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圖片大全 » 開元通寶有多少種圖片
擴展閱讀
好看的背景圖片清新橫屏 2025-09-02 07:02:20
熊貓卡通對話圖片 2025-09-02 06:48:30

開元通寶有多少種圖片

發布時間: 2022-08-26 06:02:15

❶ 開元通寶那個年代的

開元通寶是唐代鑄造的一種銅質貨幣,錢幣在唐代始有「通寶」。

唐初沿用隋五銖,輕小淆雜。唐高祖武德四年(公元621年),為整治混亂的幣制,廢隋錢,效仿西漢五銖的嚴格規范,開鑄「開元通寶」,取代社會上遺存的五銖。

《舊唐書·食貨志》記載:「(唐)高祖即位,仍用隋之五銖錢。武德四年(公元621)七月,廢五銖錢,行開元通寶錢,徑八分,重二銖四絫,積十文重一兩,一千文重六斤四兩。」錢文由書法家歐陽詢書寫,面文「開元通寳」,形制仍沿用秦方孔圓錢。

版別

常見的開元通寶共有12個版別。分別是大字,大字狹元,遒勁,容弱,短頭元,直元,尨(與莽同音)字,低頭通,平頭通,小字,小通,小通小寶。可依據12種版別的特徵進行集版收藏。其中,大字,大字狹元,遒勁,容弱,尨字和小字為特色版別,下面是對特色版別的詳解。

❷ 古錢「開元通寶」除了唐朝,還有哪個朝代鑄造的

唐朝始終通行「開元通寶」,公元907年大唐終結,但「開元通寶」並未隨之退出歷史舞台。可以這樣說,開元通寶是歷史上鑄造朝代最多,版本最多,流通時間最長的古錢。

五代十國時期的後梁、後晉、閩、南漢、南唐、吳越等政權皆鑄造和流通「開元通寶」,甚至在形制方面有所發展,如閩國王審知所鑄「開元通寶」,比之唐代開元字體更為雄勁豪邁;南唐還鑄出「開元通寶」對錢(即兩枚錢幣除書體不同外,在材質、大小、穿孔等方面完全一致,成雙配對)分隸、篆兩種錢文,是為中國對錢鼻祖;而吳越則鑄出餾金「開元通寶」。

遲至宋初仍有「開元通寶」在鑄造,如清源節度使陳洪進一方面清源不鑄宋廷錢幣以示其獨立性,另一方面清源鑄造開元錢又可在宋、吳越境內和海外貿易中通行無阻。此後,歷代都有鑄造所謂開元大錢,但這類開元錢主要是開爐錢或戲鑄錢性質,類似近世紀念幣的功能,不用於流通。「開元通寶」至此已融入中國文化之中。

清雍正年間兩廣偏遠地區的市面上還有大量「開元通寶」流通,時清廷特准以「雍正通寶」兌換。事實上開元錢的流通一直持續到清末。

此外日本奈良時代和越南吳朝皆仿製唐「開元通寶」,朝鮮的鑄幣雖錢文不一,但皆仿開元形制,從中折射出盛唐時代中華文明的巨大影響力。

以下為各時期開元通寶圖片舉例

1、初唐開元

❸ 開元通寶背右字都有什麼字圖片

有背字的均為五代十國的開元通寶,背面有字二十三種:昌、京、洛、益、藍、襄、荊、越、宣、洪、潭、兗、潤、鄂、平、興、梁、廣、梓、福、丹、桂、永等二十多種,此外還有揚、清、晉、蜀、淮海、米國等的說法。下圖是潤、洛、藍、京、丹的背書字

❹ 古幣 通寶多少種類

「通寶」是中國自唐初至清末銅幣的一種名稱,共有10種,分別是:唐代的「建中通寶」,南唐的「大唐通寶」、「唐國通寶」,北宋的「太平通寶」,南宋的「大宋通寶」,明代的「永樂通寶」,清代的「康熙通寶」、「宣統通寶」、民國早期還有「民國通寶」和「福建通寶」。

