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動態圖片 » 結腸壺腹部在哪個位置圖片
擴展閱讀
警用警服背景圖片 2025-05-05 08:38:49
最新教師節動態圖片 2025-05-05 08:25:42

結腸壺腹部在哪個位置圖片

發布時間: 2025-05-05 04:08:20

❶ 直腸壁的結構分為哪幾層

直腸壁分為4層:黏膜、黏膜下層、肌層、外膜。

以齒狀線為界,以上為直腸壺腹部,以下為肛管。

1、粘膜:

①上皮:壺腹部為單層柱狀上皮,含大量杯狀細胞;齒狀線處移行為未角化復層扁平上皮。

② 固有層:壺腹部含豐富的腸腺,由柱狀細胞和杯狀細胞組成『』齒狀線以下無腸腺,有較多的小靜脈。

③ 粘膜肌層:壺腹部處為內環形,外縱行兩層平滑肌,在齒狀線附近消失。

2、粘膜下層:為疏鬆結締組織,,含豐富的靜脈血管。

3、 肌層:為內環形和外縱行兩層平滑肌。肛管的內環肌發達,稱肛門內括約肌。

4、 外膜:為纖維膜。

(1)結腸壺腹部在哪個位置圖片擴展閱讀

生理學結構

直腸位於盆腔內,是大腸的末段。全長12~15cm,沿骶骨和尾骨前面下行,穿盆膈,終止肛門。直腸在盆膈以上稱盆部,以下部分叫肛門部和肛管。盆部的下端有時呈梭形膨大,稱直腸壺腹。直腸在前後的方向上有兩個彎曲。

上方的彎曲稱直腸骶曲,凸向後側,下方的彎曲凸向前側,稱直腸會陰曲。

當進行乙狀結腸鏡檢查時,須順應此二彎曲緩緩插入,以免損傷腸壁。男性直腸的前方是膀胱、精囊腺和前列腺,女性直腸的前方是子宮和陰道,故可經直腸觸查這些器官。

解剖結構

直腸近肛門的一段擴大成為直腸壺腹,裡面有垂直皺襞6~10條名肛柱,肛柱上面有靜脈叢。直腸終於肛門。肛門有肛門外括約肌及肛門內括約肌。肛門外括約肌是隨意肌,屬會陰肌。肛門內括約肌是腸內環肌加厚而成,屬平滑肌,其作用是於大便臨完結的時候徹底清除殘存在肛門管里的廢物。

❷ 膽結石排出體外的途徑

膽結石想要排出體外,主要是通過膽囊管、膽總管、膽總管下端的壺腹部、十二指腸、空腸、回腸、結腸、肛門排出體外,主要通過人體的一些解剖結構。最重要的狹窄段是膽囊管和膽總管下端的壺腹部,這兩個位置比較狹窄,膽結石可能會嵌頓在這兩個部位引起嚴重症狀。
大於1cm的膽結石很難通過,小於0.5cm的膽結石比較容易通過,但是可能會嵌頓在膽囊管,從而引起嚴重症狀,包括引起化膿性膽囊炎、膽絞痛、膽囊壞疽等改變。排出後經過膽總管到達下方的壺腹部,壺腹部非常狹小,引起梗阻會導致急性膽管炎等膽道感染,出現腹痛、發熱、黃疸改變,甚至嚴重會引起極重症膽管炎,引起感染性休克的風險。如果引起胰管梗阻,也會導致急性胰腺炎發作,這些是比較嚴重的並發症。所以膽結石排出體外的過程有一定的風險和並發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