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钓鲢鳙如何看漂
漂尖有规律的摆动时,应立即提竿刺鱼,在夏季中,使用手竿浮钓鲢鳙鱼时,往往会碰到浮漂前后左右摆动的情况。
这种现象多发生在浮钓时,抛竿之后,当饵料缓慢下落时,水下的某个水层有鲢鳙鱼的身体在蹭
线,这时浮漂会出现一种类似于旋转的漂像。
这说明已经有鲢鳙鱼在饵团的周边活动了,如果使用的线组足够强大的话,此时可以迅速提竿,提竿后往往能挂住鲢鳙鱼的鱼鳍或是尾巴,一番搏斗,即可顺利将鱼遛回。
(1)水下鲢鳙高清图片扩展阅读:
夏季手竿浮钓鲢鳙鱼时,最常见的漂像是浮漂先出现轻微的抖动,期间突然出现短促的下沉动作,往往会是一到两目的距离,而后浮漂会静止在这个目数保持不动的情况。
这多鲢鳙鱼在吸食饵料的残渣时,将鱼钩和饵料一同吸入鱼嘴的动作,是浮钓鲢鳙鱼时最标准的入口动作。此时应该及时提竿刺鱼,往往都是能够正中鱼唇的中部,遛鱼时也比较容易;
这种漂像是在浮钓鲢鳙鱼时最喜欢看到的浮漂动作,这代表垂钓的水层刚好合适,鲢鳙鱼正聚集在
这个水层中滤食,往往不出现误操作炸窝的话,收获都会很不错。
❷ 钓鲢鳙怎样正确判断水层
方法一
先找底从底层开始往上。具体做法是,挂上饵料,先在底层钓约半个小时,如没有见到浮漂有信号,再逐渐将浮漂往下撸,开始钓离底,每次大约三十到四十公分为宜,依次类推。
如见到浮漂出现有力的下顿,这时就说明已经找到了鱼层,我们就可以在这个层上抛竿垂钓,只要抓住有力下顿的瞬间,扬竿就能中鱼。
方法二
依据钓三分之一的办法,先钓所钓水深的三分之一处,也就是三米深的水钓一米深,两米深的水钓一米到八十公分,钓一会儿大约一小时左右。
如浮漂没有信号,再依据当时的天气情况,如是热天气温很高,我们可以将浮漂向下撸,钓再浅一点,一次撸浮漂不要太多,最多十公分左右。
再试钓一会儿,如浮漂没有信号。再将浮漂向上撸,继续钓深试试,如果发现浮漂没有出现顿口。而出现左右摆动。就说明我们钓的太深了。再次将浮漂向下撸,钓浅试试。
切记,鲢鱼是会随着气候的变化而改变水层的。所以,我们钓的过程中,如在一个水层钓一会儿,没有了信号,我们就应调整浮漂。试钓其它水层,不能死守在一个水层。
(2)水下鲢鳙高清图片扩展阅读:
如何判断泳层变换:
1、从漂相上判断
当底钓无实口时,注意观察浮漂语言是否出现不正常现象,诸如出现浮漂站立前躺在水面的时间无故延长、浮漂站立后未到钓目前出现异常停顿感、浮漂下沉速度明显缓慢。浮漂在站立或下沉过程中有抖动现象,则说明鱼儿已经上浮。
2、从截口上判断
在钓饵未到底前,多次出现截口,说明鱼儿已经上浮;从水面波纹上判断,钓点水面出现鱼儿游动的波纹或者时隐时现的鱼儿身影,则说明鱼儿也已经上浮。
3、从天气上判断
天气突然骤变,气压低、气温高、闷热无风、或早、中、晚温差过大等因素出现,鱼儿都会改变泳层。
❸ 鳙鱼怎么钓
钓鳙鱼常用钓法:选用4.5米以上的超硬调手竿,根据需要选择3号以上的主线,子线使用2-2.5号20公分左右长子线,子线钩距在5公分左右即可。
钩子宜大不宜小,9号、10号伊势尼钩都可。
调漂时,先设定钓深。然后双钩挂饵调3-4目,边调边抽饵入水,起到打窝诱鱼的作用。
漂调好后,也需要注意保持抽竿的频率使饵料快速在水中形成雾化区。同时,也可以手搓小饵団时常投入标点增加窝子的诱鱼效果。
(3)水下鲢鳙高清图片扩展阅读:
钓鳙鱼饵料配方
1、用80%玉米粉、20%面粉拌匀蒸熟,稍凉揉搓成粉渣状,放进干净的塑料袋中,封闭严密。置于烈日下曝晒三五天,即变为馊食。曝晒一周以上即为臭食。
2、用细玉米粉75%、面粉10%、麸子10%、红糖5%,另加糖精少许,加少量水拌匀、
蒸熟、发酵,即成为甜臭食。
3、以上两法,蒸前加入少量细韭菜末,蒸熟、发酵,即成为菜汁馊食。如蒸熟后加入一些绍酒或白酒,再揉搓、装袋、发酵即为酒味馊臭钓饵。
❹ 手竿钓鲢鳙时,如何搭配饵料及线组效果更好
