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钟表的发明人是谁
494位粉丝
1,张衡最早发明古代钟表: 公元1300年以前,人类主要是利用天文现象和流动物质的连续运动来计时。例如,日晷是利用日影的方位计时;漏壶和沙漏是利用水流和沙流的流量计时。 东汉张衡制造漏水转浑天仪,用齿轮系统把浑象和计时漏壶联结起来,漏壶滴水推动浑象均匀地旋转,一天刚好转一周,这是最早出现的机械钟。北宋元祜三年(1088)苏颂和韩公廉等创制水运仪象台,已运用了擒纵机构。
2,1350年,意大利的丹蒂制造出第一台结构简单的机械打点塔钟,日差为15~30分钟,指示机构只有时针;
3,1500~1510年,德国的亨莱思首先用钢发条代替重锤,创造了用冕状轮擒纵机构的小型机械钟;1582年前后,意大利的伽利略发明了重力摆;
4,1657年,荷兰的惠更斯把重力摆引入机械钟,创立了摆钟。
5,1660年英国的胡克发明游丝,并用后退式擒纵机构代替了冕状轮擒纵机构;
6,1673年,惠更斯又将摆轮游丝组成的调速器应用在可携带的钟表上;
7,1675年,英国的克莱门特用叉瓦装置制成最简单的锚式擒纵机构,这种机构一直沿用在简便摆锤式挂钟中。
8,1695年,英国的汤姆平发明工字轮擒纵机构;
9,1715年,英国的格雷厄姆又发明了静止式擒纵机构,弥补了后退式擒纵机构的不足,为发展精密机械钟表打下了基础;
10,1765年,英国的马奇发明自由锚式擒纵机构,即现代叉瓦式擒纵机构的前身;
11,1728~1759年,英国的哈里森制造出高精度的标准航海钟;
12,1775~1780年,英国的阿诺德创造出精密表用擒纵机构。
13,18~19世纪,钟表制造业已逐步实现工业化生产,并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14,20世纪,随着电子工业的迅速发展,电池驱动钟、交流电钟、电机械表、指针式石英电子钟表、数字式石英电子钟表相继问世,钟表的日差已小于0.5秒,钟表进入了微电子技术与精密机械相结合的石英化新时期
2. 钟有那些种类
钟是计量和指示时间的仪器。机芯直径一般大于50mm,厚度一般大于12mm。通常置于某个位置使用。现代的一些小型钟,也有用表的机芯装上钟的外壳的。
钟的发展经历了数千年的历史(见钟表技术史)。现代钟随着使用范围的不断扩大,功能日益增加,种类也越来越多。一般可按振动原理、能源和结构特点、主要用途进行分类,并常以几种分类方法混合命名。
[编辑本段]原理分类
彩漆嵌铜活鼓字盘钟 绝大部分的钟是利用周期性振动过程来计量时间的。按其产生周期性振动的原理,钟可分为4类:①频率较低的机械振动钟,如摆锤式机械钟、摆轮游丝式机械钟等。其振动频率通常为数赫甚至 1赫以下,日差(见钟表日差)为10~120秒/日,高精度天文摆钟的日差为每天千分之几秒。②频率稍高的普通电磁振动钟,如音叉钟、晶体管钟、交流同步电钟等。其振动频率通常在1000Hz以内,日差为2~20秒/日。③频率较高的石英振荡钟,如各种石英电子钟。其振荡频率通常在5MHz以内(有32768Hz、4194304Hz等),日差一般在0.2秒/日以内,高精度石英电子钟已达到几十年误差不大于1秒。④频率更高的原子振荡钟,如铯原子钟。频率为9192631770Hz(原子时的秒长,是铯原子基态的两个超精细能级间在零磁场下跃迁辐射9192631770周所持续的时间),其准确度和稳定度极高,相对频率稳定度可达10-13。鉴于此,1967年,国际度量衡委员会决定,以铯原子钟的原子时的秒长,作为时间计量标准。
