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我有一副吳道子的真跡,山水畫,大約能值多少錢
按照2021年行情,一幅吳道子的正版山水畫現在起拍價不會低於1億美元。
對於吳道子字畫價格,目前是沒有明確統一答案的。一方面字畫的價格本身就不是明碼標價的,雖說吳道子的畫作不存在欣賞與不欣賞的問題,但市場變動和出手時機都會影響作品的價格。另一方面,吳道子的畫作傳世非常少,真跡就更是少之又少,如果有一幅吳道子的畫作真跡,那可以說是無價之寶,即使是資深的專業人士也很難估量吳道子字畫的價格。
繪畫風格
吳道子畫人物,筆勢圓轉,衣服飄帶如迎風飄揚,後人稱這種風格「吳帶當風」。敦煌的唐宋壁畫中可見類似風格。與吳道子風格相似的還體現於線描與暈染等技法上。
學者們認為,敦煌壁畫中的蘭葉描與吳道子線描絕技也是一脈相承的。唐代流行的蘭葉描所描勾的形態,外柔內剛,粗壯者挺拔有力,精細者委婉柔麗。
❷ 徐悲鴻看中一幅畫,用20個北京四合院的錢買下,到底是什麼畫
徐悲鴻是現代知名畫家,也是出色的美術教育家。他擅長繪畫人物、走獸和花鳥,也提倡將歐洲西洋畫法帶入中國。他的畫作隨著語文書和美術課本進入到家家戶戶,我們往往熟知他的《奔馬圖》、《群馬》等畫作。同時,他也是一位為收回中國古代珍惜畫作而奔波海內外、掏盡家財的收藏家。
徐悲鴻為了收回中國流失在外的珍貴古畫不止一次一擲千金,應下不少畫作邀約,其中最為人所知的,收回《八十七神仙卷》那一遭。為了換回吳道子這幅絹本長卷,徐悲鴻付出足以買下20個四合院的巨款。這幅長卷在他離世後捐獻給了國家,如今,這幅畫的評價已經達到了50億。這就讓人不由好奇起這畫背後的故事了。
中國畫家發現真跡
1895年,徐悲鴻出生在江蘇一個民間畫家家庭里,父親是鄉下私塾先生,常年賣畫為生,母親是普通的農民出身。他自幼跟父親學畫,少年時隨父親走遍鄉間作畫,又前往上海進入美院學習。
每一幅畫,都是歷史的一個印記,是過往的一場述說。在這些書畫里,儲存著畫家的心血,歷史的沉澱,和一個民族的精神和文化。當我們佇立畫前,就能品味出中國曾經的繁盛和磨礪,看到那些為了中國文化不懈奮斗、竭力爭取、留於後人的人影。
❸ 徐悲鴻看上一幅畫,花20個北京四合院的價錢買下,現在估值多少
徐悲鴻是現代聞名中外的著名大畫家,他尤其擅長畫人物、走獸和花鳥。徐悲鴻曾留學法國學習繪畫,回國後他將西方的繪畫藝術與中國畫完美結合起來,創造出了許多傳世巨作,深受中外收藏家的追捧。徐悲鴻畫的《奔馬圖》享譽世界,畫中的馬看起來極富活力和奔放感,給人一種即將沖破畫面的視覺感受。
好不容易買到心儀的《八十七神仙卷》,這幅畫又遭小偷盜竊,兩年後,徐悲鴻多方打聽才找到這幅古畫的下落。而且持有人開價20萬讓徐悲鴻重新買回,為了重新獲得《八十七神仙卷》,徐悲鴻散盡家財,花費20萬將它買了回來。按當時的物價來算,20萬足足能夠買下20個北京四合院。
❹ 八十七神仙卷值多少錢
八十七神仙卷今天市價,套票12元,小本票25元
❺ 清代畫家馬相臣的八十七神仙圖值多少錢
我只知道唐代吳道子《八十七神仙卷》,不知道清代畫家馬相臣的《八十七神仙圖》,但是不管誰的《八十七神仙圖》想知道值多少錢?首先要見了作品才能說價格。
清代畫家馬相臣的八十七神仙圖也如此,古今中國十二大書法大師:黃庭堅、歐陽洵、顏真卿、柳公權、趙孟頫、王獻之、王羲之、舒同、啟功、邵宇、沈鵬、張海和近代中國十二大書畫大師是:齊白石、張大千、徐悲鴻、黃賓虹、吳冠中、李可染、潘天壽、黃胄、傅抱石、李苦禪、蔣兆和、劉海粟和當代中國十二大巨富畫家:黃澤金、崔如琢、黃永玉、曾梵志、范曾、靳尚誼、劉大為、劉文西、潘公凱、周春芽、史國良、張曉剛的字畫也不例外。
