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動態圖片 » 扁平骨在哪個部點陣圖片
擴展閱讀
最好用的圖片特效軟體 2025-05-23 08:08:08
爸爸去哪兒圖片大全 2025-05-23 07:53:42
卡通藍鯨圖片 2025-05-23 07:47:04

扁平骨在哪個部點陣圖片

發布時間: 2022-05-31 08:07:41

1. 肩胛骨的名稱是什麼

肩胛骨別名胛骨、琵琶骨,為三角形扁骨,貼於胸廓後外面,介入第2至第7肋骨之間。可分為二面、三緣和三個角。腹側面或肋面與胸廓相對,為一大淺窩,稱肩胛下窩,背側面的橫嵴稱肩胛岡。岡上、下方的淺窩,分別稱岡上窩和岡下窩。肩胛岡向外側延伸的扁平突起,稱肩峰與鎖骨外側端相接。上肢下垂時經肩胛骨下角所作的垂線為胸部標志線。

在解剖學上,肩胛骨(復數肩胛骨或肩胛骨;也稱為肩骨,肩胛骨或翼骨)是連接肱骨(上臂骨)和鎖骨(鎖骨)的骨骼。就像他們連接的骨頭一樣,肩胛骨是成對的,身體兩側的肩胛骨大致是另一側的鏡像。這個名字源於早期的羅馬時代,當時人們認為骨頭類似於抹子或小鏟子。

在復合術語中,前綴omo-用於拉丁語醫學術語中的肩胛骨。前綴源自ὦμος(ōmos),古希臘語中的肩膀,與拉丁語(h)umerus同源。

肩胛骨形成肩帶的背部。在人類中,它是扁平骨,大致呈三角形,位於胸廓的後外側。

肩胛骨是位於胸壁上的寬而扁平的骨骼,為三組肌肉提供附著:內在的,外在的,穩定的和旋轉的肌肉。肩胛骨的內在肌肉包括肩袖肌肉 - 肩胛下肌,小圓肌,岡上肌和岡下肌。這些肌肉附著在肩胛骨的表面,並負責肩關節的內外旋轉,以及肱骨外展。

外在肌肉包括肱二頭肌,肱三頭肌和三角肌,並附著於肩胛骨的喙突和肩胛上結節,肩胛骨的盂下粗隆和肩胛骨的脊柱。這些肌肉負責盂肱關節的幾種動作。

第三組主要負責肩胛骨的穩定和旋轉,包括斜方肌,前鋸肌,肩胛提肌和菱形肌。它們附著在肩胛骨的內側,上側和下側邊緣。

骨頭,過程和骨骼的增厚部分含有松質組織;其餘部分由一層薄薄的組織組成。

岡上肌窩的中央部分和岡上窩的上部,尤其是前者,在人類中通常是如此薄,以至於是半透明的;偶爾在這種情況下發現骨骼缺乏,並且相鄰的肌肉僅由纖維組織分開。肩胛骨有兩個表面,三個邊界,三個角度和三個過程。

2. 骨骼構成圖有哪八種

@骨骼中所包含的組織:

1.結締組織 硬骨、軟骨、纖維性結締組織、血管、血液。

2.神經組織

@骨骼的功用 支持、保護、運動、造血〈紅骨髓〉、儲存脂質

〈黃骨髓〉及礦物質。

@骨骼的種類: 長骨、短骨、扁平骨、不規則骨、圓骨〈種子骨〉

1.長骨----肱骨、股骨〈長比寬=非常大〉

2.短骨----腕骨〈長比寬=非常小,近似立方形〉

3.扁平骨----肩胛骨〈板狀〉

4.不規則骨----脊柱骨

5.圓骨〈種子骨〉----臏骨〈通常很小,位於關節內層〉

3. 人體的骨可分為哪幾部分

1.人體的骨可分為頭骨,軀干骨和四肢骨三部分。 ()
我們一般都說「顱骨」,說「頭骨」不太科學,但好像也不能算錯。
2.背上那三塊三角形的扁平骨頭叫肩胛骨。 (× )
肩胛骨只有兩塊
3.顱腔起著保護腦的作用。 (×)
很明顯
4.脊柱是由許多脊椎骨緊密連接在一起的,不能活動。 (× )
你的脊柱能不能活動你應該知道~
5.四肢骨共有126塊骨。 ( )
124塊。 上肢共有64塊骨,每側32塊。下肢共有60塊骨,每側30塊。
6.人體一側有兩塊大腳骨和一塊小腿骨。 (× )
一塊大腿骨(股骨),兩塊小腿骨(脛骨和腓骨)