建中通寶為唐德宗李適,建中年間(公元780--788年)西北地區地方鑄幣,中原地區極少發現,在新疆庫車一帶卻屢有出土,錢體薄小,文字晦漫,鑄工草率。「建中通寶」四字隸書旋讀。版式有大小兩式。

(4)開元通寶有多少種圖片擴展閱讀:

宋代錢幣分北宋時期和南宋時期,受鑄造量和民間收藏量、存世量等因素影響,市場價值有高有低,最高的每枚20萬元以上,最低的每枚0.50元。北宋時的錢幣存在著三大特點。

一,錢文中出現了年號,先後鑄行的年號有四十五種,版別之多為歷代所罕見。

二,貨幣流通具有地方性,有些區域銅鐵錢兼用,顯示了一種割據的局面。

三,錢幣的形態、錢文書體以及幣材呈現多多樣性,南宋孝宗淳熙七年起我背開始添鑄紀年和監名且書體漸趨單一,咸淳年間為了應付通貨膨脹產生的財政因難鑄行了地方上的代有幣「錢牌」。

❺ 這種開元通寶目前價格值多少錢

按照2020年行情,不同質量,價格也不同。

開元通寶價格除了會受到版本影響以外,還會受到發行時期的影響,普通版本的開元通寶如果是早期發行的,那麼,因為存世量非常大的關系,目前價格自在50萬元左右一枚,如果是中期時候發行的開元通寶,那麼,它的價格相對較貴,大約在150萬錢一枚左右

如果是早期時候發行的銀質的開元通寶,那麼,它的價格可以達到200萬元,另外,晚期發行的價格也還不錯,在350萬元左右一枚。

(5)開元通寶有多少種圖片擴展閱讀:

在質量上,一般的開元通寶每文重一錢,每十文重一兩,每貫(即一千文)重六斤四兩。每文重二銖四絲,摺合質量約4克。但在唐玄宗開元年間,由於處於盛世,開元通寶的銅料增加了一到二成,這時的開元通寶質量約為4.5克至5克,因而厚重的開元通寶也多半是此時鑄造。

在樣式上,初唐開元通寶光背無文,中唐起錢背開始有星、月及其他紋飾,晚唐會昌開元則在錢背面加上錢局所在地名。經過三百餘年鑄造,版別復雜。唐代以後仍有冶鑄,但樣式大多與唐有別。

在規格上,開元通寶基本是小平錢,但唐代也鑄有少量「開元通寶」折十大錢,屬開爐紀念性質,後代也有偽造。


❻ 兩枚開元通寶、請大仙們看看那個時期的,十二和的那一種,不懂行的請不要回答

唐代「武德」開元通寶。均為普品而已,存世很多。附錄一組開元通寶,其中有背月紋。

❼ 開元通寶是什麼年代

開元通寶是唐代鑄造的一種銅質貨幣,錢幣在唐代始有「通寶」。唐初沿用隋五銖,輕小淆雜。唐高祖武德四年(公元621年),為整治混亂的幣制,廢隋錢,效仿西漢五銖的嚴格規范,開鑄「開元通寶」,取代社會上遺存的五銖。

《舊唐書·食貨志》記載:「(唐)高祖即位,仍用隋之五銖錢。武德四年(公元621)七月,廢五銖錢,行開元通寶錢,徑八分,重二銖四絫,積十文重一兩,一千文重六斤四兩。」錢文由書法家歐陽詢書寫,面文「開元通寳」,形制仍沿用秦方孔圓錢。

(7)開元通寶有多少種圖片擴展閱讀

1、 最早的貨幣:天然海貝。

2、 金屬貨幣:銅仿貝與錢鎛(布)(黃帝後期黃河中下游開始充當等價物)。

3、 商周時期的貨幣。

天然海貝仍是重要貨幣。

金屬貨幣廣泛使用:

a、銅貝與銅塊;

b、錢與布在關洛三晉地區正完成向金屬貨幣的轉化 。

❽ 開元通寶是什麼年代的,有收藏價值嗎

2017年國內春季拍賣,古錢幣各大拍場又創造了天價!特別是宋以前的錢幣,崇寧重寶、熙寧重寶、皇宋通寶等西王賞功更是不用說,唐代的金幣更是炒作的熱火朝天,收藏價值極高!不論小平錢,大錢、雕母錢,還是當時的政權統治者發形的短期錢幣,能過經過一千年的光輝歲月傳承下來,相當不易呀,目前唐代的開元通寶又是一批黑馬!接下古玩大贏家跟古泉愛好者們娓娓道來。

