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經過安徽廣德的高鐵是哪裡到哪裡
經過安徽廣德高鐵站的高鐵列車有鄭州開往寧波的班次、寧波到重慶的班次、杭州到蘭州的車次、合肥到寧波的車次、西安到溫州、杭州到安慶、武漢到杭州等。
該高鐵站為廣德南站,是商杭客運專線規劃中的高鐵站。截至2020年6月,廣德南站共有2個站台個站檯面,廣德南站主要停靠高速鐵路旅客列車以周邊的上海、杭州、合肥最多。
(1)廣德之行動態圖片擴展閱讀:
1、商合杭高鐵沿途站點共設車站29個,河南段2個(商丘站、商丘東站)、安徽段23個(蘆廟站、亳州南站合肥站、廣德南站等)、浙江段4個(安吉站、湖州站、德清站、杭州東站)。
2、商合杭高速鐵路全長794.55千米,其中新建線路長617.94千米,包括商丘站至合肥北城站段378.76千米、肥東站至蕪湖站110.4千米、宣城站至湖州站128.78千米。
3、商合杭高速鐵運營情況,2020年6月28日8時56分,由合肥南站開往杭州東站的G9394次、由杭州東站開往安吉站的G9398次「復興號」動車組列車分別從合肥南站、杭州東站開出,標志著商合杭高速鐵路合肥至湖州段(肥東站至湖州站)正式開通運營。
商合杭高速鐵路合湖段開通運營過渡期,鐵路部門安排每日開行動車組列車8對;7月1日後,按照日常線、周末線、高峰線安排列車開行,每日開行動車組列車最高達60.5對。
2. 廣德縣屬於安徽哪個市
廣德縣屬於安徽宣城市。
廣德位於安徽省東南部,蘇浙皖三省八縣(市)交界處,介於北緯30°37′—31°12′,東經119°02′—119°40′之間。
2019年10月8日,被評為2019年度全國綜合實力百強縣市、2019年度全國新型城鎮化質量百強縣市。
截至2019年底,廣德下轄6個鎮、3個鄉,另設有1個開發區,總面積2165平方千米,廣德人民政府駐桃州鎮。
(2)廣德之行動態圖片擴展閱讀
廣德縣的相關明細
據了解,作為「中國竹子之鄉」、「中國板栗之鄉」,廣德有4A景區1家(太極洞風景區),3A景區7家(靈山大峽谷風景區、箐箐庄園景區、宣木瓜文化旅遊景區、桃姑迷宮景區、橫山國家森林公園、和合生態景區、紫金寺景區)。
因此,廣德已經被評為全國十佳生態休閑旅遊城市、中國生態旅遊經濟百強縣,2017年10月還被住建部命名為國家園林縣城。
3. 廣德哪裡最好玩哪
廣德縣是安徽省宣城市下轄的一個縣,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太極洞即位於此。
廣德位於風光秀麗的皖南山區,是休閑度假的理想場所。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太極洞,是華東地區最大的天然溶洞,與「錢塘江潮、登州海市、雷州換鼓」齊稱「天下四絕」,素有「桂林山水、廣德石洞」並相媲美之說;始建於公元979年巍巍壯觀的天壽寺塔、古樸典雅的鼓角樓、聞名遐邇的岳飛抗金遺址、靈秀甲東南的桃姑迷宮、萬頃碧波的盧湖竹海及富有濃郁祠山文化的橫山國家森林公園,各以其獨特風姿吸引著四海賓朋、八方遊客。 市民廣場音樂噴泉:位於廣德縣新政府大樓前的市民廣場。