有时脱钩,在这里提醒大家不要因为跑鱼就说是钩小了,最大的可能性出在没有把握好吃口信号,过早提竿并未钩到嘴而是锚到鱼才导致脱钩,用伊势尼的较好。根据鱼大小选择钩号大小。根据不同得季节,选择相应的下风口,因为在风的作用下,下风口是食物的累积区,绝对是富食区,鱼要活命,就要吃东西,这种地方多为内湾处,水流相对缓慢,食物充足,鲢鳙一般都会过来觅食。
❺ 手杆浮钓鲢鳙线组图片
4.5米手杆钓,50cm深,饵料配方:龙王恨的雪花粉200克、虾粉20克、龙蒜粉3克拉、丝粉20~30克、膨胀粉适量。
❻ 二十多度的时候花鲢鱼在水下什么位置
在“鲢鳙是个什么玩意儿”那一节里说过鲢鳙生活在水的中上层,所以钓它也要在水的中上层,就是所谓的钓浮。
钓鲢鳙要钓浮,浮多少?从1米到5米都行,没试过用7米2手竿钓鲢鳙,觉得那个对体力要求太高了,所以不知道手竿钓6米或者更深的效果。
到底钓多深合适呢?原则是鱼有多深钓线就应该有多深。
鱼有多深这事不好说,没有探鱼器这事真不知道,有了探鱼器这事也不准。一般经验来说,早晨赶在日出前到水库大坝,随着朝霞悄悄潜入水边,往水里扔一块石头能看见成群的鲢鳙跳起来,当然没有鲢鳙的水库除外,扔一块磨盘也没有鲢鳙跳,蛤蟆跳还有可能。中午的时候,很少看见鲢鳙上跳,晚上要是水边没人,也许还能看见鲢鱼成群的起浮。
这说明一早一晚的时候鲢鳙是比较“浅”的,中午是比较“深”的。好像跟大部人的认识不同,这是一个原则。
开始钓的时候可以钓的较浅,比如从一米开始,钓个10来竿,如果没鱼再钓1米2,依次类推直到你线长的终点,不要反过来,因为饵料向下飘落形成立体的窝子,从上往下试验不耽误诱鱼。这是原则二。
多人同时垂钓,可以分别试验不同的钓深,看哪个先上鱼就向哪个钓深靠近。这是原则三。
一般来说,钓的越深鲢鳙越大,这是原则四。
钓水下斜坡处有个特例,比如说大坝,一般都是30度的倾角,鲢鳙从5米深的远处而来,对于鲢鳙来说还是从整个水库的中上层来的,对于钓者,6米3的杆子也快钓底了,所以,在大坝上钓微离底也许是恰到好处的。这个就不叫钓底,还叫钓浮,所谓钓浮,不是你线的长短,而是鲢鳙在水中的感觉和位置,这是第五个原则。
如果坐在一排人的水流的下方向,要比上游的人钓的深一些,这个上一集已经说了,算原则六。
有时候浮漂颤动但是不中鱼,抬竿的时候能刮到鱼,可能钓的太深了,鲢鳙在上面吃窝子料的时候碰线了,那就钓浅一点试试,这算原则七。
关于钓深,没有更好的建议了,总之,不上鱼就乱调吧,反正饵料都雾化在自己的周围,就当打窝了。
我个人喜欢钓深水钓离底,总觉得遇到大鲢鳙的几率高。钓离底就要精确找底,找底这事不用说了吧?
在水库的大坝上钓离底有个注意事项,因为水流的作用,钩子要飘动,有时候那钩子往回飘,饵团都挨在水底了,空钩就卧底了,很难上鱼。
钓浮的时候也有意外,如果一条鱼上钩了,而那种逃窜的力度和速度很特别,比如很沉稳很决绝,可能是钓上鲤鱼了,我就浮钓过一条五斤二两的鲤鱼,真是五斤二两,人生第一次钓这么大鲤鱼,特意臊不嗒的跑到菜市场称了一下。
❼ 钓鲢鳙钓几米合适
钓鲢鱼的手杆长度为4.5米。
鱼竿长度过短遛鱼范围小对遛鱼不利;鱼竿长度过长太重对抛竿换饵等操作不利,所以在鲢鱼个体较小时使用4.5米长度的钓竿。
一般一斤左右的鲢鳙鱼都在50公分到1.3米的深度,鱼的复逐渐大、所在的水层就深制些,有时在中、大型水库垂钓,十几斤左右的大鲢鳙鱼在1.7米左右的深度。
白鲢喜欢酸、甜、臭味;而花鲢则喜欢腥、香、臭。手竿钓鲢鱼的最佳时间应该是上午10时到下午的6时,钓位的选择也比较讲究,要选择顺风或偏风处,背风或回风的弯处。
(7)水下鲢鳙高清图片扩展阅读:
手竿分为单节竿和多节竿。单节竿即由竹或其他材料制成完整一支钓竿,多节竿节数不等。多节竿分插接式(并继竿)和抽出式(亦称天线式)两种。插接竿是由数节竿体相互插接组成整体钓竿,在安装时是由细到粗一节一节插接起来。
