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云南特产零食有哪些
1、嘉华鲜花饼
开远小卷粉,是云南省开远市独有的小吃。是用大米浆现蒸成米粉,包以馅心,再经炸制而现做现吃的风味佳点。食客围坐摊旁,耳闻目睹观厨操作,蘸吃椒盐,鲜香滋嫩,其乐融融。
(1)传统零食人参米高清图片扩展阅读:
云南,简称云(滇),省会昆明,位于中国西南的边陲,北回归线横贯云南省南部,属低纬度内陆地区,东部与贵州,广西为邻,北部与四川相连,西北部紧依西藏,西部与缅甸接壤,南部和老挝、越南毗邻,云南有25个边境县分别与缅甸、老挝和越南交界,国境线长4060千米,是中国通往东南亚、南亚的窗口和门户。
云南是人类文明重要发祥地之一,生活在距今170万年前的元谋人,是发现的中国和亚洲最早人类。战国时期,这里是滇族部落的生息之地。云南即彩云之南、七彩云南,另一说法是因位于“云岭之南”而得名。
参考资料:网络-云南
2. 青海生产的人参果是怎样食用的
直接吃。生食的人参果一定要充分成熟,这样才会有淡雅的清香气,且果肉淡黄,爽口多汁,风味独特。
人参果的营养价值极高,既是低糖低脂,亦富维生素C,蛋白质含量也高,还含有十九种氨基酸以及钙,镁,硒等十几种人体必需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有抗癌,抗衰老,降血压,降血糖,消炎,补钙,美容的功能。人参果可食率达95%以上,具有低糖、高蛋白和富含多种维生素、氨基酸以及微量元素的特点。
(2)传统零食人参米高清图片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
1、注意少吃高糖的人参果,而选用低糖的。因为普通的人参果因含糖量低,口味不大好,所以一些人培育出了含糖量高的新品种人参果,其含糖可高达6%-9%。
2、人参果果肉比较硬,不适合小宝宝食用。
3、人参果+河蟹:一起吃会引起中毒,会对我们的身体健康产生一定的威胁。
4、人参果+田螺:这两种食物一起吃会对我们的肠胃产生不好的现象,会引起腹痛。
3. 适合老年人吃的健康零食都有哪些
有的坚果虽然是原味的,但却是高温烘烤的,坚果里的不饱和脂肪酸可经不起高温考验,高温容易使脂肪酸过度氧化,形成反式脂肪。所以坚果要吃得健康,尽量选择低温烘烤的原味坚果。当然,这些东西做起来比较耗时,如果感觉不方便可以买些野蜂蜜、土鸡蛋、等食物,前提是了解他们的饮食喜好,可以吃一些软的零食,像是豆干这种,而且味道没那么冲,有四种口味可以选择,主要是里面蛋白质丰富,健康营养吃自己喜爱的食物也是莫大的幸福。
由于营养丰富,味道鲜美,所以,深受人们的喜爱。但是,这些食物一旦食用过多,就会对身体造成很大的伤害。首先就是发胖问题,本来人在进入中年以后,由于新陈代谢的减慢就会容易引起发胖,另外,水炖花生米为食用最佳的烹调方法。它具有不温不火、易于入口及容易消化的特点,可说是老少皆宜。
4. 坐标淄博,山东没落不为人知的美食有什么
豆腐箱:豆腐箱是博山传统名吃。相传清干隆帝南巡时,曾“临幸”博山,招待用膳时,上有豆腐箱这道菜,干隆食后赞不绝口。
博山酥锅:酥锅是博山民间传统名吃。用料是鸡、鸭、鱼、肉、海带、白菜、藕等,可任意增减。其特点是鱼酥、肉烂,菜味香酥可口,肥而不腻,酸甜适度,老少咸宜。现在酥锅已发展到淄博各地的宾馆、饭店,成为冬季的时令佳肴。