竹 海:竹海風景區由盧湖和笄山,甘溪兩處漫無邊際的竹林組成,位於廣德南部山區,距縣城10公里。盧湖水面有3000餘畝,四周青山環抱,湖水常年清澈如鏡,水在巒間繞,峰在鏡中觀,春夏湖邊山花爛漫,芬芳四溢;秋冬湖濱松竹蔥翠,生機盎然。特別是在5月杜鵑花盛開之際,遠近上麓,如彩雲落大地,野火燃綠絲。笄山,甘溪竹海層巒疊嶂,溝壑幽深,青竹遍布,綠浪起伏,溪水歡騰,淙淙流淌,煙變幻,氣象萬千。盧湖竹溪,山清水綠,相應成趣,無論是在湖上盪舟,湖畔垂釣,還是登山遠眺,漫步竹間,都能感受到大自然美的享受。
盧 湖 :盧湖為廣德縣境內的一座水庫。其地處天目山余脈,其東是竹林幽深的甘溪溝,其西是峰巒挺拔的笄照山。盧湖猶如一顆晶瑩的明珠,鑲嵌在茫茫綠海之中。曲曲彎彎是湖,重重疊疊是山,水在巒間繞,峰在水中現。壩高30餘米,長千餘米,巍峨壯觀,如長龍橫卧,氣勢懾人。畫屏山是盧湖的一景點,位於盧湖之中央。東望蒼龍半島,西與小靈山遙對。山四面環水,成為湖中島。山上松柏滴翠,山花繚眼。並建有張渤治水紀念亭。相傳張渤曾想引盧村之水經聖瀆至無量溪,疏通南漪湖而達長江。後因工程浩大, 盧湖晚霞獨力難支而未能實現。但其治水精神在廣德、郎溪以及江蘇高淳等地廣為流傳,為群眾所深深敬仰。畫屏山臨水峭壁之處,建有環山碑廊,碑廊上刻有廣德歷代名哲游山的詩詞和當代名畫家贊頌盧湖山水的吟詠佳作。在湖亭畔,有明代廣德名宿濮陽模垂釣處「濮陽釣魚台」。台上有亭名喚「喚魚亭」。傳說,當年濮陽老在此垂釣,於亭中邀人結伴吟詩唱和,傳為佳話。 游盧湖必觀竹海,甘溪和笄山竹構成了盧湖風景區的獨特之處。這里層巒疊障,溝壑幽深,青竹遍布,綠浪起伏,遊人至此,莫不駐足贊嘆,宛如進入了一個無比神奇的綠色世界。笄山的「三峰疊翠」是廣德歷史悠久的古景觀之一。盧湖竹海,一水一山,各具特色,相映成輝。
太極洞 :太極洞又名長樂洞、大洞,位於廣德縣城東北蘇、浙、皖三省交界處的新杭鄉石龍山中,是全省歷史最久的旅遊岩洞。明代馮夢龍把「廣德埋藏(太極洞)、錢塘江潮、雷州換鼓、海市蜃樓」稱之為天下四絕。太極洞洞體規模宏大,總面積15萬平方米,洞深幾十里,大洞套小洞,洞洞相通,忽狹忽敞,時高時低,忽溫忽涼,忽陸忽水,給人有變幻莫測之感。上洞由山頂洞口而入,山腳洞口而出。下洞規模大,景觀多。洞口上方刻 太極洞有「太極洞」三字,系明代萬曆年間刑部侍郎吳同春手跡,至今依然可見。進口大廳約有1600平方米,高5至10米,可容千人。洞內景觀瑰麗,歷史遺存豐富,鍾乳奇石,百姿千態:有的如蓮、如筍、如柱、如花、如幔;有的如獸、如人;有的如鍾、如鼓、如棋、如桌;有的如翔鳳、如潛鱗,嘆為觀止,鬼斧神工。正面崖石上,有吳同春書刻「二儀攸分」四字,自此分東西兩洞。東洞峭刻詭譎,乳膏融結,前行百餘米遂現水洞,洞中高峰出谷,瀑布流泉,瑤池玉階,地下銀河,玉帶金光。水洞長達2公里多,行舟可達700多米。太極洞自漢唐以來漸成旅遊勝地。據史載,宋范仲淹在廣德任職時為該洞題過詩,宋元以來不少文人墨客,揮毫於洞壁,題刻於岩上。其壁上的摩岩石刻,琳琅滿目,蒼勁有力,僅初步查明贊譽太極洞古詩和游記就有十多篇。太極洞之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堪稱豐富多彩,名聞遐邇,光采宏偉,集險峻、奇麗、神秘於一體,歷史悠久,觀賞價值高。
