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动态图片 » 小孩发烧按哪个部位退烧图片
扩展阅读
站在阳光底下图片唯美 2025-07-24 11:58:19
难过委屈唯美的图片 2025-07-24 11:43:48
手机ps图片换头 2025-07-24 11:11:36

小孩发烧按哪个部位退烧图片

发布时间: 2022-07-04 23:09:12

Ⅰ 发烧搓哪个部位退烧快

大椎穴部位退烧快,位于颈部第七颈椎棘突下,此穴位适于感冒引起的发烧或高烧不退。

发烧的症状表现是脸部发红,嘴唇干热,哭闹不安或者是没有食欲,都可能是发烧了。发烧时身体的水分消耗比较大,表现为小便尿量减少,小便发黄,颜色较深,这些都有可能是体温增高的情况。孩子发烧的过程中由于发热和散热的不断发生变化,小孩的表现也会全身不适,疲倦乏力,情绪不稳定,这可能是低烧了。

发烧搓曲池穴、风池穴、大椎穴、鱼际穴等穴位退烧快,推拿按摩适用于中低烧的患者,可以通过按揉穴位帮助退热,一般是建议搓揉曲池穴,可以很好的解热止痛,搓风池穴可以疏风解表,避免风邪聚集。

Ⅱ 小孩发烧怎么刮痧降温,刮哪里退烧呢

如果孩子刚开始发热,一般都是普通感冒,出现发热,流鼻涕,轻微咳嗽,热势不高的,大约在37.5℃--38℃之间的,可以口服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利巴韦林颗粒,高于38℃的就得口服布洛芬颗粒或糖浆,在孩子额头上贴发烧退热贴。没有退热贴就用冰毛巾(把毛巾打湿后放冰柜)再取出使用。毛巾捂热了就再及时更换。


孩子爱贪玩,出了汗,又着凉风,容易发烧,这种情况下,让孩子喝点生姜红糖水,稍微发点汗,或者给孩子煮面条时加点葱姜,发点儿微汗都可以很快退烧,并且退烧之后不伤正气!是由外感风寒引起,应服祛风寒、治感冒退烧药才行。肚脐贴是外用药,根本无发汗解表作用。闹不好,还会使小儿体内上火。

Ⅲ 大人小孩发烧怎么退烧 教你5个穴位退烧法

导读:发烧是夏季经常都会发生的病症,一旦体温过高、上火、受寒都会引起发烧。那么发烧怎么退烧好呢?严重发高烧容易影响大脑细胞组织,不利于大脑的发育与正常运作。今天哈秀健康小编和大家分享5个穴位退烧的方法,教大家发烧不吃药怎么退烧。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人之所以会发热,多是因为机体的正气和外来侵入的邪...气相搏斗,机体免疫力较强的表现,一般情况下不需要进行特殊处理。但是如果发高烧的话(体温在39摄氏度以上)的时候,人体内环境就会失衡,脏腑功能紊乱。那么就需要搭配退烧穴位来灵活运用了。 大椎穴。位于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的地方,是督脉在身体十二正经中,所有阳经的交汇点,而总督一身之阳,是解表退热的常用穴位。在大椎穴为,以三棱针点刺放血,同时加上拔火罐效果会更好。另外,也可以针对大椎穴进行按摩,搭配推脊柱,用食指和中指指腹或者掌根,从上而下地由大椎穴推到尾骨,一般每次推100-300次。

