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動態圖片 » 蹄膀是豬的哪個部點陣圖片
擴展閱讀
舍棄的圖片唯美 2025-08-18 23:26:41
ps怎麼把圖片部分去除掉 2025-08-18 23:20:07

蹄膀是豬的哪個部點陣圖片

發布時間: 2022-07-24 12:55:45

⑴ 請問豬蹄膀是豬的哪個部位

蹄膀:位於前後腿下部,後蹄膀比前蹄膀好,紅燒和清燉均可。

⑵ 肘子是豬的哪部分

肘就是豬的兩只前蹄子。

肘子是豬的腿肉,分為前肘, 也稱前蹄髈,其皮厚、筋多、膠質重、瘦肉多,常帶皮烹制,肥而不膩。宜燒、扒、醬、燜、鹵、制湯等。

如紅燒肘子、菜心扒肘子、紅燜肘子;後肘, 也稱後蹄髈,因結締組織較前肘含量多,皮老韌,質量較前肘差。其烹制方法,和用途基本同前肘。

(2)蹄膀是豬的哪個部點陣圖片擴展閱讀

豬肉的營養價值

1、豬肉含蛋白質

豬肉中所含蛋白質主要是高分子的肌球蛋白和肌紅蛋白,是比較穩定的可溶性高價蛋白質,容易消化和吸收,具有較高的營養成分及其食用價值。蛋白質的組成單位是氨基酸。氨基酸的高低視其含量、種類及比值等來衡量。

豬肌肉和其他動物優質肉一樣,蛋白質中含人體所必需的八種氨基酸,即色氨酸、苯丙氨酸、賴氨酸、亮氨酸、異亮氨酸、蘇氨酸、蛋氨酸和纈氨酸,而且比值很接近人體所需的比值。

2、豬肉含脂肪

豬肉是高能量多脂肪肉食品。它是為人體生理活動提供能量的重要來源。脂類是細胞原生質以及神經組織重要成分,其中磷脂還可促進體內膽固醇轉運。對健康而言,脂肪具有維護機體營養平衡及抗病免疫功能。肥膘每百克含膽固醇220毫克,化油後降

⑶ 蹄膀是豬身上的哪一部分

豬大臂

⑷ 豬蹄膀是哪個部位

豬蹄膀是前肘。
其皮厚、筋多、膠質重、瘦肉多,常帶皮烹制,肥而不膩。宜燒、扒、醬、燜、蹄膀鹵、制湯等。如紅燒肘子、菜心扒肘子、紅燜肘子。
豬蹄膀的家常做法:
首先把豬蹄膀處理干凈,再控水備用。
鍋燒熱放少量花生油,把冰糖先放下去小火煎至融化。
再把豬蹄膀放下去二面煎至焦黃。把配料處理一下,生薑去皮切成片,大蒜籽用刀背拍五上去皮直接整個放下去,八角准備二粒。
把所有配料都放進壓力鍋,加一勺醬油,少量料酒,一勺鹽,再放清水,剛好蓋住所有材料即可,再蓋蓋子燜25分鍾。
時間到了,不要著急打開鍋蓋,等鍋裡面的水蒸氣出完了,再鏟出來,可以整個吃,也可以再剁成塊再吃,味道非常好。

⑸ 蹄膀是哪個部點陣圖

豬有四小條腿,也是四個蹄膀,前面兩支是御下來就是兩個小蹄膀,後面兩只腿御下來就是兩只大蹄膀。

【原料】 主料:香菇(干)20克,素雞50克,冬筍60克,土豆(黃皮)60克,菜花50克,木耳(水發),50克,蘑菇(干)20克,胡蘿卜、50克,黃花菜(干)20克,油皮100克,豌豆50克;輔料:澱粉(蠶豆)8克;調料:味精2克,醬油20克,白砂糖10克,黃酒15克,花生油50克

【製法】1. 把水發香菇、熟筍、菜花、胡蘿卜、蘑菇、素雞、熟馬鈴薯、木耳、黃花菜、豌豆等洗凈;

2. 洗凈的各料均煮熟切成大小相同的塊,總計500克;

3. 各料塊中加醬油、味精、白糖、鮮湯100毫升、黃酒、濕澱粉、油炒成肘子餡心;

4. 豆腐皮(油皮)兩張,在醬油里浸透;

