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公路二级双向四车道不需要加宽
需不需要加宽与公路等级没关系,与多少车道没关系,与是不是弯道有关系。
‘贰’ 有谁知道国家二级公路标准规定行车道宽是多少平曲线半径又是多少
在线形设计时,各级公路(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除外)的视距应不小于两倍停车视距;并应根据需要,结合地形设置保证超车视距的路段。
平曲线半径 当汽车在平曲线上行驶时,所产生的横向力应不超过轮胎与路面摩阻力所允许的界限,并使驾驶员无不顺适感觉。平曲线半径、行车速度、路面超高和横向摩阻系数[kg2]的关系式为[147-01],[kg2]其中(+) 直接关系到汽车在平曲线上行驶时的安全和顺适感。
极限最小半径 是公路受到地形或地物等限制所允许采用的最小半径。其计算的条件是:为0.10(=120公里/小时)~0.15(=40公里/小时),这时驾驶员仍感顺适;是路面超高允许最大值,一般用6%,个别用8%,特殊情况下用10%。
一般最小半径 为使公路平面线型在整体组合上不致不协调,驾驶员感到较为顺适的常用的最小半径。这时,为0.05~0.06;为6%~8%,不用10%。
不设超高的最小半径 公路的平曲线保持直线上的路拱(即不设超高),驾驶员不感到有弯道的最小半径,这时,为0.035;为-2%或-1.5%。
回头曲线 当公路需要展线以争取高程,而又受地形限制不能继续前进而须折返展线时,在折返处设转角一般大于180°的平曲线,称为回头曲线。回头曲线因受地形限制,常采用极限甚至小于极限的最小半径。
超高 汽车在平曲线上行驶时产生离心力,设置超高,可抵消其部分离心力,使汽车不致向外倾覆。超高值过大不利于驾驶操作和行车安全,也不利于公路养护、施工;过小则不利于排水。专供汽车行驶的高速公路,一级公路的超高横坡度不超过10%,其他各级公路不超过8%。在积雪寒冷地区,最大超高横坡度不超过6%。
平曲线加宽 汽车在平曲线上行驶时,后轮的轨迹在前轮的内侧,其车轮所占有宽度比在直线上的要宽,因此车道内侧应予加宽。加宽值视车型和平曲线半径 ()而定,[kg2]一般可按/2计算。式中为汽车前后轴距;如为半挂车时,可分别按牵引车和挂车的前后轴距[kg2],计算。越大,加宽值越小,大到一定值时,加宽值则小到无实际意义。当大于250米时,即可不加宽。
缓和曲线 汽车从直线驶入曲线时,其间应设一个缓和段,以便汽车的回转半径从直线的无穷大渐变为这一曲线的半径,同时曲线的超高和加宽也可在这段内逐渐实现。一般设置超高的平曲线都须设缓和曲线。
当汽车按一定的角加速度行驶时,这个缓和曲线是回旋曲线,其关系式为·=,[kg2]式中为从曲线起点沿曲线长度为时的曲线半径,为常数。
缓和曲线应有一定的长度,这样离心加速度的变化率不致太大,超高和加宽变化也不致过急。一般采用3秒内汽车的行程作为缓和曲线的长度。在等级较低的公路上,可用切线代替缓和曲线。
纵坡 汽车在上坡时,因重力影响导致车速降低。因各种汽车的输出功率不同,其车速降低的程度各异。在设计上不可能要求各种车辆在坡道上都保持设计车速行驶,因此,在不同设计速度下的最大纵坡度是按轿车大致能保持平均行驶车速,普通载货汽车能保持1/2设计速度行驶来制定的。
在交通量大的公路坡道上,由于载货汽车降速,将阻滞较高速车辆的正常行驶。此时,沿上坡方向增设一个专为降速上坡的车辆行驶的车道,称为爬坡车道。
在有平曲线的坡道上,有横向坡度(超高)和纵向坡度,这两坡度平方和的平方根,称为合成坡度。合成坡度大于纵向坡度,因此,对于平曲线还规定了最大合成坡度值。
竖曲线 在纵坡变更点处,为缓冲汽车行车的冲击和保证视距,必须设置竖曲线。竖曲线按抛物线设置,但用曲率半径表示。对于凸形竖曲线,需要考虑缓冲冲击和视距两个因素,其中在竖曲线上任一点保证视距是控制的。长凹形竖曲线,需要考虑缓冲冲击、夜间前灯视距和跨路桥下视距,其中缓冲冲击是控制的。根据设计行车速度、视距和不产生不舒适感的冲击变化率,可以导出公式计算竖曲线的极限最小半径值,为了行车安全舒适,一般采用这个值的1.5~2倍作为最小半径值。竖曲线以设计速度在3秒内的行程作为最小长度,以免过短产生纵坡急变的现象。
