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图片大全 » 中医艾灸图片大全
扩展阅读
一千米等于多少平方图片 2025-05-18 04:16:28
能在图片上写上字的软件 2025-05-18 04:10:35

中医艾灸图片大全

发布时间: 2022-07-01 01:59:34

‘壹’ 中医的艾灸很神奇,哪4个年龄段艾灸有功效

1、儿童期

儿童艾灸方法简单易行而且对身体没有任何毒副作用,能提高孩子的抵抗力和免疫力,同时防止疾病的产生。主要是对身柱穴进行艾灸,具有补益肺气以及健脑益智的效果,同时也达到了止咳平喘和防病强身的功效。另外也能够辅助治疗消化不良,腹泻腹胀,没有任何食欲,睡眠质量差、总是感冒,肺炎、哮喘以及发育不良等,每次艾灸的时间不能超过20分钟。

温馨提醒

艾灸完成后两个小时之内不能使用冷水洗澡,因为艾灸后全身毛细孔处于打开状态,容易受凉。艾灸后要多喝温开水,能帮助身体排毒。大部分人喜欢艾灸后会出现精神不振以及全身疲劳,这属于正常现象,要注意休息,避免做剧烈的运动。

‘贰’ 中医艾灸时,每个穴位需要灸多长时间啊

实际上,这个时间问题,真的是没有办法精确说明,再专业的医生也没法子告诉你:你这个病,多少天后就一定能好。不过通过了解自己的病情和下面的知识,是可以大体推算出自己的病啥时候能好的。
一、详细说下艾灸治疗时间的问题
01轻症疾病
1~3个月就能有明显效果。如胃炎、盆腔炎等,但并不是有好转后就可以中断,要彻底治愈还是需要坚持。
02慢性或重症疾病
要做好长期的艾灸打算。至少要3个月,也可能半年甚至更长。
案例一:曾经给一个小孩调理慢性鼻炎,艾灸了9个月,才算控制住病情,没再复发;
案例二:家里一个亲戚一直有慢性胃病,肠胃不好,身体消瘦。艾灸了一个月后,效果并不明显,不过感觉大便比以前好点,就没停过。灸了差不多4个月左右,看她精气神明显好多了。
当然,长期灸,并非要每天灸,隔1天或者2天灸都可,也可以灸2~3天停1~2天。
03对于急性病症
像拉肚子、急性感冒,若症状消失,一般可在短时间内治愈。
比如有人每次感冒,就灸了鼻子两边的迎香穴20分钟,第一次灸完打喷嚏就减少了,灸了三次差不多痊愈。
注意:如果是比较严重、危害大的急性病、突发病,还是建议立刻就医!
04
改善体质或调整全身的灸疗
长期坚持艾灸,效果更佳,特别是先天体质不好的人,这种一年左右会有明显效果。
一周艾灸一两次,选择养生保健大穴,像足三里、大椎、神阙等,每个穴位一次灸15分钟。
二、什么病易治,什么病难治
(1) 病在浅层,易治;病在深层,难治。
从皮毛、肌肉、筋髓、骨髓,越往里,越难治。病在浅层,温和灸的艾热和药力容易到达,病自然好得快。
(2)病在经络上,易治;病在五脏六腑,难治。
经络堵塞,疏通经络就好了。病到了六腑(膀胱、胃、胆、大肠、小肠、三焦),当然就难治多了。正气再虚,病再往里走,病到五脏(心、肝、脾、肺、肾)需要花更多时间。
(3)形质未变病,易治;形质变化的病,难治。
形质已变是什么意思呢?如长瘤了,内膜异位,胃溃疡了等。患有瘤,不要奢望灸几次就能好。
(4)病的时间短,易治;病的时间越长,越难治。
病的时间越长,病可能越走越深,病就越来越难治。
三、哪些穴位要加长艾灸时间

1、 看灸感:
如果一个穴位产生明显灸感,则本次艾灸此穴位时间尽量延长,甚至以此为主。
灸感:如蚂蚁爬行、热传导、扩散、痒、痛(非灸火过近烤的痛),甚至皮肤表面产生一些花斑、红线等。
2、主穴时间要长:主要穴位时间往往分配时间偏多。
3、腰腹核心时间长,四肢末梢时间短。 但四肢穴位作为主穴或有良好灸感时除外。
四、平时艾灸要多长时间才好
艾灸一个穴位5~30分钟是常规情况。做一次艾灸的全部时间一般在30分钟~2小时。
核心点:以你的身体感受为准!
比如:今天艾灸了2个小时,感觉不错,后几天再继续做...
如果哪天艾灸后有点上火,就休息2天,如果还上火,那就适量缩减时间。如果减到1小时刚刚好,那就把1小时设定为每天的艾灸时间。

