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動態圖片 » 手腕豆狀骨在哪個部點陣圖片
擴展閱讀
漫畫造型圖片素材 2024-04-27 13:18:43
可憐小女孩卡通圖片 2024-04-27 13:09:35
wallpaperengine軟體圖片 2024-04-27 12:38:35

手腕豆狀骨在哪個部點陣圖片

發布時間: 2022-08-17 09:41:25

A. 腕骨口訣是什麼

八塊腕骨,有個口訣:舟月三角豆,大小頭狀鉤。

也就是近側端從橈側到尺側是手舟骨,新月骨,三角骨,豌豆骨。遠側端從橈側到尺側是大多角骨,小多角骨,手頭骨,腕骨,總共有8塊,容易記憶。

簡介

所有腕骨並非排列在一個冠狀平面上,而是構成一個掌側面凹陷的縱行淺溝,即腕骨溝。溝的尺、橈側各有一隆起,分別為腕尺側隆起和腕橈側隆起,前者由豌豆骨和鉤骨鉤構成,後者由手舟骨結節和大多角骨結節構成。

腕橫韌帶橫跨於腕骨溝的尺、橈側隆起上,形成腕管,有9條屈指長肌腱及正中神經通過。在人跌倒手處於外展位的手掌著地時,可因為舟骨直接對著橈骨產生舟骨骨折。

B. 腕骨的口訣是什麼

腕骨各骨名稱的口訣是舟月三角豆,大小頭狀溝。分別對應手周骨,月骨,三角骨,豌豆骨,大多腳骨,小多角骨,頭狀骨和溝骨。

腕骨是短骨,位於手骨的近側部,共有8塊,分為兩列,每列各4塊,均以其形狀命名。腕骨包括與橈骨相連的近側列的舟骨、月骨、三角骨、豌豆骨,以及與掌骨相連的遠側列的大多角骨、小多角骨、頭狀骨、鉤骨。

腕骨各骨的介紹

舟骨是近側列腕骨中最大的,向近側略凸彎,呈舟狀,其掌側面粗糙而凹陷,外側有一結節,稱為舟骨結節,為腕橫韌帶與拇短展肌的附著部。

大多角骨的遠側面有鞍狀關節面,與第1掌骨底的鞍狀關節面相關節。近側列腕骨除豌豆骨外的近側面共同形成一橢圓形的關節面,與橈骨的腕關節面相對構成橈腕關節。腕骨的各骨之間的相對面以及與橈骨和掌骨的鄰接面,都有關節面,分別構成不同的關節。

