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圖片大全 » 普賢菩薩圖片大全
擴展閱讀
龍形圖片素材 2025-05-12 17:47:52
動漫唯美手機高清圖片 2025-05-12 17:26:09
圖片有多少種變形 2025-05-12 16:53:28

普賢菩薩圖片大全

發布時間: 2022-04-15 10:20:26

❶ 普賢菩薩的圖片幫找一下

❷ 八大菩薩詳細的介紹(有圖片更好)

1、觀世音菩薩,玄藏三藏又譯作觀自在菩薩。唐寧以來,民間信仰的有三十三變化觀音。密宗造像有六觀音、七觀音等變化。六觀音是十一面觀音、不空羅索觀音、千手千眼面音、如意輪觀音、馬頭觀音和淮提觀音。另外加上聖觀音,稱為七觀音。觀音的造像很多,有一面二臂、一面四臂、三面二臂、三面八臂等;三十三體變化的觀音中,特別受歡迎喜愛的是白衣觀音。

2、彌勒菩薩,又稱為慈氏、無能勝等。他出身於印度婆羅門,後得釋迦牟尼佛的教化,授記為菩薩。他是一生補處的菩薩。所謂補處,是此菩薩可彌補佛陀位置的意思。彌勒菩薩在民間的形像是坦露大腹的和尚,笑容可掬;但在胎藏界的形像是,左手當胸,手掌張開,右手執蓮花,所戴寶冠中有寶塔,塔中現舍利;在金剛界的形像是,右手大拇指、食指、小指均豎立,中指與無名指彎曲置胸前,左手放在膝上。

3、虛空藏菩薩,為藏福德於虛無限境界之意,表示氣福可以無限生產和分配的可能性。在胎藏界曼荼羅中,虛空藏菩薩是虛空藏院的主尊。東密虛空藏菩薩求聞持聰明法觀想本尊形像,菩薩全身為金色,相貌庄嚴,頭戴五佛寶冠,在蓮花上半跏坐,容顏妙而怡喜悅,左手執白色蓮花,花上有如意寶珠,發出黃色光芒,右手結與願印,五指垂下,將手掌向外。

4、金剛手,即金剛薩多,又稱秘密主,上面已作介紹,略。

5、普賢菩薩,是騎白象行願的菩薩。印度古語的普賢稱「三曼多拔陀羅」,密宗亦稱普賢為善攝金剛、真如金剛、如意金剛,還視為金剛薩同體。在雕像上,普賢乘白象侍佛之右;文殊駕獅子侍佛之左。據說普賢菩薩掌管諸佛的理德、定德、行德;文殊菩薩則掌管諸佛的智德與證德。一般把普賢菩薩視為祈求延命的本尊。普賢單獨造像通常騎六牙之白象,頭戴五佛冠,形如滿月童子。

6、文殊師利菩薩。他生於印度舍衛國,後跟釋迦牟尼佛出家,常隨侍釋尊左右,幫助釋尊化號。「文殊」是妙的意思,「師利」是德、吉祥之意。密宗稱之為吉祥金剛、般若金剛。文殊菩薩司理智慧,與普賢菩薩相對。文殊的圖像一般為騎獅像,頂結五髻,表大日之五智,左手執青蓮花,花上有梵篋,右手執金剛劍。此外造像還有一髻、六髻、八髻、文殊,手持之物亦各不同。

7、除蓋障菩薩。其德行為消除所有一切煩惱之障礙,為胎藏界曼荼除蓋障院之中尊,也是金剛界曼荼羅賢劫十六尊之一。

8、地藏菩薩。密宗又稱之為悲願金剛、與願金剛或金剛幢,因其安忍不動如大地,靜慮深密如秘藏,故稱為地藏。在釋迦佛入滅以後,彌勒未生之前,地藏菩薩自誓必度盡六道眾生,始願成佛;眾生不度,誓不成佛。所以,地藏菩薩的雕像大多數是僧侶袈裟打扮,左手拿著寶珠,右手拿錫杖。

❸ 圖片是什麼菩薩

普賢菩薩
普賢菩薩,世稱為十大願王,《法華經》指出:只要能虔誠信奉,普賢菩薩將與諸大菩薩一起出現守護此人,使他身心安穩,不受一切煩惱魔障之侵。《普賢延命經記》指出:普賢菩薩具有延命益壽之不可思議的力量。普賢菩薩是禮德和大行願的象徵,象徵真理。他以智導行,以行證智,解行並進,完成求佛者的志願,所以又稱「大行普賢菩薩」。