特点是接口严密,钓竿受力后的整体性能好;抽出式,这种竿体为空心,可将数节竿收缩于底柄的竿管内,使用时一节节拉出来,用毕后从底柄一节节退人。这种竿便于携带,但坚实性不如插接式好。
❽ 湖库怎样浮钓鲢鳙
使用悬坠钓法钓鲢鳙鱼,要有精确的调漂、细腻的操作手法和强有力的扬竿爆发力,才能准确捕捉鲢鳙鱼吸饵时的细小浮漂信息。本文介绍一下水库手竿悬坠钓法钓鲢鳙鱼。
一、选择钓位钓点
使用手竿在大中型水域钓鲢鳙鱼,必须有合适的钓位钓点,钓位钓点选择不当是钓不到鲢鳙鱼的。一般情况应选择在深水处,小水面水浅点,大水面水深点。因为鲢鳙鱼是滤食性鱼类,过着追逐浮游生物的生活方式,所以,就要在浮游生物多的地方选择钓点。钓位要选在大沟汊的沟口处、大水面的坡陡水深处、泄洪闸附近、两山口处、直岸中间有大凹湾并且水深的地方,这些地方在风力的影响下,聚集了大量浮游生物,为鲢鳙鱼提供了丰富的食物,时间不长,就会吸引成群的鲢鳙鱼来到这里,这些地方就成了钓获鲢鳙鱼的上佳钓位。
二、诱钓饵的配制
多年的经验证明,钓鲢鳙鱼的主要环节就是诱鱼,只有充足、雾化好的饵料才能诱来鲢鳙群。鲢鳙鱼不光喜欢酸臭饵,也钟情于香、甜、腥等其他味型的饵料,而酸臭也只是在微生物作用下变成的结果。不管是酸臭还是香甜腥,雾化好才是钓鲢鳙鱼的本质,否则就别想钓上它们。在水肥的水域,使用清香略带甜味的饵料比较好。在大中型水域钓鲢鳙鱼,酸臭饵的威力是诱鱼性强,却不如香、甜、腥饵上鱼率高。不管是用酸臭饵还是香甜饵,都必须雾化好,否则,就别想钓到鱼。
我的诱饵配方是用发酵过的豆腐(奶)渣和炒香的麦麸与小草鸡饲料喂窝。其优点是豆腐渣发酵后变得微酸或微臭,又有酵香味,配合炒香的麦麸,能形成大片的雾化区。麦麸炒后有股浓烈的麦香,其质轻,一时半会到不了底,可以很快吸引鲢鳙鱼进窝。鸡饲料是由麦麸、玉米粉、豆粕、维生素、多种氨基酸、食盐、骨粉或鱼粉等精制而成,富含多种营养成分、微量元素和矿物质。颗粒鸡饲料能很快沉到水底,几分钟后就被泡散,因其质细,鲢鳙鱼在水底觅食时,会带动水流把诱饵搅得“腾空而起”,起到二次诱鱼的作用,对滤食性的鲢鳙鱼来说,有着不可抗拒的诱惑力。
钓饵选用雾化性好、比重轻、清香中略带甜味的鱼饵,可加入蒜香型的商品鱼饵和雪花粉。草莓香味的主攻鲢鱼,而鳙鱼则喜欢蒜香型的饵料,应根据各人喜好的鱼种配制不同的钓饵。因鲢鳙鱼视力较弱,主要依靠嗅觉来寻找食物,根据这一点和鲢鳙鱼的胃口,要有针对性地配制在水中穿透力强的饵料。大多数鱼饵厂家生产的鲢鳙鱼饵都可用做基础饵。因为钓鳙鲢饵的关键是雾化,味在其次,钓浮比重要轻,延缓雾化饵料在水中的滞留时间;钓底比重稍大,可使饵料快速到位,直击水底大鲢鳙,这是经验也是常识。至于酸臭饵,我现在是不用了,麻烦不说,弄得手上洗也洗不掉,都过去好几天了,手上还有一股怪味。
有了大量底窝饵的垫底,鲢鳙鱼进窝后,在鱼游动时,产生的水流作用下,饵料就会“腾空而起”,扩大了诱鱼面积,使沉底的诱饵进一步起到二次诱鱼的雾化效果,再加上有针对性的钓饵,在钓鲢鳙鱼上就有惊人的效果。
不管怎么说,什么样的饵料也不是万能的,一个钓点的鱼情也不一样,垂钓鲢鳙时要有两手准备,即准备比重大和比重轻的钓饵各一套:比重大的钓底为主;比重轻的钓中浮。在鱼情发生变化后,才能有应对的余地,只有这样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三、钓具的选择
鲢鳙鱼属大型鱼类,典型特征就是嘴大,嘴内多黏膜而少肉,往往钩不透鱼嘴而造成跑鱼,较难钓获。在钓鲢鳙上,软调竿是不能胜任的,只有使用硬竿、粗线、大钩,才是钓获鲢鳙鱼的利器。
多年的经验证明,钓鲢鳙鱼,只有迅捷有力的扬竿,才能确保中鱼率。这就需要快速的爆发力作为保障,只有超硬或极硬调竿子才能达到快捷有力的刺鱼速度,中鱼率才高,跑鱼率也会大大降低。在竿子的选择上,要选用长节竿,因长节竿的整体弹性和强度,是短节竿所不能比拟的。换句话说,使用相同的钓组,用长节竿能钓上来的鱼,用短节竿就不一定钓上来。
