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急!關於「背影」的素材
課堂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1.體會本文抓住人物形象特徵,選擇最佳角度命題立意、組織材料的寫作方法。
2.學習本文記敘事實,不加任何修飾渲染的朴實自然的語言。
3.體會本文表現的民族傳統美德,父親對兒子的一片深情。
二、難點、重點分析
1.文章是怎樣緊扣「背影」來寫,使內容和題目互相照應的?
分析:(1)「背影」既是全文的寫作線索,又是文章題旨得以集中反映的所在。
「背影」在文中出現了四次。第一次在第一節,第二、三次在第六節,第四次在第七節。一寫「背影」,回念舊事,直抒胸臆,落筆點題;二寫「背影」親子之愛,情真意深,筆觸主題;三寫「背影」離情別緒,催人淚下,加深印象;四寫「背影」追憶往事,寄託思念,首尾呼應。
(2)第二次與第三次寫背影,筆墨一詳一略。第二次是描寫父親過鐵道去買橘子時的背影,極為詳細:記寫了當時父親的穿著打扮、體態動作,特別著重描繪了他過鐵道的情景——對怎樣走去,怎樣探身下去,怎樣爬上月台,攀上爬下,移腳傾身,都細細地翔實地寫下,使人讀後有身臨其境之感,彷彿親見了一位仁慈的父親對兒子關懷和體貼的情景;第三次寫背影:「我望著他走出去……等他的背影混入來來往往的人里,再找不著了,我便進來坐下,我的眼淚又來了」,一句帶過。這里如再詳寫,文字難免要與前邊重復。而前邊是全文的重點,也是作者感情發展的高潮,當然是必須詳寫的;只有詳寫了,才能具體地形象地反映出當時的動人情景,才能深刻地細膩地表現出父子之間的依戀、眷念和溫情。詳所當詳,略所當略,不僅有利於突出文章的重點,而且也可使行文富於變化,產生濃淡、張弛、琉密有機統一的美感。
(3)閃耀在淚光中的父親的背影,是特定環境下的父親的形象特徵,刻下了父親飽經憂患、半生潦倒的印記,表現出父親對兒子的摯愛,它對作為兒子的作者來說,是不可能不給自己留下最難忘的印象的。
2.作者在文中三次寫了流淚,每次寫法各有什麼不同,各自在什麼情況下,表達了什麼樣的思想感情?
分析:文中作者三次流淚,都是在三個部分的最緊要時刻。
第一次流淚是在交代家境衰敗的情況下,見著父親,面對家破人亡的景象,「不禁籟籟籟地流下眼淚」。這次掉淚表現出觸景傷情的悲哀。這一次掉淚,引出父親的在文中為數不多的重要話語:「事已如此,不必難過,好在天無絕人之路。」父親的這幾句話,表達的感情是很豐富的,很深沉的。這里有父親對兒子的體貼和勸慰,也流露了父親在逆境中的淡淡的哀愁,同時,也可以看出父親內心深處不甘受命運擺布、不怨天尤人的自我寬解、自求振作的復雜心情。
第二次流淚是在浦口送別時,作者眼看父親跨過鐵道蹣跚的背影,「我的淚很快地流下來了」。這次掉淚情不自禁,是為父親的背影所感動。這一次掉淚,因為是在車站,又是在臨別之前,特定的情況決定了作者的舉止,「我趕緊拭幹了淚。怕他看見,也怕別人看見」。又是一次復雜的心態顯示。伯父親看見了要傷心,應是趕緊拭淚的主要原因;怕別人看見了不僅是怕自己顯得不雅,而且也怕要給父親帶來難堪。
第三次流淚是在讀到父親來信中那些感傷之詞時,出現了「晶瑩的淚光」。這一次閃出「淚光」,應是別父兩年多的現在,即執筆為文的時候,想像兩年多前離別時的情景,不禁黯然長嘆。這種在「淚光」中再現的「背影」戛然而止,與開頭不忘背影相呼應,其震撼讀者心靈的力量有如撞鍾,餘音不絕。
3.作者為什麼很細致地敘述了父親送與不送上的猶豫?是不是多餘之筆?
作者很細致地敘述了父親在送與不送上的猶疑不決。這一過程表面上看好像是多餘之筆,其實恰好極其生動自然地反映了父親在老年光景慘淡力不從心的情況下,愛子的特殊心態,「說定不送」則「再三囑咐茶房」;「終於不放心」,躊躇之後還是「決定自己送我去」;「我再三勸」也無濟於事。「我」已經二十歲了,其實用不著送。正是在這種可以不送、應該不送而又終於送了的反復過程中顯示了父親對兒子關心的周到入微。
其次是怎麼送。父親年紀大了,本可一切讓兒子自己去做。但他不,卻事必躬親。先是「照看行李」,後是「忙著講價錢」,再是「囑咐路上小心」、「不要受涼」等。做這些看來對於一個成人兒子來說是多餘的事,已經足以使人感受到愛子情切;而「我」之不放心,暗裡笑他「迂」、事後又自責等一系列的敘述,就更反襯出父親愛子之「執著」。作者兩處責怪自己「那時真是太聰明了」,語言朴實真切,感人至深,寫得也真是太高明了。
4.本文表達了什麼樣的思想感情?
