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美国的军用直升机
美国的军用直升机包括AH-64“阿帕奇”,AH-1“眼镜蛇”,CH-46“海上骑士等
AH-64阿帕奇武装直升机(英语:Boeing AH-64 Apache helicopter gunships)是现美国陆军主力武装直升机,发展自美国陆军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初的先进武装直升机(Advanced Attack Helicopter,AAH)计划,以作为AH-1眼镜蛇攻击直升机后继机种。AH-64武装直升机现已被世界上15个国家和地区使用,包括日本、中国台湾和以色列。AH-64以其卓越的性能、优异的实战表现,被称为树梢上的坦克杀手。
AH-1曾经是美国陆军的主力攻击直升机,但现在它的位置已经被AH-64阿帕契完全取代了。但升级版的AH-1还继续在美国海军陆战队、伊朗伊斯兰主义共和国空军、以色列空军、日本自卫队、台湾地区陆军和其他许多用户国服役。
CH-46"海骑士"运输直升机(SeaKnight)首飞于1958年,正式服役于美国海军则在1960年·担任运输物资人员等任务·虽然并非是特种作战飞机却经常执行一些特种行动·CH-46直升机是美国海军陆战队最主要的战斗攻击直升机之一,这种直升机外形有点像公共汽车,双螺旋桨,海军陆战队主要用它把部队从舰上运到岸上,或把部队从营地运到作战前沿位置。而美国海军则用这种直升机把装备运到舰上或执行搜索与救援任务。
❷ 美国的支努干直升机的资料,带图片
CH-46"海骑士"运输直升机(SeaKnight)首飞于1958年,正式服役于美国海军则在1960年.担任运输物资人员等任务.虽然并非是特种作战飞机却经常执行一些特种行动.
CH-46直升机是美国海军陆战队最主要的战斗攻击直升机之一,这种直升机外形有点像公共汽车,双螺旋桨,海军陆战队主要用它把部队从舰上运到岸上,或把部队从营地运到作战前沿位置。而美国海军则用这种直升机把装备运到舰上或执行搜索与救援任务。
CH-46直升机由美国“波音公司”制造,1964年服役。
在越南战争期间,这种直升机发挥了极大的作用。CH-46初次服役是在越南战争时期,一开始用于从海军舰只上向陆上运送部队和货物,或者从陆上送到舰上,另外还执行了成千上万次救护受伤陆战队员的任务。自从越战以来,CH-46几乎参加了所有美军大型的军事行动,包括2001年的阿富汗战争,以及正在进行的对伊战争。
一、任务
CH-46运输直升机的任务是将作战部队、支援设备和补给品迅速由两栖攻击登陆舰和已建成的机场运送到前方基地,这些基地是简易的,维修和后勤支援能力均有限。海军也采用CH-46D型直升机遂行垂直补给、战斗群内部后勤、医疗后送以及搜索营救等任务。
二、数据
主承包商:波音伟图公司
机组成员:4名
具备初始作战能力的时间:1964年
拥有数量:324架
机长:13.7米
旋翼直径:15.31米
起飞重量:11032.2公斤
最大速度:268.25公里/小时
航程:176公里(单程)
续航时间:2小时(CH-46D)
1.75小时(CH-46E)
武器:2门MZ(25.4毫米)或M60(70毫米)机炮(只装备CH-46E飞机)
三、应用
美国海军陆战队的10个运输机中队(9个现役中队、1个后备役中队)的120架CH-46E运输直升机和海军的21个运输机分队(拥有两种运输机)的42架CH/HH-46D运输直升机执行了支援“沙漠盾牌”和“沙漠风暴”行动的任务。这些直升机被用于执行运输海军陆战队队员、海军士兵、货物、邮件、弹药以及医疗后送和搜索营救等任务
设计特点
旋翼系统
两副三片桨叶纵列式反向旋转旋翼付给纽约航空公司和日本川崎重工业公司的波音107 II型的桨叶,采用口型钢梁,胶接铝肋玻璃钢(刻铝)蒙皮后缘盒形结构,后缘为不锈钢条,桨叶装有力梁内部监测系统,该系统在桨叶大梁破坏前15小时可指出大梁存在裂纹。桨叶翻修寿命力5000小时。桨毂装有摆振阻尼器。桨毅翻修寿命为2000小时。旋翼转:速为264转/分。 CH/UH一46有动力操纵桨时祈叠系统,其中包括:一组指示灯,用以指示折叠前桨叶应有迎角;一个和后传动系统相连接的液压马达,用以将旋翼转动到应有的方位角,然后锁定旋翼;一组安装在折叠铰链内的电动机、其减速器可以以16000 :1的减速比折叠桨叶。折叠系统采用于轴承,无需润滑,折叠时间约60秒。该系统在试验台上进行5000次折叠试验,没有出现过任何损坏事故。
传动系统
每台发动机的功率各通过离合器输入减速器并车并分别传动前、后减速器和驱动两副旋翼。发动机旋翼转速比:CH一46A为73.722:1,CH-113为73.770: 1。
动力装置
107 II型:两台932千瓦(1267轴马力)的通用电气公司CT-58-110-1涡轮轴发动机并排装在后旋翼塔座基部; HRp。4型装两台932于瓦(1267轴马力)的布列斯托尔西得利公司的“诺姆” H.1200涡轮轴发动机。107”A型改装更新的:044千瓦(1419轴马力)的CT58一140.涡轮轴发动机。CH-46A装两台932干瓦(1 267轴马力)通用电气公司T58-GE-8B乃涡轮轴发动机。 CH/UH-46D装两台1044千瓦(1419轴马力)涡轮轴发动机。
107II型和107 IIA型的两个自封油箱在机身两侧浮筒内,油箱用抗坠毁材料制成,总容量为:325 升。 CH-46/UH-46型油箱的总容量为:438升,加油口在油箱上部。总滑油量为15.9升。
机体
矩形截面半硬壳式结构,主要用包铝合金和非包铝的高强度铝合金制成。横向隔板和加强框是传动系统、发动机和起落架的承力件。在多用途型和军用型上由后跳板组成向上倾斜的后机身下表面。客机机身后部由行李舱代替了装卸跳板。机身是密封的,可似在水上起降,甚至还可以在中等浪高情况下作业;漂浮系统由9个密封隔舱组成,其中任何一个密封隔舱
失效后仍可保持直升机在水上的浮力和稳定性。
着陆装置
不可收放的前三点式起落架。每个起落架有两个尺寸为8X5.5、胎压10.35X10“帕(10.55 公斤/厘米)的无内胎机轮,采用盘式刹车机构。起落架油液。空气减振支柱内有两个阻尼孔。当压缩速度小于0.305米/秒时,较大的阻尼孔由弹簧和菌状活门堵死,油液通过小阻尼孔,从而保证了直升机有良好的地面共振特性,当压缩速度大于0.305米/秒时,活门打开,保证支柱有良好的减振作用。
座舱
107 II型:标准座舱布局为两名驾驶员、一名机上服务员和25名乘客。座舱共有8排座位,左侧每排2副座位,右测是单座,最后一排有4个座位,中间是过道。舱内有行李架和一个置于后机身下部的可装680千克货物的带滚轮的行李舱。后跳板在地面或空中都可用动力操纵,装载超长货物时,可将后跳板拆 掉也可以完全打开。CH/UH一46:3名乘员;25名士兵