我使用的竿子是根据所钓水域的大小而选择的。在小型水域,使用3.6米长节超硬或4.5米长节极硬调竿;在大中型水域使用5.4米长节极硬调手竿或超硬调竿矶竿。
四、钩、线、漂、坠的匹配
钓鲢鳙鱼(2千克以上),尤其是在大中型水域的鲢鳙,因劲大,应以大钩、粗线为主。4.5~5号强力主线,3~3.5号碳素脑线(可根据鱼个头的大小,适当调整主脑线的粗细),只要操作上不失误,上限7.5千克的鲢鳙鱼中钩是绝对没问题的;也可使用2.5号大力马主线,1号脑线。但是,有利就有弊,利是大力马线结实耐用,抗拉力强,在钓大鱼上是其他线所不能比拟的;弊就是大力马线没有弹性,吸水性强。因缺少了弹性,易跑鱼,再就是挂钩或中特大鱼时易伤竿。吸水性强就导致浮漂信息不真实,灵敏度下降。
钩,我大多使用16号歪嘴钩或新关东宽门钩、伊势尼10号以上钩(钩尖淬火后,用钳子把钩尖轻轻向外掰一下)。针对鲢鳙鱼嘴大,索饵信号不强的情况,歪嘴钩就是针对浮漂信息不强而有意选择的,在鲢鳙鱼吸饵吐饵的一瞬间及时提竿,充分利用歪嘴钩钩尖偏向一边的优势,及时钩住鲢鳙鱼上唇骨与唇尖连接处的软组织。而普通钩就没有这等优势,提竿时不是钩住骨头就是鱼嘴里的黏膜,稍一挣扎就会脱钩。
别看鲢鳙鱼嘴特别大,却是鱼饵的“温柔杀手”,摄食时浮漂的反应极轻微,这一直是垂钓者的一大难题。垂钓鲢鳙,浮漂选用稳定性强、长身长尾、颜色醒目的大号浮漂,有利于观察鱼讯和减少鲢鳙鱼索饵的虚假信号。我使用的是大型细长硬尾浮漂,空钩半水调9目,攥(注意:是用拇指、食指和中指,把饵料在钩子上,握在虎口处攥紧,而不是用搓饵的方法)大饵团钓1.5目。此浮漂在3米左右的水域钓底或离底,能充分显示鲢鳙鱼咬钩的细微信息。
五、钓法
在垂钓鲢鳙鱼上,历来有钓底和钓浮之争,在不足5米水深的水域,我喜欢钓底。喜欢钓底的原因。1.中鱼率高。多年的经验证明,钓浮虽然有很大的吸引力,但缺少稳定性,中上层水域的鲢鳙鱼又偏小,擦线的信号多,真实性较差,浮漂晃动多而少下顿,空钩率较高,即使中鱼,也多是挂在鱼身上,容易跑鱼。雾化后的饵料常常吸引来大群的鲦和其他小杂鱼。扬竿频率高,垂钓时间长,没有好的体能是不能胜任的。而底钓就不同了,正好变浮钓的劣势为优势,浮漂下顿力强,顿漂清晰,多是钩中鱼嘴,大大降低了跑鱼率和小杂鱼闹钩的现象。
2.大鲢鳙多。浮钓时,雾化后的饵料从上到下形成一个饵料带,鲢鳙鱼无论在哪个水层都有雾化的饵料可吸食,分散的饵料使鱼层散乱而不集中。再就是雾化后的饵料颗粒始终都会沉入水底,它们就一路吸食下沉的微颗粒来到水底,而大个头的鲢鳙鱼却始终在底层接食雾化的饵料微粒,这就为底钓鲢鳙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少炸窝。浮钓中鱼后,窝子里的其他鱼很容易受到惊吓而炸窝。而底钓中鱼后,把鱼领到中上层水域遛鱼,底部觅食的鱼就不会受到惊吓,这也是获鱼多的重要原因。
在水深超过5米的水域,我一般选择钓2.5~3米的水深。这是因为底层或深处的鲢鳙鱼个头较大。在水库手竿钓鲢鳙,钓浮不如钓底(手竿),浮钓虽然有很大的吸引力,却缺少稳定性,而底钓正好相反,变浮的劣势为优势,饵料不断补充到固定窝点增强诱鱼力度,再加上对口的饵料,鲢鳙怎不争相吞食?如果鲢鳙鱼在水面活动,这一般是水中含氧量不足所致,就是钓浮,一般情况也不会有好的效果。
底钓到底钓多深为好,不是笔者卖关子,这个情况却不好说,笔者在0.5~8米深的水域底钓时,都钓上过大鲢鳙鱼。笔者认为,不能一概而论,应根据所钓水域的深浅而定:所钓水域水位浅,钓底或离底;水位深钓半水或钓上层水。到底钓多深,也没个准确说法,在深水处垂钓时,应一个水层一个水层的去找,只要上鱼,并且上的鱼大,就是最佳深度。垂钓鲢鳙鱼的技巧主要体现在快、准、狠、稳上,即抛竿要快,浅水处要保持在每分钟两竿的频率上,深水处也要保持在一到两竿上;观漂要准,看准准确的小幅下顿动作和其他有效鱼讯;刹竿要狠,出现鱼讯要大力扬竿,确保中鱼率;遛鱼要稳,因鲢鳙鱼个体较大,遛鱼一定不要操之过急,稳遛慢提,才是硬道理,否则,脱钩跑鱼率不在少数。