8塊腕骨雖藉關節和韌帶聯結構成一個整體,但並不處於同一額狀面上,背側面凸隆,而掌側面凹隱,叫做腕骨溝。

C. 看人體骨架圖,結構有什麼特點,這樣的結構有什麼功能

骨骼化是生物結構復雜化的基礎,骨骼系統又是生物形態進化的限制因素。
骨骼是組成脊椎動物內骨骼的堅硬器官,功能是運動、支持和保護身體;製造紅血球和白血球;儲藏礦物質。骨骼由各種不同的形狀組成,有復雜的內在和外在結構,使骨骼在減輕重量的同時能夠保持堅硬。骨骼的成分之一是礦物質化的骨骼組織,其內部是堅硬的蜂巢狀立體結構;其他組織還包括了骨髓、骨膜、神經、血管和軟骨。
人體的骨骼起著支撐身體的作用,是人體運動系統的一部分。成人有206塊骨。骨與骨之間一般用關節和韌帶連接起來。
骨的構成
骨主要由骨質、骨髓和骨膜三部分構成,裡面容有豐富的血管和神經組織。長骨的兩端是呈窩狀的骨松質,中部的是緻密堅硬的骨密質,骨中央是骨髓腔,骨髓腔及骨松質的縫隙里容著的是骨髓。兒童的骨髓腔內的骨髓是紅色的,有造血功能,隨著年齡的增長,逐漸失去造血功能,但長骨兩端和扁骨的骨松質內,終生保持著具有造血功能的紅骨髓。骨膜是覆蓋在骨表面的結締組織膜,裡面有豐富的血管和神經,起營養骨質的作用,同時,骨膜內還有成骨細胞,能增生骨層,能使受損的骨組織癒合和再生的作用。
骨的化學成分
骨是由有機物和無機物組成的,有機物主要是蛋白質,使骨具有一定的韌度,而無機物主要是鈣質和磷質使骨具有一定的硬度。人體的骨就是這樣由若干比例的有機物以及無機物組成,所以人骨既有韌度又有硬度,只是所佔的比例有所不同;人在不同年齡,骨的有機物與無機物的比例也不同,以兒童及少年的骨為例,有機物的含量比無機物為多,故此他們的骨,柔韌度及可塑性比較高,而老年人的骨,無機物的含量比有機物為多,故此他們的骨,硬度比較高,所以容易折斷。
骨骼的功能
保護功能:骨骼能保護內部器官,如顱骨保護腦;肋骨保護胸腔。
支持功能:骨骼構成骨架,維持身體姿勢。
造血功能:骨髓在長骨的骨髓腔和海綿骨的空隙,透過造血作用製造血球。
貯存功能:骨骼貯存身體重要的礦物質,例如鈣和磷。
運動功能:骨骼、骨骼肌、肌腱、韌帶和關節一起產生並傳遞力量使身體運動。
大部分的骨骼或多或少可以執行上述的所有功能,但是有些骨骼只負責其中幾項。
骨骼的形態
人類股骨人類的骨骼分為五種形態:長骨、短骨、扁平骨、不規則骨和種子骨。
長骨的長度遠大於寬度,分為一個骨乾和兩個骨骺,骨骺與其他骨骼形成關節。長骨的大部分由緻密骨組成,中間的骨髓腔有許多海綿骨和骨髓。大部分的四肢骨都是長骨(包括三塊指骨),一些例外包括膝蓋骨(臏骨)、腕骨、掌骨、跗骨和構成腕關節和踝關節的骨骼。長骨的分類取決於形狀而不是大小。
短骨呈立方狀,緻密骨的部分比較薄,中間是海綿骨。短骨和種子骨構成腕關節和踝關節。
扁平骨薄而彎曲,由平行的兩面緻密骨夾著中間一層海綿骨。頭骨和胸骨是扁平骨。
不規則骨顧名思義是形狀復雜的骨骼,不適用上面三種分類,由一層薄的緻密骨包著海綿骨。脊椎骨和髖骨是不規則骨。
種子骨是包在肌腱里的骨頭,功能是使肌腱遠離關節,並增加肌腱彎曲的角度以提高肌肉的收縮力,例如臏骨和豆狀骨。
骨骼數量
成人骨頭共有206塊,分為頭顱骨、軀干骨、上肢骨、下肢骨四個部分。但兒童的骨頭卻比大人多。因為:兒童的骶骨有5塊,長大成人後合為1塊了。兒童的尾骨有4~5 塊,長大後也合成了1塊。兒童有2塊髂骨、2塊坐骨和2塊恥骨,到成人就合並成為2塊髖骨了。這樣加起來,兒童的骨頭要比大人多11~12塊,就是說有 217~218塊。醫學書上說,初生嬰兒的骨頭竟多達305塊。
不過,某些骨頭會再生出「副骨」或「子骨」來。例如,有些人每隻手和腕部有 「副骨」或「子骨」來。例如,有些人每隻手和腕部有「副骨」及「子骨」24塊,每隻腳有26塊。在身體的膝、肘、脊椎部位,有時也會另外長出小骨來,不過各人額外長出的骨頭多少不一樣。要是把「融骨」或「子骨」算進去,成人的骨頭那就遠不止206塊了。但由於這些「額外小骨」的意義不大,我們只要知道成人有206塊骨頭就行了。
當然,說成人有206塊骨頭,這是全球人類的「總體」而言的。人群中在這方面存在差異。我國科學工作者1985年進行的抽樣調查表明,中國人的骨頭要比歐美人少,大多數人只有204塊骨頭。而在歐美,絕大多數人有206塊骨頭。這是由於大多數中國人的腳上第5趾骨為2 塊骨頭,不像歐美人有3塊骨頭。每隻腳少1塊,所以只有204塊。
人體最長的骨頭是股骨,即大腿骨,它通常占人體高度的27%左右,有記錄的最長腿骨為75.9厘米。而耳朵里的鐙骨是人體內最小的骨頭,它只有0.25~0.43厘米長成年人骨的重量約為體重的1/5,剛出生的嬰兒骨重量大約只有體重的1/7。
很多骨頭最後是癒合在一起了。比如說顱骨,以及尾骨。成年人的尾骨只算一塊,但是新生兒那裡,還是可以分得開24塊的。另外,因為鹵門沒有合並,整個顱骨當作十幾塊算,而成年的顱骨雖然也是當作幾塊算得,但是數目已經減少了很多。
另外,出生兒的骨頭都是以軟骨的形式存在的,其中的有一些後來並不會骨化,而是保持了軟骨的狀態。這樣一來,這些骨頭就自動消失了。
另外,為了保護初生兒,人體有些部位多長了幾塊骨頭,這些骨頭以後被逐漸吸收掉了。