5. 即開油鍋燒至八成熱,把豆腐皮下油鍋炸至深金黃色;

6. 再輕輕撈到開水裡浸,使其發軟,移動時要輕,不要弄破;

7. 浸軟後攤平放在湯碗里,裡面外露待包;

8. 將肘子餡心塞滿裝在豆腐皮的碗中,塞滿後將豆腐衣四麵包攏;

9. 包好餡的豆腐皮上籠蒸透,覆轉扣在餐盆中;

10. 留些豌豆,即用鮮湯200毫升、酒、醬油等調味燒開後,用濕澱粉勾成薄芡,淋熟油,均勻地澆在肘子上便成。

材料: 香菜3克、大蒜(白皮)2克、辣椒油2克、鹽4克、醬油3克、白砂糖3克、黃酒2克、大蔥4克、姜3克、味精3克、香油3克、花椒2克、八角4克、砂仁2克、桂皮3克、肉豆蔻3克、丁香3克、甘草3克、茴香籽(小茴香籽)2克、陳皮3。鹵汁一包,肘子

做法:

1、將肘子切成鍋能放下的大塊。

2、用水煮一兩分鍾,去掉腥味,撈起,瀝干待用。

3、將廖排骨濃縮鹵汁加湯水(水)1.5千克左右燒沸。

4、加入切好的肘子 ,大火煮20-30分鍾,改為小火煮至肘子熟爛入味。

5、待肘子和湯汁放涼之後,撈出鹵好的肘子。至此,味道鮮美的鹵汁肘子就製作成功了。

6、鹵汁重復使用時,可根據食品的多少酌量添加鹵料。

⑹ 蹄髈是豬身上的哪個部位

蹄髈是豬身上緊挨爪子的部分。豬肘分為前肘、後肘,其皮厚、筋多、膠質重。適宜涼拌、燒、制湯、燉、鹵、煨等。因為豬肉纖維較為細軟,結締組織較少,肌肉組織中含有較多的肌間脂肪,因此,經過烹調加工後肉味特別鮮美。
前肘,也稱前蹄膀,其皮厚、筋多、膠質重、瘦肉多,常帶皮烹制,肥而不膩。宜燒、扒、醬、燜、蹄膀鹵、制湯等。如紅燒肘子、菜心扒肘子、紅燜肘子。後肘,又名後蹄,因結締組織較前肘含量多,皮老韌,質量較前肘差。其烹制方法,和用途基本同前肘。

⑺ 肘子是什麼肘子肉是豬的哪個部位

肘子是豬的腿肉,分為前肘, 也稱前蹄髈,其皮厚、筋多、膠質重、瘦肉多,常帶皮烹制,肥而不膩。宜燒、扒、醬、燜、鹵、制湯等。

如紅燒肘子、菜心扒肘子、紅燜肘子;後肘, 也稱後蹄髈,因結締組織較前肘含量多,皮老韌,質量較前肘差。其烹制方法,和用途基本同前肘。

甜草崗黑豬豬肘分為前肘、後肘,腿比較精實,切片帶有美麗的大理石紋路。由於林區放養,養出一身凝脂細肉,集中了肉質細嫩、肉味醇香、有嚼頭,肥而不膩等諸多優點。

(7)蹄膀是豬的哪個部點陣圖片擴展閱讀

老北京有習俗是在除夕夜吃天福號的醬肘子,預示著肥豬拱門、送福到家,圖個吉利。今天的「天福號」天福號醬肘子依然以其獨特的風味吸引著社會各界人士的青睞。

著名書法家舒適送天福號對聯一副,上聯「天廚配佳餚熟肉異香撲鼻過客聞香下馬」;下聯「福案調珍饈醬肘殊味襲人賓朋知味停車」。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肘子

⑻ 蹄膀是豬身上的什麼地方

蹄髈 俗稱肘子 蹄膀就是緊挨爪子的部分,就像人的腿部和胳膊。
豬肘分為前肘、後肘,其皮厚、筋多、膠質重。適宜涼拌、燒、制湯、燉、鹵、煨等

⑼ 肘子是豬的哪個部位

肘子是豬的腿肉。

分為前肘,也稱前蹄髈,其皮厚、筋多、膠質重、瘦肉多,常帶皮烹制,肥而不膩。宜燒、扒、醬、燜、鹵、制湯等。如紅燒肘子、菜心扒肘子、紅燜肘子;後肘,也稱後蹄髈,因結締組織較前肘含量多,皮老韌,質量較前肘差。其烹制方法,和用途基本同前肘。