按能源和结构特点分类 可分为机械钟、电机械钟、交流同步电钟、电子钟、光电钟、温差钟等。①机械钟:由机械能驱动,通常以重锤或发条作为贮能元件,钟的各个基本组成部分均由机械零件构成(见机械钟表机构)。有摆钟、闹钟、旅行钟等。②电机械钟:由电能(交流电或电池)驱动,其基本组成部分既有机械零件又有电子元器件,振动系统采用机械振动与电磁线路相结合。有晶体管钟、电摆钟、音叉钟等。这类钟的走时精度比普通机械钟有所提高,使用也比较方便。但结构复杂,在石英电子钟大量投入市场以后,已很少再发展了。③交流同步电钟:振动系统实际上是发电厂的发电机,钟的机芯主要是个同步电机,将电能转换为机械能,驱动指针系统运转。这种钟的走时精度受供电系统交流电源的频率稳定性制约。④电子钟:由电能(交流电或电池)驱动,其基本组成部分一般由电子元器件构成(指针系也有采用机械传动的)。电子钟中使用最多的是石英电子钟。由于采用了振荡频率稳定的石英振荡器和相应的集成电路,石英电子钟比其他各类钟有明显的优越性,包括走时精度高、稳定性好、使用方便、耗电量小、走时延续时间长、体积小、功能多、制造成本低等。石英电子钟指示时刻的方式有指针式和数字显示两种,有的钟两种方式均具备(见石英电子钟表结构)。⑤光电钟:以光(包括自然光和电灯光)作为能源,并用硅光电池将光能转换为电能,输入蓄电池以供应钟的电能。硅光电池的充电电压和电流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计。这类钟虽然避免了更换电池的麻烦,但增加了制造成本。⑥温差钟:以空气温度升降变化使某种物质产生的能量作为能源。这类钟是将一种膨胀系数特别大的物质(如氯乙烷,C2H5Cl)装入可伸缩的密封盒内,盒的一端与上条机构联动。当空气温度变化而引起密封盒热胀冷缩时,即可自动上条。钟的机芯是一种专门的机械机芯。这类钟成本较高,生产量很少。
[编辑本段]用途分类
可分为生活用钟和专用钟(或称技术用钟)两大类。不同的机芯结构可以制成同一用途的钟,而同一结构的基础机芯,只要增加或改变少数零部件,又可制成不同用途的钟。①生活用钟: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计时用的钟。包括旅行钟、单机台钟、闹钟、座钟(见摆钟)、扭摆钟、挂钟(又称壁钟)、落地钟、塔钟、子母钟、世界时钟、电波钟(用于公共场所,能接收发射台发出的时间信号)和花坛钟等。②专用钟:具有专业性计时功能的钟。用于工业、交通、天文、体育、军事等部门。包括周波钟(能指示发电厂发出的交流电的50Hz频率的误差值)、作息钟、考勤钟、定时开关钟、积时钟(累计工作时间)、汽车钟、船钟、航海天文钟、坦克钟、潜艇钟、体育用钟(见体育用钟表)、天文台用精密摆钟、铯原子钟、铷原子钟和氢原子钟等。
为了扩展钟的用途,可在各种类型的基础机芯上,增加附加机构以增加功能。这些附加机构有单历机构、双历机构、三历(日期、星期、月份)机构、各种活动体、各种报时装置等。
3. 世界上原子钟有几个
很多,没有具体的数字。
二战后,美国国家标准局和英国国家物理实验室都宣布,要以原子共振研究为基础来确定原子时间的标准。世界上第一个原子钟是由美国国家物理实验室的埃森和帕里合作建造完成的,但这个钟需要一个房间的设备,所以实用性不强。另一名科学家扎卡来亚斯使得原子钟成为一个更为实用的仪器。扎卡来亚斯计划建造一个被他称为原子喷泉的、充满了幻想的原子钟,这种原子钟非常精确,足以研究爱因斯坦预言的引力对于时间的作用。研制过程中,扎卡来亚斯推出了一种小型的原子钟,可以从一个实验室方便地转移到另一个实验室。1954年,他与麻省的摩尔登公司一起建造了以他的便携式仪器为基础的商用原子钟。两年后该公司生产出了第一个原子钟,并在四年内售出50个,如今用于GPS的铯原子钟都是这种原子钟的后代。
4. 世界上最古老的钟表是什么
世界上最早的机械钟是725年由中国的一行和梁令瓒两人发明的,这种钟附有控制摆轮速度的装置。
今天仍在报时的最古老的钟是英国威尔特郡索尔兹伯里大教堂的没有钟面的钟。这座钟制造于1386年或更早,1956年重修它以前,它已报时498年,钟摆摆动的次数超过了5亿次。
另外,在英国萨默塞特郡韦尔斯大教堂内有座钟,它建造的年代大约为1335年。如今,这座古钟仅剩钟壳。
5. 世界上名表有多少种
