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动态图片 » 锯架子哪个故事的图片
扩展阅读
切割图片软件哪个好 2025-07-24 06:14:16

锯架子哪个故事的图片

发布时间: 2022-06-18 12:11:18

㈠ 鲁班造锯是一个什么故事

鲁班造锯是一个民间传说故事,讲述了鲁班根据带齿的草叶发明了锯子的故事。民间传说故事是劳动人民创作并传播的口头文学作品,主要类别有:神话传说、传奇故事、生活故事、才子佳人、公案故事等。

鲁班造锯的故事
春秋时代,有一位出色的工匠名叫鲁班。据说,他造过会飞的木鸟儿,造过攻城用的云梯,有好多好多发明创造。我国的木工、泥瓦工和石工们都尊他为“祖师”,在民间流传着许多关于他的故事。
有一次,鲁班要造一座宫殿,需要很多木料。鲁班就叫他的徒弟们上山去砍树。那时候,还没有发明锯子,砍树全靠斧头,费劲不说,还特别慢,一天砍不了几棵,木料供应也就赶不上工程进度。鲁班心里很着急。

有一天,鲁班决定亲自上山去。那山又高又陡,鲁班躬着背往山上爬。忽然“哧溜”一下,一脚踩空了。他赶忙抓住一把草,总算没摔下去。可是手上被小草拉破了几道口子,鲜血直流。鲁班很奇怪:呃,这草叶儿怎么这般厉害?于是他抓起一把小草,看了又看,这才发现这种草的叶子边缘有许多又尖又快的细齿。他又用手指在小草上轻轻一拉,手指又被拉破一道小口子。这一来倒提醒了鲁班,他自言自语道:“有道理,有道理……”

鲁班回家以后,仿照小草的样子,打了一条带齿的铁片,把细齿磨得很尖利,在木头上拉了拉,嗬,一下就拉开一道口子!鲁班又打了好几条这样的铁片,叫徒弟拿去锯树,果然比用斧头快多了。
后来,鲁班又做了一个工字形的木架子,把带齿的铁片装在木架子的一边;为了牢固,又把另一边的两头用绳子联结着绞起来,这样,用起来就更灵便了。后来,人们把这个工具叫做锯子。

㈡ 鲁班造锯这个故事主要写了什么

一天,鲁班到一座高山上去寻找木料,突然脚下一滑,他急忙伸手抓住路旁的一丛茅草。手被茅草划破了,渗出血来。“怎么这不起眼的茅草这么锋利呢”他忘记了伤口的疼痛,扯起一把茅草细细端详,发现小草叶子边缘长着许多锋利的小齿。

他用这些密密的小齿在手背上轻轻一划,居然割开了一道口子。他想:要是也用带有许多小锯齿的工具来锯树木,不就可以很快地把木头锯开了吗,那肯定比用斧头砍要省力多了。

于是,鲁班请铁匠师傅打制了几十根边缘上带有锋利的小锯齿的铁片,拿到山上去做实验。果然,很快就把树木锯断了。鲁班给这种新发明的工具起了一个名字,叫做“锯”。

(2)锯架子哪个故事的图片扩展阅读

鲁班的很多发明事迹都是传说

相传他当年发明云梯攻城,但未派往战场采用,而被墨子于模拟战打败。传说他发明了滑翔机,使人可以在空中掠过城墙。据说中国锯子、墨斗、钩强、曲尺(弯尺)、古代大门扇上用来装饰及敲门铺首也是鲁班发明的。

云梯的发明者是春秋时期的鲁国公输般,公输般曾为楚王造云梯,由3部分构成:车轮、梯身和梯顶,底部的车轮可令云梯自由移动,梯顶端装有钩,可保护云梯免遭破坏。

㈢ 鲁班造伞,鲁班造锯,还有别的故事吗

鲁班,鲁国人,今山东滕州人。生于周敬王十三年(公元前507年),卒于周贞定王二十五年(公元前444年)。姬姓,公输氏,名班,人称公输盘、公输般、班输,尊称公输子。鲁国人,又称鲁班或者鲁般,惯称“鲁班”。是我国古代的一位出色的发明家,两千多年以来,他的名字和有关他的故事,一直在广大人民群众中流传。我国的土木工匠们都尊称他为祖师。
1、鲁班的“刨”

鲁班是个木匠整天和木头打交道。他的技术很高,特别善于用斧头,能几下子就把木料砍成需要的样子。“班门弄斧”这句话,就是说谁要在鲁班面前摆弄斧子,那是自不量力。

由此可见,鲁班用斧之纯熟。但是用斧子把木料砍得光光滑滑,鲁班却办不到,特别是碰到木纹粗和疤节多的木料时,就更难了。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鲁班白天琢磨夜里想,他先是做了一把薄的斧头,磨得很快,砍起来比以前是好多了,可还是不理想。

