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你所知道的大兴安岭究竟有多美
小编依稀记得十几年前上小学的时候,学过一篇非常优美的课文叫做《美丽的大兴安岭》,如果你是小编的同龄人的话想必也能有些印象,除非你并没有全文背诵。
没想到今天真的来到了这个神秘的地方,下面就让小编带领大家去探索一下,大兴安岭真的像书本里写的那样风光旖旎物质富饶吗,这里还有哪些我们在课文里没有学过的美好之处呢?
关于大兴安岭小编今天就先介绍到这儿,旅游的季节要来了,想要避暑的朋友可以行动起来了,大兴安岭的大门随时为大家而敞开。
Ⅱ 大兴安岭林海图片与简介
大兴安岭
大兴安岭 位于祖国的最北边陲,她东连绵延千里的小兴安岭,西依呼伦贝尔大草原,南达肥沃、富庶的松嫩平原,北与俄罗斯联邦隔江相望,境内山峦叠嶂,林莽苍苍,雄浑八万里的疆域,一片粗犷。
大兴安岭是我国最北、面积最大的现代化国有林区,总面积8.46万平方公里,相当于1个奥地利或137个新加坡。林木蓄积量5.01亿立方米。占全国总蓄积量7.8%,总面积8.46平方公里,总人口51万,边境线长791.5公里,下辖塔河、漠河、呼玛三县,加格达奇、松岭、新林、呼中四区和十个林业局。
巍巍兴安岭,积翠大森林。大兴安岭的林地有730万公倾,森林覆盖率达74.1%,在浩瀚的绿色海洋中繁衍生息着寒温带马鹿、驯鹿、驼鹿(犴达犴)、梅花鹿、棕熊、紫貂、飞龙、野鸡、棒鸡、天鹅、獐、狍、野猪、雪兔等各种珍禽异兽400余种,野生植物1000余种,成为我国高纬度地区不可多得的野生动、植物乐园。在千山万壑间纵横流淌着甘河,多布库尔、那都里、呼玛、额木尔等二十多条大小河流,最终注入了边陲人民的母亲河---黑龙江。这里盛产鲟鳇鱼、哲罗、细鳞、江雪鱼等珍贵的冷水鱼类,用“棒打獐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来形容这里的野生动物资源实在不为过。
地缘优势得天独厚
大兴安岭地区位于祖国北部边陲,东接小兴安岭,西邻呼伦贝尔盟,南濒松嫩平原,北与俄罗斯联邦隔江相望。岭内海拔300-700米,冬寒夏暖,昼夜温差较大,年平均气温-2.8℃,最低温度-52.3℃,无霜期90-110天,年平均降水量746毫米,属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全区总面积8.46万平方公里,人口55万,辖三县四区十个林业局,大兴安岭地委、行政公署和林业集团公司设在加格达奇。
自然资源蕴藏丰富
大兴安岭是仅存的一块净土,覆盖着广衰无垠的森林,素有“绿色宝库”之美誉。有林地面积646.36万公顷,活立木蓄积5.29亿立方米,其中,用材林蓄积4.4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为75.16%。区内有野生动物390余种,植物资源966种,地下蕴藏大量矿产资源,有五荒资源1834万亩,可利用的天然草场400万亩,境内流域面积达710平方公里。
林区经济发展迅猛
大兴安岭开发建设35年来,林区人民发扬突破高寒禁区、无私奉献的大无畏精神,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截止1999年末,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8亿多元,形成木材生产能力544万立方米,累计向国家提供商品材10320万立方米,上缴利税33.4亿元。1996年3月,经国家经贸委、计委、体改委批准,大兴安岭林业集团公司正式挂牌成立,是全国首批100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试点企业之一,也是国家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的重点国有林区之一。集团公司内有大中型企业21户,资产总值已达88.7亿多元。为加快林区经济发展步伐,迅速改变单一的经济结构,近年来我们在巩固营林基础地位,稳定木材生产的同时,依托林区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林产工业、多种经营、地方工业、农业和乡镇企业。林产工业正在向精深加工方向发展,已建成企业109户,木材加工能力达到121.6万立方米,主要产品有据材、人造板、地板块、纸浆、卫生筷子等7大类140多个品种。多种经营领域不断拓宽,已建成企业701户,产品达9大类200多个品种,其中,煤炭生产能力达100万吨,黄金生产能力10万两,居黑龙江省产金地市的首位。地方工业,通过技术改造出现了快速增长的好势头。北奇神系列产品、从蓉养身酒、恒友板式家具等名优产品畅销国内外。乡镇企业连续5年实现了跨跃式发展。以无污染、无化肥的绿色产品为原料的中美台资北芪神有限公司、丽雪精淀粉有限责任公司等龙头企业迅速崛起。马铃薯脱毒种薯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农业已成为我区发展最快的产业,井大踏步向生态农业方向迈.