分析: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是兩方面的。一是父親對兒子的一片深情。這種親子之愛,不同於《這不是一顆流星》中母親對兒子的愛,也不同於阿婆對孩子的愛,而是一種特定條件下的特有的愛心。這種親子之愛,帶有那個時代特有的印記,帶有那時父親特有的境遇所賦予的情調,還帶有年老的父親送子遠行所特有的情緒。因此,這種感情,既有慘淡、哀傷的一面,又有關懷、體貼的一面,具有相當復雜的內涵,不能作簡單的理解。
(1)文中的確流露了「淡淡的哀愁」,這種情緒要作具體的、歷史的分析。
(2)文中思想感情的基調是父子情深,是惜別之情。作者在文中表現的父親的感情,哀愁不是主要的,主要的是應在逆境中鎮定、寧靜的深沉心情。
課文中的另一種思想感情,是兒子對父親的懷念、憐惜和感傷之情。正是兒子的這種復雜的感情,才襯託了父親的那種復雜心情。這兩種感情在文中是互相依存、互相映襯的。
三、教學過程設計
(一)布置預習(可在課前進行)。
1.讓學生認真閱讀一遍課文。
2.結合課後練習三、七體會課文。
本文分三部分,第二部分分三層,概括出它們的主要內容,並找出起、訖語句。
(二)教師導語(板書課題)。
簡介作者和寫作背景。朱自清1898年出生於江蘇東海縣,後定居揚州。1916年19歲時考入北京大學預科,1920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哲學系。大學畢業後先後在江蘇的揚州、浙江的溫州、寧波和上虞當中學教員。1925年暑假以後到北平清華大學任國文系教授,當時只有28歲。1937年七七事變,中國人民抗日民族解放戰爭爆發,朱自清隨清華大學遷往大後方,在昆明任西南聯大中文系主任。在艱難和貧困的生活中,他在認真努力地進行中國文學的教學和研究的同時,很關心學生的愛國民主運動。1945年日本帝國主義投降,1946年10月,朱自清又回到北平,繼續任清華大學中文系主任,並參加爭取民主的運動,由一個愛國者走向人民,成為一個堅定的革命民主主義者。當時,美帝國主義一面用槍炮支持國民黨反動政府打內戰,妄圖消滅中國共產黨;一方面又把它的剩餘物資美國麵粉運往中國,作為救濟糧來籠絡人心。朱自清為了反對美蔣反動派的罪惡行徑,在拒絕領取美國救濟糧的宣言上簽了名,並且在臨終前還囑咐家人「不要買政府配售的美粉」。因此,偉大的革命領袖毛澤東贊他「有骨氣」,「表現了我們民族的英雄氣概」。
《背影》是朱自清的名作,寫於1925年。他到清華大學任教不久,接到父親的來信。信中一些話,使他想起父親待自己的許多好處,特別是七八年前父親南京送行的背影,不禁淚如泉涌,便寫下了這篇《背影》。他父親的來信說了些什麼呢?請看文章的最後一段。(這一段有些語句初一的學生較難理解,先學這一段,既可掃除難點,又弄清了寫作背景,有助於理解前文的內容。教師用講讀法進行講解。)
這最後一段,內容相當豐富,寫了家境的衰落,寫了父親的身世和心境,寫了作者的感受和對父親的懷念之情。從這里我們也可以了解作者寫這篇文章的背景,這對學習前面的課文內容是有幫助的。
本文作為一篇記敘文,與《這不是一顆流星》有很多相同點,如都是寫家庭親情,都是從生活中選取典型的、生動的材料,都是通過一定的情節線索來組織材料、通過場面和人物的描寫來表現中心意思。在這些相同點中,又各有不同的表現方法。閱讀時要善於在學習新課文的過程中,聯系舊課文,比較鑒別,從中融會貫通,得到一些新的啟發。
我們在閱讀《這不是一顆流星》時,是從分析結構形式入手,弄清故事情節及其表現形式。本課的學習也應該這樣。
(三)引導學生讀准字音,解釋詞義。
交卸,卸,解除、除去。「交卸」,用於某種職務。「推卸」,用於某種責任。
奔喪,有關死人的事,名詞。奔喪,在外地趕回辦理尊親喪事。喪,丟掉,失去。動詞。
躊躇,猶豫不定。另意,形容得意。
迂腐,拘泥保守。迂腐,拘泥於舊的准則。
蹣跚,走路緩慢、搖擺的樣子。
頹唐,精神委靡,意志消沉。
瑣屑,指細小繁雜的事。
晶瑩,光潔透明。
(四)朗讀課文。
找學生朗讀課文,最好分三個部分,找三個同學分別朗讀,提出朗讀要求。
(五)引導學生劃分段落層次,掌握結構形式。
1.本文如分成三個部分,應怎樣分法?
教師引導學生找出三個部分的分界線,劃出三個部分後,歸納大意,要求用同樣的句式(字數、結構形式大體相同),訓練概括能力。
「那年冬天」是現在與回憶的分界線。「這幾年來」是回憶與現在的分界線。第一部分,首段;第二部分,首、末之間的段落;第三部分,末段。各部分的大意可以歸納如板書所示。
板書:
①開篇寄思
②往事回憶
③結尾懷念
此板書上的概括不是唯一的,概括方式可以多種多樣,允許學生有自己的表述方式,此處千萬不能約束學生發揮自己見解的能力及創造能力。當然,這種概括必須是正確的。這里有個嚴格的界限,也必須讓學生了解並掌握。
如學生能用「背影」作線索概括,也應肯定:
①不忘背影
②描寫背影
③思念背影
2.本文的第二部分是文章的主體部分,按照文章敘事的層次又可以分成幾層意思呢?
