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动态图片 » 福建哪个城市有三生石图片
扩展阅读
绑假猴子搞笑图片 2025-07-26 09:07:10

福建哪个城市有三生石图片

发布时间: 2022-05-02 15:54:56

A. 三生石的传说

三生石的传说:

相传女娲在补天之后,开始用泥造人,每造一人,取一粒沙作计,终而成一硕石,女娲将其立于西天灵河畔。此石因其始于天地初开,受日月精华,灵性渐通。

不知过了几载春秋,只听天际一声巨响,一石直插云霄,顶于天洞,似有破天而出之意。女娲放眼望去,大惊失色,只见此石吸收日月精华以后,头重脚轻,直立不倒,大可顶天,长相奇幻。

竟生出两条神纹,将石隔成三段,纵有吞噬天、地、人三界之意。女娲急施魄灵符,将石封住,心想自造人后,独缺姻缘轮回神位。

便封它为三生石,赐它法力三生诀,将其三段命名为前世、今生、来世,并在其身添上一笔姻缘线,从今生一直延续到来世。

为了更好的约束其魔性,女娲思虑再三,最终将其放于鬼门关忘川河边,掌管三世姻缘轮回。当此石直立后,神力大照天下,跪求姻缘轮回者更是络绎不绝。

(1)福建哪个城市有三生石图片扩展阅读:

三生源于佛教的因果轮回学说,而三生石又产于儒家思想创始人孔子故里的九仙山上,传说中的缘池仙翁又为道家的代表。

中国的宗教文化经过长期的演变之后,儒、道、释三家已经互相渗透、互相同化,某种程度上已经三教一体了,所以,三生石更是一种灵石。

集佛道、人道、天道于一体的三生灵石面前,没有什么邪与噩可言,佛家讲究治心,儒家叫做正心,道家追求炼心。

在这背后,儒家讲治世,道家讲治身,佛家讲治心。三家对人生的概括,儒家讲的是未知生焉知死、独善其身,兼济天下,不要去着迷于云里雾里的事情,而要重视现世的修炼。

道家讲的是穷尽变化,努力了解世界和社会的变化规律;佛家则讲缘起性空,不要被外部世界纷纷扰扰的现象所迷惑。

所以,集天地灵气于一体的三生石本身就是儒道释三教文化的精髓,佩戴三生石又是明法正心、驱除邪恶、寄托希望的一种实物变现形式。

B. 三生石真的灵验么在什么地方在有三生石

三生石最有名的应该是杭州天竺山。

C. 我国哪些地方存在三生石

浙江省西湖的三生石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边上有一块三生石,这块三生石是一块样貌奇特的巨石,在与飞来峰相连接的莲花峰东麓,是“西湖十六遗迹”之一。该石高约10米,宽2米多,峭拔玲珑。

石上刻有“三生石”3个碗口大小的篆书,及唐代圆泽和尚的《三生石迹》的碑文,记述三生石之由来。石上多唐、宋时的题词石刻,大多已无法辨认。

山东省九仙山的三生石

山东省曲阜市九仙山上也有一块三生石,这块三生石位于曲阜城北20千米的九仙山上。传说此山乃掌管人间缘分的“缘池仙翁”的养道修行之圣地,历朝历代都设坛焚香敬奉,现存碑记可见。

1778年和1812年,地方政府曾多次投资复修“缘池仙洞”,直至新中国成立初期还有出家人管理。缘池仙洞东南数千米处有一凌空屹立的巨石,有数米之高,上写“三生石”。传说这里是缘池仙翁洞察人间男女,并安排有情人相遇的地方。后人因此把三生石当成姻缘的象征,认为它能够锁定前生、今生及来生的幸福姻缘。