再就是打竿时千万不要打满竿。为什么不能打满竿呢?是因鲢鳙鱼逃窜时劲头十足,再加上扬竿时刺鱼太猛,一下挑不起竿子来,导致拔河而跑鱼。再就是鲢鳙鱼的上嘴唇短,下嘴唇长,只有垂直扬竿才能提高中鱼率,不打满竿就为能尽量垂直扬竿打下基础。钓的水位越深,尽量垂直扬竿的机会就越大。在钓鲢鳙鱼上,不管使用多长的竿子,浮漂处在竿梢附近是提高中鱼率的最佳位置。
六、浮漂信息
鲢鳙鱼进窝是很好判断的,只要钓点周围冒出一堆小气泡,其中有2~3个大点气泡,隔半米左右又冒出一堆,就是标准的鲢鳙鱼进窝信号。但大多时候鲢鳙进窝不会冒泡,这个时候,就要根据钓点有无小杂鱼,或浮漂出现晃动的情况来判断是否有鲢鳙进窝了。
鲢鱼的索饵信号是浮漂轻微抖动一两次或快速下沉不足半目再轻微下顿或又升至原位。刮风或下小雨时,浮漂原地不动出现连续抖动,要赶紧提竿,不要被风或小雨而误导。鲢鱼往往还会出现托漂上送的情况,但不能提竿,在浮漂上送后会出现一个漂亮的下顿小动作,此时提竿就会十拿九稳。鲢鱼的漂相幅度相对较小,但顿口明显,这是钓获鲢鱼的主要漂相。如浮漂缓慢下沉或上升不足半目或更少,并持续不动,刮小风或下小雨时,浮漂有轻微抖动的现象,这几种漂讯一般是鳙鱼索饵的真实信号。在浮漂出现半目或1目的较大动作时,一般先不要提竿,要等到出现顿口或1/3~1/4目的小上顶动作时再提竿,基本能中鱼嘴。鲢鳙鱼吸食钩饵的真正入嘴动作是浮漂上升半目甚至更少时再下顿,此时提竿必然中鱼。浮漂大幅快速下顿或左右晃动,是鱼体碰线所致。浮漂的大量动作是上升或下沉半目至1目之间,这是鲢鳙鱼在吸食钩饵附近的饵料所引起水流的变化而造成的,此时千万不要提竿。
调漂时(指钓底),要调成一饵微触底,一饵悬浮或离底。鲢鳙鱼吸饵时虽然下顿动作小,但真实有效。鲢鳙鱼索饵时,放过其他杂乱信号,主抓浮漂上升或下降不足半目后静止不动和上升或下降不足半目或更少后有力度的下顿信号。再就是尽可能地垂直扬竿,因为鲢鳙鱼的嘴较特别,下唇长而上唇短,垂直扬竿能有效地提高中钩率,所以抛竿时不能打满竿,才能尽可能地为垂直扬竿留下余地。
再就是水温较低或水中含氧量少时,鲢鳙咬钩时的浮漂信息就会变得更小些,下小雨或气压较低的时候,也会出现微小的信号。只有浮漂出现动作,且不管动作多么微小,都要及时提竿,才能确保中鱼率。
七、遛鱼
鲢鳙鱼中钩后,一定要绷紧钓线。因鲢鳙鱼嘴大、肉少、嘴内黏膜多,一般钩得不是很牢,一旦松线,脱钩跑鱼的机会很大。鲢鳙鱼虽然力大、劲长,但游速慢,缺乏冲击力,也就是“程咬金的三板斧”。大鱼中钩后,要及时把竿子倾向左或右侧,可能的话及时向后退几步,同时蹲下身子,降低竿子的高度,增加遛鱼的空间,引导鱼向左或右游动,并在适当的时候把鱼头提出水面,利用鲢鳙鱼的喜高氧性,迫使鲢鳙鱼暂时不能获取水中溶解氧,加速消耗其体能。向后退几步是为中大鱼做准备,一旦中钩的鱼向前方深水处逃窜,在竿线不能承受的情况下,可向前走几步,能有效缓冲大鱼的爆发力。只要操作得当,不失误,一般不会跑鱼。把鱼遛乏后一定要用抄网抄鱼上岸,否则,鱼去钩空的机会还是很大。要选用大口径抄网,方能保证一次抄鱼成功。提倡自遛自抄,往往两人配合不好,把抄进网里的鱼又拉出来的事情不在少数。
想钓鲢鳙:首先你要了解一下鲢鳙的生活习性、食性(在此不多谈) 。
真正的手杆底钓鲢鳙,钩是不能贴底的,要离开底(以便鱼吸食),最少要离开底10厘米以上,根据鱼的大小,调节离底的高度,不能让鱼腹贴底去吸食。
钓深:一般与季节、水情有关,天凉(最低气温在10-15°以上)、水清时可钓深,天热(最底气温20°以上)时、水浑钓浅点。一般钓深在1-3米之间(不能再深了:钩到底了,食化完了)。
杆:从3.6米(钓2公斤以下)-4.5米(5公斤以下)3、7开的硬调钓竿,鱼再大了就要用带轮的杆了。