4. 人體兩處扁平骨分別是

你好,如顱骨、肩腫骨、骸骨等都是屬於扁平骨,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祝你生活愉快。

5. 扁平骨在身體哪個部位

扁平骨薄而彎曲,由平行的兩面緻密骨夾著中間一層海綿骨。頭骨和胸骨是扁平骨。

6. 看人體骨架圖,結構有什麼特點,這樣的結構有什麼功能

骨骼化是生物結構復雜化的基礎,骨骼系統又是生物形態進化的限制因素。
骨骼是組成脊椎動物內骨骼的堅硬器官,功能是運動、支持和保護身體;製造紅血球和白血球;儲藏礦物質。骨骼由各種不同的形狀組成,有復雜的內在和外在結構,使骨骼在減輕重量的同時能夠保持堅硬。骨骼的成分之一是礦物質化的骨骼組織,其內部是堅硬的蜂巢狀立體結構;其他組織還包括了骨髓、骨膜、神經、血管和軟骨。
人體的骨骼起著支撐身體的作用,是人體運動系統的一部分。成人有206塊骨。骨與骨之間一般用關節和韌帶連接起來。
骨的構成
骨主要由骨質、骨髓和骨膜三部分構成,裡面容有豐富的血管和神經組織。長骨的兩端是呈窩狀的骨松質,中部的是緻密堅硬的骨密質,骨中央是骨髓腔,骨髓腔及骨松質的縫隙里容著的是骨髓。兒童的骨髓腔內的骨髓是紅色的,有造血功能,隨著年齡的增長,逐漸失去造血功能,但長骨兩端和扁骨的骨松質內,終生保持著具有造血功能的紅骨髓。骨膜是覆蓋在骨表面的結締組織膜,裡面有豐富的血管和神經,起營養骨質的作用,同時,骨膜內還有成骨細胞,能增生骨層,能使受損的骨組織癒合和再生的作用。
骨的化學成分
骨是由有機物和無機物組成的,有機物主要是蛋白質,使骨具有一定的韌度,而無機物主要是鈣質和磷質使骨具有一定的硬度。人體的骨就是這樣由若干比例的有機物以及無機物組成,所以人骨既有韌度又有硬度,只是所佔的比例有所不同;人在不同年齡,骨的有機物與無機物的比例也不同,以兒童及少年的骨為例,有機物的含量比無機物為多,故此他們的骨,柔韌度及可塑性比較高,而老年人的骨,無機物的含量比有機物為多,故此他們的骨,硬度比較高,所以容易折斷。
骨骼的功能
保護功能:骨骼能保護內部器官,如顱骨保護腦;肋骨保護胸腔。
支持功能:骨骼構成骨架,維持身體姿勢。
造血功能:骨髓在長骨的骨髓腔和海綿骨的空隙,透過造血作用製造血球。
貯存功能:骨骼貯存身體重要的礦物質,例如鈣和磷。
運動功能:骨骼、骨骼肌、肌腱、韌帶和關節一起產生並傳遞力量使身體運動。
大部分的骨骼或多或少可以執行上述的所有功能,但是有些骨骼只負責其中幾項。
骨骼的形態
人類股骨人類的骨骼分為五種形態:長骨、短骨、扁平骨、不規則骨和種子骨。