三生石

D. 中国哪些地方有三生石

杭州灵隐寺前那块写着“咫尺西天”的照壁,往前行去,入天竺,道旁有清可见底的小溪。行不多远,便见路边有一座小石桥,过桥,由小路上山,石阶上杂草丛生,最特别的是,夏秋之季,石阶上有很多很长的有着黄黑相间花纹的“百足虫”,象蜈蚣一类的“长虫”,似乎趴在石阶上是在乘凉。只五六分钟,三生石就到了,石头其实是不起眼的,只是上面镌了字,便传奇了。四处少有人迹,只有些形状各异的大石头散落在沉沉的绿色里。站在这里便想起一句话“海枯石烂”,再看看这块在传说里代表了“前世、今世、后世”的三生石,身边的恋人便分外让人爱怜。现代中人,并没有奢侈的后花园可供情人们“私订终生”,但是三生石一直都是在的,仿佛就是为了聆听情人们的盟约而在这里静静立着。 最佳时间:在秋日的黄昏漫步而至。刚好可以看得清三生石上刻着的典故,也刚好可以忽略路上的爬虫。 必备知识:三生石的典故(刻在石上的文字有些字不太认得清了)。 传说,唐朝时有一个和尚圆泽和李源交好,有一天一起去峨嵋,有两条路可以走,圆泽要走一条,李源要走另一条,最后还是依了李源。半路上, 碰见一个大着肚子的孕妇,圆泽脸色一变说:我所以坚持不走这条路就是这个原因,她孕的就是我,已经三年了,今天见了面再也躲不过去了,一会你去看 那个婴儿,我会以笑为证,我们如果有缘十二年后在钱塘天竺寺外可以一见。 说完,那个妇人就生产了。李源过去一看,那个婴儿果然对他笑了…… 十二年后,李源如约来而至,正是一个月明之夜,忽然听到一个牧童唱到: 三生石上旧精魂, 赏风吟月不要论。 惭愧情人远相访, 此身虽异性常存。 李源知是圆泽,就想上前和他亲近,可牧童又唱到: 身前身后事茫茫, 欲话因缘恐断肠。 吴越山川寻已遍, 却回烟棹下瞿唐。 唱完就不知所踪…… 这里还额外提醒你:中国古代最着名的爱情——宝黛的爱情就是从三生石畔的前生开始的——“只因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有绛珠仙草一株,时有赤瑕宫神瑛侍者, 日以甘露灌溉……” 注意事项:三生石是可以特别去看的,但不宜逗留过久,因为周围没有适合坐下来谈心的地方,而且人烟罕至,不太安全。因此最好是在去天竺一带游玩的时候,当做一个特别节目来让恋人惊喜。 附:灵隐寺:杭州的灵隐寺江南着名古刹之一。它处于西湖西部的飞来峰旁,离西湖不远,也可列为西湖的一个游览点。来杭州游览点。来杭州游览的人,很多都要到灵隐寺一游,因此,灵隐寺也是我国接待游人最多的寺庙之一。 灵隐寺的来历:灵隐寺始建于东晋(公元 326年),到现 在已有1600多年历史。当时印度僧人慧理来杭,看到这里山峰奇秀,以为是“仙灵所隐”,就在这里建寺,取名灵隐。 五代吴越国时,曾两次扩建,大兴土木,灵隐寺扩建为有九楼、十八阁、七十二殿堂的大寺,房屋过1300余间,僧众达3000人。当然,灵 隐寺也历经兴衰,现在的寺宇是后来重建的。 灵隐寺最前面是天王殿,是悬“云林禅寺”匾额,是清代康熙的手 笔。大殿正中佛龛里,坐着袒胸露腹的弥勒佛像。弥勒佛后壁的佛龛里,站着神态庄严、手执降魔杵的韦驮菩萨,系由独块香樟木雕成,是南宋遗物。 灵隐寺的大雄宝殿是单层、重檐、三叠的建筑,高达33.6米。1954年进行全面修整后,改永久性的钢筋水泥建筑。大殿规模宏敞,气势雄伟,殿正中的释迦牟尼佛像,高19.6米是1956年由浙江美术学院的雕塑家和民间艺人共同努力,以唐代禅宗着名雕塑为蓝本,用24块香樟木雕成的。 灵隐寺的殿宇、亭阁、经幢、石塔、佛像等建筑和雕塑艺术,对于研究我国佛教史、建筑艺术史和雕塑艺术史都很有价值,是祖国珍贵的文物