和1名指挥官。上兵舱布前方有一上下分裂式跪门。舱门的上半部通过滑轨收到机身上部。下半部铰接在机身底部,向外开,里面附有登机梯。装货跳板和后机身舱门在飞行中或水上都可以打开。地板中央部分的承载能力为14。 36干牛/米‘(1 464.6公斤/米’),其两侧各有一排滚轮用于运输标准的军用货运平板或铁丝筐。地板外侧为车道,可承受454千克轮胎载荷。起吊货物和人员的绞车系统可由一个人操纵,它有一个变速绞车,能以每分钟9米的速度起吊907千克货物或以每分钟30米的速度起吊272千克的人员及其它物品。地板有一外吊挂钩,可以吊挂4535千克货物。
系统
(CH/UH一46)座舱加温器为燃烧式。飞行操纵助力器所用液压系统压力为103X10‘帕(105公斤/厘米’),其他系统的压力为206X10’帕(210公斤/厘米‘)。电气系统包括两台40千伏安交流发电机和一台200安培直流发电机。装有Solar公司的辅助动力装置用于起动发动机和检查系统。
桨叶
采用了200伏特20千伏安电除冰系统,沿桨叶前缘展向用火焰喷镀法铺设有6根导体,每根导体的厚度和宽度随桨叶展向对加热要求的不同而变化。这些导体周期加热除冰。除冰系统由放射性冰厚计控制。当旋翼上冰层厚度到达4.77毫米时,开始通电除冰,每副旋翼的三片桨叶同时通电,以保证不会引起过大的:次/周的振动。两副旋翼不同时除冰。 电子设备和仪表标准的仪表飞行设备。 CH- 46上装有复式增稳系统、自动配平系统。早期的CH- 46曾发生过后行桨叶突然失速颤振现象,造成上操纵件应力过大,因而必须严烙限制直升机许用总重、重心范围、速度和高度。为此,在直升机上安装了能指示旋翼
操纵件应力水平的巡航指示器,从而放宽了限制,减少了驾驶员驾驶时的工作负荷。
❸ 美国的休伊直升机的资料,带图片
UH-1休伊(Huey)型通用直升机,是美 军在越 战时期最着名的航空器,由着名的贝尔(Bell)飞机公司生产,同系列机在一九六三年就已经出现在越南地区支援军事任务,这种通用直升机,也是目前全世界使用国家最多的机型。乘员1人,装备T53-L-13涡轴式发动机,1X1400轴马力。可装载11-14名士兵,或1759公斤的货物。
技术数据:
主旋翼直径14.63米,
机长17.62,
机宽2.86米,
机高4.41米,
最大时速204公里,
实用升限3800米,
最大起飞重量4309公斤,
最大航程511公里。
继航时间2小时30分。
主要类别有:
UH-1H,陆军用。
HH-1H,空军救护型。
EH-1H,陆军电子对抗型。
变形:AH-1:“眼镜蛇”系列武装直升机
越战忠魂中的直升机
UH-1“休伊”直升机
发展概况
UH-1是美国特克斯特伦公司贝尔直升机分公司研制的军用中型多用途直升机,主要用于在战场上撤退伤员、一般公务运输和仪表飞行训练。军用编号原为HU-1,1963年改为UH-1。绰号“休伊”(Huey),但常用的绰号为“依洛魁”(Iroquois)。公司编号为“贝尔”204。这种直升机主要为满足美国陆军招标要求而研制的,主要装备陆军,空军、海军也有装备,其中美国海军陆战队装备UH-1E,美国海军装备HH-1K和TH-1L、UH-1L等机型。
美 国陆 军1954年提出招标,1955年选中贝尔公司的方案。1956年10月20日,三架原型机中的第一架首次飞行,接着又研制6架YH-40试用型和9架预生产型HU-1。1958年9月第一架HU-1首次试飞,1959年6月30日开始交付,1963年改用UH-1编号。
UH-1“休伊”直升机
UH-1的改型很多,除供美国武装部队使用外,还出口美、欧、澳、亚各洲许多国家和地区,生产总数在2500架以上,是世界上生产数量最多的几种直升机之一。UH-1系列直升机至70年代末仍是美国陆军突击运输直升机队的主力,从80年代开始,其地位逐渐被UH-60直升机代替。目前UH-1系列的各种型号均已停产。
技术特点
总体布局单发单旋翼带尾桨布局,尾桨装在尾斜梁左侧。采用普通全金属半硬壳式机身结构,由两根纵梁和若干隔框及金属蒙皮组成。机身分前后两段,前段是主体,后段是尾梁。
旋翼系统2桨叶半刚性跷跷板式旋翼。为了工作平稳,采用了预锥度和悬挂措施。旋翼桨叶是全金属胶接的,由挤压铝合金大梁、铝蒙皮和峰窝芯组成,前缘包覆抗磨蚀的不锈钢包条。旋翼桨叶用桨根套和桨毂主体相连。桨毂主体与旋翼主轴采用万向接头连接形式。旋翼上方装有与桨叶成90°的稳定杆,并与液压减摆器相连接。尾桨是2金属桨叶的刚性结构,尾桨轴以斜交球头铰接,有预锥度和悬挂装置,发动机动力涡轮通过一根浮动轴与主减速器的输入轴相连,主减速器降低转速后带动旋翼和尾桨。主减速器传动轴与电路都设有快卸接头,以便迅速拆卸和更换。
动力装置UH-1B装一台美国阿维科·莱卡明公司T53-L-11涡轮轴发动机,起飞功率为820千瓦。
电子设备全套全天候飞行仪表,多通道高频收发报机,航向、机体与下滑道相对位置全向指示器和仪表着陆指示器,甚高频信标接收机,C-4导航罗盘,12.7厘米全姿态飞行指示器。
❹ 现实中的直升机为什么不能像科幻片里那样,主机翼两边用两个函道旋翼提供动力
直升机及旋翼机技术资料
直升机展示
R44_Manual直升机操作手册(英文版)
墨西哥研发可穿在身上的背负式直升机(组图)
飞机旋翼/机翼铰链
低阻力旋翼/机翼
直升机旋翼桨叶的可动拉链板
直升机原理之一---涡轮轴发动机工作原理
FURIA轻型直升机构造图(中文版第2版)(修订版)(全套)
卡莫夫Ka50/52狼人,黑鲨,短吻鳄
德国直升机1928-1945
设计独特的灾难营救概念直升机
最牛下岗工人将三轮摩托改装成直升机
FURIA轻型直升机构造图(中文版第2版)(修订版)(16)
FURIA轻型直升机构造图(中文版第2版)(修订版)(15)
FURIA轻型直升机构造图(中文版第2版)(修订版)(14)
FURIA轻型直升机构造图(中文版第2版)(修订版)(13)
FURIA轻型直升机构造图(中文版第2版)(修订版)(12)
FURIA轻型直升机构造图(中文版第2版)(修订版)(11)
FURIA轻型直升机构造图(中文版第2版)(修订版)(10)
FURIA轻型直升机构造图(中文版第2版)(修订版)(9)
FURIA轻型直升机构造图(中文版第2版)(修订版)(8)
FURIA轻型直升机构造图(中文版第2版)(修订版)(7)
FURIA轻型直升机构造图(中文版第2版)(修订版)(6)
FURIA轻型直升机构造图(中文版第2版)(修订版)(5)
FURIA轻型直升机构造图(中文版第2版)(修订版)(4)
FURIA轻型直升机构造图(中文版第2版)(修订版)(3)
FURIA轻型直升机构造图(中文版第2版)(修订版)(2)
FURIA轻型直升机构造图(中文版第2版)(修订版)(1)
林中串行的直升机---高超的驾驶员。
西科斯基直升机
坦克杀手!阿帕奇[长弓-1-1.html]武装攻击直升机详解!