橫山國家森林公園 :橫山位於廣德縣城西郊。遠望如山橫卧,故名橫山。山雖不高,但景色秀麗,自古以來不僅是文人墨客郊遊吟詠之地,也是城鎮居民清明時節踏青和重陽登高的好所在。橫山國家森林公園山頂和山麓原有明教禪寺、大佛殿、三忠祠、龍王廟等古建築,還有祀斗台、攀羅亭等名勝,惜先後毀於戰火。建國後大力植樹造林,現已松林滿山,鬱郁蔥蔥。九十年代初,被國家列為國家級森林公園。橫山古為廣德十景之一,現在登山遠眺另有一番風光,但見田野布綠,河渠如帶,古塔巍然,新樓錯落,古城新貌,盡收眼底。
桃姑迷宮 :桃姑迷宮又名東崖洞,坐落於廣德縣獨山鎮。距縣城28公里。辟有桃姑迎賓、流雲飛瀑、桃塘夜月、洞山塔影、聚仙觀畫、瑞草霞光、奇門幽峽、福壽仙桃、索橋鳥瞰、宋墨遺香、萬佛朝天、通天一門等12大景觀。溶洞佔地8萬平方米,洞內游覽路線1800米,現已開放16 桃姑迷宮個宮廳、53門、24峽、200多個景點。桃姑迷宮,歷史悠久,遠自漢唐,便招徠了無數文人墨客,成為旅遊勝地。蘇軾、岳飛在此留有石刻遺跡,明太祖朱元璋駐蹕廣德時,稱這里是「靈秀甲天下」。桃姑迷宮的景色,貴在天然,有流雲、怪石、奇門、幽峽四絕,構成了獨特的自然景觀,充滿著神奇的色彩。洞內怪石嶙峋,幽深迷離,集古、靈、秀、怪於一體,似太幻虛境,引人入勝。山上有巍峨壯觀的「藏金塔」,山下有碧波瀲灧的「桃花塘」,湖心島上有桃姑仙子的雕像,左有「梳妝閣」,右有「聚仙亭」。明代廣德知州朱麟詩贊曰:「桐水郊原雨復晴,空閑游視五驄鳴,流雲洞口春衫濕,隔崖桃花溪水聲。」開發後的溶洞以其特有的自然景觀為基礎,歷史人文景觀為依託,以桃姑仙子久住迷宮的歷史傳說為主線,將一座玲瓏剔透、千姿百態、撲朔迷離的地下迷宮奉獻給廣大遊客。
鼓角樓:鼓角樓又名譙樓,俗稱鍾鼓樓。原坐落於廣德州署正南儀門之上。該樓始建於北宋治平四年(1067年),原為二層。上為復宇重樓,樓中備有鼓、角、鍾、漏刻各一,取「代鼓鳴角,以警昏聽。下漏數刻,以節晝夜」之意。下為拱形卷洞樓座,座高4.3 米。元時因戰亂遭損壞,明洪武四年復修。清末戰亂樓毀,鼓、角、鍾、漏全遺失。民國15年(1926年)邑紳占家鵬捐資按原樣重修樓宇三間。民國26年(1937年)被日機轟炸,毀壞殆盡,僅存樓座。1999年,該樓重修,恢復往日原貌。
天壽寺塔 :天壽寺大聖塔位於廣德縣城迎春街北側。1956年被列為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天壽寺大聖塔始建於北宋太平興國四年(979年),天壽寺創建於唐代天祐年間(905年左右),塔隨寺名,故稱天壽寺大聖寶塔。該塔初建五層。宋元符二年(1099年)塔為火焚,元符三年至崇寧四年(1105年)重修建成七級浮屠,體形高大,屬江南樓閣式建築,磚木結構,挑檐竄角,角懸風鈴,高31.34米。明萬曆35年(1607年)和清康熙七年(1668年)又兩次修葺。光緒26年(1900年)毀於火,僅存磚砌塔體。1983年10月,發現一「地宮」。「地宮」為磚砌直口坑,深110厘米,正方形邊長32厘米。宮內有石碑一塊,刻記塔之淵源。1986年重修。復修後的大聖寶塔基本保持了原來特點,七級六面,六角飛檐,鐵鏈式塔頂,總計高42.8米,塔基面積46平方米, 青磚鋪地,各層檐角懸掛風鈴,風拂鈴搖聲聲悅耳,七級浮屠再現風光。塔內有轉梯可登頂層,鳥瞰山城風光。與此同時還修建了塔院,植有奇花異草,盆景山石,陳列室展出歷朝的文物古跡。供遊人參觀。
