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卡通圖片 » 周瑜和諸葛亮的同框的卡通圖片
擴展閱讀
ps圖片加鏈接嗎 2025-07-29 00:15:50
女人好看的陽道圖片 2025-07-29 00:11:12

周瑜和諸葛亮的同框的卡通圖片

發布時間: 2022-08-24 19:47:42

Ⅰ 關於周瑜和諸葛亮的漫畫都有哪些

俏三國

Ⅱ 三國人物諸葛亮、曹操、劉備、周瑜的素描畫像和性格特點

周瑜(公元175年~210年)字公瑾。三國時期吳國將領,傑出的軍事家。廬江舒縣(今安徽廬江西南)人,漢族。美姿容,精音律,多謀善斷,胸襟廣闊,人稱周郎。公元208年赤壁之戰中大敗曹軍,奠定三分天下基礎。後圖進中原,不幸早逝。 他志向高遠,胸襟廣闊,氣度寬宏,精通音律,雅量高致,即使在喝醉時也能聽出曲中的謬誤,因此史書記載民謠雲:「曲有誤,周郎顧」、「 欲得周郎顧,時時誤拂弦。」 周瑜待人謙恭有禮。當時孫權只是將軍,諸將及賓客對他禮儀並不全備,比較草率。只有周瑜對孫權敬慎服事,完全按君臣之禮來對待。 周瑜心胸開闊,以德服人,應該說,這才是周瑜的真性格。 http://image..com/i?ct=503316480&z=0&tn=imagedetail&word=%D6%DC%E8%A4%BB%AD%CF%F1&in=26664&cl=2&cm=1&sc=0&lm=-1&pn=1&rn=1&di=2121852848&ln=4曹操(155-220)字孟德,小名阿瞞、吉利,沛國譙縣(今安徽亳州)人,漢族。即魏武帝,東漢末年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詩人。在政治軍事方面,曹操消滅了北方的眾多割據勢力,統一了中國北方大部分區域,並實行一系列政策恢復經濟生產和社會秩序,奠定了曹魏立國的基礎。文學方面,在曹操父子的推動下形成了以曹氏父子(曹操、曹丕、曹植)為代表的建安文學,史稱建安風骨,在文學史上留下了光輝的一筆。 建安二十五年正月(220),曹操還軍洛陽。當月,病死在洛陽,終年六十六歲。這年十月,曹丕代漢稱帝,國號魏,追尊曹操為太祖武皇帝。 有人稱曹操是"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他有著傑出的軍事才能和高超的政治手腕和廣闊的胸襟和浪漫的情懷. http://image..com/i?ct=503316480&z=0&tn=imagedetail&word=%B2%DC%B2%D9%BB%AD%CF%F1&in=2551&cl=2&cm=1&sc=0&lm=-1&pn=3&rn=1&di=844469804&ln=12諸葛亮(181.4.14-234.8.28)字孔明,號卧龍,琅邪陽都人(今山東沂南),漢族,三國時期傑出的政治家、戰略家、外交家、軍事家,蜀漢丞相。謚曰忠武侯。 建興十二年(公元234年)二月,諸葛亮第五次北伐,以大軍出斜谷,據五丈原(今陝西岐山縣南四十里),建興十二年(公元234年)二月,諸葛亮第五次北伐,以大軍出斜谷,據五丈原(今陝西岐山縣南四十里). 他在書法,繪畫,音樂方面有很高的造詣,並於晚期發明了木流牛馬,可見其才智.他淡泊明志,寧靜致遠,盡瘁國事,忠心輔政,任人唯賢,清正廉明,堅韌一心,竭盡人謀。可謂"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http://image..com/i?ct=503316480&z=0&tn=imagedetail&word=%D6%EE%B8%F0%C1%C1%BB%AD%CF%F1&in=14591&cl=2&cm=1&sc=0&lm=-1&pn=3&rn=1&di=411033244&ln=25劉備字玄德,漢族,涿郡(今河北省涿縣)人,漢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劉勝的後代,為三國蜀漢開國君王。東漢靈帝末年,與關羽、張飛一道討黃巾賊有功,遂為安喜寨縣尉。密誅曹操不成,潛逃。三顧茅廬始得諸葛亮輔佐。後與孫權聯合大敗曹操於赤壁,取得益州與漢中,自立為漢中王。二二一年,於成都即位稱帝,國號漢,年號章武。伐東吳兵敗,損失慘重,退回白帝城,因病崩逝,享年六十三,謚號昭烈帝,史稱為劉先主。 人說他寬仁有度,能得人死力。威而有恩,勇而有義,寬宏而有大略.十分仁德 http://image..com/i?ct=503316480&z=0&tn=imagedetail&word=%C1%F5%B1%B8%BB%AD%CF%F1&in=10905&cl=2&cm=1&sc=0&lm=-1&pn=7&rn=1&di=2395491420&ln=10

Ⅲ 急求!諸葛亮和周瑜的Flash圖片,諸葛亮最好拿扇子,在線等

就有諸葛亮的,行嗎?