挑選豬肘子:看顏色,察蹄子

正常去毛後的豬肘應該是淡黃色的,所以見到白白凈凈的豬肘,就要提高警惕。不過,葯水浸泡過的豬肘也並非個個都是白色,也有的顏色發紅。

最好的審判標准就是自己的手,各位「戰士們」的手再白,也沒有進入到漂白的行列,所以參考手的皮膚顏色,就可以很好地分清此「白」非彼「白」。

⑽ 豬肘子在豬的哪個部點陣圖片

小腿主料:豬前肘2500克。

調料:精鹽50克,味精20克,老抽少許,料酒50克,蔥段15克,薑片10克,豬肉老鹵3000克,調料油100克。

(1)將豬肘裝入盆內,加熱水浸泡20分鍾,用刀刮掙皮面,洗凈瀝干。

(2)從肘骨上端(大頭)將肘骨剔出,肉面剞上交叉刀口。

(3)將精鹽、味精、料酒、蔥段、薑片、調料油裝入同一碗內調均,抹在肘子肉面上,腌漬1~2小時。

(4)用棉線繩將豬肘包紮起呈球形,放入老鹵罐中,用慢火鹵熟撈出,去掉繩網,刷一層香油即可。


1.選豬肘子一個,洗凈,冷水下鍋,加入少許大蔥,姜,料酒,精鹽,以便去腥。燒開之後,再改中小火煮至熟透,撈起晾涼備用。

2.胡蘿卜洗凈切片。

3.將涼透的肘子改刀切塊,每一塊都要帶肉皮。

4.熱油,放入蔥姜小火炒香,加生抽、鹽、味精調味。 再倒回肘子塊、胡蘿卜翻炒均勻。

5.即可出鍋裝盤。

豬蹄膀一隻約2000克,姜塊20克,去皮青胡豆500克、精鹽、醬油、特製蘸水適量。

1.將豬蹄膀刮洗干凈,下鍋煮30分鍾,至肉皮收緊,出鍋晾涼待用;

2.在蹄膀表面均勻抹上一層醬油(甜酒汁、糖色),下油鍋把肉皮炸至金黃色出鍋待用;

3.蹄膀和姜塊放入盜汗鍋蒸四至五小時,加入青胡豆再蒸至盜汗鍋中湯汁基本上淹至盜汗鍋出汽口離火加入適量精鹽,配特製蘸水即可上桌食用。

湯色清亮,肉皮入口即化,軟而不爛,油而不膩,胡豆清香軟嫩。

調料:食鹽、冰糖、雞精、姜、八角、桂皮、干辣椒、料酒、老抽、水澱粉、豆瓣醬、小蔥、大蔥、青椒、紅椒、泡紅椒、青果、白豆蔻、香葉、茴香、高湯、植物油1 用夾子把肘子上的雜毛夾掉,砂鍋中入冷水,放進肘子燒開撈出,去除血腥

2 大蔥切段,姜切片,干紅椒切段

3高壓鍋入高湯,加入肘子,高湯要與肘子高度差不多,加入蔥姜和B料(干辣椒隨意、八角、桂皮、草果、白蔻、香葉、小茴香1小勺、冰糖10克),再加鹽、老抽和料酒,入高壓鍋中壓半小時左右。關火卸掉壓力,開蓋,接著小火燉半小時左右讓其更加軟爛入味

4 將小蔥和蒜苗的白色部分切段,綠色部分切細丁。青紅椒和泡椒切丁

5 小油菜根部切十字刀,以便更好熟制

6 燒開半鍋水,加入小白菜焯制半分鍾左右撈

7 肘子燒好後製作澆汁。鍋入少量植物油,爆香小蔥段和青椒段後撈出不用

8 接著入泡椒丁、青紅椒丁炒香,加入豆瓣醬炒香

9 將鍋中燉肘子的原湯倒入炒鍋中一部分燒開,再勾些芡汁

10 加入雞精、蔥花和青蒜丁,大火將湯汁收濃關火

11 將肘子擺在盤中,周圍一圈碼上小油菜

12 將做好的汁淋在肘上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