路基横断面 行车道和路肩是公路路基横断面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当非机动车行驶较多时,则需加宽行车道或另设辅道;对高速公路或一级公路,横断面中尚包括由中央分隔带和路缘带组成的中间带、紧急停车带、加速车道、减速车道、爬坡道等。
车辆荷载标准 设计公路桥涵或其他受车辆影响的构造物所用的车辆荷载,分为计算荷载和验算荷载两种。计算荷载以汽车车队表示,验算荷载以履带车、平板挂车表示。
计算荷载 计算荷载的汽车车队分为汽车- 10级、汽车-15级、汽车-20级和汽车-超 20级四个等级。车辆按总重分级,如主车总重为10吨的车辆(包重车为15吨),以汽车-10级表示;主车总重为 15吨的车辆(包括重车为20吨),以汽车- 15级表示,余之类推。中国《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对各级汽车车队和纵向排列作了具体的规定。
验算荷载 为检验特重车辆通过桥涵的安全性,规定了验算荷载。验算荷载可分为:50吨履带车(简称履带-50),80吨、100吨和120吨平板挂车(简称挂车-80、挂车-100和挂车-120)等四种,中国《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对各级验算车的纵向排列和横向布置也作出了具体的规定。
此外,公路设计标准规定中还对公路路基的高度、压实度、边坡坡度、排水设施的要求,公路路面的等级和路拱坡度,桥梁涵洞的跨径、桥面净宽、桥下净空、设计洪水频率,隧道的建筑限界、洞口和排水等作了规定。
‘叁’ 城市道路圆曲线半径小于250m的双向4车道应如何加宽
可以按公路的加宽标准进行,先确定该路线的行速度,套用相应的公路等级的加宽数据。
‘肆’ 双向四车道加宽到双向八车道,渐变率是多少
双向四车道加宽到双向八车道,渐变率是200。
国标有。
‘伍’ 道路加宽,只有平曲线内侧加宽吗外侧不加宽吗为什么还要内侧比外侧加宽宽度要大的说法
不是只有平曲线内侧加宽,也有外侧加宽的情况。
双车道公路当采用强制性措施实行分向行驶的路段,其平曲线半径较小时,内侧车道的加宽值应大于外侧车道的加宽值,设计的应通过的计算定其差值。
一般情况,平曲线上的路面加宽应设置在平曲线内侧。各级公路的路面加宽后,路基也应相应的加宽。
平曲线的组合类型
1、基本型按直
线-回旋线-圆曲线-回旋线-直线的顺序组合。
适用场合:交点间距不受限。基本型中的回旋线参数、圆曲线最小长度都应符合有关规定。两回旋线参数可以相等,也可以根据地形条件设计成不相等的非对称型曲线。
2、凸型
在两个同向回旋线间不插入圆曲线而径相衔接的组合。
凸型的回旋线的参数及其连接点的曲率半径,应分别符合容许最小回旋线参数和圆曲线一般最小半径的规定。凸型曲线尽管在各衔接处的曲率是连续的,但因中间圆曲线的长度为0,对驾驶操纵亦造成一些不利因素。所以只有在路线严格受地形、地物限制处方可采用凸形。
‘陆’ 公路施工中路面加宽如何计算
公路施工中路面加宽按照施工图设计的路面加宽设计一览表计算:
1/2渐变段*加宽值+全加宽段*加宽值=加宽路面面积
加宽要求:
1.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的圆曲线半径小于或等于250m时,应在圆曲线内侧设置加宽。
2.平曲线加宽类别应根据该公路的交通组成确定。二级公路以及设计速度为40km/h的三级公路有集装箱半挂车通行时,应采用第3类加宽值,不经常通行集装箱半挂车时,可采用第2类加宽值。
3.四级公路和设计速度为30km/h的三级公路可采用第1类加宽值。
4.平曲线上的路面加宽应设置在平曲线内侧。
5.各级公路的路面加宽后,路基也应相应的加宽。’
