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常見的鳥有哪些
1、八哥(學名:Acridotheres cristatellus):外形大小和家八哥相似,體長23-28厘米。通體黑色,前額有長而豎直的羽簇,有如冠狀,翅具白色翅斑,飛翔時尤為明顯。尾羽和尾下覆羽具白色端斑。嘴乳黃色,腳黃色。
❷ 求湖南常見的鳥的名字和圖片集!我想真正意義認識他們。
建議在網上購買一本《中國鳥類野外手冊》,上面有詳細的圖鑒和分布圖:
http://www.amazon.cn/%E4%B8%AD%E5%9B%BD%E9%B8%9F%E7%B1%BB%E9%87%8E%E5%A4%96%E6%89%8B%E5%86%8C-%E9%A9%AC%E6%95%AC%E8%83%BD/dp/B001149IUW
❸ 湖南常見鳥類
1、黃腹角雉
黃腹角雉產於浙江泰順、文成、景寧、雲和、麗水、遂昌、衢縣、龍游;江西永新、三清山、井岡山、鉛山、萬年、上猶、崇義、大余;廣東乳源、陽山、樂昌、曲江、連山、始興、仁化、南雄、大埔、五華、潮州、懷集;福建武夷山;廣西恭城、永福、靈川、興安、富川、賀縣、融安;湖南莽山。
2、紅腹錦雞
紅腹錦雞分布於中國青海東南部,甘肅文縣、天水、武山, 陝西秦嶺山脈,湖北西部鄖縣、襄陽、神農架、宜昌,雲南東北部昭通、威信,貴州赤水、遵義、綏陽、江口、貴陽,湖南西部及廣西東部賀縣、恭城、三江、天峨、山西。
3、池鷺
池鷺分布於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河北、北京、天津、陝西、甘肅、寧夏、青海、西藏、山東、河南、江蘇、上海、安徽、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四川、貴州、福建為夏候鳥;雲南、廣東、海南、廣西為夏候鳥、留鳥;台灣為旅鳥。
(3)湖南鳥類大全圖片擴展閱讀
黃腹角雉生活習性:性好隱蔽,善於奔走,常在茂密的林下灌叢和草叢中活動,非迫不得已,一般不起飛。常成5~9隻的小群活動。活動范圍在0.02~0.3平方公里范圍活動。主要在地面活動和取食,白天常以鬆散形式在地面覓食,晚上則在樹上棲息雨天或雪天亦棲於樹上或在樹上取食。
主要以蕨類及植物的莖、葉、花、果實和種子為食,也吃昆蟲如白蟻和毛蟲等少量動物性食物,尤其是繁殖季節。
❹ 湖南農村地區常見鳥類
1、黃腹角雉
黃腹角雉產於浙江泰順、文成、景寧、雲和、麗水、遂昌、衢縣、龍游;江西永新、三清山、井岡山、鉛山、萬年、上猶、崇義、大余;廣東乳源、陽山、樂昌、曲江、連山、始興、仁化、南雄、大埔、五華、潮州、懷集;福建武夷山;廣西恭城、永福、靈川、興安、富川、賀縣、融安;湖南莽山。
2、紅腹錦雞
紅腹錦雞分布於中國青海東南部,甘肅文縣、天水、武山, 陝西秦嶺山脈,湖北西部鄖縣、襄陽、神農架、宜昌,雲南東北部昭通、威信,貴州赤水、遵義、綏陽、江口、貴陽,湖南西部及廣西東部賀縣、恭城、三江、天峨、山西。
3、池鷺