❹ 本命佛菩薩12生肖圖片大全是怎樣的

佛和菩薩是佛教中的一種德高望重的存在,他們都是有著大成就以及大功德的神靈,我們經常在一些電視劇中看到他們的身影,比如說我國經典的四大名著之一的《西遊記》,當中孫悟空在遇到什麼困難的時候就經常回去求助一些佛和菩薩,而我們今天要說的就是佛教中的專門守護我們的八尊佛和菩薩,接下來我們就來看一下本命佛菩薩12生肖圖片大全。

本命佛菩薩也叫八大守護神,是佛教中專門根據佛教密宗等選擇出來的守護十二生肖的八位佛和菩薩,因為相對應的佛菩薩以及各個生肖的人之間的感應力是最強大的,也因此我們就稱之為本命佛,而八位本命佛分別為分別是屬鼠的千手觀音菩薩;屬牛和屬虎的虛空藏菩薩;屬兔的文殊菩薩;屬龍和的普賢菩薩;屬馬的大勢至菩薩;屬羊和屬猴的大日如來;屬雞的不動尊菩薩;屬狗和屬豬的阿彌陀佛。吉照堂開光本命佛因為採用的是最正規的佛教開光,因此受到了所有緣主的喜愛,說道開光嗎,小編要強調的一點是,我們在奉請本命佛的時候,本命佛的開光是非常關鍵的一步。

有的人在不了解的奉請本命佛的時候也沒有確認自己的本命佛是否經過開光,因此之後就覺得自己的本命佛好像是並沒有什麼作用的,然而我們要知道,本命佛和我們平常佩戴的一些吊墜和掛件死不一樣的,那些物件是死的,我們在佩戴的時候自然是可以根據我們自己的喜好去佩戴的,然而本命佛不一樣,我們是把他們作為自己的守護神的,他們也具有著非常強大的靈性,因此自然是像對待那些物件一樣去對待本命佛的,我們首先要給本命佛做的就是給他們進行開光。

其實本命佛在沒有開光的時候和一般的裝飾品是沒有什麼區別的,本命佛需要開光才能發揮其應有的作用,目前以吉照堂開光本命佛的效果最為明顯。因此那些沒有確認本命佛開光的緣主自然也就覺得自己的本命佛沒有發揮出作用,開光是一種可以激發出本命佛本身的靈性的儀式,開光時候的法師們會使用自己的修為用願力以及咒力激發出他們的靈性,因此他們才能正的發揮出自己的靈性,而在佩戴本命佛的時候我們也要注意佩戴和我們屬相想對應的本名陳才好。

❺ 中國佛教中的四大菩薩是誰怎樣區分有什麼明顯特徵

觀音菩薩、地藏菩薩、普賢菩薩、文殊菩薩;明顯的特徵和區分方法,主要看坐騎和手中法器:

1、觀世音菩薩:站在蓮台上(也有站或坐在龍上的),一手持凈瓶,一手拿楊枝。

2、地藏菩薩:坐騎是「地聽」(也有站蓮華台),一手中持錫杖,一手托明珠。

3、普賢菩薩:騎白象,手持如意。

4、文殊菩薩:騎獅子,手持寶劍 或佛經。

5、以下圖片從左到右依次是普賢菩薩,地藏王菩薩,觀世音菩薩,文殊菩薩。

四大菩薩介紹:

1、文殊菩薩

文殊菩薩,梵名Mañjuśrī ,音譯作文殊師利、曼殊室利、滿祖室哩,意譯為妙德、妙吉祥、妙樂、法王子。又稱文殊師利童真、孺童文殊菩薩。為佛教四大菩薩之一。與般若經典關系甚深,故稱為大智文殊師利菩薩 。

2、觀世音菩薩

觀世音菩薩(梵文:,Avalokiteśvara),觀世音來自於竺法護與其弟子譯於長安敦煌寺的 《正法華經》。竺法護初譯「光世音」 其弟子聶道真改為「觀世音」。 玄奘新譯為觀自在,中國每略稱為觀音。

觀世音菩薩是佛教中慈悲和智慧的象徵,無論在大乘佛教還是在民間信仰,都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以觀世音菩薩為主導的大慈悲精神,被視為大乘佛教的根本。

佛經上說,觀世音是過去的正法明如來所現化,他在無量國土中,以菩薩之身到處尋聲救苦。觀世音與阿彌陀佛有著特殊的關系。他是西方三聖中的一尊, 也是一生補處的法身大士,是繼承阿彌陀佛位的菩薩,而且還有說觀世音就是阿彌陀佛的化身。