Ⅳ 发烧按摩哪个部位退烧这三大部位可以试试

发烧按摩哪个部位退烧?这三个主要的退烧穴位,平时多按摩,也能有效地防止感冒发烧。本文主要讲述了普通感冒引起的发烧发热,若非感冒引致的发热,请在医嘱指导下按摩或者服药。
发烧按摩合谷穴助退烧
位置:合谷穴位于人体的手背上,五指并拢之后,拇指与食指之间的肌肉的最高点处。左右手各有一个穴位。
手法:用另外一只手的大拇指指腹用力点按合谷穴即可。
功效:适用于感冒引起的发烧发热、咳嗽哮喘、流鼻涕、鼻塞等不适症状。
发烧按摩大椎穴助退烧
位置:大椎穴位于颈后的正中位置,突起的较大骨头的下缘部位。
手法:用一只手的食指、中指对大椎穴进行用力按压即可。
功效:大椎穴能够帮助防止感冒,特别是对于感冒引起的身体发热或者是高热不退。
发烧按摩涌泉穴助退烧
位置:涌泉穴位于人体的足底,在足底前部凹陷处。用力弯曲脚趾,足底前部出现的凹陷处。
手法:用大拇指指腹对涌泉穴进行点按即可。力度以感到微微的酸胀为宜。
功效:能够帮助散热生气,对感冒引起的身体乏力、鼻塞、口干等症状有缓解效果。

另外还有一些次要的穴位可以帮助治愈感冒,从而帮助退烧。
发烧按摩十宣穴助退烧
位置:十宣穴位于手十指尖端,距指甲游离缘0.1寸(指寸),左右共十穴。
手法:用拇指的指甲用力反复重掐,以有酸痛感为主,至十宣穴变红变热。刺激总时间每次以不超过3~5分钟为宜。
功效:十宣穴多用于急救,广泛应用于热病、癫痫、小儿惊风等高热时。按摩十宣穴具有缓解中暑、昏迷、休克、高血压、手指麻木等作用。

发烧按摩曲池穴助退烧
位置:位于胳膊肘横纹的尽头凹陷的地方。
手法:以指腹按压或敲打1~3分钟,次数不限。
功效:曲池穴为手阳明大肠经之合穴,主要具有散风止痒、清热消肿、疏通经络之功效。按摩曲池穴能治疗肩肘关节疼痛、上肢瘫痪、高血压、荨麻疹、流行性感冒、扁桃体炎、甲状腺肿大、急性胃肠炎等。
发烧按摩风池穴助退烧
位置:风池穴位于后颈部,与耳垂平行位置的后头骨下两条大筋外缘凹陷处。
手法:张开双手,用两手的大拇指指腹放在风池穴处,其余的手指紧贴枕后部,用力按揉使风池穴有明显的酸胀感为宜。
功效:风池穴能够帮助祛风,所谓的感冒也叫“伤风”,按揉风池穴对于感冒大有裨益。
发烧按摩迎香穴助退烧
位置:鼻翼外缘的中点处,微笑的时候鼻子与嘴唇的外侧自然形成的浅沟交点处。
手法:用食指的指腹对迎香穴进行按压2分钟左右即可,力度以稍微有酸胀感为宜。
功效:能够帮助清热散风,特别是对于感冒引起的鼻塞有很好的缓解作用。
发烧按摩哪个部位退烧?这三个主要的退烧穴位,平时多按摩,也能有效地防止感冒发烧。本文主要讲述了普通感冒引起的发烧发热,若非感冒引致的发热,请在医嘱指导下按摩或者服药。
发烧按摩合谷穴助退烧
位置:合谷穴位于人体的手背上,五指并拢之后,拇指与食指之间的肌肉的最高点处。左右手各有一个穴位。
手法:用另外一只手的大拇指指腹用力点按合谷穴即可。
功效:适用于感冒引起的发烧发热、咳嗽哮喘、流鼻涕、鼻塞等不适症状。
发烧按摩大椎穴助退烧
位置:大椎穴位于颈后的正中位置,突起的较大骨头的下缘部位。
手法:用一只手的食指、中指对大椎穴进行用力按压即可。
功效:大椎穴能够帮助防止感冒,特别是对于感冒引起的身体发热或者是高热不退。
发烧按摩涌泉穴助退烧
位置:涌泉穴位于人体的足底,在足底前部凹陷处。用力弯曲脚趾,足底前部出现的凹陷处。
手法:用大拇指指腹对涌泉穴进行点按即可。力度以感到微微的酸胀为宜。
功效:能够帮助散热生气,对感冒引起的身体乏力、鼻塞、口干等症状有缓解效果。