教師引導、學生討論、教師小結。
中間部分可以分成三個層次:
第一層次:交代父子分別時的家境
第二層次:送行前父親的細心關照
第三層次:送行時看到父親的背影
還可以有別的概括,比如:
中間部分可分為兩個層次:
第一層次:交代家境
第二層次:浦口送別
在第二層「浦口送別」中又可以分為三個小的層次:
第一,細心照顧
第二,車站買橘
第三,車門話別
3.在劃分段落層次時,應從開始就告訴學生,文章本身的結構形式是固定的、客觀存在的。我們劃分層次應力求符合作品本身固有的思路及其結構形式,但由於讀者認識的差異、角度的不同、目的的不同,往往有不同的分法。這就要作具體分析,有的是這樣分也可以,那樣分也未嘗不可;有的則是絕對不行。劃分層次還是有原則的,不是可以任意劃分的。學生進入中學開始,就有這樣的認識,養成獨立閱讀和分析的習慣,比教師「一言堂」只接受教師的現成結論的灌輸性教學,不知要強多少倍,不必擔心學生會有損失,也不必擔心達不到教學目的。
(六)引導學生弄清情節線索,體會取材角度。
本文用什麼把全文的故事情節連接起來並且貫串起來?是很容易找到的。這就是「背影」。
現在,要弄清楚:
1.作者是怎樣用「背影」來貫串並連接全文的?
教師提問、引導學生回答並隨時歸納。
本文在幾處寫了「背影」?
本文在四處寫到「背影」。
這四處寫「背影」各是在什麼情況下,每次有什麼不同的特點?
第一次在開頭,不忘背影。
第二次在浦口送別時,望父買橘時的背影。
第三次在車門話別,望著背影消失在人群中。
第四次在結尾,淚光中再現背影。
第四次在背影的出現,是怎樣隨著文章情節的推進而有不同的表現力的呢?或者說,文章對父親的回憶是怎樣以「背影」為線索連貫起來的呢?
2.作者為什麼選擇「背影」這樣的角度來命題立意,並用它來組織材料、結構成文呢?
教師可引導學生作短暫的交談、自由討論,然後集中發言,教師擇優肯定、適當補充。
作者所以選取「背影」這種特殊的角度來反映父親的面貌,是基於表現內容的需要,體現著高明的藝術構思:
(1)可以表現父親在特定環境中的形象特點。作者家境衰落,父親老境頹唐、心情憂郁,用「背影」來表現,最能體現人物的這種境遇與心境。
(2)可以給讀者以廣闊的自由想像天地。作者不正面描寫父親的面貌,而以「背影」出現,結合文章內容,讀者可以展開自己的想像,使父親衰頹的形象更具豐富的內涵。
(3)藝術視角的創新。作者不落俗套,不隨人後,開拓了藝術表現的新領域,給人以生動、新穎的感受。
這三點對初一學生說,認識上可能有一定差距,只要求能夠一般的理解即可,重點在於提高認識,不要求掌握。故教師講清楚,不必整理筆記。
(七)引導學生比較本文與《這不是一顆流星》一文在結構形式、情節線索方面,在選取材料、組織材料方面,以及寫法上都有相同之處。試作比較。
《這不是一顆流星》的結構形式是:
「現實——回憶——現實」
《背影》的結構形式也是:
「現在——回憶——現在」
《這不是一顆流星》以熊皮手套為線索貫串全文;《背影》則以背影為線索貫串全文。
《這不是一顆流星》的主體部分選擇病房這一場合表現主人公的活動;《背影》的主體部分則選擇「車站送別」這一特定環境重點描寫。
《這不是一顆流星》選取孩子關心阿婆凍傷的手這一主要情節來表現主題;《背影》則選取「浦口送別」這一主要情節來表現父子深情。
(八)研讀第一、二、三段。
1.第一段的「二年余」指什麼時間?第二段的「那年」是哪一年?
—第一段的「二年余」,指1923年到1925年,第M段「那年」是1917年,因為第四段中「其實我那年已20歲」。從第二段開始是回敘往事。
2.第二段寫徐州見父,為什麼我「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淚」?怎麼院子里會滿是「狼藉的東百」?父親的那句話(「事已如此,不必難過,好在天無絕人之路!勺包含著什麼意思?
—父親卸職失業,不得不打點行囊回家,因此院子里亂七八糟的,作者看到這種凄涼的景象,再想起祖母的去世,眼淚便禁不住簌簌地流下來了。這時候,父親心裡一定比兒子更加悲傷愁苦,可是,當他看見兒子流淚的時候,便強抑悲苦,反過來安慰兒子,表現了父親對兒子是多麼的體貼、愛護。
3.為什麼說「家中光景很是慘淡」?變賣典質、借錢辦喪事說明了什麼?
—作者的父親在徐州當煙酒公賣局長(在舊社會被認為是一種肥缺),不僅沒有發財,還要借了錢辦喪事,變賣典當了家財去償還虧空,這從一個側面反映了他父親的為人。父親失了業,又背了債,悲和愁相交煎,所以說「家中的光景很是慘淡」。
這三段寫家中困頓的處境,渲染了一種悲涼的氣氛。
(4)教師范讀第一段,學生齊讀第二、三段,要求讀時注意速度、語調和感情。
(九)研讀第四段。
1.這一段為什麼寫南京「遊逛」只用「勾留了一日」五個字一筆帶過,而寫父親是不是親自送行卻用了不少筆墨?
—當時父子倆對遊逛沒有心思,而且它對寫父親也沒有什麼關系,用一句話交代一下就可以了,重點是寫父親對兒子的關懷愛護。
2.這一段是怎麼寫父親對兒子的關懷愛護的?文中哪些地方說明父親完全可以不必自己送行?父親「躊躇」了又「躊躇」說明了什麼?