池鷺分布於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河北、北京、天津、陝西、甘肅、寧夏、青海、西藏、山東、河南、江蘇、上海、安徽、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四川、貴州、福建為夏候鳥;雲南、廣東、海南、廣西為夏候鳥、留鳥;台灣為旅鳥。
❺ 各種鳥的圖片及名稱
鳥的種類繁多,遍布全球,生態多樣,可分為三個總目:
1.平胸總目,包括一類善走而不能飛的鳥,如鴕鳥。
鴕鳥屬鴕形目鴕鳥科,是世界上最大的一種鳥類,成鳥身高可達2 .5米,雄鴕鳥體重可達150千克。像蛇一樣細長的脖頸上支撐著一個很小的頭部,上面有一張短而扁平的、由數片角質鞘所組成的三角形的嘴。
主要特點是龍骨突不發達,不能飛行,也是世界上現存鳥類中唯一的二趾鳥類,在它雙腳的每個大腳趾上都長有長約7厘米的危險趾甲,後肢粗壯有力,適於奔走。
(5)湖南鳥類大全圖片擴展閱讀:
鳥類分布在七大洲,連南極洲距海440公里的內陸都可以找到雪海燕。鳥的多樣性在熱帶地區最為顯著。早期認為熱帶地區的高多樣性是高度物種形成的結果,但被較熱帶地區要高的滅絕速率所抵消。許多科的鳥類可以在陸地及海洋中生活,有些海鳥上岸只是為了繁殖,有些企鵝可以潛到300米深的海中。
鳥的食物多種多樣,包括花蜜、種子、昆蟲、魚、腐肉或其他鳥。大多數鳥是日間活動,也有一些鳥(例如貓頭鷹)是夜間或者黃昏的時候活動。許多鳥都會進行長距離遷徙以尋找最佳棲息地(例如北極燕鷗),也有一些鳥大部分時間都在海上度過(例如信天翁)。
大多數鳥類都會飛行,少數平胸類鳥不會飛,特別是生活在島上的鳥,基本上也失去了飛行的能力。不能飛的鳥包括企鵝、鴕鳥、幾維(一種紐西蘭產的無翼鳥)、以及絕種的渡渡鳥。
❻ 湖南常德常見的鳥
湖南常德常見的鳥有:灰雁、豆雁、斑嘴鴨、羅紋鴨、蒼鷺、灰頭麥雞等。
2020年12月16日,桃源水電站大壩下方的淺灘水域,10多隻中華秋沙鴨悠閑地穿梭在沙洲間,有的梳毛展翅,有的自由翱翔,還有的一頭扎進水裡捕捉食物,引來不少攝影愛好者的「圍追堵截」。
「今年僅在這一片水域,我們就觀測到31隻秋沙鴨。其中雄性12隻、雌性19隻,這說明沅江的水質越來越好,環境也越來越好。」桃源沅水國家濕地公園管理處負責人向記者介紹。
壺瓶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有鳥類367種,每年冬天,100餘只中華秋沙鴨都會來這里越冬。今年入冬以來,保護區工作人員已在江坪河、南坪河、金家河、黃虎港河發現中華秋沙鴨51隻,另在仙陽湖國家濕地公園發現11隻、蒙泉水庫發現8隻,石門境內目前已觀測到中華秋沙鴨70隻。
11月以來,道水河國家濕地公園管理處工作人員也發現了16隻尊貴的客人——小天鵝,這是臨澧縣首次發現數量如此眾多的小天鵝。16隻小天鵝在道水河國家濕地公園內結隊巡遊、覓食嬉戲,工作人員同時還觀測到灰雁、豆雁、斑嘴鴨、羅紋鴨、蒼鷺、灰頭麥雞等候鳥20多種。