世界十大名表
世界十大名表指世界十大顶级钟表品牌:百达翡丽(Patek Philippe)、爱彼(Audemars Piguet)、江诗丹顿(Vacheron Constantin)、伯爵(Piaget)、积家(Jaeger LeCoultre)、宝珀(BLANCPAIN)、宝玑(Breguet)、芝柏(Girard-Perregaux)、卡地亚(Cartier)、劳力士(Rolex)。排名不分先后。
百达翡丽
(Patek Philippe)
创立于1839年的百达翡丽是瑞士现存唯一一家完全由家族独立经营的钟表制造商。百达翡丽表一向重视外形设计与制作工序,制表工序全部在日内瓦原厂完成,是全球众多品牌表中惟一一家全部机芯获“日内瓦优质印记”(Geneva Seal)的品牌。
爱彼
(Audemars Piguet)
1875年,朱尔斯-路易斯.奥德莫斯(Jules-Louis Audemars)与朋友爱德华-奥古斯蒂.皮捷特(Edward-Auguste Piguet)一同创立了爱彼表。1972年,爱彼推出了全精钢材质的高端运动表系列“皇家橡树”(Royal Oak),成为表业经典。爱彼公司在瑞士设有钟表学校,每名学徒必须在钟表学校中修完4年课程,才能取得钟表匠资格。此外,还要经过1至2年训练,才能制造超薄机芯,而要开始制造复杂机芯前,还需10年训练。
江诗丹顿
(Vacheron Constantin)
始创于1755年的江诗丹顿已有250年历史,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延续时间最长的名表之一。创始人让.马克.瓦什隆(Jean-Marc Vacheron)是一位渊博的人文学家。江诗丹顿被誉为贵族中的艺术品,一直在瑞士制表业上担当着关键角色。隶属瑞士历峰集团。
伯爵
(Piaget)
1874年,Georges Edouard Piaget以机芯制作起家。1940年,Piaget的孙子为伯爵表的发展开拓了国际市场。1956年伯爵表推出了超薄机芯。上世纪60年代以来,伯爵一边致力于复杂机芯的研究,一面发展顶级珠宝首饰的设计。从设计、制作蜡模型到镶嵌宝石,伯爵表始终秉承精益求精的宗旨。其“手铐腕表”(cuff watches)和“硬币腕表”(coin watches)设计出众,是伯爵表中的珍品。目前隶属瑞士历峰集团。
积家
(Jaeger LeCoultre)
安东尼.拉考脱(Antoine LeCoultre)1833年在瑞士成立工作坊。1844年,他发明了测量精度达到1/1000毫米的微米仪,使钟表零件加工精度大大提高。积家在1907年推出了世界上最薄的机械机芯,在1929年推出了世界上最小的机械机芯。积家1931年专为马球选手所推出的腕表是为高档腕表中罕见的经典之作。目前隶属瑞士历峰集团。
宝珀
(BLANCPAIN)
Blancpain 宝珀是现存历史最久的、最古老的腕表品牌。自1735年建立以来,Blancpain从未生产过石英表,将来亦绝对不会。宝珀没有流水作业式的工厂,制造过程全部在古旧的农舍内进行,由个别制表师亲手精工镶嵌。直至今日,每一枚Blancpain时计均由制表师亲自检查、刻上编号及签名为记,其品质管制之严格,与多年前的做法无异。
宝玑
(Breguet)
1775年,A.路易斯.宝玑(A. Louis Breguet)创办了宝玑这一品牌。这位举世公认的钟表史经典人物首先在巴黎发展这一品牌,后至瑞士。宝玑手表深受皇族垂青,法国国王路易十六和玛利皇后都是宝玑的推崇者。巴尔扎克、普希金、大仲马、雨果等文豪的着作中也都曾提及宝玑表。英国女王维多利亚和英国首相邱吉尔等名人都是宝玑的顾客。如今,宝玑隶属瑞士斯沃琪集团。
芝柏
(Girard-Perregaux)