—照理父親可以不必親自送行,因為:第一,他「事忙」,急於謀事;第二,有熟識的茶房,可以托他陪同上車;第三,「我那年已二十歲,北京已來往過兩三次」。可是,父親還是不放心,「終於決定還是自己送我去」。對茶房「再三囑咐,甚是仔細」,「終於不放心,怕茶房不妥帖」,「躊躇了一會」,寫出了父親對兒子無微不至的關心。
3.「不要緊,他們去不好!」父親的這句話說明了什麼?
「不要緊」,是父親對自己而言,盡管「事忙」,但認為這無關緊要。「他們去不好」,是對兒子而言的,就怕別人照顧得不妥帖。這簡短的一句話,說明他關心兒子勝過關心自己,充分表現了父親的愛子之心。
4.齊讀第四段。
(十)研讀第五段。
1.作者為什麼說:「我那時真是聰明過分」,而且還要嘆氣說「唉,我現在想想,那時真是太聰明了」?
—這兩句話是作者的自責,責備自己那時年輕無知,不僅沒有體會父親的一片愛心,反而嫌他「說話不大漂亮」,「心裡暗笑他的迂」。現在想來,內心深感愧疚。
2.進站上車,父親是怎樣無微不至地關心兒子的呢?
—文中兩個「忙著」說明父親全然不顧自己,只想著為兒子勞神費力。一個「囑我」,一個「囑托」,說明父親像慈母一樣對「我」關心體貼。即使是找一個座位,他也要認真地「揀定」進出最方便的地方,真是細致入微,用心良苦。
3.指名朗讀或齊讀第四、第五段,體會父親的愛子之心。
(十一)研讀第六段。
1.買橘送行,具體寫父親的背影,很感人。這一段是分幾層來寫的?
—分四層:第一層寫父親執意自己去買橘子;第二層寫父親過鐵路買橘;第三層寫買橘回來;第四層寫依依惜別。
2.「我買幾個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動。」父親說這句話的時候心裡是怎麼想的?
—他想到兒子的旅途生活既單調又口渴,於是要去買些橘子給兒子。為兒子他想得多麼周到。
3.「他往車外看了看」,後來「我」也看了,兩人看的是不是一樣?為什麼對父親的看寫得很簡略,而「我」的看卻寫得較詳細?——父親只是看看有沒有橘子可買,而「我」呢,不僅看到有賣東西的人,而且看到要過月台,穿鐵道,爬上爬下很不容易。本來想不讓父親去的,可是「他不肯,只好讓他去」。這一層寫出了父親一心為兒子著想的拳拳愛心。
4.第二層寫看見父親的背影,描寫了父親的感人形象。作者是怎麼描寫的?
—這一層主要寫了父親的穿戴和一系列動作。黑布小帽、黑布馬褂、深青布棉袍,這一身素服,深深地印在了自己的心裡。接著具體描寫父親是怎樣穿過鐵道,爬上那邊月台的。「蹣跚地走」、「慢慢探身」,顯示了父親行動的不便;手攀、腳縮、身子傾,形象地寫出了吃力的樣子,看到父親不辭辛苦為自己買橘子,「我」怎能無動於衷。因此,「看見他的背影,我的淚很快地流下來了」。這是寫第一次被父親的背影感動得流淚。
教師范讀一二兩層,讓學生感受體會。
5.第三層寫買橘回來,父親放好橘子,「於是撲撲衣上的泥土,心裡很輕松似的」。這一細節描寫,反映了父親怎樣的內心活動?
—其實,這段時間父親的心情並不輕松,穿過鐵道,爬上爬下,也確實比較艱難,但是為了消除兒子可能產生的不安,便故意裝出輕松的樣子來安慰兒子。盡管這輕松的樣子是裝出來的。但也表明他為兒子勞累也是心甘情願的。「俯首甘為孺子牛」,父親的愛是多麼感人,多麼崇高!
6.最後一層寫依依惜別。離別的時候,父親說了兩句話,這兩句話表達了父親怎樣的感情?
—「我走了,到那邊來信!」表明父親這時仍在惦念著兒子旅途的安全。「進去吧,里邊沒人。」兒子送父親下車,本是人之常情,可是父親不讓送,怕兒子離開車廂會丟失東西。臨別時這樣細心囑咐,真是關懷備至,可敬可親。
7.最後一句寫第二次看見背影和第二次流淚,說說這時候「我」的心情。
—父親不顧艱難給「我」買橘,使「我」感動不已,現在父親要離開了,不免產生濃濃的離情別緒。因此,當父親的背影消失在來來往往的人群里,自己回車廂坐下來的時候,感念之情湧上心頭,禁不住「眼淚又來了」。這一段兩次寫流淚,體現了兒子對父親的真誠的愛。
8.先分層朗讀,再齊讀這一段課文,要求讀出父愛子、子愛父的深情。
(十二)教師小結。
《背影》寫的是家庭遭遇變故的情況下,父親送別遠行的兒子時的一番情景。作者通過朴實真切的記敘,抒寫了父子深情,表現了當時社會中小有產者雖然屢經掙扎仍不免破產的可悲境遇,以及由此而生的感傷情緒,所寫在當時說來,是普通的生活感受,用的文字也不多,卻很感人,具有強烈的藝術效果。原因何在呢?