❾ 《開元通寶》古幣

  1. 開元通寶為唐代貨幣。錢幣在唐代始有「通寶」。唐初沿用隋五銖,輕小淆雜。唐高祖武德四年(公元621年),為整治混亂的幣制,廢隋錢,效仿西漢五銖的嚴格規范,開鑄「開元通寶」,取代社會上遺存的五銖。

  2. 最初的「開元通寶」由書法家歐陽詢題寫,形制仍沿用秦方孔圓錢,規定每十文重一兩,每一文的重量稱為一錢,而一千文則重六斤四兩。

  3. 在質量上,開元通寶每文重一錢,每十文重一兩,每貫(即一千文)重六斤四兩。每文重二銖四絲,摺合質量約4克。在樣式上,初唐開元通寶光背無文,中唐起錢背開始有星、月及其他紋飾,晚唐會昌開元則在錢背面加上錢局所在地名。經過三百餘年鑄造,版別復雜。唐代以後仍有冶鑄,但樣式大多與唐有別。在規格上,開元通寶基本是小平錢,但唐代也鑄有少量「開元通寶」折十大錢,屬開爐紀念性質,後代也有偽造。

❿ 一枚很小的開元通寶值錢嗎市場價格是多少

從圖片上看,你這枚開元寶為晚唐開元或私鑄,普品,品相偏差,價位10元以下

知識簡介:
開元通寶為唐代貨幣。錢幣在唐代始有「通寶」。唐初沿用隋五銖,輕小淆雜。唐高祖武德四年(公元621年),為整治混亂的幣制,廢隋錢,效仿西漢五銖的嚴格規范,開鑄「開元通寶」,取代社會上遺存的五銖。

常見的開元通寶共有12個版別。分別是大字,大字狹元,遒勁,容弱,短頭元,直元,尨(與莽同音)字,低頭通,平頭通,小字,小通,小通小寶。可依據12種版別的特徵進行集版收藏。其中,大字,大字狹元,遒勁,容弱,尨字和小字為特色版別,下面是對特色版別的詳解。

大字
大字是開元通寶的代表字體,整體錢文肥大。」開「字橫而闊,」元「字相對比其它三字稍小,「通」字足部長而銳,「寶」字肥大與內廓相接,上下延伸超過內廓長度。

大字狹元
大字狹元的文字書寫近似大字。錢文整體狹長,「元」字下部窄高且靠近,「寶」字整體長度超過內廓,「寶」中的「貝」比大字較窄。

遒勁
遒勁在字體上基本同大字一樣,錢文由大字演變而來,較大字窄且更為強勁。「元」字第二筆強頓成直角,「通」字足頭第一筆較長頓。

容弱
容弱體的開元通寶四字書寫較弱,收筆之處多圓潤。「元」字雙足平衡,挑筆較弱,「通」字走步為三撇,三撇較小且多為向下四十五度角斜,「寶」字廣貝,足小且開,收筆也是較圓潤。多鑄於唐高宗後期。

尨字
尨字由短頭元演變而來,四字均較闊。「開」字寬,「元」字第二橫較長,「通」頭較大,足頭第一點彎,「寶」字頭寬,光背尨字中「寶」字下端一般不封口。

小字
小字版也叫窄通寶版,四字錢文都有各自特點。「元」字小而勁挑,「通」字頭大,部分「通」為斷舟通(即通字足部長橫斷開為兩橫,據說是為了說明反周復唐。),「寶」字窄長。多鑄於武周時期。

開元通寶鑄造根據時間可分為以下時期:

初唐開元
公元621年,開元通寶始鑄。初唐開元始於唐高祖武德四年,終於唐高宗中後期。初唐開元通寶行用錢是錢文為歐陽詢所書、經錢監嚴密督造的一種優質開元錢,又叫武德開元。從質地上看,初唐開元所用材料為青銅和白銅,面、背肉好,廓整,錢文深竣清晰,銅質純凈,鑄造精良。從形體上看,錢徑24毫米至25毫米,穿徑7毫米,廓寬2毫米,質量為4克到4.5克。從錢文上看,正面「開元通寳」四字含八分及隸體,筆劃端莊沉穩,「開」字間架勻稱,疏密有致;內部作「井」狀且「井」部不與內廓相接,「元」字首劃為一短橫,次劃長橫左挑;「通」字的「辶」前三筆各不相連,呈三撇狀,「甬」部上筆開口較大;「寳」字著筆莊重,其「貝」部內為兩短橫,不與左右兩豎筆連接,整體錢文筆畫較粗,但書寫的自然,靈動,富有活力。錢背光背無文。但是,自初唐後期起,出現了一些寄郭大字的版別,筆畫也逐漸變細,並著手開始向盛唐開元過渡。

盛唐開元
盛唐開元始於唐高宗中後期,終於唐玄宗天寶末年。從質地上看,盛唐開元主要採用青銅和紫銅鑄造。面,廓更加精細,做工更加精美。從形體上看,錢徑25毫米到26毫米,穿徑7毫米,廓寬2毫米到3毫米,質量為4.2克到5克。從錢文上看,盛唐時期的開元錢文是變化中的。相比初唐,盛唐的錢文變得更加纖細,並逐步從歐陽詢書寫的初唐開元錢文端莊沉穩,大氣灑脫的筆體,演變成筆劃疏朗,纖細清秀的筆體,「開」字逐步變長,內部的「井」部與內廓相連。「元」字首橫加長,次劃左挑,「通」字的「辶」前三筆由三撇狀逐步演變為似連非連的頓折狀,進而又演變為連續的拐折狀。「甬」部上筆開口逐漸變扁,「寳」字之「貝」部內中間兩橫加長,與左右兩豎筆相銜接。「宀」下的「爾」逐步演變為三個豎道。整個字體比初唐更加標准,規范,但少了初唐開元字體的靈動與活潑。這些演變在唐玄宗開元年間完全定型,脫離了初唐開元的體系,自成一版並趨於穩定。對於錢背面而言,盛唐初期的光背無文,從唐玄宗開元年間起開始有星月印記。背面的月型印記在坊間傳說為楊貴妃的指甲痕,故民間又稱其為貴妃錢。其實這些說法並不可信。事實上,星月型印記為各錢局錢爐上的爐記,用來區分不同的錢爐。另外,對於做工精好的那些右挑,雙挑的開元通寶,一般也鑄於此時。

中唐開元
中唐開元始於唐肅宗初年,終於唐憲宗元和末年。這一時期的開元通寶特點與盛唐後期的大同小異。從質地上看,中唐開元主要採用青銅和紫銅鑄造,並夾有一定量的鐵,鉛。面,廓比較精整,但做工不及初唐精美。從形體上看,中唐開元的直徑在23毫米到26毫米之間,穿徑7毫米,廓寬2毫米到3毫米,質量為3.2克到4.5克,相比盛唐有所減重。從錢文上看,中唐開元的正面錢文與盛唐後期無異,只是「開」字向寬體發展,相比正面其背文卻更加繁縟,出現了如祥雲,同心結等新型背文。同時,傳統的星月背文鑄造量也大幅增加且成為主導。中唐初期錢文尚且精整,但經歷安史之亂後的唐朝,鑄錢水平呈下滑態勢,後期鑄工不精,邊廓不整,向晚唐過渡。這一時期出現了闊字版的開元通寶,並在之後成為主流。關於花穿開元,專家考證其主要鑄造於中唐,流行於晚唐,但多為私鑄,做工也很草率,應屬後期所鑄。

