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探秘山西忻州沙河古墓群,鑽入洞內找到墓室,一發現否定戰國墓
不能否定戰國墓。因為戰國墓是戰國墓,沙河古墓群是沙河古墓群,兩者都有獨特的歷史意義,誰也不能代表誰,誰也不能否定誰,只能說是在某一特定的歷史條件下,戰國墓反映了沙河古墓群的一些特點以及人文歷史文化習慣。
由此可以得出沙河古墓群的發現並不能直接否定戰國墓的存在,甚至還可以說戰國墓在某一特定的自然環境、人文環境之下,從側面揭示了沙河古墓群所映出的當時人們勞作的人文環境以及當地獨特的歷史環境、地理環境所造就的我們今天所發現的恢弘、氣勢磅礴的沙河古墓群。
B. 專家在山西挖出「八角古墓」,墓中壁畫被曝光後,為什麼網友說沒有人性
總之,如林語堂而言:「一個天生自然的人愛他的孩子,一個有教養的人定愛他的父母。」
C. 太原千年古墓曾被盜,仍倖存2件國寶級文物,專家:盜墓賊沒文化,為何
我們經常在電視劇上看到,一些人為了一夜暴富干起了盜墓這個行當,他們的目的很簡單,就找墓中的金銀珠寶瓷器古畫等市面上流通的東西,其他的則直接被忽略,所以在近代發現被盜的古墓中,出土了不少具有歷史意義的文物。
這些沒文化的盜墓賊做夢也想不到,自己看不上的東西竟然是國寶級的文物。本期內容就到這了,才華橫溢的你對此有什麼看法,歡迎留言評論
D. 山西太原發現的大型西漢墓園是什麼樣的
近日,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太原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單位發布考古成果,考古工作者在太原市東山發現一處大型西漢墓園遺址,從2015年至今的考古發掘成果看,墓園為南北向長方形結構,東西牆垣間距180米,南北牆垣間距360米,墓園面積約64000平方米。墓園外有道路環繞,道路與牆體平行,路面寬約10米,有車轍痕跡。
墓園內的兩座古墓南北排列,皆坐西朝東,「中」字形制,矩形墓室,深度均接近20米,有東西兩條墓道,根據漢代墓葬規制,專家推測它們是同塋異穴夫婦合葬墓。墓園內的兩座古墓規模大、規格高,西漢時太原為諸侯國代國的都城,專家推測它可能是某位代王及其夫人的墓園。
(4)山西古墓圖片大全集擴展閱讀
異穴合葬簡介
異穴合葬,也稱同塋異穴,是中國漢代墓葬形制之一,即夫妻分別在兩個相互緊靠的墓穴中。依據漢代的風俗,合葬分為「同穴合葬」與「異穴合葬」兩種形式。
異穴合葬墓的墓主有諸侯王、列侯或高級貴族,而其他等級較高的墓葬也少見使用同穴合葬的形式,即使使用,亦多分室或有間隔,「異穴合葬」是標榜身份的一種象徵。
E. 山西有哪些著名古墓
山西廣武古漢墓
F. 山西古墓發現2千年前果酒,清澈見底有青草香,此前該地還發現了哪些文物
2020年的4月份到12月份,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對北白鵝墓地進行持續的搶救性發掘。人民網發布消息,稱發掘過程中,考古人員發現了兩周之際的高等級墓葬共計九座,出土文物標本五百餘件。
在這批出土文物中,有一個標號為M1的墓地中發現了銅壺,銅壺中被發現有部分液體殘留。2021年3月15日,經過專家研究證實,M1銅壺中的殘留液體為古代果酒的遺存。專家表示,這個果酒的液體距現在已經有2700年左右。這是首次從實物的角度填補了先秦果酒研究的空白,是一個很重大的發現。其實,該地高等級墓葬較多,也有許多重要文物被發現。
G. 山西有哪些古代名人的墓
臨汾:帝堯陵金代磚墓 大同:趙武靈王墓陽高古城漢墓群麻庄漢墓群 晉中:貓兒嶺古墓群 長治:太岳烈士陵園分水嶺古墓群 忻州:公孫杵臼墓 運城:舜帝陵廟晉國三公墓 晉城炎帝陵 朔州;廣武漢墓群丹陽漢墓梵王寺墓群馬邑漢墓群平魯烈士陵園平朔漢墓群城因「鹽運之城」而得名,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張儀、司馬遷、關羽、薛仁貴、王勃、王之渙、柳宗元、司馬光都是這塊土地上走出去的一代人傑。運城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00多處,在全國地級城市中名列第一。
1、舜帝
舜帝陵
舜帝,大約生活在公元前22到21世紀,出生地為現在的河南范縣一帶;中國古代傳說中的「三皇五帝」之一,以孝行和寬容聞名於當時,被堯帝選定為禪讓對象,晚年又將天子之位禪讓於禹。舜帝陵位於運城鹽湖區馮村鄉新杜村。湖南寧遠亦有一座舜帝陵。
2、重耳(晉文公)
重耳(晉文公)墓