另外还有一些次要的穴位可以帮助治愈感冒,从而帮助退烧。
发烧按摩十宣穴助退烧
位置:十宣穴位于手十指尖端,距指甲游离缘0.1寸(指寸),左右共十穴。
手法:用拇指的指甲用力反复重掐,以有酸痛感为主,至十宣穴变红变热。刺激总时间每次以不超过3~5分钟为宜。
功效:十宣穴多用于急救,广泛应用于热病、癫痫、小儿惊风等高热时。按摩十宣穴具有缓解中暑、昏迷、休克、高血压、手指麻木等作用。

发烧按摩曲池穴助退烧
位置:位于胳膊肘横纹的尽头凹陷的地方。
手法:以指腹按压或敲打1~3分钟,次数不限。
功效:曲池穴为手阳明大肠经之合穴,主要具有散风止痒、清热消肿、疏通经络之功效。按摩曲池穴能治疗肩肘关节疼痛、上肢瘫痪、高血压、荨麻疹、流行性感冒、扁桃体炎、甲状腺肿大、急性胃肠炎等。
发烧按摩风池穴助退烧
位置:风池穴位于后颈部,与耳垂平行位置的后头骨下两条大筋外缘凹陷处。
手法:张开双手,用两手的大拇指指腹放在风池穴处,其余的手指紧贴枕后部,用力按揉使风池穴有明显的酸胀感为宜。
功效:风池穴能够帮助祛风,所谓的感冒也叫“伤风”,按揉风池穴对于感冒大有裨益。
发烧按摩迎香穴助退烧
位置:鼻翼外缘的中点处,微笑的时候鼻子与嘴唇的外侧自然形成的浅沟交点处。
手法:用食指的指腹对迎香穴进行按压2分钟左右即可,力度以稍微有酸胀感为宜。
功效:能够帮助清热散风,特别是对于感冒引起的鼻塞有很好的缓解作用。

Ⅳ 感冒发烧按身体哪个部位可以减轻症状

发烧按摩合谷穴助退烧
位置:合谷穴位于人体的手背上,五指并拢之后,拇指与食指之间的肌肉的最高点处。左右手各有一个穴位。
手法:用另外一只手的大拇指指腹用力点按合谷穴即可。
功效:适用于感冒引起的发烧发热、咳嗽哮喘、流鼻涕、鼻塞等不适症状。
发烧按摩大椎穴助退烧
位置:大椎穴位于颈后的正中位置,突起的较大骨头的下缘部位。
手法:用一只手的食指、中指对大椎穴进行用力按压即可。
功效:大椎穴能够帮助防止感冒,特别是对于感冒引起的身体发热或者是高热不退。
发烧按摩涌泉穴助退烧
位置:涌泉穴位于人体的足底,在足底前部凹陷处。用力弯曲脚趾,足底前部出现的凹陷处。
手法:用大拇指指腹对涌泉穴进行点按即可。力度以感到微微的酸胀为宜。
功效:能够帮助散热生气,对感冒引起的身体乏力、鼻塞、口干等症状有缓解效果。
另外还有一些部位可以帮助治愈感冒,从而帮助退烧。

Ⅵ 孩子发烧可以按摩什么穴位退烧吗

谣言:最管用退烧方法,不管烧多狠,1个动作就搞定!宝宝发烧时,内关、心经、小天心各推拿100次,可以快速退烧。

辟谣:小儿发热是一种常见的儿科及急诊科临床症状,有人提出在小儿发烧期间,给小儿采取推拿的方法有利于退烧,那么小儿推拿退烧有用吗?最近网上甚至流传着“最管用退烧方法,不管烧多狠,1个动作就搞定!宝宝发烧时,内关、心经、小天心各推拿100次,可以快速退烧。”的说法,但这种说法有科学依据吗?

说到退烧,我们首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发热。

什么是发热?

