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古希臘人管沙棘樹叫什麼樹
古希臘管沙棘樹叫「 使馬閃閃發光的樹」
名字由來:
古希臘時代,各城邦之間戰爭不斷。有一次,斯巴達人打了勝仗,但是有60多匹戰馬在戰爭中受了重傷。斯巴達人不忍殺死自己的戰馬,又不想看到自己心愛的戰馬死去,於是將它們放到一片樹林中。過了一段時間後,他們驚訝地發現那些瀕臨死亡的戰馬非但沒有死去,而且一個個膘肥體壯,毛色鮮亮,渾身彷彿閃閃發光。斯巴達人感到非常奇怪,最終發現這群馬是被放到了一片沙棘林中,這些馬餓了就吃沙棘葉,渴了就吃沙棘果,依靠沙棘為生。聰明的古希臘人從此知道了沙棘營養和治病的價值,而且還賦予沙棘一個浪漫的拉丁文名字「Hippohgae rhamnoides L」,意思是「使馬閃閃發光的樹」,這就是沙棘拉丁學名的由來。
Ⅱ 幫我查查沙棘樹長什麼樣
沙棘:又名醋柳,胡禿子科沙棘屬落葉灌木或小喬木,耐寒抗旱,耐土壤貧瘠。根系發達,有根瘤。其主要分布於歐亞大陸,中國分布面積(東北、華北、和西北)最大,種類最多。
Ⅲ 沙棘樹幾年能結果
沙棘通常3年生開始結果,至5年生時進人盛果期。沙棘是植物和其果實的統稱。植物沙棘為胡頹子科沙棘屬,是一種落葉性灌木,其特性是耐旱,抗風沙,可以在鹽鹼化土地上生存,因此被廣泛用於水土保持。
Ⅳ 請具體說明一下北方的沙棘樹
種中文名:沙棘
種拉丁名:Hippophae rhamnoides Linn.
科中文名:胡頹子科
科拉丁名:Elaeagnaceae
屬中文名:沙棘屬
屬拉丁名:Hippophae
學名 Hippophae rhamnoides L.subsp.sinensis Rousi
中國植物志:52(2):064
形態描述
落葉灌木或喬木,高5~10m,具粗壯棘刺。枝幼時密被褐銹色鱗片。葉互生,線性或線狀披針形,兩端鈍尖,下面密被淡白色鱗片;葉柄極短。花先葉開放,雌雄異株;短總狀花序腋生於頭年枝上;花小,淡黃色,雄花花被2裂,雄蕊4;雌花花被筒囊狀,頂端2裂。果為肉質花被筒包圍,近球形,橙黃色。花期3~4月,果期9~10月。生於河邊、高山、草原。
性狀描述
採制 10~11月採摘成熟果實,曬干。果實呈類球形或扁球形,有的數個粘連,單個直徑5~8mm。表面橙黃色或棕紅色,皺縮,基部具短小果梗或果梗痕,頂端有殘存花柱。果肉油潤,質柔軟。種子斜卵形,長約4mm,寬約2mm,表面褐色,有光澤,中間有1縱溝,種皮較硬,種仁乳白色,有油性。氣微,味酸、澀。
分布情況
它的地理分布很廣,在東經2°-123°北緯27°一69°之間,跨歐亞兩洲溫帶地區,分為六個種和十二個亞種。我國是沙棘屬植物分布區面積最大,種類最多的國家。目前有山西、陝西、內蒙古、河北、甘肅、寧夏、遼寧、青海、四川、雲南、貴州、新疆、西藏等19個省和自治區都有分布,總面積達1800萬畝。
我國天然生長的沙棘主要有以下種(亞種):
中國沙棘亞種,面積最大,占我國沙棘資源面積的80%以上,主要分布在黃河中游地區。目前我國在水土流失地區大面積種植的即是這種沙棘。
中亞沙棘,主要分布在新疆的天山以南。 中亞沙棘的生境,遠處楊樹後的雪山是昆侖山脈
西藏沙棘,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
肋果沙棘,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
蒙古沙棘,主要分布在新疆的天山以北。俄羅斯主要以這種沙棘為育種材料,培育出了大果沙棘良種。
柳葉沙棘,主要分布在西藏東南部。開發研究較少。
雲南沙棘,主要分布在雲貴高原等地區。開發研究較少。
江孜沙棘,主要分布在四川西部,青藏高原東部。開發研究較少。
葯用價值介紹
