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和尚單手作禮稱什麼
單掌(有人稱單手立掌),在佛經記載中是沒這個禮節的。但是在中國卻也這樣的禮法,所謂單掌禮,應出自少林禪宗,是「佛教禮法與少林拳禮的結合「,「單掌禮是在手持器械時使用,一般是根據個人的習慣,一手持器械,另一手做單掌禮。」
佛教傳入中國以後,本來也是延續了印度佛教雙掌合十的禮法,這單掌施禮的現象只是在漢傳佛教中出現,其形成的原因主要分為下面兩個因素。
一、一隻手不方便
在寺廟里除了讀經念佛的僧人以外,還有一類僧人被稱為武僧,武僧的職責就是保護寺廟和僧人的安全,但是武僧並不是尋常練武,而是把練武作為禪修的一種方法,歸根結底在武僧的眼裡,練武就是修禪,另外看見有的僧人手上還會有念珠等等物品。
所以武僧手上有武器或者僧人手上有念珠等等物品的時候,是不方便雙手合十的,因此這個時候僧人選擇單掌施禮。
二、為了紀念慧可大師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是六祖惠能的偈語,慧可大師的輩分比惠能高得多。慧能大師是漢傳佛教禪宗二祖,就是傳說中達摩大師的親傳弟子。
相傳當年慧可大師為了表示求佛問道的決心,就自己把自己左手給砍了奉獻給達摩大師,達摩大師被感動,就收做了弟子,慧可大師一直單臂傳法,最後成了禪宗二祖。
(1)和尚行禮唯美圖片擴展閱讀:
慧可禪師的史料:
禪宗二祖慧可的事跡在佛教典籍《曹溪寶林傳》、《續高僧傳》和《景德傳燈錄》 中均有記載。
慧可在鄴都(今河北臨漳鄴鎮)既受異派學者的迫害,其後即流離於鄴衛之間,所以到了晚年,並沒有多少隨從的弟子。但三論宗的學者慧布(518—587)北游鄴都時,曾慕慧可而前去叩問禪法,得到印證。
北齊天保初年(550)著名禪學者向居士致書慧可請教,並以詩文問答,受到了慧可的許多啟示。
在北周建德三年(574)武帝進行滅佛運動,慧可和同學曇林曾努力保護經典和佛像。後來他又南行隱居於舒州司空山(今安徽岳西縣),在這山裡傳法與三祖僧璨。周武滅佛停止後,他又回到鄴都。隋開皇十三年(593)入寂。
談到慧可的禪法,就令人想到他的「斷臂求法」的傳說。智炬《寶林傳》卷八載唐法琳所撰《慧可碑》文,記載慧可向達摩求法時,達摩對他說:求法的人,不以身為身,不以命為命。於是慧可乃立雪數宵,斷臂表示他的決心。
這樣才從達摩獲得了安心的法門。因此「雪中斷臂」就成為禪宗一個有名故事而廣泛流傳。但唐道宣《續高僧傳》卷十六《慧可傳》只說慧可「遭賊斫臂,以法御心,不覺痛苦」,未提到求法事,因而這個故事的真實性值得研究。
但後來有關禪學的史籍,如凈覺《楞伽師資記》、杜朏《傳法寶記》、道原《景德傳燈錄》卷三、契嵩《傳法正宗記》卷六等,多承襲法琳說而否定道宣之說,從而慧可這段「雪中斷臂求法」的故事,仍為一般禪家所傳誦。
㈡ 誰有抖音紅衣和尚站在水裡喝酒的高清圖片,我想做壁紙
圖片如下:
網頁:右鍵點擊圖片,選擇"在新標簽頁中打開",可以查看大圖
若圖片被屏蔽,非匿名用戶請查看私信(網頁:右上方;APP:消息-私信)
或則私信我並附上問題地址索要圖片,不然誰會知道你在說什麼(無問題地址、非問題提問者皆不予回復)。
麻煩請及時採納,謝謝!
