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猪腩排是哪个部位
猪腩肉是指腰窝的肉,也就是猪的两条后腿前,紧靠弓扣后的腹肉。猪腩俗称五花肉或三层肉,特点是筋肉相连,适于烧、炖等。一般都是买回去炖或者是煮。
由于含有大量脂肪,每100克(0.22英磅)猪腩的热量可以高达520卡路里。以这种切割法切割的猪肉在中国、韩国、和菲律宾等地是非常受欢迎的。在中华料理中,猪腩肉(五花肉)是常用的食材,通常被切成丁状,以红烧方式炖煮。
‘贰’ 腰窝是什么
“腰窝”就是背后腰间的两个凹下去的窝,是臀部骶椎骨上方和腰椎连接处的两侧。在医学上被称作“麦凯斯菱”,俗称“腰窝”,在美术界又称“圣涡”,是理想的人体模特的标志之一。 腰窝还有个名字叫“维纳斯的酒窝”,被视作人体的性感之眼。
来历
腰窝,是德国妇产科医生古斯塔夫·麦凯斯潜心研究臀部多年后的丰硕成果,据资料介绍,麦凯斯医生经过无数个不眠之夜,终于发现臀部中间裂缝上方有块菱形空间,脊柱骨上的肌肉比其他部位要薄要紧,因而形成一个微微突出的菱形体。这个菱形体表明了骶骨脊柱的位置,为医学界所共识并以他的名字命名为“麦凯斯菱”。
这还不算,麦凯斯医生又发扬宜将剩勇追穷寇精神,在“麦凯斯菱”的两侧发现各有一个窝,两个窝显得大而深,如水波中的旋涡,此涡后来被西方美学家称之为“圣涡”。
根据广东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师李哲的解释:腰窝,它结构术语叫做“骶凹”,其深面就是髂后上棘,两侧骶凹的连线通过第2骶椎的棘突。有超过2%的婴儿会有,很少人的骶凹预示着脊柱裂或骶骨、脊髓有潜在的异常,需要做检查排除异常。但是大多数是没有害处的,不需要任何治疗。有腰窝的人大多是因为遗传因素,当然不只是“美女”才会有,各种男女都可能具有。腰窝很少是病理性的,所以有腰窝并不能判断其人“肾亏”。
‘叁’ 猪肉后秋和腰窝哪个位置好
腰窝肉好。
猪肉腰窝肉是后腿下部前端与肚之间的一块瘦肉,这个地方的肉肥瘦相连,肉层比较薄,适合炖、焖、炒等。
猪肉是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吃的一种肉类,这种肉类在购买的时候也有一定的小技巧。首先,要仔细看肉的颜色,新鲜的品质高的猪肉,从外观上来看,颜色相对比较浅,呈现出粉红色或者是鲜艳的红色。
如果购买的猪肉是深红色或者是有些发紫的红色,这样的猪肉放置的时间肯定不短了。好的猪肉纹理看起来也十分规整,基本上是丝丝分明,没有磨过得痕迹。
当天宰杀不超过两个小时的猪肉,用鼻子闻,会有猪肉的香味,当然也会夹杂一些血腥气。如果是放置了几天的猪肉,这样的肉可能会有一股子臭味,而且还少有猪肉的香气。
‘肆’ 腰窝在什么部位 图片
应该就是位于臀部和腰部之间的连接处,我觉得经常锻炼的人就都会有。
‘伍’ 猪沙腩是什么部位
猪的腹部。
猪腩肉是指腰窝的肉,也就是猪的两条后腿前,紧靠弓扣后的腹肉。猪腩俗称五花肉或三层肉,特点是筋肉相连,适于烧、炖等。一般都是买回去炖或者是煮。
‘陆’ 猪肉哪个部位最好吃
按着烹调的需要,猪肉除去头、蹄(爪)、尾外,一般分为以下14个部位。
1、血脖即耳至肩胛骨前颈肉,呈条形,肥瘦相同,韧性强。适于做香酥肉、叉烧肉、肉馅等。
2、鹰嘴位于血脖后、前腿骨上部的一块方形肉。肉质细嫩,前半部适于做酥肉,切肉丝、肉片,后半部适于做樱桃肉、过油肉、炸肉段、熘炒菜等。
3、哈利巴位于前腿扇形骨上的肉(包着扇形骨),质老筋多。适于焖、炖、酱、红烧等。
4、里脊又称小里脊。位于腰子到分水骨之间的一长条肉,一头稍细,肉色发红。这块肉是猪瘦肉中最嫩的一块,适于熘、炒、炸等。
5、通脊又称外脊。位于脊椎骨外与脊椎骨平行的一长条肉。肉色发白,肉质细嫩。适于滑熘、软炸及制茸泥等。