會昌開元(特殊晚唐開元)
會昌五年(公元845年)唐武宗滅佛,將滅佛所得銅料鑄成會昌開元。大小徑寸如之前的開元通寶,只是在錢背鑄上鑄錢局所在州的州名,如京師長安鑄「京」字、東都洛陽鑄「洛」字。而淮南的揚州為紀念會昌滅佛,所鑄背文為「昌」字。從質地上看,會昌開元採用較為優質的佛銅鑄造,銅質為青銅和紫銅。從形體上看,會昌開元普遍質量在3.8克到4.2克之間,錢體大小與中唐基本相同,但也有小錢,可能是私鑄品。相比初唐開元通寶的統一,晚唐時的各地鑄錢工藝存在著明顯的差別,多數周廓偏斜,鑄文模糊,個別出現花穿現象。時過一年,唐武宗駕崩,但繼任的唐宣宗認為錢幣精好,繼續鑄造,並持續至唐亡。錢幣學界一般將會昌開元視為晚唐開元的典型標本。從錢文上看,會昌開元有京(長安,今西安),昌(揚州),洛(洛陽),益(成都),荊(江陵,今荊州),襄(襄陽),藍(藍田),越(越州,今紹興),宣(宣城),洪(洪州,今南昌),潭(潭州,今長沙),兗(兗州,今濟寧),潤(潤州,今鎮江),鄂(鄂州,今武漢),平(平州,今秦皇島),興(興平,今咸陽),梁(梁州,今漢中),廣(廣州),梓(梓州,今三台),福(福州),桂(桂陽,今郴州),丹(丹州,今宜川),永(永州)共23個記地錢局標識。

普通晚唐開元
普通晚唐開元在唐憲宗元和年間之後鑄造,一直持續至唐亡。它沿襲了中唐開元的特點。從質地上看,這種開元通寶所用銅料很雜,說不清是何種銅合金,銅質發黑,純度低,含鐵量高,個別可被磁鐵吸引。從形體上看,質量較小,普遍不超過4克。錢徑在23毫米至24毫米之間。鑄工草率,多數輪廓不整,普遍不如中唐開元精美。很多應屬私鑄之列。從錢文上看,正面錢文筆劃比較纖細,與中唐後期的錢文一致,但字跡模糊。在背文上,多有小型月痕,對月月痕,多月痕及孕星開元出現,還有合背開元。它們普遍做工粗糙,有的連錢文都難以辨識。

私鑄小徑開元
指錢徑在21毫米至23毫米之間的開元錢,這種小開元可能都是各個時期的民間私鑄錢幣。《舊唐書·食貨志》寫道:「如聞官鑄之外,私鑄頗多」。專家根據發掘出土的小開元標本,按其流行階段,大體分出三型:
一型,錢文筆跡極力摹仿武德開元,惟錢徑僅23毫米,重量不到3克,錢文尚清晰,穿廓尚規整,銅質並不很差;二型,中唐小開元,字體模糊,鑄造工藝粗陋,銅質內摻雜鐵鉛,銹蝕嚴重;三型,晚唐小開元,周廓寬窄不一,銅質發黑,摻雜鐵鉛,肉薄量輕,鑄范模糊,錢背穿廓近平,錢徑為22毫米至23毫米,質量在1.7克到3克之間,多數是私鑄。

五代十國開元
公元907年6月1日(唐哀帝天佑四年四月十八日),唐朝滅亡,中國歷史進入五代十國時期。其中閩,楚,南漢,南唐等政權先後鑄造過開元通寶,除南唐開元基本延續唐代開元通寶特點外,其餘皆形制與唐有別。其中,閩開元字體雄健,背後有「閩」,「福」,「殷」字樣,過去曾被誤認為是會昌開元。楚和南漢的開元通寶多為小平鉛制,錢幣輕小,做工粗糙,文字漫晦,背文多種多樣,但由於鑄量較小,市價較高。南唐開元通寶基本延續中唐特點並有所發展,開創對錢,即除字體不同其餘特徵完全相同的一組錢。南唐開元通寶有篆書和隸書兩種,其中隸書基本沿襲唐制,無論篆書還是隸書,做工均很精美。它們是五代錢幣中做工非常精緻的。早期錢幣緣較闊,後期由於南唐國力衰退,鑄幣較初期輕小些。由於南唐開元通寶鑄量大,價格較低,但比唐開元通寶略貴。另外南唐開元通寶中還有背四決紋的,價格較貴。
宋太祖開寶八年(公元975年)宋滅南唐,由於宋朝通行宋元通寶,故開元通寶官鑄停鑄並退出流通舞台,但直至清末民間仍有私鑄,主要是厭勝錢。