油粉:油粉是博山名吃。其特点是酸滑、咸、香俱全,能增进食欲。
油粉是一种稀粥型的饮食,它的原料是制作粉皮、粉丝后的下脚料淀粉水(以绿豆制品为最好),和以米糊,加入粉条、豆腐条、豆芽等菜,烧煮而成,出锅时加葱、姜、香菜末等调味品即成。
卤汁羊肉:卤汁羊肉是周村地方名吃,迄今有近百年历史。
制作方法:将精瘦羊肉和生鸡切成块状,加入南酒(黄酒)、花椒、卤水、姜片、稍量酱油、食盐,用急火烧熟,冷冻后即成。远闻清香,近闻不膻,味美清口,咸淡适中,不仅是老少咸宜的肉食品,且营养丰富,同时也是风味独特的冬令上等酒肴。
菜煎饼:煎饼是淄博一方人的主食,有着悠久的历史。菜煎饼是煎饼的又一吃法,主要工序是拌馅和烧烙。特点:内软外脆,菜香扑鼻,是一种饭菜合一的经济饭食。
周村薄酥烧饼:周村烧饼历史悠久,以薄、香、酥、脆着称。大约在明朝中叶,周村贾商会集,各种小吃应时而生,一种上贴烘烤胡饼的“胡饼炉”传入周村,饮食店户的师傅采纳焦饼薄香脆的特点,用上贴烘烤胡饼的方法,创造出脍炙人口的大酥烧饼。它形圆而薄,正面贴满芝麻仁,背面布满酥孔,被人喻之为白杨树干叶,若失手落地,则会皆成碎饼。烧饼有咸、甜两味,可久藏而不变质。生产厂家为淄博市周村区食品厂。购买指南及价格:市内各大商场均有销售,周村食品厂生产的“周村”牌商标为正宗产品
马踏湖白莲藕:白莲藕是马踏湖中特产之冠。全湖有藕田近 4000 亩,白莲藕是春暖后植秧,六七月作藕,这时的藕当地人俗称 " 新藕 " ,它洁白如玉,鲜嫩甜脆。采片荷叶把藕包好,轻捶击碎,拌些白糖,吃起来爽心甜脆。冬季藕完全成熟,这时藕内含淀粉、蛋白高,还有糖、脂肪以及维生素等多种成分,是上等蔬菜。因所开的莲花是白色,故称 " 白莲藕 " 。 1972 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时,就曾食用过湖中的白莲藕。
马踏湖金丝鸭蛋:自古以来,马踏胡上鹅鸭成群。金丝鸭蛋已负盛名。鹅鸭平素以湖中的蛤蜊为食,所产鸭蛋品质好,色香味独具特色。腌制蒸熟后,可见蛋青蛋黄相交处,有蛋黄油圈隔,似缕缕金丝绞缠,其味佳美,蛋油香而不腻,肉质砂不噎喉,金丝鸭蛋由此而得名。过去曾是皇家贡品。
5. 温州特产零食干货有哪些
温州海美鲜虾皮、虾干、墨鱼干、鲜汇鳗鱼鲞、脱脂黄鱼鲞、鳗鲞、藤桥鸭舌、温州牛肉焙片为温州独有的特产干货美食。 温州海鲜干货在陡门头老的东门浦海鲜干货市场、鹿城区西山东路浙南农贸市场、南麂岛码头海货市场或者周边特色老店均可以买到温州特色美食。
藤桥鸭舌
鸭舌是温州传统特产,可作为宴席中的冷菜,亦可作为小吃零食。一般将新鲜鸭舌添加调料经过卤、蒸等工序精致而成。入口细嚼,略带韧性,满口留香。
因温州方言中“舌”与做生意折本的“折”谐音,故买卖人认为不吉利,所以温州人一般就在方言中把“鸭舌”叫做“鸭赚”,以讨口彩。
温州知名鸭舌口牌有:初旭鸭舌、修文鸭舌、腾桥鸭舌、爽康鸭舌、噼里啪啦鸭舌等着多知名品牌。
鳗鲞
新鲜的鳗鱼宰杀后从背部刨开,挂在遮阳通风处自然风干,吃的时候蒸熟就便可。蒸熟的鳗鲞切成片要夹着熟肥肉来吃,再蘸上一点酱油和米醋调和的蘸料。过年的时候在温州到处能看到背着鳗鲞叫卖的人。
高粱肉
三斤“鲜猪肉”= 一斤“高梁肉”(三斤鲜猪肉只能做出来一斤不到的高梁肉,没有参合其他杂质,十分的干香,民间古法密制而成,只有温州有哦!