6、底板肉后腿骨下部,紧贴臀部肉皮的一块长方形肉,一端厚,一端薄,肉质较老。适于做锅爆肉、清酱肉和切肉丝等。
7、三岔位于胯骨与椎骨之间的一块三角形肉,肉质比较嫩。适于做熘、炒菜及切肉丝、肉片等。
8、臀尖紧贴坐臀上的肉,浅红色,肉质细嫩。适于做肉丁、肉段及切肉丝、肉片等。
9、拳头肉又称榔头肉。肉。包着后腿棒子骨的瘦肉,圆形似拳头。肉质细嫩。适于切肉丝、肉片和做炸、熘菜等。
10、黄瓜肉紧靠底板肉的一条长圆形内,形似黄瓜,质地较老,适于切肉丝。
11、腰窝后腿下部前端与肚之间的一块瘦肉,肥瘦相连,肉层较薄。适于炖、焖、炒等。
12、罗脊肉连着猪板油的一圈瘦肉,外面包一层脂皮。适于炖、焖或制馅。
13、五花肉位于前腿后、后腿前的腰排肉,肥瘦相间呈五花三层状,肋条部分较好称为上五花,又叫硬肋,没有肋条部分较差称为下五花,又叫软肋。上五花适于片白肉,下五花适于炖、焖及制馅。
14、肘子南方称蹄膀,即腿肉。结缔组织多,质地硬韧,适于酱、焖、煮等。
‘柒’ 怎样猪体各部位肉
按着烹调的需要,猪肉除去头、蹄(爪)、尾外,一般分为以下14个部位。1、血脖1、血脖即耳至肩胛骨前颈肉,呈条形,肥瘦瘦[/url]相同,韧性强。适于做香酥肉、叉烧肉、肉馅等。2、鹰嘴2、鹰嘴位于血脖后、前腿骨上部的一块方形肉。肉质细嫩,前半部适于做酥肉,切肉丝、肉片,后半部适于做樱桃肉、过油肉、炸肉段、熘炒菜等。3、哈利巴3、哈利巴位于前腿扇形骨上的肉(包着扇形骨),质老筋多。适于焖、炖、酱、红烧等。4、里脊4、里脊又称小里脊。位于腰子到分水骨之间的一长条肉,一头稍细,肉色发红。这块肉是猪瘦瘦[/url]肉中最嫩的一块,适于熘、炒、炸等。5、通脊5、通脊又称外脊。位于脊椎骨外与脊椎骨平行的一长条肉。肉色发白,肉质细嫩。适于滑熘、软炸及制茸泥等。6、底板肉6、底板肉后腿骨下部,紧贴臀部肉皮的一块长方形肉,一端厚,一端薄,肉质较老。适于做锅爆肉、清酱肉和切肉丝等。7、三岔7、三岔位于胯骨与椎骨之间的一块三角形肉,肉质比较嫩。适于做熘、炒菜及切肉丝、肉片等。8、臀尖8、臀尖紧贴坐臀上的肉,浅红色,肉质细嫩。适于做肉丁、肉段及切肉丝、肉片等。9、拳头肉9、拳头肉又称榔头肉。包着后腿棒子骨的瘦瘦[/url]肉,圆形似拳头。肉质细嫩。适于切肉丝、肉片和做炸、熘菜等。10、黄瓜肉10、黄瓜肉紧靠底板肉的一条长圆形内,形似黄瓜,质地较老,适于切肉丝。11、腰窝11、腰窝后腿下部前端与肚之间的一块瘦瘦[/url]肉,瘦瘦[/url]相连,肉层较薄。适于炖、焖、炒等。12、罗脊肉12、罗脊肉连着猪板油的一圈瘦瘦[/url]肉,外面包一层脂皮。适于炖、焖或制馅。13、五花肉13、五花肉位于前腿后、后腿前的腰排肉,肥瘦瘦[/url]相间呈五花三层状,肋条部分较好称为上五花,又叫硬肋,没有肋条部分较差称为下五花,又叫软肋。上五花适于片白肉,下五花适于炖、焖及制馅。14、肘子14、肘子南方称蹄膀,即腿肉。结缔组织多,质地硬韧,适于酱、焖、煮等。---
‘捌’ 猪身上的所有部位的名称叫什么
猪肉除去头、蹄(爪)、尾外,分为以下14个部位。
1、血脖即耳至肩胛骨前颈肉,呈条形,肥瘦相同,韧性强。适于做香酥肉、叉烧肉、肉馅等。
2、鹰嘴位于血脖后、前腿骨上部的一块方形肉。肉质细嫩,前半部适于做酥肉,切肉丝、肉片,后半部适于做樱桃肉、过油肉、炸肉段、熘炒菜等。
3、哈利巴位于前腿扇形骨上的肉(包着扇形骨),质老筋多。适于焖、炖、酱、红烧等。
4、里脊又称小里脊。位于腰子到分水骨之间的一长条肉,一头稍细,肉色发红。这块肉是猪瘦肉中最嫩的一块,适于熘、炒、炸等。
5、通脊又称外脊。位于脊椎骨外与脊椎骨平行的一长条肉。肉色发白,肉质细嫩。适于滑熘、软炸及制茸泥等。
6、底板肉后腿骨下部,紧贴臀部肉皮的一块长方形肉,一端厚,一端薄,肉质较老。适于做锅爆肉、清酱肉和切肉丝等。
7、三岔位于胯骨与椎骨之间的一块三角形肉,肉质比较嫩。适于做熘、炒菜及切肉丝、肉片等。