E. 的三生石是什么,在什么地方,三生石的由来和含义

三生石在与飞来峰相连接的莲花峰东麓,是“西湖十六遗迹”之一。该石高约10米,宽2米多,峭拔玲珑。石上刻有“三生石”三个碗口大小的篆书及《唐
圆泽和尚
三生石迹》的碑文,记述“三生石”之由来。石上多唐、宋时的题词石刻,大多已不可辨认,只有元至正元年(1341年)秋九月太史杨瑀、翰林张翥等人的题词仍清晰可见。

F. “三生石”景点究竟在什么地方

杭州
三生石那里只是看看的景点。
三生石离灵隐很近,但不是在灵隐。而是在附近的下天竺后面。
希望采纳

G. 抖音三生石1314m是哪里景区

三生石位于杭州三天竺寺。

传说唐李源与僧圆观友善,同游三峡,见妇人引汲, 观曰:“其中孕妇姓王者,是某托身之所。”

更约十二年后中秋月夜,相会于杭州天竺寺外。

是夕观果殁,而孕妇产。及期,源赴约,闻牧童歌《竹枝词》:“三生石上旧精魂,赏月吟风不要论。惭愧故人远相访,此身虽异性长存。”

源因知牧童即圆观之后身。见唐袁郊《甘泽谣·圆观》。后人附会谓杭州天竺寺后山的三生石,即李源和圆观相会之处。

诗文中常用为前因宿缘的典实。 唐齐己《荆渚感怀寄僧达禅弟》诗之三:“自抛南岳三生石,长傍西山数片云。”

H. 三生石的名胜古迹

西湖十六遗迹
三生石”位于杭州西湖的灵隐寺,寺中三生石的传说,代表了“前世、今世、后世”的三生石。中国古代最着名的爱情——宝黛的爱情就是从三生石畔的前生开始的。三生石位于杭州三天竺法镜寺后之莲花峰东麓,是清初古吴墨浪子《西湖佳话》中所言“西湖十六遗迹”之一。该石高三丈许,由三块天然石灰岩组成,石上镌刻“三生石”三个篆字。

杭州灵隐寺前那块写着“咫尺西天”的照壁,往右走,经“三竺灵濛”牌坊入天竺路,道旁有清可见底的小溪。走完石板路面的天竺路,便到了三天竺法镜寺,三天竺法镜寺正大门围墙左边有一座小桥,过桥,由小路上山,石阶上杂草丛生,最特别的是,夏秋之季,石阶上有很多很长的有着黄黑相间花纹的“百足虫”,象蜈蚣一类的“长虫”,似乎趴在石阶上是在乘凉。只五六分钟,三生石就到了,石头其实是不起眼的,只是上面镌了字,便传奇了。四处少有人迹,只有些形状各异的大石头散落在沉沉的绿色里。站在这里便想起一句话“海枯石烂”,再看看这块在传说里代表了“前世、今世、后世”的三生石,身边的恋人便分外让人爱怜。现代中人,并没有奢侈的后花园可供情人们“私订终生”,但是三生石一直都是在的,仿佛就是为了聆听情人们的盟约而在这里静静立着。
三生石在与飞来峰相连接的莲花峰东麓,是“西湖十六遗迹”之一。该石高约10米,宽2米多,峭拔玲珑。石上刻有“三生石”三个碗口大小的篆书及《唐圆泽和尚 三生石迹》的碑文,记述“三生石”之由来。石上多唐、宋时的题词石刻,大多已不可辨认,只有元至正元年(1341年)秋九月太史杨瑀、翰林张翥等人的题词仍清晰可见。 位于世界自然遗产江西三清山日上山庄西侧边,一巨石斜覆若洞,传说远古时大禹到三清山治水,与涂山氏家族的女儿“娇”联手斗赤松子门下的报雨宠物玉鸡精,夜晚恩爱歇息的地方。人有没有来生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今生你把爱献给了谁。而此石就是见证大禹和涂山氏“前生爱是缘,今生爱是情,来生爱是义”的三生情缘石。