于是鲁班又磨了一把小小的薄薄的斧头,上面盖了块铁片,只让斧头露出一条窄刃。这回鲁班不砍了。他用这窄刃在木料上推。一推,木料推下来薄薄一层木片。

推了十几次,木料的表面又平整又光滑,比过去用斧子砍可强多了。可这东西拿在手里推时既卡手又使不上劲。鲁班又做了一个木座,把它装在里面。刨子就这样诞生了。

2、石墨

鲁班一年到头,四处奔波,给别人干活。 这一天,他忙了一上午,坐下来休息。旁边有一家人正准备做饭,可是没有面粉了。他们拿来一些麦子,放在石臼里,用沉重的石杵去捣。

捣麦的人累得满头大汗,才捣碎了很少一点。因为麦粒是椭圆形的,用劲小了,砸不碎;劲大了,又把麦粒砸跑了,真是急死人了。当时,人们都是用的这种办法。鲁班决心改革它,为人们解决困难。

又一天,鲁班来到另一个地方干活,恰巧看到一个老太太正在捣麦子。老太太年岁大了,举不起石杵了。她扶着石杵,在石臼里研着麦粒。鲁班走过去一看,石臼里的麦粒有不少已经磨成了粉。鲁班从这里得到了启发。

回到家里鲁班叫他的妻子云氏找来两块石料。他把石料凿成两个大圆盘,又在每个圆盘的一面凿出一道道槽。其中的一个圆盘,他还安上了木把。邻居们都很奇怪,鲁班做的是什么呢?

大家都围过来看。只见鲁班把两个圆盘摞在一起,凿槽的两面相合,有木把的放在上面,中心还装了个轴。他在圆盘中间放上麦粒,然后转动上面的石盘,麦粒很快就磨成了面粉。大家高兴极了,鲁班真是为人们立了一大功啊!

3、发明班尺

鲁班的另一发明标志是能正确画出直角的三角板,也被称为班尺,它能告知工匠哪些尺寸是不规则的,以及根据占卜的规则(风水)哪些是不吉的。这些尺子在今天的香港仍能买到。锯对于锯的发明鲁班是非常重视的。

或是受一片齿形边的草叶割破了手指的启发或是看到一只蟋蟀用其锋利的牙齿切割并吃掉食物而离去。不管怎样,多数描述如下。鲁班和工匠们遇到一个任务,要求他们砍伐大量的木材。一连砍伐几天,他们都已筋疲力尽,所用的斧头也钝了。

这时,鲁班忽被一片草叶割破了手指,他当即想:照这样子做成个工具砍伐木材定是个好办法。他选了一片竹子,用斧子在其边缘砍了一行牙齿。这个新锯很容易锯断树皮,当他来回横锯此树时,软的竹齿很快就磨光了。然而这却证明了锯可断木的原理。

于是鲁班放下手中活去铁匠那里,让他准备一块象斧头一样硬和锋利的铁板,然后弄成齿形。鲁班有了这个人工制做的第一个锯片,将其用在一个木屋架上,便可准确而不费力地切割木材。

4、发明雨伞

在古时候,雨天和炙热的夏天困扰着人们,人们不得不躲避到小亭子的下面而不能外出。有这样一个传说,鲁班围绕着他的四邻建造了许多小亭子供大家使用,但仍然不能让人们在狂风暴雨的季节自由地外出活动。

鲁班的妻子这时照着他丈夫所建亭子的样式,制成了一个重量轻的竹亭子且带油纸--这当然就是雨伞。他的妻子对鲁班说:“你建造的房子不能搬起移动。我的伞,能带它到处走动并可以在各种季节里提供防护。”

5、发明墨斗

鲁班发明的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工具是工匠用的墨斗(用于设定建筑工程),这项发明可能是受其母亲的启发。当时其母正在剪裁和缝制衣服,鲁班注视着这一切,见她是用一个小粉末袋和一根线先打印出所要的裁制的形状。