1.父親的來信是《背影》寫作的契機。這信曾使作者大為感動。作者在1947年答《文藝知識》問時曾說:「我寫《背影》就因為文中所引的父親的來信里那句話。當時讀了父親的來信,真的淚如泉涌。我父親待我的許多好處,特別是《背影》里所敘的那一回,想起來跟在眼前一般無二。」正因為作者自己感動了,所以才能寫出這樣感動人的文章。
2.《背影》具有感人的力量,並不是憑借了什麼宏偉的結構和華麗的文字,而憑了它的老實,憑了其中表達的真情。老老實實,樸素自然,毫不矯揉造作,這正是《背影》的特色。
3.作者善於捕捉特定情境中的最富有表現力的形象特徵來刻畫人物、抒寫感情。祖母死了,家庭破產,父親老境凄涼,在這慘淡的光景中,父子又將各奔東西,為生活去奔波,此時此刻的心清是沉重的。作者選擇了父親穿過鐵道去給他買橘子時的「背影」這個形象特徵,加以集中地具體地描繪,從而充分地表達出了當時父子之間那種骨肉至情,獲得了感人的藝術效果。特別是在作品寫作發表的當時,它曾引起了經濟上同樣處於風雨飄搖狀況中的廣大貧苦知識青年讀者的強烈共鳴與由衷的感嘆。
*************************************************
《背影》素材.rar 影音資料http://www.tj66.net/chuzhongsucai/shipinsucai2/4242.html
《背影》素材之望父買橘FLASH片段
http://www.newkc.net/Soft/Html/Class1791/Class1880/Class1888/Class1890/4367320070322084310.html
《背影》素材.rar
http://www.eresdown.com/r/2005-10/90468.html
❷ 誰有夕陽背影的圖片,一個人正對夕陽走,影子拉的很長。
你好~圖片已經上傳
望採納
❸ 求一圖片,一個人在雪地中顯得很孤獨的背影。
馬克,這意境適合當背景圖片。
❹ 求一張圖片,男孩站在山上,是冬天下著雪手裡有把柴刀。頭戴斗笠,看著山下是背影,有種高手的感覺。
這個嗎
❺ 求一張圖片.夕陽之下一個孤單的背影.悲傷點的。不要灰色黑色
兩只蚊子的愛情故事
夜慢慢地降臨了。草叢里蟲鳴唧唧,此起彼伏。有兩只蚊子,歇在草葉上。
公蚊子吸了一口草汁,輕輕地推了推賭氣僵立的母蚊子,柔聲地哄道:「親愛的,你就喝一口吧,你一整天不吃不喝的,我真擔心......」母蚊子鄙夷地看了一眼沾滿露水的草葉,不高興地說:「這么淡而無味的東西,叫我怎麼吃得下去?你天天說天天說的,不嫌煩嗎?」「你是存心要和人類作對么?」公蚊子焦慮地看著她,「你不知道人類准備了多少種東西來對付我們,那種氣味,我聞著就頭暈腦脹,你萬一......」
「你是個懦夫,知道嗎?」母蚊子冷冷地看著他。然後振翅,從他身邊飛走了。
公蚊子憂心忡忡地看著人們的窗戶里透出的燈光。他知道她在裡面。不知道為什麼,今晚他有一種特別不好的預感,這使得他停在葉片上的身軀不斷地發著抖。他好想看到她,知道她安全,雖然他無法遏抑住她吸食人血的野心。他突然悲涼地意識到,僅僅這一點,也許就會把他們兩個都毀了。
露水更重了,他覺得冷,可是她仍然沒有出來。
他想到他們的前生,不是兩只蚊子,而是兩只企鵝。生活在冰天雪地里,整天愉快地邁著優雅從容的紳士步。
那時,他是一隻最優秀的企鵝。深深地愛著她。像所有準備求婚的企鵝一樣,他千辛萬苦地奔波著,去尋找石子。他長途地跋涉,丟下一塊又一塊不太滿意的石子,摔得頭破血流時,他終於找到了一枚最精美最光潔的,他覺得只有這一枚,才配得上她。
可是,她和另一隻企鵝結婚了。那個他,跟在後面撿,把他扔的都撿起來,送了她。粗糙的,不完美的石子,但是很多,堆得滿滿的。他傷心地退出了,但是追隨她,到了這一世,甘心陪她,做一隻蚊子。他被一種揪心的等待煎熬著,拼了失去生命的危險,往人類的窗里飛去。
果然看到了她,正伏在人的胳膊上,埋頭吸著,青色的翅膀在輕輕地顫著。而他恐懼地發現,左臂動也不動的「人」正悄悄地抬起了右手......「快-躲開啊!~~~~」他撕心裂肺地大喊,可是來不及了,她痛楚地蜷成一團,掉到地上去了。他飛近她,跪在一團血污的她身邊,淚如雨下。她吃力地睜著眼睛望著他,靜靜地,也流下淚來。
「可惜啊,真可惜......」「你把我們兩個都葬送了......」他試圖扶起渾身冒血的她,「為什麼,你總是不肯聽我的勸?」「我知道......可是我沒有辦法......因為,因為我懷了你的孩子......它需要營養......草汁不夠,我必須吸血......我知道我會死,但是你會繼續活下去,人類不會傷你的,因為你沒有冒犯他們......」她霎了霎瀕死的眼睛,微笑著說:「其實生了孩子,我也就會殫精竭慮而死,但這是我們做母親的責任......就算是拼了千千萬萬人的唾罵,也要為後代提供最好的東西......這是沒有辦法的事情......」「為什麼?你為什麼不早告訴我?」「我知道你疼我,如果我告訴你,你會替我去做的,那麼這會兒死的就是你了......我捨不得。呵......如果可以為你生一個孩子,我也就沒有遺憾了......我上輩子欠了你的,這輩子想還,結果欠了你更多......上輩子,我們是企鵝。其實我一直愛你,可是我卻嫁了他......因為他送了我好多石子,你知道嗎?我們生活在冰天雪地里,如果沒有足夠的石子做窩孵卵,我們的後代在出殼之前就會被冰層凍死......你送我的那一枚石子,好美,晶瑩剔透的,可是那是愛情,單純的愛情支撐不了長久的婚姻和對兒女的責任......我沒有嫁你,你恨不恨我?」
他拚命搖頭,泣不成聲。「是我不好,我沒有保護你,給不了你需要的一切,讓你受這樣的罪......下輩子,我們做螳螂好嗎?在新婚之夜,你吃了我,為我生孩子......死在你的腹中,我一定會很幸福的......」「不,不,我們還是做兩只蟬吧,好嗎?天天喝著露水,快樂地唱著歌......小心,小心,......」笑容迅速地從她臉上抽走,她大大地喘著氣,淚水成股成股地流下,「快走,人來了......」他回頭看了一眼,露出蒼涼而無悔的笑,「傻孩子......我們不是,要一起做蟬么?」「啪!「一聲脆響,伴著一聲滿意的說話,「哼,又打死了一隻臭蚊子!」
他在死前的一瞬緊緊地擁抱了她。他們的血流在了一起,凝成一滴鮮紅色的眼淚
祝福所有回帖子和看完這篇文章的人,愛情幸福,健康快樂....
