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女人每月月經量有多少毫升
女子月經量的多少因人而異,一般是20~100毫升。一般每天換3~5次衛生巾或紙,就算是正常。
如果經血量過多,換一次衛生巾或紙很快就又濕透,甚至經血順腿往下淌,這就不正常了。
一般每次月經量30毫升是太少,80毫升又過多。正常的應該是每次60毫升。這就需要我們平時留意衛生巾的使用量,每個周期不超過兩包。
假如每次用三包衛生巾還不夠,每片衛生巾都是濕透的,就屬於經量過多;相反,每次月經一包都用不完,則屬經量過少,應及早去看醫生。
另外,如果出現月經量少或者推遲、月經不調的情況,一般建議口服金巢安調理,堅持一段時間就能保持內分泌平衡,改善經期綜合征,調理月經。
B. 月經正常量是多少
正常的月經出血應為30~60毫升,超過80毫升為月經過多。以衛生巾的用量大概估計,正常的用量是平均一天換四五次,每個周期不超過兩包(每包10片計)。假如用3包衛生巾還不夠,而且差不多每片衛生巾都是濕透的,就屬於經量過多,一般經量少於30毫升的為月經過少。經血過多,可能是精神過度緊張、環境改變、代謝紊亂和營養不良等因素造成的功能性子宮出血。經血長期過多會造成貧血,應查明原因,進行治療。
希望幫到你,記得點贊,謝謝!
C. 一個月來多少量才正常。月經
一般來說,每個月經周期為28~30天,每次3~7天。每次的月經量也不會很多,在40~80毫升之間為正常,每天大約需要用4~5塊衛生巾。如果經血超過100毫升,則可算是月經過多,低於30毫升為月經過少。
D. 如何判斷你的月經量是否正常
一般每次月經量30毫升是太少,180毫升又過多。正常的應該是每次60毫升。這就需要我們平時留意衛生巾的使用量,每個周期不超過兩包是正常的。假如每次用三包衛生巾還不夠,每片衛生巾都是濕透的,就屬於經量過多;相反,每次月經一包都用不完,則屬經量過少,應及早去看醫生。 而月經周期則有很大的個體差異,有人少至20天,還有人多達36天,這期間都算正常。據有關調查統計,被調查者中真正每次都能在28天至30天來一次月經者大概只佔10%。只要每次月經的間隔周期都是一樣的就正常。偶爾遲到一兩天,或經量出現些許變化,也屬於正常月經范圍,不用過多擔心。但經常前錯或後錯超過一周就屬於不正常了,很可能是某種疾病的症狀。 需要引起注意的是,連續三個月以上不規律或明顯異於以前正常月經的情況,這很可能是一些疾病發出的警告信號,對此你千萬不能掉以輕心。 第一:你的月經量是不是過多? 警告信號:如果月經超過7天還沒完,或者每隔一個小時左右就一定要換一次護翼型超厚衛生巾,並且時常伴有血塊排出,那你是出現了月經過多的症狀。 心理准備:醫生會先向你詢問病史,然後給你做尿樣檢查,看你是否懷孕。如果確診懷孕的話,醫生就會檢查你的盆腔和子宮狀況。因為宮外孕或自然流產都會出現流血過多的情況。宮外孕需要手術治療,自然流產則要確診是完全流產還是不完全流產,不完全流產需要施行刮宮手術。另外醫生還要檢查子宮內是否有息肉,如果有的話,需要採用電流或冷凍的技術把它除掉。 如果不是異常懷孕引起的出血過多,醫生要抽血檢查甲狀腺功能是否正常。因為甲狀腺功能異常會引起月經周期紊亂—變長、變短甚至導致絕經。女性甲狀腺功能紊亂的患病率是男性的8倍,甲狀腺功能亢進會導致心率不齊;而甲狀腺功能低下,如果沒有得到適當的治療,懷孕時會影響胎兒大腦的發育。 月經過多的原因與年齡也有很大的關系,超過35歲的婦女突然出現月經過多的情況,尤其是還沒到行經的時間就出現大量出血,最好去醫院做一個子宮內膜切片檢查,看看是否患有子宮內膜癌。 第二:你的月經周期是不是過長? 警告信號:35天的月經周期也屬於正常范圍。但如果你的周期大大超出這個天數的話,就該去看看醫生了。心理准備:醫生首先是要確認你有沒有懷孕,如果沒有,他就會檢查血液中的荷爾蒙水平。如果雌激素水平過低,子宮內膜就不能正常生成;如果孕激素水平過低,子宮內膜就不能正常脫落。 月經周期過長也可能是得了多囊性卵巢囊腫(英文簡稱是PCOS)。PCOS的特點是,卵巢上長有微小囊腫,造成不能排卵。身體症狀包括發胖,因為雄性荷爾蒙增加而引起體毛增多,臉上生暗瘡等等。 心理准備:醫生詢問病史後會為你做化驗,檢查血液中荷爾蒙指標。「停經」是荷爾蒙水平失衡的標志。如果你已超過40歲的話,這很可能預示你提前進入了更年期;如果你還很年輕就出現了更年期的停經現象,那麼就要盡早地診斷,以便採取措施,例如荷爾蒙替代療法,否則,雌激素異常減少會影響心臟和骨骼的正常功能。 停經的另外一個原因是良性垂體腫瘤。