8、臀尖紧贴坐臀上的肉,浅红色,肉质细嫩。适于做肉丁、肉段及切肉丝、肉片等。
9、拳头肉又称榔头肉。肉。包着后腿棒子骨的瘦肉,圆形似拳头。肉质细嫩。适于切肉丝、肉片和做炸、熘菜等。
10、黄瓜肉紧靠底板肉的一条长圆形内,形似黄瓜,质地较老,适于切肉丝。
11、腰窝后腿下部前端与肚之间的一块瘦肉,肥瘦相连,肉层较薄。适于炖、焖、炒等。
12、罗脊肉连着猪板油的一圈瘦肉,外面包一层脂皮。适于炖、焖或制馅。
13、五花肉位于前腿后、后腿前的腰排肉,肥瘦相间呈五花三层状,肋条部分较好称为上五花,又叫硬肋,没有肋条部分较差称为下五花,又叫软肋。上五花适于片白肉,下五花适于炖、焖及制馅。
14、肘子南方称蹄膀,即腿肉。结缔组织多,质地硬韧,适于酱、焖、煮等。
(8)猪腰窝是哪个部位图片扩展阅读:
不可与猪肉同食的食物警惕饮食安全,猪肉是人们日常接触最多的食品之一,因为太常吃,人们还发明了许多新鲜花样去烹饪这道传统美食。下面这些食物不能与猪肉同煮。
1、大豆
从现代营养学观点来看,豆类与猪肉不宜搭配,是因为豆中植酸含量很高,60%——80%的磷是以植酸形式存在的。
它常与蛋白质和矿物质元素形成复合物,而影响二者的可利用性,降低利用效率;还有就是因为豆类与瘦肉、鱼类等荤食中的矿物质如钙、铁、锌等结合,从而干扰和降低人体对这些元素的吸收。
故猪肉与黄豆不宜搭配,猪蹄炖黄豆是不合适的搭配。
2、羊肝
中医云:“猪肉共羊肝和食之,令人心闷。这主要是因为羊肝气味苦寒,补肝、明目,治肝风虚热。
猪肉滋腻,入胃便作湿热,从食物药性讲,配伍不宜。羊肝有膻气,与猪肉共同烹炒,则易生怪味,从烹饪角度讲看,亦不相宜。
3、香菜
芫荽又名香菜,可去腥味,与羊肉同吃相宜。芫荽辛温,耗气伤神。猪肉滋腻,助湿热而生痰。古书有记载:“凡肉有补,唯猪肉无补”。一耗气,一无补,故二者配食,对身体有损害。
4、牛肉
猪肉和牛肉不共食的说法由来已久,《饮膳正要》指出:“猪肉不可与牛肉同食”。这主要是从中医角度来考虑,一是从中医食物药性来看,猪肉酸冷、微寒,有滋腻阴寒之性,而牛肉则气味甘温,能补脾胃、壮腰脚,有安中益气之功。
二者一温一寒,一补中脾胃,一冷腻虚人。性味有所抵触,故不宜同食。
‘玖’ 腰眼和腰窝是在同一个地方么
两者是不一样的哦。
腰眼在腰后胯骨上面脊椎骨两侧的部位。
“腰窝”就是背后腰间的两个凹下去的窝,是臀部骶椎骨上方和腰椎连接处的两侧。
‘拾’ 臀部上面,后背底部差不多在腰上两个肉窝窝叫什么名
腰窝。
腰窝就是背后腰间的两个凹下去的窝,是臀部骶椎骨上方和腰椎连接处的两侧。在医学上被称作麦凯斯菱,俗称腰窝,在美术界又称圣涡,是理想的人体模特的标志之一。
根据广东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师李哲的解释:腰窝,它结构术语叫做“骶凹”,其深面就是髂后上棘,两侧骶凹的连线通过第2骶椎的棘突。有超过2%的婴儿会有,很少人的骶凹预示着脊柱裂或骶骨、脊髓有潜在的异常,需要做检查排除异常。
(10)猪腰窝是哪个部位图片扩展阅读:
腰窝的形成因素:
1、与骶椎附近的骶髂关节有关。腰窝与骶髂关节的生理结构有较大关系,同时骶髂关节的结构有较大的个体差异。
2、与骨盆的前倾角度有关。正常人的骨盆微微向前倾,前倾角一般为0~15度,女性骨盆的前倾角度通常接近15度,男性骨盆的前倾角度则通常小于女性,一般情况下,有腰窝的人骨盆前倾的角度会稍大一些,这会使臀部在视觉上更突出,身体也会呈现出S型的曲线,因而有腰窝的人通常给人身材较好的视觉感受。
3、与脂肪组织、肌肉组织有关。骶椎和腰椎连接处的脂肪组织、肌肉组织比较少,皮肤相对较薄,使腰窝易于呈现。
参考资料来源:
网络-腰窝
人民网-腰窝是完美身材的标志?专家:主要与遗传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