另附價格

唐與五代三百餘年的歷史,使得開元通寶版別,樣式繁多。由於鑄期長傳世豐富,故價格平平。

唐代開元通寶零售價格
開元通寶隸書小平光背傳世品 5元
開元通寶隸書小平光背生坑 3元
開元通寶隸書小平白銅 30元
開元通寶隸書小平背單月 5元
開元通寶隸書小平右挑元 20元
開元通寶隸書小平雙挑元 25元

中唐開元通寶貴妃錢
開元通寶隸書小平背上下月 5元
開元通寶隸書小平背巨星 30元
開元通寶隸書小平背孕星 30元
開元通寶隸書小平背上星 10元
開元通寶隸書小平背下星 10元
開元通寶隸書小平面星 15元
開元通寶隸書小平背三月 50元
開元通寶隸書小平背四月 200元
開元通寶隸書小平背左右月 35元
開元通寶隸書小平背同心結 700元

孕星開元通寶
開元通寶隸書小平金質 80000元
開元通寶隸書小平銀質 2000元
開元通寶隸書小平背雙「洪」 250元
開元通寶隸書小平背雙「興」 140元
開元通寶隸書小平背倒「京」 120元
開元通寶隸書小平背倒「宣」 150元
開元通寶隸書小平背倒「平」 200元
開元通寶隸書小平背倒「丹」 300元

藍三雲開元通寶
開元通寶隸書小平背大「平」 120元
開元通寶隸書小平背小「平」 80元
開元通寶隸書小平背上「永」 80元
開元通寶隸書小平背下「永」 100元
開元通寶隸書小平背下「福」 200元
開元通寶隸書小平背上「福」 50元
開元通寶隸書小平背右「福」 1000元
開元通寶隸書小平背上「丹」 85元
開元通寶隸書小平背右「桂」 110元
開元通寶隸書小平背上「桂」 150元
開元通寶隸書小平背左「廣」 20元
開元通寶隸書小平背右「廣」 8元
開元通寶隸書小平背「太平藍大王」 1500元

右挑元開元通寶
開元通寶隸書小平背右「藍」上下左三雲(即藍三雲) 9800元
開元通寶隸書小平雙面鎏金刻花 15000元
開元通寶隸書小平背上「梁」 30元
開元通寶隸書小平背倒「梁」 38元
開元通寶隸書小平背「梓」 10元
開元通寶隸書小平背「鄂」 15元
開元通寶隸書小平背反「京」 40元
開元通寶隸書小平背「京」 12元
開元通寶隸書小平背「昌」 10元
開元通寶隸書小平背「益」 12元
開元通寶隸書小平背「洛」 10元
開元通寶隸書小平背「襄」 20元
開元通寶隸書小平背「藍」 20元
開元通寶隸書小平背「越」 10元
開元通寶隸書小平背「宣」 12元
開元通寶隸書小平背「潭」15元

南漢開元通寶
開元通寶隸書小平背「潤」 20元
開元通寶隸書小平背「興」 10元
開元通寶隸書小平背「兗」 15元
開元通寶隸書折十 500元

五代開元通寶零售價格
南漢開元通寶小平背「南」 60元
南漢開元通寶小平背「南二」 80元
南漢開元通寶小平背「南三」 100元
南漢開元通寶小平背「南四」 120元
閩開元通寶小平背「福」 85元
閩開元通寶小平背上「閩」下月 1000元
南唐開元通寶隸書小平光背 5元
南唐開元通寶隸書小平背月 5元
南唐開元通寶篆書小平光背 15元
南唐開元通寶隸書小平面菱花 135元
南唐開元通寶隸書小平背四決 35元

開元通寶批發價格
開元通寶批發價大概為1.5-3元一個,通常為2.5元一個。一斤開元筒子錢批發通常價格為200-300元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