GP芝柏表,芝柏于1791年在瑞士拉绍德封成立,是世界上第二古老的真正制表厂。GP芝柏表的两位创始者Jean-Francois Bautte和Constant Girard。18世纪末,Bautte推出超薄表,将缩小的复杂零件组合,绝妙技艺令人赞叹。Constant则较偏重技术提升,他不断设计更精细的计时机制,也埋首钻研更复杂的机芯,令着名的“三金桥陀飞轮”问世,成为GP芝柏表的代表之作,为了与公众分享GP芝柏表的制表历史,GP芝柏表于1999年设立GP芝柏表博物馆,收藏及展示各类古董表,体现钟表制造的工艺和技术历程。
卡地亚
(Cartier)
卡地亚拥有150多年历史,是法国珠宝金银首饰的制造名家。1888年,卡地亚尝试在镶嵌钻石的黄金手镯上装上机械女装表。1938年,卡地亚制造了世界上最小的腕表,并把它送给了英国伊丽莎白公主。卡地亚手表一直是上流社会的宠物,历久不衰。隶属瑞士历峰集团。
劳力士
(Rolex)
劳力士(Rolex)是瑞士着名的手表制造商,前身为Wilsdorf and Davis公司,由德国人汉斯·威斯多夫(Hans Wilsdof)与英国人戴维斯(Alfred Davis)于1905年在伦敦合伙经营。1908年由汉斯·威尔司多夫(Hans Wilsdof)在瑞士的拉夏德芬(La Chaux-de-Fonds)注册更名为ROLEX。
劳力士创始人为汉斯.威尔斯多夫,1908年他在瑞士将劳力士注册为商标。20世纪20年代,劳力士公司研制了防水手表。1953年,劳力士推出了专为潜水员设计的潜水表。劳力士手表的设计本着庄重、实用、不显浮华的风格,受到大批人喜爱。
6. 从古代到现在的钟表的发展史
历史
原始人凭天空颜色的变化、太阳的光度来判断时间。古埃及发现影子长度会随时间改变,发明日晷在早上计时,他们亦发现水的流动需要的时间是固定的,因此发明了水钟。古代中国人亦有以水来计时的工具——铜壶滴漏。
中国除了用水流来计时外,中国古代民间亦有利用燃点线香来计量时间。龙舟报时更香就是利用烧香来计时的仪器,它更设有定时响闹的作用。龙舟上挂了数条两端系着金属球的幼线,线下放了燃着的香。
每隔一段时间,香便会烧断一条线子,当金属球跌进下面的盛器时,便会发出报时响闹。这种烧香时计最早见于宋代的文献中。用更香来计算时间的精度不高,但由于它简单易行,极之适合民间使用,所以曾经十分流行。据文献记载有些更香可燃烧一昼夜,有些甚至可以燃烧至一个月。
公元1088年,宋朝的科学家苏颂和韩工廉等人制造了史上首座以水力作自动化机械操作的水运仪象台,它是把浑仪、浑象和机械计时器组合起来的装置。
它以水力作为动力来源,具有科学的擒纵机构,高约12米,7米见方,分三层:上层放浑仪,进行天文观测;中层放浑象,可以模拟天体作同步演示;下层是该仪器的心脏,计时、报时、动力源的形成与输出都在这一层中。
公元1276年,中国元代的郭守敬制成大明灯漏。它是利用水力驱动,通过齿轮系及相当复杂的凸轮结构,带动木偶进行“一刻鸣钟、二刻鼓、三钲、四铙”的自动报时。自宋起,十二时辰分初正即廿四小时系统,一刻即今天的十五分钟,其准确度较德国之桌钟早三百多年。
公元1283年在英格兰的修道院出现史上首座以砝码带动的机械钟。
13世纪意大利北部的僧侣开始建立钟塔(钟楼),其目的是提醒人祷告的时间。
公元1360年詹希元创制“五轮沙漏”,以齿轮、时刻盘合成。
16世纪中在德国开始有桌上的钟。那些钟只有一支针,钟面分成四部分,使时间准确至最近的十五分钟。
公元1657年,惠更斯发现摆的频率可以计算时间,造出了第一个摆钟。1670年英国人William Clement发明锚形擒纵器。
公元1797年,美国人伊莱·泰瑞获得一个钟的专利权。他被视为美国钟表业的始祖。
公元1840年,英国的钟表匠亚历山大·贝恩发明了电钟。
公元1946年,美国的物理学家伊西多·拉比博士弄清楚了原子钟的原理。于两年后,创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座原子钟,原子钟至今也是最先进的钟。它的运转是借助铯、氢原子的天然振动而完成的,它可以在300年内都能准确运转,误差十分小。