俄KA50武装直升机中文详解
旋翼机的升降控制原理
动力强劲的私人座驾:超级旋翼飞行器起飞(组图)
RAH-66\"科曼奇\"武装直升机
我做旋翼头碰到问题!请教师傅指导
美国推出史上最快直升机
老话重提---“翼尖”喷射旋翼机
超凡稳定简单的共轴机
懂英文又喜欢共轴直升机的朋友,请帮忙把这个网站的资料翻译发出来
玻璃纤维叶片的制作方法
直升机技术专利:直升机旋翼叶片制作方法
怎么申请专利啊?
直升机技术专利:直升机旋翼结构
直升机技术专利:螺旋桨部件
直升机技术专利:直升机旋翼组成
蚊子直升机制作图片(转帖)
直升机专利技术:自动调节装置保持恒定的速度,风动力... Sven GW Svenning
直升机专利技术:变螺距螺旋桨或转子
直升机专利技术:叶片制成的热塑性复合材料,尤其是涵道尾桨...
直升机专利技术:叶片的复合材料及其制造工艺
直升机专利技术:塑料转子叶片
直升机专利技术:Helicopter rotor blade made from a multispar composite material with torsion ...
直升机专利技术:可变螺距多叶片螺旋桨
直升机专利技术:螺旋桨桨叶
直升机专利技术:转子叶片为旋转翼飞机
直升机专利技术:应变抗激烈的直升机旋翼叶片
直升机专利技术:转子系统,利用离心挠度的非径向叶片 ROTOR SYSTEM UTILIZING CENTRIFUGAL DEFLECTION OF NON-RADIAL BLADES
直升机专利技术:Flexure having pitch flap coupling
直升机专利技术:直升机旋翼铰链的改进
直升机专利技术:直升机旋翼系统
直升机专利技术:直升机转子叶片连接
直升机专利技术:压电直升机叶片皮瓣动 Piezoelectric helicopter blade flap actuator
直升机专利技术:直升机旋翼
对蚊子直升机感兴趣的朋友,不妨到它的网页上自己好好看看
直升机旋翼变翼机构专利
直升机旋翼叶片制造方法专利
专利 PROP-ROTOR PYLON STABILIZATION MEANS
控制直升机尾翼专利
旋翼变形桨叶 Rotary wing with torsionally flexible blades
旋转翼飞行器旋翼专利
德国的旋翼风筝--好过降落伞.
太阳能辅助飞机
有谁比较了解汽车发动机控制原理,给仔细解释一下?
有个问题
请教旋翼头的问题
世界最安全的飞行器-自旋翼飞机
俄文直升机空气动力学书籍
直升能够这样飞!
学习螺旋桨的制作
共轴机的旋翼头详细构造3D动画片
可怕的共振!一直转到解体!----直升机地面共振实验(视频与注解)
最通俗的飞机原理说明书---连载 5
一套最好最通俗的飞行原理说明书----连载 4
一套最好最通俗的飞行原理说明书----连载 3
一套最好最通俗的飞行原理说明书----连载 2
一套最好最通俗的飞行原理说明书(1)----连载1
旋翼头的选择
西科斯基公司新型X2高速直升机完成首飞
旋翼机 MagniGyro M-22
试飞失败
关于FURIA轻型直升机全套图纸(中文版)的特别说明
刚刚看到的蚊子飞机试飞
请教飞行器油泵供油系统如何安排设置???
时速可达288英里---“Sikorsky X2”世界上最快的直升飞机
FAA旋翼机飞行手册第16章-------[[[配平条件(TRIMMED CONDITION)-1-1.html]
FAA旋翼机飞行手册第16章-------[[[螺旋桨推力线-1-1.html][旋翼力-1-1.html]
FAA旋翼机飞行手册第16章-------[[[稳定性-1-1.html][水平安定面-1-1.html][机身阻力 (压力中心)-1-1.html][俯仰惯量-1-1.html]
FAA旋翼机飞行手册第16章-------[[[推力-1-1.html]
FAA旋翼机飞行手册第16章-------[[[旋翼受力分析-1-1.html][旋翼升力-1-1.html][旋翼空气阻力-1-1.html]
FAA旋翼机飞行手册第16章-------[[[逆行桨叶失速-1-1.html]
FAA旋翼机飞行手册第16章-------[[[逆向气流-1-1.html]
FAA旋翼机飞行手册第16章-------[[[向前飞行时的自旋-1-1.html]
FAA旋翼机飞行手册第16章-------[[[桨盘分区-1-1.html]
FAA旋翼机飞行手册第16章-------[[垂直自旋-1-1.html]
FAA旋翼机飞行手册第16章-------[[自旋-1-1.html]
FAA旋翼机飞行手册第16章
详细解说---\"眼镜蛇\"战斗直升机.(台湾网友的帖)
神奇的人力滑翔\"旋翼机\"
中国新型战斗旋翼机
中国新型无人直升机
我的旋翼机
请教:直升机部件材料如何选择???倾斜盘,变速器箱体,桨毂总成和变距杆衔接件用那种铝合金浇注最合适???
超远程遥控无人驾驶战斗火力直升机.----美国最先进的无人机.
Heligirocast (Spanish)
美国研发极速科幻直升机[组图-1-1.html]
请教版主
您能想象的到吗?直升机居然可以这样飞!!!
广州的\"张斗三\"应该看看这个\"新型扑翼机.\"视频!
人力直升机的研究与太阳能单人飞机
旋翼机简单介绍
浆毂下载要密码,是不是要钱啊!
请教问题
小型无人机
旋翼负角安装产生自旋的分析图解(转贴)
有一点想法
作直升机主旋翼的朋友,怎么没消息了?
关于航空仪表的选择,精通的朋友给个意见!
精通电器电路设计的朋友请进!
版主请进-
广东强人DIY的直升机。只用了七万元。性能顶瓜瓜!两三千元的无人直升机在深圳诞生
直升飞三叶浆的控制系统。
用大扭矩直流电机,蓄电池供电,作为轻型直升机动力的有关问题讨论
共轴双旋翼直升机倾斜器工作及操纵动态示意图
共轴双旋翼直升机机倾斜器结构组成图示
47页和52页更新了!
请问高人,我有个关于旋翼机的问题
军用无人驾驶直升机的现状与未来
hahhah
hahhahh
来几张刚搜集的概念飞行器图片
美国建造最大旋翼机外表酷似飞船
动力强劲的私人座驾:旋翼飞行器起飞
图纸更正第25页
给正在学习和预造旋翼机的朋友分享我的学习方法
自制模型旋翼机
手把手教你制作和驾驶直升机直升机的诞生AChopperIsBorn
做成品主浆的帖子在哪?