鲁班把这种做法转到一个墨斗中,通过一根线(用墨斗浸湿的线)捏住其两端放到即将制作的材料之上印出所需的线条。最初需由鲁班和他母亲握住线的两端。

后来他的母亲建议他做一个小钩系在此线的一端,这样就把她从这种杂活中解脱出来,使之可由一个人来进行。为了纪念鲁班的母亲,工匠们至今仍称这种墨斗为班母。

㈣ 鲁班造锯 故事

木工用的锯,传说是鲁班发明的。

有一回,鲁班造一座宫殿,需要很多大木材,就叫他的徒弟上山砍树。当时还没有锯子,砍树全靠斧子,一天砍不了几棵树。鲁班很着急,就亲自上山上去看。

山很陡,鲁班抓住树根和杂草,一步一步往上爬。他的手指忽然被一根小草划破了,流出血来。
一根小草怎么会有这样的历害?鲁班仔细一看,发现小草的叶子边上有许多小齿。他试了试在手指上一拉就是一道口子,这可是提醒了鲁班。他想,如果照小草的叶子那样,用铁打一把有齿的工具,在树上来回拉,不是比斧子砍树强得多吗?他马上回去打了一把,拿到山上去试,果然比斧子又快又省力。

鲁班就这样发明了锯。
希望对您有帮助,望采纳,您的采纳将是我们回答的动力

㈤ 鲁班发明锯的故事

有一天,鲁班和他的徒弟们接受了一项建造皇家宫殿的任务。这个宫殿要求造的雄伟壮观,因此工程相当浩大。采伐大量木材工作更是迫在眉睫。

开始的时候,鲁班率领徒弟们带上斧头,到山上砍伐木料。可是,面对又高又粗的参天大树,仅用手中的斧头去砍,十分费力。几天下来,他们师徒都累到了,可是,砍下的树木却远远不能满足宫殿建筑的需要。

鲁班心里开始焦急起来。有一天,鲁班到一座险峻的高山上去物色用作栋梁的木料。在爬上一个小陡坡的时候,脚下等着一块石头突然摇动了,他急忙伸手抓住了路旁的一丛茅草。“哎呀”一声,他的手被茅草划破了,渗出血来。

怎么这么不起眼的茅草这么锋利呢?望着手掌上裂开的几道小口子,鲁班陷入了沉思。于是,他忘记了伤口的疼痛,扯起一把茅草,细细端详,结果发现小草叶子边缘长着许多锋利的小齿。他用这些秘密的小齿在手背上轻轻一划,居然又割开了一道口子。

正当他在琢磨其中道理的时候,忽然看见草丛中有几只大蝗虫,他们的大板牙一张一合,飞快的吞嚼着草叶。他把蝗虫捉住,认真一看,原来蝗虫的牙齿上也长着密密麻麻的小锯齿。

他若有所思地店头自语:“噢,原来它们是用这种锯齿来咬断草叶的,难怪吃得这么快!”想到这儿,他心念一闪:要是我也用带有许多小锯齿的工具来句树木,不就可以很快的把木头锯开吗?那肯定比用斧头砍要省力多了。

于是,他就请铁匠师傅打制了几十根边缘上有锋利的小锯齿的铁片,拿到山上去做实验。他和徒弟各拉一端,在一棵树上来来回回的锯了起来,果然好使,很快就把树木锯断了。

鲁班给这种新发明的工具起了个名字,叫做“锯”。后来,他又给锯安上了一个“共”字形的把手,用起来可就方便多了。有了据,砍伐木头就快多了,宏伟的宫殿也如期竣工了。

2400多年来,人们把古代劳动人民的集体创造和发明也都集中到他的身上。因此,有关他的发明和创造的故事,实际上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发明创造的故事。鲁班的名字实际上已经成为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象征。

(5)锯架子哪个故事的图片扩展阅读:

其他发明

1、曲尺

曲尺最早的名称是“矩”,又名鲁班尺,传说是鲁班发明。

《墨子-天志上》说:“轮匠执其规矩,以度天下之方圆。”规矩,即圆规及曲尺。曲尺由尺柄及尺翼组成,相互垂直成直角,尺柄较短为一尺,主要为量度之用;尺翼长短不定,最长为尺柄一倍,主要为量直角、平衡线之用。木工以曲尺量度直角,平面,长短甚至平衡线。

2、墨斗

墨斗是木工用来粉碎的工具,它是由鲁班发明的。该工具使用桶型盒来存储墨水。绳索的一端通过墨孔染色。染色绳子的末端是一个叫做“班母”的小木钩,由鲁班的母亲发明。班级母亲通常距离地面约一英尺。

固定后,染色的绳索弹回地面,施工现场用作水平直线标准。另外,班级母亲可以固定在高处,墨斗悬挂,墨斗的重量用作迫使染色钢丝绳到墙面的力,这是直线标准。门面。石匠大师固定了由铲斗线收集的岩石的形状,然后用其他工具敲掉不需要的部分,形成所需板块,长石等形状的石头。