患早期垂體腫瘤的女性也許感覺不到任何不適,唯一的徵兆就是月經停止和乳頭有分泌物排出。如果垂體腫瘤沒有得到醫治而任其增大的話,就會影響許多重要荷爾蒙的正常分泌,增大的腫瘤還會壓迫附近的視神經,引發頭痛以及視力減弱。慶幸的是,只要及時發現,絕大部分患者都能在葯物的作用下得到緩解和控制。 第四:月經來得太密? 警告信號:即使每21天來一次月經也不一定不正常,只要有規律就沒有問題。但如果周期越來越短,那就得去檢查一下了。 心理准備:醫生會化驗血液,不正常的月經多半是因為體內雌激素或孕激素過低造成的。月經來得過密有時候是絕經或PCOS的先兆。甲狀腺功能紊亂也會出現這樣的症狀。 心理准備:醫生會給你做血液和骨骼密度的化驗。月經太少可能是PCOS、垂體腫瘤以及甲狀腺紊亂的信號。 心理准備:醫生會詢問你的避孕史,對於服用避孕葯的女性來說,剛剛開始服葯,或是長時間吃避孕葯卻偶爾漏服時,常會出現月中出血的情況。如果你不屬於這種情況,醫生會檢查你是否有息肉。
E. 一次月經量多少算正常 痛經意味著什麼
現在成熟女性在月經方面最常見的問題有痛經、經量過多或過少。對於少女來說,痛經是正常的,但有些女性結婚後還有很嚴重的痛經,就可能患有婦女中比較多見的子宮內膜異位症。每次月經來時特別痛,出現這種情況不可硬撐著熬過去,因為痛經並非暗地裡咬牙忍受幾天那麼簡單。女性一旦出現月經不調,便預示著女性正常的生理過程也發生了故障。長期如此,輕者會加速容顏衰老,嚴重者將導致婦科重症。可以說月經不調是女性生殖疾病的第一個台階。近年來,三十五歲左右的女性患子宮肌瘤和卵巢囊腫的比例越來越高,而她們在此之前都曾長期出現過各種月經病症狀:經期綜合征。 一次月經量多少算正常(圖片來源:東方IC) 月經是周期性子宮出血的生理反應,怎樣才能知道月經量多了還是少了呢?專家介紹說,一般每次月經量30毫升是太少,180毫升又過多。正常的應該是每次60毫升。這就需要我們平時留意衛生巾的使用量,每個周期不超過兩包。假如每次用三包衛生巾還不夠,每片衛生巾都是濕透的,就屬於經量過多;相反,每次月經一包都用不完,則屬經量過少,應及早去看醫生。 而月經周期則有很大的個體差異,有人少至20天,還有人多達36天,這期間都算正常。據有關調查統計,被調查者中真正每次都能在28天至30天來一次月經者大概只佔10%。只要每次月經的間隔周期都是一樣的就正常。不規則的提前或延後都是不正常的,很可能是某種疾病的症狀。 答:一般來說,影響懷孕幾率的原因有:子宮壁薄、月經不規律、其他婦科疾病以及心理因素等。如果是因流產經歷導致的月經量少,建議你去檢查一下子宮內膜是否有粘連現象;口服避孕葯、止痛葯和大量類固醇,也可能影響到正常的排卵功能。你所說的情況可能是單純的月經量少,並不影響懷孕幾率,但還是建議你先去醫院做一次詳細的身體檢查。 健康提示:假如不方便看病的話,在家裡面先量基礎體溫,每天早上自然醒之後一睜開眼睛馬上測體溫,放舌頭下面測,測完之後記錄一下。測前不能說話、不能吃飯、不能有任何的活動,早上起來就測,連測一個月,在一個月之內我們就可以判斷是不是排卵,假如有排卵,這樣的月經應該問題不太大,可以准備要小孩。
F. 女生該如何判斷月經量是否正常
1、看周期
每個女人的周期都不太一樣,從21天~35天不等都算正常,關鍵在於是否准時,如每個月周期都固定是25天,那就是正常的。研究證實,規律的性生活對月經的規律有很一定幫助哦~一般說來,如果例假每個月都提前3天以上,說明你的免疫力下降,肺氣不足了,這時候就應該補補氣血了。
一般說來,月經顏色不正常與女性貧血(經血顏色一般為粉紅色或淺紅色)、受寒(經血顏色一般為暗黑色)、血液循環不良(有血塊)等有關。
G. 月經量多少算正常!有沒有實物圖
月經量是指月經的出血量。月經是指每月一次的有規律的陰道流血,女孩一般在12歲左右出現第一次月經,正常的女性月經血量為30~50毫升,少於20毫升為月經過少,多於80毫升為月經過多。
當然女子月經量的多少因人而異,一般是20~100毫升。一般每天換3~5次衛生巾或紙,就算是正常。如果經血量過多,換一次衛生巾或紙很快就又濕透,甚至經血順腿往下淌,這就不正常了。經血過多,可能是精神過度緊張、環境改變、營養不良以及代謝紊亂等因素引起的功能性子宮出血。經血長期過多會引起貧血,應查明原因,進行治療。當然經血過少,也是需要引起重視及時治療的。
一般專家建議:月經量不正常的女性,應及時口服金巢安,每天兩次,堅持服用一段時間,月經量會逐漸正常,月經也會越來越好。
H. 月經量是多少才算正常顏色是怎麼樣的
正常的月經出血應為20~60毫升,超過80毫升為月經過多.