化學成分
含異鼠李素(isorhamnetin)、異鼠李素-3-B-D-葡萄糖甙(isorhamnetin-3-B-D-glucoside)、異鼠李素-3-B-芸香糖甙(isorhamnetin-3-B-rutinoside)、槲角素及山奈酚的低糖甙(oligosides)。
功能主治
止咳祛痰,消食化滯,活血散瘀。用於咳嗽痰多、消化不良、食積腹痛、跌撲瘀腫、瘀血經閉。
【英文名】 FRUCTUS HIPPOPHAE
【別名】醋柳果、醋刺柳、酸刺子、黑刺、醋柳、沙棗
【來源】本品系蒙古族、藏族慣用葯材。為胡頹子科沙棘屬植物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 L. 的乾燥成熟果實。秋、冬二季果實成熟或凍硬時採收,除去雜質,乾燥或蒸後乾燥。
【性狀】本品呈類球形或扁球形,有的數個粘連,單個直徑5~8mm。表面橙黃色或棕紅色,皺縮,頂端有殘存花柱,基部具短小果梗或果梗痕。果肉油潤,質柔軟。種子斜卵形,長約4mm,寬約2mm;表面褐色,有光澤,中間有一縱溝;種皮較硬,種仁乳白色,有油性。氣微,味酸、澀。
【鑒別】
(1) 果皮表面觀:果皮表皮細胞多角形,垂周壁稍厚。表皮上鱗毛較多,由100 多個單細胞毛毗連而成,末端分離,單個細胞長80~220μm,直徑約5μm,毛脫落後的疤痕由7~8個圓形細胞聚集而成,細胞壁稍厚。果肉薄壁細胞含多數橙紅色或橙黃色顆粒狀物。鮮黃色油滴甚多。
(2) 取本品粉末1g,加乙醇10ml,加熱迴流10分鍾,濾過。取濾液點於濾紙上,噴以三氯化鋁試液,干後,置紫外光燈(365nm) 下觀察,顯黃綠色熒光。另取濾液1ml,加鎂粉少量及鹽酸3~4滴(必要時置水浴上稍加熱),顯紅色。
【性味歸經】酸、澀,溫。
【功能主治】止咳祛痰,消食化滯,活血散瘀。用於咳嗽痰多,消化不良,食積腹痛,瘀血經閉,跌撲瘀腫。
【用法用量】 3~9g。
【貯藏】置通風乾燥處,防霉,防蛀。
【摘錄】《中國葯典》
編輯本段營養成分
沙棘果實營養豐富,據測定其果實中含有多種維生素、脂肪酸、微量元素、亞油素、沙棘黃酮、超氧化物等活性物質和人體所需的各種氨基酸。其中維生素C含量極高,每100克果汁中,維生素C含量可達到825—1100毫克,是獼猴桃的2—3倍,素有維生素C之王的美稱。含糖7.5%—10%,含酸3%—5%。
沙棘葉片含粗蛋白15.75%、粗脂肪9.48%、粗纖維14.04%、無氮浸出物54.84%,用沙棘葉可製作保健茶。
沙棘種子含油率10%—12%,果肉含油率14%—18%,是提取沙棘油很好的原料。
沙棘果實除鮮食外,還可加工成果汁、果酒、果醬、果脯、果凍、飲料、保健品等。
編輯本段食療價值
在1000多年前,人們發現經常食沙棘果的當地居民身體健壯,很少生病,特別是一些患有腸胃疾病、心腦血管疾病的患者不治而愈。在西藏醫葯中,喇嘛稱沙棘果為包治百病的「靈丹妙葯」。100年前,前蘇聯科學家對沙棘進行研究,發現其果實含有30多種生物活性成分,這30多種成分可治療腸胃炎、胃潰瘍及冠心病等,並能顯著提高人體的免疫機能。
編輯本段葯用價值
沙棘果和油具有很高的葯用價值,可降低膽固醇,緩解心絞痛發作,還有防治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的作用;有祛痰、止咳、平喘和治療慢性氣管炎的作用;能治療胃和十二指腸潰瘍以及消化不良等,對慢性淺表性胃炎、萎縮性胃炎等病症療效顯著;對燒傷、燙傷、刀燒、凍傷有很好的治療作用;對婦女宮頸糜爛有良好的治療效果。
沙棘最有價值之一的就是沙棘油,沙棘油中含有46種生物活性物質,含有大量的維生素E、維生素A、黃酮等,具有抗疲勞和增強機體活力及抗癌等特殊葯理性能,具有保護和加速修復胃黏膜的葯性,有降減血漿膽固醇、減少血管壁中膽固醇含量的作用,能防治高血脂症和動脈粥樣硬化症,並有促進傷口癒合的作用。