直升机的安装过程
FURIA轻型直升机构造图(中文版)全套图纸,给些说明和体会
抄来的图纸,自己翻译的,和大家共享-FURIA轻型直升机构造图(中文版)(12)(56-60)
抄来的图纸,自己翻译的,和大家共享-FURIA轻型直升机构造图(中文版)(11)(51-55)
抄来的图纸,自己翻译的,和大家共享-FURIA轻型直升机构造图(中文版)(10)(46-50)
抄来的图纸,自己翻译的,和大家共享-FURIA轻型直升机构造图(中文版)(9)(41-45)
抄来的图纸,自己翻译的,和大家共享-FURIA轻型直升机构造图(中文版)(8)(36-40)
抄来的图纸,自己翻译的,和大家共享-FURIA轻型直升机构造图(中文版)(7)(31-35)
抄来的图纸,自己翻译的,和大家共享-FURIA轻型直升机构造图(中文版)(6)(26-30)
一款想象力丰富的可变翼旋翼机视频
抄来的图纸,自己翻译的,和大家共享-FURIA轻型直升机构造图(中文版)(5)(21-25)
抄来的图纸,自己翻译的,和大家共享-FURIA轻型直升机构造图(中文版)(13)(61-65)
抄来的图纸,自己翻译的,和大家共享-FURIA轻型直升机构造图(中文版)(14)(66-70)
抄来的图纸,自己翻译的,和大家共享-FURIA轻型直升机构造图(中文版)(16)(76-79)(结束)
抄来的图纸,自己翻译的,和大家共享-FURIA轻型直升机构造图(中文版)(15)(71-75)
抄来的图纸,自己翻译的,和大家共享-FURIA轻型直升机构造图(中文版)(4)(16-20)
美研制出“空中悍马”震撼世界(图)
抄来的图纸,自己翻译的,和大家共享-FURIA轻型直升机构造图(中文版)(3)(11-15)
用摩托车的发动机做直升机的发动机可以吗 ???????
抄来的图纸,自己翻译的,和大家共享-FURIA轻型直升机构造图(中文版)(2)(6-10)
抄来的图纸,自己翻译的,和大家共享-FURIA轻型直升机构造图(中文版)(1)(1-5)
发现个问题--版主
49CC2冲程发动机能驱动1M直径的主浆吗?
菜鸟想做个直升机模型
问几个菜鸟级问题
名词:直升机(helicopter)、旋翼(rotor)、悬停、与康达效应 (Coanda Effect)
广东飞行爱好者自制直升机试飞
铰链力矩怎么算啊?
有没有OH-6直升机的介绍书籍呢?
鬼佬的旋翼机资料
谁能提供些碟型飞行器的资料?
转载-旋翼机桨毂分解图
台湾祐祥共轴直升机零件汇总图片
桨毂是直升飞机上最复杂的部分了,为什么自制飞机没有采用无铰旋翼的啊
一个介绍交叉旋翼直升机及制作手册的帖子
致laoztou翼尖喷气直升机,希望您喜欢
致laoztou翼尖喷气直升机,一个销售和介绍脉冲发动机的网页
共轴双旋翼直升机间距控制设想,欢迎拍砖!
爱玩红警游戏的朋友,见过真实版X尤里的飞行器吗?
涵道飞行器视频
视频莫勒公司的早期产品--飞碟形状涵道风扇
华人的骄傲----台湾祐祥公司的共轴直升机视频
从缩短起飞距离到垂直起飞---旋翼机的各种预旋方式
大家判断一下,里面的视频,到底是直升机还是旋翼机?
两个旋翼机部件构造请教?
请教?这个部件叫什么?哪里能弄得到?
竹蜻蜓的制作
墨西哥研发可穿在身上的背负式直升机(组图)
旋翼机版块精华帖
直升机旋翼设计软件
直升机飞行动力学书籍免费下载
版主还能下到《直升机飞行动力学》
直升机技术资料 (1)
关于旋翼机的技术资料
世界上最大的直升机
世界上最好的超轻型直升机!
最通俗的飞机原理说明书5
一套最好最通俗的飞行原理说明书4
一套最好最通俗的飞行原理说明书3
一套最好最通俗的飞行原理说明书2
一套最好最通俗的飞行原理说明书(1)
某型直升机旋翼转速调节器的设计
旋翼机知识
模型小飞机
直升机新型转向控制系统设计
直升机旋翼的转速
古怪的飞行器
四度空间凡卡进风口
铜合金直升机旋翼配重构件的金属型铸造及工艺
直升机旋翼动平衡试验台结构热力分析
奇特的飞行器 )
无人驾驶直升机地面控制台关键技术研究
高速直升机方案研究
直升机飞行性能仿真与评估方法研究
M22小型无人直升机的设计特点
直升机前飞吊挂飞行动力学响应分析
直升机安全性及生存力技术
旋翼飞行器结构模态分析与调整
涵道风扇空气动力学特性分析
改进遗传算法的纵列式直升机总体参数优化设计
变转速倾转旋翼机多体系统气弹响应分析
直升机旋翼布局谈
“X2”挑战传统直升机的速度限制
自适应旋翼技术——让直升机减少噪声和振动
自由涡数值计算的参数影响分析
涵道尾桨的CFD模拟与验证
“桨扇共轴”武装直升机
旋翼转速调节放大器自动测试仪的设计
倾转旋翼机的先驱XV-3复原记
电控旋翼一种新概念旋翼系统
直升机复合材料桨叶修理
旋翼变距拉杆关节轴承磨损故障特征及磨损程度识别
直升机用高转速、小流量轴流风扇设计
直升机旋翼瞬态气动响应分析的一个高效方法
直升机操纵系统间隙测量新方法
直升机旋翼锥体及动平衡设备校验系统的研究
基于CFD/Kirchhoff方法的直升机旋翼高速脉冲噪声模拟分析
某型直升机半物理仿真系统的设计
某型双座共轴直升机气动设计
倾转旋翼的飞行机器
无人直升机监控平台设计与实现
基于1-DISVM的聚类模型及直升机齿轮箱故障诊断应用
带机体状态反馈的直升机地面共振分析
微小型无人驾驶直升机建模与仿真分析
航天器结构与设计
无人直升机系统组成及名词术语
多滤波器并联方式解决直升机动力传动链扭振耦合
直升机旋翼共锥度测量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机体振动的直升机桨毂阻尼故障诊断
小型无人直升机的纵向横向解耦优化控制
漫谈直升机的操纵及驾驶原理
微小型直升机控制系统设计与姿态控制实验研究
直升机滑油冷却风扇性能试验及分析
外国部分无人垂直起落航空器扫描
环境温度对直升机的影响及测试数据处理方法研究
模型直升机垂直通道的改进最小二乘辨识方法
美国的直升机载红外干扰系统
直升机发动机扭矩测控系统现场校准装置
微型无人直升机飞控系统的设计及其半实物仿真
直升机主动控制技术发展研究
直升机模式下倾转旋翼机多体气弹动力稳定性分析
现代直升机座舱系统及其展望
基于Simulink的直升机动力学仿真模型
微型直升机自主飞行辅助视觉系统研究
某直升机全复合材料尾段结构优化设计研究
旋翼无人侦察机起飞
基于角测量的机动目标跟踪算法
飞行器控制、导航技术
直升机电动绞车测试系统的研制
直升机贴地飞行操纵系统中的光传点-点链路
基于CAN总线的直升机旋翼共锥度测试系统