‘叁’ 艾灸是什么样的

艾灸也分很多种方法。有隔着生姜片灸的。还有在针灸的针上放点艾绒灸的,还有直接拿个艾柱对准穴位灸的。无论哪种灸法。都有温经散寒。通络止痛的效果。

‘肆’ 艾灸穴位图的八大穴位

身柱穴属督脉,在项后第三胸椎与第四胸椎之间。
身柱有理肺气,补虚损,解疗毒,宁神志的功效。
灸身柱能温补元阳,调和气血,促进青少年的生长发育,现代研究认为,灸身柱可以调节人的神经系统,可以防止神经衰弱,失眠症,头痛的发作,可以防止疲劳,促进肌体体力的恢复。灸身柱对小儿的胃肠道疾病,如消化不良,吐乳,泄泻,食欲不振等有防治作用。此外,对精神萎靡、夜哭,呼吸系统的哮喘、气管炎、百日咳、感冒、肺炎等都有防治作用。《养生一言草》 载:小儿每月灸身柱、天枢,可保无病。 大椎穴属督脉,在第7颈椎与第1胸椎之间,
大椎穴又名百劳穴,是督脉、手足三阳经、阳维脉之会,有“诸阳之会”和“阳脉之海”之称。此穴有解表、疏风、散寒,温阳、通阳、清心、宁神、健脑、消除疲劳、增强体质、强壮全身的作用,现代研究发现艾灸大椎穴,可增加淋巴细胞的数量,提高淋巴细胞的转化率和E一玫瑰花环形成率,具有提高机体细胞免疫的功能。艾灸此穴,可用于老年人项背畏寒,用脑过度引起的疲劳、头胀、头晕,伏案或低头过度引 起的项强不适、颈椎病,血管紧张性头痛等。
大椎穴还有明显的退热作用,艾灸大椎穴,能防治感冒、气管炎、肺炎等上呼吸道感染,还可用于肺气肿、哮喘的防治。 中脘穴属任脉,位于腹部正中线,脐上4寸。
中脘穴有调胃补气、化湿和中、降逆止呕的作用。《甲乙经》载:“胃胀者腹满胃脘痛,鼻闻焦臭妨于食,大便难,中脘主之,亦取章门。”又载:“伤忧思气积,中脘主之。”《玉龙歌》说:“黄疽四肢无力,中脘、足三里。”
实验观察发现,艾灸小白鼠“中脘”穴,能增加单核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艾灸中脘穴后能使胃的蠕动增强,幽门立即开放,胃下缘轻度提高,空肠黏膜皱襞增深、肠动力增强。艾灸中院有利于提高脾胃功能,促进消化吸收和增强人的抵抗力,对于胃脘胀痛、呕吐、呢逆、吞酸、食欲不振等有较好疗效 。 关元属任脉,位于腹部正中线,脐下3寸 。
该穴为小肠之“募穴”,足三阴经、任脉之会,一身元气之所在。别名“丹田”。《难经·六十六难》集注中杨玄操说:“丹田者,人之根本也,精神之所藏,五气之根元,太子之府也。”中医学认为,关元其部位为真阳所居、化生精气之处。艾灸关元能使清阳上升,浊阴下降,元阳温暖,血液充盈,能培肾固本,补气回阳,通调冲任、理气活血。艾灸关元,能治积冷,男子疝气,梦遗淋浊,女子瘕聚,经产带下,诸虚百损。
现代研究发现:艾灸关元可使血液动力学改变,对心肌具有正变力性作用,从而使得每博指数 (SI)和左心室搏做功指数(LVSWI)稳定增加。艾灸关元还可改变动脉血氧运输量,有增加利用氧的作用,能增加机体代偿能力,防止缺氧加重和延缓休克的发展。艾灸关元可防治遗尿、尿频,隆闭、少腹胀痛,脱肛、疝气、遗精,白浊、阳痿、早泄,月经不调、经闭、痛经、崩漏、恶露不尽、不孕,中风脱证、虚劳赢瘦等。 气海属任脉,位于腹部正中线,脐下1.5寸。
灸气海有延年益寿、养生保健的作用。据们《旧唐书》卷一百六十五载,柳公度年八十余,步履轻便,当有人问其养生之术时,他说:“吾初无术,但未尝以元气作喜怒,气海常温耳。”灸气海能生发和培补元气,滋荣百脉,益肾固精,保健强身,解除疲劳等。据《窦材灸法》 记载:“上消病,日饮水三至五升,及心肺壅热,又吃冷物,伤肺肾之气……春灸气海,秋灸关元三百壮,口生津液。认为灸气海能预防xxx。日本代田文志(现代日本针灸学家)认为用艾灸气海可预防阑尾炎,他说:为顿挫阑尾炎而灸 20~3O 壮。
现代研究认为:艾灸气海穴可防治下腹部疼痛、大便不通、泄痢不止,遗尿、遗精、阳痿、滑精,闭经、崩漏、带下、子宫脱垂,中风脱证、脘腹胀痛、气喘、疝气,失眠、神经衰弱、肠炎等 。 神阙(肚脐)属任脉经.又名脐中 。
艾灸神阙穴,有温补元气,健运脾胃,固脱复苏之功效。现代研究发现,艾灸实验性关节炎大白鼠的神阙穴,其炎症区坏死程度及细胞浸润明显减轻,隔盐灸正常小白鼠的神阙穴,其杀伤细胞活性,在24小时内迅速升高,72小时至120小时复原,若间日连续灸,则活性升高可维持更长的时间 。
灸神阙还能治泄泻、便血及病后大便不通。据《窦材灸法》载:“肠癖下血,久不止,此饮食冷物,损大肠气也,灸神阙穴三百壮;虚劳人及病后大艾灸神阙穴,对泄泻、绕脐腹痛、脱肛、中风脱证、角弓反张、产后尿潴留、慢性腹泻、皮肤瘙痒、荨麻疹有效好的防治作用 。 足三里属足阳明胃经.位于小腿的前外侧,在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 。
足三里是胃经的主要穴位.具有调理脾胃.健运脾阳,温中散寒,补中益气,调和气血.宣通气机,导气下行,补虚强身的作用。《甲乙经》载:“五脏六腑之胀,皆取三里,三里者,胀之要穴。”《外台科要》载:凡人年三十以上,若不灸三里,令人气上眼暗,所以三里下气也。《医说》羹:若要安.三里莫要干。《针灸大成》载:中风预防灸,若有中风先兆时“便宜急企三里绝骨四处,各三壮 ”,“春交夏时,夏交秋时.俱宜灸.常令二足(足二里)有灸疮为妙。
《江间式心身锻炼法》载:“无病长寿法.每月必有十日灸足三里穴,寿至二百余岁。”现代研究认为艾灸足三里穴.能调节高血压病初期患者的中枢神经系统.具有降血压的作用.能使纤维蛋白降解产物下降,可以改善血液出黏滞度.并有扩张血管,降低血液凝聚的作用,可以预防脑血管意外的发生。艾灸足三里,还能增强消化吸收能力 ,改善铜、锌代谢.减少动脉硬化和冠心病的发生。