6.双车道公路当采用强制性措施实行分向行驶的路段,其平曲线半径较小时,内侧车道的加宽值应大于外侧车道的加宽值,设计的应通过的计算定其差值。
‘柒’ 市政道路怎么设置加宽,只加宽机动车道吗 超高怎么设置,参照公路规范或者是有市政规范给出了取值方法
城市道路规范有明文规定的
‘捌’ 规范中双向两车道是总共两车道还是四车道,双向单车道呢
双向单车道为允许汽车双向通行的单车道,车道宽度为3.5m。
按照《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06,四级公路宜采用双车道(双向两车道),交通量小且工程艰巨的路段可采用单车道。
规范6.2.1条车道宽度中注释:设计速度为20Km/h且为单车道时,车道宽度应为车道宽度;
规范6.1.2条中规定四级公路单车道路基宽度为4.5m;
规范 6.2.5条错车道中,四级公路路基宽度采用4.5m时,应在不大于300m的距离内选择有利地点设置错车道,并使驾驶者能够看到相邻两错车道之间的车辆,设置错车道路段的路基宽度应不小于5.5m,有效长度应不小于20m。
(8)双向2车道图片曲线加宽多少怎么设置扩展阅读:
双向四车道公路,设计速度80公里/小时,路基宽度为24.5至26米。国道、省道、一级公路每车道宽度为3.75米,必要时必须设立3.5米以上超宽非机动车车道、人行道。
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每车道宽度为3.75米,中间必须设立绿化带,路肩(高速公路紧急停车带)为1.5-2.5米,高速公路收费站每车道宽度为2.5米,必要时必须设立3.5米以上的超宽收费车道,宽度保持通畅公路。
按国家颁布的相关标准,同时也和全世界通用标准相差无几,城市道路每车道宽度为3.75米,交叉路口分流车道每车道为2.3-2.5米,干线公路(包括高速公路)每车道宽为3.75米,路肩(高速公路紧急停车带)为1.5-2.5米。
双向车道可分:双向单车道,双向四车道,双向六车道,双向十车道等
双向四车道:共有四条车道
比如往南有两条车道,相向往北也有两条,就是双向四车道。
车道【lane】指的是在车行道上供单一纵列车辆行驶的部分。
‘玖’ 曲线怎么设置
在菜单栏中选择【文件】|【打开】命令,打开一张图片。
在菜单栏中单击【图像】按钮,在弹出的下拉菜单中选择【调整】命令,再在弹出的子菜单中选择【曲线】命令
在弹出的【曲线】对话框中单击曲线添加一个控制点,分别将【输出】和【输入】设置为191、105.
设置完成后,单击【确定】按钮即可,完成后的效果如下图所示。
完成后可以单击菜单栏【文件】按钮下拉菜单中的【存储为】就可以存储修改后的图片了。
‘拾’ 市政道路工程中,双向四车道圆曲线段如何设置加宽仅内侧加宽还是四个车道均需加宽急!
参见《城市道路路线设计规范》6.5.1条,表名是“圆曲线每条车道的加宽值“和公路路线设计规范”双车道路面加宽值”的概念是不同的。况且公路规范也说明了,"双车道公路采用强制性措施分向行驶时...内外侧车道加宽值应通过计算确定“,这已经隐含了每条车道均需加宽。
故,应每个车道均需加宽。
追加答一下。
城市道路“双向四车道”及以上太常见(从车道数看类似一级公路),但又受限于规划、定位等,不一定满足圆曲线半径大于250m(这就和一级公路不同,一级公路一般不会选取圆曲线半径小于250m),所以,很多人会有题主的困惑。而加宽只与半径和车型有关,怎么可能出现四车道的路只加宽两条车道的情况?规范所谓加宽设置在圆曲线内侧,主要是考虑行车轨迹中的“内轮差”,但出于对用地等条件限制的考虑,“城市规范”明确指出:次干路、支路可在圆曲线的两侧加宽。
PS,安利一点个人感受。
公路,哪怕是四级公路,它也是以速度为取向的,要求不间断的运行(不随时停车)。而城市道路,除了快速路以外,都是以服务性为取向的,哪怕是主干路,一路的红绿灯,你也快不起来。从城市道路路线设计规范也看得出来,城市道路的平面要求,相比于公路是放得比较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