月經初來時顏色鮮一點,紅色,但後面幾天顏色就深,暗了沒大礙的。
I. 月經量多少才正常
每個月的那幾天,月經量或多或少,讓不少女性朋友心慌意亂,就怕自己的量跟別人的差太遠,月經量究竟多少算健康呢?小編為你分析月經量多的原因與月經量少的原因,讓你掌握月經「晴雨表」,保護自己的健康! 月經期作為我們身體健康的一個標志,自然是有一定的標准可言。過多或過少都是身體不健康的一種表現。倘若原本規則的月經期忽然呈現了異常,那往往意味著健康呈現了某種故障。 月經期多少才算正常? 月經是周期性子宮出血的生理反應,怎樣才能知道月經量多了還是少了呢?婦科專家介紹說,一般每次月經量30毫升是太少,180毫升又過多。正常的應該是每次60毫升。這就需要我們平時留意衛生巾的使用量,每個周期不超過兩包。假如每次用三包衛生巾還不夠,每片衛生巾都是濕透的,就屬於經量過多;相反,每次月經一包都用不完,則屬經量過少,應及早去看醫生。 而月經周期則有很大的個體差異,有人少至20天,還有人多達36天,這期間都算正常。據有關調查統計,被調查者中真正每次都能在28天至30天來一次月經者大概只佔10%。只要每次月經的間隔周期都是一樣的就正常。不規則的提前或延後都是不正常的,很可能是某種疾病的症狀。 專家提醒,從生理發育特點來看,青春期女性月經不規律是正常的,但若長時間不規律,比如半年或者一年,就應該引起重視了。育齡期的女性的月經大多數應該是正常的,不正常很可能就有問題。 月經期量少的常見原因: 1.易見的是內分泌原因,如各種激素分泌異常或不排卵等; 2.另外可能是子宮內膜本身的原因,如子宮內膜結核引發內膜病變或人工流產、刮宮引發子宮內膜薄等; 3、過度節食的女性會發生月經量少; 4、生悶氣或相遇重要魂魄刺激和心理創傷,都容易導致月經量少。 月經期量少應做的體檢: 首先應取血體檢各種激素水平以了解你體內激素水平有無異常,並堅持丈量基礎體溫2-3個周期了解有無排卵;另外可做結核菌素試驗和血沉體檢以確鑿有無結核活動。假如有內分泌異常或無排卵,則應對於具體哪些激素不正常以及是否要求生養等相異的狀況往針對性治理。假如之上體檢均正常則無需處置。 月經期量多的易見原因: 1.避孕不正確,異常的陰道出血與你採取的避孕方式相關。 2.妊娠,例如小型的流產事件。 3.子宮內膜異位。 4.腫瘤。 5.血液病,而是血液病的徵兆。 6.效果異常,就該思考內分泌不調的可能了。 月經量多的預防保健: 1、調情志要保持心情舒暢,避免憂思郁怒,損傷肝脾,或七情過極,五志化火,擾及沖任而為月經疾病。 2、適寒溫要根據氣候環境變化,適當增減衣被,不要過冷過涼,以免招致外邪,損傷血氣,引起月經疾病。 3、適勞逸要積極從事勞動(體力和腦力勞動),但不宜過度勞累和劇烈運動,過則易傷脾氣,可導致統攝失職或生化不足而引起的月經疾病節飲食要注意飲食應定時定量。 4、節育和節欲要重視節制生育和節欲防病,避免生育(含人流)過多過頻及經期、產後交合,否則損傷沖任、精血、腎氣,導致月經疾病。上述各項在平時應多加註意,在經期、產後更要重視,既可減少或防止本病的發生。 5、不宜暴飲暴食或過食肥甘油膩、生冷寒涼、辛辣香燥之品以免損傷脾胃而至生化不足,或聚濕生痰或涼血、灼血引起月經不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