I. 三生石在哪个地方

三生石位于杭州西湖的灵隐寺。三生石位于杭州西湖的灵隐寺。寺中三生石的传说,代表了前世今世后世的三生石。法镜寺旁边有一片茶林,茶林旁边的小径有一块指示牌,沿着指示牌指引的方向往山上走,不到五分钟就可以到达三生石。三生石前面有一座殿宇风格的建筑,名字叫三生堂,三生堂的右侧不远处就是三生石。

代表三世友情

十几年前,林俊杰的《江南》火爆华语圈,甚至在大洋彼岸也很流行,里面有一句缘分写在三生石上面。在中国三生石被很多人认为是爱情石,姻缘石,缘定三生被理解为两个人的爱情是三世注定的缘。《江南》中的三生石位于杭州三天竺之一的法镜寺左侧半山上,较早的传说版本其实无关男女,而是讲述两个男人的三世友情。



J. 三生石在什么地方,传说

  1. 1、三生石的传说

    人死后,走过黄泉路,到了奈何桥,就会看到三生石。它一直立在奈何桥边,张望着红尘中那些准备喝孟婆汤、轮回投胎的人们。
    传说三生石能照出人前世的模样。前世的因,今生的果,宿命轮回,缘起缘灭,都重重地刻在了三生石上。
    千百年来,它见证了芸芸众生的苦与乐、悲与欢、笑与泪。该了的债,该还的情,三生石前,一笔勾销。

    三生石第一世
    那一世,你为古刹,我为青灯;那一世,你为落花,我为绣女;那一世,你为青石,我为月芽儿;那一世,你为强人,我为骏马。我知道,我将生生世世与你结缘。于是我跪在佛前求了五百年,求他让我在最美丽的时候遇见你,求他让我们结一段美丽情愫。佛于是把我变成一棵树,长在你必经的路旁。 阳关下,我慎重地开满了花,朵朵都是我前世的期盼,颤抖的叶是我等待的泪水。然而你,无视地走过。在你身后落了一地的,那不是花瓣,那是我凋零的心。我于是这样枯萎了,在我死去的那一瞬间,我看清了你脸上的惊讶,你捧起我的枝叶,泪湿衣襟。那一刻,我含笑。回到佛前,我泪垂不止,长跪不起。佛垂首,叹息。
    三生石第二世

    那一世,你为皇帝,我为战俘,你是那样意气风发,少年得志。在我父兄叛乱后,你怒发冲冠。我满身愧疚,满身痛楚。你杀光我的族人,抢掠我回宫,带回一个满身素缟的异族王妃。 你说,你等得好苦,你会爱我,照顾我,生生世世长相厮守。是的,我爱你,在生命的轮回中,我是经过了怎样的期盼与你相逢啊。 然而我,抽出你腰间的匕首刺入自己的心脏。我无声的睁大双眼,轻声说:“对不起。”是的,我就这样自绝在你面前,我很残忍,弥留中,我看到你莫大的悲愤与哀伤,我听见整个宫殿回荡着你无助的哀啸,你咬破中指,将一滴鲜血点在我的手腕,指天发誓,以此为印,永不弃我,那一刻,我心碎了, 你还记得吗?这是三生石上的第二世。