机载多角度多光谱成像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直升机飞行动力学建模及可视化研究
舰载直升机起降训练仿真系统设计方案
试析米系列直升机高度表专业检测设备——K-5仪测量标准的建立及不确定度分析
某直升机旋翼动平衡试验台结构热-应力耦合分析
无人直升机的控制技术
直升机旋翼桨叶动态RCS特性研究
直升机桨叶扬起下坠碰撞动响应计算
应用于跨声速旋翼气动声学计算的两种时域方法的比较
“阿帕奇”直升机全传(终结篇)勇士的“前世今生”
无人直升机纵、横向姿态建模与稳定控制
紧耦合多飞行机器人悬停配平计算分析
直升机尾桨动部件载荷测试技术方法研究与应用
直升机桨叶动平衡试验技术研究
前飞状态直升机旋翼/机体耦合空中共振机理研究
小型无人直升机模糊飞行控制系统设计
直升机环境控制系统涡轮冷却器的性能仿真和试验验证
基于递归小波网络的直升机动力学模型研究
直升机排气系统用波瓣喷管引射-混合式红外抑制器研究
悬停时考虑地面效应的直升机的配平
直升机旋翼桨叶防/除冰系统防护范围研究
基于加速度计和角速率陀螺的超小无人直升机姿态控制系统
小议纳米技术在直升机上的应用
基于状态反馈及前置补偿策略的直升机飞控系统设计
直升机结构响应主动控制作动器优化设计研究
小型无人直升机物理参数辨识算法研究
直升机试飞试验管理和数据处理软件系统架构探讨
基于飞参数据的直升机健康监控系统设计
直升机桨叶混沌振动控制
直升机尾传动系扭转振动的分析
前旋翼倾转式垂直起落飞机设计方案
基于反馈线性化的无人直升机航向控制
前飞直升机发动机失效时自转着陆分析
小型无人直升机纵向稳定控制的研究
直升机操纵性与稳定性研究
基于模糊故障树直升机起落架液压系统的故障诊断方法研究
直升机的精确建模与仿真控制研究
直升机旋翼与舰船复合流场试验方法研究
直升机液压泵试验台的设计
某型直升机行星齿轮机构弹流润滑研究
弹性耦合对复合材料旋翼前飞气弹响应及载荷的影响
非线性叶间黏弹减摆器对直升机空中共振的影响分析
单旋翼涵道风扇式无人直升机的钟摆现象与控制
旋翼与直升机的独特性能
微型旋翼直升机非对称变距系统的力学分析
直升机助力器动态校验装置设计
2007 PopSci发明大奖——飞行绳索
微飞行器用无刷直流电动机驱动控制系统
小型无人直升机活塞式电喷发动机冲速段的控制策略
舰载直升机起降飞行包络线的影响因素及求法
自适应鲁棒H2控制及其在小型无人直升机航向控制中的应用
基于纯测角的直升机飞行轨迹与拦截角估计
某型直升机进气舱流场数值仿真
无人直升机自主着舰的计算机视觉技术
共轴式双旋翼尾迹流场的水洞PIV测量
直升机主旋翼的平衡调整
美国研制轻型低成本定向红外对抗系统
直升机的非线性模型及配平
直升机数字化装配技术分析
美军研究直升机控制无人机
基于Sarsa算法的无人直升机悬停控制
直升机旋翼协调加载系统的模型参考自适应解耦控制
两自由度小型直升机动力学建模与控制的分析
直升机整流罩锁紧机构的设计与运动仿真
直升机研制中的材料工作
直升机比例模型的控制器设计
直升机的旋翼
直升机进行海上医疗救护的工作程序
无人直升机欠驱动飞行控制系统设计与仿真
变距/摆振耦合对直升机空中共振稳定性的影响
直升机减速器故障齿轮振动信号特征研究
飞行数据驱动的共轴式直升机姿态显示设计
新西兰UFO
旋翼机----鱼鳔!
GBA猎鹰2号美图大全
又一架旋翼机翱翔蓝天(湖南常德黄建军)(视频)
南非生产的旋翼机-西可莫
超小型遥控直升机飞行姿态稳定器
中国直升机技术实现关键突破无人直升机试飞成功
新手的飞机
建立一个完全独立的微同轴
直升机变距结构视频
旋翼式共轴直升机视频
mini helicopter (driver)GEN H-4 超迷你直升机视频
美陆航部队两款最新型直升机性能解析(组图)
直升机旋翼技术
直升机复合材料技术
直升机隐身技术
直升机尾桨技术
智能旋翼--直升机减振降噪的治本技术
直升机模拟技术
直升机减振技术
加速发展旋翼技术
旋翼飞行器的总体综合设计技术
“长弓”火控雷达:把“阿帕奇”带入21世纪
在战区导弹防御系统攻击行动中的“阿帕奇长弓”直升机
“长弓阿帕奇”飞行控制系统的开发与飞行试验
2001年军用直升机技术发展综述
AH-1W改型“毒液”超级驾驶舱的进展
超级座舱:先进系统与技术的综合(ASTI)
握杆操纵设计和试验的分析研究
数字战场上的“科曼奇”直升机
三军通用直升机快速研制和批生产技术进展
AH-64D“长弓阿帕奇”直升机的设计综合
人工直升机模拟与基于计算机的人类行为模型的对比
RAH-66“科曼奇”飞行控制系统的主要方面及特性
RAH-66“科曼奇”直升机集成化研究平台
RAH-66“科曼奇”飞行包线提示系统
国外直升机研制过程中的管理模式研究
国外直升机可靠性、维修性和保障性发展综述
民用直升机安全性综述
国外直升机改型改装国外情况跟踪研究
垂直起降飞机的全面介绍(上万字加图片)
小型反桨共轴无人直升机的主旋翼
小型直升机发动机
大型反桨共轴遥控直升机直升超级直升机(Magnacopter)----超空人特殊装备七彩直升机(Spectrum Helicopter)-----超空人特殊装备新收集的一些旋翼机图片直升机新技术和新概念飞行机木制旋翼的资料(转载)碟形轴对称无人直升机设计[图-1-1.html] 无动力旋翼机飞离地面直升机的历直升机分类直升机的机动飞行直升机的贴地飞行直升机的起飞和着陆直升机的平飞和侧飞原理直升机的悬停及垂直飞行直升机的反扭矩直升机空中共振直升机抗坠毁技术我国民用直升机和适航管陀螺仪的作用大话直升机直升机探密-关于飞行理论直升机的结构直升机发展历程直升机探密-旋翼种类直升机探密-关于结构形式直升机探密-关于悬停直升机不叫\"直升飞机\"漫话直升直升机基础理论-旋翼直升机基础理论-桨毂直升机基础理论-尾桨直升机基础理论-机身直升机基础理论-起落架直升机基础理论-发动机直升机基础理论-传动装置直升机基础理论-自动倾斜器直升机基础理论-燃油箱直升机基础理论-机载设备直升机基础理论-减速器腾飞的“竹蜻蜓”——直升机技术的百年发展直升机探密-尾桨的功无尾桨直升机如何保持机体平衡中国直升机50年中国直升机研制试飞揭秘单人轻航直升机(AirScooter)重庆造无人直升机在北京试飞成旋翼机碟形轴对称无人直升机总体设计稀有品种Do-29超轻型直升机图纸下载QQ新闻:浙江人自造飞机个人飞行器直升飞机训练设备无人直升机综合飞行控制系统设计倾转式旋翼无人驾驶侦察机起飞倾转式旋翼无人驾驶侦察机起飞单旋翼直升机的操纵机构与操纵原理 在此看不到的飞友
❺ 美国现役的直升机有哪些
1攻击直升机:AH-64“阿帕奇”,AH-1“眼镜蛇”,AH-6“小马”特种直升机;
