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这是什么虫子,从来没见过。
这就是蚱蜢!见下图:
蚱蜢(英文:Acrida)是蚱蜢亚科昆虫的统称。中国常见的为中华蚱蜢(Acrida chinensis),雌虫较比雄虫大,体绿色蚱蜢或黄褐色,头尖,呈圆锥形;触角短,基部有明显的复眼。后足发达,善于跳跃,飞时可发出"札札(Zhā Zhā)"声。如用手握住,2条后足可作上下跳动。咀嚼式口器,危害禾本科植物。
成虫体长80~100毫米,常为绿色或黄褐色,雄虫体小,雌虫体大,背面有淡红色纵条纹。前胸背板的中隆线、侧隆线及腹缘呈淡红色。前翅绿色或枯草色,沿肘脉域有淡红色条纹,或中脉有暗褐色纵条纹,后翅淡绿色。若虫与成虫近似。卵成块状。 世界上共有5000多种蚱蜢,其中的许多种不仅能跳,而且能飞。在它们又窄又厚的前翼下面,有一对又宽又薄的后翼。蚱蜢飞行时,抬起前翼,而拍打后翼。不过它们更多的是用后足跳跃行进而不是用翅膀飞。
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主要栖息于草地、农田,多活动于稻田、堤岸附近。
⑵ 这是什么种类的蝗虫
东亚飞蝗
东亚飞蝗
雄成虫体长33~48毫米,雌成虫体长39~52毫米,有群居型、散居型和中间型 三种类型,体灰黄褐色(群居型)或头、胸、后足带绿色(散居型)。头顶圆。颜面平直,触角 丝状,前胸背板中降线发达,沿中线两侧有黑色带纹。前翅淡褐色,有暗色斑点翅长超过后足股节2倍以上(群居型)或不到2倍(散居型)。胸部腹面有长而密的细绒毛,后足股节内侧基 半部在上、下降线之间呈黑色。胸足的类型为跳跃足,腿节特别发达胫节细长,适于跳跃。卵囊圆柱形,长53~67毫米,每块有卵40~80余粒,卵粒长筒形,长4.5~6.5毫米,黄色。
第五龄蝗蝻体长26~40毫米,触角22~23节,翅节长达第四五腹节,群居型体长红褐色,散居型体色较浅,在绿色植物多的地方为绿色。
体大型,绿色或黄褐色,匀称。头大而短,头顶宽短,顶端钝圆,侧缘隆起明显,颜面微向后倾斜,复眼长卵形,触角丝状,细长。前胸背板前缘中部略向前突出,后缘钝角形突出,中隆线较高隆起,两侧具暗色纵纹,有时不明显。前翅发达,褐色,具许多暗色斑点,超过后足胫节中部,后翅略短于前翅,无色透明。后足胫节上侧外缘具刺10-11个。
⑶ 这是什么昆虫 不是蝈蝈 草地捉的 会叫会咬人
这是蝈蝈,雌性。尾部应该有长长的产卵器
摩擦翅膀发出的声音也是沙沙的,不如雄蝈蝈的响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