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鱼雷的发展史(最好有图片)
鱼雷
鱼雷是海战中在水中使用的武器。现在的鱼雷,发射后可自己控制航行方向和深度,遇到舰船,只要一接触就可以爆炸。它具有航行速度快、航程远、隐蔽性好、命中率高和破坏性大的特点,可以说是 “水中导弹”。它的攻击目标主要是战舰和潜水艇,也可以用于封锁港口和狭窄水道。鱼雷雷身形状似柱形,头部呈半圆形,以避免航行对阻力太大。图6-7所示是线导鱼雷的外形和结构。它的前部为雷头,装有炸药和引信;中部为雷身,装有导航及控制装置;后部为鱼尾,装有发动机和推进器等动力装置。鱼雷的动力系统能源分别为燃气和电力等。根据不同的需要,鱼雷分为大、中、小三种类型。直径为533毫米以上的为大型鱼雷;直径在400~450毫米之间的为中型鱼雷;直径为324毫米以下的为小型鱼雷。鱼雷主要用舰船携带,必要时也可以用飞机携带。在港口和狭窄水道两岸,也可以从岸上发射。鱼雷在水中航行的速度为70~90千米/时。
鱼雷的前身是一种诞生于19世纪初的 “撑杆雷”,撑杆雷用一根长杆固定在小艇艇艏,海战时小艇冲向敌舰,用撑杆雷撞击爆炸敌舰。1864年,奥匈帝国海军的卢庇乌斯舰长把发动机装在撑杆雷上,利用高压容器中的压缩空气推动发动机活塞工作,带动螺旋桨使雷体在水中艇行攻击敌舰。但由于艇速低、艇程短、控制不灵,卢庇乌斯的发明未策投入使用。曾参与上述研制工作的英国工程师罗伯特·怀特黑德于1866年成功地研制出第一枚鱼雷。该鱼雷借鉴了卢庇乌斯的发明,用压缩空气发动机带动单螺旋桨推进,通过液压阀操纵鱼雷尾部的水平舵板控制鱼雷的艇行深度。当时鱼雷的艇速仅11公里/小时,射程180—640米,尚无控制鱼雷艇向的装置。因其外形似鱼,而称之为 “鱼雷”,并根据怀特黑德的名字(意译为 “白色”)(而命名为 “白头鱼雷”。几乎与卢庇乌斯和怀特黑德同时,俄国发明家亚历山德罗夫斯基也研制出类似的鱼雷装置。1887年1月13,俄国舰艇向60米外的土耳其2000吨的 “因蒂巴赫”号通信船发射鱼雷,将其击沉。这是海战史上第一次用鱼雷击沉敌舰船。
1899年,奥匈帝国的海军制图员路德格·奥布里将陀螺仪安装在鱼雷上,用它来控制鱼雷定向直航,制成世界上第一枚控制向的鱼雷,大大提高了鱼雷的命中精度。1904年,美国人E·W·布里斯发明发热力发动机代替压缩空气发动机的第一条热动力鱼雷(亦称蒸汽瓦斯鱼雷),使鱼雷的航速提高至约65公里/小时,航程达2740米。
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时,鱼雷已被公认为是仅次于火炮的舰艇主要武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被鱼雷击沉的运输船达1153万吨,占被击沉运输船总吨位的89%;舰艇162艘,占被击沉舰艇总数的49%。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被鱼雷击沉的运输船总吨位达1366万吨,占被击沉运输船总吨位的68%;舰艇达369艘,占被击沉舰艇总数的38.5%。
1938年,德国首先在潜舰上装备了无航迹电动鱼雷,它克服了热力鱼雷在航行中因排出气体形成艇迹而易被发现的缺点。1943年,德国首先研制出单平面被动式声自导鱼雷,它可接收水而舰艇的噪声自动导鱼雷,提高了命中率。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德国又发明了线导鱼雷,发射舰艇通过与鱼雷尾部连接的导线进行制导,不易被干扰。50年代中期,美国制成双平面主动式声自导鱼雷(又称反潜鱼雷),它可在水中三维空间搜索,攻击潜航的潜艇。1960年,美国又首先研制出 “阿斯罗克”火箭助飞鱼雷(又称反潜导弹),它由火箭运载飞行至预定点入水自动搜索、跟踪和攻击潜艇。70年代后、鱼雷采用了微型电脑,改进了自导装置的功能,协强了抗干扰和识别目标的能力。雷的航速已提高到90—100公里/小时,航程达4.6万米,尽管由于反舰导弹的出现,使鱼雷的地位有所下降,但它仍是海军的重要武器。特别是在攻击型潜艇上,鱼雷是最主要的攻击武器。
前苏联的“基洛夫”号和“伏龙芝”号核动力导弹巡洋舰是除美国外其它国家仅有的两艘核动力巡洋舰,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巡洋舰。它们的满载排水量达2.8万吨,舰上各种导弹发射装置达250管之多,最多可携带296枚导弹。它们分别于1977年和1981年下水。
目前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鱼雷的研究、改进和制造,目的是使鱼雷更轻便,进一步提高命中率、爆炸力和捕捉目标的能力。
❷ 给几张中国鱼系列鱼雷图片