艾灸足三里,对消化系统的胃肠功能低下、食欲不振,消化吸收不良、急慢性胃炎、口腔及胃溃疡、胃下垂、腹泻、便秘,对心脑血管系统的高血压、低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心绞痛、脑血管意外,对呼吸系统的感冒、肺结核,对泌尿生殖系统的尿频遗尿、小便不通、遗精,阳痿、早泄等也均有防治作用。艾灸足三里还能增强体力,解除疲劳,调节神经,有较强的延缓衰老的作用,是养生保健的重要方法 三阴交属足太阴脾经,位于小腿内侧,内踝高点上3寸胫骨内后缘 。

三阴交是足三阴经(脾经、肾经、肝经)的交会穴,对肝、脾、肾三脏的疾病有防治作用,具有健脾和胃化湿,疏肝益肾,调经血,主生殖的功能。中医学文献记载,三阴交能主脾胃虚弱,心腹胀满,不思饮食,痹痛身重,四肢不举,腹胀肠鸣,溏泄,小便不利,疝气,梦遗失精,脐下痛不可忍,漏血不止,月水不止等。《甲乙经》载:足下热胫痛,不能久立,湿痹不能行,三阴交主之 。《外台秘要》集验:灸丈夫梦泄法,灸足内踝上名三阴交二七壮。