产品介绍:相传创制于清代温州横进巷广进祥腊味店。用猪脯肉切成薄片,拌以白糖、味精、酱油、绍酒、精盐。经过摊晒、烘干而成。呈圆形,半透明,具有厚薄均匀、脆香可口、食而不厌的特点。
温州牛肉焙片
浙江特色小吃,1982年被评为浙江省最佳产品。
温州牛肉焙片,始于1936年,城区五马街福寿糖果店广东师傅所制。首次出售便门庭若市。供不应求。从此温州相继开起多家牛肉焙片作坊。温州市食品公司职工经过多次革新生产工艺和配料,制成了有温州特色的牛肉焙片,畅销国内外。
凤尾鱼干
温州历代相传,有“雁荡美酒茶山梅、江心寺后凤尾鱼”之说。每年三月,生活在浅海的凤尾鱼就溯江而上,群集到江心孤屿四周的江面上。近郊渔民们便驾着子鲚船,撒网捕鱼。最多是是在江心寺后面的江中。此鱼腹内多子,肉质细嫩,可煮吃,但民间多用油煎,吃起来又香又脆,鲜美可口。相传南宋状元王十朋(乐清人),曾在江心孤屿读书。因他勤奋好学,感动了东海龙王,特地送这种叫“子鲚”的鱼给他吃。
1、温州海鲜干货有那些?
常见的有:鱼干,干贝,鱼胶,鱿鱼干鱼翅等。价格也五花八门,高中低档次的都有。常吃的有鱼干,干贝,鱿鱼干等;比较名贵的就是鲍鱼,鱼胶,鱼翅之类。
1、鱼干是指将新鲜鱼类经充分晒干而成。脱脂鱼干是以优质鲜鱼为原料,经过高温蒸煮、烘干等程序精制而成,各项指标均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
2、干贝是一种食物,是扇贝的干制品。营养价值非常的高,具有滋阴补肾、和胃调中功能,能治疗头晕目眩、咽干口渴、虚痨咳血、脾胃虚弱等症状,常食有助于降血压、降胆固醇、补益健身。
3、鲨鱼翅在民间通常以"鱼翅"简称。作为中国传统的名贵食品之一,始见于《宋会要》,是山珍海味中的一种,鱼翅又称鲛鱼翅、鲛鲨翅、沙鱼翅、金丝菜等,具体指鲨鱼鳍中的细丝状软骨,由鲨鱼的胸、腹、尾等处的鳍翅干燥制成。
4、鱼胶即鱼鳔(辅助呼吸器官)的干制品,富胶质,故名鱼胶,也称鱼肚、花胶。鱼胶与燕窝、鱼翅齐名,是“八珍”之一,素有“海洋人参”之誉。
5、鱿鱼干是由新鲜的海鱼和枪乌贼干制而成的,尼嫩,营养丰富,被誉为海味理几千年前,中国古书中就记软朱旦与乌贼相似,但无骨尔,越人重之” 。
6. 中国古代人吃什么零食
1、蜜饯 宋时有“蜜煎局”,专门制作各种蜜煎糖煎。与今天的蜜饯差不多,都是用花啊果啊一类泡蜜或泡糖。宫中的多个雕花。
2、糖类 直接拿来做成吃食的也可以,可能会做出各种形状,给小孩子玩。或者加入芝麻、麝香、杨梅、荆芥等。熬稀一点就成膏,比如制成荔枝膏、杏仁膏、薄荷膏等。 虽然蔗糖已经完全压倒其他糖类,但麦芽或其他粮食制作的胶牙饧还是可以在街头买到。 也有用糖面来捏人的,捏出甲胄门神模样,谓之“果食将军”。
3、糕类 糖和米面可以制作不少东西,糕和团一般就是拿米粉来制。 顾名思义,蜜糕则是用蜜来制,枣糕就是拿枣来制。但雪糕,并非我们今天吃的,而是形容洁白如雪。 到了重阳节的时候,要吃重阳糕,糖面蒸成糕,很奇葩的是上面摆放猪肉、羊肉和鸭子肉丝作为摆设,插小彩旗。还要吃一种狮蛮栗糕,则是拿栗子泥加麝香、糖、蜜和匀,再加上各色的米粉捏成狮子形状。 《事林广记》里的高丽栗糕:以栗子不计多少,阴干去壳,捣罗为面,三分之一加糯米粉和匀,以蜜水拌润,入甑烝熟食用。 《吴氏中馈录》五香糕方:上白糯米和粳米二、六分,芡实乾一分,人参、白术、茯苓、砂仁总一分。磨极细,筛过,白砂糖滚汤拌匀,上甑。