2通用直升机:UH-1“休伊”;
3观测直升机:OH-58“基奥瓦”,OH-6;
4运输直升机:CH-46“海上骑士”,CH-47“支奴甘”,CH-53“海上种马”,CH-53E“超级种马”;
5特种直升机:MH-53扫雷型;
6巡逻/搜救直升机:“塘鹅”、“海豚”;
7还有就是“黑鹰”系列直升机,是美军目前装备数量最大的直升机,整个家族包括:UH-60“黑鹰”通用型,SH-60“海鹰”反潜型,HH-60“坚鹰”搜索救援型,MH-60“铺路鹰”特种作战型
1/RAH-66"科曼奇"武装直升机1982年,正式编号为RAH―66。其中R表示侦察,A表示攻击,H表示直升机
2/1986年由美国海军首先开始研制的V-22“鹗”式飞机是世界上第一种偏转翼飞机,主要用于空运、搜索、救援和预警任务。其后,美陆、空军和海军陆战队也参加进来,因此V-22被称为“三军联合先进垂直升力飞机”。在海军计划中,它被定名为HV-22;在陆军中为CV-22而海军陆战队则称它MV-22。
3/S-60B是美国西科斯基飞机公司研制的双发、单桨多用途直升机,是UH-60的改型。美国海军的编号有:SH-60B,绰号“海鹰”;SH-60F,绰号“大洋鹰”及HH-6OH。美国海岸警卫队编号HH-60J,绰号“坚鹰”。
4/AH-1是贝尔公司为美国陆军专门研制的世界上第一种“专门设计的专用的”武装攻击直升机
❻ 美国UH-60直升机主要有哪些型号
UH-60“黑鹰”主要生产型直升机。1978年10月首次飞行,1979年6月19日开始交付使用。到1984年交付总数达636架。1989年,生产985架后,改型UH-60L继续生产。
EH-60C。电子对抗型。机上安装816千克“迅速定位”ⅡB电子干扰设备,以截获、监控和干扰敌方的战场通信。YEH-60C于1981年9月24日首次试飞。1987年7月首次交付作为美国陆军特种电子任务飞机计划的一部分。到1987年装备66架,1989年完成计划。
VH-60N。海军陆战队使用型。
MH-60G“铺路鹰”。UH-60A/L的改型,代替美国空军HH-60D“夜鹰”救援直升机。在1989年33架直升机改装成MH-60G。在1991~1992年改装了4架,1992年和1993年改装6架和10架。
MH-60K。在“黑鹰”基础上研制的特种作战直升机。1988年1月开始研制,1990年8月10日试飞。可安装两挺机枪、“毒刺”空-空导弹挂点以及其它提高作战生存能力的设备。
另外,还有SH-60B海鹰、SH-60F大洋鹰、HH-60H和HH-60J坚鹰等几种海空型和UH-60L、UH-60M、UH-60P等各种改型。
❼ 请问美国陆军的直升机都有哪些型号
攻击直升机:AH-64“阿帕奇”,AH-1“眼镜蛇”,AH-6“小马”特种直升机;
通用直升机:UH-1“休伊”;
观测直升机:OH-58“基奥瓦”,OH-6;
运输直升机:CH-46“海上骑士”,CH-47“支奴甘”,CH-53“海上种马”,CH-53E“超级种马”;
特种直升机:MH-53扫雷型;
巡逻/搜救直升机:“塘鹅”、“海豚”;
还有就是“黑鹰”系列直升机,是美军目前装备数量最大的直升机,整个家族包括:UH-60“黑鹰”通用型,SH-60“海鹰”反潜型,HH-60“坚鹰”搜索救援型,MH-60“铺路鹰”特种作战型。
❽ 越战美军的直升机有哪些
1、CH-21直升机
战争一开始,美军使用了大量CH-21直升机,在特种战争中运输南越军投入战斗。可是CH-21机动性不好,个头大又过于笨重,并不胜任。机舱内复杂的管线系统一旦中弹极易坠毁。不久就被CH-46,47系列直升机替代。
❾ 美国军队现役直升机有哪些
CH-53E超级种马运输直升机。
美军的这款直升机于1964年首飞,并在两年后正式服役,作为美国海军直升机部队的重要组成部分,执行大量的两栖运输任务,大量被装备在海军的两栖攻击舰上,可以说是美国海军从舰艇到陆地的主要突击力量之一。
这款直升机的机身使用了水密半硬壳式结构,采用了轻合金、钢和钛合金制成,在机身的整体框架之外,驾驶舱则使用了玻璃纤维和环氧树脂等复合材料打造,结实耐用。外观为上,侧面机舱长方体形状,有比较多的侧门可一个可以放到的大型尾门,用来进行大物件的装卸。
❿ 美国的小鸟式和黑鹰式直升机的详细资料
MD500/530“防御者”是原美国休斯直升机公司(1985年8月27日并入麦克唐纳·道格拉斯公司,后又并入波音公司)在其MD500/530民用型系列直升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军用型。除“陶”“防御者”外,其机体与民用500/530型相同。美陆军编号为AH-6、EH-6和MH-6。 美国陆军第160特种作战部队航空大队从1991年起重新装备采用无尾桨系统的型别。1991—1992年期间装备了30多架新造的AH-6J/MH-6J直升机。目前160特航团(夜间猎人Night Stalke)有18架AH-6和18架MH-6直升机,绰号都叫“小鸟”(Little Bird)。AH-6J/MH-6J的航空电子设备与AH-6G武装型相同,并具有AH-6G武装型和MH-6H运输型的能力。为了便于运输,尾梁可折叠。可装7.62毫米M134“米尼冈”机枪,70毫米的火箭发射巢,12.7毫米机枪吊舱。可选装AIM-1激光指示器,AN/AAQ-16前视红外探测系统KNS 600飞行管理系统,AN/APN-209雷达高度表,GPS,塔康,奥米加/伏尔系统等。在机舱内可选装油箱,容量为110升或236升。
“黑鹰”直升机是美军普遍使用的一种武装直升机。除1名驾驶员外,机上可搭载11名士兵,主要执行向前沿阵地运送突击部队和对地面目标进行攻击的任务,有时也用于从战场抢救伤员。“黑鹰”的基本型UH—60A长19.76米,机身宽2.36米,高5.13米,机身为半硬壳结构。该机最大起飞重量约10吨,最高时速292公里,航程603公里。“黑鹰”航电设备十分齐全,除各种先进的电子战装置外,机身上部还设有专门对付热导的地对空导弹的AN/ALQ—144红外干扰机。
目录
黑鹰(BLACKHAWK)军品
黑鹰军品中国供应商
“黑鹰”直升机
“黑鹰”在中国
编辑本段黑鹰(BLACKHAWK)军品