《千金要方》载:内踝上3寸绝骨宛宛中灸五十壮。主咳逆,虚劳寒损、忧恚,筋骨挛痛…疵气、痔血……凡二十二种病,皆当灸之也。《眼科锦囊》载:上睑低垂轻证者,灸三阴交。

现代医学认为灸三阴交可以防治夜尿增多,小便不利,膀胱炎,急、慢性肾炎,睾丸炎,阳痿,遗精,遗尿,月经不调,经闭崩漏,产后血晕。艾灸三阴交对神经系统的失眠、神经衰弱、心悸,心脑血管方面的冠心病、高血压,消化系统的脾胃虚弱、肠鸣腹胀、泄泻、消化不良、腹痛、便血、便秘 等都有防治作用。

延年益寿保健灸

穴位:

足三里(位于小腿前外膝眼下3寸,胫骨前嵴外侧一横指处)、气海(位于腹正中线脐下1.5寸处)、关元(位于腹正中线脐下3寸处)

艾灸足三里,对消化系统的胃肠功能低下、食欲不振,消化吸收不良、急慢性胃炎、口腔及胃溃疡、胃下垂、腹泻、便秘,对心脑血管系统的高血压、低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心绞痛、脑血管意外,对呼吸系统的感冒、肺结核,对泌尿生殖系统的尿频遗尿、小便不通、遗精,阳痿、早泄等也均有防治作用。艾灸足三里还能增强体力,解除疲劳,调节神经,有较强的延缓衰老的作用,是养生保健的重要方法 三阴交属足太阴脾经,位于小腿内侧,内踝高点上3寸胫骨内后缘 。
三阴交是足三阴经(脾经、肾经、肝经)的交会穴,对肝、脾、肾三脏的疾病有防治作用,具有健脾和胃化湿,疏肝益肾,调经血,主生殖的功能。中医学文献记载,三阴交能主脾胃虚弱,心腹胀满,不思饮食,痹痛身重,四肢不举,腹胀肠鸣,溏泄,小便不利,疝气,梦遗失精,脐下痛不可忍,漏血不止,月水不止等。《甲乙经》载:足下热胫痛,不能久立,湿痹不能行,三阴交主之 。《外台秘要》集验:灸丈夫梦泄法,灸足内踝上名三阴交二七壮。
《千金要方》载:内踝上3寸绝骨宛宛中灸五十壮。主咳逆,虚劳寒损、忧恚,筋骨挛痛…疵气、痔血……凡二十二种病,皆当灸之也。《眼科锦囊》载:上睑低垂轻证者,灸三阴交。
现代医学认为灸三阴交可以防治夜尿增多,小便不利,膀胱炎,急、慢性肾炎,睾丸炎,阳痿,遗精,遗尿,月经不调,经闭崩漏,产后血晕。艾灸三阴交对神经系统的失眠、神经衰弱、心悸,心脑血管方面的冠心病、高血压,消化系统的脾胃虚弱、肠鸣腹胀、泄泻、消化不良、腹痛、便血、便秘 等都有防治作用。
延年益寿保健灸
穴位:
足三里(位于小腿前外膝眼下3寸,胫骨前嵴外侧一横指处)、气海(位于腹正中线脐下1.5寸处)、关元(位于腹正中线脐下3寸处)

‘伍’ 艾灸有什么好处和坏处

艾灸有以下好处:
1、祛湿散寒
艾灸可以通过对经脉进行温热刺激,达到祛湿散寒的作用。
2、防病保健
艾灸可温阳补虚,艾灸可使精血充足,从而提升人体的免疫力,达到防病保健的作用。
3、行气活血
艾灸具有调理气血的作用,不但可以梳理气机,还可以提升中气,从而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
4、调节阴阳
通过艾灸疗法,可以达到调节阴阳、补益身体的作用,最终使阴阳达到平衡,身体恢复健康。
5、通经活络
艾灸可通十二经,三阴,可以温热机体穴位及其经脉,从而活络血气,治疗由寒凝血滞、经络不通等引起的各种疾病。
艾灸有以下坏处:
1、若操作不当或艾条质量不佳,可能会引起皮肤过敏、水泡等情况。
2、艾灸时吸入大量烟,可能会出现口舌干燥、上火、恶心、呕吐等症状。