4、团类 煮的话就是汤圆,可以用豆沙、芝麻、金橘等做馅,也可以就加上山药和糖一起揉成无馅的元宵。《本心斋疏食谱》这样形容水团:秫粉包糖,香汤浴之。团团秫粉,点点蔗霜,浴以沉水,清甘且香。 《吴氏中馈录》煮沙团方:砂糖入赤豆或绿豆煮成一团,外以生糯米粉裹,作大团。蒸或滚汤内煮,亦可。 但也可以有别种制法,比如炸。“圆欢喜”,可能就是我们今天吃的炸麻团,或者麻球,或者煎堆,各地叫法不同。
5、粽子 那时可以叫角黍、粽子、裹蒸,看记载多数是干果和糖来制作,也不知道有没有咸粽子。 《西湖老人繁胜录》记录当时临安人善于制作,可以做成诸般形状:角黍,天下惟有是都城将粽揍成楼阁、亭子、车儿诸般巧样。开铺货卖,多作劝酒,各为巧粽。 《吴氏中馈录》粽子法:“用糯米淘净,夹枣、栗、柿干、银杏、赤豆,以茭叶或箬叶裹之。一法:以艾叶浸米裹,谓之艾香粽子。” 胡三省 注《资治通鉴》曰:“今之裹蒸,以餹和糯米,入香药、松子、胡桃仁等物,以竹箨裹而蒸之,大粗二指许,不劳四破也。”
6、酥饼 用酥油,有些加了面粉制作的点心。有蜜酥、小蚫螺酥(形状如鲍鱼)、糖蜜酥皮烧饼。 《吴氏中馈录》雪花酥:油下小锅化开,滤过,将炒面随手下,搅匀,不稀不稠,掇离火。洒白糖末,下在炒面内,搅匀,和成一处。上桉,捍开,切象眼块。
7、甜包子 当时馒头和包子都是有馅的,区别只是皮有没有发酵和厚薄。有糖馅的,七宝馅的,豆沙馅的。还有一些做成祝寿或者节庆时候的寿桃或者龟的形状,可能也是甜的。
8、菜肴 当时的肉冻也叫做姜豉,可能是讹字。有一种叫“蜜姜豉”的,其实就是类似今天用吉利丁制作的甜品,羊羹一类。 糯米藕当时没有,灌藕却是有的,用的是蜜、麝香和粉调制成糊,灌入藕中,煮熟了切片吃。
7. 中秋节送什么好
保健品送给长辈。
现在的长辈不需要月饼。所以送月饼是毫无益处的,可以送一些保健器材或者保健品。一定要跟健康相关,才能体现出晚辈对长辈的关心。
6
化妆品首饰送女友礼物。
送给女友的礼物,选择化妆品和首饰,一直是非常正确的选择。送女友的礼物,要选择浪漫,送出的是美丽。
7
总结
送礼物要走心,以下方式可以参考
1.保健品送给长辈。
2.送给熟人朋友的要用心。
3.送给领导。
4.商务型客户。
5.送阳澄湖大闸蟹。
6.化妆品首饰送女友礼物。
注意事项
8. 来海南必买的十大特产零食
1.【椰子食品】
海南到处有椰树,椰树浑身都是宝!智慧的海南人用椰子来制作各种美食,如:椰子饭、椰子糖、椰子脆片、椰子粉、椰子汁、椰角、椰球、椰子糕、椰香酥饼、椰子卷和椰子酱等。
9. 古代有什么小吃或者零食呢
季羡林《糖史》里提到唐初时中国向印度学习了先进的熬糖法。到了宋代,甘蔗种植和制糖法又进一步发展,此时糖才作为食品,可以被广泛消费,在大城市里制成的吃食类别也五花八门,与唐时不同。 正好注完《梦粱录》里饮食类词语,就大概讲一讲宋代,特别是南宋临安的甜品。
