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髕骨在哪個位置示意圖
髕骨的具體位置如下圖所示:
(1)下肢在哪個位置圖片擴展閱讀:
1、髕骨,俗稱膝蓋骨,是股四頭肌肌腱中形成的一塊籽骨,也是全身最大的籽骨,呈扁粟狀,位於皮下,容易摸到。其上寬為底,尖向下,前面粗糙,後面光滑;能上、下、左、右移動,對膝關節起保護作用髕骨後面光滑覆有軟骨與股骨髕面相接,前面粗糙,有股四頭肌肌腱通過。
2、髕骨主要作用為:傳導並增強股四頭肌的作用;協助維持膝關節的穩定,保護膝關節,並在膝關節伸直過程中起滑車作用。
② 大腿和小腿分別是那個部位
大腿就是骨盆下到膝蓋上的部分,小腿就是膝蓋下到腳踝的部分。
③ 人體內臟部點陣圖
人是一個具有生命活動功能的整體。不同的部位,有著不同的名稱。頭頸部的名稱:頭、頸;軀幹部的名稱:胸、背、脊椎;上肢部的名稱:肩、上臂、前臂、手;下肢部的名稱:臀、大腿、小腿、足。
1.人體常用方位的術語為了便於學習和研究人體各部位及其結構的位置變化,規定以身體直立、兩眼向正前方平視,兩腳跟靠攏,足尖向前,上肢自然下垂於軀干兩側,手掌向前為人體標准解剖姿勢,並以上述姿勢為依據,定出一些常用人體方位的術語。
上——接近頭部稱為上;
下——接近足底稱為下;
前——接近腹側的稱為前;
後——接近背側的稱為後;
內側——接近身體正中線的稱為內側;
外側——遠離身體正中線的稱為外側;
近側——接近肢體根部的稱為近側;
遠側——遠離肢體恨部的稱為遠側;
尺側——前臂的內側稱為尺側;
橈側——前臂的外側稱為橈側;
脛側——小腿的內側稱為脛側;
腓側——小腿的外側稱為腓側;
淺——接近皮膚表面的稱為淺;
深——遠離皮膚表面的稱為深。
2.人體的切面
(1)矢狀面沿人體的前後徑與水平面垂直所作的切面叫矢狀面。當矢狀面位於正中而將人體分為左右兩半,該切面稱為正中矢狀面。
(2)水平面(橫切面) 與地面平行,將人體分為上、下兩部所作的切面叫水平面。
(3)額狀面(冠狀面) 沿人體的左右徑,將人體分為前後兩部所作的切面叫額狀面。
④ 下肢踝指哪個位置是小腿以下還腳
踝關節,就是小腿和腳連接活動的那個關節
⑤ 腿的長度是從哪個位置開始量的
從腳踝量到大腿根部。
由於大腿的起點(股骨頭頂端)無法在外表找到確切的位置。因此,下肢全長(下肢長)、全腿長(腿長)、大腿長一般採用從髂前上棘點(或恥骨聯合點)至地面、內踝點、脛骨點的折演算法進行測量(凡涉及大腿段的測量指標均系如此)。也有以大轉子點作參考測量點進行近似測量 。
實際工作中通常使用一些更易測量的數據表示腿長,即廣義的腿長,從大到小依次為髂嵴高、髂後上棘高、髂前上棘點高、大轉子點高、恥骨聯合高、會陰高、身高減坐高、臀溝高 。也有用上述各種立姿高度減去內踝高或外踝高表示腿長的,如臍高減內踝高,髂前上棘點高減內踝高。
(5)下肢在哪個位置圖片擴展閱讀
關於腿:
1、解釋:從腳踝到大腿根部這一段肢體。
2、說明:腿可進一步分為大、小腿。大腿又名「膀」,小腿又名「脛」。
3、辨析:股和腿。相同之處:「股」 就是「腿」(LEG)。相異之處:「股」是從正面踢人的角度定義「LEG」(「殳」是一種帶有圓頭的長兵器,用來擊打。湖北隨州曾侯乙墓有實物出土)「腿」是從避免正面沖突的角度定義「LEG」(「退」中的「艮」指「界線」,人遇到界線只能倒走)。
⑥ 腿部有幾條經絡在什麼位置上
腿上共有六條經絡。分別為足少陰腎經、足厥陰肝經、足太陰脾經、足太陽膀胱經、足少陽膽經、足陽明胃經。腎經、脾經和肝經在腿內側,胃經、膽經在腿外側,膀胱經在後側。 簡單來說就是三陽在腿的外側,三陰在腿的內側。
1、足少陰腎經:足少陰腎經,外文名Kidney Channel of Foot-Shaoyin,簡稱腎經,是十二經脈之一,共27穴,左右合54穴,起於小趾之下,斜走足心,出於然谷之下,循內踝之後,別入跟中,以上踹內,出腘內廉, 上股內後廉, 貫脊屬腎,絡膀胱。足少陰腎經與足太陽膀胱經相表裡。主治泌尿生殖系統、神經精神方面病症、呼吸系統、消化系統和循環系統某些病症,以及本經脈所經過部位的病症。足少陰腎經,流注時辰為下午五至七點,即酉時。若小孩身體不好,在三至五歲時,父母可輕輕指壓其脊骨兩側,從頭椎至腰椎,能引導虛熱下降。腎陽不足,水腫病會加強於腎經。腎臟強者才能長壽。
⑦ 腿部穴位的准確位置和作用是什麼
一、足三里
足三里穴,是「足陽明胃經」的主要穴位之一,位於小腿外側,犢鼻下3寸,犢鼻與解溪連線上,淺層布有腓腸外側皮神經。深層有脛前動、靜脈的分支或屬支。主治胃腸病證,下肢痿痹,神志病,外科疾患,虛勞諸證。操作方法為直刺1~2寸。
⑧ 下肢骨有哪些形態特徵和體表標志 有何作用
下肢骨包括下肢帶骨和游離下肢骨.下肢帶骨就是髖骨,游離下肢骨包括股骨、髕骨、小腿骨(脛骨、腓骨)和足骨(跗骨、跖骨和趾骨).髖骨在骨骼分類上屬於不規則骨.左右髖骨和骶骨、尾骨連結組成骨盆,並借髖臼與股骨組成髖關節.髖骨是由髖骨、恥骨和坐骨組成.髖臼的上部為髖骨,由於骼前上棘位置表淺,故常在此穿刺骨髓,用於診斷某些疾病如再生障礙性貧血、白血病等.股骨為人體最粗大的長骨,其長度約為身高的1/4.髕骨即人們常說的膝蓋骨,髕骨被包在股四頭肌腱中,它有保護膝關節、增強股四頭肌的力量,有助於伸直膝關節.股四頭肌強力收縮,外傷均可損傷髕骨.一般來說,髕骨骨折後,應盡量保留.脛骨與腓骨是相對平行的兩根小腿骨.脛腓骨前面由於沒有強大的肌肉保護,容易損傷.
⑨ 下肢是指那個部位
下肢是指人體腹部以下部分。包括臀部、股部、膝部、小腿部和足部。股部分前、內和後區,膝部分為前、後區,小腿部分前、外和後區,足部分踝、足背、足底和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