紫金寺:紫金寺座落在邱村鎮李村村一個群山環抱、萬桿翠竹簇擁的殊勝福地。在正式開放兩年的時間內,該寺不但做好了總體規劃,而且基建進度也不斷加快,現已建成了大悲殿和兩幢現代派的客堂、寮房以及其他附屬的生活設施,萬佛樓既將上樑,大雄寶殿已經奠基;同時寺廟管理也比較規范,各項活動如法如規,盡管一直處於在建狀態,環境卻始終整理布置和保持的很好;寺廟還非常注重對自身和廣德的宣傳,因為其工作和影響,經常有蘇浙滬等地甚至香港等海外的信佛居土、商賈遠道來廣德朝山、考察、旅遊,紫金寺實際上已成為我縣對外開放的一個新的旅遊景點。
4. 僧人一行是如何發現恆星位置移動現象的呢
他的祖上是赫赫有名的驍勇武將,不過一行無心官場,而是青睞佛門,唯願青燈古卷相伴。對於他,要降伏這方寸之心,比在戰場征伐更為艱難。
少年一行聰慧過人,自幼讀書博覽經史,尤其精通歷法、陰陽、五行學說。武則天稱制,所言所行逆天叛道,大開殺戮,幾乎滅絕唐室子孫。她的侄兒武三思也仗著武後的權勢,縱橫京師飛揚跋扈。武三思沽名釣譽,四處拉攏文士為己所用。他仰慕一行學識,想和他結交。不過一行身為忠臣之後,不屑與其為伍。為躲避武三思的糾纏,就歸隱嵩山出家為僧。
一行曾經四處求訪賢師,以探究天文歷法演變的妙義。一日,他來到天台山國清寺,看到有一處院子長著十多棵松樹,而庭門附近有一處流水。
一行立在門外,聽到一僧人正在布算的聲音,忽然僧人對他的徒兒說:「今日當有一位弟子遠道而來,向我求問演算法。已經到門口了,怎能沒有人引導他呢?」
一行臨終就已預言安史之亂,唐玄宗避難蜀地之事。他在袋中裝下一物,令他的弟子獻給唐玄宗。唐玄宗打開一看,是蜀地的當歸。唐玄宗百思不得其解。直到安史之亂爆發後,唐玄宗避難四川。當他從四川回駕時,方才明白蜀地當歸的意思。
罷朝三日悼念高僧
開元十七年,在一行圓寂之前,玄宗於夢中來到華嚴寺游覽,他看到寺中的一間禪室繩床、竹窗氣象蕭條。(繩床,唐時從印度傳入,可以折疊,椅背垂足而坐。)天亮後,唐玄宗聽說一行禪師患病,正在華嚴寺養病。
於是派人去探望禪師。使者回來後,稟報一行的居住情況,所言與玄宗夢境完全契合。玄宗感嘆良久,下旨命京城的十位大德高人為一行結壇祈福。一行病情減輕後,隨玄宗御駕前往新豐。不久,一行再次患病。唐玄宗親自探望後,一行沐浴後端坐圓寂。
玄宗獲悉一行圓寂的消息,哀傷不已,罷朝三日。下詔停龕21日為其傷悼。並命人取出府庫五十萬錢在銅人原建塔立碑。玄宗親自御書碑文,賜其謚號大惠禪師。
僧一行留下了斑斕的天文成就,也在青史留下精準的預言傳奇。他身為方外之人,將一身才智展現在滾滾紅塵。超凡的智慧,卓越的成就,並未掩沒他身為僧侶的事實。這也為人們帶來額外的花絮,他對天文的預測不是來自電腦;對後世的預言,也並非來自現代科技手段,但結果卻很准確。