D. 右手腕的骨頭突出

這是比較典型的腱鞘囊腫 腱鞘囊腫是一種關節囊周圍結締組織退變所致的病症。內含有無色透明或橙色、淡黃色的濃稠粘液,多發於腕背和足背部。如不是很大,忍住痛突然用力擠壓,如囊壁薄,可以擠破。如壁厚擠不破或怕痛,可用注射器吸出囊內粘液(很黏,針頭小吸不出)或用中醫針灸用的三棱針刺破囊壁,然後擠出粘液,擠不到體外到皮下也不怕,揉散即可。但很容易復發,手術切除復發率較低。不過如果不太大,生長緩慢,不會對身體產生多大影響,更不會惡變,可以先不予理會,先看其生張情況,再定如何治療。

E. 誰有人體手腕骨骼結構圖

手臂骨骼包含8塊腕骨、5塊骨掌、14塊指骨及多個籽骨。手骨中間的聯接產生了手的骨節,不一樣的手骨中間產生了不一樣的手關節,肩負著不一樣的作用。手的骨節關鍵有橈腕關節、腕骨間骨節、掌指關節、腕掌關節、指間關節。

space
手部骨骼結構圖

1.腕骨
由8塊小骨構成,產生向手掌心彎折的半月形,聯接橈骨高比例、尺骨短頭和骨掌,此結構在手腕的健身運動和手臂拿到的對接層面,都具有不容忽視的功效。

2.骨掌
五根骨掌中聯接無名指的掌故最多,聯接拇指的骨掌最短,只等同於無名指骨掌約2/3,聯接中拇指、右手無名指和小拇指的骨掌比無名指骨掌先後減少。

space
手部骨骼結構圖

3.指骨
就是指大拇指骨、無名指骨、中指骨、右手無名指骨和小指骨。每一個指骨又分成三節:基節、中節、末節。在其中:中節的長短等同於基節的2/3強,而末節的長短約等同於中節的1/2強(2/3 2/3*1/2=1);中指骨最多、次之是右手無名指骨、無名指骨、小指骨。拇指骨僅有二節,基節和末節。大拇指骨和無名指看齊時,大拇指骨掌約在無名指骨掌的2/3處,而大拇指末節頭約止於無名指基節的2/3處。

space
手部骨骼結構圖

手臂骨骼的薄厚敵人的容積構造也起著尤為重要的功效。假如將手平整與桌面上,會發覺,自小臂至手指尖,每段骨骼組織的薄厚愈來愈薄,而且有顯著的好多個台階:第一階梯,手臂根據腕骨過多到掌背;第二階梯,骨掌到指骨基節;第三階梯,基節到中節;第四台階,中節到末節。

