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图片大全 » 敦煌大佛图片大全
扩展阅读
动漫背景图片简约女生 2025-08-08 22:02:27

敦煌大佛图片大全

发布时间: 2023-05-05 11:40:26

㈠ 张大千敦煌佛像画,

自1941年至1943年,历时32个月,张大千对敦煌壁画进行临幕,共完成壁画临摹作品共276幅。敦煌归来后,其绘画艺术全面升华至臻化境。此后的十余年里,张大千画了不少人物精品,其中最为突出者为菩萨造像作品。

此幅《观音菩萨像》为张氏佛像绘画的代表风格。张氏敦煌深造归来。临摹敦煌佛教壁画,大有心得,仕女画风格一改前观之际。去敦煌之前,张氏的仕女、佛像画风格遵循清代之一贯风格,人物瓜子开脸,溜肩,笔头间以孱弱病态为美。去敦煌面壁之后,画风一改清代仕女画孱弱之风,人物开脸趋近于敦煌壁画风格,细眼窄眉,圆脸丰腰,开创了仕女画的先河。此作表现了张氏四十年代仕女画的代表风格,是为佳作。

㈡ 敦煌 •莫高窟 •佛像

敦煌,位于甘肃省,东接中原,西邻新疆,自汉代以来,一直是中原通西域交通要道,是丝绸之路重镇。

莫高窟,俗称“物铅答千佛洞”,始建于公元366年,位于敦煌鸣沙山麓的峭壁上,分布着北凉,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元等朝代的洞窟735个,彩塑2400余身,壁画45000余平方米,是世界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佛教石窟寺。

第285窟,禅僧像,西魏

面部嘴唇紧闭,目光下垂内省,表情凝重深沉,生动展现了进入禅定状态时那种大彻大悟,万念皆空,高深莫测的精神境界。

第248窟,苦修佛,北魏

释迦经过漫长的苦修,最终在菩提树下成佛。佛像形体枯瘦,筋骨凸显,但端庄秀丽的面目中蕴含着深沉的自信和执着,显示出非凡的智慧和刚毅。

第259窟,禅定佛,北魏

坐禅是佛家修炼的重要形式。

这尊禅定佛面像恬静,安详,坦然的微笑洋溢着内心的宁静与喜悦,展示出一种超然美妙的境界。

这种具有永恒魅力的微笑给作品注入了强大的艺术生命力。

第158窟 涅槃佛 中唐

据传佛涅槃时是“右胁而卧”,卧像面部丰满,微含笑意,表情安详而欣慰,生动表现了涅槃境界的高深莫测。

第45窟 彩塑一铺 盛唐

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二天王。

正中释迦牟尼结痂趺坐,左手置于膝上,右手作施无畏印,身着红色袈裟,脸型丰满圆润,庄严,肃穆,慈悲,安详。

第45窟 菩萨 盛唐

观音是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的菩萨。

这尊观音头戴宝冠,发梳高髻,目光低垂,神情专注,彷佛正在侧耳聆听着朝拜者的倾诉。他是慈悲善良的化身,是理想和艺术创作的完美的结晶。

第45窟 菩萨 天王 迦叶 盛唐

像的左侧依次为迦叶,观世音菩萨和天王。

伽叶是“苦修第一”着称的佛弟子,这身像精神饱满,表情爽朗,豁达,眉宇间露出对佛的赤诚和对佛法的自信,激段高深的阅历造就他深沉,稳健,刚毅的性格。

天王是镇压邪恶,护持佛法的护法神,他脚踏恶鬼,刚正不阿。

第45窟 阿难 菩萨 天王 盛唐

主尊释迦牟尼的右侧侍从阿难,大势至菩萨,天王。

中间的大势至菩萨法力无边,无所不至,与观音菩萨齐名。

阿难,在众多佛门弟子中以“多闻第一”着称。这身年轻潇洒的阿难像,操手扭腰,身体自然放松无拘无束而又不失得体大度。相比之下,他那低垂的目光和表情又多了一分老成和文静。

出自罩慧敦煌研究院编《中国石窟艺术 莫高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