Ⅳ 知音漫客中關於周瑜的漫畫,講的是周瑜變成了周曉瑾,喜歡上諸葛亮的轉世孔明

俏三國里講的是周瑜變成了周曉瑾,喜歡上諸葛亮的轉世孔明。

Ⅳ 諸葛亮與周瑜到底誰更聰明,誰更精通軍事,誰又更善於內政呢請你設計一個思維導圖,對兩人進行比較。

我個人認為是周瑜
歷史上的周瑜風姿英發,心胸廣闊。東吳老將程普,早年跟隨孫堅,自以功高,瞧不起年輕的周瑜。但周瑜並不與程普計較,最後使程普自己折服,程普說道:「與周公瑾交,如飲醇繆,不覺自醉。」到宋代時,世人還是很喜歡周瑜,這一點從蘇軾的《念奴嬌》一詞中就可以看出。但到了元代以後,人們就逐漸對周瑜進行醜化,至到《三國演義》成書時,周瑜就完全成了另一個人了。這其中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周瑜和劉備的關系,周瑜一方面主動割長江南岸地給劉備,但這很大程度上是一種外交行為;另一方面周瑜又看出劉備的梟雄本色,不願劉備一天天壯大,因此上書孫權,要求孫權將劉備軟禁在京口(這就是《三國演義》中美人計的由來,但其實周瑜本人並未施美人計,孫尚香也是由孫權主動嫁給劉備的),但孫權不願。在對劉備一方的態度上,周瑜和魯肅採取了完全不同的方法,周瑜是激進派,而魯肅則眼光看得更遠。遺憾的是,千百年之後,這兩個人都成為了當時還默默無聞的諸葛亮的墊背人,周瑜成了心胸狹窄的代名詞,而魯肅則變成了一個老實得笨得出奇的人.
翻開正史我們可以發現本傳中的周瑜好象毫無缺點,確實是個完美之人。周瑜除了符合我上面說的三點外,從另一個角度說他的完美,可說他是一個有德;有才;又有風度和朝氣的人。
先說德:他舉賢薦能可比鮑叔;折節為國可比藺相如;謙禮忠君無人能比;性度恢弘眾將誠服。如說諸葛亮是高風亮節的話,周瑜在人品道德上也是無可挑剔的。
次說才:他弱冠征伐為東吳開國立下汗馬功勞;赤壁又力挽狂瀾立下頭功;後又親冒矢石為東吳開拓荊州,豐功偉績不去多提,單說當時人對他的評價吧,他的文武全才在時人眼中已萬眾矚目了。「英雋異才」;「王佐之才」;「年少有美才」;「文武韜略萬人之英」,這些就是時人對周瑜才智的評價,而且說這些話的都是當時第一流的人物。周瑜的有才本已公認沒必要再多做文章了。
再說風度,周瑜是出名的儒將,其雅量高至又有曲有誤周郎顧的謠言流傳,非比那些凶凶武夫,是一個風雅超群的人物。只一句「遙想公瑾當年」其人其貌已使人多麼心馳神往了。
最後說說他的朝氣,周瑜如果僅具德,才,風度,和諸葛亮也就沒什麼區別了。(諸葛是名士風度)但他又獨具一種朝氣,一種銳意進取自信豪邁的英霸之氣。對自己人他是謙遜有禮的,但對敵人和挑戰他又表現出蔑視和大無畏的英雄氣慨:在劉備和周瑜在赤壁戰前相會時,當劉備說起兵力太少,周郎「此自足用」的回答是多麼有氣勢,而劉備的拖延在後相比又是多麼的猥瑣。周瑜的謀略也無不透出這種先發制人,銳意果敢的氣質,這就是我最羨慕的「英才天縱」了。但周瑜的豪邁和關羽之流的狂傲又有本質區別,因為他的自信是建立在合理的分析謀劃基礎上的,非比關羽之流無謂的狂傲換來的只是身敗名裂,正因為此周瑜是成功的。他的這種氣質和孫策相象,但孫策又是輕佻和嗜殺的,周瑜卻是從容嫻雅的,就象有人說的他的氣質是孫策和諸葛亮的結合,在周瑜身上剛和柔就這么恰到好處的結合了。
如此一個剛柔相濟的人物又有無可挑剔的優秀品格和令人贊嘆的文武宏才,加之上天又特別偏愛給了他俊美的外貌,內外皆秀又風度翩翩,他稱不上完美又有誰能稱得上呢?用一句話形容周瑜實在是再合適不過了,他可謂人如其名:周瑜就象他的名字一般如瑾似瑜,是一塊完美無瑕的美玉啊由於三國演義為了塑造諸葛亮形象把周瑜當作了主要陪襯人物,小說中和他在大眾心裡的形象完全受到了歪曲。

Ⅵ 要演話劇,其中有諸葛亮和周瑜,請問他們兩個的頭飾怎麼做

周瑜:將軍頭盔,諸葛亮:羽扇綸巾,身披鶴鶩。

具體圖片請看下方,可以照著這個樣子做,不是特別難,大致就行了,要體現出周瑜威猛和諸葛亮道士風范決勝於千里之外的氣質。

望採納!

Ⅶ 《三國演義》中諸葛亮和周瑜的形象對比


但在歷史中,諸葛亮並沒有像羅貫中筆下那樣,成為一種神化的形象,周瑜也並非羅貫中所寫和諸葛亮有著強烈的敵對關系。歷史中的周瑜,有著「曲有誤,周郎顧」的美稱,因為周瑜是當時著名的美男子,而且精通音律,所以宴會上的女子會故意錯彈,引得周瑜注意,而且周瑜最終是疾病而終,並非是因為諸葛亮比自己聰明而氣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