3、普賢菩薩

普賢菩薩 (梵文Samantabhadra),音譯為三曼多跋陀羅,曾譯為遍吉菩薩,大乘佛教的四大菩薩之一,象徵著理德、行德,與象徵著智德、正德的文殊菩薩相對應,同為釋迦牟尼佛的左、右脅侍。此外,毗盧遮那如來、文殊菩薩、普賢菩薩被尊稱為「華嚴三聖」。

4、地藏菩薩

地藏菩薩(梵語:Ksitigarbha),因其「安忍不動,猶如大地,靜慮深密,猶如秘藏」,所以得名。佛典載,地藏菩薩在過去世中,曾經幾度救出自己在地獄受苦的母親;並在久遠劫以來就不斷發願要救度一切罪苦眾生尤其是地獄眾生。

所以這位菩薩同時以「大孝」和「大願」的德業被佛教廣為弘傳。也因此被普遍尊稱為「大願地藏王菩薩」,並且成為了漢傳佛教的四大菩薩之一。唐朝來華求法的地藏比丘被認為是地藏菩薩的化身。這位出身新羅王族的僧人所在的安徽九華山也被視為地藏菩薩的應化道場,並因此成為了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之一,千百年來香火鼎盛。

(5)普賢菩薩圖片大全擴展閱讀

四大菩薩本願:

1、文殊菩薩

文殊菩薩以大智慧為本願,經中雲:攝心為戒,由戒生定,由定生慧。而文殊菩薩以凈行法門做為攝心的法門。凈行法門中指導我們要處處為眾生著想,故文殊菩薩教導我們要有無私念頭,把將大眾的利益放在第一,自身清凈不染而利人,才能入三昧大智正定。

2、觀世音菩薩

觀世音菩薩以大悲為本願,救苦救難為目的。經中說:救度諸末法,觀世音為最。悲是拔除眾生之苦。當然,必須施與眾生快樂,才能離苦。故此,菩薩教導我們要有愛世精神,那裡有苦難我們應盡量去幫忙,那就是觀世音菩薩救度我們這個時代,最為著力的原因。

3、普賢菩薩

普賢菩薩以十大願王為本願,從一者禮敬諸佛到十者普皆迴向。都體現菩薩度眾生的願力,普賢菩薩無有退轉的心更是不可思議。一時做善事、利益眾生、修行不難,一輩子做善事、利益眾生、修行就難,而普賢菩薩指導我們正是身無疲憊地去行去做,才是普賢菩薩的度眾特點。

4、地藏菩薩

地藏菩薩蓋於陰陽之間,在陰廣度幽冥世界離開黑暗苦楚,在陽廣度人間疾苦。而自己發願度盡眾生而後成佛,可見度眾願望無有窮盡。地藏菩薩見證幽冥大苦,普勸我們要盡一生力量,不造罪惡,脫離苦海輪回之苦,證得涅般快樂,此為地藏菩薩大願。

❻ 求一張普賢菩薩的原圖大圖,謝謝!!!

這個應該可以

❼ 大勢至菩薩和普賢菩薩怎麼從圖片區分

大勢至菩薩一般被塑畫為手持如意的菩薩像,而普賢菩薩大都是以白象為坐騎。這一點是區分大勢至菩薩和普賢菩薩形象的主要特徵。

大勢至菩薩是西方極樂世界無上尊佛阿彌陀佛的右脅侍者,又尊稱大精進菩薩,與無上尊佛阿彌陀佛,以及阿彌陀佛的左脅侍觀世音菩薩合稱為"西方三聖"。

大勢至菩薩能夠使信徒智慧之光,使信徒在人生道路上一帆風順,事業有成,佛光永照,化煞化凶,吉祥如意,使信徒能夠隨佛光道路前進,發揮自我的一切智慧,達到理想的境界。因此,馬年生人,若能虔誠供奉大勢至菩薩之本命佛法像,將使一生聚財守財,順利平安。大勢至菩薩以獨特的智慧之光遍照世間眾生,使眾生能解脫血光刀兵之災,得無上之力量,威勢自在。大勢至菩薩被認為是光明智慧第一,所到之處天地震動,保護眾生,免受邪魔所害。