    三生石第三世

    我与苦海中挣扎沉浮,哀求了700年,佛终于肯原谅我,向我伸出莲花圣手,让我再次与你相遇,然而你却不记得我了。轻扶手腕,那血红胎迹竟在发烫。为了这前世未了的溯源,我在你孤傲的身姿下握住一把残破旧事。对我微笑吧,即使那微笑里有千里的距离,我也心动。对我怒视吧,若那怒视里有痴心的责备,我亦无悔 然而你只是漠视。每日夜里,我含泪祈祷神明,如果你看了我一眼,我就会幸福的死掉,如果你不看我,我就会痛苦的死掉。是不是爱一个人就是这样生生死死而又心甘情愿?而你,仍然漠视。我等待的心 痛苦又幸福,我微笑地看你从我身边无视地走过,看着你的目光从我头顶越过,有你存在的故事里,怎样的结局都好 夕阳温柔,听耳边许多新鲜又陌生的笑声响起。
    三生石在与飞来峰相连接的莲花峰东麓,是“西湖十六遗迹”之一。该石高约10米,宽2米多,峭拔玲珑。石上刻有“三生石”三个碗口大小的篆书及《唐 圆泽和尚 三生石迹》的碑文,记述“三生石”之由来。石上多唐、宋时的题词石刻,大多已不可辨认,只有元至正元年(1341年)秋九月太史杨瑀、翰林张翥等人的题词仍清晰可见。
    大概是在冯梦龙的“三言”中,我最早知道“三生石”的故事。也许是西湖人文景观太丰富了。“三生石”在杭州是没有任何名气的,问了好几位杭州朋友,竟也不知“三生石”究竟在何处。好在天竺倒是常去游览的,我想附近居民总该知道吧!
    7月的一天,我终于在三天竺(法镜寺)后右侧的一块废弃的茶园寻到了三生石。环顾四周,乱石纵横,杂草丛生,荒芜不堪。不消说,定然是游人罕至了。珍宝混同顽石,见弃如此,令人心痛不已。
    三生石是一块状貌奇钦奇磊落的巨石。三个红色的篆字——“三生石”碗口般大小,刻在内侧很不显眼。石头较光滑的一面,镌刻上一段碑文:
    唐圆泽和尚三生石迹
    师名圆泽,居慧林,与洛京守李源为友,约往蜀山峨嵋礼普贤大士。师欲行斜谷道,源欲沂峡。师不可,源强之,乃行。舟次南浦,见妇人锦裆负婴汲水,师见而泣曰:“吾始不欲行此道者,为是也,彼孕我已三年,今见之不可逃矣,三日浴儿时,顾公临门,我以一笑为信。十二年后,钱唐天竺寺外,当与公相见。”言讫而化。妇既乳儿,源往视之,果笑,寻即回舟。如期至天竺,当中秋月下,闻葛洪井畔有牧儿扣角而歌曰:“三生石上旧精魂,赏月吟风不用论,惭愧情人远相访,些身虽异性常存。”源知是师,乃趋前曰:“泽公健否?”儿曰:“李公真信士也,我与君殊途,切勿相近,唯以勤修勉之。”又歌曰:“身前身后事茫茫,欲话因缘恐断肠,吴越江山寻已遍,欲回烟掉上瞿塘。”遂去,莫如所之。
    诵读碑文,感慨系之。骨子深处,它是在歌颂人生最宝贵的东西——情义。
    人生在世,如果只是穿衣吃饭,结婚生子,那与动物何异?人生最大的乐趣、最大的意义就在“情义”二字。读过《红楼梦》的人当记得,作品中的主人公贾宝玉与林黛玉爱情的由来原是为了还情义债。小说写道: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有棵绛珠仙草,赤霞宫中有位神瑛侍者常在灵河边行走,看见这株仙草可爱,就每日用甘露灌溉它。后来,神瑛侍者下凡出去了,成为荣国府贾政的公子——贾宝玉。这受过神瑛侍者恩惠的绛珠仙草因得甘露滋润,脱胎成人。只因要报神瑛侍者的灌溉之恩,也下凡来了,这就是江南苏州林家的女公子——林黛玉。这故事当然是虚构的,但耐人寻味。细想想,人到世上走一遭,不就为了还几份情义债么?人在这个世界上有多少种身分,就有多少种情义债。你是儿子,要还对父母的情义债,你是妻子,要还对夫君的情义债,你是人家的朋友,要还对朋友的情义债,你是公民,要还对国家的情义债……还债是天经地义的事,至于债务由来,或为前世的命定,或为后世的缘分,又有多少道理可以讲清?情义债非经济债,是没有办法量化,也无法对等的。如果要有个衡量,那只有用心去衡量了。我总觉得情义债有种绝对性,它不容说清,也不容量清。人类的重大活动,举凡政治、军事、经济、科技,都不能脱尽情义债。
    这个世界上什么最重?荣誉,地位,金钱?都不是。只要是有一定的生活阅历的人都会知道:情义最重。“三生石”的故事反映的不就是人们这种美好的愿望么?和尚圆泽以“三生”酬报李源的友谊,其情之高,其义之厚,无法衡量,真可谓情天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