在西洞庭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工作人員觀測到黑鸛11隻,小天鵝2000多隻,還有上萬只野鸕鶿、雁鴨類萬余只。「現在還不是候鳥最多的時候,明年3月,西洞庭湖將成為鳥兒的天堂,預計將達到4萬余只。」保護區管理局負責人介紹。
據悉,常德擁有洞庭湖平原獨特的河網水系,濕地分布廣闊、特色鮮明,野生動植物資源豐富。現有濕地面積19.01萬公頃,占國土面積的10.44%,有植物865種、鳥類285種、魚類120多種。其中,國家一、二級保護鳥類20餘種,主要瀕危保護物種有中華秋沙鴨、白鶴、黑鸛、東方白鸛、鴻雁、小天鵝等,西洞庭湖濕地是全球重要的候鳥遷徙越冬地、停歇地和繁殖地。目前,我市已建立津市毛里湖、桃源沅水、安鄉書院洲、澧州涔槐、鼎城鳥兒洲、石門仙陽湖、漢壽息風湖、臨澧道水河等8處國家濕地公園(含試點),形成了覆蓋各區縣(市)的國家濕地公園體系。設立了壺瓶山、烏雲界、西洞庭湖3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花岩溪、望陽山2個省級自然保護區。市域納入保護的濕地面積13.33萬公頃,濕地保護率達70.15%。適宜的環境和豐富的食物,吸引了眾多鳥類前來「安營紮寨」、繁衍生息。
❼ 鳥類有哪些名字
常見的鳥類名字:畫眉、八哥、虎皮鸚鵡、(大)小葵花鸚鵡、金剛鸚鵡、白鷺、蒼鷺、林雕、游隼、麻雀、鴿子、文鳥、珍珠鳥、蜂鳥、火烈鳥、海鷗、貓頭鷹、蒼鷹、禿鷲、布咕鳥、烏鴉、灰鸚鵡,蠟嘴鳥,園丁鳥,企鵝,賊鷗,鵪鶉,鷺鷥,孔雀,火雞鴛鴦,綠頭鴨啄木鳥、喜鵲、麻雀、杜鵑、翠鳥。
不常見的鳥類名字:產潛鳥、松雞、旋木雀、岩鷚、鷦鷯、太平鳥、山鶉、雉雞、褐馬雞、長尾雉、石雞、扁嘴海雀、岩鷚、旋木雀、鷦鷯、山鴉、交嘴雀、水雉、山椒鳥、卷尾、黃鸝。
綉眼鳥、大鴇、毛腿沙雞、沙百靈、沙鵬、沙雀、丹頂鶴、雪雞、雪鶉、高原山鶉、藏雀、高山地雀,兀鷲、西藏毛腿沙雞、沙百靈、雪雀、、戴菊、旋木雀、岩鷚、長尾雀等。
鳥的種類有很多,大部分會根據季節遷徙。
(7)湖南鳥類大全圖片擴展閱讀:
圖庫依據中國科學院院士鄭光美最新出版的《中國鳥類分類與分布名錄》(第三版)建設,圖片超過8萬張,涵蓋中國全部1445種鳥類。
據中國鳥網創始人、總版主、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常務理事段文科介紹,圖庫是目前圖片量最大的中國鳥類圖庫之一,做到了分類精準科學,檢索方便易用。圖庫內所有的圖片均為鳥網會員拍攝,鳥類介紹資料源於《中國鳥類圖志》(上下卷),廣大網友可隨時從中國林業圖片庫進入中國鳥類圖庫瀏覽。
❽ 湖南有哪些鳥
截至2007年,湖南省境內有328種鳥類,其中,被列為國家一級重點保護的鳥類有褐馬雞、金雕等12種,國家二級重點保護的鳥類有角辟鳥、斑嘴鵜鶘、白琵鷺、黃嘴白鷺、大天鵝、鴛鴦等42種,省重點保護的鳥類有蒼鷺、池鷺、小杜鵑、紅翅旋壁雀等22種。據了解,被列入國家一、二級重點保護的54種鳥類都是瀕危種群。
湖南常見的一些鳥類:金雕、黃腹角雉、家鴿、紅腹錦雞、紅嘴相思鳥、白鷺、喜鵲、戴勝、家燕、小白額雁等等。