愛上她只需要一秒,而忘記卻需要一生
離別之後,不能再做朋友,因為傷害過,不能做敵人,因為我深愛過.
這話已經不知道聽拉多少朋友說!但也出現在拉我們的身上.於是,我們也只能成為世上最熟悉的陌生人在茫茫人海中擦肩而過
認識你,我已滿足 也許別人說的很對.我的感情就很像小孩子!但我自己也很想知道為什麼我的感情不能像我工作那樣去對待!!?
很多時候,愛一個人愛得太深,人會醉,而恨得太久,心也容易碎。
離開,我沒辦法,再也不會看到你,但在心靈的深處還是有你的影子,還是希望能看到你能過的好。因為在我愛你的時候沒有帶給自己所愛的人幸福,甚至可能傷害過你.
在對的時間遇見錯的人,在錯的時間遇見對的人,都是一樣是一種無言悲哀.所有的一切的一切都輸給了時間.
總是找借口去墮落,害怕有一天,連迷失的借口都不想找了.告訴自己,身邊的人也這樣說,時間會證明一切的,時間會改變一切的.
可是,現在我依然也未能忘。
想忘那便是一輩子的放棄;想不忘,那可能是一生的痛苦.
為什麼所有的事情總要讓時間去證明,讓時間去驗證。我們是活著的人,但似乎一切都是如此的無奈。放棄與追逐都是很難的選擇,而讓時間去扶平傷口是最好的逃避,也是最好的選擇的借口!
因此把罪名都扔給了時間!
因此都是時間引發的蠱惑!
離開了,我們就是陌生人!
單純的陌生人,可以認識,而這種陌生人,卻難以重新認識
與愛的人擦肩而過,那是怎樣一種落寞和無奈
也想走到你的面前,告訴你我愛你,向世界宣布我愛你.
可我真的做不到,不想再打擾你了.
如果不是真心愛你,如果不是痛撤心扉,誰又會記得誰?
承諾,只會讓自己更痛 所以我從來不給過你承諾 更怕傷害到你!!
再美麗的花朵,總會凋零
世界很小,更何況是在同一個城市。相遇,無可避免。可是我知道,無論是否再有次的相遇,我們已註定了是陌生人。匆匆一瞥,各自前行。所有曾經的日子,曾經我愛的你,都已成為漸漸遠去的回憶。無論惆悵是否總揮之不去,無論傷痛是否永不會復原,無論是否還有愛沒說出口,無論是否還因為共同的歲月而永遠彼此惦記,畢竟一切都已過去了。生活每天以不同的姿態撲面而來,沒有太多時間總是在留戀,只有前行、迎接,不斷地告別,然後,開始。
酒不是催化劑,但喝酒之後,就無端端有種想哭的沖動;也許是因為想起以前,也許是因為覺得疲倦,想靜靜的流淚、、、 我知道生活和成長的背後,我很脆弱,酒只是給我一個流淚的理由和掩飾。
曲折的人生,坎坷的成長,一路的傷痛啊,一個人的孤獨和堅強啊,都在這酒精麻醉後靜靜的頃泄,流淌在淚水中的是我年輕的憂傷、、、、
忽然,很想醉;以為醉了就能忘記,看來我錯了!多情難逸,萬念俱灰,雖不是撕肝裂肺也是刻骨銘心的!茫然和失望惆悵與無奈交織在一起讓我透不氣!不知不覺痴迷了過去!愛不再是罪過,恨也不再是解脫,思念與回憶在淡淡的相思之中釀成一杯美麗但難以承受的烈酒讓我沉醉!忽然,很想一個人頹廢,是因為再沒有什麼人讓我不累!