3、古代兵器

钩和梯是春秋末期常用的兵器。《墨子·鲁问》记鲁班将钩改制成舟战用的“钩强”,楚国军队用此器与越国军队进行水战,越船后退就钩住它,越船进攻就推拒它。《墨子·公输》则记他将梯改制成可以凌空而立的云梯,用以攻城。

4、云梯

云梯是古代攻城用的器械,传说是鲁班发明。以下是相关记载:《墨子·公输》记载:“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战国策·公输盘为楚设机章》写到墨子往见公输般时说:“闻公为云梯”。《淮南子》曰:鲁班即公输般,楚人也。乃天子之巧士,能作云梯。

《淮南子·兵略训》许慎注:“云梯可依云而立,所以瞰敌之城中”。

5、钩强

“钩强”也称“钩拒”、“钩巨”。是古代水战用的争战工具,可钩住或阻碍敌方战船。传说是鲁班发明。以下是各种相关记载。《墨子·鲁问》:“昔者楚人与越人舟战于江,楚人顺流而进,迎流而退,见利而进,见不利则其退难。

越人迎流而进,顺流而退,见利而进,见不利则其退速,越人因此若埶,亟败楚人。公输子自鲁南游楚,焉始为舟战之器,作为钩强之备,退者钩之,进者强之,量其钩强之长,而制为之兵,楚之兵节,越之兵不节,楚人因此若埶,亟败越人。”

6、石磨

根据“世本”,鲁班也发明了石磨。据说鲁班使用了两块相对坚硬的圆形宝石,每块宝石被切成致密的浅槽。它们一起被人或动物旋转,并将米粉磨成粉末。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磨削。在此之前,人们通过将谷物放入石铲中来加工谷物,并且研磨的发明将蝎子的上下运动改变为旋转运动。

将间歇性工作转化为连续工作,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这是古代粮食加工工具的一大进步。

㈥ 鲁班发明锯的故事后,你受到什么启发

鲁班偶然发现茅草上的小细牙,通过仔细观察,认真思考,以此类推发明锯条,我们在生活中,应该要仔细观察细节,认真思考其中的原理,要做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同时,事物之间都存在关联,万事万物都会有某种联系。

相传有一天,鲁班上山的时候,一个不小心滑倒了,被一种野草划破了手。鲁班仔细一看,这叶子两边长着许多小细齿。他想,如果把砍伐木头的工具做成锯齿状,不是同样会很锋利吗?于是,锯就这样发明了。

(6)锯架子哪个故事的图片扩展阅读:

人物影响:

中国古代的建筑技术,正史很少记载,多是历代匠师以口授和钞本形式薪火相传。由匠师自己编着的专书甚少。宋初木工喻皓曾作《木经》,但早已失传,只有少量片断保存在沈括的《梦溪笔谈》里。

惟独明代的《鲁班经》是流传至今的一部民间木工工行业的专用书,现有几种版本,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这部书的的前身,是宁波天一阁所藏的明中叶(约当成化、弘治间,1465年~1505年)的《鲁班营造法式》,现已残缺不全。它的特点是在内容上只限于建筑,如一般房舍、楼阁、钟楼、宝塔、畜厩等,不包括家具、农具等。

编排顺序比较合乎逻辑,先论述定水平垂直的工具,一般房合的地盘样及剖面梁架,然后是特种类型建筑和建筑细部,如驼峰、垂鱼等。另外,插图较多,与文字部分互为补充,且保存了许多宋元时期手法。

天一阁本之后一百多年的万历本,更名《鲁班经匠家镜》。内容和编排有较大的改动,但缺前面二十一页篇幅。稍晚,根据万历本翻刻的的明末(崇祯)本,首尾完整,可以看到本书全貌。之后的翻刻本,都是从万历本或崇祯本衍出。

㈦ 据说鲁班因手被茅草割破,所以发明了”锯”。但那个时代还没有钢,他用什么做的锯条呢

我相信很多人都是知道鲁班的,因为小学课本上有好多关于他的故事,像发明鲁班尺,雨伞还有锯子等。可以说是一个古代的发明家了。


但是,其实我们要知道,锯子由鲁班创造的其实是假的。因为由考古学家在1931年,发现了一个用蚌做成的锯子,而这个东西距我们由2700年,而鲁班距我们才2500年,所以这个蚌壳做成的锯子要比鲁班还早了200多年,另外,在距今一万年前的时代,也发现带锯齿的到。

事实证明,锯这种东西其实不能算是鲁班创造的。但鲁班造锯的故事还是告诉了我们要学会发现生活中的东西,也要善于思考。

㈧ 鲁班发明锯子的故事是什么

鲁班发明锯子的故事如下:

鲁班是一位出色的工匠,据说锯子是他发明的。传说鲁班一次造宫殿时,取用木材比较多,但以古代的技术,木材供应不上建筑所用,他根据茅草的齿状叶片边缘,受到启发而发明了锯子。以下我们就来看看完整的故事吧!