钩具:我用双钩,伊势尼7号左右,上下钩距在3厘米左右,上钩上饵,下钩空钩,(下钩也可用直径在3厘米的锚钩,是本人的绝活,上鱼率高的让你吃惊)。
漂:用浮力较大的6号左右的漂,调8目左右,钓两目左右。(视标鱼讯:用力的下顿0.3目或黑漂,与鲫鱼的鱼讯一样,只要有下顿的动作,就要快速杨杆。鲢鱼动作比鳙鱼小,相应的;鱼大动作好)。
线:根据你的杆子钓力、鱼的大小而定。一般:主线2.5-3号,子线1.5-2号。
饵料:用容易雾化的饵料,我一般用:南北鲫、东俊鲫+鲢鳙香精(比例是9:1)或是加上别的商品鲢鳙饵(比例2:1),找一个水深2米左右的、下风口钓点(不必顶风,侧风向就可,这叫做:钓鱼不顶风,多是一场空)。不用打窝,直接施钓,由浅到深,循序渐进,直至上鱼。注:(饵料的大小:搓饵一般在一颗大花生米或小指端节大小,水深时将饵料多揉搓两遍,让其雾化的慢点。每次调深度,可上下调一浮)。但打窝也可用经济、实惠的自制酸饵定点打窝诱鱼。
天气:根据本人的经验:春季最低气温保持到15°以上时,就是手杆施钓的黄金季节了,秋季最低气温不低于10°好,这段时间都是手杆钓鲢鳙的黄金季节。天热、3级微风的阴天胜于晴天,天凉则相反。雾天、无风天、连续的蒙蒙细雨天,气压低,水中缺氧,鱼易浮头,是很难钓到鱼的。俗语说:鱼浮头,往回走。(无风的高爽晴天也是出钓的好时机)。
钓鱼的点:前后好控制,左右要控制在60厘米范围内(以杆尖前方左右各30厘米,如果浮漂移动出了这个范围,就要杨杆重新抛钩了)。
浮钓鲢鳙,看起来很简单,但实际操作起来,还是有很多环节值得探讨,鲢鳙不象鲫鱼,到处都可以钓到,钓鲢鳙的机会和实践经历也不象鲫鱼那样多,高手们也很少写关于浮钓鲢鳙的文章,本人浮钓鲢鳙也还处于学习探讨阶段,写这个帖子,一方面是对自己浮钓鲢鳙的一个简单的总结,另一方面是为浮钓鲢鳙的新手钓友提供一些肤浅的经验和深刻的教训,能让初学者少走一些弯路,能引出高手的点拨,我就满足了.
浮钓鲢鳙,跟底钓鲫鱼相比,思路是不一样的,在装备、饵料、钓法、做窝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差异,下面我将我自己的一些肤浅认识奉献给大家,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装备方面:
1、竿:个人认为应该选择结实一点,硬一点的竿,方便溜鱼控鱼,当然高手们未必这样选择,因为高手们大都喜欢将装备发挥到极致,他们就用鲫竿钓大鱼也没问题,可我们是新手,没那技术,结实一点心里要有底一点。上鱼了可以随便整,粗放一点也不至于断竿。有人说软一点不容易断线,是的,这个是当然,但控鱼困难一点,我们新手如果再用软竿,中鱼了整半天都整不上来,那不急死人啊。
2、线:主线要弄粗点,建议最小3号线,如果还不放心,就整到4号、5号,你有那么结实的竿了,线粗点正好相配,目的还是防止断线跑鱼,我们新手好不容易上条鱼,又没那么高的溜鱼技术,如果因为线配细了跑掉了,后悔都来不及,当然,高手们没必要这么配,他们一般用1。5、2。0的都算用得大了,线粗有线粗的缺点,就是在反映漂讯的时候,没那么灵敏。反正鲢鳙吃口够猛的,我们新手又没必要去追求抓小口中鱼的感觉,小口没抓到,就等下一口,反正鲢鳙胃口大,来了也不会很快离开窝子,早一分钟上来和晚一分钟上来无所谓。子线建议配到2。0以上,如果不放心就配到2。5、3。0或者以上,子线的配置有点尴尬,如果太粗,鱼吃的时候容易挡口,影响中鱼率,但我们是新手,有些顿口打不到很正常,安全第一,还是建议搞扎实一点。
3、钩:这个一定要注意,我们新手千万别去学高手用小钩去钓鲢鳙,那是自己给自己找麻烦,鲢鳙的口那么大,别担心它吞不下去。建议选用依势尼6号以上或者伊豆8号以上有刺钩,高手们喜欢无刺,无刺钩挂在抄网上好取,这个我也知道,但我怕鱼被拖到水面上一个翻身跑掉,所以还是选用有刺心里塌实。