❾ 湖南省的山有什麼鳥飛過來
你曉得湖南的「省鳥」么 快來大圍山看看吧
湘東,羅霄山脈支脈,大圍山呈東西走向,山中溪流縱橫、雲霧纏繞,古老的瀏陽河即發源於此。豐富的水資源與植被類型,讓大圍山成為鳥類的理想棲息地,目前已記錄到147種鳥類,囊括了湖南大部分常見林鳥。
今年,大圍山首次列入全國鳥類生物多樣性監測樣地,這里將進行連續10年的監測,以了解與我們共同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鳥類,究竟有著怎樣的現狀和趨勢。
中南林業科技大學張志強老師在大圍山上劃出了10條監測樣線,這些樣線同時也是「省鳥」紅嘴相思鳥的調查樣線。張志強的研究小組已經連續6年在大圍山開展紅嘴相思鳥研究,是國內相關研究最為系統和堅持時間最長的。
5月18日至20日,記者跟隨鳥類生物多樣性監測團隊走進大圍山,踏訪了其中3條樣線。一個林鳥的世界訇然洞開,在此之前,所有的鳥都統稱鳥,在此之後,每一隻鳥都有了自己的名字和個性。
1.山高林密,處處可覓鳥類芳蹤
5月尾的大圍山,杜鵑花事已了,只有一樹樹白色桐花點綴在大塊濃綠中,青山有洗盡鉛華之感,薄薄的雲煙在每一處山坳浮起,一個清新的初夏正在到來。
8號樣線,位於海拔700米左右的安洲村。進入樣線,首先迎接我們的是金腰燕、山麻雀和白頭鵯,它們不甚怕人,在電線和枝頭上輕巧地騰挪飛躍。紅嘴藍鵲拖著長長的尾巴翩翩而過,姿態里有一種身為美人的自信。兩只灰喉山椒鳥突然飛出,停在高高的楠竹梢上,一雌一雄,一黃一紅。
往裡走,林子漸密,只聞鳥聲不見鳥影。「啊啊啊」,是大嘴烏鴉粗糲的叫聲;「咕咕咕」,中杜鵑在聲聲叫喚;強腳樹鶯在看不到的密林里發出有轉折的鳴叫;有尖細的鳥聲從溪溝邊傳來,那是白額燕尾;密林深處,還有一隻栗背短腳鵯在如痴如醉地獨自吟唱;而畫眉是一個賣弄技巧的演唱高手,聲音婉轉多變、悠揚迷人……
雨水滴落下來,掩蓋了悉悉索索的聲響,偶爾一兩聲濕漉漉的鳥鳴穿過雨簾。幾片白色的羽毛零落在泥地上,張志強撿起仔細辨認:「這是白鷳,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繁殖季節雄鳥喜愛打鬥。」
一連串的「呵呵呵呵」,是黃嘴栗啄木鳥在發出一長串的笑聲。「這是之前在大圍山沒有記錄到的鳥類。」張志強說。在此次鳥類生物多樣性調查中,張志強還記錄到了小鱗胸鷦鶥、灰翅噪鶥、冠紋柳鶯、黑眉柳鶯等幾種新的鳥類。
在長沙地區,大圍山的鳥類無疑是最豐富和最具代表性的。同嶽麓山地區鳥類資源相比,大圍山區珍稀鳥類種類、數量及保護價值均更高一些。中南林業科技大學楊道德教授認為,這是因為大圍山區是成片重點林區,植被類型復雜多樣,並且設有保護區,人為干擾較小,島嶼化程度低於嶽麓山地區。
2. 繁殖季節,尋找「省鳥」的愛巢
今年是張志強第6年到大圍山做紅嘴相思鳥的監測。找巢是鳥類監測的第一步,每年,張志強可以在大圍山監測到100多個巢。
5月,紅嘴相思鳥進入繁殖旺季,位於安洲村的8號樣線往年可以找到十多個紅嘴相思鳥的鳥巢。紅嘴相思鳥一般會在林地邊緣的灌木叢里築巢,用竹葉和草葉編成杯狀的小巢,杯口微微向內收,看起來又安全又舒服。