美国黑鹰产品集团是一家生产专用军警战术装备的公司,同时也是美国国防部认可的美国军队和执法强力部门战术装备的供应商之一。其产品以实用、耐用和安全着称,并且正在被大量地装备在美国现役部队、特种部队和特警单位中。该系列产品在伊拉克、阿富汗经历过实战考验。 由退役海军海豹队成员Mike Noell(麦克.诺艾尔)于1993年创办的黑鹰公司凭借其精致,卓越的产品而赢得世界各国特种部队的信赖和好评。黑鹰现阶段的产品设计灵感来自麦克.诺艾尔在美国海军服役的经历。在参加北伊拉克战争时,麦克及他的队友们掌握60项技能,因此每次转移他都要步行搬运上吨的装备,而且有时因装备太多而无法打包,麦克他们只能在当地倾销处理一些设备.“如果我能活着离开,我会设计出让我的兄弟们使用方便易于携带的装备来”,麦克后来真的实现了他的诺言。在离开军队后,他加入了一家私人企业,专门生产军用设备,直至今日。作为海军海豹队一员,麦克忠于职守,效忠国家。在海军海豹队的基本水中爆破训练中,麦克凭借出色的表现荣获了“最佳队员”奖,该奖项仅授予在学术及技能上均有良好表现的队员。之后,麦克还成功获选为“Fire in the Gut模范队员“称号,这也是海军海豹队有史以来第一次由同一名队员获得两项殊荣。麦克回忆说:“我认为这是我获得最高荣誉,因为这6个月的训练是我人生中最具挑战性和最具磨练性的一段经历,对我的意义重大”。很多的世界各地的学员现在都在使用黑鹰产品目前,黑鹰经销商遍布全球各地,有了他们得鼎力支持,黑鹰将继续保持其在战术装备界的领先地位。
编辑本段黑鹰军品中国供应商
沈阳城市猎人 地址:沈阳市 沈河区 北站惠工广场--奉天银座--A座1603--1604室 北站正门南行300米即可看见惠工广场,奉天银座位于广场南侧,国美电器旁 公交线路(部分): 105路、203路、216路、230路、224路、228路、229路、244路、250路、253路、265 267路、269路、271路、291路、292路、295路、328路、334路、503路、800路 常年代理军品种类有:鲁美诺斯/蓝道夫/5.11装备/WINFORCE背包/阿尔法冬装/M65风衣/汉密尔顿/切斯-杜瑞/ACOG/7.62T恤/莱特曼工具钳/黑鹰/ 军品,即军用物品,包含了军队作战,生活等全部与军队有关的物品,如何衡量军品是否纯正的唯一标准就是该物品所属的批次是否列装过军队。军品是衡量一个国家社会生产力的标准,军品的品质是一个国家制造业与科技进步的代表。
编辑本段“黑鹰”直升机
长度(包括螺旋桨):19.76米 机身长度:15.26米 机身宽度:2.36米 高度:5.13米 主旋转头直径:16.36米 尾桨直径:3.35米 机舱尺寸: 长度:3.84米 宽度:1.88
黑鹰图片欣赏(20张)米 高度:1.37米 重量(未载物):5,263公斤 飞行总重量:7,950公斤 最大巡航速度:287公里/小时 极限速度:361公里/小时 垂直爬升速度(在海平面):915米/分钟 实用升限:5,837米 航程:600公里 黑鹰直升机属于第三代直升机。黑鹰起源于美国陆军于1972年提出的“实用战术运输飞行系统”UTTAS。在长达10年的越南战争中,美军的UH-1依洛魁直升机在环境恶劣的越南丛林中大出风头,被誉为“热带雨林中的战场出租车”,美军的蛙跳战术使其陆军的机动性大大加强,但就在战争最为关键的时刻,美国陆军产生了替换UH-1的想法,1965年10月美国国防部通过了一项发展项目(QMDO),这个项目是UTTAS的前身,但当时战事正酣,美国陆军无暇顾及此事。越战结束后,面对大量老旧的UH-1,美国陆军开始实施以一种单桨、双发、有良好的高温性能和空中机动性能的通用直升机来取代日渐老旧的UH-1计划,遂于1972年1月提出研制计划。 美国陆军提出的设计要求如下:装两台通用电气的T700涡轮轴发动机,能载11名全副武装的士兵和3名机组成员;气温为35℃时,无地效悬停高度为1200米;巡航速度必须达到270-330公里/小时;在关键部位有装甲和其他被动防护措施,射击距离大于100米时能够承受住7.62毫米子弹袭击;某些部位能够承受23毫米炮弹的袭击;外部的货物钩能够承受3000公斤重的载荷,维护简单,平均故障时间不少于4个飞行小时,能够迅速用运输机空运,其他要求还包括2.3-2.8米/秒爬升率,单发升限
1500米以上,续航力2小时以上等等。 技术要求在不久的招标会上公布,当时有3家公司提交了5种设计方案。其中贝尔公司递交的是型号240,采用双发布局,可以搭载14名士兵,外形明显大于UH-1,4片式主旋翼。波音-伏尔托公司递交的是YUH-61A,该机采用4片由复合材料制造的无铰链式主旋翼,外形比西科斯基公司的YUH-60A要小,而且机身重量比YUH-60A轻了540公斤。在直升机制造方面有相当经验的斯科斯基公司一口气提交了3种型号,这三种型号分别改自S-61和S-65运输直升机,另外还有改自正在开发的S-67武装直升机。同年8月30日,美军选中了西科斯基公司的YUH-60A和波音-伏托尔公司的YUH-61A进入下一阶段的发展,并签订了协议,协议要求两家公司各制造2架地面试验原型机和3架试飞用原型机。波音-伏尔托公司YUH-61A以公司内部的型号237为基础研制,美国陆军订购了3架原型机,三架飞机的尾编号分别为73-21656、73-21657、73-21658,首架YUH-61A于1974年11月29日首飞。1976年3月波音-伏尔托公司将所有的3架YUH-61A原型机交付美国陆军。YUH-60A于1974年10月17日首飞,该机在西科斯基公司内部的代号为S-70,比原计划提前了6周,第二架YUH-60A于次年1月21日首飞,第三架则在一个月后即2月28日首飞。这些飞机全部送往肯塔基州的坎贝尔堡,开始了为期8个月的对比飞行。 在对比飞行中,YUH-60A的抗坠毁能力给美军试验人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一次试验中,一架YUH-60A突然失去控制急速坠向地面,试验基地的人以为机上的人员应该非死即伤了,但不久该机在野外进行了适当处理后却安全飞回基地,机上人员安然无恙,坎贝尔堡基地人员在看到这架飞机时简直目瞪口呆,美军技术总监脱口而出:“就是它了”。1976年12月23日,美国陆军宣布西科斯基公司的YUH-60A获胜。定型后去掉代表试验机的字母Y,给予美陆军正式军队编号UH-60A。由于美国人对神秘的印第安图腾颇为推崇,故常用其来为武器系统命名。美国陆军的军用直升机则多以骁勇善战的北美印第安部族名称来命名,像“依洛魁”、“基奥瓦”、“阿帕奇”和“科曼奇”等等。作为80年代美军主力通用直升机,UH-60的命名也不例外—美军给其一个响亮的印第安酋长的名字-黑鹰。在输给YUH-60A后,这三架原型机全部返回波音-伏尔托公司,后来美国海军寻求新型舰载直升机,波音-伏尔托公司将该机改装后参加竞争,但还是不敌西科斯基公司同样由UH-60A改装的H-60。 UH-60A于1977年7月开始小批量生产,1978年10月17日生产型首飞成功,这刚好是黑鹰的首架原型机YUH-60A首飞成功4周年纪念。1979年6月开始交付作战部队使用,首批装备的部队为驻扎于肯塔基州最南端坎贝尔堡的美军第101空降师。当时该机的出厂价为587万美元。不过后来的UH-60L价格已大大超过这个数值,1997年时每架UH-60L为860万美元,而后文中将要介绍的MH-60G售价则达到了1020万美元。