在沒有電腦的時代,人曾經創造出很多的奇跡。為什麼?是否和人的信仰有關?這個仁者見仁的問題,想必會在每個人的心裡找到不同的答案。
5. 廣德縣的行政區劃
據明嘉靖十五年(1563)《廣德州志》記載:州治(今桃州鎮)共劃14坊:州署東為松關、寶華、朝岳、興仁、仁德5坊,州署南為文明、狀元2坊,州署西為忠節、昇平、玉溪、秀遠、廟前、朝斗6坊,州署北為興福坊。全州下設9個鄉,68個都,240個里。清代,鄉、都、里仍沿明制。清初,都下設保,與里並行。里的作用重在征賦,保的作用則重在維持治安。康熙三十七年(1698)州守李國相在《重修福星橋記》中稱:闔州設399保。
民國元年(1912)廢州為縣,廣德縣設9區:城一區、東二區、東三區、南四區、南五區、西六區、西七區、北八區、北九區、區下設保或坊,保、坊下有甲。全縣共有200餘保,余皆不詳。民國22年10月,廣德縣保甲編組告竣,次年元月經覆查核准:全縣共設9個區,35個聯保,294個保,3203個甲。24年底,全縣改設5個區,35個聯保,290個保,3180個甲。26年4月,全縣設5區,38聯保,288保。28年8月,又調整為5區,16鄉1鎮,181保,1961甲。同年11月,又增設景賢鎮。29年1月裁撤第一區署,所轄鄉鎮改為直屬縣政府,同時將二、三、四、五區名稱冠以地名。
1949年5月縣人民政府成立後,隨即在全縣設立6個區,下轄18個鄉鎮。即:城廂區轄景賢鎮、鳳井鄉、高湖鄉;盧村區轄盧村、笄山、東亭3個鄉;柏墊區轄柏墊、桐氵內、獨樹3個鄉;誓節區轄誓節、蘇村、花鼓3個鄉;邱村區轄門口塘、西湖、山北3個鄉;流洞區轄流洞、開化、杭村3個鄉。7月,廢除保甲制度,在全縣基層建立182個行政村(含城廂4關7街)。同時撤銷城廂區並將其餘5個區改為笄山、蘇村、邱村、流洞4個區,原鄉級景賢鎮升格並易名為城廂鎮。4個區下轄17個鄉。1950年3月撤銷17個鄉的建制,將原來的4個區和城廂鎮改為城廂、東亭、盧村、柏墊、獨樹、誓節、邱村、山北、流洞9個區,由區直接領導行政村。行政村和關、街依舊。1952年7月將農村171行政村改為105個鄉。翌年12月又將城廂區4關、7街調整為迎春、景春2個鎮。至此,9個區下轄107個鄉(鎮)。1955年12月將原9個區調整為盧村、柏墊、誓節、邱村、流洞5個區和1個區級城關鎮(由迎春、景賢兩鎮合並而成),同時將原105個鄉調整為85個鄉。1956年10月撤銷5個區公所、城關鎮仍為縣直屬鎮,將85個鄉合並為33個鄉。1958年9月根據中共中央《關於在農村建立人民公社問題的決議》,將全縣33個鄉、1個城關鎮組成衛星、前進、先鋒、火箭、躍進、紅旗6個人民公社。1959年2月根據省人委關於人民公社改用地名稱謂的規定,6個人民公社均以所在地名更名為城關、盧村、柏墊、誓節、邱村、流洞人民公社。1959年10月邱村人民公社劃為邱村、下寺2個人民公社。1960年7月在獨山礦區建立礦區人民公社。同年10月更名為獨山人民公社。1961年9月全縣8個人民公社調整為29個人民公社,下轄282個生產大隊(含4個居民委員)。