普賢菩薩世稱為十大願王。《法華經》指出:只要能虔誠信奉,普賢菩薩將與諸大菩薩一起出現守護此人,使他身心安穩,不受一切煩惱魔障之侵。《普賢延命經記》指出:普賢菩薩具有延命益壽之不可思議的力量。普賢菩薩是理德和大行願的象徵,象徵真理,他以智導行,以行證智,解行並進,完成求佛者的志願,所以又稱"大行普賢菩薩"。

(7)普賢菩薩圖片大全擴展閱讀:

普賢菩薩法相:

1.普賢之名始出於三曼陀羅菩薩經,後廣見諸經而成普遍之信仰,據《法華經 普賢勸發品》載,普賢菩薩乘六牙白象,守護法華之行者。

2.台宗二百題卷十立有相,普賢論題,依禮懺誦經之有相行,達成感見普賢之旨。

大勢至菩薩法相:

  1. 大勢至菩薩坐時,七寶國土,一時動搖,從下方金光佛剎,乃至上方光明王佛剎,於其中間,無量塵數。

  2. 分身無量壽佛,分身觀世音大勢至,皆悉雲集極樂國土,畟塞空中,坐蓮華座,演說妙法,度苦眾生。

❽ 誰有這張普賢菩薩圖的高清無水印大圖

去水印了

1920 × 1200

請採納O(∩_∩)O~


❾ 普賢菩薩圖片

轉發:


滿意請採納

❿ 佛教的菩薩有哪些 具體名字是什麼

佛教里有四大菩薩:地藏王菩薩、普賢菩薩、文殊菩薩、觀世音菩薩。

1.地藏王菩薩——象徵願力

地藏菩薩蓋於陰陽之間,在陰廣度幽冥世界離開黑暗苦楚,在陽廣度人間疾苦。而自己發願度盡眾生而後成佛,可見度眾願望無有窮盡。地藏菩薩見證幽冥大苦,普勸我們要盡一生力量,不造罪惡,脫離苦海輪回之苦,證得涅般快樂,此為地藏菩薩大願。

地藏王菩薩道場在九華山,坐騎是一頭形似獅子的怪獸——諦聽。

2.普賢菩薩——象徵實踐

普賢菩薩以十大願王為本願,從一者禮敬諸佛到十者普皆迴向。都體現菩薩度眾生的願力,普賢菩薩無有退轉的心更是不可思議。一時做善事、利益眾生、修行不難,一輩子做善事、利益眾生、修行就難,而普賢菩薩指導我們正是身無疲憊地去行去做,才是普賢菩薩的度眾特點。

普賢菩薩道場在峨嵋山,坐騎是六牙白象——靈牙仙。

3.文殊菩薩——象徵智慧

文殊菩薩以大智慧為本願,經中雲:攝心為戒,由戒生定,由定生慧。而文殊菩薩以凈行法門做為攝心的法門。凈行法門中指導我們要處處為眾生著想,故文殊菩薩教導我們要有無私念頭,把將大眾的利益放在第一,自身清凈不染而利人,才能入三昧大智正定。

文殊菩薩道場在五台山,坐騎是是青獅——虯首仙。

4.觀世音菩薩——象徵慈悲

觀世音菩薩以大悲為本願,救苦救難為目的。經中說:救度諸末法,觀世音為最。悲是拔除眾生之苦。當然,必須施與眾生快樂,才能離苦。故此,菩薩教導我們要有愛世精神,那裡有苦難我們應盡量去幫忙,那就是觀世音菩薩救度我們這個時代,最為著力的原因。

觀世音菩薩道場在普陀山,坐騎的是金毛犼——金光仙,又名「朝天吼」。

(10)普賢菩薩圖片大全擴展閱讀:

菩薩是古代印度語的譯音,意思是大士,即是指發大心願的人。菩薩是立誓:『以智上求佛道,以悲下化眾生。不為自己求安樂,但願眾生得離苦』的救世慈悲者。菩薩的地位僅次於佛,而高於羅漢。

菩薩的主要職責是協助佛一起教化眾生,傳播佛法,普渡眾生。而菩薩最終修行成佛的。菩薩都是立下宏願,為了解救眾生的苦難,以自我奉獻的精神而留住人間,並且以種種不同的化身來到民眾中間,隨時隨地解救危難,所以菩薩大慈大悲的精神,植於民心,使人倍感親切可敬。

四大菩薩信仰之盛形成就了四大名山道埸,山西五台山的文殊道場,浙江普陀山的觀音道場,四川峨嵋山的普賢道場和安徽九華山的地藏道場地,故稱為 「佛教四大名山」,而且從明代起就有」金五台、銀普陀、銅峨眉、鐵九華」之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