喜歡一個人,是一種感覺,不喜歡一個人卻是事實。事實容易解釋,感覺難以言喻。愛情是忽然有一個人我們感覺如故,我們的內心忽然起了翻天覆地的感覺,很想很想靠近她,想擁抱她,以後無論快樂或哀愁,我們也不想當初為什麼愛她。只有當我們不愛一個人時,才會找出不愛她的原因。
當你站在你愛的人面前,你的心跳會加速;但當你站在你喜歡的人面前,你只感到開心;當你和愛的的人對話,你覺得難以啟齒;但當你和喜歡的人對話,你可以暢談。當你愛的人哭,你會陪她一起哭;但當你喜歡的人哭,你會技巧的安慰他。當你不再愛一個人,你會關上眼睛並忍住淚水;當你不再喜歡一個人,你只要掩住雙耳。
最後,愛只能愛一個人,喜歡卻可以喜歡很多人!有人說喜歡是淡淡的愛,而愛是深深的喜歡。人的情感其實是很復雜,有時往往也說不清,理不明。只能在面對時,尊重自己的感覺,用心去疼惜彼此。
愛上一個人只需花一秒鍾的時間,而遺忘。。。。。。卻需要一生。
而傳說中有一種湯,喝下之後會忘卻一切。忘記一切憂愁,忘記一切憎恨,忘記一切的不愉快和記憶里想忘記的東西,當然那也包括忘記情,忘記愛……
忘記了憂愁,也就沒有了憂愁,可以舒展緊皺的眉,擔憂的臉。平日里所有的不公平,所有的不快樂都隨忘記而遠去,人就會變的明朗了,好像被烏雲掩蓋的天,突然湛藍了起來。
忘記了憎恨,也就遠離了憎恨。當心靈不因為憎恨而蒙蔽,當所有的一切變成過眼雲煙,人就會整個的輕鬆起來,寬恕了別人也解救了自己。
忘記了情忘記了愛,也就忘記了一切不願意記憶的東西。當為愛一個人在苦苦掙扎的時候,當為了一段感情在無奈彷徨的時候,忽然的忘記卻該是多麼大的一種幸福
沒有人能做到那麼的灑脫,沒有人能真正的忘卻!曾經愛過、傷過、痛過的日子永遠磨滅不了,時間的推移增加了記憶里的痛苦。使得痛苦更清晰,使得心更憔悴,使得愛戀恨,情戀怨……
學會忘卻,也就學會了寬恕自己,解救自己。既然愛過不後悔,分離總有它的無奈。當人從幼稚知,到自以為看透紅塵,看透這個社會,那都是心路的歷程。其實不然,書面上的道理說了太多,真正的懂得的太少。怨天尤人,自唉自怨,都是人的通性,人大多是自私的。人生短短幾十年,何苦撐的那麼疲累,何不學會忘卻?一味的追求完美而這個世界,根本就沒有完美的東西,完美了反而是一種缺陷,有缺陷的東西才真正的完美。人生更是如此,沒有遺憾人生的人,並不快樂。所以追求的完美,其實就是追求一種完美的心態。
其實放棄也是一種美 ,一次默默的放棄,放棄一個心儀卻無緣份的朋友;放棄投入許多卻無收獲的感情;放棄某種傻傻的期望;放棄某個我愛的人。
在新的時空內將音樂重聽一遍,將故事在說一遍!因為這是一種自然的告別與放棄,它富有超脫精神,因而傷感得美麗!曾經有種感覺,想讓它成為永遠。過了許多年,才發現它已漸漸消逝了。
然後才懂:
原來握在手裡的,不一定就是我們真正擁有的;我們所擁有的,也不一定就是我們真正銘刻在心的!其實人生很多時候需要自覺的放棄!世間有太多的美好的事物。對沒有擁有的美好,我們一直在苦苦的嚮往與追求。
為了獲得,而忙忙碌碌。其實自己真正的所需要的,往往要在經歷許多年後才會明白,甚至窮盡一生也不知所終!而對已經擁有的美好,我們又因為常常得而復失的經歷,而存在一份忐忑與擔心。
夕陽易逝的嘆息、花開花落的煩惱、人生本是不快樂的!因為擁有的時候,我們也許正在失去,而放棄的時候,我們也許又在重新獲得。 對萬事萬物,我們其實都不可能有絕對的把握。如果刻意去追逐與擁有,就很難走出患得患失的誤區。 所以生命需要升華出安靜超脫的精神。明白的人懂的放棄,真情的人懂的犧牲,幸福的人懂得超脫!
「我不是因你而來到這個世界,卻是因為你而更加眷戀這個世界!
如果能和你在一起,我會對這個世界滿懷感激,如果不能和你在一起,我會默默的走開, 卻仍然不會失掉對這個世界的愛和感激。感激上天讓我與你相遇與你別離,完成上帝所創造的一首詩!」生命給了我們無盡的悲哀,也給來我們永遠的答案。
於是,安然一份放棄,固守一份超脫!不管紅塵世俗的生活如何變遷,不管個人的選擇方式如何,更不管握在手中的東西輕重如何,我們雖逃避也勇敢,雖傷感也欣慰!我們像往常一樣向生活的深處走去,我們像往常一樣在逐步放棄,又逐步堅定!
有一種感覺總在失眠時,才承認是「思念」;
有一種緣分總在夢醒後,才相信是「永恆」;
有一種目光總在分手時,才看見是「眷戀」;
一生有太多無法實現的愛
有人會帶著遺憾來完結這份愛
有人會帶著微笑來繼續這份愛
有人會帶著眼淚來祭奠這份愛
有人會帶著喜悅來保存這份愛
但太多無法實現的愛還是在精神與肉體中穿梭游弋
對含韻的愛就是我無法實現的愛
不論幻想有多麼的深化但是那終究只是幻想
不論期盼的眼神有多麼深邃但那終究是毫無結果的肝腸寸斷
我的年齡比含韻大
正常的話我的生命完結的也會比含韻早
如果我們可能一起生活
但我先離去了就會讓含韻孤獨的生活這是我不忍心看到的結果
我的普通也讓自己清楚的認識到這種愛的不可能
即便我努力的爭取但事實的指針是否會讓奇跡出現來裝點我平淡的生活
我知道這種情況的渺茫
會有太多的人喜歡和愛戴著含韻
在這種愛的競技中我是否有足夠的能力來取勝呢
我知道這種概率的低下但我還是幻想著那不可能的機遇會光顧我
愛
辛苦又甜蜜
實現了愛
那是用喜悅與微笑來慶祝的成就
無法實現的愛
更多的就是在遺憾與痛心中無奈的搖頭
深入的了解一個人會讓愛更深的發展和繼續
深入的了解含韻也讓我對她的這種微妙的愛意不斷的發酵不斷的釀造出更醇的味道
但我發現當初平易的關注而今演變成一種微妙的感情時我才知道自己已經喜歡上了她
我知道自己很異想天開
但這種愛的種子還是在發芽還是在成長還是在繼續著她的孕化
愛也許無法實現
就別再喚醒沉睡的自己讓自己面對現實的殘酷
自欺欺人也是一種解脫也是一種應對痛苦與無奈的選擇
愛戴含韻是我的夢
喜歡含韻是我的夢
支持含韻是我的夢
就讓這些夢繼續著它們的甜美
就讓這些夢繼續著它們的沉睡
就讓這些夢繼續著它們的精彩
我曾問蒼天是否有來生
來生的時候如果還有含韻還有我
我是否會想起今生對含韻的愛戴和喜歡呢
我是否還會繼續今生這般的追求與努力呢
蒼天沒有回答
但我的問題還在繼續
但同時我也在讓自己冷靜
我要分析我要弄清楚我的想法和行為
我要讓別人更讓自己知道
我愛她
一種純潔的愛
一種微妙的愛
一種無法實現繼承著夢想的愛
這種愛告訴了我我付出的值得
有一種心情總在離別後,才明白是「失落」。
希望我的兄弟和他老婆開心快樂的過好每一天。
我已經好久都沒有跟家裡人聯系了,今天電話鈴聲突然響起,我拿起電話。是媽媽!