4、漂:这个也要小心,钓鲢鳙丢漂的几率比鲫鱼大多了,尤其是我们新手,千万别拿100多元的阿卢漂去冒险,丢一根有可能那一天钓的鱼都不值这根漂的钱。就选渔具店5元左右的漂,别看就值5元左右,咱还得挑,吃铅小的不要,吃铅小咱新手抛不出去,遇到一点小风漂就到处跑,咱买吃铅大的,好抛,而且跑得慢。漂尾细的咱也不要,咱挂的是拇指大的饵料,漂尾细了一下就沉下去了,还怎么钓啊。另外,咱找鱼层水平有限,如果没有找准,鱼从下面往上吞饵,漂尾细了鱼刚开始吸水钩都还没到鱼嘴里,咱的漂就下去了好几目了,老抓空口怎么行?还有,漂尾的最后两目最好是加粗的,这样咱搓饵稍微搓大了点,漂也不至于被压得全沉下去,从容多了。
5、抄网:先早早的开好,上鱼了咱们新手可没那本事一手提竿一手去开抄网,最好用深点的抄网,抄小鲫鱼那浅浅的抄网最好别用,咱的子线2。0以上的,抄鱼的时候根本不怕抄网切子线,干吗还用小抄网呢?遇到大家伙,抄网装不下鱼才气死人。
二、饵料的选择:尽管现在市面上现在各种鲢鳙饵料多的是,而且也都基本能钓到鲢鳙,但作为我们新手,选择饵料还是很必要的,千万别选那些附钩性太差的饵料,虽然雾化不错,但抛都抛不出去怎么钓啊?如果买了那些附钩性不好的饵料怎么办,咱新手不讲那么多了,就加拉丝粉啊。白粉、雪花粉什么的一样加点,咱也学学雾化。开饵的时候,要比说明书上的饵水比少加点水,稍微干点散点,如果太干,就再加点水,灵活调节,如果刚开始就加多了,就麻烦了,再加饵料容易把饵打死掉。开好后别把饵料揉成团,挂钩之前才捏,想化快点捏松点,想化慢点捏紧点,哈哈,咱新手也会控制雾化速度了。
三、钓点的选择:这个很重要,钓点的好坏直接影响结果。有风的时候,选下风口,一般下风口都能看到鲢鳙打花或者蹦跳。无风的时候选择水深的地方,鲢鳙都喜欢水比较深的地方,因为它是中层鱼,而且个体比较大,水浅了它没安全感,当然没鱼,长水面选择细腰的地方,那里是鱼的通道。如果遇到几个方面都占到的钓点,那就恭喜你发财了。
四、浮钓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1、调漂:浮钓鲢鳙的调漂比较粗略,一般能让漂尾漏出7、8目就够了,如果你选择的漂尾很粗,6目也够,想节约饵料,就调低点,想挂饵大点就调高点,这个看你个人喜欢。但有一点希望注意,千万不能调过低,我见过有人调3目在那里钓鲢鳙,稍微挂点饵料漂就沉下去了,那不郁闷?
2、找底:很简单,就挂一个铅在下钩上,让漂沉下去,然后上捋浮漂露出过漂尖就找到底了,底没必要很精确,大致清楚就行,然后留一太空豆在上面记住底的位置,这在钓的时候很有用,对判断钩在水中的位置起到很好的参照作用。
3、打窝:开好饵料后,先用1/3或者1/4的饵料轻捏成许多小团,抛到钓点,让饵在钓点雾化散开,就可以开钓了。
4、挂饵:可以双钩挂饵,也可以上钩挂饵,饵大小以压漂到露出2目左右为好,饵的雾化速度,开始可以快些,就捏松点,有口后可以雾化慢点,就捏紧点。
5、找鱼层:这点在钓的时候很关键,从水深的1/3深度开始钓。判断鱼层的深度要仔细,一般从漂上能反映出来一些重要信息,如果有顿口打不到鱼,说明鱼在钩的下方,因为顿口打不到的原因,一般是因为鱼在下面仰着吃散落的饵料,鲢鳙开口吸水的时候,吸力很大,顿口打不到是因为鱼口离钩子距离远,鱼吸水时,钩还没到鱼口里,漂已经出现了大顿口。遇到这种情况,就需要上捋浮漂往下找鱼层。水深比较深的钓点,以一次10公分左右的幅度往下找。如果水浅,就5公分的往下找,如果出现漂左右晃动或者起竿挂到鱼身上的情况,说明鱼在钩子上方,就要将漂下捋往上找鱼层。如此循环往复。中鱼后如果停口,先往下找。
6、手抛饵补窝,因为我们是从上往下找鱼层的,越往下,钩上的饵料雾化的水层范围越小,引鱼效果就越差,因此需要在钓的过程中不时的手抛松饵到钓点续窝,以达到持续诱鱼的效果,以每抛三四竿补一颗挂钩大小的松散饵料为宜!