相传鲁班接受建筑一座巨大宫殿的任务。需要很多木料,鲁班让徒弟们上山砍伐树木。徒弟们用斧头砍伐,效率低下。工匠们天天起早贪黑拼命去干,也砍伐不了多少树木,使工程进度一拖再拖,眼看着工程期限越来越近,鲁班甚是着急。为此,他决定亲自上山察看砍伐树木的情况。上山时,他无意中抓了一把山上长的一种野草,手被划伤了。

鲁班觉得很奇怪,一根柔软的小草为何能割破手?于是摘下了一片叶子来细心观察,发现叶子两边长着许多小细齿,用手轻轻一摸,这些小细齿非常锋利,鲁班了解到就是这些小细齿划破他的手。后来,鲁班又看到一条大蝗虫在一株草上啃吃叶子,两颗大板牙非常锋利,一开一合,很快就吃下一大片,这也引起了鲁班的好奇心,他抓住一只蝗虫,仔细观察蝗虫口部的结构,发现蝗虫的两颗大板牙上同样排列着许多小细齿,蝗虫正是靠这些小细齿来咬断草叶的。

由于这两件事,鲁班受到很大启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他想,若做成一锯齿状的砍伐工具,是否同样锋利?于是他用大毛竹做成一条带有许多小锯齿的竹片,然后试锯小树,成果不错,几下子就把树皮拉破了,再用力拉几下,小树杆就划出一道沟,鲁班非常高兴。但是由于竹片比较软,强度比较差,不能长久使用,拉了一会儿,小锯齿有者折断,有者变钝,需要更换竹片。

这样就影响了砍伐树木的速度,使用竹片太多也是一个很大的浪费。看来竹片不宜作为制做锯齿的材料,应该寻找一种强度、硬度都比较高的材料来代替它,这时鲁班想到了铁片。于是他们立即下山,让铁匠们制作带有小锯齿的铁片,然后到山上试锯树木。鲁班和徒弟各拉一端,在一棵树上拉了起来,只见他俩一来一往,不一会儿就把树锯断了,又快又省力,锯就这样发明了,大大提高了工效。

㈨ 鲁班因手被茅草割破,所以发明了”锯”。他用什么做的锯条呢

鲁班造锯

鲁班有一次去高山寻找上好的木料,无意滑到,手竟然被一根茅草划破了。鲁班就纳闷了“这么松软的小草怎么有这么锋利的刃,可以将我的手划破呢”?于是,他忘记了伤痛,揪起一根茅草细细观赏,发现小草叶子边缘不是平整光滑的,而是长着一圈细小的齿。进而用手上的小草在手上划了一下,居然又划出一道伤。

战国时期《国语·齐语》记载:美金以铸剑戟,试诸狗马;恶金以铸锄、夷、斤、斸,试诸壤土。

青铜器多被铸成刀剑,用来上战杀敌或者杀牛宰羊;而铁多铸成锄头等农具,经久耐用,不怕磨损。

故而根据目前考古出土文物判断,早期的“锯子”多为青铜锯,鲁班使用的大抵是青铜锯。青铜冶炼技术足够发达,随着冶炼技术及炉内燃烧物的改变,铁锯的出场要晚的多。

㈩ 锯是怎样发明的讲讲背后的故事

锯是怎样发明的?
木工用的锯,传说是鲁班发明的。
有一回,鲁班造一座宫殿,需要很多木料,就叫他的徒弟上山去砍树。当时还没有锯,砍树全靠斧子,一天砍不了几棵。鲁班很着急,就亲自上山去看。山很陡,鲁班抓住树根和杂草,一步一步往上爬。他的手指忽然被一棵小草划破了,流出血来。
一棵小草怎么会这样厉害?鲁班仔细一看,发现小草的叶子边上有许多小齿。他试了试,在手指上一拉就是一道口子。这可提醒了鲁班,他想:如果用铁打一把有齿的工具,在树上来回拉,不是比用斧子砍快得多吗?他马上回去打了一把,拿到山上去试,果然又快又省力。鲁班就这样发明了锯。后来,人们不断改进,制造出了各种各样的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