‘陆’ 中医的常用诊治医术艾灸,到底有着怎样的功效呢

艾灸是一种传统的治疗中医疾病和医疗保健方式。 蜡本身具有非常好的冷和除湿。平等效果。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实际情况,适当的针灸可以发挥良好的疗效和作用,包括出汗和排毒,提高睡眠质量,改变身体微循环,增强免疫力等。

中医认为,天然气是生命的源泉。血是人的基本物质,只有血液和血液,并保持正常活动。通过艾灸,它可以达到齐和暴力效果,梳理气机,以帮助改善气体,让血液转移,达到艾灸健康效果。保持阴阳平衡可以保持健康,阴阳失衡会诱发各种疾病。艾灸调整阴阳的阴阳,让阴阳恢复失去平衡。

通过艾灸来增强白细胞吞噬能力,加强各种抗体,提高免疫效应,增强免疫功能,并预防条件侵入。此外,艾灸还可以改善各种系统功能以防止疾病侵袭。此外,它可以通过艾灸调节健康状态,减少疲劳。艾灸有回报和救援,可有助于治疗多种疾病,特别是对于围源点和艾灸来说。当杨弱弱时,光线落下,沉重的人有一个虚拟,我可以使用ai ye,叶子是纯正的,艾灸可以从阳中受益。

当艾灸应该注意思想的焦点时,不要分散注意力的注意力,以便在移动时不伤害肉体。当艾灸需要暴露一部分身体的一部分时,在冬天保持温暖。如果艾灸在艾灸有更多的穴位,如果它被分散,第一背部,胸部,第一四肢。注意艾灸时间,失眠只要睡觉,艾灸,在饭前禁食,饭后不能灸。当第一个艾灸时,你必须掌握刺激量和少量的小剂量。

‘柒’ 自己在家怎么做艾灸,正确的方法是怎样的

自己在家是可以用燃烧的艾条做艾灸的,施灸时将艾条的一端点燃,对准应灸的腧穴部位或患处,约距皮肤2-3厘米左右,进行熏烤。熏烤使患者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为宜,一般每处灸5-7分钟,至皮肤红晕为度。

不过这种方式不适合新手,不然很容易烧伤,所以大唐艾神艾灸床建议大家先用艾灸盒去艾灸,可以绑在身体的任何一个部位,比较安全,也比较有效果。

(7)中医艾灸图片大全扩展阅读:

隔盐灸

隔盐灸,也是临床上常用的隔物灸之一。最早载于《肘后备急方》,主张用食盐填平脐窝,上置大艾炷施灸,用以治疗霍乱等急症。后世的医籍《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及元·危亦林的《世医得效方》等都有介绍。如《本草纲目》卷十一“霍乱转筋,欲死气绝,腹有暖气者,以盐填

脐中,灸盐上七壮,即苏”“小儿不尿,安盐于脐中,以艾灸之”。现代,在施灸的方法上有一定改进,如在盐的上方或下方增加隔物;治疗的范围也有相应的扩大,已用于多种腹部疾病及其他病证的治疗。

【操作方法】 令患者仰卧,暴露脐部。取纯净干燥之细白盐适量,可炒至温热,纳入脐中,使与脐平。如患者脐部凹陷不明显者。可预先有脐周围一湿面圈,再填入食盐。如须再隔其他药物施灸。一般宜先填入其他药物(药膏或药末),再放盐。然后上置艾炷施灸,至患者稍感烫热,即更换艾炷。为避免食盐受火爆裂烫伤,可预先在盐上放了一薄姜片再施灸。一般灸3~9壮,但对急性病证则可多灸,不拘壮数。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艾灸

‘捌’ 艾灸的基本常识

大家基本上都知道针灸,但是很少人知道灸。其实针是针法,灸是灸法。和在一起才叫针灸。艾灸费时费力往往医生不愿意为了你一个病人浪费那么多时间,有的学院派学生根本对灸法不感冒,忙着研究小白鼠呢。但是灸法的效果是不容置疑的。古人云:保命之法,灼艾第一,丹药第二,附子第三,医之治病用灸,如做饭需薪.―宋.窦材
(这里的丹药我理解是内丹精气神,附子是中药),还有说一灸二针三用药。都说明灸法非常之重要。因为针法对穴位和手法非常讲究,我在这里与有缘的朋友一起聊聊灸法。我也是学生就算是读书和实践的心得体会吧。