沙棘果實中含有異鼠李素及其糖甙、槲皮素、山柰酚等7種黃桐物質,具有止咳、平喘祛痰、擴張冠狀血管、降低膽固醇的效能,常用於治療缺血性心臟病,對治療心絞痛有效率達94%。
沙棘中SOD活性成分豐富,每克沙棘鮮果SOD含量達到2746.0個酶單位,其含量是人參的4倍。它可以阻斷因體內物質過氧化產生的自由基,而這種自由基與人體衰老、疾病的發生密切相關。
編輯本段開發前景
目前,中國外對沙棘的開發利用方興未艾。在國際市場上沙棘食品爭相搶購,沙棘油每公斤可賣到60美元。俄羅斯等國把沙棘食品和飲料作為特需營養品,提供給飛行員、病人。中國生產的「中華沙棘汁」被指定為中國奧運代表團的專用飲品。
沙棘多分布於我國地廣人稀的「三北」地區,未遭受污染,是純天然的綠色食品。用沙棘加工的食品、飲料、保健品等迎合了現代人返樸歸真、養身保健的心理,同時,又可以滿足人們從溫飽食品向無污染、安全、營養型食品轉變的追求,所以,深受消費者的青睞,市場前景十分廣闊。
Ⅳ 沙棘樹苗怎麼種植
種植時間:種植沙棘春秋兩季均可。一般春季在4月-5月上旬,秋季在10月中下旬-11月上旬,樹木落葉後,土壤凍結前。秋季栽植的苗木,第二年春天生根發芽早,等晚春乾旱來臨時樹已恢復正常,增強了抗旱性,秋季種植比春季種植效果好。
種植方法:栽樹時就怕窩根,如根系偏長,可適當修剪,使根長保持在20-25CM即可。在填土過程中要把樹苗往上輕提一下,使根系舒展開。適量澆水。樹穴填滿土後,適當踩實,然後在其表面覆蓋5-10CM鬆散的土。
生長管理:沙棘的生長分四個階段:幼苗期、掛果期、旺果期、衰退期。定植後二年內,以地下生長為主,地上部分生長緩慢。3-4年生長旺盛,開始開花結果。成年沙棘樹高2-2.5米,冠幅在1.5-2米。第五年進入旺果期。由於土壤條件和管理的不同,進入衰退期的時間也不一樣,一般樹齡15年後進入衰退期。
生長剪枝:沙棘長到2-2.5米高時剪頂。修剪的要點是:打橫不打順,去舊要留新,密處要修剪,缺空留旺枝,清膛截底修剪好,樹冠圓滿產量高。
注意事項:沙棘是一種含有多種維生素、多種微量元素、多種氨基酸和其它生物活性物質的葯用食物。沙棘的豐產豐收應注意以下幾點:
培肥地力,增強樹勢:首先是要增強樹體的各種必需元素的供給,特別是成園土地,更要加大氮磷鉀肥的投施。要增施有機肥料,注意灌排水,保持適度墒情、適時噴灑新高脂膜以保肥、保墒,隔離病菌感染、保護植株茁壯成長。
整剪樹形,強花促果:要及時清理剪除病枝、死枝,刮除病皮,並在其刀剪傷口處及時塗抹愈傷防腐膜,促進傷口癒合,防止病菌侵襲感染。要分別在花蕾期、幼果期和果實膨大期,噴施壯果蒂靈,增粗果蒂,加大營養輸送量,防落花、提高授粉能力,提高坐果率,加快膨大速度,確保果品優質高產。
促花分化,均衡坐果率:樹體掛果的大小年使得樹體承載失衡,既影響均衡收益,也影響果園樹體健康。要在每年的花芽分化期環刷促花王2號一次,即可大大促進花芽分化,提高開花坐果率,抑梢狂長,徹底均衡大小年。
植物養護:蟲害可使樹體衰弱、抗病能力差、病毒易侵染,要根據植保措施噴灑葯劑滅蟲,並同時加施新高脂膜增強葯效;秋末冬初,要塗刷護樹將軍,做好園地和樹體的越冬抗寒准備。要增施肥強底墒,保障樹體營養供給,確保樹體的健壯,為來年豐產增收奠定基礎
Ⅵ 沙棘果樹的照片
很好看
Ⅶ 沙棘樹是什麼樣子的
沙棘樹形態特徵:
1、枝幹:落葉灌木或喬木,高l.5米,生長在高山溝谷中可達18米,棘刺較多,粗壯,頂生或側生;嫩枝褐綠色,密被銀白色而帶褐色鱗片或有時具白色星狀柔毛,老枝灰黑色,粗糙;芽大,金黃色或銹色。
