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醫院讓孩子坐小火車排隊看病
近日,湖南長沙,因為日常接診患者中孩子居多,湖南婦女兒童醫院增加了各種緩解孩子情緒的設施:坐小火車代替排隊,用玩具跑車接孩子去手術,讓小丑為病床上的孩子表演。
兒科醫生周小漁表示,孩子不像大人能很好控制情緒,如果對醫院和醫生產生了懼怕,治療就會變得困難。這樣能夠給家長和小孩的情緒舒緩起到很大的作用,同時也減輕了等待時的焦慮情緒。
家長們都是非常認可醫院這樣的做法,在醫院等待的時候可以先帶小孩子坐著小火車,同時熟悉一下醫院的環境,覺得這個醫院很有親和力,對於醫生和護士也沒什麼抗拒性,感覺自己不是來看病的,好像是帶孩子一起在逛游樂園。
(1)看病排隊圖片卡通擴展閱讀
看醫生時,最令孩子們感到害怕的事情:
一、打針、抽血:這一類會造成疼痛感的侵入性治療或檢查方式,別說是孩子了,就連不少大人也會感到害怕。這時我們可以盡量轉移孩子們的注意,像是和孩子說說話、唱唱歌、握著他們的手,都可以安撫穩定他們的情緒。
不要讓孩子看到針頭,也千萬別當孩子在打針哭鬧時,父母也在一旁跟著一起哭,這樣只會讓孩子更加深恐懼感。而醫生在打針之前,也可以盡量多按摩一下要施打的部位,以降低疼痛感。
二、點葯水:像是點眼葯或是鼻子噴劑,身體會因突然有異物感而覺得不舒服,帶給孩子突如其來的驚嚇,但只要醫生的動作迅速確實,加上家長稍微的安撫,這個過程通常很快就能結束。
三、吃葯:通常12歲以下的孩童,因為在吞嚥方面的控制還不是那麽熟練,醫生開的葯物多半是以葯粉或葯水為主,要讓孩子不討厭吃葯,可以從改善葯物調味著手,例如:請醫生在葯粉或葯水中,加入糖粉或果汁味道的糖漿,另外也可以通過和布偶玩角色扮演的游戲方式,讓孩子喂生病的布偶吃葯,這樣當孩子生病時,就會將吃葯當成理所當然的事情。
四、各項儀器檢查:平常可以和孩子一起玩醫生護士的游戲,利用醫療玩具模擬當醫生聽診看病這一類的小游戲,試著引導孩子對於醫院的儀器產生好奇心,反而會讓他們覺得檢查是一件新奇有趣的事情。
除了通過上述的游戲和安撫,讓孩子做好就醫前和就醫時的心理准備外,當他們完成以上的檢查和治療後,也別忘了給予贊賞和鼓勵,像是很多醫院就會准備貼紙,送給勇敢看病不哭鬧的小朋友。
2. 羊醫生看病 小豬排隊的看圖寫話
老山羊當醫生,
小動物來看病。
小熊小熊怎麼啦?
牙疼。
哦,少吃點糖就好了。
小豬小豬怎麼啦?
太胖!
哦,早早起來鍛煉吧。
小狗小狗怎麼啦?
沒人跟我玩。
哦,拿出你的新玩具,
去找小夥伴。
3. 醫院讓孩子坐小火車排隊看病,如何看待醫院的做法
醫院讓孩子坐小火車排隊看病,關於醫院的做法,我是這樣看的,非常人性化,並且切實站在了孩子的角度去為孩子著想,是一個非常好的舉措。眾所周知,孩子去醫院看病的時候,因為不適本來就容易哭鬧,再加上長時間的排隊,自然會情緒更加崩潰。孩子情緒崩潰不僅不利於看病和診治,也會讓本來就因為照顧孩子疲憊不已的大人焦躁不已。介於此,醫院推出了讓孩子坐小火車排隊看病的新舉措,這個舉措不僅深受孩子的歡迎,也深得大人的心。有了小火車,孩子們不適感會因為小火車而得到轉移,而坐上小火車也就會忘記排隊等待的煩躁。這樣一舉三得的好舉措,不僅孩子和家長紛紛點贊,網友也紛紛留言稱贊醫院此舉太人性化太給力。
因此,長沙這家醫院的這個舉措真的可以在治療孩子們的時候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