長骨的長度遠大於寬度,分為一個骨乾和兩個骨骺,骨骺與其他骨骼形成關節。長骨的大部分由緻密骨組成,中間的骨髓腔有許多海綿骨和骨髓。大部分的四肢骨都是長骨(包括三塊指骨),一些例外包括膝蓋骨(臏骨)、腕骨、掌骨、跗骨和構成腕關節和踝關節的骨骼。長骨的分類取決於形狀而不是大小。
短骨呈立方狀,緻密骨的部分比較薄,中間是海綿骨。短骨和種子骨構成腕關節和踝關節。
扁平骨薄而彎曲,由平行的兩面緻密骨夾著中間一層海綿骨。頭骨和胸骨是扁平骨。
不規則骨顧名思義是形狀復雜的骨骼,不適用上面三種分類,由一層薄的緻密骨包著海綿骨。脊椎骨和髖骨是不規則骨。
種子骨是包在肌腱里的骨頭,功能是使肌腱遠離關節,並增加肌腱彎曲的角度以提高肌肉的收縮力,例如臏骨和豆狀骨。
骨骼數量
成人骨頭共有206塊,分為頭顱骨、軀干骨、上肢骨、下肢骨四個部分。但兒童的骨頭卻比大人多。因為:兒童的骶骨有5塊,長大成人後合為1塊了。兒童的尾骨有4~5 塊,長大後也合成了1塊。兒童有2塊髂骨、2塊坐骨和2塊恥骨,到成人就合並成為2塊髖骨了。這樣加起來,兒童的骨頭要比大人多11~12塊,就是說有 217~218塊。醫學書上說,初生嬰兒的骨頭竟多達305塊。
不過,某些骨頭會再生出「副骨」或「子骨」來。例如,有些人每隻手和腕部有 「副骨」或「子骨」來。例如,有些人每隻手和腕部有「副骨」及「子骨」24塊,每隻腳有26塊。在身體的膝、肘、脊椎部位,有時也會另外長出小骨來,不過各人額外長出的骨頭多少不一樣。要是把「融骨」或「子骨」算進去,成人的骨頭那就遠不止206塊了。但由於這些「額外小骨」的意義不大,我們只要知道成人有206塊骨頭就行了。
當然,說成人有206塊骨頭,這是全球人類的「總體」而言的。人群中在這方面存在差異。我國科學工作者1985年進行的抽樣調查表明,中國人的骨頭要比歐美人少,大多數人只有204塊骨頭。而在歐美,絕大多數人有206塊骨頭。這是由於大多數中國人的腳上第5趾骨為2 塊骨頭,不像歐美人有3塊骨頭。每隻腳少1塊,所以只有204塊。
人體最長的骨頭是股骨,即大腿骨,它通常占人體高度的27%左右,有記錄的最長腿骨為75.9厘米。而耳朵里的鐙骨是人體內最小的骨頭,它只有0.25~0.43厘米長成年人骨的重量約為體重的1/5,剛出生的嬰兒骨重量大約只有體重的1/7。
很多骨頭最後是癒合在一起了。比如說顱骨,以及尾骨。成年人的尾骨只算一塊,但是新生兒那裡,還是可以分得開24塊的。另外,因為鹵門沒有合並,整個顱骨當作十幾塊算,而成年的顱骨雖然也是當作幾塊算得,但是數目已經減少了很多。
另外,出生兒的骨頭都是以軟骨的形式存在的,其中的有一些後來並不會骨化,而是保持了軟骨的狀態。這樣一來,這些骨頭就自動消失了。
另外,為了保護初生兒,人體有些部位多長了幾塊骨頭,這些骨頭以後被逐漸吸收掉了。