7、口的判断:一般来说,鲢鳙的顿口以明显的半目以上顿口为标志,口的大小与漂尾粗细以及鱼吃饵的姿态有关,如果漂尾细,口的幅度就大,反之就小;如果鱼是横着吞饵,就是所谓的正口,口就略小,一般1-2目不等,但中鱼率很高。如果鱼是从下抬头吞饵,口很夸张,一般是2目以上甚至黑漂,但会屡屡打不到鱼。
8、鱼的立体分布:一般来讲,上层白鲢多,下层花鲢多,上层个体小的多,下层个体大的多。这种分布是一般而言,不能绝对化。
9、刺鱼:鲢鳙口出现以后,要迅速起竿,用力刺鱼,如果用力太小,容易因挂不牢而跑鱼,但大力不等于暴力,力道大小在具体钓鱼过程中去体会。
10、溜鱼:发觉中鱼后,立即把竿绷紧,从手感上判断鱼的大小,如果鱼不是很大,要尽快把鱼带出窝子溜鱼。溜鱼以始终绷紧线为准,鱼发力就侧着鱼发力的方向牵引鱼改向,鱼不发力我们就发力,轻轻带着鱼头到水面呛水,溜翻。
11、抄鱼:用大抄网,从水下往上,迎着鱼头抄,鱼进抄网后,尽量竖着提起抄网,以免鱼蹦出抄网。
五、补充一下天气和气温因素:专家认为25度以上适宜钓鲢鳙,那是指鲢鳙疯狂的温度,其实15度以上就上了,晴天上得好些,雨天略差,但温度更重要。高温之后的大风降温天鲢鳙最疯狂。
❾ 钓鲢鳙倒底用什么漂好
使用长身长尾大号浮漂,鲢鳙不像鲤鱼和鲫鱼那样直接吞饵,而是通过大口吸水,然后过滤水中的浮游生物来获取食物。
因为摄食不迅猛,所以鲢鳙摄食的动作反应在漂相上也不会特别明显,往往只是小幅度的下顿。
另外加上钓鲢鳙时需要频繁的抛竿和提竿,这样对浮漂也会有一定的损伤。
因此,建议钓友钓鲢鳙选择粗身细尾、颜色醒目、价格低廉的大号浮漂,这样不但能够准确反映鲢鳙在水下咬钩的情
况,而且经济负担不大。同时建议钓友多带几个浮漂,以便随时更换损坏的浮漂。
钓鱼技巧:
5.4m手竿,腰力要好,四六调的样子、三七钓也行。使用的是迪佳 黑纹鲤。最大的整到过19斤的大头,从来没有放过失手绳。使用3.0 2.5的线组。
选择一片静水区,有风的天气尽量找那种避风港,钓鲢鳙之前一定要打窝,打足够的量,市面上有那种鲢窝,可以和麸皮勾兑,开饵盆大半盆为准,一次性定点打下窝了,看鱼的密度,少则五分钟就会出现鲢鱼泡泡,多则半小时一准出现鲢鱼泡,这时候就可以搓饵施钓了。
搓饵以饵料能压下浮标到钓目为止,钓目不讲究,1 2 3 4 5 6 7目甚至平水施钓都行,只要不在调目上就好,这就说明钩子上还有饵料。
❿ 现在这个天还能钓鲢鱼吗怎么样配料吃食厉害,用5米4的手杆!
想钓鲢鳙:首先你要了解一下鲢鳙的生活习性、食性(在此不多谈)。
真正的手杆底钓鲢鳙,钩是不能贴底的,要离开底(以便鱼吸食),最少要离开底10厘米以上,根据鱼的大小,调节离底的高度,不能让鱼腹贴底去吸食。
钓深:一般与季节、水情有关,天凉(最低气温在10-15°以上)、水清时可钓深,天热(最底气温20°以上)时、水浑钓浅点。一般钓深在1-3米之间(不能再深了:钩到底了,食化完了)。
杆:从3.6米(钓2公斤以下)-4.5米(5公斤以下)3、7开的硬调钓竿,鱼再大了就要用带轮的杆了。
钩具:我用双钩,伊势尼7号左右,上下钩距在3厘米左右,上钩上饵,下钩空钩,(下钩也可用直径在3厘米的锚钩,是本人的绝活,上鱼率高的让你吃惊)。
漂:用浮力较大的6号左右的漂,调8目左右,钓两目左右。(视标鱼讯:用力的下顿0.3目或黑漂,与鲫鱼的鱼讯一样,只要有下顿的动作,就要快速杨杆。鲢鱼动作比鳙鱼小,相应的;鱼大动作好)。
线:根据你的杆子钓力、鱼的大小而定。一般:主线2.5-3号,子线1.5-2号。
饵料:用容易雾化的饵料,我一般用:南北鲫、东俊鲫+鲢鳙香精(比例是9:1)或是加上别的商品鲢鳙饵(比例2:1),找一个水深2米左右的、下风口钓点(不必顶风,侧风向就可,这叫做:钓鱼不顶风,多是一场空)。不用打窝,直接施钓,由浅到深,循序渐进,直至上鱼。注:(饵料的大小:搓饵一般在一颗大花生米或小指端节大小,水深时将饵料多揉搓两遍,让其雾化的慢点。每次调深度,可上下调一浮)。但打窝也可用经济、实惠的自制酸饵定点打窝诱鱼。
天气:根据本人的经验:春季最低气温保持到15°以上时,就是手杆施钓的黄金季节了,秋季最低气温不低于10°好,这段时间都是手杆钓鲢鳙的黄金季节。天热、3级微风的阴天胜于晴天,天凉则相反。雾天、无风天、连续的蒙蒙细雨天,气压低,水中缺氧,鱼易浮头,是很难钓到鱼的。俗语说:鱼浮头,往回走。(无风的高爽晴天也是出钓的好时机)。
钓鱼的点:前后好控制,左右要控制在60厘米范围内(以杆尖前方左右各30厘米,如果浮漂移动出了这个范围,就要杨杆重新抛钩了)。
钩线25-30厘米。
上钩的钩底到下钩的柄环也就是一个单钩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