大圍山上喜歡在林緣灌叢築巢的,還有栗耳鳳鶥、棕頭鴉雀、強腳樹鶯和畫眉。區別在於,紅嘴相思鳥的巢懸掛在樹枝上,下面沒有支撐的托;栗耳鳳鶥喜歡在岩縫洞穴或突出的石頭上築巢;棕頭鴉雀和強腳樹鶯的巢往往在巢底有枝杈支撐;畫眉則一般在倒伏的樹幹上築巢。
湖南師范大學研一學生田甜,是此次鳥類監測的志願者,他幾乎是一寸一寸地搜尋,用他5.3的視力和極強的專注力。「拐彎的地方、灌叢密集的地方,都是最可能發現鳥巢之處,」張志強提醒,有水坑的地方也要留意。雨季的山路上到處積著水,方便相思鳥洗澡、取水、取食。
這里有一個淺淺的碟狀的巢,以松樹葉編織而成,這是栗耳鳳鶥的巢。探頭看去,裡面有兩粒小小的卵,細看才發現,兩枚蛋各有一個裂口,卵黃疑似已被昆蟲或鼠吸食干凈。這是一個看似完整其實已經破碎的家,那隻傷心的栗耳鳳鶥再也不會回來。
一路發現了3個栗耳鳳鶥的巢,和2個紅嘴相思鳥的巢,但都是老巢或空巢。快要收工時,忽然從灌叢里「撲啦啦」飛出一隻紅嘴相思鳥,迅速消失在林子里。扒開灌叢,4枚淡藍色帶紅斑的卵躺在巢里。張志強極小心地將蛋取出,稱重、測量,重新放回。這就是當天的唯一收獲。
「8號樣線由於修路,鏟除了沿線的灌叢,今年的鳥巢明顯少了,」張志強說,維持和增加灌叢植被的物種多樣性和較高的植被覆蓋率,將為紅嘴相思鳥繁殖提供更多的巢址與食源地。
3. 營巢受阻,林鳥亟待更好保護
湖南的煙民應該還記得一種叫 「相思鳥」的湖南煙,紅色的煙盒上有一對相依相偎的鳥兒,那就是紅嘴相思鳥了。這種嬌小的鳥總是成對出現,羽色艷麗、鳴聲動聽,一度被世人視為 「愛情鳥」。
紅嘴相思鳥廣布於湖南的中高海拔山區,是我省的本土鳥類。2007年,湖南啟動省鳥評選,在多輪網路投票中,紅嘴相思鳥均以高票穩居榜首。網友評價:「此鳥最相思」。
人們喜愛籠養這種小鳥。張志強介紹,上世紀80年代以前,紅嘴相思鳥甚至是我國重要的出口土特產,每年的出口數量達30至40萬只,其中湖南每年的出口數量均在1萬只左右。長期的沒有限制的捕捉,曾一度使紅嘴相思鳥野外種群數量急劇下降。
大圍山中高海拔灌叢,是紅嘴相思鳥在省內的最佳繁殖棲息地,瀏陽市正擬申報「中國紅嘴相思鳥之鄉」。在大圍山的旅遊宣傳畫冊中,紅嘴相思鳥也是其中重要的一頁。然而,到大圍山真正能看到紅嘴相思鳥的人極少。
位於七星嶺的2號樣線原先是紅嘴相思鳥的重要繁殖棲息地,前兩年因旅遊開發的需要,景區道路拓寬,公路兩側茂密的灌叢植被景觀發生了變化,原先在此營巢的相思鳥被迫向叢林深處遷移。
「如果能恢復這條樣線上的箬竹和灌木,紅嘴相思鳥以後還可能回到路邊營巢,其實對旅遊開發也是有益的,」張志強說,大圍山的紅嘴相思鳥是非常寶貴的野生動物資源,具有重要的生態價值和觀賞價值。
「千姿百態的鳥多美,不要進山看了花就走了,」大圍山自然保護區管理所所長尋院稱,當下,保護所一方面加大了打擊非法盜獵行為的力度,另一方面也准備加強鳥類保護科普知識的宣傳,讓人們了解大圍山的紅嘴相思鳥與其他鳥類,「不了解就不會熱愛,不熱愛就談不上自覺的保護」。
【生物名片】
紅嘴相思鳥
