洲的四種穿山甲遭受大量捕殺的歷史較短,但是近年來數量也受到了嚴重的影響,其中南非穿山甲的種群數量在27年內下降了30-40%,和巨穿山甲、長尾穿山甲、樹穿山甲一起被列入了易危物種。
這場由於人類的貪婪和迷信所導致的浩劫,將現存的8種碩果僅存的鱗甲目推到了滅絕的邊緣。我們的子孫後代是否還能繼續有幸看到穿山甲這類身披鱗甲的獨特小獸,就取決於我們每一個人的態度。
(作者:胡愷,動植物科普自由撰稿人,原創作品,轉載請註明出自知識就是力量)
(圖片來自網路)
編輯:胡小雨
本文系原創作品,商業合作及轉載請聯系[email protected] 投稿請聯系[email protected]
Ⅲ 穿山甲是什麼動物
穿山甲是鱗甲目、穿山甲科的哺乳動物。
穿山甲,中文學名中華穿山甲。屬於脊索動物門,脊椎動物亞門,哺乳綱,真獸亞綱,鱗甲目,穿山甲科的哺乳動物。頭體長42-92厘米,尾長28-35厘米,體重2-7千克;鱗片與體軸平行,共15-18列。棲息於丘陵、山麓、平原的樹林潮濕地帶。
生活習性
穿山甲棲息在南方的丘陵地區,喜歡炎熱潮濕的氣候,主要食物是白蟻,但是它也吃蜂蜜以及一些其它的小蟲。為了吃到樹上的蜂蜜,穿山甲還學會了爬樹的本領,在樹上舔食蜂巢中的蜂蜜時,穿山甲身體上覆蓋的鱗甲能夠起到很好的保護作用,蜜蜂可以說對它是無可奈何,因為它們的毒刺也扎不透穿山甲的甲殼。
此外穿山甲也是會游泳的,經常會跑到河邊洗澡,算起來的話穿山甲能上樹、會在地上跑,也會游泳,還會鑽地,可以說除了飛翔之外啥都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