正常小儿腋表体温为36℃~37℃(肛表测得的体温比口表高约0.3℃,口表测得的体温比腋表高约0.4℃),腋表如超过37.4℃可认为是发热。医学上将体温在37.5~38.0℃称为低热,体温在38.1~39.0℃称为中等热,体温在39.1~40.0℃称为高热,体温在40℃以上称为超高热。

推拿能够辅助退烧,但不管烧多狠,推拿都能搞定是不科学的。

小儿推拿作为一种中国特色的疗法,在长期的实践中证实能够辅助退烧,也因其操作方便、无针、无药,无创伤等优点得到了广泛的传播。但是烧多狠,推拿都能搞定吗?这种说法显然是不科学的。第一、小儿发烧只是一种症状,推拿只是能够辅助降温,但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引起发热的原因,而临床上认为当患儿体温持续超过38.5℃,且出现不舒服的感觉,应怀疑存在感染的可能性,要及时就医判断是否需要抗感染治疗,以免耽误病情,引起肺炎、重症感染等危害患儿健康。第二、目前普遍主张当体温超过38.5℃时,需要积极采取退热措施,包括药物和非药物两方面。但仅仅用推拿患儿是否能够短时间减低温度,能降低到什么程度,目前并没有进一步的研究。而由于儿童大脑发育还不成熟,体温调节能力差,经常会出现高热,如果降温不及时、有效就会造成抽风、惊厥甚至颅内感染等,导致大脑不可逆的损伤,严重威胁患儿的健康。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对于高热,安全有效的方法是依靠药物治疗。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如果腋下温度超过38.5℃,且患儿烦躁不安时,应及时在医生或药师的指导下给患儿服用退烧药。

总而言之,小儿推拿对退烧是有帮助的,但是小儿推拿仅仅是一种退烧的方法,并不能从根本上治疗小儿发热,而且对于出现高热,安全有效的方法是依靠药物降温治疗。

面对小儿发热,家长应该怎么办呢?

首先,我们应当了解发热对小孩的影响是双方面的。一方面,一定程度的发热可以增强宝宝对疾病的抵抗力;另一方面体温如果过高会对小孩造成伤害。

其次,发热时,家长要勤给孩子测体温,如果体温在38.5℃以下,且患者精神、活动可以,未出现明显不舒服,可以采取非药物降温,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可以通过多饮水,降低室温(夏季),脱去过多的衣服,确保患儿处于凉爽(但不寒冷)通风环境中,不主张传统的在发热时应用冷、温水或酒精擦浴的降温方法,研究证明这种方法违反了生理机制。冷、温水擦浴有可能加重肺炎和其他疾病,酒精擦浴则可经皮肤吸收,使婴儿产生酒精中毒症状。

第三,若孩子体温在38.5℃以上,可以口服退热药物,世界卫生组织推荐服用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具体剂量参照各种药物的参考剂量。在使用降温退热药物时,不可过频,以免引起低体温或其他不良反应,一般24小时内退热药物的应用不超过4次。使用退热药物后一定注意要给孩子多多补充水分,并及时换洗内衣。

第四,家长应仔细观察孩子的病情,假如孩子出现了全身皮肤温度潮湿冰冷、颜色发青、四肢颤抖、精神差、活动差、拒绝吃饭、身上出皮疹等任何一种异常表现时,就应立即带孩子去医院就诊。

希望家长能够正确认识和处理小儿发热,更好的呵护小孩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王艺,万朝敏.中国0至5岁儿童病因不明的急性发热诊断处理指南(标准版)[J].中国循证儿科杂志,2008,(6).

[2]刘晓红.小儿急性发热的诊治思路[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17,45(3):1-6.

辟谣专家:

山西医科大学 赵一静博士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医学科普创作专委会青年学组组长 北京大学医学部 吴一波博士

复核专家:

中华医学会 唐芹研究员

Ⅶ 宝宝发烧时,可以通过按摩哪个穴位使宝宝快速退烧

了解感冒发烧的原因

宝宝的正常腋下体温是36~37℃,超过37.2℃就属发烧了。虽然宝宝的症状看起来都是感冒发烧,但背后的原因可能有所不同。

在中医看来,感冒属于一种外感病,是感受了外界的风邪所引起的,也就是老人们经常说的“孩子是受了风,导致了感冒”。风邪,有冷风和热风,所以这感冒也分为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

