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图片搜索 » 灭绝的海洋动物有哪些图片
扩展阅读
爱国的图片素材水彩 2025-09-29 19:17:25
怎么用手机缩放图片 2025-09-29 19:10:02

灭绝的海洋动物有哪些图片

发布时间: 2025-09-29 18:26:54

‘壹’ 古生物学家发现比蓝鲸还大的超级海怪!!!

鲸类是地球上体型最大的动物家族,特别是须鲸,包括蓝鲸、露脊鲸、弓头鲸、座头鲸等。我们知道,鲸类的体型是逐渐变大的,因为它们的远祖只有狗一般大小。

图注:巴基斯坦鲸一点也不像鲸,图片来自网络

图注:鲸类的早期演化,图片来自网络

经过5000万年的演化,鲸类家族中诞生了巨大的蓝鲸,最大的蓝鲸科学测量记录达到了29.9米,199吨重,超过了任何一个物种,所以蓝鲸也成为现存最大的动物,也是已知地球上体型最大的动物,但这个桂冠或许不再属于蓝鲸。

图注:今天我们依然可以在海洋中看到蓝鲸,图片来自网络

故事还得从2010年说起,当时秘鲁古生物学家马里奥·厄尔宾纳和他的同事在秘鲁南部海岸沙漠中寻找化石,裸露在外的地层经常能够发现神奇的海洋生物化石,而他们很快就找到了一枚巨大的脊椎骨化石,这块化石大得不成比例,以至于在场的人们都认为它属于畸形骨骼。随着发掘的进行,古生物学家震惊了,因为他们连续挖出了13块巨大的脊椎骨化石,此外还有4块巨大的肋骨及部分骨盆,化石肯定属于某种非常巨大的史前海怪。

图注:马里奥·厄尔宾纳发现了巨大的化石,图片来自网络

图注:古生物学家正在发掘化石,图片来自网络

图注:古生物学家与巨大的化石合影,图片来自网络

图注:发现的化石部分与人类的体型对比,图片来自网络

所有化石都被送到了圣马科斯国立大学(National University of San Marcos),编号MUSM 3248。古生物学家仔细研究并对比了化石后确认它属于龙王鲸科(Basilosauridae),这是一群已经灭绝的古鲸家族,其中以大名鼎鼎的龙王鲸最为出名。

从发现算起,古生物学家花了整整十年的时间,才最终在2023年8月2日发表了名为《一种重量级的早期鲸类突破了脊椎动物体型的上限》(A heavyweight early whale pushes the boundaries of vertebrate morphology)的论文,将这种发现于秘鲁的巨大鲸类命名为秘鲁鲸(Perucetus),属名来自发现国,模式种名为巨大秘鲁鲸(Perucetus colossus)。

既然属于龙王鲸科,古生物学家在复原并推算秘鲁鲸的体型时便以龙王鲸科里化石完整的物种参考。考虑到龙王鲸科不同物种脊椎骨数量并不相同,古生物学家首先以脊椎骨较多的龙王鲸(Basilosaurus)作为模板,复原出的秘鲁鲸体长20.1米,体重可达340吨。再以脊椎骨较少的厚鲸(Pachycetus)作为模板,复原出的秘鲁鲸体长17米,体重85吨。结合不同的参考物得出的体型范围,古生物学家给出了秘鲁鲸的平均体重为180吨,要知道蓝鲸中体型最大的南极种群,其成年雄性的平均体重为112吨,所以秘鲁鲸比蓝鲸还要巨大!如果关于秘鲁鲸的体型推算准确,那么它将取代蓝鲸成为最大的鲸类,同时也是地球上出现过最大的动物!

图注:博物馆中的龙王鲸骨架,图片来自网络

图注:龙王鲸的复原,其身型细长,图片来自网络

图注:秘鲁鲸与蓝鲸的体型对比,图片来自网络

图注:秘鲁鲸的身体轮廓、骨架与人类的对比,图片来自网络

秘鲁鲸之所以拥有如此巨大的体型还是基于其化石,其每一块脊椎骨的重量都超过100千克,而全身骨头的重量在5.3至7.6吨之间,等于体长25米蓝鲸骨骼重量的两到三倍。秘鲁鲸的骨头不仅大,而且明显加厚加重,类似于骨硬化症,这使得它的骨骼比已知任何鲸类都要厚和致密,重量当然也更大。排除了病理学的可能,秘鲁鲸巨大的脊椎骨体积几乎是25米蓝鲸脊椎骨的两倍。在已经发现的肋骨中,也是致密的,缺少其他动物骨骼中的髓腔,穿透骨骼的血管通道也变得狭窄,这是动物成熟的标志。