树木的海洋--大兴安岭
大兴安岭是我国东北部的着名山脉,也是我国最重要的林业基地之一。它北起黑龙江畔,南至西林木河上游谷地,全长1200多公里,宽200-300公里,海拔1100-1400米,是全国面积最大的林区,木材贮量占全国的一半。
大兴安岭大兴安岭东南坡较陡,西北坡向内蒙古高原和缓倾斜。经过长期侵蚀,山顶浑圆,以海拔2029米的黄岗梁为最高。东南坡夏季受海洋季风影响,雨水较多,西北坡却较干旱,成为森林和草原的分界线。大兴安岭北部漫山遍野都是密密层层、遮天蔽日的原始森林。林带北宽南窄,跨纬度7°,面积约25万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约为62%。
大兴安岭中有许多优质的木材,如红松、水曲柳等。落叶松、白桦、山杨等是这里的主要树种。由于这里的树木十分稠密,只有拼命地向上长,才能最大限度地接受到阳光,因此,这里的树木一般都很直、很高,是上等的建筑材料。有的大树长到60多米,树干仍然笔直。
这里的矿产资源也很丰富,自古就以出产黄金着称。现在已有多条铁路伸入林区,使大兴安岭成为我国重要的木材产地和森林工业基地。
Ⅲ 为什么大兴安岭越看越可爱
大兴安岭的景物,先讲“岭”。“岭”的主要特点是温柔。这一特点是通过同秦岭的对比突出的。“孤峰突起”“盛气凌人”“云横秦岭”,都描写了秦岭的高大、突兀、险峻;而大兴安岭的岭,却“没有一条使人想起‘云横秦岭’那种险句”,“每条岭都是那么温柔”,“谁也不孤峰突起,盛气凌人”。“岭”的另一个特点是连绵不断,形态各异:“在疾驶的火车上看了几个钟头,既看不完,也看不厌”,“这里的岭的确很多,横着的,顺着的,高点儿的,矮点儿的,长点儿的,短点儿的”。再讲“林”。林的显着特点就是像大海,因此称之为林海。“目之所及,哪里都是绿的”,突出了林海的一望无际和苍翠碧绿。“群岭起伏是林海的波浪”,“大片青松的边沿闪动着白桦的银裙”,又“像海边的浪花”,进一步突出了林海的特点。然后讲“野花”。野花的特点是种类多。“我是爱花的人,到这里我却叫不出那些花的名儿来”,可见野花的种类非常之多。最后,作者把大兴安岭比作一个温柔、美丽的姑娘,说它“青松作衫,白桦为裙,还穿着绣花鞋”,这显然是对大兴安岭景物的综合,渗透着作者无限的喜爱之情。
游览大兴安岭的感受,作者概括为四个字:亲切、舒服。“亲切、舒服”,在课文中出现了三次。第一次是在写作者亲眼看到大兴安岭,并且走进原始森林,脚踩在积得几尺厚的松针上,手摸到那些古树时。由于大兴安岭跟自己印象中的“奇峰怪石,高不可攀”的岭截然不同,“每条岭都是那么温柔”,自然会使作者产生一种“亲切、舒服”的感受。第二次是在描绘了大兴安岭的景物特点,然后讲由这些景物产生的联想时。大兴安岭的景物不仅可供人观赏,它还为祖国建设提供了充足的资源。可见,大兴安岭的景物已同祖国建设结为一体,想到这些,作者觉得大兴安岭越看越可爱,心中自然感到亲切、舒服。第三次是在参观林场后。参观林场之后,“这种亲切之感更加深厚了”,这是因为在林场看到了“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人们不仅伐木取材,而且造林护苗,使林海万古长青。
二、学习目标
1.学会5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广厦、伐木、综合、高不可攀、盛气凌人、兴国安邦。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了解大兴安岭景物的特点,感受大兴安岭景物的美,认识大兴安岭在祖国建设中的作用。
三、教学建议
1.课前,可让学生在中国地图上找一找大兴安岭,了解其位置。如有可能,找几幅大兴安岭和秦岭的图片,以便从感性上认识两者的不同。
2.本课教学的重点在于使学生感受大兴安岭那种特有的温柔的美。
首先,要引导学生准确地理解语句表述的意思。如,“云横秦岭”,指的是云在秦岭的半山腰,可见秦岭山势之高。其中的一些比喻句、拟人句更应指导学生理解。教学时不必讲比喻、拟人等名词术语,而要让学生从内容上具体体会其中的“海洋”指什么,“白色的浪花”指什么,为什么说兴安岭会打扮自己。在理解这些语句的意思时,还要注意不要让学生产生误解。如,课文拿秦岭同大兴安岭对比,主要是为了说明大兴安岭给人一种温柔、亲切的感觉,不像秦岭那样孤峰突起,盛气凌人。作者丝毫没有贬斥秦岭的意思,因为秦岭的雄伟、险峻也是一种美。
其次,在引导学生理解重点语句的时候,还要启发学生想象语句所描述的情景,如,“群岭起伏是林海的波浪”是什么样子,“海边上”“泛着白色的浪花”是什么样子,“青松作衫,白桦为裙,还穿着绣花鞋”是怎样一幅画面。要力求让学生眼前仿佛浮现出一幅一幅图画。
再次,在理解、想象的基础上,加强诵读,特别是有感情地朗读,是感受景色美、语言美的主要途径。朗读本课,有些地方需要教师略加指点。如,“大兴安岭这个‘岭’,跟秦岭的‘岭’可大不一样。”读这一句时,两个带引号的“岭”和“大”要略加强调,以形成鲜明的对比,同时要让学生意识到“大不一样”和“不大一样”是不同的。“这里的岭的确很多,横着的,顺着的,高点儿的,矮点儿的,长点儿的,短点儿的,可是没有一条使人想起‘云横秦岭’那种险句。”这句里的六个“的字结构”形成三组对比,每一组在朗读时,语气、音调应略有变化,以突出岭的形态之多。