晉文公(前697—前628),晉獻公詭諸之子,晉國第二十二代君主;在位期間任用賢能,賞罰分明,使晉國國力大增,成為春秋五霸中的第二位霸主,為晉國開創百年基業。晉文公墓位於運城絳縣南樊鎮槐泉村。
3、司馬光
司馬光墓
司馬光(1019—1086),陝州夏縣(今山西夏縣);宋寶元元年(1038年)進士,歷任華州判官、蘇州判官、武成軍判官、宣德郎、將作監主簿、豐城知縣、大理評事、國子直講、館閣校勘、殿中丞、鄆州典學、通判、並州通判、開封府推官、起居舍人、天章閣待制兼侍講、龍圖閣直學士、御史中丞、端明殿學士、資政殿學士、陳州知州、門下侍郎、尚書左僕射;為人謙恭、剛正,做事用功、勤奮;主編的編年體通史《資治通鑒》幾與《史記》齊名;卒後追贈太師,封溫國公。司馬光墓位於運城夏縣水頭鎮小晁村。
4、楊瞻
楊瞻墓
楊瞻(1491—1555),蒲坂(今山西永濟)人;明正德十四年(1519年)舉人,歷任扶溝、扶風知縣、貴州道監察御史、大理寺評事、右寺副四川按察司僉事、通議大夫、兵部左侍郎、光祿大夫、柱國少師、太子太師、吏部尚書;任職閬中期間,「修舉廢墜,整飭文學」,頗得民意。楊瞻為明朝名臣楊博之父。楊瞻墓位於運城永濟市蒲州鎮襄義庄。
5、孟桐
孟桐墓
孟桐,生卒年不詳,山西永濟人;《明史》無傳,詳細經歷不見記載,僅知曾任禮部尚書、翰林院大學士。孟桐墓位於運城永濟市蒲州鎮王莊村。
6、楊深秀
楊深秀墓
楊深秀(1848—1898),山西聞喜人;清光緒十五年(1889年)進士,官至山西道巡察御史;在戊戌變法的百多天中,連續上折十七件之多,積極推動變法;變法失敗後,被捕就戮;其與同時被害的康廣仁、劉光弟、譚嗣同、林旭、楊銳合稱「戊戌六君子」。楊深秀墓位於運城聞喜縣下陽鄉儀張村。
H. 山西太原驚現千年前黃金棺槨,各專家研究11年,為何一直未能打開
當時這些專家沒有能夠打開這個黃金棺材最主要的原因是在這個棺材外面有一個蝴蝶結的絲帶,這個絲帶經過幾千年仍然保存的非常完好。但是專家知道如果想要打開棺材必須要把這個絲帶拆開,這樣子就會讓這個絲帶受到損壞。所以當時專家為了能夠讓文物保持完整性,就選擇沒有對這個棺材進行開發。
因為當時考古人員發現在這棺材外麵包了一個蝴蝶結絲帶,這個失敗在經過1300年仍然沒有損壞可以說也是一個非常寶貴的文物。如果想要打開這個金色棺材的話就必須要對蝴蝶結絲帶進行破壞,考古人員不忍心讓這樣一個寶貴的文物毀在自己手中,所以就停止開發。
I. 山西出土姜子牙岳父墓,墓中什麼東西曾和姜子牙形影不離
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山西石樓縣當地,一位普通的農民像往常一樣下田去勞作。結果這位農民,卻發現了田間的一絲異樣。他在鋤地的時候,土層居然開始滲出了一些紅色的液體。而且隨著農民越鋤越深,紅色液體的滲出量還在不斷增加。村長知道這件事以後也覺得很奇怪,於是村長就將此事上報給了當地有關部門。考古專家趕到田間進行查看,並同時對紅色液體進行了化驗。化驗的結果令專家們有些意外,紅色液體中含有大量的硃砂。隨後在專家的帶領下,村民們將硃砂全部挖了出來。挖著挖著,一座巨大的古墓呈現在眾人面前。
龍形觥的背部,有弧曲形的長蓋,內部有橫榫與器具腹部相扣合。蓋面的中央處有一蘑菇形銅鈕。器具口沿外附有兩對貫耳。商周時期的古人,正是利用這對貫耳將龍形觥,吊起來加熱酒。龍形觥的另一端沒有封口,是用來散發酒氣的。傳說中姜子牙被岳父贈予龍形觥後,這件器物就被他當成了為民祈福的法器,從不離身。目前龍形觥,就陳列在陝西博物館二樓的“夏商蹤跡”展廳內。
J. 50餘年前山西發現「穆桂英」墓,現場專家為何很激動
引言
人們對於英雄的定義是不一樣的,自古以來人們認為英雄都是男人,殊不知在歷朝歷代都有一些巾幗英雄。她們雖然是女子,但是在國家處於危亡之中,這些巾幗英雄投奔於戰爭中,她們絲毫不膽怯,為國家和人民流血犧牲。楊家將的故事廣為流傳,其中穆桂英帶領其他遺孀一起上陣殺敵的故事更是深入人心。上個世紀在山西境內發現了一座古墓,眾人想到了關於穆桂英的傳說,一致認為這就是穆桂英的墓。
一、穆桂英與楊宗保的愛情故事
在楊家將故事中,相傳當時西夏的軍隊十分強勁,威脅著大宋的安全。為了戰勝遼的軍隊,人們想出了很多的辦法。當時遼的軍隊是有備而來,為了戰勝大宋的軍隊,他們不斷從戰術上做改進,他們所使用的龍門陣更是無人可破,在龍門陣中,宋軍死傷無數。
結語
不管這座墓是不是穆桂英的墓,穆桂英的故事就像是一種精神,一直鼓舞著當地人,在他們眼中,穆桂英報效祖國的這種精神值得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