能夠 將指骨了解成聯接在一起的杠鈴,以杠鈴的構造轉變了解手指頭的體面地,明確大轉折或透視關系(但指骨比杠鈴方,假如用六棱狀杠鈴來較為可能更加適合)。

F. 手腕上那個到底叫豌豆骨還是腕豆骨豌豆骨有多大就象豌豆大小么

當然是豌豆骨而非腕豆骨。
豌豆骨(Pisiform bone)指腕骨中如豌豆狀的骨,是八塊腕骨中最小的一塊骨頭。又稱「豆 骨」,位於腕骨近側到尺側。前面粗糙而凸隆,,為尺側腕屈肌、小指展肌、腕橫韌帶、豆掌韌 帶和豆鉤韌帶附著處。

G. 人體腕骨的十個骨化中心是

兒科:
出生時腕部無骨化中心,出生後腕部骨化中心的出現次序為:頭狀骨、鉤骨(3個月左右),下橈骨(約1歲),三角骨(2~2.5歲),月骨(三歲左右),大、小多角骨(3.5~5歲),舟骨(5~6歲),下尺骨骺(6~7歲),豆狀骨(9~10歲)。
10歲時出全,共10個,故1~9歲腕部骨化中心的數目約為年齡+1。

H. 手的分解圖以及各個部位的名稱分別是什麼

按照解剖學來說:手由腕骨,掌骨,拇指,指關節,指骨,食指,中指,無名指,小指構成。

其分解圖如下圖。

手的各部位解釋:

腕骨:是短骨,位於手骨的近側部,共有8塊,分為兩列,每列各4塊,均以其形狀命名。

腕骨包括:與橈骨相連的近側列的舟骨、月骨、三角骨、豌豆骨,以及與掌骨相連的遠側列的大多角骨、小多角骨、頭狀骨、鉤骨。

掌骨:共5塊,為小型長骨,由橈側向尺側依次為第1~5掌骨。

拇指:通常指手的第一個指頭,最粗而短的手指為大拇指,幫助我們握住東西。

指關節:由掌骨小頭與近節(第1節)指骨底構成,拇指掌指關節屬於滑車關節,其餘四指為球窩關節。

指骨:在靈長類動物中,拇指為兩節,其餘各指均有3節指骨,由近側向遠側依次為第1節指骨(近節指骨),第2節指骨(中節指骨),第3節指骨(末節指骨)。指骨是小型長骨,屬於附肢骨。

(8)手腕豆狀骨在哪個部點陣圖片擴展閱讀

1、長骨long bone

形似長管狀,分為一體兩端。體又稱骨幹,內有空腔容納骨髓稱骨髓腔。

兩端較膨大,稱為骺。

骺的表面有關節軟骨附著,形成關節面。

骨幹與骺相鄰的部分稱干骺端,幼年時保留一片軟骨,稱骺軟骨,成年後骨化遺留一線,稱骺線。

2、短骨 short bone

形似立方體,多成群分布於連結牢固且稍靈活的部位,如手腕、足的後半部和脊柱等處。

能承受較大的壓力,常具有多個關節面形成微動關節。

參考來源:網路-骨骼

I. 人體206塊骨骼的名稱分別是什麼

人體骨骼的形態和各部位的名稱
1. 人體骨骼的形態分類
成年人的全身骨骼共有 206 塊,每塊骨頭都有一定的形態和功能,形態和功能是相互制約的,功能不同,形態也就各異。通常可分為長骨、短骨、扁骨、不規則骨四種形態:
<1> 長骨
形體較長而堅硬,分布於人體四肢,在運動中起杠桿作用。長骨多呈管狀,內含空腔,有骨髓,如股骨、脛骨、肱骨、尺骨、撓骨、指骨等。
<2> 短骨
形似立方體,富於而壓性,往往集群地連在一起,多位於承受壓力而運動的復雜部位,如手腕的腕骨和腳腕的跗骨等。
<3> 扁骨
多呈板狀,富於彈性與堅固性,主要構成骨性腔的壁,對腔內器官起到保護作用。如顱骨部位的頂骨、枕骨和胸部的肋骨等。
<4> 不規則骨
形態很不規則,不屬於上述任何一類的骨骼。如髖骨、椎骨、顳骨等。