3.语言质朴而优美,是老舍先生作品的一个特点,也是本课的一个特点。指导学生学习本课,要在引导学生感受祖国山河美的同时,注意引导学生体会课文的语言美。体会课文语言美的主要途径是朗读、背诵和抄写。要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全文,背诵一些段落,抄写一些优美的语句。
4.课后“思考·练习”第二题的目的是引导学生理解、体会作者游览大兴安岭的感受。这是本课教学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引导学生理解这一点,可先让学生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找到三次讲到“亲切、舒服”的句子;然后,指导学生联系上下文,说说作者每一次是在什么情况下产生“亲切、舒服”的感受的;最后,让学生把三次感受联系起来,认识到这三次感受虽然都是“亲切、舒服”,但一次比一次更加强烈、深刻。
课后“思考·练习”第三题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深究课文,培养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启发学生养成与同学合作学习,在合作学习中陈述自己意见的习惯。题目中所提出的问题是举例性质,可以启发学生再提几个问题,与大家一起讨论。如,为什么说大兴安岭“的确含有兴国安邦的意义”?讨论时,应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教师也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但只作为参与讨论者的看法,不要让学生当作唯一的结论。
“兴安岭多么会打扮自己呀……”这句话,显然是把兴安岭当作一个温柔而美丽的姑娘来写的:穿着碧绿的上衣,银白色的裙子,五颜六色的绣花鞋。这样写,把静止的景物写活了,从而充分表达了作者对兴安岭的喜爱之情。
“思考·练习”中的选做题,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做的,不必统一要求。学生只要用简笔画把秦岭与大兴安岭的不同特点表现出来即可。如:
5.本课的生字“厦”,在这里读shà,用在地名“厦门”中读xià。“伐”,注意不要写成“代”。
下列词语解释只供教师参考,一般不宜原封不动地讲给学生。
孤峰突起:单独的一个山峰高高地耸立着。
盛气凌人:形容骄傲蛮横,气势逼人。
目之所及:眼睛能看到的地方。
千山一碧:许许多多山峰都是碧绿的颜色。
兴国安邦:国家兴盛安定。
四、参考资料
大兴安岭位于内蒙古自治区的东北部和黑龙江省的西北部,呈东北——西南走向,海拔1100—1400米,它的森林以落叶松、红松、白桦为主。
云横秦岭秦岭,位于陕西省,为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的主要分水岭,主峰太白山海拔3767米,是青藏高原以东着名高峰。“云横秦岭”出自唐代文学家韩愈的诗《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原诗是:“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这首诗是韩愈被贬潮州,走到蓝关,其侄孙韩湘赶到后写的。诗的大意是:早晨我向皇帝呈送了奏折,晚上就把我贬到了八千里外的潮州。我上奏皇帝是为了除掉朝廷的弊端,怎么能为爱惜自己的老命而袖手旁观?来到蓝关,看到高高的秦岭,云在山腰处飘浮,就回望长安,不知自己的家在哪里。又值大雪纷飞,连马也蜷局不前。你从远处赶来,正好跟着我到潮州为我送终。
Ⅳ 大兴安岭降下今秋首场雪,雪后的大兴安岭有多美
在今年极端高温天气的影响之下,像四川重庆地区,虽然已经立秋过后了,但是仍然还会有炎热天气出现,甚至我们现在还是穿着短袖,还会出汗。
这些雪到底有多美,通过图片我们可以看到树上还没有掉落的叶子和枝干,都被冰雪包裹着绿色的叶片,红色的果实,上面结着透明的冰层,还在盛开的柳兰花朵直接被定格,而掉落树叶的枝条,则呈现出玉树琼枝的冬日景象。抬头看天空,你我其实都在同一片天空之下,但你在穿棉袄,我们在穿短袖,北国风光,雪景秀美,南方气息秋正浓,我们的祖国就是这么的秀美。
飘落的雪花挂满枝头,给雄伟的山脉披上了一层白纱,就如同走进了童话世界里面,美的让人呼吸停滞,面对这么一片雪景,真的是太令人陶醉,令人赞叹了。漫天飞舞的大雪给大兴安岭增添了更多的祥和与欢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