图注:秘鲁鲸脊椎骨化石与人类对比,图片来自网络

图注:古生物学家在测量秘鲁鲸的脊椎骨化石,图片来自网络

正因为骨骼的宽大厚重,在复原秘鲁鲸的时候,其外形就好像是巨肥版的龙王鲸,或者可以说是龙王鲸与海牛的结合,它的身体异常粗壮,脑袋却小的不成比例,四肢也很短,尾巴鳍叶也不够发达。古生物学家认为秘鲁鲸缺乏远洋巡游的能力,更像是海牛那样生活在浅海之中,这个时候庞大的身躯就成了抵御海浪冲击的屏障。巨大的秘鲁鲸到底吃什么满足每天身体的消耗呢?或许是海底的软体动物、甲壳动物等,但是以秘鲁鲸这么大的体型,不知道它们要吃多少食物还能填饱肚子。

图注:生活在浅海中的秘鲁鲸,图片来自网络

图注:秘鲁鲸的外形并不合适游泳,图片来自网络

秘鲁鲸生存于3900万至3700万年前中新世的南美洲西岸,它的发现不仅仅挑战了最大鲸类的记录,同时也表明鲸类的巨型化其实在其家族演化早期便已经开始了,比我们预想的早了3000万年。

上一个挑战蓝鲸最大动物宝座的还是谜一样的新西兰大鱼龙,而这次命名的秘鲁鲸显然更具竞争力,它的发现再次向我们展现了史前海怪到底能长多大,或许这次蓝鲸最大动物的地位真的不保啦!

图注:传说中的新西兰大鱼龙(左)与蓝鲸(右)对比,图片来自网络

图注:秘鲁鲸(左)与蓝鲸(右)对比,图片来自网络

研究论文:Bianucci, G.; Lambert, O.; Urbina, M.; Merella, M.; Collareta, A.; Bennion, R.; Salas-Gismondi, R.; Benites-Palomino, A.; Post, K.; de Muizon, C.; Bosio, G.; Di Celma, C.; Malinverno, E.; Pierantoni, P.P.; Villa, I.M.; Amson, E. (2023). "A heavyweight early whale pushes the boundaries of vertebrate morphology". Nature.

文字编辑:江氏小盗龙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贰’ 十大最受期待复活的灭绝物种:猛犸象曼尼倍受期待

1. 猛犸象

猛犸象曾经大量生活于北半球长达数万年时间。在如今广袤的冻土带上,它们留下了自己的足迹。在猛犸象存在的时期,它们排出的粪便对北极环境产生的益处已无法衡量,但是我们可以想象,如果它们能够复活,将给大片广袤、空旷的土地带来不一样的生机与活力。

从地质学角度来说,猛犸象灭绝的时间并不长。西伯利亚孤岛弗兰格尔岛上的最后一个种群大约消失于公元前1650年。在冻土带上,无数猛犸象遗骸的保存完好度令人惊讶。因此,冻土带也被认为是天然的冷藏库。DNA或许能够帮助科学家们复活这些猛犸象。

2. 塔斯马尼亚虎

塔斯马尼亚虎曾经是澳大利亚食物链最顶级的捕食者,但是如今它们已经灭绝。尽管塔斯马尼亚虎在澳大利亚本土并没有存在几千年,但是在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岛上,它们存在的时间很长。由于人类的影响(特指欧洲人,而不是当地的土着居民),塔斯马尼亚虎逐渐走向灭绝。1936年,最后一只塔斯马尼亚虎死于霍巴特动物园中。

近年来,虽然经常有报道称发现野生塔斯马尼亚虎的迹象,但是人们并没有发现诸如发毛、叫声以及足迹等关键证据。不过,世界许多博物馆中都收藏有塔斯马尼亚虎的遗骸标本。科学家们也正在致力于塔斯马尼亚虎DNA的研究,在不久的将来完整的塔斯马尼亚虎基因组有望完成排序。

3. 美国栗树

一百年前,美国栗树覆盖了美国东部25%的森林面积。从缅因州到密西西比州,大约生长着30亿棵栗树。这些栗树高达45米,树干截面直径长达3米,可以为当地生态系统提供丰富的食物和栖息场所。然而,1904年,一场意外发生了。在纽约的布朗克斯动物园的栗树上,发现了一种通过空气传播的菌类。这种菌类传播速度非常快,能够导致栗树枯萎死亡。在短短的数十年时间内,美国栗树已经呈现功能性灭绝状态。

不过,美国栗树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灭绝。至少还有不到100棵美国栗树目前生存状况良好,它们由19世纪的移民者种植于北美洲的西部,因此没有感染枯萎病。此外,通过引入中国栗树的免疫特性,目前现存的美国栗树已经对这种致病菌类产生了抗体。