2. 人體骨骼各部位的名稱和數量
人體骨骼依據結構、功能、位置又可分為顱骨、軀干骨、上肢骨、下肢骨四個部分:
<1> 顱骨
共 29 塊,除下頜骨和舌骨外,都藉助於骨縫或軟骨牢固地結合在一起。依據功能和位置,又可細分為腦顱和面顱兩部分:
① 腦顱: 共 14 塊,位於顱骨後上方,構成顱腔,起容納和保護腦子的作用。
額骨 1 ─ 位於顱的上前方,由額部和眼眶上部構成。
頂骨 2 ─ 位於顱頂中部線兩側、額骨和枕骨之間。
枕骨 1 ─ 位於顱骨的後下部,形成顱後和顱底的一部分。
蝶骨 1 ─ 位於顱底中部、枕骨的前方,因其形似蝴蝶,故名。
顳骨 2 ─ 位於顱骨兩側、參於顱底和顱腔側壁的構成。
篩骨 1 ─ 位於額骨之下、蝶骨前方及左右眼眶之間。
聽小骨 6 ─ 位於左右耳室之內,可分為錘骨、砧骨、鐙骨。
② 面顱: 共 15 塊,位於顱骨的前下方,構成口腔,並與腦顱共同構成鼻腔和眼眶,以維持面部形態。
上頜骨 2 ─ 位於面顱中央,上方與額骨、顴骨等圍成眼眶,與鼻骨圍成鼻腔。
鼻骨 2 ─ 位於兩眼眶之間,構成鼻樑上部。
下鼻甲 2 ─ 位於鼻腔的外側壁,為一對捲曲的薄骨片。
淚骨 2 ─ 位於兩眼眶內側壁的前部,為一對薄而不規則的小骨片。
顴骨 2 ─ 位於上頜骨的外上方,構成面頰及眼眶底和外側壁的一部分。
齶骨 2 ─ 位於上頜骨的後方。
犁骨 1 ─ 位於鼻腔內及顱下部,為一斜方形骨板,構成鼻中隔的後下部。
下頜骨 1 ─ 位於面顱的前下部、上頜骨的下方。
舌骨 1 ─ 位於下頜骨和喉之間,藉助肌肉和韌帶懸於頸的前正中。

<2> 軀干骨
共 51 塊,構成軀干支柱和胸腔,有以下幾類骨骼:
椎骨 26 ─ 計有頸椎 7 、胸椎 12 、腰椎 5 、骶骨 1 、尾椎 1 。
肋骨 24 ─ 是細而長呈弓形的扁骨,分別與胸椎和胸骨相關節,構成胸腔。
胸骨 1 ─ 位於胸前部正中,是一淺居皮下的扁骨。

<3> 上肢骨
共 64 塊,有以下幾類骨骼:
鎖骨 2 ─ 位於胸廓前上方的頸椎兩側。
肩胛骨 2 ─ 位於背部上外方的第 2 ─ 7 肋骨之間,為三角形扁骨。
肱骨 2 ─ 位於臂部。
尺骨 2 ─ 位於前臂內側(手臂下垂、掌心向外的姿態時)。
橈骨 2 ─ 位於前臂外側。
手骨 54 ─ 由腕骨 8 2 、掌骨 5 2 、指骨 14 2 構成。

<4> 下肢骨
共 62 塊,有以下幾類骨骼:
髖骨 2 ─ 位於臀部,屬不規則骨,幼年時髖骨分為三部分,即髂骨、坐骨、恥骨; 15 至 16 歲時合而為一。
股骨 2 ─ 位於大腿部,是人體中最大和最長的長骨。
髕骨 2 ─ 位於股骨下端髕面上,是人體中最大的籽骨。
脛骨 2 ─ 位於小腿內側,是小腿主要的負重骨。
腓骨 2 ─ 位於小腿外側,細而長,不直接負重。
足骨 52 ─ 由跗骨 7 2 、跖骨 5 2 、趾骨 14 2 構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