要了解灸法,就要知道一个植物--艾叶:菊科多年生灌木状草本植物艾的叶片,春夏之末花开时采摘,晒干或阴干后使用。我国民间自古就有“端午采艾,悬门户上,以禳毒气”的习俗。
灸法就是以艾叶作为原料,做成艾绒,用不同的燃烧方法作用于穴位,通过穴位的传导达到治病于防病保健的方法。灸解字就是,久与火,不言而喻。

为什么要找艾叶呢?神农氏,就是炎帝在选的过程中有的草也是可以用的,但是没有艾叶的性味中正,土话就是稳定性好。艾性辛、温,味苦,入肝、脾、肾经,有温经止血、散寒止痛、祛风止痒之功。这个日本人都做个实验,外国人倒是很喜欢我们的传统东西。反而我们自己不识,这是很奇怪的一件事,难道人家科技太落后。有说:“居家常备艾,老少无疾患”,说明艾对维护身体健康大有裨益。

为什么要学习?看过我写的文章都知道,我一直强调“求”于“养”.求是求己,不是肉身的己,求你真心。就是《心经》说的观自在菩萨的“自”。养是内敛、收藏,藏是为了用。不要意念飞舞,看电视上网无度,那不是养病。那也是在造病。不管是艾灸也好,拔罐、刮痧也好,经络按摩,药物也罢。仅仅是为了辅助五脏六腑正常工作,经络通畅,气血运行畅快。根本就没有什么灵丹妙药一吃就灵。一切都要去养去求。要有的话明朝的练丹的皇帝为什么那么早亡呢。好比拔河:你在与病魔拔河,医生喊加油。医生叫破了喉咙,你说医生你来帮我拔吧,你省点心吧,靠谁也不行。佛吃饱了,不等于你吃饱,佛也不会替你吃。佛不是不渡我们,是我们自己不吃。艾灸就是养身体的辅助方法。

说方法:

形式很多,有直接灸法(疤痕灸、非疤痕灸)间接灸法(隔姜灸、隔盐灸、隔蒜灸)艾卷灸法。

我就说我们经常用到的,艾卷灸法,艾卷市面上有清艾条与药艾条。清艾条就是纯的艾绒做的,药艾条的里面放中药的。这个就要对症什么的,相对难点。我们就用清艾条。有时会遇到什么一壮,壮就是用艾绒做成金字塔状的物体,有的麦粒大,有的莲子大。这就是所谓的壮。壮与艾条只是形式不同。

灸的宗旨是:以皮热里热,热到气足为好。刚开始也不必强求,慢慢体会。功夫是要练的。一般病每日灸一次,灸后要慎起居,节房事。灸后喝杯温水,当心冷暖。灸法偏重在补,无病防身,有病提高免疫力,在能助你一臂之力。

‘玖’ 艾灸真的有用吗,说说我的亲身经历

艾灸真的有用。艾灸是中医针灸疗法中的灸法。都是以用艾叶制成的艾炷、艾条为主,熏烤人体的重要穴位以达到保健治病的一种自然的疗法。用中医的话来说,它具有温阳补虚、温通经络、等作用。具体功效如下:

1、艾灸通过回阳固脱,温补阳气,来调理脾肾两虚引起的脾气不足,可解郁散肝气达到身体平衡,可改善内分泌失调,让子宫卵巢神经活跃达到有效的改善。

2、灸,散寒祛湿提升阳气,改善血块排不出,子宫痰湿太重造成月经不畅,艾有通经络调气血,祛湿活血之效。

3、艾灸可以增加身体免疫力,让子宫环境变好,免受细菌危害,加快子宫的分泌物代谢,不残留,为人体补充元气,帮助人体自身来修复及代谢。

4、艾灸可以有效缓解情绪,放松神经通过艾灸温热子宫,激活子宫收缩,内膜才会有节律性脱落,肌瘤大部分是由于子宫内月经排不干净导致长期堆积,长期艾灸可有效改善子宫内的垃圾恶露清除。

5、艾灸能够增加肠胃的蠕动功能,能有效改善便秘,排除肠道内的浊气,有的人做艾灸时,肚子咕咕响就是艾灸促进肠胃蠕动的表现,做完艾灸要大量喝水,有利经络排毒及肠道排便。胃寒湿重就会胃胀胃酸胃溃疡,艾灸有消炎杀菌,驱寒,修复胃部不适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