4. 史前巨鱼

大约3.8亿年前,原始脊椎动物的祖先开始试探性地走向干燥的陆地。究竟是什么力量在迫使这些早期的两栖类动物离开温暖的海洋?答案也许是史前巨鱼(Dunkleosteus)。

史前巨鱼可能长达10米,重约3.5吨,是史前海洋生态系统的绝对霸主。这种食肉性动物在长达2000万年的恐怖统治中,一刻也没有停息捕食其他海洋生物。

5. 欧洲野牛

饲养的菜牛为我们带来了美味的牛排大餐,但是我们也可能会为此付出生命的代价。抗生素和生长激素的滥用污染了地下水和牛饲料,最终可能导致牛和人类都无法抵御新型疾病的侵袭。一个可能的解决方案就是让欧洲野牛重回这个世界。

以脾气暴躁而着称的欧洲野牛是现代家牛的祖先,在欧洲许多旧石器时代岩洞的壁画上仍然可以发现欧洲野牛的图案。最后一只公认的纯种欧洲野牛于1627年死于波兰。

由于欧洲野牛是一种祖先物种,它们仍有亲缘相近的后代生存。因此,最有可能将欧洲野牛复活到最接近史前欧洲野牛的原始形态。事实上,早在1920年,德国动物园管理员海因兹和卢兹-海克两兄弟已经开始相关实验,并培育出着名的“海克牛”。如今,现存海克牛大约2000头。生物学家正在继续努力,试图不断提高海克牛的体形,以使其恢复到原始欧洲野牛的标准。

6. 巨蜻蜓

在大约3亿年前的石炭纪,地球上到处都是绿色的植被,大气层中氧气含量极高,气候也非常温暖。这些条件导致一些巨型昆虫物种出现。当时,地球上生活着一种巨型蜻蜓(Meganeura)。化石标本显示,这种巨蜻蜓翼展长达75厘米。古生物学家估计,巨蜻蜓的食物甚至可能包括一些小型的两栖类动物。

不过,让巨蜻蜓复活,可能存在一定的难度。如今的地球气候与当初已完全不同,大气中的氧气含量已不足以保证这一物种的生存,在这种环境中它们可能很快窒息死亡。如今的蜻蜓是蚊子的天敌。考虑到蚊子传播疾病的危害,也许巨蜻蜓的复活对于灭杀蚊子和抑制疾病传播有一定的益处。

7. 剑齿虎

剑齿虎生存于大约250万年前到1万年前。在其全盛时期,剑齿虎可能是南、北美洲最致命的捕食者。在剑齿虎这个物种中,最恐怖的成员被称为“毁灭剑齿虎”。

生活于巴西东部的剑齿虎肩部高约1.22米,重约半吨,牙齿长约30厘米,它们可以捕食任何想吃的东西。

8. 斯特拉海牛

斯特拉海牛曾经生活于西太平洋的海底,以海藻为食。它们的近亲,如儒艮和海牛也都非常温顺,没有牙齿,而且对人类没有任何防范与恐惧。不过,这种温顺的动物体形很大,成年海牛长达9米,重约10吨。

斯特拉海牛发现及命名于1741年,1768年开始灭绝。这个物种经过了数千年的进化,而我们人类认识它们仅仅只有27年。这也许有些不公平。因此,如果生物学家能够将它们复活,也许可以弥补这一遗憾。

9. 巨石松

巨石松可高达30米,树干横截面直径约1米,是石炭纪时期森林中无可争议的巨无霸。据估计,这种早期树木寿命只有10到15年。

石炭纪时期的森林让今天的地球拥有大量的煤储量。因此,从能源资源角度来说,复活巨石松意义重大。巨石松可以重新种植于非农业用途的边缘湿地或沼泽地中,它们生长速度较快,生长周期较短,每十年就可以砍伐使用。

10. 尼安德塔人

2009年,科学家们成功排序尼安德塔人的完整基因组。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所有非非洲现代人的基因,有1%到4%的基因源自尼安德塔人。尽管尼安德塔人作为一种独立的物种已经灭绝,但是他(她)们仍然活在现代人的体内。

当然,让尼安德塔人复活并非是一个现实的选择,因为人类也有许多担忧。但是,根据DNA重塑尼安德塔人可能性是有的。最后的真正尼安德塔人大约生活于3万年前到2.5万年前,现已发现的DNA已经大幅退化。在不久的将来,先进的基因排序技术将能够确定尼安德塔人DNA能否进行修复。

出处:猎奇窝(猎奇图片网) 网址:http://www.lieqiwo.com/ 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和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