1.大椎穴。大椎穴的位置是在我们的颈椎的位置,在两个肩部连线的中间,但是位置要稍微往下一点,大概在三厘米左右。这个地方是我们的一身阳气的汇聚之地,因此按摩这里能够起到很好的解表退热功效。当然了如果是大人发烧的话还可以去拔火罐,这样效果会更加的好一些,按摩的次数一般在200次左右。

用的力气小了,动作就要快,这样才能在一定的时间内,对穴位造成足够的刺激。比如推法,一般针对成年人的操作频率是120-160次/分钟,而针对小儿,就需要160-200次/分钟。

另外,操作的时候,用的力气要均匀,不能力气一会大、一会小,速度一会快一会慢。只有操作手法规范了,才能起到应有的效果。

Ⅷ 小孩,发热按摩哪个穴位可以退烧

小儿推拿是中医的一种传统疗法,在儿科中应用比较广泛。它通过一些特定的手法作用于患儿体表的特定部位,以调整机体的生理和病理状态。因此,小儿推拿可以用来治疗小儿发烧、腹泻、遗尿、咳嗽、便秘等疾病。
中医根据小儿发烧的病因,分为外感发烧、阴虚发烧、伤食发烧等多种类型。
穴位:肺经(肺金)
位置:无名指掌面。
操作:①补肺经:在无名指面上旋推,见中图,约补200~400次。
②清肺经:面向指根方向直推,见右图,清200~400次。
主治:发热,咳嗽,气喘,胸闷,咽喉肿痛等。
清天河水(自前臂内侧正中至腕横纹推向肘横纹)100次、

穴位:天河水
位置:前臂内侧正中,自腕横纹至时横纹呈一直线。
操作:用食、中二指腹自腕横纹推向肘横纹,见图.
约推100~500次。
主治:发热,烦躁不安,口渴,口舌生疮,惊风等一切热证。
开天门(自小儿眉心推向前发际边缘)100次、
由于小儿的体质不同,病情变化比较复杂,故小儿推拿必须结合时令、气候和症候表现的差异加以辨别和处理。另外小儿要注意随天气变化加减衣服,以防感冒发烧。现在正好是春季,天气变化较大,日温差也较大,家长一定要适时给小儿加减衣服,预防感冒。注重合理喂养,不可过食肥腻食物,以免伤食积滞,从而引起发烧。发烧时要多饮水,饮食宜清淡。
一般来说急性发烧需要1至3天痊愈,长期低热而用药效果不佳的患儿相对治疗时间长些,因为长期低热患儿的治疗一般都需要从发病的本因入手。