中国“鱼6”重型线导鱼雷已形成批生产能力(图) 今年2月底,在北京召开的国家2006年科技进步奖励大会上,在陕军工单位——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705研究所的总设计师董春鹏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作为国家某重点型号研制开发的总设计师,董春鹏打破国外技术封锁,为我国水下兵器发展探索出了新路。 董春鹏参与和领导的多种重点型号项目,分别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国防科工委、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特等奖,其他科研成果分别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二等奖。特别是由他主持设计的国家某重点型号科研项目,从项目立项到产品设计、研制到最终试验成功,走过了十年的漫长历程,这一依靠自主创新完成的重大科研项目,总体性能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创造出了我国在该技术领域的四个第一,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自主创新的道路,为实现我国海军现代化建设和水下武器装备技术创新做出了重大贡献。 1966年董春鹏以优异的成绩从中国科技大学毕业,来到位于西安的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705研究所工作。1995年,国家某重点型号项目历经坎坷终于立项。它是打破国外高技术封锁,实现我国水下武器装备行业跨越式发展的研制项目。其科研需求非常迫切,而且所采用的新技术占到三分之二以上。当时国内预研基础非常薄弱,对外引进难度和风险很大,该型号能否研制成功,一时间成为业内议论的焦点。 董春鹏受命于这个关键时刻,他怀着对祖国的挚爱,对事业的追求,以强烈的忧患意识承担了这一高性能重点项目研制任务。他说:“我的人生坐标就应该定位在水下武器装备行业打翻身仗的艰苦历程上。”此后的十年里,他一直奋斗在崎岖的征途上:没有假日,加班加点地学习、工作,熟悉各系统的专业技术,批阅成百上千份图纸文件,思考和决策许多重大技术问题……他像陀螺一样,不停地运转着。就这样,十年如一日,他主持完成了该型号的方案论证、工程设计、工程研制、设计定型等各个阶段的工作。 十年磨一剑,2005年,这一重点型号项目在完成了上百次的各种试验后获得成功,被国家定型立项,当年便形成了批生产能力。 在长期从事型号研制工作中,董春鹏建立了一套“严格科研程序”和“严格质量管理”办法,保证型号研制不出反复,一次成功。在研制工作中,常常发生技术、进度和质量的冲突,每当出现这种情况,他始终坚持既定程序,一丝不苟。某型号产品进入调试、试验阶段后,时间紧、任务重,董春鹏要求按科研程序,提出“陆上台架试验不完成,暴露的问题不解决,不能下水。”在各方面的支持下,试验得以实现,通过试验暴露出的问题,经调整、修改后得到解决,在实航试验中,启动点火正常。 对科研中暴露的问题,董春鹏从来不回避,而是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在该型号进入正样研制后,他带领全体研制人员进一步扎实工作,精心组织,顽强攻关,在生产、装配、调试等各个环节中解决了大量的技术问题。考虑到初样产品的数量少,实航试验不够充分,董春鹏提出在定型试验前增加科研性试验,以进一步暴露和解决问题,并验证对初样产品遗留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改进措施的有效性。通过他的努力,争取到上级领导的同意,在湖上定型试验前进行科研性试验,在海上定型试验前进行预试。定型试验的整个过程表明,这项措施是完全正确的,保证了海上定型试验的顺利进行和成功 原文参考地址 http://news.163.com/07/0810/08/3LH870KA00011MTO.html
❸ 鱼雷发射后,在海里与空气隔绝!如何爆炸没有氧气怎么能爆炸
不要说鱼雷,就是陆地上常见的炸弹和炮弹,炸药也是与空气隔绝的,被一层钢壳密封着。炸药爆炸不需要借助空气中的氧气,因为炸药的化学分子式里,本身就有氧原子的。所以鱼雷发射后,只要鱼雷的头部撞击到舰船,头部的起爆管就会起爆战斗部里的炸药。因为水的密度是空气的一千倍,所以水是不可压缩的,炸药在水下爆炸的威力是它在空气中的一千倍!所以一颗装有三百公斤炸药的鱼雷,可以把一艘一万吨级的巨轮,从水下拦腰炸成两半!而如果用飞机投掷相同威力的炸弹,要击沉这同样的船,则需要十几颗甚至几十颗才行!