2、樹葉:單葉通常近對生,與枝條著生相似,紙質,狹披針形或矩圓狀披針形;兩端鈍形或基部近圓形,基部最寬,上面綠色,初被白色盾形毛或星狀柔毛;下面銀白色或淡白色,被鱗片,無星狀毛;葉柄極短,幾無或長1-1.5毫米。
3、果實:果實圓球形,直徑4-6毫米,橙黃色或桔紅色;果梗長1-2.5毫米;種子小,闊橢圓形至卵形,有時稍扁,長3-4.2毫米,黑色或紫黑色,具光澤。
4、花果期:花期4-5月,果期9-10月。
(7)沙棘樹圖片大全擴展閱讀:
1、沙棘樹生長習性:
沙棘喜光,耐寒,耐酷熱,耐風沙及乾旱氣候。對土壤適應性強。
沙棘是陽性樹種 ,喜光照,在疏林下可以生長,但對郁閉度大的林區不能適應。沙棘對降水有一定的要求,一般應在年降水量400毫米以上,如果降水量不足400毫米,但屬河漫灘地、丘陵溝谷等地亦可生長,但不喜積水。
沙棘對溫度要求不很嚴格,極端最低溫度可達—50℃,極端最高溫度可達50℃,年日照時數1500~3300小時。沙棘極耐乾旱,極耐貧瘠,極耐冷熱,為植物之最。
2、沙棘樹地理分布:
分布於中國河北、內蒙古、山西、陝西、甘肅、青海、四川西部。常生長於海拔800-3600米溫帶地區向陽的山嵴、谷地、乾涸河床地或山坡,多礫石或沙質土壤或黃土上。中國黃土高原極為普遍。
Ⅷ 沙棘樹怎麼種
培養土種植比較好,種植之後澆大水,以後注意點,經常噴噴水,補充水分,保持濕度,一個月左右就可以發芽生長
Ⅸ 沙棘樹屬於什麼樹種
沙棘樹是胡禿子科沙棘屬的一個亞種,形態優美,是古老河岸的落葉樹種。該樹種本來是灌木,在祖國的西北地區,它是防風固沙的優良樹種。在四姑娘山,由於受到景區內特殊生態環境的影響,他們長成了高大的喬木,最高的可達二、三十米,景區內擁有最大直徑為193厘米的雌性大樹,樹齡達2000年,是溝內的「樹王」。如此大面積分布的巨大沙棘樹群落,在全世界都是罕見的。
原始森林沒有採伐以前是不容易看到沙棘樹的,因為其他的高大樹木會將沙棘樹遮蔽起來。小沙棘樹因為需要陽光就不得不拚命向上長,最終長成大樹。那些大樹被伐木工人砍伐後,沙棘樹就成片顯露出來,成為現在雙橋溝的一大景觀。
沙棘樹互生或輪生,雌雄異株。成熟的沙棘果含有Vc 、Va、 Vp等大量微量元素,因此在世界上有「Vc之王」的美譽。而Vc具有增強肌膚免疫力、瘦身健美等功效,在日隆鎮上有用沙棘果製成的沙棘飲料,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買來品嘗一下,也可以作為地方特產饋贈親友。
沙棘樹千姿百態,樹葉翠綠,五月開花,六月結果,到深秋時節,綠葉間綴滿金黃色的小果子。由於樹形奇特,畫家們稱之為「國畫樹」;因其生長特性,詩人們又稱之為「神話樹」。每年的8月中旬到11月下旬,是觀賞沙棘樹這一立體「盆景」的最好季節.
Ⅹ 沙棘是什麼樣子有圖片嗎
沙棘為落葉灌木或喬木,高l.5米,生長在高山溝谷中可達18米,棘刺較多,粗壯,頂生或側生;嫩枝褐綠色,密被銀白色而帶褐色鱗片或有時具白色星狀柔毛,老枝灰黑色,粗糙;芽大,金黃色或銹色。
沙棘單葉通常近對生,與枝條著生相似,紙質,狹披針形或矩圓狀披針形,長30-80毫米,寬4-10(-13 )毫米,兩端鈍形或基部近圓形,基部最寬,上面綠色,初被白色盾形毛或星狀柔毛,下面銀白色或淡白色,被鱗片,無星狀毛;葉柄極短,幾無或長1-1.5毫米。
(10)沙棘樹圖片大全擴展閱讀:
沙棘生長習性
沙棘喜光,耐寒,耐酷熱,耐風沙及乾旱氣候。對土壤適應性強。沙棘是陽性樹種 ,喜光照,在疏林下可以生長,但對郁閉度大的林區不能適應。沙棘對於土壤的要求不很嚴格,在粟鈣土、灰鈣土、棕鈣土、草甸土、黑護土上都有分布,在礫石土、輕度鹽鹼土、沙土、甚至在砒砂岩和半石半土地區也可以生長但不喜過於粘重的土壤。沙棘對降水有一定的要求,一般應在年降水量400毫米以上,如果降水量不足400毫米,但屬河漫灘地、丘陵溝谷等地亦可生長,但不喜積水。