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高清图片 » 红隼是什么动物图片
扩展阅读
ps如何适应图片 2025-07-10 02:49:23
龙利鱼高清图片 2025-07-10 02:42:00
爱心帮助他人图片唯美 2025-07-10 02:41:32

红隼是什么动物图片

发布时间: 2022-04-20 06:50:28

① 红隼有哪些特征

红隼雄鸟头顶、头侧、后颈、颈侧蓝灰色,具纤细的黑色羽干纹;前额、眼先和细窄的眉纹棕白色。背、肩和翅上覆羽砖红色,具近似三角形的黑色斑点;腰和尾上覆羽蓝灰色,具纤细的暗灰褐色羽干纹。

尾蓝灰色,具宽阔的黑色次端斑和窄的白色端斑;翅初级覆羽和飞羽黑褐色,具淡灰褐色端缘;初级飞羽内翈具白色横斑,并微缀褐色斑纹;三级飞羽砖红色,眼下有一宽的黑色纵纹沿口角垂直向下。

颏、喉乳白色或棕白色,胸、腹和两胁棕黄色或乳黄色,胸和上腹缀黑褐色细纵纹,下腹和两胁具黑褐色矢状或滴状斑,覆腿羽和尾下覆羽浅棕色或棕白色,尾羽下面银灰色,翅下覆羽和腋羽皮黄白色或淡黄褐色,具褐色点状横斑,飞羽下面白色,密被黑色横斑。

雌鸟上体棕红色,头顶至后颈以及颈侧具粗着的黑褐色羽干纹;背到尾上覆羽具粗着的黑褐色横斑;尾亦为棕红色,具9-12道黑色横斑和宽的黑色次端斑与棕黄白色尖端;翅上覆羽与背同为棕黄色,初级覆羽和飞羽黑褐色,具窄的棕红色端斑;飞羽内翈具白色横斑,并微缀棕色;脸颊部和眼下口角髭纹黑褐色。

下体乳黄色微沾棕色,胸、腹和两胁具黑褐色纵纹,覆腿羽和尾下覆羽乳白色,翅下覆羽和腋羽淡棕黄色,密被黑褐色斑点,飞羽和尾羽下面灰白色,密被黑褐色横斑。

幼鸟似雌鸟,但上体斑纹较粗着。

生活习性

中国北部繁殖的种群为夏候鸟,南部繁殖种群为留鸟。春季3月中旬至4月中旬陆续迁到北方繁殖地,10月初至10月末迁离繁殖地。迁徙时常集成小群,特别是秋季。飞翔时两翅快速地扇动,偶尔进行短暂的滑翔。栖息时多栖于空旷地区孤立的高树梢上或电线杆上。

平常喜欢单独活动,尤以傍晚时最为活跃。飞翔力强,喜逆风飞翔,可快速振翅停于空中。视力敏捷,取食迅速,见地面有食物时便迅速俯冲捕捉,也可在空中捕取小型鸟类和蜻蜓等。

红隼经常在空中盘旋,搜寻地面上的老鼠、雀形目鸟类、蛙、蜥蜴、松鼠、蛇等小型脊椎动物,也吃蝗虫、蚱蜢、蟋蟀等昆虫。

红隼猎食在白天,主要在空中搜寻,或在空中迎风飞翔,或低空飞行搜寻猎物,经常扇动两翅在空中作短暂停留观察猎物,一旦锁定目标,则收拢双翅俯冲而下直扑猎物,然后再从地面上突然飞起,迅速升上高空。有时则站立于悬崖岩石的高处,或旋站在树顶和电线杆上等候,等猎物出现时猛扑而食。

叫声:刺耳高叫声 a ak yak yak yak yak。

② 红隼跟红脚隼的区别,都是猛禽吗

不是的,看学名红隼(学名:Falco tinnunculus)为隼科隼属的鸟类。又名茶隼、红鹰、黄鹰、红鹞子,一般栖息于林地、草原、有零星树木的牧场、海岸等,筑巢于悬崖、树木以及旧建筑或废墟的墙上。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瑞典。红脚隼学名:Falco vespertinus 英文名:Red-footed Falcon 别名:青鹰、青燕子、黑花鹞、红腿鹞子

③ 这是只什么

红隼(学名:Falco tinnunculus):是隼科的小型猛禽之一。体重173-335克,体长305-360毫米。翅狭长而尖,尾亦较长,外形和共同爪隼非常相似。雄鸟头蓝灰色,背和翅上覆羽砖红色,具三角形黑斑;腰、尾上覆羽和尾羽蓝灰色,尾具宽阔的黑色次端斑和白色端斑,眼下有一条垂直向下的黑色口角髭纹。下体颏、喉乳白色或棕白色,其余下体乳黄色或棕黄色,具黑褐色纵纹和斑点。雌鸟上体从头至尾棕红色,具黑褐色纵纹和横斑,下体乳黄色,除喉外均被黑褐色纵纹和斑点,具黑色眼下纵纹。脚、趾黄色,爪黑色。

栖息于山地和旷野中,多单个或成对活动,飞行较高。以猎食时有翱翔习性而着名。吃大型昆虫、鸟和小哺乳动物。呈现两性色型差异,这在鹰中是罕见的;雄鸟的颜色更鲜艳。分布范围很广,非洲、古北界、印度及中国;越冬于菲律宾及东南亚。甚常见留鸟及季候鸟,除干旱沙漠外遍及各地。是比利时的国鸟。

(概述图片参考资料来源:[1])

