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魚的身體部位名稱有哪些
魚身體各部位的名稱及作用:
1、頭:控制中心;
2、身:裡面有好多器官;
3、背鰭:控制平衡;
4、尾:劃水,控制平衡;
5、尾鰭:決定運動方向,提供前進的動力,若失去,魚不會轉彎;
6、腹鰭:保持魚體平衡,若失去,魚體會左右搖擺不定;
7、胸鰭:劃水;
8、鰓:呼吸,過濾;
9、眼:看東西;
10、嘴:吃東西;
11、臀鰭:協調其它各鰭,起平衡作用;若失去,則身體會輕微搖晃。
魚的種類大全及名稱:
1、鱅魚,適應能力非常強,廣泛的分布在我國東西南北,不論溫暖的南邊,還是寒冷的北部,江河湖庫都是它們活動的區域,喜溫水,濾食浮游生物和植物,屬濾食性魚類,是我國的經濟魚種之一,也是大眾餐桌上的美味。
2、青魚,我國的各大水系都可以看到它的身影,分布廣泛,喜歡在水下層活動覓食,好食貝類、昆蟲、軟體動物,也喜歡吃穀物類食物。喜溫冷水體,多出沒於江南以南的廣闊平原地區和江河中,如今很多湖庫也開始大量養殖。
3、馬鱧,民間也叫黑魚,分布比較廣,喜歡潛在水的底層,生性兇殘,不失時機地偷襲來犯者。喜歡食肉性。福建、雲南、江西、廣東、浙江、台灣、東南亞等地都屬於它的棲身之地,它有十幾個品種的同類,搏擊此魚,十分刺激。
4、羅非魚,就是我們常說的非洲鯽魚。它是外來物種,繁殖力、適應性極強,南方各大水域都有分布,喜溫水,全水層都有它的影子,屬雜食性魚類,江河湖庫溪塘均可釣獲。
5、鱤魚,生存在中南部水域。喜歡居住在水的中下層,覓食的時候會在水的中上層活動,喜溫水。是肉食性魚類,性情異常兇猛,有百魚首惡之譽,有水中霸王稱號。
6、鯰魚,分布在我國的華中、華南、華東大部區域,在水的下層活動,喜溫冷水系,肉食性魚類,喜食腐,性情兇猛,在華東華南國家均有分布。
7、鮊魚,也有地方叫它翹嘴魚,分布在我國各個水域,喜歡溫性,愛在流動的水體中捕食生存,江河或大的湖泊都是它的棲身之地,食性較雜,葷素不拒。
⑵ 魚翅,魚鰭,在魚的哪個部位,最好有圖,標注(全魚的圖,因為我不知道魚翅長在哪裡)
魚鰭分為胸鰭、背鰭、腹鰭、臀鰭、尾鰭,頭部後面的叫做胸鰭,腹部底下的叫腹鰭,臀鰭長在尾巴前面,尾鰭就是魚尾了,你所說的魚翅是魚的背鰭,就是魚背上的那個。
⑶ 魚的身體部位名稱是什麼
1、魚嘴
常見的魚大部分沒有牙齒,但咽喉部都有一對咽齒,專管磨碎食物但沒有咀嚼功能,只有防止被捕。
2、鼻孔
不用來呼吸,只起到嗅覺的作用。
3、魚眼
魚眼雖然往外暴突但目光短淺看不遠,一般都是一二米遠。
4、腮孔
魚頭內都有一個腮,腮中紅色絲狀物在水中可以充分展開,以吸收水中氧氣,並把體內二氧化碳排出體外,實際上起到肺的呼吸作用及過慮水中雜物。
5、腮蓋
有保護腮葉的作用,可隨呼吸張合。
6、鱗片
即魚體外表的一層魚鱗,起著保護魚體的作用。
7、背鰭
起著平衡身體的作用。
8、尾鰭
起著前進後退轉向的方向,象徵著船柁。
9、胸鰭
用於劃水,在水中起到船槳的作用。
10、肛門
除排泄功能外,雌性魚和雄性魚的肛門後邊都有一個生殖孔。
魚簡介:
魚類是以鰓呼吸、通過尾部和軀幹部的擺動以及鰭的協調作用游泳和憑上下頜攝食的變溫水生脊椎動物,屬於脊索動物門中的脊椎動物亞門。
一般人們把脊椎動物分為魚類(53%)、鳥類(18%)、爬行類(12%)、哺乳類(9%)、兩棲類(8%)五大類。
根據已故加拿大學者尼爾森在1994年的統計,全球現生種魚類共有24618種,占已命名脊椎動物一半以上,且新種魚類不斷被發現,平均每年以約150種計,十多年應已增加超過1500種,目前全球已命名的魚種約在32100種。
⑷ 魚身體各部位的名稱
魚身體各部位的名稱及作用:
1、頭:控制中心;
2、身:裡面有好多器官;
3、背鰭:控制平衡;
4、尾:劃水,控制平衡;
5、尾鰭:決定運動方向,提供前進的動力,若失去,魚不會轉彎;
6、腹鰭:保持魚體平衡,若失去,魚體會左右搖擺不定;
7、胸鰭:劃水;
8、鰓:呼吸,過濾;
9、眼:看東西;
10、嘴:吃東西;
11、臀鰭:協調其它各鰭,起平衡作用;若失去,則身體會輕微搖晃。
(4)鰭足在魚的哪個部點陣圖片擴展閱讀:
一、魚的簡介:
魚類是體被骨鱗、以鰓呼吸、通過尾部和軀幹部的擺動以及鰭的協調作用游泳和憑上下頜攝食的變溫水生脊椎動物,屬於脊索動物門中的脊椎動物亞門,一般人們把脊椎動物分為魚類(53%)、鳥類(18%)、爬行類(12%)、哺乳類(9%)、兩棲類(8%)五大類。
根據已故加拿大學者「Nelson」1994年統計,全球現生種魚類共有24618種,占已命名脊椎動物一半以上,且新種魚類不斷被發現,平均每年已約150種計,十多年應已增加超過1500種,目前全球已命名的魚種約在32100種。
二、魚類特徵:
魚類是體滑而形如紡錘、呈流線型、具鰭、用鰓呼吸的水棲動物,但更多的種類不符合此定義。有的魚體極長,有的極短;有的側扁,有的扁平;有的鰭大或形狀復雜,有的退化乃至消化;口、眼、鼻孔、鰓開口形狀位置變化極大。
網路魚
⑸ 魚鰭在哪個部位
魚鰭分為胸鰭、腹鰭、背鰭、臀鰭、尾鰭。前一個字對應每個鰭的位置。
1、胸鰭和腹鰭:平衡,若失去,魚體會左右搖擺不定。
2、背鰭:保持魚體側立,對魚體平衡起著關鍵作用,若失去,會失去平衡而側翻。
3、臀鰭:協調其它各鰭,起平衡作用。
4、尾鰭:決定運動方向,若失去,魚不會轉彎。
⑹ 魚鰓、魚鰭分別是在魚的哪個部位以及它們的作用
魚鰓在魚的頭部,魚鰭在魚的背部,魚鰓是魚呼吸排水系統,魚鰭掌握平衡。
⑺ 魚鰭在魚的哪個部位
鰭和臀鰭:垂直波動,維持魚體直立; 尾鰭:左右擺動,推動魚體前進; 胸鰭:當尾鰭不運動時,胸鰭向魚體兩側張開,作前後擺動時,魚體前進;一側胸鰭擺動時魚體向不動的一側轉彎; 腹鰭:擺動范圍不大,向兩側略展,保持魚體穩定; 各種鰭的用處是各不相同的。如中央鰭的作用是平衡魚體,防止頭尾左右擺動和左右滾動;伸展胸鰭,利用水的阻力可把游動的魚體弄停。如果是只伸展一面的胸鰭,遇到阻力後,魚體便會改變方向,游向伸展胸鰭的一方。腹鰭亦能像胸鰭控制魚身,停止前進。胸鰭和腹鰭能防止頭尾上下停動,穩定魚體。如改變胸鰭和水平線的角度,則能藉以浮沈。魚的尾鰭是最主要的推進器官,使其沈穩地向前移動。排列在脊柱兩側有對稱的肌肉,一側肌肉收縮,另一側肌肉伸展,因此魚體才得以順利擺動,產生前進的動力。
⑻ 魚翅是什麼魚的哪個部位
是鯊魚的鰭。
魚翅實際上是取自鯊魚鰭中的細絲狀軟骨,由鯊魚的胸部、腹部、尾部等地方的鰭翅乾燥製成。鯊魚屬軟骨魚類,鰭骨形似粉絲,但咬起來比粉絲更脆。
魚翅是海味八珍之一,與燕窩、海參和鮑魚一起被稱為中國四大美味。魚翅的主要成分是膠原蛋白,但食用後能被人體吸收的並不多。
魚翅的等級分布
魚翅按顏色分,有黃、白、灰、青、黑、混(黃白色)等六種,其中以黃、白、灰三色較優。由於產地和焙制方法不一,又有淡水翅鹹水翅之分。
淡水翅系用日光曬干,或用石灰水浸漬而成,質量較好;鹹水翅用鹽水浸漬,質量次於淡水翅。魚翅還可按形態完整與否分類。漲發後成為整隻翅的稱為排翅,為上品;漲發後散開成一條一條的叫散翅,為次品。
魚翅主要產於我國沿海的廣東、福建、台灣、浙江、山東等省及南海諸島。日本、美國、印尼、越南、泰國等地均產。一般來說,進口魚翅以菲律賓的呂宋黃為上品。
⑼ 鰭 怎麼讀 什麼意思
讀:【 qí】
意思:魚類的運動器官,由刺狀的硬骨或軟骨支撐薄膜構成。按所在的部位,可分為胸鰭、腹鰭、背鰭、臀鰭和尾鰭。有調節速度、變換方向等作用。
一、鰭的組詞:
腹鰭、背鰭、臀鰭、肉鰭、鰭棘、魚鰭、尾鰭、鱗鰭、鰭鬣、鰭條、植鰭、脊鰭、鰭式、胸鰭、鰭足目、白鰭豚、金鰭雀、總鰭魚
二、鰭的筆順:
三、相關組詞:
1、胸鰭[xiōng qí]
魚類胸部的鰭,在鰓的後面,左右各一,是魚類的運動器官。
2、鰭足目[qí zú mù]
適應水棲生活的食肉哺乳動物。體呈紡錘形,四肢變為鰭狀,適於游泳。多生活在海洋中。油脂和皮肉均可利用,經濟價值大。主要種類如海狗、海豹和海象等。
3、金鰭雀[jīn qí què]
金鰭雀體色亮藍,從吻至額頭經背鰭為鮮黃色縱帶,尾鰭則為淡黃色,胸鰭基底有一黑點,體色艷麗,是珍貴的魚種,數量稀少,市面少見。
4、白鰭豚[bái qí tún]
白豚。
5、總鰭魚[zǒng qí yú]
魚的一類,有肺,可以在水外呼吸,鰭強壯有力。最早出現於泥盆紀,是陸生脊椎動物的祖先,為魚類進化成兩棲類的過渡類型,現在仍有殘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