㈢ 和尚行禮是雙掌合什那道士是什麼
道教對常人行拱手禮或行作揖禮,而對神、仙和真人則行叩拜禮,以示特別尊敬。因叩拜過程中亦有拱手、作揖。
請看下面來自網路的道士手禮兩張圖:
㈣ 誰知道這圖片出自哪裡我看到好幾張是這和尚和這紅衣女子的照片,他們之間又有什麼故事(詳細)
並沒有確切的名字 出自游戲劍網三 也就是劍俠情緣
人物分別是少林派和七秀的弟子 並沒有名字 自然也沒什麼故事(不過同人文挺多的) 也就是游戲裡面有很多這樣的角色貌似 只是代表了兩個門派的形象而已
這張圖主要是指明了一個cp 可以自行搜索 佛秀
㈤ 高陽身為堂堂大唐公主,為什麼會愛上一個和尚
高陽公主是唐太宗李世民的愛女,當初李世民將她下嫁給了名臣房玄齡的兒子房遺愛,無奈高陽公主並不愛她的駙馬,她愛的人是一個叫辯機的和尚,高陽公主為何會愛上辯機和尚呢?高陽公主之所以會愛上辯機和尚,原因有很多,首先高陽公主不喜歡自己的婚姻關繫到政治,她也不喜歡自己的婆家房家,雖然房家當時的勢力很大,可是高陽公主看不上,況且房遺愛是房家最扶不上牆的人物,高陽公主更是不會喜歡他了。
從此,高陽公主的心中充滿了仇恨,據史料記載,在她父親去世之後,她表面上是很痛苦的,但是內心並不哀傷,或許從那之後,高陽公主的眉宇之間會更加冷漠了吧,也或許從那之後,這個公主將更加的飛揚跋扈。事實證明確實如此,此後高陽公主又找了很多的和尚,她還和自己的丈夫企圖謀反,不料最後被發現,高陽公主被賜自盡。
㈥ 佛教中的某個圖案(好像是佛教的)
「卍」鍵盤拼音打「wàn」音同「萬」。佛祖釋迦牟尼胸前的標志符號。
卍(wàn),佛教名詞,象徵吉祥福瑞,武則天定為漢語讀「萬」。《紅樓夢》中與茗煙發生關系的一名丫鬟即名為「卍兒」。生活中也常見。
㈦ 沙僧的行禮箱中有什麼為何豬八戒總惦記分行禮
作為我國最受歡迎的神話小說,《西遊記》以它對師徒四人入木三分的描述和對妖魔鬼怪的描畫讓人們對自由和浪漫充滿了嚮往。不過,其中除了有點啰嗦的唐僧、神通廣大地孫悟空以及老實憨厚的沙和尚外,還有一個好吃懶做還有點貪戀美色的豬八戒,他有一句口頭禪就是“分行李”,不僅僅是因為行李里有稀世珍寶,還有很多其他的好東西。
俗話說,無功不受祿。豬八戒雖然好吃懶做但是對人世物理還是很清楚的,畢竟他是這師徒四人裡面唯一一個在紅塵中有過經歷的人。在大戰紅孩兒和黃沙怪時,豬八戒也是為了師傅的安危盡了最大的努力的,所以他有功當然也可以分的一部分行李裡面的財富。最後,從本質上看唐僧和三個徒弟更像是辦企業,有人出錢有人出力向著共同目標前進,一旦破產自然是可以按功分配的,這也符合事情原則。
㈧ 求和尚和女子的古風唯美圖
這些行么
㈨ 萬福禮在各個朝代的正確姿勢是怎樣的
秦、漢時期女子行禮多用肅拜為跪坐時行禮,身體微傾,雙手作揖。到了唐代,武則天稱帝時特地制定了女子相見禮,正身直立,上身微前傾,雙手合攏在胸前,微曲膝,稍作鞠躬虛坐之勢。
唐朝以前,人們只是語言上的「萬福」以表達自己的祝福,而在唐朝肅拜時,專門為女子設立了禮儀,被歷朝歷屆所延續。
行禮時,右手放於左手上,再握拳,放於腹部正中央,然後屈膝。在影視作品中看到女子行禮時,手會放在腹部偏左或偏右,這是不同朝代的變形。「萬福禮」剛形成的時候,講究中的「正」「和」,因此手會放在正中央,講究平衡。
(9)和尚行禮唯美圖片擴展閱讀:
「萬福禮」的使用對象。「萬福禮」剛開始的適用對象是需要肅拜的對象,後來用於女子與女子之間,和關系較好、相熟的男子也可行「萬福禮」,也是隨著時間朝代的變化,行禮成為了日常,就算是不相識的人,也需要行禮,以表達尊重。
「萬福禮」的演變十分復雜。唐朝之前的「萬福禮」就是口頭之禮,行禮時說一聲「萬福」就算是行禮了。唐朝武則天在位時專門為女子設立了禮儀。宋明時期,女子見面所行的禮儀皆可被稱之為「萬福禮」,相關的禮儀動作也有了變化。
㈩ 燒香拜佛的講究和忌諱有什麼
燒香拜佛的講究和忌諱主要有以下幾點:
1、衣冠整潔,舉止有禮
進入寺廟,服裝鞋帽以整潔為宜。不可服裝不整,特別是女士,入佛堂切不可穿過分暴露的服裝,也不可濃妝艷抹。入佛堂不得吸煙、嚼口香糖,打鬧嬉戲等。
5、其他注意事項
佛堂內不得大聲喧嘩,或躺卧跑跳。有人禮佛,勿從前面過。參拜佛時,最好靠近佛桌前拜佛,免得他人從你面前而過,打擾你拜佛。拜佛姿勢要庄嚴正確,不可傾斜不正。帶小孩進入寺廟,大人一定要管理好孩子,不可隨意妄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