7. 人體共有多少塊骨頭骨頭分為哪幾類

正常情況下有206塊
多指畸形的要多些
骨骼的種類:
長骨、短骨、扁平骨、不規則骨、圓骨〈種子骨〉
1.長骨----肱骨、股骨〈長比寬=非常大〉
2.短骨----腕骨〈長比寬=非常小,近似立方形〉
3.扁平骨----肩胛骨〈板狀〉
4.不規則骨----脊柱骨
5.圓骨〈種子骨〉----臏骨〈通常很小,位於關節內層〉

8. 人體的這個部位叫什麼我是指骨頭上白色的

這塊叫做髕骨,即膝蓋骨,位於膝關節前方,是人體內最大的籽骨,包埋於股四頭肌腱內,為三角形的扁平骨。底朝上,尖向下,前面粗糙,後面為光滑的關節面,與股骨的髕面相對,參與膝關節的構成。可在體表摸到。髕骨具有保護膝關節,避免股四頭肌腱對股骨髁軟骨面摩擦,有傳遞股四頭肌的力量,參與構成伸膝裝置功能;有維持膝關節在半蹲位的穩定性,防止膝關節過度內收、外展和伸屈活動的功能,以及有車鏈作用,增加膝關節回轉能力的功能。

9. 人體骨骼結構分哪幾部分

人體的206塊骨頭所在部位大致可分三部分,即頭顱骨、軀干骨和四肢骨。頭顱骨共22塊,包括額骨、頂骨等。軀干骨共58塊,包括椎骨、胸骨和肋骨。四肢骨共126塊,包括肱骨、橈骨和尺骨等上肢骨以及髖骨、股骨、脛骨、腓骨和跟骨等下肢骨。

206塊骨頭或者單個出現,或者左右成對出現,各自依其不同的功能,按一定方式和力學結構,通過關節、韌帶、軟骨或骨縫等方式互相連接起來,構成人體的骨骼系統,具有維持機體形態、支撐體重及保護臟器等多種重要功能。

若依骨的大小及形態來區分,大致可概括為以下4類。

1、短骨:近似立方形。主要位於承受壓力而運動較輕的部位,如腕骨、跟骨等。

2、 長骨:分布於四肢,左右對稱、成對存在,多呈多管狀,如肱骨、橈骨、尺骨、股骨、脛骨和腓骨。長骨中部較細,稱骨幹;兩端膨大,稱骨骺。幼年時骨乾和骨骺間有骺軟骨,成年後才骨化。長骨起著支持和運動的杠桿作用。

3、不規則骨:形態不規則,如髖骨、椎骨等。

4、扁骨:呈板狀。如顱的頂骨、胸骨和肋骨等。扁骨主要構成腔的壁,對腔內的臟器起保護作用。

10. 人體骨骼有那幾部分

人體骨骼中所包含的組織:
1.結締組織
硬骨、軟骨、纖維性結締組織、血管、血液。
2.神經組織
@骨骼的功用
支持、保護、運動、造血〈紅骨髓〉、儲存脂質
〈黃骨髓〉及礦物質。
@骨骼的種類:
長骨、短骨、扁平骨、不規則骨、圓骨〈種子骨〉
1.長骨----肱骨、股骨〈長比寬=非常大〉
2.短骨----腕骨〈長比寬=非常小,近似立方形〉
3.扁平骨----肩胛骨〈板狀〉
4.不規則骨----脊柱骨
5.圓骨〈種子骨〉----臏骨〈通常很小,位於關節內層〉
骨骼的大體解剖:中軸骨骼、四肢骨骼
中軸骨骼--頭骨---顱頂骨----額骨、頂骨、枕骨、顳骨、蝶骨、篩骨。
顏面骨----上顎骨、下顎骨、顴骨、鼻骨、齶骨、
涙骨、犁骨、下鼻甲。
---舌骨(1)
---聽小骨(6)
--脊柱---頸椎、胸椎、腰椎、薦椎、尾椎。
--胸骨
--肋骨
各部重點:1.枕骨
(1)由項平面的鱗部不成對部份:成對的外側質塊和不成對的
基底部組成。
(2)枕骨大孔為顱腔和脊椎管之交通所在。
(3)舌下神經管。
2.
顳骨
外側只看到鱗狀部。顴骨的顳突+顳骨的顴突=形成下頷枝部
的關節(顳顎關節)及顴骨弓
3.
蝶骨
大翼小翼之間是一三角形裂縫稱眶上裂,有動眼神經(3)、
滑車神經(4)、外展神經(6)及三叉神經的眼支(第一支)通過。
大翼上有三孔,由上而下分別為:圓孔(三叉第二支通過)、
卵圓孔(三叉第三支通過)、棘孔。
4.
篩骨
(1)可區分為外側質塊、垂直板及篩板。
(2)由篩板向上的一三角形突起稱為雞冠,為腦膜附著點。
5.
上顎骨
上顎骨及蝶骨間有一裂縫稱眶下裂
6.
下顎骨
(1)髁狀突和顳骨的下顎窩及關節結節形成關節,稱為顳顎關節(可動)。
(2)下顎舌骨線為下顎舌骨肌起始。
(3)頭骨中唯一可動。
7.
胸骨
胸骨柄、胸骨體、劍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