编辑本段“黑鹰”在中国
中国人民解放军于80年代中期创建陆军航空兵,当时解放军内部的直升机奇缺,国产的直-5性能较差,开发的直-6、直-7相继下马,陆军航空兵成立后,迅速将军内的所有直升机集中起来,在这批直升机中,1984年从美国进口的S-70黑鹰特别引人注目,不光因为特殊的背影,而且还因为该机优良的性能。80年代初期,中美关系迎来了破天荒的蜜月时期,双方在军事领域开展了大量的合作,中国政府不仅邀请了格鲁门公司改进歼-8歼击机,而且还开始了美制装备的采购。1984年7月,中国政府与美国西科斯基公司签订购买24架S-70民用黑鹰直升机的合同,每架售价700万美元(较新型的UH-60L目前报价为860万美元,MH-60G则为1020万美元),虽然对于刚刚开始改革开放的中国来说,相当于人民币近5000万一架的黑鹰似乎有点奢侈,但后来在使用中证明该机优良的性能是值得花这么多钱去购买的。1984年11月首批4架黑鹰运抵中国天津,最后一架于1985年12月交付。该机全部由美国西科斯基公司制造,是目前解放军序列中不多的为大众所熟知的美式装备之一,也是迄今为止解放军所拥有的高原性能最优秀的通用直升机。我国购买的黑鹰是西科斯基S-70系列中的民用型号S-70C,西科斯基公司为我国黑鹰分配的编号为S-70C-2,该机原先采用两台通用电气公司的CT7-2C,输出功率1625轴马力,也可以是CT7-2D涡轴发动机,输出功率1723轴马力。变速箱输出功率3130轴马力,内部油箱1370升,旋翼刹车进行了较大的改进,使用了SH-60海鹰的上部主减速壳体,用LTN3100VLF导航系统代替了美军标准的多普勒导航系统。最大起飞重量9185公斤,转场航程大于500公里,外部货物钩可以起吊3630公斤重的货物。该机配备两名飞行员,货舱内一般情况下可以搭载12名乘员,紧急情况下可以搭载19名乘员。引进黑鹰之前,我军并无可在海拔3000米以上使用的直升机。在平均海拔3000米以上的雪域高原,含氧量低于海平面的一半,任何发动机功率都会减少40%左右,而且青藏高原气候恶劣,一般直升机飞不了,甚至有传言称,有一次一架国产直升机为执行特殊任务飞了一趟墨脱,落地后竟发现机身拉长一尺,飞机就此报废。即便是引进之后,解放军仍花了极大人力物力才完成了对青藏高原海拔3000米以上的飞行航线、各种高度起飞重量和载重的理论研究,解决了启动功率等一系列理论难题,再进行了实地试飞论证。光是理论计算、试验,就用了三个月。试飞则从海拔1700米的机场开始,逐步向高原推进。到了标高3000米以上,发动机功率急剧下降导致飞机升力不够。又经过三个月,我科研人员终于克服了技术困难,解决了升力问题。最终黑鹰飞越了海拔5200多米的唐古拉山,降落在阿里地区。我方技术人员温清澄的《直升机在高原的使用和维护》论文,令世界第一次认识了在青藏高原直升机飞行的种种特性与巨大困难。美国各方面也以此作为重要结果和经验,西科斯基公司更是获得了巨大的广告效应。据外刊报道,引进的这些黑鹰主要部署北京军区和成都军区,1985年后进入西藏和新疆的高原地区服役。军方非常欣赏其高原性能,实际上S-70也是陆军航空兵唯一能在高原区顺利运作的直升机,该机的发动机性能优良,而且机上有完善的除冰系统可以降低在高原地区使用的风险。S-70先后参加过多次抢救西藏灾区和返回式卫星回收的任务,使用强度大,在1989年以前总飞行时间就超过了11000小时。高的出勤率自然会使事故次数增多,黑鹰的使用环境主要是青藏高原,气候条件可以算是世界上最恶劣的了,已发生过多起机毁人亡的事故。但多数是由于气候原因或人为操作失误造成,只有少数是机械故障导致的。据报道,1987年10月8日,当时一架隶属于解放军某部陆航团的黑鹰直升机在青海省内飞行时,尾桨突然失效坠地,落地后断成三截,造成三死十五伤,空军飞行事故和失效分析中心马上派员到场调查,同时西科斯基亦先后派出三批专家赴坠毁地检查残骸,双方对事故原因僵持不下。后来,我方专家组在直升机尾桨上发现一道难以察觉的金属刀痕,经电子显微镜及光谱分析后,证实是这道出厂时未检测出来的刀痕令金属疲劳及断裂导致机毁人亡,美方向中方赔偿300万美元,这也是中国进口军用飞机以来,首次成功向外商索偿。当然,黑鹰在中国使用最严重的事故是在1991年6月16日,一架黑鹰在西藏坠毁,机上包括成都军区多名高级将领在内的12名解放军人员全部遇难。陆航和西科斯基公司原本都对黑鹰寄予了很大希望,西科斯基公司曾经期望出售100架黑鹰给中国。然而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1989年之后这些想法都落空。我国曾试图对黑鹰测绘仿制,希望能够像直-8和直-9那样最终实现国产化,但迫于当时的工业基础过于薄弱,这个美好的想法最终还是未能实现。如果我国能够测绘仿制成功的话,我陆军航空兵的运输能力将会有质的飞跃。1989年之后,虽然中美关系再次陷入僵局,但维护黑鹰直升机的零部件供应却未曾中断,据称由于中国的黑鹰常用于西藏和新疆地区的人道主义救援行动,因此美国各界并未反对出售上述零部件,中国一直能够从西科斯基购买必须的零部件(当然有些也是用了国产零部件),占据美国对中国大陆的军事贸易的相当部分。由于无法得到更多的S-70黑鹰,陆航很快转向购买俄罗斯的米-17直升机。大量的米-17缓解了陆航紧迫的需求问题。但总的来看,S-70的先进性是无容置疑的。例如,在S-70上的T700发动机只有两个保险丝,改进型甚至取消了保险丝。而米-8的发动机有很多处需要用到保险丝,调整点20多处,随机工具甚至多达45件。在我军中S-70的维护要大大易于米-8与米-17。在高原性能和防腐蚀方面,S-70更是占有压倒性的优势。 在2008年512四川汶川大地震中,黑鹰直升机良好的执行了救灾物资配送,人员运输等任务。在救灾过程中,黑鹰直升机作为我国仅有的两种高原直升机之一,少数的黑鹰直升机对米-17直升机起到了良好的补充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