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延時攝影一般是幾秒一張照片
我常用7秒
Ⅱ 我用手機延時攝影拍的是視頻啊,為什麼大家都在說照片張數,實在是不明白
大家說得沒錯,延時攝影真的是拍照片。其實,延時攝影更確切地說,應該是間隔攝影,每隔一段時間,拍攝一張照片,在一定的時間內,拍攝多張照片,然後合成為視頻。
延時攝影可以把時間縮短,幾小時,幾天的過程,用幾秒,幾分鍾就播放完。
與其說是延時攝影,不如說是縮時攝影更形象。
你用手機拍的延時攝影,因為間隔一張一張拍完,手機自動幫你合成為了視頻。
Ⅲ 尼康d700拍延時播放2分鍾視頻需要多少張照片
摘要 每秒播放24幅片子,播放30秒,那麼總計播放720幅畫面,720幅除以120分鍾,那麼每分鍾拍攝6幅畫面,即間隔10秒即可。
Ⅳ Movie Maker如何製作延時攝影難道要一張一張縮短么幾百張啊可是!
雖然我不知道
Movie Maker
是個什麼東東,但是做延時攝影,貌似會聲會影就能做,所有照片導入主軌道後,全選,統一縮短時間,只要一張時間變了,後面的全會跟著變。也就是說你只需要調動一張圖片的時間就行了。沒你說的那麼麻煩。
Ⅳ 60秒鍾視頻需要多少張照片製作1
如果只是普通的特效的話,一張一張的播放,大概3-4秒一張,那麼,60秒鍾大概15-20張照片就可以了。人們對電腦的使用,使得電影特效製作的速度以及質量都有了巨大的進步。 設計者只需輸入少量的信息,電腦就能自動的合成復雜的圖像以及畫面片段。
影視特效大多能夠用到MAYA軟體,它是98年進入市場,是跨平台軟體,可以在任何操作系統上使用。在特定的某些方面要比3D有優勢,是高端的電影級軟體。
相關信息
人景物、聲光色是視聽語言最重要的元素,他們是構成畫面信息的主要成分,影視特效處理這些視聽元素的原則是復原他們相互間的整體關系,不論是虛擬生成,還是摳像生成,都應結合所處場景的環境光線情況,統一影調、色彩,恢復質感,才能達到逼真的效果。
鏡頭的視點就是觀眾的視點,其合理的位置仍然要遵循真實感受的原則,其合理性是圍繞人的視覺習慣有一定的拓展。鏡頭的運動也有其規律的,傳統的攝影機運動有著非常嚴謹、成熟的規范,在數字特效中仍然不能打破。
Ⅵ 拍攝延時視頻(其實就是拍一組照片)參數,模式設置
相機設置:純手動模式,M檔,快門速度手動、光圈手動、白平衡不能用自動的,要手動調整(這個很重要。設置好之後在拍一個鏡頭內的時候都不能懂了,否則就白費了。
快門的話看你拍什麼了,如果一個景要拍幾個小時那種的話,就自己計算下320張每張之間間隔多少秒就好。注意相機如果自帶延時拍攝功能(尼康的)是可以用的,不需要再買數控快門線,但是尼康的延時快門功能的時間計算是包括了快門時間的,就是如果快門速度是3秒,你每張間隔是2秒的話,間隔時間要調整為5秒,具體的看下說明書吧。
鏡頭設置:手動對焦,一般把要拍的物體自動對焦清楚後改為手動就好。進階建議:使用漸變濾鏡,具體的自己搜索了解下。
Ⅶ 製作延時攝影的照片需要多大
糾正你個概念,72不是像素,是解析度。品質可以選擇高品質。CR2是佳能RAW格式,使用LR導出時色彩空間的設置是怎樣的?如果文件太大可以在保存文件時任意選擇圖像尺寸,壓縮文件大小。
Ⅷ 延時攝影15秒需要拍多久
如果是成品視頻15秒,拍不了多久,時間長短根據你需要的流暢度決定,一般一秒是25幀,也就是說一幀就是一張照片,一秒鍾是25張連貫的照片,按手機自動設定的延時模式,幾分鍾到十幾分鍾就可以搞定十幾秒的延時。
需要固定一個機位,如果不需要多個鏡頭就定在那裡打開手機延時模式點了拍攝後就不管了,坐等成品自己出來。如果要多個鏡頭效果,定點機位多拍攝幾個場景然後把所有片段用後期軟體拼接起來就行了。
延時攝影簡介:
延時攝影是以一種較低的幀率拍下圖像或者視頻,然後用正常或者較快的速率播放畫面的攝影技術。將物體或者景物緩慢變化的過程壓縮到較短時間內,呈現出平時用肉眼無法察覺的奇異精彩的景象。
其拍攝的是一組照片或是視頻,後期通過照片串聯或是視頻抽幀,把幾分鍾、幾小時甚至是幾天幾年的過程壓縮在一個較短的時間內以視頻的方式播放。在一段延時攝影視頻中,物體或者景物緩慢變化的過程被壓縮到一個較短的時間內,呈現出平時用肉眼無法察覺的奇異精彩的景象。
Ⅸ 用premiere cc做延時攝影,怎麼調整每張照片的持續時間就是每秒顯示多少張
根據具體場景的延時要做的時間長度,然後再來根據時間測來算一張照片要多少秒。假設要做10秒鍾的延時,然後有80張照片,那每張照片在整個視頻中就是3幀,這樣1秒就有8張照片。具體用premiere cc調整時間的具體操作步驟如下:
1、將儲存卡內的照片存入電腦,然後打開premiere,點擊新建項目。
Ⅹ 大神,弄一部3分鍾視頻.延時攝影要多少張照片
看每秒多少幀,一般延時視頻每秒24或25幀,以25幀為准,3分鍾180秒,180乘25就是4500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