这就是为什么导弹永远也无法取代鱼雷的原因。
❹ 二战鱼雷什么样
如果跟现在的鱼雷相比,二战时期的鱼雷所存在的弊病和短板当然有很多,比如:射程短、精度低、状态不够稳定、制导方式有限、威力小等等。
但如果从鱼雷自诞生,到后来不断发展的历史来看,二战时期的鱼雷却可以说达到了一个阶段性的巅峰!~~
世界上第一枚真正的鱼雷是1866年,由英国工程师罗伯特·怀特黑德发明的,但由于当时它只是用压缩空气发动机带动单螺旋桨推进,所以速度仅为11公里/小时,射程也只有180─640米。
而到了1938年,随着潜艇技术的发展,德国人首先在潜艇上装备了无航迹电动鱼雷,它克服了热力鱼雷在航行中因排出气体形成航迹而易被发现的缺点。至1943年,德国人又首先研制出单平面被动式声自导鱼雷,它可接收水面舰艇的噪声自动引导鱼雷攻击,从而大大提高了命中率。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德国人又率先发明了线导鱼雷,发射舰艇通过与鱼雷尾部连接的导线进行制导,不易被干扰。这些技术为当代鱼雷的研制、发展和更新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❺ 潜水艇鱼雷攻击船是打船底还是上面 从水面能看见鱼雷吗最好有网站!
鱼雷的威力之所以远远大于同装药量的反舰导弹,就是因为它是攻击舰船的水面以下部分,利用了水的不可压缩性,给船体造成了二次伤害。而且由于破坏都是在水下部分,一旦出现都是致命的,且难以修复的。 早期的鱼雷采用的是驱动,所以会留下一长串的气泡,远远地就可以看见一条白线,这些鱼雷就可以从水面上发现,所以也多见于影视作品,用来表现鱼雷的迅猛。但是现在的鱼雷,绝大多数都采用了电力推进,就不会看到这道白线了,从水面上几乎无法发现了。
❻ 二战美国的TBM复仇者式鱼雷轰炸机,它究竟有多厉害
复仇者是格鲁曼公司生产的,这一着名的“猫厂”却并没有以某某猫的名字为其名命。但是这并不影响复仇者是一型非常强大的舰载鱼雷机。毕竟鱼雷在二战时期的海战中,是对舰艇进行最有效杀伤的武器之一。之所以说他强大,原因其实非常简单。首先就是其武备还是非常强大的,一枚900公斤鱼雷或者4枚200公斤炸弹。其次就是其机翼可以进行大面积的折叠,这让其作为舰载机优势非常明显。最后就是其设计上采用了大型机翼和大规模的装甲防护,这让TBM拥有了非常强大的战场生存能力。
最后就是其设计上采用了大型机翼和大规模的装甲防护,这让TBM拥有了非常强大的战场生存能力。甚至在中途岛战役中,美军海军航空兵的一架TBM鱼雷轰炸机踉踉跄跄的返回航母。人们发现只剩下垂直和水平尾翼可以正常使用,鱼雷舱门关不上了,而且起落架只有一个放了下来。最终是撞击到拦阻网上才安全着陆。这无疑是说明了TBM鱼雷轰炸机强悍的战场生存能力。
❼ 大海战鱼雷轰炸机
首先检查你船上的鱼雷机是否挂上鱼雷。
1、 普通投弹
用右键锁定目标,接近目标后连续点右键投弹,可以一直不停的对目标点右键。
普通投弹方便简单,是CV投弹X作里最简单最易学的投弹方式,想开CV都要先会这种投弹方法。但缺点就是容易躲避,投弹前必须锁定目标,否则无法投弹,如果敌方躲在密集的云底和阴影里那将束手无策!
2、 定点投弹
点;键定点(多点一次取消,需要再点一次重新定点),当飞机接近定点时,点.键投弹
与普通投弹的最大区别就是不用锁定,想炸哪里就炸哪里(TK人,但不能炸自己),与普通一样,也是一种简单的投弹方式,如果不熟练(CV新手)可能命中率不高,这需要多加练习!
