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手臂肌肉示意圖
如圖所示:
上臂肌群主要包括:肱二頭肌(Biceps Brachii)、肱肌(Brachialis)和肱三頭肌(Triceps Brachii)。上臂的圍度取決於肱二頭肌和肱三頭肌的發達程度。
肱二頭肌(biceps brachii),又稱為二頭肌,作為男性性感和力量的最主要標志,也是動物界雄性魅力的認同標准之一,是很多人訓練的重中之重。
這個部位是上肢中最大的一塊肌肉,並且構成了上臂上部的外形。顧名思義,它有兩個頭(head),下圖的二頭肌就隱約分成了兩股。外側的是長頭(綠色部分),內側的是短頭。而這兩個頭除了長度不同之外,近端附著點也不同,因此功能上有一些差異。
長頭的近端肌腱繞過肱骨頭附著於肩胛骨的盂上結節(supraglenoid tubercle),短頭的近端則是連於肩胛骨的喙突(coracoid process),兩個頭的遠端都附著於橈骨粗隆(radial tuberosity)以及圍繞前臂的二頭肌腱膜(bicipital aponeurosis)。
(1)手臂肌肉有哪些圖片擴展閱讀
由於二頭肌長頭在收縮初期有比較大的活性,也就是手臂還沒彎上來時,所以過程中把重量盡量放到底部就變得很重要。「斜躺彎舉」是個不錯的選擇,因為把手臂放在身體後面,可以拉長長頭,讓長頭在彎舉時能有更多的空間處在高活性狀態下。
短頭在的訓練原則有點特別,就是讓長頭不要工作,負擔都落在短頭上。選擇一些動作,讓長頭一開始就處於收縮狀態。如「傳教式彎舉」,這個動作讓肩膀處於屈曲的狀態,於是長頭也變得比較短,縮短的長頭是低活性的,有利於增加對短頭的訓練。
B. 手臂上的肌肉都有哪些
手臂的肌肉分為上臂和小臂。上臂肌群分為:肱二頭肌、肱三頭肌、肱肌;
前臂肌群分為:肱橈肌、璇前圓肌、橈側腕屈肌、掌長肌、指淺屈肌、尺側腕屈肌、拇指長肌、指伸屈肌、旋前方肌。
鍛煉手臂肌肉的方法:
鍛煉手臂肌肉的方法有很多,比如做引體向上,做俯卧撐,做單手的倒立等等。而且,鍛煉也是要分是練爆發力還是練肌肉,如果練爆發力,則需要做這些動作非常的快速,時間長了,你的力量就會起來,但是練肌肉也可以這樣做,只不過,這些運動都是需要堅持的,如果不長期堅持下去,就是練起來的肌肉也會慢慢的退縮成肥肉,
C. 哪些動作能快速打造3D立體的臂部肌肉
第一個動作:仰卧臂屈伸
仰躺在器械上,器械傾斜角度為15-20度,雙手握住壺鈴,距離和肩部一樣,運動過程中上臂固定不動。屈肘降下壺鈴直至抵達前額,靜止片刻後,復原到預備動作。
做3組,每組6-10次。
第二個動作:寬握彎舉
採用站姿,腰背挺直,雙手握住杠鈴,距離比肩寬,雙肘分別在腰部兩側,上臂固定不動。呼氣,肱二頭肌發力將杠鈴彎舉倒鎖骨位置,靜止1-2秒後,吸氣,回到預備動作。杠鈴可以替換成啞鈴。
第三個動作:反向劃船
身體呈一條直線,雙手握住杠桿。屈肘拉起身體,靜止2秒後,緩慢回到預備動作。反向劃船能有效刺激肱二頭肌。
第四個動作:杠鈴頸後屈伸
站立,腰背挺直,推薦正握的方式,雙手窄握杠鈴,雙手將杠鈴舉至頭頂上部,肘部伸直,上臂不動。吸氣,降下杠鈴直至後頸部位,靜止1-2秒後,呼氣,肱三頭肌收縮,將杠鈴舉回預備位置。
在開始訓練時,器械的重量要在自己能掌控的范圍之內,切忌不科學的增大訓練重量。
D. 手臂有哪些肌肉
上肢肌:上肢肌結構精細,運動靈巧,包括肩部肌、臂肌、前臂 肌和手肌。 肩部肌分布於肩關節周圍,有保護和運動肩關節的作用。其中較重 要的有三角肌。 臂肌均為長肌,可分為前後兩群。前群為屈肌,有肱二頭肌、肱肌 和喙肱肌;後群為伸肌,為肱三頭肌。 前臂肌位於尺、橈骨的周圍,多為長棱形肌,可分為前、後兩群。 前群為屈肌群;後群為伸肌群。 手肌位於手掌。分為外側群、內側群和中間群,知道了嗎?