1998年末,廣德縣轄7個鎮,22個鄉,280個行政村,13個居民委員會,4214個村民小組,117個居民小組。1998年末人口50.56萬人,有漢族、蒙古族、回族、藏族、維吾爾族、苗族、彝族、壯族、布依族、朝鮮族、滿族、侗族、瑤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傣族、黎族、畲族、高山族、水族、納西族、土族、撒拉族、仡佬族、錫伯族、阿昌族、羌族、塔吉克族、京族等民族,少數民族人口佔0.02%。
2000年,廣德縣轄7個鎮、22個鄉。
2001年,廣德縣行政區劃調整為16個鄉鎮。即:桃州鎮、新杭鎮、流洞鎮、邱村鎮、柏墊鎮、誓節鎮;山北鄉、祠山崗鄉、東亭鄉、盧村鄉、四合鄉、鳳橋鄉、月灣鄉、楊灘鄉、下寺鄉、趙村鄉、花鼓鄉。
2004年底,廣德縣轄6個鎮、10個鄉。
截至2005年12月12日,廣德縣新組建的各鄉鎮順利召開全體幹部大會,以此為標志,該縣新一輪鄉鎮行政區劃調整工作圓滿完成。(具體調整情況待補充。大致情況是:祠山崗鄉並入桃州鎮;鳳橋鄉並入柏墊鎮;月灣鄉並入楊灘鄉;花鼓鄉並入誓節鎮;山北鄉、趙村鄉和下寺鄉並入邱村鎮;流洞鎮並入新杭鎮。) 2015年4月底,廣德縣轄6個鎮、3個鄉。
桃州鎮
作為縣城所在地,位於黃山、蕪湖、南京、杭州、上海等大中城市交通線的交接點上,與他們的距離均在200公里左右。所轄村:大木橋社區、雙河社區、平橋社區、界牌村、荷花社區、南塘社區、蘇覺社區、白洋村、塘口村、佛堂村、和平村、團山村、紅旗社區、清溪社區、鳳井社區、萬桂山社區、昇平社區、景賢社區、復興社區、白橋村、鳳凰社區、天壽社區、錢村村、富家村社區、高湖社區。
柏墊鎮
位於廣德縣城西南部。215省道廣寧路自境內鳳橋村陳片語入口至前程村前程鋪組出口。所轄村:前程村、同心村、土橋村、劉福橋村、姚村村、茅田村、張復村、糧長村、西塢村、楊沖村、三河村、鳳橋社區、柏墊社區。
誓節鎮
位於宣、郎、廣三縣市交界處,離縣城廣德20公里,距滬、寧、杭、蘇、錫、常各大中城市均在200公里以內,緊依「長三角」地區。所轄村:東關外回族、蘇村村、花鼓村、牌坊社區、余楓村、綠林村、洪橋村、瑩山村、石鼓村、楊桿村、巫沖村、塢沙村、向勝村、楊柯村、阮村社區、東興村、紅應村、茆林村、東沖村、勝利村。
邱村鎮
位於廣德縣北部。東鄰新杭鎮,南接桃州鎮,西連誓節鎮與郎溪縣濤城鎮和凌笪鄉,北與江蘇省溧陽市毗鄰。鎮政府駐地門口塘,距縣城13公里。所轄村:門口塘社區、施村村、新橋村、梅泉村、吉山村、雙溪村、前路村、廟西村、雙崗村、山北村、趙村村、祥凌村、白雲村、談里村、蘆塘村、下寺村、李村村、南陽村。
新杭鎮
位於廣德縣東北部,東與浙江省長興縣毗鄰,北與江蘇省溧陽市、宜興市接壤, 區位獨特 。 全鎮總面積 323 平方公里, 7.8 萬人,轄 19 個村。所轄村:徐家邊村、千口村、金雞籠村、百家廟村、橫崗村、路東村、箭穿村、洪山村、桃園村、合興村、牛頭山村、牛頭山社區、獨山社區、青嶺村、彭村村、丁家村、楊邯橋村、磚橋社區、陽灣村、路東社區、流洞社區。
楊灘鎮
廣德縣轄鄉。1949年設桐鄉,1961年成立楊灘公社,1983年改鄉,2015年1月撤鄉建鎮。位於縣境西南部,距縣城31公里。面積130平方公里,人口2.1萬。所轄村:五合村、三合村、白馬村、竹溪村、獨樹村、桐花社區、燎琳村、金陽村、莫村村、橫沖村、月灣社區、大塘村、胡村村、楊灘鄉、陳侯村、九房村。