18到19世纪,钟表制造业逐步实行了工业化生产。
20世纪,开始进入石英化时期。
21世纪,根据原子钟原理而研制的能自动对时的电波钟表技术逐渐成熟。
(6)世界上有多少种钟图片扩展阅读:
一、字源
英语中的“Clock”源自拉丁语“clocca”,这个字于13世纪在欧洲出现。
在汉语上,“锺”与“钟”是两种不同的事物,“锺”原本是指一种酒器,“钟”是一种乐器。中国大陆、新加坡及马来西亚的简化字表中,“锺”与“钟”合并成“钟”,另外“锺”字在有歧义时方能使用,以作区别。
“钟”古作乐器,至少唐代具时计作用,古分夜五更,每更敲钟,故钟生时计之意,属于衍生字义。日本使用时计作钟的汉字载体。于汉字文化圈中时计皆具有钟的意义。
二、类型
手表亦可以算是钟的一种,但一般的钟都是指较大型,不是常常可以随身携带的。
1按计时原理:
水钟:利用水的流动计时。
沙漏:利用沙的流动计时。
日晷:利用一物体影子的变化计时。
摆钟:利用单摆的简谐运动计时。
日晷沙漏
漏壶:利用水漏出后,水面的高低来计时。
火钟:靠燃烧某物,观看剩余量得知时间。
原子钟:它以原子共振频率标准来计算及保持时间的准确
石英钟:利用石英晶体电压特性的精确时钟。
电波钟:是指可以通过接收授时无线电波进行即时时间校准的时钟。
2、按外观:
二进制时钟:以二进制方式显示的时钟。
老爷钟:长型,有钟摆的的时钟。
布谷鸟钟:在特定时刻会出现布谷鸟,发出悦耳的“咕咕”叫声,19世纪后半叶起,成为世界闻名的纪念品和外国人眼中德国的一种标志。
投影钟:其钟面是用投影方式投射到其他表面的时钟。
3、按功用:
闹钟:可设定在指定时间响闹的时钟。
天文钟:能同时显示天文信息的时钟。
世界钟:能显示全世界各大城市时间的时钟。
棋钟:两组对应的时钟,比别计算如国际象棋比赛二位对手使用的时间。
足球赛钟(45分钟):计算足球赛进行的时间。
三、时间标准
有些科学研究需要非常准确的时间,在校正时钟时也需要一个时间的标准。像原子中在能阶之间的电子跃迁之类的过程,其发生周期非常固定,因此若计算这类过程的周期,即可得到准确的时间,这就是原子钟。
这类的时钟体积庞大,价格昂贵,且需要在受控环境下运作,不过精确度会远高于一般的需求,一般会在计量学的标准实验室中才会有这类设备。
7. 地球上五个世界时钟是哪几个国家
地球上有24个时区。
由于世界各国和地区的经度不同,当地的时间也不同,所以被划分为不同的时区。时区的正式划分,由24个时区组成,每个时区用一个英文字母表示。
一个时区以15度经度间隔划分,但有一个例外,每个时区都有一个中心子午线,例如:格林尼治时间属于“z”区,所以它的时间后跟后缀“z”(口语上是“祖鲁语”)。
民国时期,中国大陆划分为五个时区:
中央时区:中经东经120度。
龙舒时区:中央子午线为东经105度。
新西藏时区:中央子午线为东经90度。
昆仑时区:东经75(82.5)度为中心子午线。
长白时区:东经135度(127.5)为中心子午线。
(7)世界上有多少种钟图片扩展阅读:
1912年,南京是民国时期的中央气象局,将中国划分为五个时区。
1919年(中华民国)的第八年,第八年的年鉴出版的中华民国中央气象台发布了中国主要城市的地理纬度表。
标准时区和标准之间的比较表时间和城市的当地时间,并公布的计划将中国划分为五个时区,提出了如何传输标准时间的问题。
时区为中央经度左右正负7.5度,即东西向过境15度。例如,八个东部地区,时区是从东112.5度到东127.5度。
把这个地方的经度除以15度。余数小于7.5度时,商为所在时区;当余数大于7.5度时,商加1就是那个地方的时区。
如果已知一个地方位于E度145,有145/15,商是9,余数是10>7.5,商加1是该地方的时区,所以它位于东部10地区。
如果一个地方位于西经65度,65/15,商为4,余数为5< 7.5,商是该地方所在时区的数量,该地方位于西部4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