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怎样制作泥塑(最好有图片)
泥塑的制作方法 1、泥塑用泥的准备。 第一步,将泥土放置于木盆或其他容器中,加水和成泥浆,用丝网将泥土中的沙石和杂物去掉,然后把泥浆置于太阳下,将多余水份蒸发掉,使塑泥的软硬程度适中。第二步,将塑泥切成块状,用塑料布包好备用。 2、制作泥塑用的塑刀。取长度和宽度不同的竹签若干,将竹签的一头削尖,并打磨光滑,用这种方法制作大、中、小号塑刀数把。 3、制作泥塑的骨架。根据泥塑的造型,制作木制或铁制的骨架,骨架可增加泥塑的坚固程度和造型的复杂程度。 4、开始实质性的泥塑制作 http://www.sg.com.cn/2004olympics/Article_Page.aspx?articleid=14159 http://ftp.haie.e.cn/Resource/Book/E/SZJY/TS007033/0013_ts007033.htm http://www.crafts.org.cn/SmallClass.asp?typeid=5&BigClassID=62&smallclassid=79
B. 有什么比较简单的泥塑作品的图片及制作步骤吗
这个步骤简单,只需将泥搓成条状、块状等,再按自己所想码成图案即可这个看上去复杂,不过坐上去也很简单,准备好将泥弄成条状、片状及小块粒。。按图码上即可
C. 泥塑图片
http://www.chinanisu.com/cpimg/201105111138460.jpg
D. 儿童泥塑制作方法
准备材料:陶土、铅笔、小刀
1、首先准备一小块陶土、一只铅笔、一把小刀,如下图所示:
E. 中班泥工活动七彩花园教案
活动目的:
1、认识瓢虫、知道七星瓢虫是益虫,要爱护七星瓢虫。
2、通过揉、搓、压等方法用橡皮泥做瓢虫、装饰瓢虫。
3、知道瓢虫的有不同颜色和斑点。
活动准备:
瓢虫图片、美劳用品、各种线条及图形的图片、橡皮泥
活动过程:
一、课题导入
师:“春天到了,天气暖洋洋的。今天的太阳好暖和,瓢虫家族也迎来了他们在春天的第一次聚会。请小朋友么看看都有谁来参加聚会了?”
1、出示各种瓢虫的图片,孩子们欣赏。
师:“他们长的一样吗?哪里不一样?有没有长的一样的瓢虫?相同的地方是哪里?”
2、孩子们来黑板上画瓢虫的相同点,看看谁最聪明。
3、游戏:找七星瓢虫宝宝
游戏规则:老师的眼睛蒙上, 选6个孩子,在头上都帖一张瓢虫的图片,所有小朋友一起围着老师转圈,大家一边转圈一边说:“一、二、三、四、五、六、七,七星瓢虫在哪里?七、六、五、四、三、二、一,七星瓢虫在这里。”待儿歌说完大家都要停下来,老师去摸,看看是不是七星瓢虫,如果不是大家再一次活动,直到找到为止。并教育孩子要爱护七星瓢虫。
师小结:瓢虫中为什么有一种叫七星瓢虫呢?因为它们背上的花纹都是七个,所以叫七星瓢虫。七星瓢虫是我们的好朋友,是吃害虫的,所以小朋友们要爱护它们。
二、孩子讨论,教师示范
1、师:“瓢虫妈妈看到孩子们在玩的时候表现都不错,决定给他们穿上漂亮的衣服去照相。瓢虫宝宝们来到了大自然里,这里真是美丽极了。这时摄影师说:“咔嚓、咔嚓”照好了!哇!照片洗出来了,好多的瓢虫宝宝啊!瞧啊!他们的衣服的颜色和图案都不一样。”
教师示范讲解
2、师:“今天我们用橡皮泥来做七星瓢虫拍照的可爱样子。首先我们要知道用什么方法做?”
3、师:“对了,用揉、压、搓、捏的方法,我们先做什么部位?”
4、师:“第一步,先拿出2块橡皮泥,捏软后分别揉出一个大圆球和一个小的压扁。请问,为什么吴老师要做一大一小2个圆?大圆做七星瓢虫的什么部位?小的呢?”
5、师:“瓢虫有多少只脚?在身体的什么位置?你觉得他的脚长在身体的什么位置上走路的时候比较方便?下面请小朋友们自己动手做一做可爱的七星瓢虫。最后可别忘了给瓢虫宝宝穿上漂亮的衣服哦!”
三、孩子动手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提示:1、小圆贴在大圆后面露出半边圆做七星瓢虫的头。
2、头、身体、脚和身上的花纹颜色不能一样。
3、用橡皮泥搓成不同的线条和图形装饰七星瓢虫的壳。
四、作品评价
相互欣赏,看看有没有喜欢的,为什么喜欢他做的七星瓢虫
F. 幼儿泥工技巧与技能提升
泥工就是以黏土(黄泥、白泥、橡皮泥、面团等)为主要原料,用手和一些简单的工具捏塑成各种物体、动物、人物形象等。在泥工活动中,学习泥工的技能主要是搓条、团圆、压扁、粘合等。
一、从生活实际出发,由简到繁,循序渐进
1、泥巴游戏,引发兴趣对孩子进行泥工教育的第一个措施是:让孩子尽情地玩泥巴,而不加任何的限制和示范。
2、实际出发,单个成形对孩子进行泥工教育的第二个措施是:从生活中最熟悉、最简单的物体入手,让孩子掌握单个形体的基本捏法,模仿不是创造,要促进孩子创造力发展就要少给他们提供模仿范例。
据作品内容,有选择的将泥工与绘画相结合。
经过每个主题单元的泥工练习后,孩子对物体的基本特征有了比较清楚地认识,这时候,就可以让他们以绘画的形式,将泥工作品的内容表现出来。通过这样的交替综合练习后,不但提高了绘画、泥工的技能,也大大锻炼了孩子的动手动脑的能力,这对发展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二、以点带面,以面带点
1、以点带面将一些新的内容和技法先交给孩子们,让他们采用内容归纳系列变化学习方法,探索出泥工制作变化的规律,再让他们去辅导其他伙伴练习。这样,以点带面,老师可以省去许多精力,而且他们在手把手的教与学中,建立了友情,培养了集体主义和互帮互学的精神。
2、以面带点由于环境、先天遗传等因素影响,每个幼儿的创造潜能都存在差异性。教师必须充分考虑这种差异性,从幼儿实际出发,使每个幼儿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层次的自我开发。
三、多讲评,多办展览
多参观孩子喜欢显示自己的成果,因为这些获得成果出自于自己的脑和手,是自己的创作。自己的创作最能体现自我的价值,从而使他们获得真正的满足感,教师应充分肯定幼儿的作品。因为成果展评是幼儿提高认识的过程,是培养他们审美能力的过程,当然更是他们体验创新乐趣的过程。
教师可采用幼儿自评、小组互评、全体讲评等形式,挑几件最有典型优点的作品来,让大家一起来讲评,一起来谈谈对这些作品的看法,并引导幼儿谈一谈自己在制作过程中的经验;尤其是对那些有新意的作品,教师更应该给予大力的鼓励和表彰,使幼儿的创新意识得到激发,创新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培养,从中体验到成功的欢乐,逐渐树立创新的信心,并能主动地进行创造性劳动,培养创新能力。
对于此篇解读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欢迎大家留言交流,文章定日更新,如对你有用别忘记关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