我好高興,面對新年的到來,我真的好想家,好想回家跟家裡人團聚。但遠在他鄉的我卻無能為力。「媽,」我叫道。卻聽到電話那頭媽的聲音有些哆嗦,「怎麼了?」
「哦,沒什麼,就是有些想你......」
很明顯我知道媽有話對我說,「有什麼話你就說啊。」我催促道。
「是這樣的,」媽說:「昨天我去給你爸爸燒紙,因為要男孩子燒才靈驗。所以我就去你大叔家讓你大叔幫忙燒一下,結果你爺爺不喜歡我,他們都不同意,所有人都不理我,最後......」媽的聲音哽咽了。
「夠了!不要再說了!」不知不覺間我的眼淚流了下來。眼前出現了一副畫面,那竟然是爸爸微笑的面孔,我想像著媽所說的話。我不敢再聽下去了,掛了電話,我的心始終不能平靜。
曾經我是多麼地想見他們,爺爺,奶奶,大叔,大嬸......最起碼在接這個電話之前是這么想的。但現在我改變主意了。這樣的人值得我想念嗎?我好想去質問他們,大叔,我爸爸是你的親大哥,他是怎麼死的你忘了嗎?如果沒有我爸爸,你會有今天嗎?小時候如果不是爸爸一邊讀書一邊在山上砍柴掙錢供你讀書,你會有現在的幸福嗎?為什麼?為什麼連這最起碼最基本的事情都不肯做?你對得起自己的良心嗎?就算你對我媽有偏見,她讓你幫我爸爸燒紙這有錯嗎?為什麼你要這么慘忍,為什麼?????
爺爺,我知道你一直以來都不喜歡我媽媽。你有那麼多的兒子,而且各各都那麼出色,失去我爸爸一個又算得了什麼?你是這樣想的嗎?我真為爸爸感到難過。親情就這么不值得考驗嗎?是不是如果我回來沒掙到錢你們也同樣不會理我?為什麼?為什麼在你們眼裡就只有金錢而沒有親情?難道親情是可以跟金錢相提並論的嗎?難道親情可以用金錢來衡量嗎?
我也僅僅只是一個孩子,在我的印象中,爸爸是最偉大的。以前我從未想像過悄然而至的別離,留在我的心中該是怎麼的蒼白呀!如果爸爸還活著,我也不會考取高中後又出來打工,放棄那麼好的學業不可惜嗎?如果爸爸還活著,媽也不會這樣被人歧視,我也不會無家可歸。
哦,老天爺啊!為什麼這么不公平?為什麼偏偏讓這世上最疼愛我的人離我而去?為什麼?爸爸,此刻你在哪兒啊?你聽得見你最疼愛的女兒的呼喚嗎?告訴我我該怎麼做?
一個電話讓我想了很多很多,我真的該努力了。為了爸爸,媽媽,更重要的是為了我自己......
❻ 求關於背影的圖片
http://image..com/i?ct=503316480&z=0&tn=imagedetail&word=%D2%B9%BF%D5%D7%C0%C3%E6&in=18886&cl=2&cm=1&sc=0&lm=-1&pn=22&rn=1
http://image..com/i?ct=503316480&z=0&tn=imagedetail&word=%B1%B3%D3%B0&in=7449&cl=2&cm=1&sc=0&lm=-1&pn=38&rn=1
http://image..com/i?ct=503316480&z=0&tn=imagedetail&word=%C7%E9%C2%C2%B1%B3%D3%B0&in=30671&cl=2&cm=1&sc=0&lm=-1&pn=58&rn=1
http://image..com/i?ct=503316480&z=0&tn=imagedetail&word=%C7%E9%C2%C2%B1%B3%D3%B0&in=17971&cl=2&cm=1&sc=0&lm=-1&pn=42&rn=1
❼ 誰知道一個人和一隻狗坐在紫色的月光下的背影圖片
雖然這是一隻貓(夏目友人帳)
❽ 求圖,一個老人孤單的背影的圖片
❾ 求一張卡通動漫男人物的冬天衣服的圖片 最好全一點的
❿ 求夕陽下的背影的圖片 一個老人牽著一小孩在村莊的小路上的圖片 或著繪畫類的什麼的圖
點擊看大圖;;;夕陽無限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