E. 手臂各個部位的名稱
(一)胸大肌
位於胸前皮下,為扇形扁肌,其范圍大,分為胸上肌和胸大肌兩部分。其功能是使上臂向內、向前、向下和向上;臂部向內旋轉。功法可通過所有角度的卧推;所有角度的飛鳥;雙杠臂屈伸;仰卧上拉;俯卧撐;重錘雙臂側下拉來訓練。
(二)肱二頭肌
位於上臂前麵皮下。其功能是彎屈肘部;掌心向上放下前臂;使前臂向前彎起至肩部。訓練方法是各種方式的彎舉;劃船動作。 (三)胸鎖乳突肌
這是位於頸部淺層最顯著的肌肉,其功能是使頭和頸向側曲;頭和頸部旋轉,頸向前或後彎屈。可通過戴練頸帽動作;摔角的角力橋;助力和自我抗力動作來鍛煉。 (四)前臂屈指肌
位於前臂前面的內側皮下,能使手屈和外展。採用正纏重錘和正握負重腕屈伸等練習可發展此肌肉。
(五)斜方肌
位於頸部和背部的皮下,一側成三角形,左右兩側相合構成斜方形,稱為斜方肌。其功能是上舉和放下肩帶;移動肩胛骨;頭部倒向後和側面。可通過聳肩,力量上舉,頸後推舉,側平舉,劃船動作來訓練。
(六)三角肌
位於肩部皮下。它是一個呈三角形的肌肉,肩部的膨隆外形即由該肌形成。兩側肌肉纖維呈梭形,中部纖維呈多羽 狀,這種結構肌肉體積小而具有較大的力量。它的功能是使手臂舉到水平位置;手臂分別向前、中、後舉到一定方向的高度。可通過各種啞鈴和杠鈴推舉、卧推(前 束),啞鈴上舉到前、後和背後;引體向上來訓練。 (七)肱三頭肌
F. 人體肌肉分布圖
人體肌肉分布圖如下:
人體的主要七大肌肉群有——腿部肌群〈thighs〉,胸部肌群〈chest〉,背部肌群〈back〉,腹部肌群〈abdominal〉,肩部肌群〈shoulder〉,肱三頭肌〈triceps〉,肱二頭肌〈biceps〉。
擴展閱讀:
肌肉(muscle),主要由肌肉組織構成。肌細胞的形狀細長,呈纖維狀,故肌細胞通常稱為肌纖維。中醫理論中,肌肉指身體肌肉組織和皮下脂肪組織的總稱。脾主肌肉,肌肉的營養從脾的運化水谷精微而得。
肌肉:解剖結構名。故肌肉豐滿與否,與脾氣盛衰有密切關系。《素問·平人氣象論》:「臟真濡於脾,脾藏肌肉之氣也。」《素問·痿論》:「脾主身之肌肉。」
肌肉群是指相同或鄰近部位肌肉組成的功能統一的群體。了解人體各部位肌肉群的目的,是為了弄明白每肌肉在類型、作用及功能等方面的不同區別,從而做到正確完成各種健美動作,促進各部位肌肉的發展,增大肌肉塊的體積,使肌肉隆起,線條清晰。
肌肉在人的身體中分布很廣泛,全身約有520塊肌肉,幾乎占體重的40—50%,可見人體肌肉是身體的主體。其名稱一般來說都是按肌肉的類型、形狀、位、功能等分類起名。
參考資料:網路-肌肉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