別名:紅嘴玉、相思鳥、紅嘴鳥(通名),紅嘴綠觀音、紅嘴燕。它是一種色艷可人的小型(體長15.5 cm)鶥類,在分類上隸屬於鳥綱雀形目畫眉科。
紅嘴相思鳥具有顯著的野外識別特徵,頭具顯眼的紅嘴,上體橄欖綠,眼周有黃色塊斑,下體橙黃;尾近黑而略分叉;翼略黑,紅色和黃色的羽緣在歇息時成明顯的翼紋。
冬季的時候,紅嘴相思鳥可能下到低海拔地區甚至城市公園中棲息,但到了繁殖季節,就會重新回到海拔1000米左右的山上,這就是紅嘴相思鳥奇特的「垂直遷徙」。
我國南方是紅嘴相思鳥的最主要原產地,隨著該物種被引到世界各地,並在籠養地逃逸或被人為散放後,成功地建立了野外種群。在美國的夏威夷群島、西歐以及日本的西南部地區,紅嘴相思鳥種群不斷增長,被認為是當地成功引入的物種。目前,紅嘴相思鳥已被列入瀕危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附錄Ⅱ中,對其貿易行為進行了規范。(張志強 供稿)
大圍山的鳥類生物多樣性
上世紀90年代,中南林業科技大學楊道德教授曾對大圍山實驗林場鳥類資源進行過為期6年的鳥類調查工作,共記錄鳥類111種;進入21世紀以來,大圍山的鳥類資源不斷被挖掘,記錄的鳥類物種逐漸增加。
目前,大圍山自然保護區鳥類記錄至147種,其中以留鳥居多,共78種,占保護區鳥類物種數的53.1%;夏候鳥38種,占保護區鳥類物種數的25.8%;冬候鳥16種,占保護區鳥類物種數的10.9%;旅鳥15種,占保護區鳥類物種數的10.2%。
在大圍山,楊道德教授的調查共發現11種屬國家重點保護動物,其中屬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有白頸長尾雉;屬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有白鷳、勺雞、草鴞、領角鴞、紅角鴞、斑頭鵂鶹、鳶、赤腹鷹、鳳頭鵑隼和燕隼等10種。
由於水資源豐富,小氣候特殊,大圍山是鳥類夏季繁殖的理想場所,繁殖鳥類資源豐富。楊道德教授的調查中,大圍山111種鳥類中有繁殖鳥類82種, 占總種類的73. 9%。
❿ 松雅湖有哪些動物
長沙星沙松雅湖嗎?
松雅湖國家濕地公園擁有國家二級重點保護的野生動物11種,分別為鳶、赤腹鷹、雀鷹、普通鵟、白尾鷂、燕隼、紅隼、領角鴞、紅角鴞、領鵂鶹和斑頭鵂鶹;另外,松雅湖國家濕地公園有不少中國與日本、中國與澳大利亞共同保護的候鳥,列入中日候鳥保護協定的有29種,如白鶺鴒、樹鷚等;列入中澳候鳥保護協定的有9種,如家燕、白腰雨燕、背鷺等濕地脊椎動物(包括魚類、爬行類、兩棲類、鳥類、哺乳類)72種,其中國家一級重點保護植物2種、國家二級重點保護植物5種、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11種,國家「三有」野生動物86種。
去年五月,又發現有五十多隻湖南重點保護動物鳳頭䴙䴘(圖片由攝影師滕建剛所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