推拿治疗效果较好,但家长在家自行治疗效果不佳的时候,一定要到医院接受正规的治疗。

Ⅸ 物理降温擦哪些部位退烧物理降温的擦拭部位有讲究

物理降温做起来一般都很简单,而且不存在药物降温的那些不良反应。因此,在孩子发热的时候,最好先选用一些物理降温方法。那么,物理降温擦哪些部位呢?
物理降温擦哪些部位
宝宝发烧准备物理降温的时候,把门窗关好,先在孩子头部放一冰袋或冷敷布,协助降温,并防止由于擦浴后表皮血管收缩,血液集中到头部引起充血。然后开始擦拭(对于高热或者大点的孩子可直
接采用温水浴)。物理降温擦的部位主要是身体的大血管密集的部位或大动脉处。如:
1、颈部
颈部是血管密集的地方,而且是大动脉经过的部位。先稍微解开宝宝的衣服,露出颈部皮肤,然后用打湿的温水毛巾轻轻湿敷宝宝的颈部。同时将宝宝耳后的位置、耳廓也都擦一遍,这些部位循环较
快,能帮助散热。
2、腋肘部
腋部是血管密集的部位。稍微解开宝宝的衣服,抬起胳膊,露出腋下皮肤,注意别把衣服弄湿。重新蘸一遍温水,毛巾拧干后再轻轻(腋下皮肤敏感,最好是轻敷而不是用力来回擦)敷在腋下,片刻
后将毛巾拿开。
3、大腿根
把宝宝裤子稍微脱一点,露出大腿根部的皮肤,用温水毛巾轻轻蘸,如果宝宝不拒绝,可以加大湿敷的面积。
4、手心
人身体上神经分布最密集的地方是皮肤,尤其是手部皮肤。发烧时手心会很烫,注意不要捂住了手心,注意散热。
5、腹股沟
宝宝发烧物理降温擦身体位置还有腹股沟,这些褶皱处擦拭效果非常好。擦完一侧后给孩子穿好这侧上衣,脱掉另一侧上衣用同样方法进行擦拭。然后脱去孩子一侧裤子,从臀部外侧经腿外侧擦拭至
足背,再从大腿根内侧擦拭至足心,再从大腿后经胭窝擦拭至足跟,然后用同样方法擦拭另一侧。
物理降温不宜擦哪些部位
1、前胸
前胸没有大的血管流过,此处降温效果不好,只能使皮肤表层降温,并不能降低身体内部温度。同时,仅仅皮肤表层降温会导致刺激人体体温调节机制,从而在身体内部产生更多的热量,反而会加重
发热病情,所以最好不要在胸前区强行降温。而且心前区用冷可导致反射性心率减慢、心房纤颤或心室纤颤及房室传导阻滞。
2、脚心
在脚底用物理降温的方法,容易导致反射性末梢血管收缩影响散热或引起一过性冠状动脉收缩。另外,脚底的末梢神经比较发达,宝宝发烧时如果给宝宝擦拭脚心可能会引起宝宝的不适,或者影响宝
宝的睡眠,不建议给宝宝擦脚底来进行物理降温。
3、腹部
不太建议在宝宝的肚子用物理降温的方法,是因为这样可能会造成宝宝的肚子着凉,特别是用冷易引起腹泻,加重感冒发烧的症状。可以给宝宝穿上肚围,能有效保护宝宝的小肚子不着凉。
物理降温擦拭时要注意什么
1、是用温水给宝宝擦拭身体,不可以用冷水,否则宝宝容易受凉,加重病情。温水擦拭对水温也有要求,最好是跟宝宝体温差不多的水温。推荐32°C~34°C左右的水温。
2、擦拭完后,别着急穿衣服,稍微晾一下,让水分充分蒸发散热,有助于帮助宝宝尽快退烧。
3、力量要均匀,也不要擦得太用力了。
4、解衣要适当,避免过多暴露宝宝,以免受凉。擦身时要注意外界温度,如果是冬天一定保持室内暖和,以免再次冻到宝宝。
5、洗完后要把身上的水擦干,用毛巾包好或穿好衣服,避免着凉。但不要过多过厚,以免影响散热。拭浴后30分钟给宝宝测量体温,体温降至39度以下,要取下头部冷毛巾。
6、擦拭时若宝宝出现寒战、面色苍白等异常情况,要立即停止擦浴。
7、体温不超过38.5度可选择温水擦身(即物理降温)。而如果孩子高烧到38.5°C以上,并且出现寒战和肢体发凉、眼发花等状况时,就不宜洗澡了。
8、一般一次全身擦浴时长为20分左右,每个部位擦的时间是3—5分钟,也不要擦太久。擦完后半个小时再量一下体温,看看降温的效果。
物理降温做起来一般都很简单,而且不存在药物降温的那些不良反应。因此,在孩子发热的时候,最好先选用一些物理降温方法。那么,物理降温擦哪些部位呢?
物理降温擦哪些部位