❻ 吳道子的《七十二位神仙圖》比徐悲鴻的一幅奔馬圖軸價格高嗎
歷史上沒有《七十二位神仙圖》,你說的應該是《八十七神仙卷》,其身份已經是文物,價值的確無法用金錢來估量,超過了徐悲鴻的奔馬圖軸。
《八十七神仙卷》,這是一幅佚名的白描人物手卷,也是歷代字畫中最為經典的道教畫,尺幅為292×30厘米,絹本水墨。畫上有87個神仙從天而降,列隊行進,姿態豐盈而優美。
徐悲鴻重金兩次購得此寶,並加蓋印章「悲鴻生命」。認為是唐代吳道子畫作。
歷千年之久而依然光彩照人、價值連城的唐代名畫《八十七神仙卷》,是中國古代著名的白描人物長卷,為一代畫聖吳道子的冠世巨作(這一觀點有爭議,也有人認為是宋代作品),也是吳道子現世僅存的一部白描絹本。因場面之宏大,人物比例結構之精確,神情之華妙,構圖之宏偉壯麗,線條之圓潤勁健,而被歷代畫家藝術家奉為圭臬。現保存在徐悲鴻紀念館,並為鎮館之寶。
《八十七神仙卷》是我國美術史上極其罕見的經典傳世之作,代表了中國古代白描繪畫的最高水平,其藝術魅力堪與宋代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比肩,我國著名畫家徐悲鴻認為此卷 「足可頡頏歐洲最高貴名作」 。
❼ 吳道子的畫金農的提筆八十七神仙畫價值多少
一、八十七神仙卷確實是吳道子創作並繪畫的。二、現存的八十七神仙卷「經鑒定就是」吳道子現世僅存的一部白描絹本。因場面之宏大,人物比例結構之精確,神情之華妙,構圖之宏偉壯麗,線條之圓潤勁健,而被歷代畫家藝術家奉為圭臬。現保存在徐悲鴻紀念館,並為鎮館之寶。 到底是不是真的就是吳道子的真跡?任何人都可以存疑!!!象吳道子現存的許多畫就是後人臨摹的。我們看是不是吳道子的畫,主要是看是不是有吳道子的繪畫具有的獨特風格。吳道子他創造了筆間意遠的山水「疏體」,使得山水成為獨立的畫種,從而結束了山水只作為人物畫背景的附庸地位。所畫人物衣褶飄舉,線條遒勁,人稱蒓菜條描,具有天衣飛揚、滿壁風動的效果,被譽為吳帶當風。他還於焦墨線條中,略施淡彩,世稱吳裝 。三、吳道子生卒年約680~759年,顧愷之生卒年為348- 409 年,也就是說顧愷之要比吳道子大332歲,前代的人如何畫後代人的畫風呢?如果顧愷之的時代就有了「吳道子」的畫風,經過幾百年的時光,「吳帶當風」恐怕早就是「顧帶當風」了。
❽ 八十七神仙卷值多少錢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08-05
❾ 八十七神仙卷的藏品
《八十七神仙卷》為一代畫聖吳道子的冠世巨作,也是吳道子現世僅存的一部白描絹本。是至今存世屈指可數的中國古代重要藝術瑰寶,代表了中國唐代白描繪畫的最高水平,原作縱30厘米,橫292厘米。畫面以道教故事為題材,純以線條表現出八十七位神仙出行的宏大場景:神將開道,壓隊;頭上有背光的帝君居中;其他男女神仙持幡旗、傘蓋、貢品、樂器等,簇擁著帝君從右至左浩盪行進。隊伍里,帝君、神仙形象端莊,神將威風凜凜,眾多仙女輕盈秀麗。畫面筆墨遒勁灑脫,根根線條都表現了無限的生命力。眾神仙腳踏祥雲,御風而行,令觀者頓生虔敬之心。那優美的造型,生動的體態,將天王、神將「虯須雲鬢,數尺飛動,毛根出肉,力健有餘」的氣派表現得淋漓盡致;冉冉欲動的白雲,飄飄欲飛的仙子,加上亭台曲橋、流水行雲等的點綴,畫面優美,宛若仙境,賞畫間似有仙樂在耳畔飄盪,使整幅作品具有「天衣飛揚,滿壁風動」的藝術感染力。全幅作品沒有著任何顏色,卻有著強烈渲染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