因为定点投弹的特性,使得它在普通投弹无法使用时大发神威!炸阴影里、密云底下的船只,甚至TK都可以使用定点投弹。如果使用熟练,定点投弹的命中率可是绝对有90%+!,定2~3个点进行投弹(船身,船躲避拐弯时必经的那个点),当然,想两全其美是不可能的~想命中率90%+威力比全中要小,有几颗炸弹投中,又有几颗炸弹没投中(诱饵)
3、 高空投弹
点;键定点,当飞机距离定点有1.5~2.5个BB船身时开始点.键投弹,点到投弹为止!(点得太多可能会变成定点)
区别与以往所有俯冲投弹方式,是一种终极投弹方式,俯冲轰炸机进行0.5厘米俯冲或不俯冲投弹,就像高空轰炸机那样,炸弹在飞行高度时仍下。无论任何人(除了我以外)刚开始使用高空时,大多数投弹都投不中,这需要练习(或者你够聪明,一眼就看出投弹命中的窍门)
高空投弹由于没有俯冲时间,所以没有俯冲轰炸机俯冲时的距离差(被轰炸船在俯冲轰炸机俯冲时前进的距离),所以速度更快,命中率更高!
在以后所开放的战列舰中,最保守估计,北卡和南达,依阿华的防空火力都在360+以上(这是算出来的),大和以及蒙大拿更是达到了750+,使用一般的投弹方式将会使俯冲轰炸机有去无回!防空机枪对于普通飞行高度的飞机效果低微,所以应当使用高空投弹。
4、 超高空投弹
俯冲起飞后,点L键让俯冲上升至你满意的高度,然后点;键定点,当飞机距离定点有1.5~2.5个BB船身时开始点.键投弹,点到投弹为止!
超高空投弹不管是表演,耍COOL还是实战都是很有效的一种投弹方式
11单是上帝的鼓声,那么超高空投弹就是雷神之怒(没有好比喻)。俯冲毫不费力地突破防空网,在敌方上空毫无忌惮地投弹,再安全的返航!如果能熟练的运用,那将是十分可怕的!因为本人还没有试过~所以我就不再多说,有慧眼的人已经看出来了它的可怕了!(炸BB专用)
、待进入房间开始战斗时,待鱼雷机起飞后选择目标
❽ 鱼雷对军舰的破坏力要远远大于导弹,你相信吗
应该是这样的,因为鱼雷的战斗部,装药量都极大,一般少则600公斤,多则800-900公斤,带一吨弹头的也不在少数,鱼雷定深于舰底爆炸。
反舰导弹打击水面舰艇水线以上的部位,一般采用聚能或半聚能穿甲战斗部,以穿透军舰在内部爆炸,引起大火、人员伤亡的方式来摧毁目标。
而鱼雷主要用来打击水面舰艇的水下部分,以撕开军舰装甲,导致海水大量涌入的方式来摧毁目标。
同样当量的爆炸所传递的能量,在水下比在空气中也要大许多倍,如此大的能量足以撕裂军舰船体材料同时,在极短的时间内产生巨大的冲击波和气泡,这是鱼雷爆炸力比反舰导弹爆炸力还可怕的地方。
❾ 鱼雷是怎么击中目标的,它是和导弹一样追着目标跑吗
鱼雷是怎么击中目标的?它到底是有线还是无线的好呢?
要想知道这个问题,我们得先来了解下鱼雷,鱼雷可能很多人听着并不陌生,但是要说具体可能还是有些疑惑的,毕竟作为一样武器来说,鱼雷的展现力是有些少的。
虽然现在各国都非常重视鱼雷的发展,也被广泛的装备在了各国的军队,但是真正能够自主制造出鱼雷的国家并不多,而我们中国就是其中一个,美国的鱼雷技术是非常出色的,而俄罗斯的技术优势也可以和美国一较高下。
而我国也在军事战力落后的情况,奋力发展成现在这样,是一件令人骄傲的事情,相信有那么一天,我们所拥有的技术,也会遥遥领先。
❿ 大海战2 能发鱼雷线的船
英国带鱼雷的除了鱼雷机,其它都是悲剧(包括潜艇)。你说的撒网式鱼雷是日本的北上线,其他国家舰载鱼雷都不行。潜艇鱼雷的是德国最好,日本其次。德国SS鱼雷在遇到敌舰很容易爆炸,而日本的很容易从船下钻过去,不过也有走狗屎运的全中,日本SS鱼雷威力是最大的。希望楼主能给点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