  • 中文学名

  • 红隼

  • 拉丁学名

  • Falco tinnunculus

  • 别称

  • 茶隼,红鹰,黄鹰,红鹞子

④ 请问一下这是什么鹰

这是一种隼类。从照片颜色、爪子特点看,应该是红隼。

红隼(学名:Falco tinnunculus):是隼科的小型猛禽之一。体重173-335克,体长305-360毫米。翅狭长而尖,尾亦较长,外形和共同爪隼非常相似。雄鸟头蓝灰色,背和翅上覆羽砖红色,具三角形黑斑;腰、尾上覆羽和尾羽蓝灰色,尾具宽阔的黑色次端斑和白色端斑,眼下有一条垂直向下的黑色口角髭纹。下体颏、喉乳白色或棕白色,其余下体乳黄色或棕黄色,具黑褐色纵纹和斑点。雌鸟上体从头至尾棕红色,具黑褐色纵纹和横斑,下体乳黄色,除喉外均被黑褐色纵纹和斑点,具黑色眼下纵纹。脚、趾黄色,爪黑色。

栖息于山地和旷野中,多单个或成对活动,飞行较高。以猎食时有翱翔习性而着名。吃大型昆虫、鸟和小哺乳动物。呈现两性色型差异,这在鹰中是罕见的;雄鸟的颜色更鲜艳。分布范围很广,非洲、古北界、印度及中国;越冬于菲律宾及东南亚。甚常见留鸟及季候鸟,除干旱沙漠外遍及各地。是比利时的国鸟。

⑤ 这是个什么鸟

可能是灰隼体小(30厘米)而结构紧凑的隼。无髭纹。雄鸟头顶及上体蓝灰,略带黑色纵纹;

尾蓝灰,具黑色次端斑,端白;下体黄褐并多具黑色纵纹,颈背棕色;眉纹白。雌鸟及亚成鸟上体灰褐,腰灰,眉纹及喉白色,下体偏白而胸及腹部多深褐色斑纹,尾具近白色横斑。飞行侧影如微缩的游隼。亚种pallis较其他亚种色浅。虹膜-褐色;嘴-灰色,蜡膜黄色;脚-黄色。

⑥ 这是什么鸟

这个应该就是普普通通的一只鸟,一岁你也并不用再想了。

⑦ 这是什么鸟类,是保护动物么

红隼---红隼亚成鸟

(学名:Falco tinnunculus):是隼科的小型猛禽之一。体重173-335克,体长305-360毫米。翅狭长而尖,尾亦较长,外形和共同爪隼非常相似。雄鸟头蓝灰色,背和翅上覆羽砖红色,具三角形黑斑;腰、尾上覆羽和尾羽蓝灰色,尾具宽阔的黑色次端斑和白色端斑,眼下有一条垂直向下的黑色口角髭纹。下体颏、喉乳白色或棕白色,其余下体乳黄色或棕黄色,具黑褐色纵纹和斑点。雌鸟上体从头至尾棕红色,具黑褐色纵纹和横斑,下体乳黄色,除喉外均被黑褐色纵纹和斑点,具黑色眼下纵纹。脚、趾黄色,爪黑色。

栖息于山地和旷野中,多单个或成对活动,飞行较高。以猎食时有翱翔习性而着名。吃大型昆虫、鸟和小哺乳动物。呈现两性色型差异,这在鹰中是罕见的;雄鸟的颜色更鲜艳。分布范围很广,非洲、古北界、印度及中国;越冬于菲律宾及东南亚。甚常见留鸟及季候鸟,除干旱沙漠外遍及各地。是比利时的国鸟。

  • 中文学名

  • 红隼

  • 拉丁学名

  • Falco tinnunculus

  • 别称

  • 茶隼,红鹰,黄鹰,红鹞子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16年 ver 3.1——无危(LC)

⑧ 这是什么鹰

隼,国家重点保护鸟类。隼食肉,在鸟类食物链中处顶端。 隼形目(Falconiformes)包括鸮形目以外的所有猛禽,是白天活动的猛禽。隼形目多为单独活动,飞翔能力极强,也是视力最好的动物之一。隼形目与其它鸟类不同,雌鸟往往比雄鸟体型更大。隼形目有4~5科,我国有2~3科。我国的所有隼形目鸟类都是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隼形目的鸟在鸟类中处于食物链的顶端,且具有重要的生态意义,很多隼形目的鸟类也被人们认为具有勇猛刚毅等优良品格,所以有不少国家的国鸟是隼形目的鸟类。

⑨ 这是什么幼鸟

这是一只红隼,,,为隼科的小型猛禽之一。喙较短,先端两侧有齿突,基部不被蜡膜或须状羽;鼻孔圆形,自鼻孔向内可见一柱状骨棍;翅长而狭尖,扇翅节奏较快;尾较细长。飞行快速,善于在空中振翅悬停观察并伺机捕捉猎物。

⑩ 请问这是什么鸟类啊

红隼(学名:Falco tinnunculus,英文名:Common Kestrel)别名茶隼、红鹰、黄鹰、红鹞子,小型猛禽,属隼形目隼科隼属。眼睛的下面有一条垂直向下的黑色口角髭纹。栖息于山地和旷野中,多单个或成对活动,飞行较高。能捕捉地面上活动的啮齿类、小型鸟类及昆虫。红隼的价值和保护现状同猎隼差不多,惟黑市交易价格稍低于猎隼。红隼产于旧大陆,有时叫作旧大陆红隼、欧亚红隼或欧洲红隼,它比分布于南北美洲的美洲隼稍大,但颜色不那么鲜艳。另有澳洲红隼(学名:Falco cenchroides)。红隼是中国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比利时国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