1、蜜饯 宋时有“蜜煎局”,专门制作各种蜜煎糖煎。与今天的蜜饯差不多,都是用花啊果啊一类泡蜜或泡糖。宫中的多个雕花。
2、糖类 直接拿来做成吃食的也可以,可能会做出各种形状,给小孩子玩。或者加入芝麻、麝香、杨梅、荆芥等。熬稀一点就成膏,比如制成荔枝膏、杏仁膏、薄荷膏等。 虽然蔗糖已经完全压倒其他糖类,但麦芽或其他粮食制作的胶牙饧还是可以在街头买到。 也有用糖面来捏人的,捏出甲胄门神模样,谓之“果食将军”。
3、糕类 糖和米面可以制作不少东西,糕和团一般就是拿米粉来制。 顾名思义,蜜糕则是用蜜来制,枣糕就是拿枣来制。但雪糕,并非我们今天吃的,而是形容洁白如雪。 到了重阳节的时候,要吃重阳糕,糖面蒸成糕,很奇葩的是上面摆放猪肉、羊肉和鸭子肉丝作为摆设,插小彩旗。还要吃一种狮蛮栗糕,则是拿栗子泥加麝香、糖、蜜和匀,再加上各色的米粉捏成狮子形状。 《事林广记》里的高丽栗糕:以栗子不计多少,阴干去壳,捣罗为面,三分之一加糯米粉和匀,以蜜水拌润,入甑烝熟食用。 《吴氏中馈录》五香糕方:上白糯米和粳米二、六分,芡实乾一分,人参、白术、茯苓、砂仁总一分。磨极细,筛过,白砂糖滚汤拌匀,上甑。
4、团类 煮的话就是汤圆,可以用豆沙、芝麻、金橘等做馅,也可以就加上山药和糖一起揉成无馅的元宵。《本心斋疏食谱》这样形容水团:秫粉包糖,香汤浴之。团团秫粉,点点蔗霜,浴以沉水,清甘且香。 《吴氏中馈录》煮沙团方:砂糖入赤豆或绿豆煮成一团,外以生糯米粉裹,作大团。蒸或滚汤内煮,亦可。 但也可以有别种制法,比如炸。“圆欢喜”,可能就是我们今天吃的炸麻团,或者麻球,或者煎堆,各地叫法不同。
5、粽子 那时可以叫角黍、粽子、裹蒸,看记载多数是干果和糖来制作,也不知道有没有咸粽子。 《西湖老人繁胜录》记录当时临安人善于制作,可以做成诸般形状:角黍,天下惟有是都城将粽揍成楼阁、亭子、车儿诸般巧样。开铺货卖,多作劝酒,各为巧粽。 《吴氏中馈录》粽子法:“用糯米淘净,夹枣、栗、柿干、银杏、赤豆,以茭叶或箬叶裹之。一法:以艾叶浸米裹,谓之艾香粽子。” 胡三省 注《资治通鉴》曰:“今之裹蒸,以餹和糯米,入香药、松子、胡桃仁等物,以竹箨裹而蒸之,大粗二指许,不劳四破也。”
6、酥饼 用酥油,有些加了面粉制作的点心。有蜜酥、小蚫螺酥(形状如鲍鱼)、糖蜜酥皮烧饼。 《吴氏中馈录》雪花酥:油下小锅化开,滤过,将炒面随手下,搅匀,不稀不稠,掇离火。洒白糖末,下在炒面内,搅匀,和成一处。上桉,捍开,切象眼块。
7、甜包子 当时馒头和包子都是有馅的,区别只是皮有没有发酵和厚薄。有糖馅的,七宝馅的,豆沙馅的。还有一些做成祝寿或者节庆时候的寿桃或者龟的形状,可能也是甜的。
8、菜肴 当时的肉冻也叫做姜豉,可能是讹字。有一种叫“蜜姜豉”的,其实就是类似今天用吉利丁制作的甜品,羊羹一类。 糯米藕当时没有,灌藕却是有的,用的是蜜、麝香和粉调制成糊,灌入藕中,煮熟了切片吃。
差不多就是这些类别。要知道当时糖仍然是稀缺品,这里记录的毕竟是临安这样的当时世界最富裕繁华的都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