宝宝发烧准备物理降温的时候,把门窗关好,先在孩子头部放一冰袋或冷敷布,协助降温,并防止由于擦浴后表皮血管收缩,血液集中到头部引起充血。然后开始擦拭(对于高热或者大点的孩子可直
接采用温水浴)。物理降温擦的部位主要是身体的大血管密集的部位或大动脉处。如:
1、颈部
颈部是血管密集的地方,而且是大动脉经过的部位。先稍微解开宝宝的衣服,露出颈部皮肤,然后用打湿的温水毛巾轻轻湿敷宝宝的颈部。同时将宝宝耳后的位置、耳廓也都擦一遍,这些部位循环较
快,能帮助散热。
2、腋肘部
腋部是血管密集的部位。稍微解开宝宝的衣服,抬起胳膊,露出腋下皮肤,注意别把衣服弄湿。重新蘸一遍温水,毛巾拧干后再轻轻(腋下皮肤敏感,最好是轻敷而不是用力来回擦)敷在腋下,片刻
后将毛巾拿开。
3、大腿根
把宝宝裤子稍微脱一点,露出大腿根部的皮肤,用温水毛巾轻轻蘸,如果宝宝不拒绝,可以加大湿敷的面积。
4、手心
人身体上神经分布最密集的地方是皮肤,尤其是手部皮肤。发烧时手心会很烫,注意不要捂住了手心,注意散热。
5、腹股沟
宝宝发烧物理降温擦身体位置还有腹股沟,这些褶皱处擦拭效果非常好。擦完一侧后给孩子穿好这侧上衣,脱掉另一侧上衣用同样方法进行擦拭。然后脱去孩子一侧裤子,从臀部外侧经腿外侧擦拭至
足背,再从大腿根内侧擦拭至足心,再从大腿后经胭窝擦拭至足跟,然后用同样方法擦拭另一侧。
物理降温不宜擦哪些部位
1、前胸
前胸没有大的血管流过,此处降温效果不好,只能使皮肤表层降温,并不能降低身体内部温度。同时,仅仅皮肤表层降温会导致刺激人体体温调节机制,从而在身体内部产生更多的热量,反而会加重
发热病情,所以最好不要在胸前区强行降温。而且心前区用冷可导致反射性心率减慢、心房纤颤或心室纤颤及房室传导阻滞。
2、脚心
在脚底用物理降温的方法,容易导致反射性末梢血管收缩影响散热或引起一过性冠状动脉收缩。另外,脚底的末梢神经比较发达,宝宝发烧时如果给宝宝擦拭脚心可能会引起宝宝的不适,或者影响宝
宝的睡眠,不建议给宝宝擦脚底来进行物理降温。
3、腹部
不太建议在宝宝的肚子用物理降温的方法,是因为这样可能会造成宝宝的肚子着凉,特别是用冷易引起腹泻,加重感冒发烧的症状。可以给宝宝穿上肚围,能有效保护宝宝的小肚子不着凉。
物理降温擦拭时要注意什么
1、是用温水给宝宝擦拭身体,不可以用冷水,否则宝宝容易受凉,加重病情。温水擦拭对水温也有要求,最好是跟宝宝体温差不多的水温。推荐32°C~34°C左右的水温。
2、擦拭完后,别着急穿衣服,稍微晾一下,让水分充分蒸发散热,有助于帮助宝宝尽快退烧。
3、力量要均匀,也不要擦得太用力了。
4、解衣要适当,避免过多暴露宝宝,以免受凉。擦身时要注意外界温度,如果是冬天一定保持室内暖和,以免再次冻到宝宝。
5、洗完后要把身上的水擦干,用毛巾包好或穿好衣服,避免着凉。但不要过多过厚,以免影响散热。拭浴后30分钟给宝宝测量体温,体温降至39度以下,要取下头部冷毛巾。
6、擦拭时若宝宝出现寒战、面色苍白等异常情况,要立即停止擦浴。
7、体温不超过38.5度可选择温水擦身(即物理降温)。而如果孩子高烧到38.5°C以上,并且出现寒战和肢体发凉、眼发花等状况时,就不宜洗澡了。
8、一般一次全身擦浴时长为20分左右,每个部位擦的时间是3—5分钟,也不要擦太久。擦完后半个小时再量一下体温,看看降温的效果。

Ⅹ 小孩发烧怎样退烧法

宝宝发烧五种物理退烧法!

做父母的我们应该都知道,孩子在小的时候,因为抵抗力低,特别容易感冒发烧。在这里我教大家比较有效的五种物理退烧法。

工具/原料

  • 物理退烧

  • 方法/步骤

  • 1

    热水泡脚:

    可用温度在40摄氏度的温水给泡脚,水要没过脚踝。抚搓宝宝的两个小脚丫,有利于血管扩张,又能减轻发烧带来的不适感。

  • 注意事项

  • 注意:宝宝发烧严重应该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