盧村鄉
位於安徽省廣德縣城南郊,全鄉總面積215.5平方公里,人口4.5萬餘人,轄一個街道13個行政村。 盧村鄉區位條件得天獨厚,鄉政府駐地縣桃山村。所轄村:笄山村、中明社區、甘溪村、同溪村、宋陳村、高廟村、石獅村、石峻村、清方村、丁沖村、九龍村、唐流村。
四合鄉
廣德縣轄鄉。1956年設四合鄉,1961年成立公社,1983年改鄉。位於縣境南部,距縣城26公里。面積109平方公里,人口1.4萬。所轄村:水塘村、徐村社區、耿村村。
東亭鄉
位於廣德縣東南部,全鄉面積98平方公里,人口2.1萬人。東亭鄉區位優勢獨特,與浙江省的長興縣、安吉縣交界,距318國道南5公里、浙江省04省道西。所轄村:高峰村、沙壩村、陽岱山村、柳亭村、頌祥村。
6. 廣德哪些地方好玩
1、太極洞
2、桃姑迷宮
3、橫山國家森林公園
4、靈山大峽谷
7. 廣德太極洞的特色
安徽廣德縣太極洞是全省歷史最久的旅遊岩洞。明代馮夢龍把「廣德埋藏(太極洞)、錢塘江潮、雷州換鼓、海市蜃樓」稱之為天下四絕。太極洞洞體規模宏大,總面積15萬平方米,洞深幾十里,大洞套小洞,洞洞相通,忽狹忽敞,時高時低,忽溫忽涼,忽陸忽水,給人有變幻莫測之感。上洞由山頂洞口而入,山腳洞口而出。下洞規模大,景觀多。洞口上方刻有「太極洞」三字,系明代萬曆年間刑部侍郎吳同春手跡,至今依然可見。進口大廳約有1600平方米,高5至10米,可容千人。正面崖石上,有吳同春書刻「二儀攸分」四字,自此分東西兩洞。東洞峭刻詭譎,乳膏融結,前行百餘米遂現水洞,洞中高峰出谷,瀑布流泉,瑤池玉階,地下銀河,玉帶金光。水洞長達2公里多,行舟可達700多米。 太極洞自漢唐以來漸成旅遊勝地。據史載,宋范仲淹在廣德任職時為該洞題過詩,宋元以來不少文人墨客,揮毫於洞壁,題刻於岩上。其壁上的摩岩石刻,琳琅滿目,蒼勁有力,僅初步查明贊譽太極洞古詩和游記就有十多篇。
8. 關於安徽省宣城市廣德縣有多少個鎮。
截至2018年,廣德縣下轄6個鎮,3個鄉,1個茶場。廣德縣人民政府駐桃州鎮。
其中6個鎮分別是:桃州鎮、柏墊鎮、誓節鎮、邱村鎮、新杭鎮、楊灘鎮;
3個鄉分別是:盧村鄉、東亭鄉、四合鄉。
廣德縣位於安徽省東南端,皖、蘇、浙三省結合部。東和東南連浙江省長興縣、安吉縣,南鄰寧國市,西接宣州市、郎溪縣,北界江蘇省溧陽市、宜興市。介於北緯30°37′—31°12′,東經119°02′—119°40′之間,總面積2165平方千米。
(8)廣德之行動態圖片擴展閱讀
廣德縣歷史沿革
民國元年(1912)4月改州為縣,不領建平縣,直屬安徽省。3年至17年屬安徽省蕪湖道。17年蕪湖道撤,直屬安徽省。21年春至10月屬宣城首席縣長。10月後至29年8月屬安徽省第九行政區。8月以後屬安徽省第六行政區。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廣德縣初屬皖南人民行政公署宣城專區。
1952年屬安徽省蕪湖專區。
1971年3月屬安徽省蕪湖地區。
1980年2月屬安徽省宣城地區。
2011年被批准為省直管試點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